第一篇:教师节座谈会议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我们迎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首先向各位教职工同事表示节日的祝贺,教师节座谈会议发言稿。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强国一直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毛泽东有“笔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指导思想,鲁迅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文学革命思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是的,在科技力量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力量必将是我们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股强大力量。
今年已是第29个教师节,从第一个教师节至今,已走过29年的历程,也正是这29个由鲜花和掌声、关注与期待,宣传和祝福交织在一起的教师节,使更多的人把热情与尊重,理解与关怀的目光投向了我们-普通的人民教师,使我们和学生一起渡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日夜夜有了更加不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有了付出后收获的学生的知足的眼神和感恩的祝福,我们听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们看到了中国梦的灿烂辉煌,发言稿《教师节座谈会议发言稿》。
爱我所做,做一名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更是我人生的追求,从踏上教坛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无悔地坚守着教书育人这方沃土,并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就了一曲奉献之歌,因为我明白,人民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中国梦需要什么。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去献身。“一片丹心惟报国”,尊敬的各位领导,再长的话语也诉不完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再美的语言也难以表达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既然选择,便无怨无悔,请祖国放心,请领导放心,我会用自己的爱心,热心和细心站稳三尺讲台,握紧三寸粉笔,爱洒桃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力中国梦,教育梦,强国梦!
第二篇:教师节全市教师座谈发言稿
以主人翁责任
做职教发展的践行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我叫,是职教集团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天,能作为职教系统的教师代表参加教师节座谈会,非常感动,非常感慨,也非常期待。感动的是能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对面地交谈,能和各位教师同仁进行心与心地沟通。感慨的是市委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我感到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责任。作为职业学校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我亲身见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多年来,我与职教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节。虽然,当今社会的浮躁和对功利的过分趋近,曾经让我有过短暂的困惑;虽然,早起晚归,超时工作被家人埋怨,曾让我有过短暂的难过;虽然,精神压力、身体劳累,曾让我有过短暂的倦怠。但我始终坚信,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献身职教,我无怨无悔。
23年前,我怀揣着一颗服装设计师的梦想,走进了职业学校,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就读,通过3年的努力,我顺利考上了湖南师大服装设计系,毕业后,由于母校急需服装专业课教师,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我,毅然选择了回母校任教,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17年。这些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当班主任辛苦,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辛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留守孩子多,农村学生比例大。面对这种现状,我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是把自己最好、最亲切的一面呈现给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发掘学生身心内在的潜力,细心引导,循循善诱。学习和学生们在一起,劳动和学生们在一起,生活和学生们在一起,同欢笑、同进步、同成长。付出总有回报,从一张张贺卡中,从学生“姐姐老师”到“妈妈老师”的亲昵称呼中,我感到了自己作为班主任的乐趣,我深爱着学生,学生们也深爱着我。
做为一名服装专业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手把手地教给学生,让她们真正体会到专业学习的兴趣,能够学以致用。针对服装专业的教学特点,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我能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接受,真正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有所收获;在实践课中,课前我会花大
量时间准备示范作品,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楚地看懂课堂教学目的,了解该堂课应达到的标准。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学习,带着兴趣学习。对待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辅导,反复示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懂,都有收获。为了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服装专业教学,1995年,经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推荐,我有幸赴日本奈良县永井学院研修服装,并在日本语言学校系统地学习了日语。一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依然返校任教。在结业典礼上,我以《服装设计师的梦想》为题的演讲,获得了奈良县在日留学生、研修生演讲比赛的“奈良县海外协会长”奖。现在自己能够熟练地进行日语日常对话和服装专业翻译工作,并利用这一优势,经常给学生辅导日语,同时,也为日资服装企业输送了一大批懂专业、懂语言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由于自己务实工作,专业水平有了更大提高,先后担任了常德市服装专业教研联组组长,学校服装专业教研组组长工作。撰写的《浅谈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基本要求》等多篇教学教研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并主持参与了省级服装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因为成绩突出,自己还先后获得了市政府嘉奖三次,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当选津市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2007年,被评为津市市“十佳教师精英”、“常德市优秀教师”,同年8月,被学校派往广州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08年,被入选为“省级专业带头人”。
