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减负提质推进会发言稿
抓正确的质量,育正确的人
--2013减负提质推进会发言稿
**县教研室 刘-业-俭
这是一个质量时代。什么是质量?什么是正确的质量?什么是高质量?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方向对了,我们做的事情无论多与少、快与慢都是有意义的;方向错了,我们做的事情无论多与少、快与慢都是无意义的,甚至是错误的,甚至做的越多越快犯下的错误越大。要研究小学如何减负增效,必须弄清小学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是为中学输送合格的新生?还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这些回答都十分片面。其实,小学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健康幸福的成长,就是好好呵护并发展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固有品质,比如兴趣、求知欲、创造意识、乐观心态等,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博大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等等。小学,学生的发展必须是绿色的、生态的、生命的,扭曲不得,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性。
一、现状:五个“正在”
**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由考试教育向生命教育、由背离教育规律向顺应教育规律过度的关键时期。这个度过的好,**教育就山清水秀四季蓬勃;这个度过的不好,**教育将长期处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这个过度期可以用五个“正在”进行概括。
正在走向良知 教育是一个最需要良知的事业,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就是良知。我们的小学教育正在走向良知,但是不善良的现象依然还有市场。比如违背人性规律的唯分数教育等。只有600万人口的瑞士人均GDp居世界第四,历史上25人获得诺贝尔奖,按人均算居世界第一。这些奇迹的产生源于瑞士教育的成功:让每个孩子自由成才。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决定自己的任何事情:家庭作业做什么、课外活动做什么、社会实践怎么开展等。老师经常征求学生对教学计划的意见。例如某老师给学生上英语课时,会提前问学生:如果我想让大家这节英语课畅所欲言,你们希望老师提供什么样的语言支撑材料,是可替代的表格还是单词群?因为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所以自由讨论非常热烈。每到期末,家长都会收到孩子没有成绩的成绩单。成绩单上写的都是老师对孩子学习能力、自理能力、性格成长等各方面的评价,以及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建议等。教育的国际趋势是“自由成才”,发展生命。自由的成才才是真正的成才,教育的重任是如何让学生自由地成才。
正在走向长远 教育必须着眼长远,这个长远就是学生的幸福,民族的未来。中国的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比如用无限的、不择手段的加重学生负担的办法来提高所谓的质量就是一个最恶劣的急功近利事件。只要分数不顾其余的教育者真的是一个不够格的、更是一个失去基本道德良知的教育者。分数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究竟占多大比重?(人的发展空间和顺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分数,特别是低年级学业成绩,与一个人未来发展并无直接联系。我们不是不要分数,而是要一个正确的、有价值的、有含金量的分数。南峰小学等学校有一大批高境界的、真正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师。这样的老师真正伟大。
正在走向全面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精髓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实是我们在不同层面还存在重语数轻其他、重知识轻其余、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学生道德、人格、精神、气质、习惯、态度、能力、主动质疑以及创新品质等发展不足。可喜的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多,多数教师已经树立了这样的观念。
正在走向过程 教育在过程中,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没有过程就没有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转向过程教育。美国孩子每获得一个知识都要经历艰难的过程。所以他们的知识量少,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在过程中获得。我们正在这样进步,比如从学科的角度说科学课就是很好的例证。
正在走向回归 教育也好,课堂也好,都必须回归本真,回归原点,不能泡沫化。不能形式主义,不能故弄玄虚,不能娇柔做作,更不能假戏真做。教育,不但应该明白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不该做什么。我们有时候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得太多;不是做得太粗糙,而是做的太细腻;不是做得太简单,而是做得太复杂。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我们的课堂,不能越来越使人喘不过气来。没有留白的过度的教育,是对学生心灵的剥夺。必须对那些虚伪的课堂、花哨的课堂、方法过剩的课堂、缺乏灵魂的课堂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使其回归到干净、清澈没有污染的原生态。
二、策略:扳正“五观”
