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是福
读书是福
一个人从降临人世间起就开始了自己的阅读生涯。一出生我们就用纯净的双眼阅读着这个新的环境,在我们空白的人生画卷上写下了第一次的阅读体会——新奇、无忧无虑;慢慢地我们学会了用语言在交流中阅读,体会到了人生的复杂与喜怒哀乐;渐渐地我们能用心去阅读,读懂了人生的厚重与回味无穷……一路走来,阅读伴随在我们左右;一路走去,阅读还将伴随着我们前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我们生命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博尔赫斯说过:“写作是小幸福,阅读才是大幸福。”在阅读过程中,那种来自心灵的撞击以及与高贵灵魂的对话,常常令我沉醉在无限的幸福中。我读的书籍并不多,可每一次读书都是与作者透过纸背的一次难能可贵的对话。每一次读书我总能体会到来自阅读的快感,每一次读书我总能发现字里行间跳跃着幸福和快乐!是的,读书是福。所幸一直能与书为伍。小时候,钟情于连环画的世界;上学了,流连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情窦初开时,深陷在余光中、席慕容、琼瑶的情诗小说中不能自拔……大学里,所读的书纷杂了,视野也就开阔了。在书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涅而不缁,看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看到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到了毛泽东的胸怀天下,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看到了伽利略的怀疑一切……家有小女初长成时,并和孩子一起读《哈里波特》、郑渊洁的童话、杨红缨的作品……母女读书,为我们的心灵补充了最好的维他命,让我们的心灵每天都保持健康,使我们母女的关系亦母亦友,其乐融融!读书是福,它使我的生命从容不迫、温馨厚实。
书已成为我精神的港湾,生命的寄托。捧上一本散发着清新油墨味的好书,就如同快乐的鸟儿拍打着轻捷的羽翅在那湛蓝的天空自由翱翔,如同健壮的青年在海边张开胸怀大口吮吸那新鲜的空气,如同孤独的落叶在温暖的午后侧耳倾听秋日的私语。“闲中觅伴书为上”,有书的日子,生活是充实的。宋人王元之的《黄冈竹楼记》中写到:“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生活呀!有书的日子,生活是暖色的。在书中我聆听着宁静中涌动的生机勃勃,在书中我欣赏着四季旖旎的风光流转,在书中我体会着清风里捎来的花果甜香,在书中我悠然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有书的日子,生活是有滋有味的。读成套的全集或丛书,类似于吃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读简便的袖珍本,则犹如街头小吃或随意点心;读《史记》,如饮烈性茅台;读杜诗,似啜陈年佳酿;读武侠小说,好比嚼红烧大块肉;读名家随笔,就像清蒸鲫鱼汤。读书是福,它让我深深感受到幸福不在遥远的彼岸,它就在我的心中。
作家毕淑敏说:“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就这样,在享受着读书带来的莫大幸福的同时,我也享受到了读书给教学带来的帮助。
语文课上,让胡适与汪国真共品母爱情深,邀余光中与李太白一起月下思乡,请杜甫与陆游共抒爱国之志,听居里夫人与冰心隔海对话……穿越时空,穿越国籍,语文课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时一首小诗,一个故事便可将学生的心锁悄然打开。教师课堂上时而幽默诙谐,时而深刻犀利,时而细腻恬淡,又会让学生为之仰慕,甘做你的“粉丝”。读书是福,它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了灵性,充满了诗意,充满了情趣!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鲜花,在自己从教的道路上,也不全都是欢声笑语,不时也会袭来寒风冷雨。面对多少天如一日的教学工作,我也曾为它的单调琐碎、平凡清贫而抱怨过,厌恶过;面对那些顽皮的学生,我也曾愤怒过,失望过。每每这些时候,我总喜欢把自己埋在书中疗伤。于是,教育专著又被摆上了案头,成了我的每日必读。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理想教育》,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朱教授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其中对我心灵震撼最大的是朱教授对理想教师的论述。他谈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的确,一个人所取得的最佳成绩一般是不会超过他理想中的最高层次。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当胸怀着当元帅的理想时,才会爆发出前进的动力,不断约束自己,提高自己。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然而大多数人离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只要理想在,进取的过程中同样会有诸多的收获。正如朱教授所说,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在教育生涯蹰蹰独行几年,感觉好像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教育理想了。没有理想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朱老师的一番话震撼了我的心灵。他说,教育和其他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与内涵。教育家读懂这首诗的前提是什么?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读懂它。如果没有解读这首诗的愿望与冲动,你永远不会读懂,也不会写出精彩的诗篇。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他还说,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我想,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已经点燃了我的教育之梦。它让我发现了自己职业中蕴含的乐趣,它似汩汩清泉,洗去了我的焦躁与不安,不满与不快。