成绩与荣耀,亮点与光环,代表的仅仅是过去,赋予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来自职教系统的教师代表,为了津市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同仁表达我们全体职教人的心声:
1、争当“两个示范”的主人翁,为学校创品牌夯基础。继2006年我校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以来,去年和今年,学校又先后被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这是我们几代职教人的期待与骄傲,也是我们津市职教发展的期待与骄傲。我们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必须树立起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两个示范”的建设之中,真正把学校做特
做强。
2、争当“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为专业创精品下气力。开展“模块教学,任务趋动”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不仅要走在改革前沿,而且要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改革与创新。目前,我校仅有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入选省级精品专业,我们会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专业进入省、常德市精品专业和示范性专业的行列。
3、争当“产业对接”的践行者,为经济大发展做贡献。创建“两个示范”,打造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专业带头人,说到底,就是要求职业教育要为产业对接服务。津市地方经济发展依赖于支柱产业,支柱产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又来自于职业教育,这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学校如何围绕产业办专业,如何按照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工业立市”、“教育强市”,职业学校应成为主阵地,我们全体教师理所当然也应成为主角。
各位领导、同仁,今天,我是带着所有职教人的愿望和使命来的,我坚信,有市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有在座教师同仁的支持,有我们每一位职教人的付出和努力,职教集团就一定会撑起津市职业教育的一片蓝天,为津市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新农村座谈会议发言稿
一、意义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深层次上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中国之所以提高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xx~xx年连续三个涉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体会到中央对“三农”工作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①xx年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最重要的政策内容是:“两减免”、“三补贴”,其目的是利用公共财政工具“少取多予”来减轻农民负担、促农增收。②xx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中的重要政策都围绕着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文件着眼长远,希望以促进农业增效的方式来带动农民切实增收。③xx年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直指去年10月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件提出农村综合改革和体制改革的长期规划】。从中可以看出,xx、xx年两个文件都旨在以促农增收为途径来让农民满意,区别是前者突出了短期效果、直接效果,后者更着眼于长期打算。xx年的文件与前两年不同,不再抓着农民增收一点不放【因一方面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无论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外出务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收入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单纯靠中央财政来增加支农投入,难度也很大】,而是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长期规划入手。
而对于我们海峡西岸经济经济区来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有着特殊意义。因为目前海西东部沿海与西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差距是较大的,而且呈越拉越大的趋势。①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从人均gdp上比: xx年全省人均gdp为16415元,而山区仅为 9247元,也就是说,xx年山区的人均gdp已落后全省平均七年,与沿海比的话就落后更多了。②城镇化水平上的差距。沿海基本都达到46%以上,而山区在20%左右。③农民收入上的差距大。xx年沿海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大概是5000多元,而山区大概是3000多元。所以,具体分析我省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西北部山区应是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而从海西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来看,“两冀”(闽西南一冀和闽东北一冀)也是海西建设必须突破的难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必强调各级公共财政加大对山区欠发达地方的支持力度。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分配、建设项目安排都将向这些地方倾斜,这样必然激发西北部山区的快速发展,也就是海西的两冀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推进“海西”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问题
从海西目前的实际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钱、人、地”
①钱从那里来。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山区县市收入普遍很低,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运转,有的甚至负债运转,基本无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比如我县,今年建设试点村42个,县财就需补助经费1500万左右。而目前,资金运作有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不利于农村发展:其一,金融资金向工业集中。据我县金融部门统计,5月底贷款余额15.45亿元,而用于农业贷款的只有5.6 亿元,仅占1/3。而农业贷款大都是农村信用社放贷,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只有300多万元。其二是政府公共产品投入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道路、路灯、公共娱乐设施全部由政府负责,而农村建设则需农民共同承担。这几年,虽然政府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比如,省出台扶持农村公路硬化改造政策,但由于山区公路成本高,实施起来,农民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负担。事实上,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不及城市,甚至只占城市的“零头”。三是投资主体乏力。目前,乡镇、村收入普遍很低。如我县,大部分乡镇经济十分薄弱,只能靠转移支付或靠争取上级补助维持正常运转,而大部分的行政村是经济“空壳村”,也基本上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运转,有的甚至负债运转,基本无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从农民这个角度看,务工收入较高且较稳定的农民,不少已在城镇购房,仍居住在农村、从事务农的这一部分农民收入偏低,只有3000元左右,在温饱线边沿,无力投入新农②人往那里去。山区由于人多地少,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出路在哪里?必须向非农产业转移。继续只念“粮烟猪”老三篇,“提篮小卖”,只能解决温饱;要想富裕奔小康,除了个别种养能手外,必须走出农田,从事二三产业。比如我县,从收入情况看,县内务工收入一般在800--1300元之间,平均100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xx元,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