质量观 不能正确认识质量,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质量。我们的儿童从小就很累(看看他们偌大的书包和卷帙浩繁的课本就知道了),精神精力已经耗尽,进入大学就想捞回损失,于是开始拼命地玩,成就从何而来?美国的教育是生怕学生受不了,中国的教育是生怕学生受不够。教育是向善、立人的事业,是让接触、接近它的人能够享受到精神幸福,体会到成长力量,展望到光明前途。如果教育不能带给学生幸福、力量和光明,相反让学生感受到压抑、苦闷、疲惫和灰暗,那就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在我们县,不能正确认识质量的教育人还有多少?我们应该清楚,不是学得越多越快越有质量,更不是分数越高越有质量。
教师观 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因为,教师如果把自己看成庸俗的人,教育就会庸俗;如果把自己看成普通的人,教育就会普通;如果把自己看成有质量的人,教育就会有质量。教师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化身,是课程,是懂教育的人。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双腿。但是支撑教师站在讲台上的,不只是德行和学养,更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成长复杂性的包容,以及真诚、热情、尊重、民主、平等等现代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教师是能够在幼小心灵播下希望种子的人,是能够让他人正确而幸福成长的人。教师是能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灵性的、且潜藏着无限可能的人。教师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人,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人。教师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的工作别人(非教师)不会做,只有你才懂得幼小心灵的透明和深邃、教育的简单和复杂。只有你才知道儿童教育的水有多么深,责任有多么重大。
育人观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犹如人之于树。何为正确的方法?方法就是教育者本身(教师本身的素养和风格基本上就是学生的素养和风格),就是思考和行动的本身,一切方法外化于人,则它总在人之外。中美教育的差距不在方法而在育人观的不同。比如他们认为小学主要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知识技能性的东西可以以后再来,而前者一旦失去则无法弥补。我们则认为小学要打好知识技能基础,其他的以后再来。谁正确呢?中国有急功近利的文化,什么事情都讲究短平快,其实教育应该是短平快的反义词,既“长曲慢”。我们真的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甚至都可以成为特长生。**高级中学文化课稍差的学生就去学艺体,就成为了艺体特长生,那文化课更好的学生去学艺体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特长生的潜质,就看我们的教育如何对待他们。莫言小学毕业得诺奖,说明解放多么重要,自由多么重要,解放与自由,是发展人之潜能的必须环境。育人,实际上就是解放人的过程。我们该怎么育人呢?
课堂观 课堂应该是学生最喜欢最想去的地方:自由、民主、开放……?究竟什么是课堂效率?效率是工业术语,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毁在效率上,应试教育就是效率的产物。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正确的效率,否则就是在毁灭下一代,毁灭我们的民族。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自己学习,自己学习才能得到发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关于课堂模式:我并不看轻实践中各类模式的启发作用和多元性的积极意义,但不赞成模式化的追求,更不认为教师只要学会操作模式,有了“包治百病”的处方,就能实现教学改革。模式的产生更多的应该是由内而外的,犹如孕育生产的过程,是教育教学到达某个时候必然产生的一种变化格局。这远远优于由外而内的先给一个模式标签,然后削足适履的去适应这个模式的做法。
和谐观 和谐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和谐发展的反面是畸形发展。为了和谐发展,当务之急是我们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那些看不见的、无法评价的东西。这些东西乃庄子的“无用之大用”。评价对于教育永远是苍白无力的、片面而肤浅的。教育需要但绝不能依赖评价,依赖评价的教育是伪教育。道德、习惯、人格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用”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教师绝对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来教知识,学生也绝不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去学知识。孔子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可以看出,孔子也认为学文不是最重要的。
三、措施:坚持“五是”
教师是关键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自己要尊重、关爱教师,用尊重和关爱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比如多数学校今年的教师节不了了之,这是教育本身对教师的一种不尊重。教师节应该是与每一个而不是与极少数所谓的优秀教师有关的事情。要善待教师,我们的教师不容易。要为教师营造学习的环境和文化,把提高教师素养让教师感到幸福真正当成我们的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有高水平的质量,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实现既减负又提质。各校都应该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案。
课堂是根本 以提高课堂质量来实现减负提质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去抓课堂,让课堂轻松优质,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绿草坪。提高课堂质量,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教育部“减负十条”:
