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的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试问又有几人能这样对待小孩子的一封信?平时孩子对你的热情、疑惑,你关注了吗?“老师你好!”“老师,再见!”你都一次又一次地回应了吗?“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互相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如何爱学生?正如陶先生所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要换位思考,努力把孩子放在首位,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忧他们所忧,始终提醒自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毕竟他们还是孩子。老师经常会问自己:“这题这么简单,孩子怎么就不会做呢?”老师越是激动,孩子往往越是不会。这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究其原因,再择法而教之。同时用爱去感化他们,做到“润‘生’细无声。”
另外陶行知先生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我们每天不妨问问自己“学生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学生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学生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自问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爱是伟大的,用爱去关心他们,用爱去与他们交流,爱他们胜过自己,这样必然会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在他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而改“知行”之名为“行知”。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三、“教学合一”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
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我们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真正的主角。十个手指有长短,更何况学生?接受能力有高低,掌握时间有先后,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学习知识的真实现状为参照。如今这样的时代,知识和信息从来没有想今天这样巨大地爆炸。作为教师,要教学生新的知识,就必须不断充实,不断充电,如果不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必将最终会被教育所淘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开放化,导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的问题是无法预见的,这要求教师不断了解和更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接触社会,学生家长的水平和对教育的期望值逐年提高,作为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胜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必将努力学习,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奉献自己的一生。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读完本书,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心潮起伏,难于平静。简要谈谈读后感。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记住这点,我平时就注意积累,遇到需要时更要不怕麻烦地寻找答案,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
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才能够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学会思考,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让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从而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敢于求实创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
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
第三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他的教育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更加清晰起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更加耐人寻味,让我更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挖掘的,教予学生死的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从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体会:
我对“生活即教育”的感悟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先生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先生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
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做行知路上的后来人,以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精神去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 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等等。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智慧启迪。
教 育的理想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是打造理想的教育,培育理想的校园,培养理想的教师,塑造理想的学生。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 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 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 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按照肖川的理解,教育 就是这种有方
向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惟有这种良好的教育才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 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 一 是深刻,二是真诚。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所谓“真 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 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 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
在 市场经济色彩充满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教育早已被抹上浓浓的功利色彩,人们往往把务实勤勉视为教师的良好品质,却总是忽略了务虚状态下所闪现的理性的光 辉,却总是压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结。于是,教师们总是像春蚕、像红烛、像园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忙忙碌碌,埋头苦干,难于体验到 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可怕的,愿教师们都来读一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咀嚼中让灵性复苏,让诗意迸发,让激情洋溢,让 理想放飞!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安庆十六中胡章平
陶行知先生的文集应该是比较散乱的,我找到这本是四川教育出版社的,收录了陶先生从1912年到1946年的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内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读起来与活和平年代的教育家所叙述的教育文章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陶先生所处的时代应该正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各种思想交汇撞击,与教育的目的,方法等与现在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陶行知先生投身于教育,恐怕更多的还是想以教育来救国,希望开启民智,以挽救那个久已积弱的泱泱大国,如果在读他的文集时,不从这个高度出发,单纯以现在和平年代的观点来读他,恐怕会觉得当时他的许多想法和做法与现今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会觉得过时了,却不知,陶先生的教育和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所教的是所谓的知识,讲究的是技巧,而知识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是老师自己也未必就清楚的。更多的时候,知识也不外乎是敲门砖,升入高一级学校筹码或是谋衣食的工具而已,归根究底,我们现在的教育并非开启民智,所以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那教育也就结束了,因为他们或已凭此找到衣食,或是已无需凭此来谋衣食了。
陶先生的教育却是生活的教育,也就是他所说的教育即生活。人既生了下来,总是要活下去的,只要不死。所以他所进行的教育是对人进行一生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只此一句,就足以说明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了,在这句话面前,我们平时所采取的小技巧,小方法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大家所讨论的立足点本身就不同。“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这是陶先生提出来的教育的目的,当然他所说解决问题,并不是说让我们这些教师去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更不是让我们去解决班上纪律差,学风不足等。他所说的实在是教育的根本,即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我们这个社会上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倘若教育的功效达不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教育就不是真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育也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因为,我们现在许多的教师对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盲目的,模糊的。当前教育遇到许多的问题,其实质的原因大约也正是在这里,无论是育人者还是被育者对于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师者莫名其妙的教,所授者多是知识学问,或者说是解题考试的法门。为生者稀里糊涂的学,所学者也多是知识学问,当然更多的是解题的技巧,但是这法门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呢?除了拿来解题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好处呢?学生大多不知道,其实也不怪他们,因为做老师的,比如说我,实在也是不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技巧、教育方法等实在都未必有用,我觉得,陶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才是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正因为教师知道为什么而教,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无论是师还是生都会觉得有干劲。现在教育中一线教师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呢?只有一样,孩子们不愿意学,不想读书,陶先生在《强迫教育新义》(1935年5月16日《生活教育》第2卷第6期)中说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好教育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同饭一样。好饭人人愿吃,吃饭也要强迫吗?强迫教育是成了问题。什么是强迫?怎样强迫?强迫谁?我们必定要弄个明白,才能向前干去。否则一味蛮干,难免走入歧路。”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恐怕在很大程序上也是强迫式的教育,否则哪有那么多的体罚呢?孩子们不愿意读书,不想学习并不是他们真的不想读书,最多的是我们的教育不好,或是教育原是好的,但是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它的好。我们现在如何对付孩子们不愿意读书呢?诱之以利的有,动之以情的有,威逼之以棍子的有,对年纪稍大的孩子以光明前途作饵的也有,就是不愿意晓之以理,平时的上课,讲道理的少,说知识的多,就是说道理,就是孩子们犯了错误才开始说道理,这里的说道理其实也就是一种批评,正常上课时,读书的好处的道理是从来不说的。所以那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纵观整本书,虽然写作年代跨度很大,长达几十年,但是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却始终没有变化,他所说的教育用几句话就可说明,其一:生活即是教育,所以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人,而不是书呆子。其二:知行和一,这个和第一条实在是相同的,所谓知易行难,道理懂了就得按道理来做,这个也就是先生所说的“真”了。其实整本书,真正说教育的技巧的,几乎是没有,他所说的大多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要在教师这个行业中学习,更应该推广到整个社会中去,因为所谓教育,并不是仅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学生。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原创)最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他的教育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更加清晰起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更加耐人寻味,让我更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挖掘的,教予学生死的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从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体会:
一、我对“生活即教育”的感悟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从事的是英语教学工作,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的,是需要刺激——强化——再刺激——再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教育要具有恒心,要具有信心,要反复抓,要抓反复。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具有“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那“生活即教育”的工作就能够做细,做实。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这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三、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虽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 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这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
(一)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管了。
(二)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
(三)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一些机会劳动或干体育游戏。
(四)先生也得检讨自己的功课教法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程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此外,我们教师也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长,这样才会完善自己,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学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时代前沿的鲜活的群体。教师如能走近他们,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从学生身上了解时代的讯息,领悟到学生真正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做行知路上的后来人,以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精神去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