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样例5)

时间:2019-05-13 08: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第一篇: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教育论文是教育领域某个课题新的研究成果或创见的科学记录。认真写好教育论文,对于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优秀教育论文的一些特点:

1、“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有科学价值。

2、“新”:观点、思路、题材、内容新颖独特,能吸引人。

3、“精”:文章精炼,能够将教育工作实践、科学实验业绩、成果的精华奉献给读者。

4、“准”:论点、论据、结论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文字准确无误。

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内容要充实,观点要新颖,富有说服力,要有实践上、理论上的创新与提高。

二、确定教育论文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1、应选择自己熟悉的、体验最深刻的、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为题材。一线教师的优势在于接触教育工作实际多,工作经验丰富,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愁找不到好题材。反之,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追逐热点,则很难写出有力度、有价值的教育论文。

2、理清科学研究、科学实验与撰写论文的关系。有些教师感到论文难以完成,实际上存在着误解。科学研究、实验应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践——总结——这一系列流程,不是凭想象或粗浅经验就能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在实践中认真搞好资料经验的提取、积累、总结、提高。这样写起论文来就会有一种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感。

三、“三多”是提高教育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多看:为学习、充实的需要,广览教育专业乃至其他门类的报章杂志、参考书籍,是开拓眼界、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

2、多思: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多想几个怎么写。

3、多记:人脑不是电脑,遗忘可能随时发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要多动笔,对突然涌现的灵感,要及时记录下来。

总之,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实践积累过程,然后在占有大量、丰富、有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综合、分析,才会写出观点新颖、内容详实的教育论文来。

第二篇:消息写作漫谈

消息写作漫谈

□翟河贵

一、消息的基本概念

(一)消息的基本含义

1、消息的定义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它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最新鲜最为人关注的事实,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迅速传递给受众。

2、消息的特征

主题突出,篇幅短小,文字简练,时效迅速。

3、消息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的属性

1、自然属性:迅速、真实、自然、客观。

2、社会属性:意识形态、集团利益、审美价值、观点烙印。

(三)消息的种类

1、动态消息

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二、消息的写作

(一)标题

消息的标题,有正题、引题、副题之分。

正题,又称主题、母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又称眉题、肩题。位置在正题上方,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又称辅题、子题。位置在正题下文,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最常用的是“倒金字塔”式。

导语写作来自于电报。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1851年,美联社首先将它用于播发新闻电讯。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许多重要新闻需及时报道,然而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电讯稿经常因战争或电讯的缘故,由于时间宝贵机会宝贵,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首先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发出去,编辑部只要能够收到稿子第一段,就可以当成一条短的消息进行报道。这样,客观需要逼着记者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此种写法得到读者和新闻界的肯定,由此,新闻的导语逐渐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新闻倒金字塔写作结构的发展。

导语,是新闻尤其是消息特有的体裁形式。它主要有:

1、叙述式。

2、提问式。

3、描写式。

4、评论式。

5、引用式。

(三)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四)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在短消息中,通常在主体的前部。

(五)结尾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短消息,不必苛求有独立的结尾文字。

三、怎样写好消息

(一)发现新闻

1、什么是新闻

通俗地说,就是最近最新发生与听闻的事情,也就是社会上新近发生的还不被更多人所知晓的事情,而这事情在传播中又有人乐意听闻。

然而,在现代社会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而有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达纳在1869至1897年主管《纽约太阳报》时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1882年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月陆定一(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对新闻作了新的定义:“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现媒体通行的说法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2、价值评定

新闻的关键词:新近发生,社会意义,广泛兴趣。

于是,能不能引起广泛兴趣便是新闻价值的首选;社会意义是重要甚至决定因素;新近发生是前提。

是不是有价值,首先看能不能引起作者自己的兴趣,能不能引起身边人的关心与关注,其兴趣程度和关心关注的程度,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和份量。兴趣愈烈,价值愈高,反之,没有价值。

其评定价值时,要考虑普世价值和群团价值以及个别价值的参量。如仅仅是少数甚至个别人感兴趣和关心关注,那么这新闻的价值并不高。在肯定自己感兴趣的同时,更为重要的要揣摸编辑和受众的兴趣,是不是有相同的兴趣与兴奋点。

即使是能引起自己和大众广泛兴趣的新闻,但因为会引起不好的社会反响,就是再有价值也不能传播。我们通常说的负面新闻,就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擅行其事。

3、时效因素

新闻的生命在于新。不新,不是新闻,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二)基本技巧

画龙点睛的标题;轻重得当的布局;行云流水的思路;洗练生动的文笔。

1、千锤百炼标题

消息的标题之于文章,相当于眼睛之于人的脸庞。美不美,看脸嘴,神不神,看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消息的标题,直接决定了编辑和读者的第一印象,印象的喜恶又决定了取舍的意愿。夸张一点说,在稿源充足的情况下,标题决定稿件的生死。通常说的“看书看个皮,看报看个题”,就是对此的精妙注解。

对尚未入门的初学者来说,好的标题,就是一块敲门砖。取了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标题是什么?标题就是主题的凝炼,是主题的精练显现,是主题的文字浓缩。提练不出消息的主题,凝炼不出主题的标题,结果就只会是文不对题,就是牛头对马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标题有实题与虚题之分。一般而言,消息的标题绝大部份都是实题,但也不乏虚题;好的虚题,常常会起到“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如《××物价局敢摸“老虎屁股” ××电厂“赔了夫人又折兵”》。

2、别出心裁布局

写作的金科玉律三点式:凤头、熊肚(猪肚)、豹尾。

最精采的呈现在开头,最打眼的妆点在开头,最关键的浓缩在开头,最震撼的推出在开头。使人一见动心,欲罢不能。

最厚重的在中间,最充实的在中间,最丰满的在中间,最信服的在中间。容天纳地,精采纷呈;事实胜于雄辩。

最隽永的回味在收笔,最揪心的牵挂在收笔,最警醒的拷问在收笔,最振奋的激情在收笔。掩卷击节,拍案称绝。

通常而言,这三点式是所有作文的通则,但消息因其特殊体裁而略有不同,就动态消息来说,常常是重要的放在前边,越靠后就越是可有可无,甚至不要,也不影响读者对消息的知悉度。如果有人留心便不难发现,大型会议的报道,最后常常罗列非顶级的长串领导名录。当然,长消息与经验消息综合消息,就要认真布局,尤其“肚子”,要厚实与丰满,逻辑关系一定要相互关联与照应,不能顾此失彼,互不相干。布局上力戒平铺直叙,起伏迭宕方见奇。

