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第二学期留良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留良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1、继续加强、全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另外通过多样有效的活动,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备课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二)加强教育教研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1、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坐庄式”教研。当次主持教研的教师要将自己在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进行提炼,事先做一定的研究,(如: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到图书
室借阅有关书籍。)然后再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力争通过自己主持的教研活动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领会新标准、新理念,汲取优秀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2、加强听评课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组织全组教师参加学校的听评课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3、加强常规管理制度。督促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听常态课、查备课、作业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统一作业、批改、试卷、教案的格式和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和抽查,学期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开展各年级的学生竞赛等活动,四至六年级进行集体口算达标检测及课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推进专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组织四至六年级每位数学教师开展典型错题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周积累案例一篇,从小处,从细节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组每周活动内容安排。(附表:)
第二篇:2008学第二学期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共)
干窑镇中心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师要学习好教材、运用好教材、挖掘好教材,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教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同时凝聚整个教研组的力量,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组建一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数学教师队伍。
2、促进教师发展,加强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形成质量监控制度。
3、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专题学习,探索数运算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
(一)学习课改和新基础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组织教师交流新教材的培训的心得、体会。每位教师上好组内研讨课,把新理念实践落实到每个组员。
3、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备课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重建。
(二)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教学效益。
1、组织好教师的磨课活动,落实好教学研讨课。教研组内发挥合作精神,开展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教研组活动,课的内容、设计都要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并及时形成一些案例分析和教学经验总结。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减负增效的措施。在听课评课、反思重建中提高每位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2、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1)备课要充分,学习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层次性,重在落实,实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讲究实效。(2)继续做好天天练的工作。狠抓学生的计算与基本技能训练,做到天天练口算或者是基本计算训练。(3)本学期高段数学将进行一次数学思维训练通讯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抓住平时,认真做好辅优补差等工作。
1、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课堂拓展,在学生流动较多的同时要不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提高质量。
3、加强各年级数学质量,并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强大的数学教师队伍。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自培工作,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教师在二期课改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业务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做到有目的,有成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
2、骨干教师应多听青年教师的课,听后及时反馈,指出不足之处,让青年教师能及时成长。组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新教师展现,给教学带来新的思想。教师之间多交流教学的经验,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教研组活动安排安排1、2月25日 13:30~15:00内容:确定理论学习主题,讨论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规范电子备课,明确磨课的具体形式与内容。出席:高段数学组全体成员。主讲:丁麟记录:王伟明2、4月8日13:30~15:00内容:
1、理论学习: “课堂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2、磨课:《统计—众数》主讲:宋美玉记录:于梅芳 3、4月15日13:30~15:00内容:
1、理论学习;
2、五年级课主讲:黄利国记录:陈正光4、4月22日 13:30~15:00内容:
1、理论学习;
2、六年级磨课主讲:赵蕾记录:钟春连5、5月6日 13:30~15:00磨课活动总结得失,交流案例;主讲:丁麟记录:王伟明6、5月27日13:30~15:00内容:
1、教研组活动小结;
2、复习方案研讨。主讲:宋美玉记录:陈正光。
第三篇: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高段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教研目标
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始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方向,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主要工作
(一)、优化课程实施
1、继续更新观念
继续组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针对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学习、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进一步转变。
2、打造真实课堂
课堂教学力求突出主体性、重视基础性、坚持发展性、体现创造性、提倡开放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课程功能的根本转变。
提倡民主、宽松的教学,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要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务实,倡导简约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质量意识
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并深刻理解,不能单靠练习巩固。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设法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命题研究,关注新题型,力求轻负高效。
(二).抓实课题研究
围绕上虞市课题《关于小学数学做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落实好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益;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进行研究。
(三)、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1、为扎实有效地提高教研的效率,本学期打算以“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数学教研组专门建立一个博客,通过博客中的定时与不定的文章的上传和阅读,使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中来,力争形成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引导教师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行动研究的主题,努力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
2、要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做好“教学工作五认真”。备课时要在钻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到的双基要求,尝试多种形式的备课。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提优辅差方面,要有具体的落实提优、转差目标。
三、教研活动行事历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召
集
人
参加对象
第一周
办公室
各年级的教师教学计划及备课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确定教研专题。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三周
教导处
申报“上虞市数学教研专题活动的承办”,撰写承办方案,确定上课教师。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五周
会议室
学习贯彻校教科研计划。建好教研组博客,进行有关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培训。布置撰写“我的特色五分钟”的案例。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七周
多媒体教室
六年级组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研讨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九周
会议室
新课堂教学论坛:“我的特色五分钟”案例交流。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一周
多媒体教室
五年级组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主题:教师 提问的有效性)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三周
会议室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看录像)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五周
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组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主题:导入与情境的设计)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七周
会议室
期末复习研讨及教研组工作总结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四篇: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安场中心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组长:冯杰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3、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三、工作重点:
1、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上好教研课。
2、改进教师作业的设计、批改方式
3、立足基础,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4、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四、教研专题
以“农村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初探”研究课题为牵引,竭力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
五、周工作安排
(一)常规内容安排
1、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研究,并就教学内容展开研讨。
2、每两周学习一篇新课程相关理论文章。
(二)周重点工作安排
第三周讨论制定教学计划及课题方案。
第四周组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相关学段要求和《教师用书》
评价点,组内吴学光老师上校级研讨课。
第五周研讨分层练习、分层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第六周阶段工作小结 改进措施
第七周分层练习、分层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交流
第八周案例反思、交流
第九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第十周理论学习,反思、交流
第十一周 放五一假
第十二周 集体备课研讨,冯智勇老师上组内研讨课。
第十三周 案例反思交流
第十四周 分层练习、分层作业成果展示与交流
第十五周 撰写经验材料
第十六周 经验材料交流
第十七周 总复习研讨、制定总复习计划
2014年3月
第五篇: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
二、工作目标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质量,针对各级、班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三、具体措施
(1)改进教师的备课质量。要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多上多媒体课。教师备课要突出重点,既要关注教师的指导,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备课中要重视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改进教师作业的批改方式。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证质量,对特异学生提倡面批。提倡在学生每次的作业后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修整和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
(3)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研课,并提倡同级科集体备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议;“改”即在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出一两堂精品课,配合学校做好“走出去”的工作。
(4)充分发挥备课小组的作用,保证备课小组的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结合为主,充分体现备课小组的灵活性。
(5)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质量,每堂课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6)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数学成绩的合格率。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