《我的教育理想》为我注入了教育的激情与活力后,我又开始寻找书籍来解答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困惑。于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又成为我读书的新焦点。这两本书让我明白作为教育者,要有教育的大爱,要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爱与不爱,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爱与不爱,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爱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俊美的还是丑陋的,聪慧的还是迟滞的,温顺的还是叛逆的,善良的还是自私的,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了解他们的忧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大爱,心中还要装满智慧。通过反复的阅读,结合自己平时处理事情的一些方式方法,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王晓春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的智慧。回想自己平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常因为孩子的调皮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精力,使得自己身心疲惫又无任何长进。所以我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看待问题,用研究的眼光思考问题,最后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凡事先想想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孩子遇到问题、能力达不到时,老师应该多给他们适当的启发、引导,多给孩子机会,多表扬孩子的进步,这才是帮助,才是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教育工作,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感谢《爱的教育》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是它们更让我坚信了爱是教育的神话,爱能化平淡为美妙,化腐朽为神奇;它们又为我的教学增添了一抹科学的色彩,似一剂剂良药,治愈了我灵魂的贫瘠,精神的无知。读书是福,它让自己的教学又充满了思辩,充满了理性,充满了智慧。
读书,给我带来了快乐;读书,让我理解了教育;读书,使我的教育之路渐行渐宽。感谢读书,读书是福!
第二篇:吃亏是福[范文模版]
【导读】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位真正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大诗人屈原。屈原太较真了,缺乏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圆滑。屈原在江边对渔夫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郑板桥老先生的吃亏是福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广泛,与它充满哲理是分不开的,这句话从字面理解是得不到认同的;人摔了一跤,啃了一嘴泥,磕掉俩门牙,这是明摆着吃亏了,把这说成福恐怕没人信服。这里说的吃亏是福得辩证的看待这句话。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被分配到外地工作,临走前父亲送我一句话:忍得一时之气,免得万年之忧。大概是父亲怕我年轻气盛,没社会经验,要我事事忍耐;吃一时之气的亏,却得到免万年之忧的福,这不是吃亏是福又是什么!生活中不少人为争一时之气而大打出手,甚至刀光剑影,这势必带来灾难,到那时也就悔之晚矣!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话不无道理,也更体现一个人的涵养。
还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的哥哥刘縯被杀,刘秀也处在极度危险之中,但刘秀强忍悲痛,装作没事一样,因为这种小事忍不住会影响更大计划,刘秀的忍躲过了危机,起兵征战多年,历尽艰辛,最终建立东汉王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中兴’。
小不忍,则乱大谋与忍得一时之气,免得万年之忧是同义词,前者多用于谋略,体现在事业里;后者多为我等所用,体现在生活里。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
塞翁失马与吃亏是福其实也是同义词,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的,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腿残废了都不是坏事,我们摔倒磕掉两门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只是不知道这好事什么时候来,或许来了也不知道罢了。假如摔了一跤,危及了生命,相比之下仅仅摔掉两门牙,这岂不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吗!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在于是就事论事看问题还是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因为这世界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这才有了塞翁失马这个成语,这才是人们认同吃亏是福的原因。
吃亏是福与郑板桥另一句话难得糊涂是相辅相成的,试想不糊涂一点,又怎肯心甘情愿的吃亏,能说出这样的话,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难免不糊涂,这正是郑老先生的精明之处。如果不是生活历经磨难,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不会如此精辟总结出这两句话的,糊涂人在处理必须忍的小事时,采取的是淡化处理,并用一个糊涂人的外表,把心知肚明真实的我掩藏起来,制造出一种假象,使对方(对立面)产生错觉,疏于防范。《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意思是:所以,能做到,装做不能做到;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这些话都是制造假象的一些高招,这些招不是自己糊涂,而是要把对方搞糊涂。这种做法的人是韬光养晦,是一种谋略,是为实现大谋用的一些手段。其实很多糊涂人都是大智若愚,只是外表憨的可爱。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位真正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大诗人屈原。屈原太较真了,缺乏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圆滑。屈原在江边对渔夫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劝他何不也糊涂一下,而屈原非常固执的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假如时光能倒流,是郑板桥而不是渔夫,凭郑板桥进士、县令的身分、扬州八怪的职称,屈原能听从郑板桥的劝导,糊涂一下,来个举世皆浊我也浊,众人皆醉我更醉,也就不用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了,假若真是这样,不知这段历史又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端午节可怎么过?!