3、酣畅淋漓思路

清晰畅达,行云流水,迭宕起伏,圆润柔滑。力避脱节、冲突、重复、离心。

消息的思路,相当于人的血脉、经络。血脉与经络淤滞不畅,人必将元气耗失,萎靡不振,沉疴在身,病体奄奄。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何来美感,何以打人。思路决定成败。再好的新闻,思路搭铁短路,懵懂迷糊,不能辨其价值,或不能表现价值,价值也就无从谈起。独家新闻好写,不是独家新闻,就得拓开思路,另取角度,另寻视点,见人之所不见,写人之所不写,即古人说的,人人心中均有,个个笔下皆无。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标题凝炼得穿越时空成为永恒,成为志愿军甚至是此后解放军的代名词。国内大量的战地记者写了数不清的战斗故事与战斗英雄,而魏巍另取角度,另寻视角,从三个普通的士兵身上提炼出了代表整个志愿军对祖国对朝鲜人民忠与爱和对侵略者恨与狠的本质精神。(牺牲战士嘴里的耳朵;炮兵要求改步兵;雪拌炒面的回答:怎么不苦,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怪物。)真实真情与独特的视角,成为永恒经典。

4、栩栩如生文笔

妙笔生花,花团锦簇;妙笔生辉,辉映锦绣。妙笔的底线是真实,迭破真实的底线,妙笔就是杀人的刀,一是杀他人,二是杀自己。

消息的要害是鲜活灵动,是带着朝露的嫩绿,富有勃勃的生机。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用平实口语,少堆砌华丽辞藻;多用短句,少写冗长繁语。用洗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人物与事件的鲜活,切忌枯燥死寂。

娴熟的文笔,是驾驭文章的前提与条件。没有好文笔,写不出好文章,同样也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消息。写作中,尽量避免学生腔与无病呻吟,学生作文的痕迹不可避免地在初学者的文章中显露。不要追求太时髦与太滥的书面语和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如法制类消息,只要是犯罪嫌疑人一落网,90%的都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耳朵生茧,听而翻胃。

动词是让句子富有生命力的关键,能使句子获得最大限度的流动感和跳跃感。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

(三)重心与中心

1、重心是标题与导语

新闻界有一个共识:编辑最见功力的是标题制作;记者最见功力的写好导语。

标题与导语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编辑的取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曼彻尔说:我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琢磨导语。

2、中心是主题与事实

主题凝炼事实,事实支撑主题。主题是由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与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是写作过程须臾不可偏离的中心。正如唐代杜牧所说:“凡文以意为主。”亦即要表达的思想意识和由此呈现的事实本象。

主体事实写作时,时序、逻辑、倒叙、分量等几种构架的表现手法,可视情而定,切忌千篇一律,死板僵化。

(四)十大规则

1、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杜绝臆想与虚构。

2、时效是消息的气色;越新鲜,气色越出采。

3、标题至少出现一个动词,最好无形容词。

4、独家新闻标题用基本事实,多家新闻突出角度。

5、用最好、最简短的语言写成导语。

6、不要主观议论,允许有少量客观评论

7、将专业术语变为大众语言,如不能,则尽可能放弃。

8、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9、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10、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

四、文外攻文

(一)不自傲自大,不自卑自闭。

树立信心,能写出好消息。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

(二)学习理论,不盲从理论

不学是瞎子,沉迷是傻子。聪明人用灯照明,愚蠢者用灯取暖。

(三)借风助力,扶摇云天

学人所长,直步捷径。《诗经·小雅·鹤鸣》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成功经验,无异为己插上翅膀。借鉴是智者之举,剽窃是小人之作。

(四)三勤三多,一生受益

眼勤、脑勤、手勤、多读、多问、多磨。

眼勤,看天下,观世相,知荣辱,明是非。日升日落兴衰事,春去春来冷暖情。

脑勤,过滤幻象,去伪存真,摒弃浮躁,去粗存精。只有勤动脑,才能有敏捷的思维,才能于纷杂的幻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思辨的理智。

手勤,多练方出大手笔。锦绣华章是写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看得再多而不写,只可能是眼高手低。许多中学大学的语文老师不敢写文章即如此。

多读,读中品,品中思,思后升华。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变化。

多问,不知事太多,问则知,不问则懵。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多问方能博学。多磨,从来好事多磨。写作是一件特别枯燥与清苦的事,也是艰难的事,有人投稿经年,不见任何效益,只见退稿无数。但“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耐得寂寞,肯多磨难,成功是必然的。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水到渠成。经得风雪寒,闻得梅花香。一旦成功,必是随手的锦绣文章,以前说“字是敲门砖”,今天则说“文是敲门砖”。有美文在手,何乐不为?

2011年10月24—26日于古枫斋

作者: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玉屏文学》副主编。

第三篇:文章写作漫谈

文章写作漫谈 王梦奎

四、粗枝大叶

粗枝大叶只是个比喻,古时用来形容汉代文章的粗犷大气,与六朝文章的华丽细腻相区别。

粗枝大叶,当然绝不是说写文章可以粗心大意,文章可以有疏忽和漏洞;而是说,要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要先把文章大的结构和布局搞清楚,把文章大的框架立住。文章大的框架,就像一座房子,四梁八柱立住了,才坚固而牢靠;像一个人坐在一个很结实的四条腿大椅子上,显得大气而稳当。文章有不同的风格,不论是清峻还是通脱,是豪放还是婉约,框架都要立得稳,才能站得住。当然,这种框架构思,不一定形诸文字,也可以只是个腹稿。框架定好了,才能够提纲挈领,观点和材料的组织才会有中心,写起来才不致节外生枝。框架立不住,观点和材料的取舍就会无所依据,就不会有逻辑和条理,甚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粗枝大叶,才能纲举目张。纲举目张的说法,用在文章写作上是合适的。

文章框架设计的过程,也是初步分析归纳和理顺思路的过程。文章主题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每个方面有哪些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粗线条地摆布停当,文章大的轮廓和脉络也就有了;什么地方是需要弥补和加强的薄弱环节,也就大体清楚了。最初确定的框架,只能是粗线条的,写作过程中修改补充和局部改变是难免的,事先的思虑缜密可以防止中途全盘推倒重来。

粗枝大叶,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不是不注意细节和交代事实。该说明的事实还是要交代清楚,不要省那几个字。有的文章,讲了一大篇道理,读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甚至有些调研报告和经验总结,也只讲大道理,不交代清楚事实本身。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读者都知道,中国人知道的外国人一定知道。用简明的语言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不容易,有时候比发议论还难,说得多又容易啰唆。叙事是写文章的基本训练,中学生作文都是从记叙文开始的。中国古代小说很注重交代事情和人物的来龙去脉,三言两语,清清楚楚。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可以从古典小说借鉴简要交代事情经过的做法。当代小说,比如赵树理的,也很注意交代事实,我们可以从中借鉴文章的写法。有的大块文章,开始头绪比较多,有的线索在讲述过程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像《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其实这是可以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方法交代清楚的,只要细心,并不困难。