③地从哪里来。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用地问题。山区县市,大都是丘陵山地。比如我们**,山地263万亩,耕地33万亩,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别是由于“两大工程”建设,使我县农保区过密,要找一块象样的项目用地较困难。过去招商引资,主要是客商选地,我们被动地到处征地,不仅土地利用率较低,浪费了土地,也增加了在项目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这二三年,我县每年投入用于征地及“五通一平”前期经费都达到近亿元。这样也就无法有效地优化组合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没有形成很好的引资平台,严重制约今后的发展。
三、做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觉得关键要树立一个理念:即城乡一体化;讲究二种方法:即政府启动,市场动作;注重二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农村经济发展;把握好四个重点:即新村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使用和公共财产分配;但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存在问题,推进“三个集中”。
1、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项目集中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形成产业聚集优势,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从而增加税源、壮大财政。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增量入区集中发展,存量逐步调整到位”的指导思想,把握好“三个关”:①源头关。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必须到集中区落户,严格限制单独选址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用地报批和供地时,严格控制单独选址的工业项目用地,能进入工业区的项目一律不再单独安排用地。②集中关。采取先易后难、分类有序推进的办法,通过土地置换等措施,将有一定规模、可结合技术改造和扩能的现有企业分期分批逐步向集中区集中,同时鼓励企业易地技改。③集聚关。要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把符合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优先安排进入园区,形成特色集中区。
2、促进土地向规模集中。土地集中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民数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必然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当前“想种的人没有地,有地的人不想种”的现象在一些农村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要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而土地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安心转移,促进规模农业迅速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要采取“鼓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办法,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①抓素质提升。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培训阵地和培训规模,把主要从事季节性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有技能长期从事工业生产的产业工人。同时,也通过培训,更新就业观念,提高工作技能,使农民既“洗脚穿鞋”,又“脱胎换脑”,真正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从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②深化各项制度的改革。比如通过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抓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和城乡社保工作,出台卫生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以此缓解农民进入城镇的“瓶颈”制约。对建设工业集中区而失地农民,要改变单一的货币补偿的方法,采取土地入股分红、优先安排工作和养老保险等形式,建立保障失地农民稳定收入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县正在尝试土地入股分红的办法,就是把农民征地补偿款用于参股项目建设,主要采取逐年递增回报补偿方式,土地收储中心与村居委会、被征农户签订合同,由县财政局担保、县政府鉴证,23年付清。按每亩补偿金以2xx元计算,23年可获88100元的回报,年回报率达0.174%(一分七厘多),比参股电站等分红的回报还高。这样,不仅有利用于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的问题,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四篇:在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稿
在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首先祝各位老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向关心、支持我们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达最诚挚的感激和最衷心的祝福!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能在今天的大会上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
2000年9月,我从x师专中文系毕业,分配到x中学。转眼间,12年过去了,教师工作的艰辛我领略在心,教师职业的清贫我铭记在心。但是,12年来我也体会了教师的幸福与快乐。12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我在工作的道路上步伐依然矫健,我依然有着一腔热血,我那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还依然年轻。
作为一名墨红中学的教师,我深感自豪,十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团结向上,永葆青春活力的集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甘于清贫、默默奉献的教师,正是有了这样一片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呵护教师成长的丰厚土壤,中学才有了今天的进步与发展。
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生的选择?我成为一名教师,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自从踏上神圣的讲台,就注定要与平凡相伴。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奢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已走过了十二个春秋,我无怨无悔,我只想大声说:作一个教师,挺好!