郑板桥先生的吃亏是福思想,应该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有一句著名论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吃亏其实就是祸,更不要说吃大亏了,把吃亏说成祸并非牵强,这里祸字本身含义是非常广泛的,这句话所涵盖的辩证关系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福和祸或我们说的吃亏和福是对立面,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换,因此我们要主动创造条件使不利化为有利,但有时条件不成熟,你也只能耐心等待,随着时间的变化,事情也就发生了变化。《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这种祸和福的转化关系告诉我们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得一失,都处在这种福和祸的转化关系之中,而且,这种转化关系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也就是熟知其极!两千多年来,人们还是认同这种思想的,吃亏是福的思想没有离开《老子》道家思想的范畴。
离父亲送我的话已经过去40余年,现在我还时不时想起这句话,它对我的人生不能说不起作用。
第三篇:诚信是福
诚信是福
古往今来,每每提到诚信就会想起很多名人名言和关于诚信的故事。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说:“民无信不立。”鲁迅先生把诚信看得更高、更重:“诚信为人之本。”鲁迅所说极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这个人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失去了人格。“诚”就是诚实,不说谎,不作假,知错就改,心口如一;“信”就是讲信用,能够履行承诺。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更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诚信对待身边的朋友、同仁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三国演义》中有“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一个诚实、正义的人才能为人所信服。作为新一代的中职生,我们更应该将其牢记,用行动将其发扬。我们知道,有一些“蛀虫”因利益的驱使正在侵蚀我们社会茁壮的根系,使之松动。虽然我们无法窥见其中的悄然变化,然而类似“猪肉注水”、“番茄染色”一类的触目惊心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对它此多加重视。忽视诚信,就连人们的身体健康都难以保证,又如何谈得上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呢?诚信最基本的就是不欺骗他人、要恪守信用,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也就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骗子,这种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更难交到知心的朋友。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良好修养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高尚素质 1的体现。因为诚信,我们的手紧紧相牵;因为诚信,我们热烈地拥抱在蓝天下;因为诚信,我们的心一起飞扬、进而相识、相知、相依,更因为诚信,筑就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妈妈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新的、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乔治,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棍,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妈妈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她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
祸,心想:今天准得挨妈妈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妈妈说:“妈妈!是我砍倒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妈妈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妈妈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妈妈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诚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诚信就在你我的身边。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称赞他、尊重他、亲近他、信任他,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诚信,他将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不守信的人。身边的人将会逐渐远离你,不再成为你的朋友,你也将注定成为一个孤独、寂寞的人。
其实诚信就在你我的身边,记得那是我刚入学不久,一天下午活动课后,同学们都回宿舍休息了,喜爱运动、酷爱足球的我,却在教室外面踢足球,幻想着自己在足球场上的潇洒英姿,玩着玩着我竟忘了自己是在教室外面,竟然一脚飞射──啪的一声,不好!我们班窗户上的一块玻璃就这样下岗了!我下意识地向四周一看,还好!只有我一人!此事只有天知地知嘿嘿……我迅速地溜进教室,把足球放好,然后飞快地跑回宿舍,若无其事地和其他同学一起休息。闭上眼睛装睡的我,脑子里却反复浮现出刚才那惊险的一幕……
要上课了,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来到教室。“你看,我们班的一块玻璃被打碎了!”一位同学首先发现了这一情况。“是谁这么缺德啊?”“是啊!这样要是刮风下雨,那我们坐在窗户边的同学不就遭殃啦!”──同学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听着他们的谈话,我的心情真是糟极了。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脑海中反复地重现着我打碎玻璃的那一幕。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向班主任的办公室走去,我要向他坦白昨天所发生的事情,承认所犯的错误,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今社会,由于市场上各个人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商家为了减少成本,纷纷掺假;还有些人为了利益,招摇撞骗,导致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大大减少了。到菜市场买一点牛肉,要左摸摸,右看看,生怕肉里掺了水;买块腊肉,要用纸不断地擦,生怕肉上染