五、标新立异

文贵创新。宋代诗人戴复古《论诗绝句》:“匠意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创新就是标新立异。随人脚后,人云亦云,不可能创新。

谈判要有妥协,与人相处要寻求共同点,都是求同而存异。与此相反,搞研究,写文章,要存同而求异,研究性的文章尤其如此。如果讲一样的话,复印散发就可以了,何必再写。网络上有各类文章的标准版本,满足官样文章的需要,一个程式,八股腔调,套话连篇,不可能有新鲜创造。曹雪芹所批评的“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是文章大忌。古人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二十五引梁简文帝萧纲语)所谓放荡,就是要放得开,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有新鲜的见解,也要追求不同于别人的更好的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即使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题材和体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上也要追求“新”和“异”。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即使不署名,细心的读者也能辨认出是谁写的。同样的题目,不论是论文、散文还是诗歌,不同的作者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而且各具特色。

标新立异的根据,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而不是无根据地说些惊世骇俗的大话,用片面性、绝对化的言词哗众取宠。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领异标新,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文章之道。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自己性情怪僻,追求好的诗句入迷了,这是说锤炼语言的功夫,不是追求怪诞。

六、深入浅出

文章有四种境界: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也最难;没有对所论事物的深刻认识做不到“深入”,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可能“浅出”。“深入深出”的“深出”固不可取,但“深入”还是好的;实际上,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很不容易做到深入浅出。“浅入浅出”在某些场合,例如文化普及和通俗宣传,也是需要的。唯有浅入深出,卖弄博学,故作高深,用人人都难懂的语言讲述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变成小圈子人的“自产自销”甚至是自言自语,对社会没有多大用处,是文章大忌。

深入浅出一向是文章大家所追求的。毛泽东的文章,老一辈学者梁启超、胡适、冯友兰、吴晗、费孝通的文章,胡乔木、胡绳的文章,都是深入浅出的模范。有些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和钱学森,文章也写得深入浅出,为读者所喜爱。高手们的文章写得好,不仅是有独到的见解,也因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能够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所谓平白如话。

古往今来,能够流传的好文章,都是深入浅出的,没有哪一篇是装腔作势,佶屈聱牙的。读唐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完全是本色语言,最普通的字和词,没有任何生僻的地方,但意蕴深远,成为千古绝唱。

做到深入浅出有文字技巧的问题,也有写作态度问题。写文章,做报告,是和受众交流,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别人,和别人共享信息,或者希望引起别人的赞同和共鸣,态度一定要诚恳,就像和亲朋谈话一样。和亲朋谈话有谁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故弄玄虚的?毛泽东1957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这种文章应该逐渐减少。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文风问题才能解决。

文章四境界说,是我1998年在为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博士短论文丛”写的序言里最先明确概括出来的。这是多年读书和写作的体验,也是形式逻辑的推演:深和浅、入和出,只有这四种组合。这说明,形式逻辑也可以得到新的认识。

七、简单明了

文章要简明清爽,不能拖泥带水。简单,才能明了。简单明了,才能眉清目秀。古代文字刻在龟甲上,后来刻在或者写在竹板上,很费力气,所以文章都很简短。《论语》只有1万多字,《道德经》只有5000多字。司马迁的《史记》写50多万字,在当时非常不容易,用一辈子精力。古人说某人学富五车,那是指竹简和马车,如果是纸质印刷品,五大汽车,恐怕谁也读不了那么多。如果是电子版图书,甚至十个光盘也读不完。发明了纸和印刷术,书写方便省力,文章也越写越长。据说海明威为了把文章写得简明,站着写,写得太长就累得写不下去了。

有人说,白话文不可能写得简短。事实并不是这样。有人和胡适辩论,说只有文言文才能简短,并举推辞不就某职为例,复电用文言文就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只有12个字;胡适说,白话文可以只用5个字:“干不了,谢谢。”打电报因为按字数计费,电视广告按时间计价,报纸广告按版面计价,所以都很简短,这是经济规律起作用。世界性的高峰会议因为严格限定时间,发言都不长。

要言不烦。重要的话都不是杂乱的。过去有“惜墨如金”的说法,有的评论甚至把“简”称为文章“尽境”,也就是最高标准。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说:“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尽境,就是最高境界。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每一个说法,但简约是文章之道,是多数人都赞成的。不能“瘠义肥辞”(《文心雕龙·风骨》),内容稀薄而空话连篇。减肥是时尚,文章也要减肥。

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明了,不在于把简单的问题说得复杂。

写文章的经历,往往是“短—长—短”:开初没有东西可写,文章长不了,小学生的作文都很短;学问有了长进,知识多了,文章也越写越长;能再由长到短,就成熟了。这里是两个飞跃。借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话,文章之道可以说是“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简,不是简陋和寒碜,不是只有平铺直叙而没有曲折多姿,也不是只要直白而不要含蓄,更不是要把文章写得干瘪枯槁;而是用简约的语言,准确表达思想,这是要高水平才能做到的。实现由长到短,比由短到长要难得多。可以说,由短到长,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再实现由长到短,只有少数悟得文章之道的人才能做到。写短文章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有一次英国文学家肖伯纳给朋友写信,说对不起,我因为没有时间,不能把信写得短些。当然,文章简约不仅是文字功夫,也和世事洞察有关。

文章写得太长,有的是因为不得要领,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这是认识深度的问题。

写得太长也是文风问题,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反映。毛泽东在延安批评过,党八股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1942年延安反对党八股的干部大会原来就叫“压缩大会”,毛在这次会议上的著名报告《反对党八股》,列举党八股的表现,分析党八股的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及其危害,今天读来对我们写好文章和文件还很有启发。现在的套话,也是一种党八股。

国际交流中更要注意简单,明快,响亮,还要尽可能做到中性和通用,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很大,我们习以为常的,外国人不一定了解。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都是好例。当然也不是越简越好,例如有些简称和缩略语,时过境迁,不仅外国人不懂,中国人也不大清楚,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准确说出是指什么,这就需要把话说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在这方面很注意,负责翻译的人还是经常提出某些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的问题。有鉴于此,我曾经设想,可以编一本《中国政治经济词汇中的数字》,以帮助人们阅读以往的文献。

有的理论文章,常用“众所周知”开头,讲些众所周知的一般道理,然后转入正题。既然是众所周知,何必再讲?