一走上讲台,一双双充满渴求热望的的眼睛立刻迎向了我;穿行在教室里,我仿佛走在春天的田野里,在我面前的是棵棵幼苗,我则如一位细心的花匠,一个善于修枝浇灌的园艺师。当我看到花朵竞相开放的姹紫嫣红,当我听见树苗拔节的美妙音乐时,我笑了,我仿佛看见了累累光润的果实,长遍家乡大地的参天大树……这时,我由衷地感到:作一个教师,真好!
12年来,我品尝过了咸咸的汗水、涩涩的泪水、苦苦的失眠、酸酸的劳累、淡淡的忧伤。而今,我仍要说——作个教师,真好!作教师,让我的人生滋味如此隽永。教书育人,令我的人格最大可能趋于完美。今生为教师,我无悔!
我本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作了教师,让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意义。在茫茫世间,我只是一颗渺小的星星,我愿让生命的热量为教育事业而燃烧。我坚信,我的生命,必将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延续!我的心灵,必将在学生的欢笑声中永远年轻!
最后,再次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第五篇:商务部吉林座谈会议发言稿(DOC)
商务部吉林座谈会议发言稿
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
宋瑞
2011-9-29
吉林市雾凇宾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宋瑞,来自四川,是成都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川妹子”家政品牌策划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20年,受四川省商务厅领导委托,非常有幸有机会代表四川的家政企业参加这个座谈会,探讨在新的形势下有关家政行业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我希望借此机会,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抛砖引玉,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多学习,多请教。一、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四川妇女以其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美丽大方闻名全国。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是国内最主要的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地之一,川籍家政服务员几乎遍及全国每一个城市,她们以勤劳、刻苦、心灵手巧,擅长烹饪等特点赢得了各地消费者的普遍赞誉。
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近十年发展历程中,我们秉承“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决定市场,市场决定存亡”的经营理念,以“让保姆职业更受尊重”为企业使命,“脚踏实地,注重细节,坚忍不拔,敢为人先”为企业精神,“向菲佣学习,向世界靠拢,创国际品牌”为奋斗目标,立足四川,面向全国,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重大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川妹子进京活动,一举打响“川妹子”品牌。川妹子公司平均每年安置1000多名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累计解决就业15000余人,目前在岗员工1000余人,管理人员60余人,80%以上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2010年9月,经成都市商务局和四川省商务厅推荐,川妹子公司获得国家商务部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的项目支持,通过企业改制融资、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网络系统和培训基地、新开设30多家连锁门店等一系列举措,川妹子公司才真正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川妹子品牌家政服务员供不应求,用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李大经同志的话讲,“川妹子是北京市民心目中的首选”。
近年来,家政服务行业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率先从信息平台建设、职业培训和树立龙头企业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家政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作为一个在家政行业苦苦寻觅挣扎了20年,经历了家政行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老兵,对此感受尤其深刻,我希望和在座的同仁一道,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共同努力,把这一过去被人瞧不起的行业变成令人艳羡的行业。
二、家政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如何才能实现家政服务企业快速和规范发展
目前讨论家政行业是否值得做已经没有意义,行业巨大的社会效应、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人们现在最关注的是怎么做才能使家政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希望找到制约家政企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那么,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在企业自身,事在人为!