4、不留作业(书面)。
5、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四至六年级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6、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全面取消百分制。
7、一科一辅。
8、严禁违规补课。
9、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真正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了。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提高正确的课堂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阳光、小手林立、小眼发光,教师既激情又淡泊,四两拨千斤,点石成金,时隐时现,大智若愚……各校都应该有抓课堂质量的具体措施。
生本是底线 “人类之所以有进步,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这句话至少足以说明尊重个性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在必须有一条铁律,那就是生本底线。我们必须把这一条铁律作为我们基本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对学生施以任何教育的前提,我们的观念必须这样转变过来。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教育无不是以生为本的,即或是没有提出这个概念。我们看你的教育尤其是看你的课堂正不正确,首先就看你是不是以生为本了,然后才可能再看其他。比如学生为什么不愿写、写不好作文?其一就是对学生的要求(限制)太多,学生失去了表达的自由,甚至连精批细改也成了对学生心灵的限制;其二是老师自己不写文章,不懂写作的真谛,因此不会引导学生写,等等。每一个教师课后都应该追问一个问题:我生本了吗,我专制了吗?教学目标、方法等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教学难道都必须教师先问先导吗,就不能学生先读先问吗?生本不是放任也不是迁就,而是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尊重,是对生命规律的全力呵护,确保生命按照本来的曲线延伸。凡是经济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无不是教育很轻松很自由很自主的国家,小学知识学的很少甚至很肤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尊重遵循了自然的、生命的、心灵的规律。幼小的生命承受太重,必然是一种伤害,学生的心智必然长不高,必然以失去长远发展失去人生幸福为代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生本”也者,其为师之本与。各校可以探索着制定一些以生为本的课堂办法。
常规是保障 我们一定要很抓“备”“上”“研”(常规教研活动开展真的了吗?教研月文件老师知晓吗……)等环节,研要贯穿一切,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拥有课程行为,认真研究教材,使教材本土化。课程是“教什么”,教学是“怎么教”。引导教师把提高质量的着力点转移到研究教学方法上来。在管理上,我想对校长们说,校长拥有巨大的力量让老师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校长可以成为折磨教师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教师的火花。校长们可以带给教师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教师是进步还是堕落,与校长直接相关。所以,校长们,不要认为常规就是制度,就是条款。要让常规成为文化,成为学校的人文素养,文化才是学校的最有力的常规。很大程度上,常规就是领导者本身,就是领导者本身的文化力量,包括其品格、风骨、学养、课程力等。各校应该制定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常规方案,使常规逐步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习惯。
调研是手段 考试不是唯一的调研方式,听课才是一种最常用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调研手段(校长们听了多少课?),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调研,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是一种调研,查看学生作业是一种调研,和师生进行正式非正式的对话也是调研……只要树立了调研的意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调研,都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学校应该探索一些有效的、多元的调研方式,并试探着把这些调研信息作为评价内容。同时,坚持过程质量的调研和抽查。调研抽查的成绩是否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是否作为重要依据,是否不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各校可以探索。如何不让合格率优生率成为加重师生负担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不把考试成绩(不是不考)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利弊在什么地方,是否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也希望大家探索。从县教委的角度说,应该让不定时的督导、检查与考核成为常态,内容可以多样,方式可以多元。
第二篇: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之我见
大会小会喊着要给学生减负,期期写着减负措施。就没听说要给教师减负。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自己先给自己减负呢?好,想到了就开实施。下面就是我“减负提质”的历程,若同行觉得可借鉴,那就行动起来吧!