林语堂说,演讲要像迷你裙,越短越好。文章也是这样。不是长文章都不好,不少世界名著是长篇巨制。《庄子》说:“凫胫虽短,续之则悲;鹤胫虽长,断之则哀。”还是要根据内容需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换个说法:同样的内容,要用最简约的文字表达;同样数量的文字,要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这也是投入产出关系的效益原则。

八、剪裁得体

作者一般都会掌握比较多的资料,这是文章的原料。动起笔来有许多话要说,但只能围绕主题,讲最必要的话,援引最必需的事例和数据。什么话说,什么话不说;什么话多说,什么话少说,要认真剪裁,有所取舍。就像裁缝,拿到一块布,还只是原料,做成合体的衣裳需要剪裁和缝制。初学写作者,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写到一篇文章里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枝蔓横生,杂乱无章。

郑板桥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竹石画》)剪裁,就是把冗繁的无用的东西去掉,让文章“得体”。人的言行要得体,文章也要得体。为什么“画到生时是熟时”?因为不沿着过去的熟门熟路走,才有创造性。

文章要匀称,正像人体肥瘦匀称才好看。要有骨有肉。只有骨头没有肉,那只是文章提纲。肉太多就臃肿了,像日本的大相扑运动员,也不好看。头重脚轻,头轻脚重,大肚子,干骨头架子,都是要避免的。

文章要有重点,重点要突出。突出重点也要匀称,重点和非重点的摆布要恰当。“红花也得绿叶扶”。

要善于藏拙。比如一个问题包括同样层次的三个方面,你对其中两个方面了解得多些,另一点了解得很少,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知道的讲得很详尽,不大清楚的就一笔带过,这很容易暴露弱点。与其如此,不如都讲得简略些,把同样层次的问题放在大体相同的位置上讲,讲到大体相同的详略程度。这就像经济学上讲的“短板理论”,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短线平衡”。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题目改得小一些,只写自己知道得比较多、理解得比较深的问题。

大的文章或文件,往往要先经多番讨论,确定大纲,然后多人分头执笔写作。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因为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所难于完全把握的。这种办法也有缺点,就是初稿往往自成体系,叠床架屋。大“一、二、三”套小“1、2、3”。这需要通盘筹划,加以剪裁,使之浑然成为一体,不能留有拼凑痕迹。中央许多重要文件都是这样做的。

九、掐头去尾

文章开头和结尾很重要。开头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不要弯弯绕。结尾要戛然而止,留有余响,不要画蛇添足。有的文章冗长落套,和开头结尾有关。

“开拳便打”,直入主题,是文章简短和避免套话的重要方法。章回小说常说“闲话休提,只说正话”,写文章也应该如此。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出于这篇文章,传说,原稿开头讲滁州东边是什么山,西边是什么山,南边是什么山,北边是什么山,写成初稿后贴在墙上,反复修改,最后改为一句话:“环滁皆山也。”这是剪头而显精彩的好例。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引言很简短:“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也是一语开篇的好例。《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很有气势和历史感,又直入全书主题。《古文观止》里的许多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很精彩。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言简意赅,一句话直入主题,对师的职责作了准确的界定。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切合小说主题,又很有哲理,是作者的感慨和总结。这些精彩的开篇让人过目难忘。

现在不少文章和报告,头和尾是可以去掉的,完全不影响内容。读者不喜欢文章“穿靴戴帽”,因为这是累赘,没有实际内容。掐头去尾,就是“脱帽去靴”,剪除累赘。作者头尾讲的那两段套话,可能是为了配合某种形势。中央文件已经讲清楚了,读者都明白,不用你再费口舌,掐头去尾剩下的“干货”才是需要你说的。有时候生硬地去配合形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引起读者对文章意图的误解。

在不少情况下,确实需要在文件或文章中,特别是在正式会议的文件和报告中,申明某些重要的政治原则,那就要在最显眼的地方,用最准确简明的文字加以表达。在文章或者文件写成后,还要认真检查一遍,仔细想想,看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有没有重要的疏忽和遗漏。这种周到和细心是必须的。话不在多,要说得正是地方,说得准确,说得恰到好处,不必唠唠叨叨地反复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政治立场是通过整篇文章体现的,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

十、勤标点,多分段

短句子,短段落,文章会显得干净利落。

多分段有助于条理。段落太长,不同的内容放在一段里纠缠不清,文章会显得沉闷,逻辑也不容易清楚。

标点有助于阅读。句子太长,两行一个逗号,好几行一个句号,读起来很吃力。古代没有标点,由老师教学生“句读”,即断句。鲁迅文章没有顿号,都是以逗号代之,显得干净紧凑。

凡是能用短句子的,不要用长句子;凡是能分段的,不要合成一段。各就各位,疏密有致,不要挤成一团。这样读起来清爽。

如果文章所论内容太多,不容易用分段的办法加以归纳条理,可以采用分几大部分,并贯穿以一、二、三、四、五⋯⋯,写若干条的办法。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现在中央全会的许多决定,就是采取这种办法。这样做有助于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也可以减少起承转合,节约篇幅。

减少起承转合,还可以借鉴文学上意识流的写法,有某些跳跃,省略某些过渡性的意思和段落,读者能够理解,这也有助于文字的精减。

十一、反复修改

文章是改出来的。即使做不到千锤百炼,反复琢磨修改总是不可少的。当然也有一气呵成的文章,古人所谓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看鲁迅有些文章的手稿,没有修改的痕迹,但他是反复思考后,有成竹在胸才动笔的。马克思有些手稿,改得连恩格斯也很难辨认。列宁十月革命后在一个代表证上,在“职业”一栏里登记是“著作家”。列宁只活了五十几岁,而且公务繁忙,竟写出几十卷著作,有一篇短文,是开会早到了,倚坐在台阶上一气呵成的,但他的大量文章也是经过修改的。列宁全集里,有的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稿子,说明是修改过的。我们的文章不能和这些大家相比,更要反复琢磨修改。党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中央全会的决议,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才定稿的。

文章写成后,要多看几遍,把多余的字、词和段落删去,把引文和资料核实,把必须补充的内容补充进来。要特别留心有没有硬伤。高手的文章老到天成,看似没有雕琢,实际上往往是雕琢得不留痕迹,即所谓无斧凿痕。

做文字工作,对文字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做文字工作几十年了,还经常觉得没有把握,怕字和词用得不准确,所以家里和办公室都备有字典,经常查。

文章修改,包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字句的斟酌推敲。找到文字的感觉不容易,文字像音乐一样,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感觉。用字、用词,最要紧的是恰当,恰如其分,不是话说得越满,评价拔得越高越好。适度,有分寸,才能准确表达思想,也才能有说服力。真理是朴素的。

汉语是很美的。要仔细琢磨汉字的微妙之处。有些词,古今不同义,如“交通”、“阴谋”、“检讨”;或褒贬不同,如“坚持”和“固执”;或表示相关者的身份,如“寡妇”和“遗孀”;或表示敬称和谦称,如“令”和“舍”。大陆和台湾也有不同,如“窝心”,大陆是烦恼,台湾是温馨。我们掌握词汇太少,文字表达能力差,常常是“茶壶煮饺子—有口道不出”,或者“理未屈,词先穷”。

