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时间:2019-05-13 08:2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第一篇: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中共会昌县委会昌县人民政府

‚十一五‛期间,会昌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希望工程来抓。五年县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0.28亿元,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44.4%;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教育项目9个,每年县重点工程都有教育项目;引进师范类优秀大学毕业生1391人。做到了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保障。2010年,我县城镇和农村学生数比例达到7:3,实现了学生向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集聚,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一、大力实施教育园区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加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06年,县委、县政府充分倾听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针对教育资源布局不集中、不均衡、利用率不高,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高起点规划建设教育园区,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培训、‚三馆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相关资源要素集中优化组合,实现文、教、体资源集聚共享,做到做大县城教育园区‚龙头‛,带动乡镇中心教育园区‚龙身‛发展。实践证明,建好一个园区,能够有效地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幸福指数。一是形成“合力”,破解用地难。

1教育园区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用地问题。2006年开始,我县把争取教育项目用地指标摆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优先解决教育园区建设用地。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对教育园区建设涉及的文武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同时选择荒山荒坡作为教育园区建设用地,每一个项目用地和规划设计都充分吸收群众的意见,调动群众‚主人翁‛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用地、征地难等制约教育园区建设的‚老大难‛,满足了会昌中学、‚三馆一中心‛、第三中学、新职校、体育中心等建设用地需求。二是争取“外力”,高品位规划设计。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名牌‛单位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增强了园区建设规划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每个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在全国、全省范围选择资质良好、实力雄厚、信誉优等的施工队伍,保证了工程质量。三是充分“发力”,高效优质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每个项目县委、县政府都成立建设指挥部,由2~3名县领导主抓主管,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工作团队,保证了每个项目及时开工、按时竣工。每建成一个项目,都没有给学校留下一分债务。

在抓好县城教育园区建设这个‚龙头‛的同时,我县坚持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中心集镇,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开始,我县对全县教育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调整教学网点73个,实现10万学生4万在县城、5万在乡镇中心学校、1万在农村小学就读。2006年以来,我县投入2500万元、接受

社会捐赠1000余万元,率先在珠兰乡启动乡镇教育园区建设,吸纳了全乡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就读。去年底,结合周田因地陷学校整体搬迁,我们在周田长江规划‚两校一园‛(中学、小学、幼儿园)400亩建设用地,一期工程投资7835万元,打造容纳3000名小学生、2800名初中生、600名学前幼儿的教育新区。‚十二五‛期间,我县继续以强化县城教育园区功能为带动,以做大乡镇寄宿制、片区中心学校为重点,以完善村完小和教学点为补充,形成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协调的办学布局。

二、大力优化教育环境,扎实落实优先战略,高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我县教育质量一直低位徘徊;在国家部(委)处室负责人中,没有一个会昌毕业出去的学子;大量优秀生源外流;大部分学校是典型的无图书馆阅览室、无电教实验室、无运动场、无围墙、无校门的‚五无‛学校。老百姓怨言多、反映大。200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下定决心,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强县必先强教‛‚强教必先优教‛的理念,把教育当作‚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谋划,大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师以从教为荣、民以助教为乐‛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共抓教育的强大力量。

第一,“教育民生”优先落实。县委每年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教师节表彰大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县委常委会每季专题研究一次教育

工作,先后制定完善10个教育发展规范性文件;县政府常务会每次都有教育议题,集中办好学校建设用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落实安全措施、维护校产安全等实事;5年县委公推公选18名正副校长,建立‚优上、平让、劣汰‛的教师管理和培养使用机制;县财政每年按生均1500元的标准,资助300名边远山区品学双优学生进城就读;5年‚消化‛代课教师678人,妥善解决了一大批长期代课教师的‚出路‛。第二,教育投入优先保障。2006年以来,我县投入39281万元校建资金,改造校舍38.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6.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8.7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过去学校‚五无‛现象。尤其是新建第三小学、第三中学,县城学校平均成班额由72.5人下降到56人,有效化解了学校‚大班额‛。实施农村学校‚温暖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学生用不上热水、喝不上开水的问题。第三,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我县每年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师范院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出台并落实优秀师范本科毕业生来会昌任教取消见习期直接拿定级工资、建设教师公寓、经济适用房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居住、发放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等‚特殊‛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2006年以来,我县共引进新教师1391人,占全县专任教师的33.5%,平均每年引进新教师278人。同时,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教师培训经费100万元,启动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加快教师专业成长。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77.4%、93.8%、91.5%。

