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县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调研报
对我县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调研报告
师职成教股
我们在农村中小学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农村校本教研的分析
1、真实问题难发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大多地处偏远,与外界沟通甚少。投入偏少、资金短缺等问题造成许多农村中小学还不能配备电脑等设备,个别配备了的学校,有的学校领导担心教师“不务正业”,硬性规定不准教师上网,从而使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很难获得。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受编制的影响而严重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如我县40多个学区中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教师在10人以下,个别学校甚至只有几名教师。这就导致教师兼课、包班现象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其他班务、校务工作,农村教师真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哪里还有时间去回顾思考呢?
2、全员参与难实现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只有人人参与并不断提高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实现校本教研的目的。但在现实的农村校本教研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原因除了农村一线教师的意识、习惯不到位外,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组织上有
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活动的计划性差,时间安排不妥当,组织教研活动都似完成紧急任务。在正式活动前,不进行周密的布臵安排,也不给教师提供足够时间的准备,没有活动前足够时间的准备,就导致了出现如研讨课不知上什么课、主题研讨活动无话可说;再加上互动研讨时缺乏专业引领,教师们只能说一些外在的、浅显的现象,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育理念、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却是一头雾水。
3、激励措施难兑现
校本教研像其他学校工作一样也需要用管理来激励广大的教师,以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但现实中的许多农村校长过分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激励,而物质激励又受限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往往导致不能落实,这就使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农村中小学校长经常大发感慨:唉,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主动性真难啊!
二、农村校本教研的应对措施
1、加强教材培训
校本教研的中心问题是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校本教研可以教材培训为突破口,组织教师围绕教材,将培训过的内容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同年级教师分头备课,开学前至少备出一个单元的课,开学后每个单元再进行一次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辅助用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来检验校本教研的效果。
2、积极开展主题教研,做好教学反思
教研活动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一时冲动组织几个教师听听课、评评课,搞搞讲座,而是要带着鲜明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研究。主题研究的关键是教师们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可以制定问题生成卡,内容包括生成的问题、生成背景及现象、自己的困惑和思考。教师每周填写一篇问题生成卡,学科教研组负责收集汇总,个性问题集中力量研究解决,筛选出共性问题,学校召开“教学沙龙”研讨解决。
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状况、学生学习情况、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课堂整体状况五方面进行反思。并根据这五个方面为教师设计课堂反思记录本,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反思课堂的茫然,减轻教师的负担。可利用教师个人业务成长档案,教师学期总结等引导教师对个人成长进行反思。
3、搞好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集体备课的操作步骤:(1)个人自备出思路。(2)集思广益通思路。(3)博采众长写共案。(4)个人反思写个案。(5)试行“先导课”。对个别难处理的课题,在大家意见不统一,又没有专家引领的情况下,可以由一名教师提前上课供观摩研讨来验证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思路是否可行,先导课后再组织简单的讨论,以完善集体备课。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
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问题的反思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农村校本教研意义重大,农村校本教研任重道远。我们将立足与一线干部、教师便于沟通的优势,沿着学习、调研、思考、实践、总结的路子走下去,为引领农村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2009-04-14 15:09:58 来源:
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当然教育的改革也离不开教研活动的改革,因此在很多学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方式。近年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概念。但校本教研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搞,却是目前很多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感觉比较困惑的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研活动与先进地区的学校比起来肯定落后了很多。但我们却一直在努力。我们不指望能赶上或超过条件好的学校,我们只希望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切合本校的实际,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本校师生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校本教研,应该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现分述如下:
一、以校为本
以校为本,就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使这一活动既具备时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实现这两个“性”,有一项工作必须首先做好。那就是对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肯定很多,但我们觉得有几点是必须做好的。
其一,对本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对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程度如何。认清了我们的工作将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影响及这些影响的程度之后,我们就可以研究哪些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哪些是我们要加以诱导、转化或抑制的,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哪些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哪些是可以暂缓解决的。
其二,对本校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一分析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认清本校教师群体总的优势和总的劣势,有利于确定本校总的教研方向,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到要领的现象发生。就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分析,发现教师中除了学历均达标外,年轻人还比较多。这些年轻教师都很有活力,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也具有乡村教师特有的吃苦精神,还比较能服从组织和领导。但由于年轻,教学经验相对就少,又由于身处乡镇,各种信息来源少,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都显得稍慢半拍。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相对保守,不能敏锐地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有用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而有的发现并捕捉到了信息,却对这些信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等等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规划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想方设法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广大教师知识和观念更新的速度,二是注重加强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研究。
其三,对本校各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了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之后,为什么还要分析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呢?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性质特点,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每个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对于甲学科可能很好,很有效,但
对于乙学科却不一定适用。如果我们的教师一概不加辨别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很可能会出问题。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分析学科教师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本学科教材的研究情况、对本学科性质的把握情况,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等,从而发现他们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比较适合的、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研方向和目标。这也是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和不得要领的重要一步。
其四,对教师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现在大都主张承认人的个体差异,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也是人,他们之间肯定也存在差异。他们是人,就肯定有优缺点。他们之间有差异,那么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就肯定不一样。对他们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实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我们给每个教师安排的工作是否合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以及这样的工作安排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校教师的整体优势了等等。
只有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之后,我们才可能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来,才可能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获得实效,从而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意义。