最好看名家的手稿,从名家的手稿中,可以体会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鲁迅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不应该那么写》,主张看作家改过的手稿。《毛泽东建国以来文稿》提供了许多改稿的范例,也提供了怎样写各种体裁文章的范例。有不少文章,经名家修改而生色,有画龙点睛之妙。

文章修改要听听别人的意见,旁观者清。别人征求对文稿的意见,我通常是提一些具体的建议,哪一段可以删去,哪个观点可以再斟酌,或者加一点什么意思,加一句什么话,一般是写在稿本上。我提的意见不一定对,但大多比较具体,可供作者参考。征求意见的人,最怕听到“再深刻一些”,“再概括一些”之类意见。谁不想深刻和概括?问题是怎么才能深刻和概括。

十二、文无定法

文章写作有定法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从初级的基础训练的意义上说,有;中学有作文课,大学中文系有写作概论,都是讲基本规划和基础训练。但从高级的、创造性的意义上说,又没有定法。文章是一种技巧或者艺术,是强调特色的。

鲁迅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文章写作既然是一种技巧或艺术,不是告诉一种方法就可以如法炮制的。这是科学和技巧或艺术的不同。科学和艺术不同,还可以举出其他方面,比如科学强调普遍性与规范化,艺术强调特殊性和个性化;后人可以掌握前人的全部科学成果而超越,艺术就很难这样说。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文章,功夫也多在文字技巧之外,就是研究的深入,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世事的洞察。厚积,才能薄发。

单就提高文章写作技巧而言,唯有多读和多写。把文章当作一种事业追求,不懈努力,总会有收获。“上天不负苦心人”。

写文章要取法乎上。要多读名家的文章,不是一家而是各家,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各类体裁,不仅从内容品味而且从文章形式品味。读多了,就可能逐渐悟其奥妙。

读书对于写作的好处是用不着多说的。俗说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对于读书,我有几点体会:一是阅读面要广,不要仅限于专业领域;二是要会读书,独立思考,不存成见;三是读原著,少读辅导读物之类;四是读两头,上好的和最坏的。有的要精读,大量的是浏览。对于名著,不限于体会其观点,也要细心揣摩其思路和方法。

要多写,写各类体裁的文章,熟能生巧,会越写越顺手。驾驭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发生想得清说不明、说得好写不出的问题。

写文章要早起步。“文从胡说始,诗从放屁来。”“初生之犊不怕虎”,容易放得开。起步晚了,容易发生眼高手低的问题。30岁时可以拿60分的文章去投稿,40岁就不会有这种勇气了。普通干部有这种勇气,当了官就可能没有这种勇气了。

十多年前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的时候,为青年人编了一本《怎样写文章》的小册子,内容是辑录毛泽东、鲁迅、郭沫若等文章大家关于怎样写文章的论述,以及中央关于文件写作的有关文件,想不到出版后受到欢迎,能够一再重印。这说明,写文章的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去年新闻出版总署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第一本就是《怎样写文章》。这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也因此常被问起关于怎样写文章的问题,甚至要我就这个题目作报告。我始终不敢应命,因为文无定法;虽然数十年来孜孜以求,但并没有写出什么好文章,很难说出对别人有帮助的意见。这里所讲的,只是多年来读书和写作的一些零星体会,拉杂散漫,不成系统,也不完全,例如关于文章逻辑和语法修辞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所讲的这些,也只是自己的追求,心向往之,并不是自己都做到了。如果由于今天的讲座,能引起大家对于写文章的更大兴趣和注意,我就很满意了。■

第四篇:议论文写作漫谈

议论文写作漫谈

章丘四中

高三语文组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考生作文,发现这样两个突出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有很多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一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不用谈有没有分论点;二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三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思路不合逻辑,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2.掌握议论文的开头技巧

3.理解援事立理

例析方法 4.学会清音有余

结尾技巧

一.构思有路

根据写议论文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等。尤其要重视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不同层面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从理论角度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所谓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各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逐层深入)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这种结构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性强,不利于一般学生操作。

顺便提醒:

既然要论证观点正确,就要用多个事例来说明,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2008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举手投足之间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动作可以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被评为“最美的人”的美国著名女影星奥黛丽·赫本给她女儿的遗嘱里说:“如果你想更美丽动人,请微笑面对每一个人;如果你想尽显身姿的美,你要学

会给别人让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手更美,你要学会伸出手帮助别人„„”。或许也正是这种善待他人的意念,让奥黛丽·赫本久负盛名,即使她已逝去,仍有无数人像仰望星星一样仰望她、赞美她。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美丽。

美国总统大选中,与奥巴马并驾齐驱的美国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举手投足间都显示出一种人格魅力。她成为侯选人后,出版了一本有关自己政治经历的书。这种有关政治的书向来不受读者的青睐。一位著名的电台主持人讥讽她说:“如果希拉里的这本书可以卖掉500万册,我就去吃鞋子!“可上天偏偏爱跟说绝对性话的人开玩笑。希拉里的这本书在不到一个周内销售了500万册。面对别人要吃鞋子的尴尬,希拉里请人订做了一只鞋形的蛋糕送给那位讥讽她的电台主持人。订蛋糕的确是个小小的举动,但这无不体现出希拉里宽容的品质,善待他人的魅力。可能因为希拉里举手投足间的善待他人让她人气一路上升。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人气。

雪灾过去了,不可预知的地震又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家园被毁,数万人丧失生命。然而援助从四面八方赶来。温总理说:“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l3亿就很小,一个很小的帮助,乘以13亿就汇成一片海洋。”只要每个人举手投足问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雪冻了家园,冻不了人们的心;地震破坏了我们的家园,破坏不了一片团结的情。

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自豪。举手投足之间,美丽在发芽,人气在开花,智慧在结果。美待他人,让自己拥有一份人格魅力。

二、开篇夺目

1、题记式开头法

即在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写上一段扼要说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的文字,也可以引用一段名人名言。其好处是:能够使读者快速迅捷地了解文章的内涵主旨,或启发读者思考、寻味。

踮起脚尖(09湖北)

踮起脚尖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也是为了让整个世界看见

---------题记 2.排比式开头法

爱你的发音抑扬顿挫,爱你的笔画千奇百变,爱你的意蕴绵延深长。总之,你的一切,我都爱。

《爱的就是你----中国话》

花儿对自己说:我能,世界上便有了纷繁多姿的斑斓色彩;柳条对自己说:我能,世界上便有了绿薏缭人的脉脉含情;云儿对自己说:我能,世界上便有了缥缈梦幻的天涯海角。

我对自己说:我能,所以世界上多了一份成功。

《我能》 3.引用化用式开头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名句,说的是在不同位置观赏群峰,可以感受不同趣味的景致。它深深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换位观察,你会看到不同景象,也就领略到多样美,人生之中的事物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换位人生》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

