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新教育之梦
我的新教育之梦
我喜欢梦这个词语。因为有梦,李白穷尽一生奔波在通往心之故乡的诗句上,因为有梦,谭嗣同在英勇就义时方显英雄本色,因为有梦,我们民族朝向幸福的坚定步伐才永不停息。我也有梦,可是当我遇到了做着教育之大梦的浩浩荡荡的新教育队伍,才发觉自我追逐的孤独和狭隘,于是我梦想的溪流义无反顾的汇入新教育的巨大洪流。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当代教育大家朱永新教授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这本书,他对教育现状的成熟认识以及他提出的教育理想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点燃了我心底的教育热情,成为我奉献教育享受教育的动力。于是我的寻梦之旅便开始了。
朱教授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分三辑:“教育理想”、“教育感悟”、“教育问答”。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关注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老师在书中谈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走近理想的教师,细打量:这“八大要素”组合而成的理想教师形象是如此美丽,幸福和充满活力.心底不觉有种憧憬和向往,我也要做理想教师。如何去做我觉得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于是我走进名著细细品读,终于悟出了做理想教师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理想教师条件一:甘于做新教育的奉献着者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生现实的写照。在我们这支队伍里,有很多人是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梦想成真,追求着并快乐着;也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是命运让这个职业选择了我们。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大家都听过,“上帝向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03年我毕业被分到较偏僻的一所学校任教,那里并不是我理想的去处,于是心底总觉得不是滋味,工作起来也是郁郁寡欢,没有干劲。后来我的搭档改变了我的心态,他是一位身体残疾且年过半百的老教师郑老师,老师虽已鬓白但工作积极性不亚于年轻人,他主动担任2个班的语文教学还兼任了语文组教研组长的任务,任务重,压力大,加之身体残疾,因此十分辛苦。为了使学生们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他每天忙着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特别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期间搜集试题,刻印试卷,花费了许多休息时间,但他无怨无悔。记得05年临近中考,老师有一天早上没来上班,说是病了,我们几个很不放心,因为在我们眼中老师几乎从不生病,请假,钢铁般的战士突然病了我们真的不敢相信,于是我们几个驱车感赶到离学校15里远的老郑家,看到老郑和他的爱人都挂着吊瓶在输液,原来现在正赶上农忙,老师郑害怕耽误学生的课就把忙农活放在了晚上,几天的劳累使我们这位坚强的战士病倒了,天很热,狭小的屋里显
得更加闷热,而我们的老郑一边输液一边给学生批试卷,看到那一幕我心里有种从未有过的震撼,能说什么呢,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依然执着的将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宣扬自己,他默默无闻,他很平凡但他的成绩却是那么耀眼,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老师”的涵义,从此我发誓我也要做一个对得住自己良心的老师。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我们老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虽感忙碌、虽感辛劳,但每天沐浴着太阳的光芒,呼吸着雨露的清香,在那些活力四射的孩子身上感受生命的神圣美丽,或许我们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追求着本身就是美丽的。只要我们心中依然装着美,追求着美,我们就是美丽的。
二 理想教师条件二积极做新教育的探索者
开卷有益,学贵心悟。读朱教授“心中理想的教师”这一节,有这样一段话:“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若是以前,我一定会认为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但是今天,我很坚信这样的美好在诞生,而且百分之百地坚信着.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读书改变人生》,《爱心产生奇迹》,《理想创造辉煌》„„书中的一条条“教育定律”告诉着我们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学无止境,行者无疆”,唯有“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才能改变人生;“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地,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 唯有爱心的红线才能与奇迹结缘;“心存高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唯有“少年壮志当拿云”的理想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是的,理想的教师创造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呼唤理想的教师.最后让我们谨记朱老师的这几句话: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持久探索;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使理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 朱永新
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年轻人用热烈的青春写诗,教师用人格写诗。为了共同的教育梦想,我们出征吧,让生命和使命同行!