一、减去课堂作业课后批改的环节
课堂作业课后批改,会增加老师的负担。我们老师课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批改作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就只能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尝试着:当堂课的知识当堂课巩固,向40分钟要质量。我充分用好这40分钟:前5分钟完成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整合而来的1个综合性的问题,我提前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如教学了六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后,我就出示了:5米是4米的百分之几?4米是5米的百分之几?5米比4米多百分之几?4米比5米少百分之几?)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独立完成。完成一个我当面批改一个,正确的,学生就把名字写在光荣榜上,由科代表加“星”(我班实行加“星”奖励机制。)有错的学生马上改正。在5分钟内全对的都可以上光荣榜,享受加“星”待遇。第二个5分钟,就由小老师分析、讲解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师生共同研讨本节课的新知。让90%的学生在这30分钟里发一次言;让“学困生”在这30分钟里上台展练1次;让几名“小老师”在这30分钟里进行1次总结性发言。通过这一次次的发言、展练,教材上的练习,学生课堂上就完成了。
课后学生尽情地在操场上玩耍,我也只批改家庭作业。我校老师都说:我班学生耍得好,老师也耍得好。哈哈,我成功了。我已经2年课后没批改课堂作业了。
二、减去批改家庭作业这一环节
从2013年9月起,我又尝试着减去批改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具体操作:把全班45人分成11个小组(每4人一组,其中1组5人。)每组选出一名“小老师”,再把11位“小老师”分成3组(每3人一组,其中1组4人。)每天的家庭作业,先由每组的“小老师”互相批改,有疑问的共同分析、讨论,讨论不出结果的,再与其他组的小老师进行分析、讨论,仍有分歧的,暂不给组员批改。把问题交给我,我在答疑课上给全班解答(每周2节答疑课)。小老师互改后,再认真批改组员的家庭作业,并对组员的错题及时给组员讲解,要求组员改正,组员有较大问题,要向老师汇报(如没做家庭作业、错得太多、书写太差)。老师每周抽查2次家庭作业,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答疑课上集体订正。(我们班的家庭作业很少,练习册每天一页,周末2页。所以“小老师批改起来也比较轻松;还有“小老师”每周还要加5颗“星”,所以他们很乐意。)一期下来,效果又不错,2013年秋期期末检测(11册)全“优”。
三、减去课堂上老师唠唠叨叨的环节
老师整节课唠唠叨叨,把相同的问题重复几遍,学生会烦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当我们把讲台“让”给学生后,老师多半就在下 面静观其变,没有“意外”,我们整节课都可以不说话,多轻松,何乐而不为呢!但我把课堂让给学生,是有要求的:学生充当得是教师的角色,要把一个问题有序、完整、清晰地进行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可由多名“小老师”进行讲解。每节课至少要有练,节节课坚持展练。
案例回放: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泸州到成都的图上距离是207厘米。泸州到成都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牟欣雨:同学们,请大家看着黑板,现在由我来给大家讲解这道题。请大家给我一起读一遍题(她边读边勾画题里的信息和问题)。通过读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比例尺的问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要求实际距离就是求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也就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算式为:2.7÷1=270000000(厘米)=270(千米)。答:泸州到成都的实际100000001的同学上台展10距离是270千米。请问同学们对我的讲解有什么看法?
罗国琴:你为什么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比例尺1:1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千米,那么图上2.7厘米,当然实际就应该是2.7×100=270千米。
罗国琴话音刚落,全班响起热烈地掌声。牟欣雨深深地鞠一躬说:“谢谢你的好方法。”
肖晓燕:牟欣雨,我觉得还可以用比例来解答。因为同一幅地图上,比例尺是一定的,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我们解设泸州到成都的实际距离为X千米,列出比例:2.7:X=1:100 X=2.7×100 X=270 牟欣雨:肖晓燕,你的前项、后项的单位不一致,行吗? 这时,好多同学都把头朝后转,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师:你们讨论讨论,看行吗?
邓凯文:行,因为等号左右两边前项单位一致,后项单位也一致。只要对应的数量单位一致就可以。
师:邓凯文说得很好。牟欣雨明白了吗?你们呢? 牟欣雨:微笑着说:明白了,但我更喜欢罗国琴的方法。师:对,我也喜欢罗国琴的方法。那老师就建议你们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就用罗国琴这种解起来又快又对的方法吧。
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把这块“主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阵地”里有话可说、有话就说,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学习主人。我们班人人当过“小老师”,个个当过“刁难人”。哈哈,居然又成功了,2014年春期毕业检测(12册)全班合格,97%的“优”。
各位同行,你看我减掉这3个环节后,够轻松了吧?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作为“导演”的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可能就又是一番景象哦!