有人说,最关键因素是政策,没有政策扶持,企业寸步难行,而我认为,政策固然重要,也只是外因,“打铁尚需自身硬”,企业自己不练好内功,再好的政策给你,你也把握不住,对于国家扶持政策,企业不能等靠要,正确的方法是认真研究市场,把市场做好,创造条件,找到与政策的结合点,水到渠成。
有人说,资金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没钱什么事也办不了,而我认为,资金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企业经营思路不对,没有良好的团队执行力,没有好的服务意识,没有树立市场口碑,没有坚强的毅力,给你一个亿也白搭,自身问题解决了,小企业可以做得很大,解决不了,再多投资都会白费,所以不在于是否有钱,而在于是否懂得花钱,能否把花到刀刃上。
有人说,最关键因素是人才,没有人才,啥事也做不了,这话固然正确,但不够全面,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首先要有一个非常了得的领军人物,这个人不仅要对行业发展趋势有准确精到的把握,还要熟悉市场,掌握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懂得政策,善于网络推动企业发展的人脉资源,最重要的还要懂得用人,尤其是懂得使用专家型人才,懂得管理之道,能够组建和管理团队,发挥团队各个成员的作用,靠集体智慧取胜,没有这样的灵魂人物,企业聚集再多的人才也没用,有的只是内耗。
……对于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原则只有一个,内因是关键,外因是辅助,二者缺一不可,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不例外。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如何才能实现家政服务企业快速和规范发展?我觉得方法很多,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规划要先行。这是说企业发展的方向要正确,目标要明确,规划要做好,计划要落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有国家的规划,家庭有家庭的规划,个人有个人发展规划,企业自身一定要有发展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方向,走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企业何谈发展?
第二,制度是保障。没有制度就谈不上规范,也谈不上发展。一方面是企业机制,就是说要企业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机制。目前国内的家政服务机构有股份制企业、有个体户、有从事其它行业的机构开设的部门、有群团组织、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些家政服务机构从生下来就是注定做不大的,因为机制决定了它的未来,所以要想做大,首先要理顺关系,按市场法则办事。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要把人管人变为制度管人,很难想象一个老板拍脑门说了算的企业能做好做大。第三是国家和行业制定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前提,它会营造一个大环境,单靠企业自身的规范是不够的,目前我国家政行业的规范性制度建设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原始状态,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因此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第三,人才是关键。这是说企业的团队建设,现代家政企业已经不是过去小作坊式经营模式,往往是一个拥有数百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型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这就不是一两个人能管下来的,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管理团队来共同完成,而这只队伍的核心是一群人才,可以说,家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快速规范发展的关键。
第四,服务要到位。这是说市场,一个企业能否快速规范发展,与其是否真正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密切关系,没有市场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单靠政策是坐吃山空,政府也不会长期扶持帮助这些寄生虫式的企业。而占据市场的关键是服务是否到位,任何一种家政服务最终是靠服务品质取胜。因此,家政企业能否快速规范发展,要把提高服务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国家扶持家政企业的目的,最终是要让这些企业具备市场生存和自我造血能力。
第五,品牌是手段。树立和打造品牌是家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品牌是产品的标签和符号,是走向市场,深入消费者的通道,是能否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商品和企业的价值体现。一个家政企业一旦树立了品牌,就不愁市场,也就不愁生存。品牌的核心是品质,没有品质就谈不上品牌,树立品牌关键是抓服务品质。品牌的塑造有很多方法,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是一个有效方法。“川妹子”品牌的树立与其多年来先后组织多次大型进京活动,吸引数以十万篇(次)计的传媒报道密切相关。
第六,网络是捷径。家政企业如何在现代信息社会取得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是又一条低成本快速发展通道,这也是川妹子公司发展的一个经验。早在2002年,川妹子公司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网上保姆超市,后来又陆续开通了新闻系统、远程面试系统、网上购物超市、加盟连锁网站、企业网络电视台和在线支付系统,将线下服务全面搬上网络,实现与市场的快速、低成本对接,先后解决上万人就业,企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还因此获得了“2009全球十大网商”称号。所以,我认为,现代家政企业一定要重视网络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传统、原始的家政模式注入技术含量,成为科技型、创新型家政企业,为未来上市奠定基础。
第七,上市是目标。上市企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上市其实是一种标准,虽然不是每个企业最终都能上市,但是我建议有理想的家政企业都把企业上市作为奋斗目标,这样可以随时提醒自己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建立规范透明的股份结构和财务制度,建立随时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内部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即使不能上市,这个企业也会鹤立鸡群,立于不败。
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和家政市场的拓展
明确了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找到了使企业快速发展的方法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分析研究市场,找到市场的需求点,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服务项目,具体实施。
那么,家政服务业的哪些方面最受消费者关注?