《说“安”》 4.比喻式开头法

父爱如菊,淡淡悠长,只有岁月走过,才能品味出那父爱中蕴含的深远韵味。母爱无言,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是你头顶上举起的一把温馨的伞。

《情暖人间》

三、要突破“观点+例子”的这种简单论证模式.我们不妨试用以下方法及对策:

1.例后评价法

2.正反对比法

3.反向假设法 1.例后评价法

就是举例之后再作评价的方法,也就是概括出事实论据的中心意思,得出一般性结论,从而揭示论点与事例之间的紧密逻辑联系。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

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是对手带给他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强壮自己。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对手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2.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法,即举例后再举相反的例子加以比较,以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再加一两句总结分析,揭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我国明代的张溥,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3.反向假设法

反向假设法,就是举例后再向相反的方向作假设,揭示出事例内涵与论点的一致性的方法。

例一: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例二: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在认识到自己任性、奢靡的弱点的基础上加以改正?又哪能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为你支招:援事立理

第一步:引例——在观点和材料之间,设置一句过渡性的话,把材料引出来。第二步:述例——概括、简练、定向地讲述例子。第三步:析例——分两步走,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评述;再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关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

援事立理:结构

引子+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结论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置于心头。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发表卸职演讲,主动卸任,让位给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从此连任止于两届,便成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规定。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年3月5日,65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地返回他的弗农山庄。他的孙女曾记录道:“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然而这种无比高兴的日子还没能过上多久,华盛顿就又被召唤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严重冲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这种丹心报国的情感又使得华盛顿老爷子束装启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

他认为“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要求卸任,是为了让更优秀的人来领导国家,更是为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他又是为了什么出任总统?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心中始终装着国家与人民的安危,其情其意,永载史册。

因为没有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所以,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引子”和“分析”。所谓“引子”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简要的词句来过渡,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中心所在,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注意:在考场上,作文主体部分切勿跟中心论点若即若离,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文题。当然,这里的反复也是相对而言的,它既不是乱点题,也不是滥点题,也不必过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用作点题的话语可以设计五六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以便步步勾联,彼此照应,浑然一体,构成最优化组合。这样的点题设计既能使话题得以逐渐强化、升值,又可以让主旨不断呈现、深化。特别提醒:一是点题语句与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明显的相似语句;二是点题语句要优美、凝练,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四.清音余韵

古人在谈起诗的开头结尾时说的好:“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 作文也是如此,一个简洁有力,余韵无穷,让人留连忘返的豹尾,往往能使文章大放异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如何写出一个既充满诗情画意又余韵袅袅的“豹尾”,关系着文章的成败。

方法一:总括全文,升华中心

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蕴于其中,人类也是世界生命的一环,我们应当遵守这一准则。也许,那怜悯的一挥手带来的是的灾难;也许,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是冷漠,而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敬意和对这天然法则的恪守。

《 规 则 》 方法二: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首段)一年四季春夏与秋冬,吾独爱秋,一个让人产生无限感慨却也显得那么悲凉的季节。

(尾段)一年四季,吾独爱秋----凄清的季节,情感的季节。

《 季

节 》 方法三:联系实际,满怀期待 爸爸妈妈,虽然你们听不到,但我还是要说:请留一点空白给我吧,让我选择我要走的路。我知道你们爱我,但是,爱从来不是用来束缚的。

请给我一条缝隙,请给我一点空白。我不是要像神灯的精灵那般逃逸,只是要做回我自己!

《我只要一条缝隙》 方法四:引用名言,强化主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脚步,然而,时间不会风化一切。漫步岁月,采撷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记忆。

《贝壳 划痕 记忆》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想,语文,你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方法五:散文笔法,借意抒情。

去西北,那是个神秘而迷人的念头,我怎么会让心荒芜呢?别担心,若干年后,当我从已经繁荣的那片土地回来时,我会用我心告诉你:曾经我是怎样用我的心灵来雕琢了一个精彩的自己,在那里,我将演绎一个让所有人惊叹的人生!

《自己就是天使》 俗语说得好: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文无定法,结尾亦无定法。不管什么样的结尾,只要能引发读者思考,只要能点明文章主旨,只要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富有文采,具有创新意识,达到“清音有余”的结尾都是好结尾。

寄 语

文章不是机器,不能简单地把各个零部件组合,开头、主体与结尾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不管你采用何种形式,它都要为中心服务。

只要你坚信:原来你的作文还可以更美的!一切就有可能!

第五篇:现代诗写作技法漫谈

<咏物诗的形与神>

咏物诗,有的侧重写形,有的侧重写神。刻意形容,则物趣盎然;摄取魂魄,则必有远韵。

一个个像是铜铸的 上面刻满了甲骨文

也像是黄杨木雕刻

玲珑透剔,变化无穷

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

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山核桃》

《山核桃》重在写形,把山核桃刻划得十分逼真。在诗人笔下,山核桃的外形是活现的,能给人丰富的联想。山核桃的形象,究竟是人刻的甲骨文,还是天地对话留下的印记?抑或是风雨雷电为了讨伐谁而书写的“檄文”?似乎都像又都不像,那就让读者去玩味吧。也许,这首诗是由老年人绉巴巴的脸皮引发出的联想吧?

软体动物

最需要硬壳。

——《无题》

《无题》着眼于神,即挖掘出软体动物这类生灵的内在本质,这种本质特征是属于软体动物的,但同时也与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相类似,所以能引发出人们的联想和感慨。

无论写形还是写神,咏物诗总要让人悟出点什么,否则,就不成其为诗了。

<逆向思维出新意>

诗歌创作,有些人通常习惯于顺向思维甚至迎合某种定势,而有的诗作则独辟蹊径,通过逆向思维,对大家已接受和认可的形象从反面入笔,从而立意新颖,写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例如,有一首题为《浮萍》的诗写道:

浮萍自有它的可爱

有根不占土地

有叶不露媚态

五湖四海为家

不计条件好坏

活着一身清白

死了面不改色……

诗人巧用逆向思维,把历来被人视为轻浮、肤浅、渺小的浮萍写成了忠诚、刚直、顽强且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尚者。构思巧妙,令人耳目一新,真可谓别出心裁。

再如,一首题为《向日葵》的短诗:

乍一看,就像一轮太阳

就连花瓣也似阳光一般金黄

每天跟随太阳旋转

仿佛唯有你最忠于太阳

给自己戴上“向阳”的桂冠

自诩是万物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那乌云蔽日的时刻

你垂下头,茫然不知所向

这首诗又把人们心目中一直视为象征美好忠诚的向日葵,写成了风派人物的典型,辛辣的讽刺了这类人投机取巧,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丑态。