二、以问题为导向
校本教研为什么要以问题为导向?我们这里的教研活动都是以校本与片区为单位开展的。由教研组长指派,由某位教师上一节研讨课,大家去听课,然后一起评课,找出这节课的优缺点。这种教研活动看起来热闹,但目的不明确,内容分散凌乱,前后两次教研活动毫无衔接性,上次活动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下次的内容不同便不了了之了。我觉得这样搞教研没有多大意义,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嫌疑。于是提出教研活动应该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使我们的教研活动系列化,让内容前后衔接,否则我们的教研活动不会有多大意义,甚至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当时不引用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但事实是,那样的教研活动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参加活动的教师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说不清这次教研活动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每位教师参加完教研活动后,几乎都还跟原来一样,自己觉得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教研活动没有经过认真地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活动,其他的,根本就不用去想。到了现在,已经有许多专家提出,教研活动应当从问题入手,并且主张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相应的微型课题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本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有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当然首先就得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某个人的异想天开。它首先要求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地反思。这样才能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其次,也可以通过让一些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进行听课,然后大家从这些课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大家要研究如何解决。解决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这不要紧,我们可以让大家分组试验不同的方案,之后再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另外的解决方案,如此循环,直到满意为止。
如今有一种提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大家称之为校本教研三部曲。这种提法很不错,但作为乡镇中学,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我们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已经做了,问题是专家引领。由于规模小,资金缺乏,我们不可能大批量地把教师派出去,也很难请到专家下来给我们进行具体地指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采用两种做法,一是派部分教师外出听专家讲座,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针对已提出的问题,大家一齐动手查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在如今信息还比较发达,尤其是英特网上资源非常丰富,许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以整合为目标
经过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几个步骤之后,我们认为还没有达到教研的最终目标。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都还是单一的,零散的,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差的。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要把这些方案与别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在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的整体里面,各种方法和手段互相渗透,互衬互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比较清晰的认识,运用起来才能比较容易上手。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有不妥之处,还希望得到高人点拨。
第三篇:我看校本教研
我看校本教研
一、以学校的发展,确立教研工作的思路。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没有地缘优势,没有生源优势,要想取得在教学质量上有突破,就必须建设好教师队伍,而建设教师队伍的重点就是校本教研工作,因此我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以“与名家同行”为指导思想,以“‘追踪反思式’校本教研模式的行动研究”为实践方式,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本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同时,我校又是“养成教育特色学校”,那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时刻都要关注到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以我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开展教研工作
1、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的教研工作。
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办学最宝贵的财富,校本教研工作中必须关注到教师队伍的发展。一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校本活动;二是教师个人师德修养方面的校本活动。
我校教师虽然平均年龄稍偏大,但是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教师学历水平也比较高,大专以上占百分之八十几,但是当前的社会发展速度与信息更新迫使我们要积极的去面对,这就需要知识与信息的更新,因此,学校的校本教研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2、教师普遍性教学问题的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离不开课堂教学,我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且是普片性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需要我们组织教师共同研究的问题。例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远的不说,就拿九中来看,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学生的生源也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她第一届小班(杜郎口中学模式班)就是在成绩方面远远超过了同样老师教的前一届学生,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反对模式,但是我们不可以反对进步。
三、以我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开展教研工作
1、以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
2、以我校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开展学科学生教研活动。
3、以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赵何水
2011年6月
第四篇: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作用,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我校继续以经典诵读为校本教学内容,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让校本教研成为老师学生成长的阵地。
二、具体活动:
1、深化培训工作,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研水平。及时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以教研促教学。
2、以新理念、新课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
3、组织各种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探索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4、迎接特色项目检查;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四、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进行专题培训,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
2、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加强教研组备课的研究。各教研组的备课按照流程去操作,坚持务实性、坚持合作性、坚持思辨性、决不能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3)树立“大备课观”、“大教学观”,倡导各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教研风气,真正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氛围。
3、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注意教学过程和方法,加强学科间相互渗透与整合。
4、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5、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加强校本教研的原始资料归类建档。
五、月份工作安排
3月
1.制定工作计划、研修计划
2.制定并上交各学科进度计划。
4月
1.制定赛教方案、公开课方案。
2.师徒结对公开课。
5月
1.师德演讲比赛
2.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6月
1.校本研修总结
2.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比
3.教学常规检查、优质教案评选
第五篇: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2020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教科处开校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校初,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心学校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教研组整合,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文科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高质量的教研课。
2、理科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综合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沙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配合学校完成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11月的学校冬季校运会。在教研活动上突出一个“新”字。《科学》、《自然》学科围绕“三新”开展教学课堂研讨、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并进行了《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然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训练》等四次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已过去,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值得回味的,因为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也有我们感到遗憾的,因为受条件的制约,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我们不断的进取,我们一定会突破一个个瓶颈,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