根据我们多年从业的经验,我个人认为,消费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品牌效应。现在的消费者,品牌意识很强,哪怕是喝一瓶矿泉水都要看牌子,在他们心目中,服务质量是第一位的,品牌意味着品质,找好牌子是为了找好服务。
二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意味着不同的管理方法,意味着不同的收费标准,消费者希望购买的家政服务质优还要价廉。目前国内的家政服务主要有员工管理和中介管理两种基本模式,采用中介模式的占多数,部分企业两种模式都采用。员工管理模式投入要比中介模式高很多,推行难度较大,但却是发展方向。
三是企业的服务项目。家政服务的门类很多,从胎教到丧葬服务,可以说涵盖生前死后的服务,人的一生中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开发相应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关注家政企业的服务项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
四是企业的收费标准。目前国家没有制定明确的家政服务收费指导标准,收费比较混乱,同一个家政服务员在不同的家政公司求职,收入差距会很大。消费者也深明此理,非常关注服务收费,为请一位家政服务员,往往会多家打探,反复比较,希望能挑选到质优价廉、性价比最高的家政服务。
五是企业的服务安全。对于安全的重视,也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和关注焦点,一方面是考虑到自身家庭的安全,比如说家庭财物和人身安全,一方面考虑家政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生意外的责任承担等等,消费者很关心家政企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健全。
六是企业的后续服务。家政服务消费和其它商品不一样,由于服务对象是人,服务的提供方也是人,而且往往是异地从业者,服务品质、服务时间受雇佣双方的性格、情绪、事务等偶然因素变化影响很大,需要售后服务的要求较高,投诉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消费者很关心家政企业的后续跟踪服务是否到位。
需求就是市场,消费者关注的就是市场需求,找到消费者关心的,就找到了市场的需求点,也就找到了家政企业服务的方向,家政市场的拓展其实就是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的,家政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满意。
四、家政人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
家政市场需求巨大与家政服务人员匮乏是目前家政行业面临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矛盾,10个家政公司10个都在闹缺人,人难找,人难管,人难留是家政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家政行业是否真的招不到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川妹子公司所在的成都地区的家政服务员来自哪些地区?企业采取何种招聘形式?如何管理?据我分析,人力资源紧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传统观念限制了从业人员的总量。自古以来,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人们往往是迫于生计,迫不得已才会选择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即便从业,许多人也觉得抬不起头来,也没几个人有长期打算,而是在不断寻求机会脱离家政行业。这种观念不改变,家政资源匮乏局面难有根本扭转。
二是劳动保障制度缺失使服务人员很难将家政服务作为长期的职业选择,流失率居高不下。家政服务一直被定义为非正规就业,从业者难以获得《劳动法》保障,即便国家强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也会因为消费者不愿意承担,家政公司和家政服务员承担不了而难以实施,缺乏保障是很多人离开家政行业的重要原因。
三是人力资源组织成本越来越高,超出很多家政企业的承受能力。家政服务员多数都是异地从业,跨地区、跨省流动非常普遍,家政人力资源紧缺抬高了组织成本,过去花几十元就能找一个人,现在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许多家政企业难以承受,这也是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四是人力资源的组织方法缺失,难以找到目标群体。实际上,希望从事家政行业的人还是很多的,但非常分散,很多家政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组织渠道,组织方法也欠妥,这些都会导致人力资源紧张。
五是国家惠民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外出务工意愿降低,下岗失业人员也大量减少,这两个家政从业人员最主要的来源渠道都受到制约,使家政人力资源日显紧缺。