第三篇: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有效研究
作者:刘桥军
来源:本站
时间:2007-10-29
减负提质—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有效研究课题学校:青神县河坝子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刘桥军研究周期:一学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家庭作业的设置与操作,已完全不能适应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作业形式,利用家庭作业来发展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成长仍然是备受教师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的提出在我们的记忆中,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诸如抄写生字、组词造句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看看现在的小学生,回家后做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家庭作业,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有时遇到作业较多的时候,不到晚上十点不会“完工”。难怪不少家长不无心疼地说:“现在的学生真累,往往是回家就开始做作业,有时做到打瞌睡还没做完。”事实证明,传统的家庭作业观严重摧残了学生活泼、爱玩的天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压的学生喘不过气。学生在进行呆板重复的巩固练习时,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变得狭隘,创造意识、个性特长被无形扼杀。在学生繁重家庭作业中,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过多的作业书写造成学生疲于应付,身心交瘁,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作业态度越来越马虎。再加上教师对家庭作业的评价方式
单一,每次作业只是简单的给个等级或检查日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导致多数学生对家庭作业都存有很强的“任务”观点,每个班总有或多或少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综上所述,既然传统的家庭作业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家庭作业质量”,为新课程教学和素质教育培养探寻一条出路。
二、课题研究内容小学生对新鲜有趣而且与自己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物感兴趣,小学生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家庭作业仅仅是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家庭作业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充分体现活动性、实践性的特点。为此,必须坚持“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视听作业、动手作业相结合;听、说、读、写、做、玩”相结合,尽量减少书面作业。让学生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中,将书本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研究措施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眼下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枯燥的题海苦练。这样的家庭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有的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那么,如何改进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提高家庭作业的效能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着,也试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老师积极开发课堂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堂作业练习时间,尽量减少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书面作业题。
(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家庭作业总量我们可以用时间来量化,单次作业时间以40分钟内完成为宜。每天下午放学前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相互协调,根据实际作业总量估算出学生回家作业时间。
(三)多布置可供学生选择型作业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偏重设计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是相对传统作业形式而言。它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开花,配合表演、制作、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这种作业形式包括:
1、读写积累型—摘抄好词佳句,仿写精彩片段,记好读书笔记。
2、自主预习型—课外阅读,查阅资料,勾画标注重点语句,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综合展示型—结合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展示”内容,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编辑专题手抄报,绘画创作等。
4、口语交际型—结合新课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先在家里与家长合作交流后,再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之间沟通交流。内容可选:新课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表演课本剧,课文内容续说,谈论学习心得等。
(五)建立健全家庭作业评价制度老师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评价不能只是一个日期或简单的“优、良、中、差”等级评定。我们可以在作业中加批注,写鼓励的话,画五角星,送小红旗,对每次作业中的小闪光给予充分的肯定。制作学生个人家庭作业集,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展览。
(六)重视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中的作用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中起着监督、指导、配合的作用,实施家庭作业家长签名制,定期对家长进行业务培训。
四、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有效性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这样的家庭作业题型多样,深浅不一,选择性强,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对家庭作业实施限时定量,可以最大限度为学生减轻负担,丰富课余生活。“有效性家庭作业”的“以人为本”的评价制度,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从而提高了家庭作业质量。通过口语交际型等实践型性作业的完成,增进了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2007年10月