第二篇:新教育,我的教育之梦
新教育,我的教育之梦
莱芜市莱城区羊里中学 李翠
当新教育的春风吹进莱芜大地,我和“翠竹班”的孩子们循着幸福的梦想,走上了我们的新教育之路。回首两年来的新教育之路,我和孩子们经历了对新教育最初的向往,实验初期的兴奋、实验过程中的充实与快乐„„
一、吾心向往的“世外桃源”
刚开始听说新教育的时候,觉得它就像一个世外桃源,神秘而令人向往。2011年,我接了新的初一,就在那时,随着我校被确立为新教育实验学校,我开始真正接触新教育、实践新教育。
我阅读了《新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等一系列新教育书籍。使我对新教育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也让我有了参与新教育的冲动与激情。
打开其中一本笔记,首页上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我只有一年的时间,去改变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我已下定决心,要给我的学生一个不同的人生,一个更好的人生!”这是当时读克拉克老师的《优秀是教出来的》时候,书中的几句话。我觉得特符合我当时的心境,就把它写在了笔记的首页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校每年都要分班的。我2011年接初一,开始做新教育,悉心经营了一年的班级,在12年暑假不得不面临“树倒猕猴散”的现实,当时真的是很痛心。当我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就突然感觉思想上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我想,我不能因为只带他们一年就可以放松、就可以不用心,我不能改变制度,但我可以选择态度。对孩子们负责,我不后悔。
二、向着梦想出发
从班名、班徽入手,我和孩子们开始建设我们的班级文化。虽然这只是对新教育先行者们成功做法的照抄照搬,但对于我和我的孩子们却是新鲜的。对此,我们充满了热情与希望。
取班名为 “翠竹班”是因为我本人爱竹,也希望我的学生们能以竹为鉴,做一个自信、坚强、正直、虚心的人!翠竹的绿色是希望的颜色、是和平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也希望我们的班级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在班徽征集活动中,郭佳琦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为班级设计了班徽,基本图形由“翠竹”首字母变形后组成,既有一、六组合,又像赛场运动员到达终点冲刺时撞红线的一刻。在强有凝聚力的圆形内,展现了全班同学团结、拼搏、勇创第一的精神。同学们还讨论确定了我们的班风、班训、班级誓词、班歌、班诗、班级公约„...那段时间里,同学们课间饭空唱班歌、诵班诗、谈论班级文化成了一种班级时尚。
三、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不断探索,用缤纷的课程丰富着我们的班级文化内涵,缔造着我们的完美教室。
首先是我们的“书香课程”。在班内我们设立了书橱,学校配备了一部分优秀书籍,孩子们也毫不吝啬的把自己喜欢的书带来与同伴分享,阅读成了孩子们的课余盛宴。与此同时,我们在莱芜博客开通了“羊里中学翠竹班”班级博客,在“教育在线”建立了我们的“羊里中学翠竹班班级主题帖”,建立了班级QQ群,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使网络成了我和孩子们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我们“书香课程”的重要展示平台。由于我们是住宿班,同学大多没有条件上网,他们就在平时把文章写在《花开朵朵》上,有机会打成电子稿发给我,由我帮他们发到博客里。在莱芜博客优秀博客评选中,我的个人博客和我们的班级博客分别两次获奖,孩子们高兴地不得了。
我在每年暑假或寒假,会把我一段时间的博文整理成册,形成自己的文集《青竹滴翠》,现已整理成册的有三辑。我们自己打印的班级文集《青青翠竹》系列,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由于坚持写作,我和孩子们的文章也不断见诸于报刊、杂志,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上学期初,我的一篇读后感《书本之外与课堂之内》被王局长全文推荐给了全区的校长们,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工作上的新动力!
阅读、写作、浅唱低吟,“书香课程”的开发,伴随而来的是展示、交流活动——午讲时间组织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新闻播报赛、学科知识展示、主题展演等。这些活动的组织也逐渐形成了我们的“魅力展示课程”,让孩子们敢于表达、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领袖气质”。
晨诵、午讲、暮省,已成为我们的常规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平台,我结合我的学科实际开发了每周一次的英语晨诵课程,包括励志篇、诗歌篇、习作篇,让孩子们适当接触外国文学,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
另外,我们围绕班名寓意,开发了“翠竹文化”探索与学生心理发展”系列班本课程。通过“青青翠竹之——诗情”、“青青翠竹之——画意”进行了翠竹文化探索,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对翠竹精神内涵的挖掘,衍生出了我们的“人格课程”——自信、坚强、正直、虚心,尊重、诚信、责任教育无不渗透其中。
我们的“时事教育课程”更是丰富多彩。没有专门的课时,没有预设的环境,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件,适时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大到钓鱼岛局势、朝鲜半岛局势、四川雅安地震、教育改革等都是同学们关心的话题。
至生活细微处,我们也在用行动创造着幸福。晚自习停电,我们就在烛光里即兴组织了饶有情趣的节目表演,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使得那个夜晚格外美丽。
粉笔盒制作大赛,孩子们团结合作、集思广益,不但做出了一个个精美的粉笔盒,还都为他们的作品配上了精彩的解说词„„
在刘冠瑞同学的生日会上,当我为他播放我连夜精心制作的生日幻灯片,同学们为他唱起生日祝福歌时,这个13岁的小男孩感动的流泪了。那深深的一躬,那句响亮的“谢谢老师,谢谢大家”,足以证明这次简短的生日会带给他的幸福。潘林阳羡慕的说:“老师,我也要过生日!”为了给每个孩子送去一份生日祝福,我对孩子们的农历生日做了统计,并在每个月份集中给在这月份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一份暖暖的祝福!