以川妹子公司所在的成都地区为例,作为西部最发达的省会城市,家政服务业相对较发达,家政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家政服务机构上千家,从业人员数万人,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四川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成都周边地区因为经济较为发达,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人反而很少,川妹子公司上千名员工内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成都本地(含所属区市县)户籍的员工仅占10%左右,四川省以外来蓉打工做家政的也极少,我们只遇到几个人,估计总人数不会超过1%,说明四川还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省,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省求职者到成都等四川发达城市就业。
成都的家政企业一般采用到劳务市场或人才市场现场招聘、各地妇联或劳务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定点输送、家政服务员相互介绍、服务员因企业的品牌效应主动上门报名等多种形式招聘。家政服务员的管理一般采用中介或员工管理两种基本模式,采用中介模式的家政公司对服务员一般都不再提供后续服务,也不再承担责任,服务员由雇主直接发放工资。员工管理模式是家政企业与雇主签订服务协议,与服务员签订用工协议或劳动合同,雇主与企业结算,企业统一为员工发放工资。
川妹子公司早在2002年就开始推行员工制管理模式,已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川妹子公司为每个保姆都办了工资卡和人身意外保险,委托银行定期统一发放工资,定期组织服务员参加在岗培训,随时提供督导售后服务,及时处理突发意外情况,这样,让消费者和服务员都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五、家政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政策需求
家政行业虽然对社会贡献很大,全行业解决了2000万低收入人群就业,同时也满足了成千上万消费者的需求,在促进就业,满足社会需求,拉动家庭内需,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等多方面起到了很多行业难以替代的作用,但行业发展却面临了很多困难,我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有几个方面,形成了几大瓶颈:
一是资源瓶颈。前面提到的人力资源不足,尤其对我们这些迅速扩张的龙头企业而言,矛盾更为突出。以川妹子公司为例,目前拥有30多家直营分店,按平均每店每月最低需求10名家政服务员计算,每年需要4000名左右的家政服务员,而我们自己能解决的只有1000多人,缺口达四分之三,许多门店无米下锅,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凸显。除了数量严重不足之外,质量问题更令人担忧,市场需要的是合格的优质家政服务人员,现在连人数都凑不够,导致服务员在企业面前很强势,动不动就炒老板鱿鱼,何谈保证质量?滥竽充数的家政服务员在家政行业比比皆是,所以,资源瓶颈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二是保障瓶颈。家政服务员劳动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服务员没有稳定性,流失率居高不下。家政服务员的劳动保障问题目前陷于两难境地,如果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将大幅增加经营成本和消费者负担(每人平均每年增加6000元以上),消费者和家政企业难以承受,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家政服务员又觉得低人一等,同工不同保障,很难把家政服务业作为职业选择,只做短期考虑,造成家政企业流失率居高不下,许多家政公司一两年下来,老员工所剩无几,企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难以盈利。
三是资本瓶颈。企业缺少固定资产,难以建立银企关系,流动资金紧张,扩张经营受限。我国的家政企业,大多是私人企业,投资规模很小,企业盈利能力差,缺少固定资产,与动辄要求固定资产抵押的银行之间很难建立银企关系。银行现在都商业化了,它们大多认为家政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贷款风险大,一般都不会和家政企业打交道,家政公司通常采用股东自筹资金和民间高利拆借的方式融资,资金量小,融资成本高,始终难以做大。
四是模式瓶颈。这主要是指商业模式,现在的家政企业没有几家真正具有盈利能力,就是因为多数家政公司还没有找到可以实现快速盈利的商业模式,而风险投资商虽然看好家政行业,但几乎都不看好现有的商业模式,认为过于原始,盈利能力差,难以做大,一般是乘兴而来,在深入接触家政企业之后就会“知难而退”。家政企业要想和资本市场对接,核心是要创新,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
五是诚信瓶颈。主要因为制度缺失,造成目前家政行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家政企业缺乏制度约束,出现乱收费,服务质量低劣,事故频发,甚至欺诈消费者等各种诚信缺失行为。现代商品社会,诚信是经营之本,是企业的生命,很难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能做大。