三、大力探索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办学新路,实现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如何拓宽一部分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出路?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少数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等问题?我县结合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全国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同志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2007年5月创办了一所新型农村教育改革学校——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珠兰示范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165名教职工,形成‚一校五部‛(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职高部、成教部)办学格局,率先在全省实现12年免费教育。学校实践全新的办学理念。学校遵循温家宝总理关于‚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坚持‘农教结合’的办学方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的指示精神,形成教育对象不分年龄,让当地农民终身受教育的‚小村庄、大教育‛格局。学校办有农民夜校,建有农民远程教育网站,并把图书、微机、实验室等资源免费为农民开放,实现村校资源共享,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培训。学校推行农村特色素质教育。学校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生态新能源,形成‚猪—沼—果‛产业链。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部和职高部开设社会实践课,组织农技兴趣小组。学生学用结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感情,培

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人才。学校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学校创办了脐橙园、良种母猪场、中药材枳壳基地,建起了日产沼气300立方米的秸杆沼气池和校内现代农业科技实验园等。这些实体,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又是引导当地农民发展新产业的示范基地,同时还是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为学生享受12年免费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

珠兰示范学校的有益探索,辐射推动了我县农村学校改革发展。我们在庄埠、晓龙、高排、洞头、中村等农村初中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让一部分无法或不愿升入高中读书的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学到1~2门生产劳动实用技术,让学生毕业后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岗位‛。‚农科教‛结合,激发了农村学生的‚兴奋点‛,让农村学生找到了广阔的‚天地‛,探索了一条农村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创业新路。最近,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对珠兰示范学校的办学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成为我们继续探索农村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强大动力,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实现会昌教育提质进位和跨越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城乡发展战略统筹

学号:1009072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突起,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就必然成为我国政府的最佳城市化战略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城乡 统筹 发展 战略 规划 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思想,而它也有着固有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

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统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城市化的国家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上,目前从上到下已形成共识,达成了明确的战略思路:那就是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充分互动加以解决。“城里人”要关心“乡下人”,城市要帮扶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应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劳动力转移来解决。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指经济范畴,它应该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

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综上所述,加速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是我们真正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根本举措,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高尚全.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2010

第三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就业增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进一步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强农惠农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尤其是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为改善民生的和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措施和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最好金融纽带,在实施城乡统筹费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中,以农村金融特有的服务功能溶入就业增长与信贷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策略,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走又好又快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增长的研究了,自2005年以来,中央银行、银监会、劳动社会保障部、农村信用社等各方已从农村金融信贷服务、金融产品、产业政策、就业扶持等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投量逐年增加,社会效应明显,有力地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而国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本人在农村金融部门工作三十多年,经历一线、中层、高管服务岗位

和市级、省级行业部门管理岗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多年,对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增长的有机结合,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了解,尤其是经过党校两年多的课程学习,较有针对性地全面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经济学教程》、《2012-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授资价格研究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境外农金运作特点与启示》、《国外农金支持农村与发展的经济启示》、《英、美、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等内容,对课题的探求有一定的准备。

分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实施有机结合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国内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国外可借鉴经验、发展方向及策略等五部分。通过分析,结合政策导向战略意义,从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提出提升完善策略,使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就业保障结合更为健全,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服务。

一、2011年12月前,完成资料收集。

二、2012年1-2月,深入有代表性的两个行社进行调查分析。

三、2012年3月完成初稿。

四、2012年3-4月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充实。

五、2012年5月定稿。

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及全省的数据采集有一定难度,国外数据的可比

性不一定能说明问题。

第四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

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下载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昌县: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

    统筹城乡发展

    专题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二.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三.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们对这战略深信不疑的......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教育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

    教育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现教育统筹,教育城乡一体化工程,要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标,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科学制定方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集......

    城乡统筹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 按照要求,下面我就近年来我▲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近年来统筹城乡取得成效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舞钢市是一座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