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高立莉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天师附小 高立莉
通过对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教育法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知道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合乎教师行为规范的,哪些是违法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该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教师应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教师进修培训受不受法律保护,法规对学校和家长有什么规定等。
二、只有知法,才能守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我的研究和学习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和专家名师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使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在这幸福的大家园中过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能单从学习出发去评价学生。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都能成为社会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并不是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才有出路。
四、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讲究方法。如果方
法不当,就可能起不到作用,甚至收到相反的效果。尤其是不能歧视差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五、作为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法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让学生尊重的教育者。
通过教育法规的学习,使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争做优秀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不做教书匠,争做教育家!
2012.12
第二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高立莉[范文]
教师学习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天师附小 高立莉
通过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等。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学校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现代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方法结合,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1.12
第三篇:心得体会高立莉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
心得体会
甘肃省天祝县天师附小 高立莉
教学艺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教学机智是教师才干的高水平发挥,它属于教师的聪明智慧范畴,或者说属于创造性智力范畴,教师能灵活应变,巧妙处理,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教师,都具有高超的教学机智。下面谈谈我对课堂中的教学机智的几点理解:
一、冷静、理智的自制力
教学机智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巧妙处理偶发事件,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神来之笔,化险为夷,从而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风范。偶发事件,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此种挑战和考验,教师控制情绪、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方为上策。例如:有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学生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掌握的知识数倍于我们,你回答的问题十分正确,可是你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也常常怀疑呢?”这是一个很唐突的问题,因为他指出了老师的疑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其中包含着“知识数倍于我们”同“对自己的解答也常常怀疑”之间的矛盾。这位哲学家用手杖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大圈,又画了一个小圈,说:“大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显然,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是,这两个圈的外面就是你我无知的部分,大圈的周长比小圈大,当然我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多疑的原因。”这一解答令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声称赞“妙!妙!”这显示了这位哲学家高超的应变机智。
二、灵活机智的解惑力
堂中遇到偶发事件,首先要避其锋芒,变退为进。课堂上学生忽然提出一些难题或怪题,或追问老师一时遗忘的问题,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可以不必急于回答,而是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把直接解答的机会变为启发学生思考的最佳契机,最后再综合学生的解答而得出结论。例如,有一位老师上《朱德的扁担》一课,正讲到红军战士门看到写有“朱德记”的扁担,再也不好意思藏朱德总司令的扁担,从而更加爱戴朱德总司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认得‘朱德记’三个字的呢?”这个精细的问题,也许连教科书的编者也没有想到。怎样解释这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呢?这位教师毫无准备,不能立即回答,却也没有束手无策,而是机敏地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是呀!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多巧妙的语言!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更有对全班学生思维的激发。全班同学老师的反问陷入了沉思。这样既为老师赢得了思考的时间,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老是综合大家的意见得出了巧妙的答案:当时,红军战士们是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的。象这样灵活巧妙的教学,的确能给课堂注入一股兴奋剂。其次要不动声色,自然转移,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连续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问题,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教师应掌握主动权,适放适收,待机转移话题。再就是要求教师学会搁置悬念,自然释疑。
三、随机联系的变通力
偶发事件发生后,竭尽全力挖掘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使之与偶发事件“触电”,做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教师无论如何要学会信手拈来、变废为宝的绝活,学生在不少时候比教师聪
明,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要善于捕捉学生那些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教师获得教育机智的先决条件,为此,教师需要解读言下之意、破译弦外之音。学生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信号,教师要迅速地捕捉住,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容量和教学步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起伏、思维流向,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学生的问题,获得教育的主动权和最佳方法。
五、及时果断的调控力
教师要关注“越轨”迹象,引导学生回归正题。有时课堂上会因为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当而引起师生的争论,加之教师主观调控无方,致使无效信息增多,有效信息减少,使得教师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失控状态。
课堂教育机智的形成,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努力乃至付出毕生的心血,即所谓“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天职的必要条件。
第四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2014年11月27日我校举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会,通过会上集中学习和会后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我获益良多,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一、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而且还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我知道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方针。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知道了《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让我在行为上有了准则,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享有的权利。《义务教育法》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让我知道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校长认同,就必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不体罚、不挖苦、不讽刺、不威胁学生等等,要时刻关心后进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胆鼓励,做到因材施教。
二、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三、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今后我一定要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执法的合格教师。让我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教育对象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我从事了几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但关于《教育法律法规》这方面的知识,我自己认为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获益良多,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教师基本修养与师德。谈到修养与师德,其实每一个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修养与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与师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而且还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我知道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方针。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知道了《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让我在行为上有了准则,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享有的权利。《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实施的,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因此它具有全社会性、普遍性、强制性、统一性和基础性。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让我知道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校长认同,就必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不体罚、不挖苦、不讽刺、不威胁学生等等,要时刻关心后进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胆鼓励,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必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相称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幼儿不喜欢老师批评时讥讽、损伤幼儿,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掌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际生活中要给给予学生独立思索的机会,刻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要诚心诚意地欢迎学生的质疑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推崇权威、崇尚特权的行为倾向,使得人们缺乏对先辈和权威的怀疑、批判精神。创新思维的核心特征是“求异”,是打破常规,调整视角,突破思维惯性。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知道读书上知识的书呆子。
当然,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位老师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我们是直接面对幼儿的教育者,幼儿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幼儿之“惑”,传为人之“道”。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殊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今后我一定要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执法的合格教师。让我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教育对象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