行业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上述几点是比较突出的。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市场调研,想了很多办法,在国家已经推行的各项政策中,我个人认为,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最近三年推出的几大政策最英明、最具实效,一是在各地推动建立家政网络信息平台的政策,着眼于面,意在织网,帮助众多家政企业与市场信息进行对接;二是培训补贴政策,着手于线,意在服务队伍的素质提升,改善家政行业的市场形象;三是龙头企业和中小专业家政企业的补贴政策,着力于点,意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让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这几大政策,点、线、面俱到,如果件件落实,将极大地推动家政行业的发展,我预计在五年之内,国内有可能诞生家政上市企业。
六、希望政府支持的内容
作为四川家政企业代表,我认为,目前家政企业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支持有以下几点:
一是帮助企业借助政府渠道,大力推进资源组织体系建设,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具体的方法是帮助有条件的家政企业,特别是地方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建立连锁服务体系,部分连锁门店可直接开到乡镇、大型社区和大型工厂去,资源问题解决不了,企业就会成无源之水,门店开得越多,死得越快,最后龙头企业也会名存实亡,国家扶持企业的目的难以达到。对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家政企业,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个性化指导,保持政策扶持的连续性。四川省商务厅在全川范围内选拔30家家政公司作为重点联系企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二是促进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可操作性,企业能承受的社保补贴政策。目前国家为解决这个问题实施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是北京市,可以补贴50%的社会保险,但实际上却难以推行。政策规定社保一年一补,企业自己先垫付,一个100名员工的家政公司每月就要垫付5-6万元,一年需要6-70万,1000人的公司一年需要6-700万,几乎没有家政公司具有这样的承受能力,即便有能力垫付了,也只有50%的补贴,而且员工中途流失还无法享受补贴,所以政策制定了,却难以推行,和没有政策一个样。
三是扶上马送一程,地方政府可以帮助有条件做大做强的家政企业建立银企关系,开通融资渠道,单纯依靠政府补贴的政策推动难具可持续性,而且容易让企业形成依赖,有可能培育一帮不具备市场生存能力的“寄生虫”企业,一旦政策消失,这些企业会迅速死掉。政府还可以帮企业与风险投资商、战略投资商牵线搭桥,对有条件的家政企业进行规范的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走上市发展道路。
四是地方政府可以帮助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完善自我能力提升。风险投资商有个行规,名为投项目,实际是投人,把资金投给真正能把企业做强做大的人,所以,企业经营者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风险所在。政府可以举办高规格的家政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培训班,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和成功企业老总授课,提升主导这个行业未来的人群素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搭建平台,组织家政企业领导相互参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合作,或者出国考察,通过互动的形式取他山之石。
五是国家有关部门推进出台一批行业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范、规则和标准,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各地组建行业协会等群团组织,制定行业公约,推动企业诚信服务体系的建立。事实证明,行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会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既可以避免政府直接管企业,政企不分,或人手有限无力管理的状况,又可以通过行业力量,将众多的企业整合到一起共同发展。
以上即是我对新形势下家政行业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的思考和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