第四篇: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工作小结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语教师,从教至今已有16年了。回顾十六年的教学历程,一路探索,一路进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后,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对于“减负提质”,我的理解为:提质是最终目的,减负是提质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如果提质是以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代价和前提,那就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要想减去多余的课业负担,要从多方面入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减负提质”也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减轻学业负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特别是我校全面实施导学稿机制后,为减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学质量也稳中有升,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点具体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预习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导学稿分为三个部分,即:预习导学、课堂学习和课后深化。预习导学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整个模块学生掌握的程度,所以平时我对于这一部分所花的时间特别多,力求用一套书的视野备一册书,用一册书的视野备每一模块,用一模块的视野备每一单元,每一节课做到备透课标和教材、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具体涉及到词组的选择,如何分层,预习问题的设置,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是话题选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所有的学生都要能动笔、动口、动脑去想,去说,去做,并敢于质疑,为课堂上的呈现和学生积极参与打下基础。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我花上大量的精力。但我知道,这一步工作相当重要,所以从来不敢懈怠。
二.实施优质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所以,课前的认真备课显得尤其重要。十几年来,我已形成了不备好课不进教室的习惯,不管有多忙,晚上不管多晚,都要把 气氛轻松活跃,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如果学生喜欢听你的课,那学生成绩的提高就有了可能性。
三.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并及时讲评反馈。
导学稿对于教师选择作业有了更大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巩固练习。我和全组老师一起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学科建议》和《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基本与中考要求持平或可略高一点,但绝不会高出很多,题目的选择既紧扣教材文本内容,又在新颖方面下功夫,有时会加入一些自己的原创题,作业的布置也有不同的要求,课后深化题有A层和B层,A层重基础,B层重能力培养,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们学校有一定的要求,即“不布置不批改的作业。”其实在现在操作中,每题必批是很困难的,但我会有选择性地批,并把错的比较集中的题目作出标记,及时了解学生错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哪些需要上课时解决?哪些只需点到为止?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避免了一些重复劳动。在讲评作业的过程中,不是单纯性报一个答案,而是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不同的处理办法的解题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理念一直渗透在我们老师日常的教学中,所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摒弃了死记硬背等不好的学习方法,慢慢地摸索出一两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捷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其实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语言,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每天进行训练的机会很少,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我经常利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让学生做一个Duty report,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口说的平台。另外,我在班里还进行英语小报比赛,学生兴趣浓厚,都认真准备,得奖的作品在班中张贴,除此以外,班级专门设一板块叫做English corner,每期优秀的英语习作都会及时得到表彰,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五.加强个别交流,进行心理辅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初中阶段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旦孩子喜欢上了老师,那么对他/她所任教的学科也同样感兴趣。因为英语小学时候有一定的基础,且因重视的程度不同故成绩也相差较大,有些孩子还未上初中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所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从来不轻言放弃,我会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重新树立信心。而且老师和学生交流多了,互相就没有了陌生感,这样他们也敢于向你坦露心声,卸下包袱,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六.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能争取家长的协助,那么效果会好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联系。我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家长会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然后孩子从爸爸妈妈口中听到老师的表扬会让他们更加地信任老师,从而也愿意和老师进一步地交流。如果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一定要比较委婉地提出,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最不喜欢一直告状的老师。
在教学之路上,我每天都是这么做的。我记得教育厅厅长在浙江省初中学业评价研讨会上曾对中考试卷提出要求“要让绝大多数孩子高高兴兴地进考场,高高兴兴地出考场。”我想在“轻负高效”的政策影响下,我要让我的孩子们轻轻松松读书,快乐快乐学习,要让他们每天有所进步,每天有所收获!
第五篇:提质减负
“提质减负”工作,具体实施:一让师生更亲密,二让课堂更生动,三,让作业更多样。如一年级“口算天天练”;二年级“乘法口诀手工卡”;三年级“钟表认认小制作”四年级“真情习作拾真集”;五年级“古诗文诵读表”;六年级“漂流本”等特色作业,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学校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除每天组织体育大课间和下午4:30后教学全校冬季长跑、篮球等运动外,还坚持布置体育锻炼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配合完成。允许成绩优异、学习自觉、渴望发展自我个性特长的学生申报“零作业”和“自选作业”,减去书面作业,增加素质作业,如劳动作业、阅读作业、特长作业、实践作业、锻炼作业等全面提升素质。开展了“雏燕展翅”学科活动,拓展学生成长平台。音乐组开展“艺术之星”,语文组开展“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美术组描绘“七彩童年”,数学组开展“我是计算小达人”等学科活动,展示学生才能。开展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帮扶潜能生。建立潜能生档案,每位老师都有帮扶的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芙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综上所述,学校减负工作的推进,得益于芙蓉区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均衡、优质、内涵发展的主导方向,得益把减负工作作为素质教育持续、深入、有效推进的重要内容,切实将减负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作出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