翠竹班的《每周一歌》颇具特色,每天清晨,优美的歌声把孩子们迎进教室,伴他们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每一次活动都会成为孩子们难以忘怀的经历。班歌比赛与班级文化展演,同学们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孙仁龙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告诉我们,在大课间要进行班歌评比,优胜者有机会进行班级文化展演。同学们听了非常兴奋,都憋足了劲要争取到这次机会。”
张芃同学写到:“我们班展示的非常成功,得到了师生们的赞赏,所有同学都非常开心、非常自豪。我想,这次展示我将永远铭记,翠竹班也会让我永生难忘!”
我的努力换来的是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与信任。李雪琪同学在她的博文《分别在即,往事如风》中写道:“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翠竹班的一员,我要继续发扬竹的品质。我爱我的班主任,爱我的同学们,更爱我的班级!”。赵国伟的妈妈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小伟不是优等生,所以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但作为他的母亲,在听到老师念到他的名字时,对我是怎样的一次心灵的震撼!没有人会理解。因为在我看来,它是开启我儿子尘封心灵的开始。老师没有忽略他,是对他的肯定。相信在您的教诲下,小伟一定会越来越好。由衷的对您表示感谢‘谢谢您,李老师’,也谢谢您成为我倾诉的对象。”
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同样可以给孩子们诗意的生活,用缤纷的课程装点我们的完美教室。
四、坚守梦想,坚定前行
在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组建的翠竹班又开始行动起来。翠竹班的孩子们开学初制作了“心愿瓶”,里面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美好的心愿、一个新学期的目标,都会成为孩子们本学期无形的动力。中国梦,我的梦,相信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有梦想就有成功的可能。
新教育,我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它始终是我内心的向往,是我行动的朝向。信而从之,仰而向之。如果我们的教育信仰是人、是爱、是自由、是生命,新教育又何尝不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呢?新学期,我会坚守梦想,坚定前行,和翠竹班的孩子们共同创造我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篇: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之梦
第一章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第三章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四、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五、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与荚的和谐。
七、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八、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趋势。
第四章理想的美育
一、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三、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四、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五、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六、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荚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七、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关的心灵。
八、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五章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一、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二、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四、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五、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 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 “关键能力”。
七、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八、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第六章理想的学校
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二、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
三、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四、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五、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六、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七、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第七章理想的教师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第八章理想的校长
一、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二、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三、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四、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五、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七、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八、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第九章理想的学生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
六、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第十章理想的父母
一、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二、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予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三、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四、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五、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六、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
七、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八、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第四篇: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石狮市实中附小 王绵绵 我手捧朱永新教授所撰写的《新教育之梦》静静细读时,心中竟然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惆怅茫然,时而感动不已„„“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朱教授说得多好啊!他怀着一颗对教育理想的赤诚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新教育”的理想境界,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播下了教育理想的种子。《新教育之梦》一书,给了我深刻的感触,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处蕴藏的那份渴望。“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尽管说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们生活着就要怀有梦想,工作着还要编织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理想。
一、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发展的内容里也是以“德”为先。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确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比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南辕北辙;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缺点或错误熟视无睹,甚至宠爱有加,那教师的教育还能起作用吗?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看来,德育要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个家庭,只有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筑起坚不可摧的 “人格长城”。那如何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的人格”呢?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开展各种自然的德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二、积极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
在传统的智育中,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教师的使命就是给学生空荡荡的大脑中装知识。于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显得顺理成章;于是,“填鸭式”“满堂灌”也变得自然而然„„其实,这样的智育是有害的,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在书中朱永新教授明确指出:“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作为教学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去尝试,去摸索,去总结,去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比如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家里添置了电脑,上了网;有的学生的知识面绝不亚于教师,甚至有些高年级学生知道的东西比有的教师还要多。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做到以前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教学改革,同样也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单靠以往的 “经验”来进行一如既往的教学。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精彩与快乐去吸引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智育”。
三、甘愿做“新教育”的有心人
当读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这段话时,我内心深感惭愧。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第五篇: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基本概括:
一、理想的德育
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余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总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实施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向社会,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一种习惯。)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个人的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她生活中的榜样,取决于他心目中的英雄,通过英雄形象给自己前进的力量。)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再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德育是不能实行单向传递,单向沟通的,道德教育是在老师和学生平等沟通中进行的。
7、理想的德育,应该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德育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进行道德长跑是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之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理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