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校建设及大学生成才有何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校建设及大学生成才有何重要意义?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为动员部署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不久前中央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面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
一、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注重整体谋划教育战略,进行超前部署,指明前进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与人民群众新期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对高校建设的指导。
《教育规划纲要》科学地提出了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对高校建设起着引导性作用。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避免因循守旧,千校一面,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在去行政化方面的措施,我觉得越快越好。学校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重在思考如何培养人,不在于什么行政级别,更不要强化行政管理,应突出教育家治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所管理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少用政治强制,多用依法治校。
三、对大学生成才的启示。
《教育规划纲要》科学地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的成才有着积极地意义。就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四点启示:
1树立应用型人才观。过去包括现在教育模式是考试,用考试验证知识学习水平,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学是“满堂灌”,大学也是。但从当今经济发展层面讲,“应用型人才观”必须确立起来。在大学四年里与仅仅满足于上课、听课、做作业、考试,不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其收获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学会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2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就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来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近年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机会,只要有能力,只要有才华就一定能成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3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仅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的任课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选修其他的课,可以去听其他专业的课,还可以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知识的准备是多方面的,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学校里尽情的锻炼自己,犯了错误老师会给我们指点,对我们今后有很大的帮助。
4在现有条件下奠定个人发展的基础。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阳光、健康、大气、积极向上的人才。
教育承载着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全党全社会和教育系统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关于学习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关于学习《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根据学院及管弦器乐教育系的指示,我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学习中我体会到发展规划中所说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性与相同性。发展纲要的总方针与我院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中要注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在学习中我体会到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与困难性,针对现阶段社会的需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国现在技能人才缺乏,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造成家庭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精力、物力。根据纲要中所提到的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所以学校要将职业教育培养直接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与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段落所提到的正是我们的实践课,通过实践课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授课能力,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不知道他教学的对象那里错了,错在哪,怎样改正。还有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这些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像在合奏课时有些同学只注意自己的谱子,不注意与整体乐队的配合,在演奏中忽视与同伴相互间的交流,使演奏出的音乐很乱,不能充分表达和再现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我们的学生只是在走实践课的过场,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实践课有多重要,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有多大的用处。其次,应该更加重视实践课以学生为主,在课后学生应该写出本次实践课授课心得体会和下次课的想法等。在课上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计划和上课的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逐一的纠正,在下课前的总结上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本次课的评论和讲解,学生不断总结每次实践课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到正确的专业理论、专业语言和科学授课的正确方法。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课,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实践课的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要求。并使学生在这四年中学会《教》的含义,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普及音乐教育,让音乐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管弦器乐教育系
徐克
第三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的学习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的学习,我结合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想与体会,我认为《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从今年一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基本政策取向,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此次《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照顾到了基础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方面,内容非常全面。《规划纲要》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均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这一段漫长的求学路,我一直跟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看了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后,1 我的感触颇多,因为它对我一直都解不开的疑问,都有了一个规划或是计划,让我看到了国家教育制度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健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既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又具有反映形势的创新性,如“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的提法等等。总起来看,此稿纲要的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并体现了创新性、民主性。下一步的关键问题就是落实。规划应切切实实起到引领发展的航标作用、规范发展的监控器作用,绝不能出现“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情形。要充分的,灵活的运用到我的本职工作当中,要充分的做到“深,细,实”,另外,必须加强针对规划执行的实时监控、中期检查和终期总结、评价等等,并将这些加强规划执行的要求及措施具体化后也列入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重研究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公平问题”。此次《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照顾到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方面,内容非常全面。《规划纲要》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和对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的要求,对我校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发展战略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强调了教育的“社会需求”导向、也即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导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能自我封闭、自以为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而应面向社会、关注市场。放眼世界,哪国的高等教育尽早地、较好地注重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哪国的高等教育就强大,国家就强盛。当然,我们绝对不赞成高等教育被市场所左右,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我们强调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但我们绝对不赞成高等教育被动地去迎合市场。
温总理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明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以教育为基础的。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了解,我看到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付出与努力,相信国家的教育体制将来会变得更好,我们接受的教育水平更高,大量人才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发达。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我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发展任务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其责任的重大、意义非凡,更加明确的为我的工作指明了道路,坚定了我的信心,使我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思想 3 政治素质,提高自我教育工作的能力,做好一名教师应做的工作,那就是以德优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落实好《纲要》精神,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做出贡献。
专业课教学部
边婷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第四篇:2010年下期政治学习材料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1)
政治学习材料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