(一)科学引导,切实优化教育管理的大环境。规范管理是推进减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充分发挥评价在减负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将各学校执行课程设置计划的情况列入平时课堂教学常规视导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重点关注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理教育、生命与健康等新课程的实施,并与年终绩效考核和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单位评选直接挂钩。同时,将课堂教学、质量检测、教学科研、师生成长,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就读比率等均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既关注最后的教学效果,又关注学校平时的常规管理过程,既关注提升的幅度,又关注学校的基础,使教学评价更为科学和全面。对全区中小学生全面实施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既关注学生差异,又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逐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模式。设置“素质教育综合奖”、“学校特色项目奖”、“课堂教学综合效益奖”等10余个专项奖励,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另一方面,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教辅资料的发行严格按照“统一书目、统一渠道、统一要求”原则进行,规定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习资料。严禁举办各种类型的重点班,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举办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并纳入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范围。将教师违规家养家教与师德考评、晋级评优、入选学科带头人等直接挂钩。率先全市开辟“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网上平台,每年10月至12月开展包括减负工作在内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实施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聘请专职督学重点针对责任区内中小学校的减负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随访督导。每年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将减负工作作为测评重点,奖励总额每年高达300余万元。目前,芙蓉区基本形成了“疏堵结合,科学引导”的管理机制,为减负工作的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大环境。
(二)全面拓展,系统构建学生成长的大课堂
“减负”不是“没负”,而是合理“配负”,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就学校内部而言,一是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生社团活动,且实行新的作息时间表,将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确定为3-6年级学生统一进行社团活动的时间,1-2年级社团活动安排在周二或周三的下午一节课后。目前,我区中小学生社团共约1200个,学校覆盖率及学生参与率达100%,涉及文学、语言、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等各个方面。二是在为全区所有学校配备团队活动室、广播站、电视台、图书馆、心理咨询室等常规活动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和挂牌市级以上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36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7个,开发学校特色项目达51个,且纳入校本课程常态实施,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格局。每年还集中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活动周”、“科普开放日”、“三独”比赛等区域性活动,积极鼓励学校选送有特长或爱好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不少学校还设立了特色专题节日,如育华小学的“武术节”、燕山小学的“科技节”、曙光路小学的“戏曲节”、双新小学的“赏花节”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这些措施的推行,为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另一方面,从学校外部而言,一是将区域内的素质教育基地、少年宫、乡村少年宫等青少年专用活动场所,节假日期间免费向学生开放。二是自主开发并推行了区域性的《体验式活动》心理教育、“蓝丝带”公益教育、“开心假日训练营”公益教育等校外系列化活动。三是全区所有街道(局)配套建设的文艺、棋牌、球类等各类活动室,以及开设的“16:00驿站”、“绿色网吧”等学生课外活动站,均免费向学生开放。各学校主动与辖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敬老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或校外德育基地,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提供优质平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三)强力改革,深入推行高效课堂的大研究
课堂是减负工作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是减负工作的关键。一方面,把构建教学模式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基本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高效课堂研究氛围,连续开展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教学管理效益年”、“教学提质增效年”等区域性、系列化的主题年活动,积极引领学校开展减负工作的专项研究和实践,全面推行研训教一体化,学校参与率达100%,其中开展区以上相关立项课题近20项,涌现了“示、读、动、练、评、总”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导学案”四步教学法、“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法、“1525”高效课堂教学法(即老师主讲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多于25分钟)、“师徒同构一课”教学法(即一堂课两位老师执教)等一大批全新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益。另一方面,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核心环节,整体推行强强联合式、以强带弱式、片区合作式等多元化校本研训模式的研究,目前已呈现了读书交流式、专题研讨式、专家引领式、技能竞赛式、骨干示范式和师徒共享式六大研训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此外,还把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有效手段,为所有学校统一配备了“芙蓉教师E家”、“教学管理平台”、“在线备课系统”、“资源在线教学互动系统”等教学支撑平台,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频率。目前,全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覆盖率达100%,教师参与面达95%以上,课时覆盖率达60%以上。“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课程计划、排课、常规视导点课、课题研究、学科活动等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指导更具实效。“资源在线”活动让优秀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成果、名师优课的网上实时传播,实现了优质资源在全区学校的融通共享,促进了全区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关于减负工作的思考
减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道难题。学生课业负责过重表面上看似教师造成的,但实际上是学校升学考试制度、国家课程计划设置、教育行政与学校评价制度以及家长非理性期待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的。在现行的国家招生体制机制情况下,要实现真正的“减负”,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作为县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和引导,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作业设计及其配套活动,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型作业的比重,增加作业的选择性与差异性。二是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