<诗的角度>

有经验的摄影师拍照,总是十分重视选择角度,以突出所拍摄对象的特点。写诗也是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总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发现。而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在于独辟蹊径就在于能给人以新的美感。

钱锦方的《浮萍》:

浮萍忧郁地说:

难以捉摸的风,使我的生活漂泊不定……

这短短三行小诗,写浮萍埋怨风使它的生活漂泊不定,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浮萍一直得不到诗人的赞赏,它的忧郁也不无道理。这是一种发现,是诗。然而正如《浮萍》的编者所点评的那样:“风若反问浮萍:‘你为何不扎根呢?’这恐怕也是诗。”同是浮萍,观察的角度不同,写法不同,诗意也就不同,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以实写虚>

如果我们将视觉、触觉之内的事物作为“实”,把视觉、触觉之外的事物诸如情感、意志等视为“虚”,那么,诗的以实写虚,其实就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例如,“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李煜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摹状,就使“愁”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

“信仰”本是抽象的东西,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而诗人却写道:

在敌人面前,它,是枪!

在饥饿面前,它,是粮!

在严寒面前,它,是火!

在黑暗前面,它,是光!

——雷抒雁《信仰》

台湾诗人蓉子的《晚秋的乡愁》写得非常精彩:

啊!谁说秋天月圆

佳节中尽缺残

——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议论,通过发问,强化第二句诗的分量。第二句诗侧重写景,说月亮“尽是缺残”,饱含诗人的哀惋和忧愁。第三、四句借西风抒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对故乡的思念。四行小诗把这“晚秋的乡愁”表现得多么刻骨铭心,多么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呵!

诗的以实写虚,就是用生动的文字塑造形象。机械的说明,刻板的描写,空洞的议论,都只会败坏诗的胃口。

<小诗的象征>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想象,“托物言志”、“寓意于物”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象征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诗往往好像是在咏叹、抒写某一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的本意并不在此,而在这种现象本身所寄寓的象征义。

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全诗短短八句,既写出了老马的形象,更写出了老马的命运。诗中虽然只在如实地描写,没有一句慨叹,但从中我们却感受到诗人对于老马命运的深深同情。

然而,这仅仅是在写马吗?谁读了不联想到旧中国苦难的农民?不联想到诸如闰土、祥林嫂等人物的形象和命运呢?诗人正是抓住了老马与被“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民本质上的相似点——默忍生活的艰辛,“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负着无尽的苦难,“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悲愤和痛苦无处诉,“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但在痛苦中又怀有希望,“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言在此而意在彼,把当时农民忍辱负重、命运无定的遭遇放到具有类似点的“老马”身上,才使这首小诗拥有超负荷的容载量,强烈地感染人、打动人。!

无论读诗或写诗,我们都要善于通过诗中所描摹的事物去理解其深层意义和弦外之音。

<寻找新鲜的比喻>

小诗的创作,往往在于寻找新鲜的比喻。因为一个新鲜的比喻首先是诗人对生活的一次新发现、新感受和新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诗。

请读王尔碑的《柳》:

是母亲的手,温柔的手

深情地把我抚慰

把我抚慰,低语着

春天来了!

是女儿的辫子,长长的辫子

在我眼前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歌唱着

春天来了!

“母亲的手”和“女儿的辫子”两个比喻构成这首小诗的血肉之躯,将春柳的温柔和可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寄寓和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清新明丽,撩人情思。

雷抒雁的《雨滴》也是一首巧用比喻的好诗:

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

这是酿造的季节呵!

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

以“熟透的葡萄”来形容“五月的雨滴”,这是多么新鲜多么精彩的比喻,不仅传达出五月雨滴的重量,而且把五月的雨滴描摹得神采飞扬,可爱至极。

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奇葩。寻找新鲜的比喻,也就是要善于展开联想,善于由此及彼,使“此”的某一特征在“彼”中得到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

<诗出侧面>

怎样写诗,前人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明代吴乔在《围炉诗话》里说:“文出正面,诗出侧面。”意思是文章往往从整体入手,需要详尽具体的描写,而诗却往往避实就虚,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升华为优美的意境。吴乔又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这种比喻生动地表明写诗与作文的区别,很有启发性。

王怀让的《农村小景》只有四句:

年青的团支书自荐当生产队长,手中的规划图就是他立下的军令状,社员们的掌声把整个小村抬了起来,抬起来,放在他宽阔的肩上……

掌声能把一个村庄抬起来吗?一个村庄能放在一个人的肩上吗?能,因为掌声代表信任,全村人的信任不就是把一个村庄放在被信任者的肩上吗?诗若不这样写,而直写一个青年新任队长,全村人都信任他,相信他能将小村引向富裕之路。这只能是文,而不是诗了。

刘畅园的《小渡口》:

小渡口

吹着黄昏的风

一年又一年

松花江流走了岁月

渔夫的孩子

长成了破浪的长帆

渔夫的孩子能长成破浪的帆吗?能,渔夫的孩子长大了,像他父亲一样在江上摆渡,劈风斩浪,不就像那船上的帆吗?

其实,所谓诗出侧面,就是说诗往往只抓住描绘对象的特征,在考张和比拟中施展诗之所能,诗之魅力。任何笨拙的描写,繁琐的表述,都只会败坏诗的胃口。

<要留有余味>

诗,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不是诗意终结的标志,而是画龙点睛、破壁腾云的神来之笔。明人谢榛所说的“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是很有见地的。

清音有余,是诗歌特有的魅力,它使诗意超越篇章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行有限而情无限,促使读者去咀嚼,去想象,去回味。

公刘的《五月一日的夜晚》:

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数不尽的衣衫发辫,被歌声吹得团团旋转……

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

羡慕吧,生活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爱恋,为了享受这一夜,我们战斗了一生。

这首诗摄下了1955年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这一历史性的画面。“这一夜”是“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诗结尾两句的议论,特别是最后一句中短暂的“一夜”与漫长的“一生”的对比,突出了“这一夜”得来之艰辛;“享受”与“战斗”紧连,唤起人们抚今追昔;而“战斗了一生”五个字,包含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斗争,可歌可泣的故事,促人回忆,引人深思啊!

这样的结尾,堪称余味无穷;这样的结尾,堪称精警。

<诗的点化>

唐朝诗人王勃翻新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丈夫忘四海,万里犹比邻”而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传唱千古的名句,这就是传统诗歌创作中的点化。

在古典诗词中,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很多。在新诗中,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例子也不少。如石祥的《望月》:

月亮——

慈母的眼睛,望着我,望着你。

天之涯,海之角,千里,万里。

哪一丝月光不是慈母手中线?