了色素;吃顿早餐,都要“择其绿者而食之,其不绿者而避之。”吃一碗米粉,唯恐米粉上掺了防腐剂;买几根油条,又担心是劣质油炸出来的,就连给孩子买件称心的衣服,都要看看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衣服是明明标着是百分百纯棉,其中却有涤纶,甚至是百分百涤纶。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所以今天我们的生活更应该多一些诚信,它是人们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前提。特别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说诚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一点也不为过,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个人只有真心诚意地待人处事,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立足于社会。人不诚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已然成为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品德,诚信能完善自我,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增加彼此的信任,取得得事业上更大的进步,生活会变的更加文明与和谐。我有一种预感,在不久的将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社会,回归到你我的身边。她像一股活水,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她更像一缕清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心扉。那时,诚信取代了伪饰,有序取代了无序,简单取代了复杂,温情取代了冷漠、人们沐浴在诚信的晨晖中…….懂得诚信,做好诚信,改善身心,方便他人,诚信是福。
让我们从此刻开始行动起来吧,与诚信相伴,与诚信同行!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08种植班:张妍
指导教师:庞春梅
第四篇:《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
俗话说“平安是福”,有了平安的伴随才会有甜美的家庭;有了平安的伴随我们才会幸福!平安是生活给予每个重视生命珍爱生活的人最好的礼物,平安是幸福生活的源头,平安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提到平安二字,我有很深切的感受。我的爸爸每天早晨都要开车去上班,在他出门的那一刻我总是会说:“爸爸,开车慢点,路上小心点!”这句话代表着我对爸爸的深情。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路上的车很多很多,但是同时也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交通事故,每个事故的背后都有着家庭的悲伤,只有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记住血的教训才不会让人们的眼泪白流。安全出行,平安归来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期盼!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屏障!
妈妈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会在外地出差,每次的离开我都非常的难过和担心,难过的是妈妈要离开一段时间我见不到她,担心的是妈妈在外地要保重身体。在妈妈走的时候我会说:“妈妈注意身体,别加班熬的太晚,累了就休息,平平安安早点回来!”平平安安代表着我对妈妈最美好的祝福,平平安安是我对妈妈最真心的愿望!平安健康,是每个家庭幸福快乐的源泉!是每个家庭和谐幸福的乐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开始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了,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要自己一个人过马路,妈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专心看路。我从来不放在心上,认为过马路是多简单的一件事。可是通过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观念。在一次过马路的时候,我还哼着歌心不在焉的走到路中央,这时候一个老婆婆不知道什么原因推了我一把,我没站稳摔倒在对面的车道上,多亏对面的车及时煞车,才没酿成大祸,我吓的出了一身的冷汗,魂飞魄散,两条腿直打颤,半天回不过劲来,傻傻的爬起来随人流走到公交车站。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妈妈的话是多么的有意义,还是孩子的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专心的做每一件事情,才会远离危险,要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才会在紧要关头保护自己。孩子的平安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孩子的平安是幸福家庭的维系!
平安是福,平安是金,有了平安幸福的小家,才会有和谐健康的大家,才会有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中国!平安我的家人!平安中国!
第五篇:诚信是福
诚信是讲究方方面面的,商业、工作、生活、交友……都要讲究诚信,人们需要诚信维持关系;商业需要诚信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维持与其它公司的合作。诚信可以使他人对自己有好感,诚信也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得到提高。诚信小到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高,大到可以使自己一举成名。诚信能够帮助自己取得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能取得在生活上的快乐。
诚信不仅是说,也要行动,学会诚信还要学会谨慎,不能对他人坦白对自己对他人不好的事,一颗诚实的心还需要谨慎,谨慎他人,当别人信任自己时,也要小心。诚信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提高,有一个成语叫做日行一善,我们也要做到日行一诚,只有坚持才能保持自己不变的品德,在诚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练自己的耐力,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吗?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个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接应。诚实需要勇敢和谨慎,信用需要坚持和完善,只有做到这样,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诚信的人。
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骗他人、不守信用,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就是骗子,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要具备诚信。
诚信需要经得起诱惑,无论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违背诚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会对自己将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无诚信比起来,诚信要好得许多,既然诚信好,我们为什么又要去选择无诚信呢?
诚信已成了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品德,诚信能完善我们自己,它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业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进步,这些比无诚信要好上许多。懂得诚信,做好诚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说诚信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