缝在你身上,连在我心里。

这首诗大致化用了三首唐诗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写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由月而思乡;“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孟郊),由思乡赞颂母爱,于是翻出一个新的意境“月亮——慈母的眼睛”。

点化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善于继承传统的动力;点化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不弃前贤的创造。

<诗的回环>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何等奇美瑰丽的景象,怎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诗句,这种回环的语式给人一种美,一种飘然欲仙的美。

多梦的春天

是绿色的 绿色的春天

常把秋梦见

沉甸甸的秋

是金黄色的 金黄色的秋天

是醒了的春天的梦

——蓝曼《多梦的春天》

春日朗朗,春光溶溶,春天是多梦的季节,这本不足奇,但令我们叹服的是诗人关于“绿色”与“金黄色”的回环复沓,是诗人关于“春梦”的发现。

回环是造成诗意浓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巧妙运用,有助于抒发缠绵悠长的情愫。

<化静为动>

景物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而诗人笔下的静态的景物,却往往活跃跳脱,富于生机。这种表现手法,称之为“化静为动”。

描写和咏叹“一线天”的诗也很多,刘益善却如此下笔:

一次未遂的呐喊,这呐喊一定撼地惊天!

——《一线天》

一线天”也是静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诗人却喻为一次撼地惊天的未遂“呐喊”,可谓“石破天惊”式的奇想,化静为动,令人叹绝。

化静为动,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一种以神写形、以情写景、寓我于物的艺术手法。

<诗的 对比>

对比,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十个字,就把唐朝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刻画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卖炭翁“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心理的鲜明对比,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在新诗中,对比的艺术手法也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如叶簇的《海与天空》:

海与天空

多么相同

白的浪花——白的云彩

蓝的水域——篮的苍穹

海与天空

多么不同

大海是一个富有的实体

天空却只会变幻面孔

这首小诗由大海与天空的“多么相同”写到“多么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再如凝溪的《泼冷水》:

一瓢冰凉的冷水,泼到一块烧得通红的火炭上。

火炭嘶哑地悲叫一声,一阵青烟,脸色黑得失去了光。

一瓢冰凉的冷水泼到石灰上,石灰像雪莲花开得舒展酣畅:

嘿!你想把我的心也泼冷?

来吧,冷水更能激发我心中的热量。

火炭发热发光,给人以温暖,但感情脆弱,怕泼冷水。而石灰不怕泼冷水,当冷水泼来反而更能激发心中的热量。作者通过这两个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反差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小诗巧妙运用对比,不仅能使事物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而且能使描写对象的典型性更加鲜明。

<选择美的形象>

一切艺术都应该是美的,诗歌更应当是美的结晶。所以,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诗人,在创作时,无不选择美的形象,构筑诗意的美。

一朵云彩,落日余晖,这样的景象谁没见过?但诗人雁翼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

太阳匆忙地走下西山,把一张彩色的手帕忘在山巅,风姑娘轻轻地抖动手帕,仿佛要把太阳招喊回还。

——《一朵彩云》

这首诗很美,因为它有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诗人把稍纵即逝的新鲜的感觉转化为经久不衰的诗意美。

艾青说:“愈是诗的,愈是形象的。”诗人不用干巴巴的概念来表现情感,而是要寻找一些“客观对应物”,即选择美的形象来巧妙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是野菊花,我

和我的山民,同样的性格

荒坡上有我深深的根

这根,最知道故土的温热

——闻频《野菊花》

“野菊花”朴实却热烈,虽不雍客华贵,却热爱着这片土地,所以,它是美的。诗人正是通过“野菊花”这一美的形象,把强烈的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贵含蓄>

古人有“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之说。所谓含蓄,就是思想感情融铸于精炼、鲜明、生动的语言之中,寄寓于作者精心选择的形象之内,不一语道破,而让读者去揣摩,去体会。司空图把含蓄的作用精辟地概括为一句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艾青的《树》是这样写的: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诗人通过树的形象,含蓄地概括出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人与人之间,外表是分离的,但在心灵深处总是相通的”(艾青语)这层深意。

再如戴望舒经过现代女作家肖红之墓时曾口占的一首小诗: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鸥闲话

诗人拜谒不幸早逝的肖红之墓,似乎并没有哀悼的表示,而简直是羡慕。其实,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诗行,含蓄地流露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深刻地表达了对肖红的痛悼!四句小诗,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烈感染力。

含蓄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含蓄的诗才能达到“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艺术境界。因为直白浅露,则味如嚼蜡。

<讲究节奏>

诗,应该是美的。它不仅要有美的色调,美的光彩,美的神韵,还要有美的节奏。郭沫若曾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可见,一首诗有无节奏,或节奏鲜明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它的艺术效果。

请读流沙河悼念张志新的小诗《哭》:

不装哑就必须学会说谎

想起来总不免暗哭一场

哭自己脑子里缺少信念

哭自己骨子里缺少真钢

今夜晚读报纸失声痛哭

愧对着女英烈一张遗像

要诚实要坚强重新做人

这一回干脆把眼泪流光

这首诗,每行四顿(不装哑—就必须—学会—说谎),全诗按这样匀整的节奏进行,铿锵和谐。

再如青勃的《归侨》:

赶车,赶船,一回到花城,就满眼春天……

无语,无言,一扑到娘怀,就泪湿衣衫……

留影,留连,一跨上乡土,就恢复了童年……

这首诗从语言到意境都是非常简洁和朴素的,但充盈在字里行间的深情厚意却那么具体、亲切、触手可及。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简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表达了游子归乡的喜悦和欢快。

下载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写作教学教育论文

    如何写作教学教育论文? 衡阳市国学文化传媒组稿中心编 现在有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讲课艺术水平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可就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不能......

    教育论文及公文写作

    《教育论文及公文写作》结课论文浅谈大学生媒介素养院系:师范教育 班级:教育07级02班 学号:2007010069 姓名:孙金标浅谈大学生媒介素养孙金标(石河子大学教育系新疆石河832000)摘......

    教育论文写作谈

    教育论文写作谈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既要遵循一般文章的写作规律,又要体现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本文试从三......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提纲: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3、教育科研的内涵和外延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目的、意......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回龙幼儿园即将准备开园,现硬件设施基本到位。虽然孩子们没有入园,但教师的园本培训活动还是开展地井然有序。2012年9月6日下午,我们幼儿园的倪晓......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提纲: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3、教育科研的内涵和外延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目的、意义 A、教育科研报告 教育科......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提纲: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3、教育科研的内涵和外延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目的、意义 A、教育科研报告 教育科研......

    赏识教育漫谈

    赏识教育个人漫谈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会赏识教育。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