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汇报会接待指南
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争创省级 示范中职学校评估汇报会接 待 指 南 叶集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 二O一O年十一月四日
一、行程安排
(一)11月4日
上午8:10乘车从霍邱出发,上午10:00进入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中午11:30到工商宾馆就餐。
下午14:30统一乘车到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继续进行评估工作,晚上17:30到工商宾馆就餐。
(二)11月5日
上午7:30在工商宾馆吃早餐,8:10区领导欢送省专家组离开叶集。
二、省级专家评估组成员名单
武传陆(组长)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副校长 蒋新华滁州市教育局科长 黄德胜黄山旅游学校副校长 三、六安市教育局陪同人员名单 项淮涛市教育局局长 潘声报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正处级调研员
朱东青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四、叶集试验区陪同人员名单 傅恬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赵珞区管委会副主任 台德学区教育局局长 杨明龙区教育局副局长 叶乃智区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田保家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董事长 刘彬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校长
五、评估会议程
(一)11月4日上午10:30,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创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汇报会开始
地点: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六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省专家组成员、市教育局领导、区领导、区教育局有关人员、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全体班子成员。
议程:
1、区领导致欢迎词
2、市教育局领导讲话
3、省专家组部署评估工作
4、观看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创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专题片
5、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汇报 主持人:台德学
(二)11月4日,下午15:00省专家评估组查看现场、查看资料、听课、座谈。下午17:00省专家组评估通报会。
地点: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六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省专家组成员、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区领导,区教育、财政、国土资源、经济和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全体班子成员。
议程:
1、省专家评估组通报评估情况
2、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校长作表态发言
3、区领导讲话
4、市教育局领导讲话
5、会议总结 主持人:台德学
叶集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 二O一O年十一月四日
第二篇: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励精图治建名校
跨越发展铸辉煌
——延安市富县北教场小学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根据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我校严格对照自查总结,现报告如下:
学校概况与发展创业
富县北教场小学地处县城以北,太和山下,是富县富城镇北教场行政村村办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10000.5平方米(合15亩多),其中硬化校园6700平方米,美化面积560平方米。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教师公寓各一栋,总建筑面积4090.9平方米。现有教师6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大专学历43人,中师学历17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39人,占教师总数的65%,一级教师以上职称58人,占教师总数的96.7%。教师中省、市、县级讲课能手11人。6人次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11人次获国家、省、市先进个人奖,56人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57人。
学校建成“一部十五室”,即:少先队部1个;微机室1个、语言室1个、音美室1个、自然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会议室1个、播音室1个、档案室1个、课件制作室1个、图书室2个、阅览室2个、体育器材室2个。现有藏书31654册,生均28册,师均32册,实行开架借阅。体育器材和各类仪器均按国家颁布的I类标准配备,并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组织实验,自然教学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我们还安装了校内程控电话14门,教师办公电脑17台,开通了教育宽带网,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教师办公自动化。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一所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部室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师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完全小学。教学质量和校长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6年居全县第一。2002年全市首届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中居全市88所中小学第一。同时,学校先后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和“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延安市教委命名为全市首批“示范小学”;延安市关工委授予“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被团省委评为“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爱委会授予“卫生先进单位”;省教科所确定为“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省体育局、教育厅确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2月省委、省政府又授予“文明校园”。
跨越发展与励精图治
我校创建示范小学以来,在省、市、县、镇、村的重视支持下,在校长王保健的带领下,我们审时度势,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锐意创新求发展,励精图治创名牌。狠抓内部管理改革,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办学思想,把精力集中在学校事业发展上,把功夫用在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上,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彻底改观,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一、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1、全面创新办学理念
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以“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创造、会审美、会健体、会生活、会报国”为校风,以“严谨、博学、爱生、善诱”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勤学、进取” 2 为学风,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育质量逐年提高。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进一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通过办学目标,管理机制的重新探索,不断丰富和 发展“三风”的文化内涵。确立了“素质第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了使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我校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一是德育工作创新。开展了“周有主题,月有核心点击”德育教育系列活动,设计了班队会操作手册,实行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二是教学工作创新。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坚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拓展与延伸课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发展理念的内涵。三是管理创新。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发扬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设立了“红领巾值岗制”、校领导“值日制”和“家长接待日”等,进一步完善办学理念的内涵。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致力于创建学习型、思想型校园文化,以文化橱窗、名人画像、体育壁画、“红领巾”播音室等为内容,力图让校园的块块墙壁能说话,一草一木能表情,以此来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
2、制定近、远期发展目标
我校从富县的实际出发,站在21世纪大教育观发展的高度,经过认真分析论证,适时提出抢抓发展机遇,创办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2001年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即2002年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争创省级“文明校园”,2004年争创省级“示范小学”,三年三大步。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队伍,抢占教育制高 3 点,再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建成精神文明优先,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良的省级名牌小学。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创建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以学科为组织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定期开展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茶坊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基地,以北教场苗圃为绿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桥梁,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网络教育。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抓关健、打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是争取省级“示范小学 ”的基础,其中领导班子和师资队是关健。对此,我们首先狠抓了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为我校的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领导班子率先垂范
我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人员精干,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业务,勤政廉洁,具有很强的疑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平均年龄39岁,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人,都是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业务精、能力强。在班子建设中,领导成员在作风上做榜样,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在政治上做表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面; 4 在业务上当骨干,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切实提高指挥效能;在服务中做公仆,密切联系群众,做师生的贴心人。班子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协调一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不推诿、不拖拉,办事效率高,是一个团结和谐,务实奋进,锐意创新的领导集体。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创建省级“示范小学”的过程中,必须建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规划,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培养模式,落实了帮学责任,加快了教师成长步伐。
(1)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加快骨干体系建设。
一是根据《北教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全校赛教活动,每年根据赛教和工作绩效全面考核评议,评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通过师徒结对,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帮学责任。使得每个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各层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都能适时提高。二是建立骨干体系培养机制,主要采用赛场选马的竞争方式,促使教学骨干很快脱颖而出。通过这种激励机制的完善,对教师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采取动态管理,确保了骨干体系应有的质量。
(2)多种形式练兵,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一是观摩课模式。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名优教师课堂实录或邀请外地、外校名师来我校上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先后邀请省教科所张载锡教授、宜兴市在我县支教的吴永良、申志云老师和在延安东关小学支教的丁老师,延安教育学院杨广广老师等来本校上课或作专题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公开课模式。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 5 公开课150多节。三是赛教模式。通过组织层层赛讲,培养提高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锤炼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组织撰写论文模式。五是教研活动交流模式。六是外出培训教师回校汇报模式。七是课题牵动模式。我校先后承担了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多项课题的研究,近三年来有32名教师的43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和交流。并汇编了《教海探航》等教学成果专集。
(3)建立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机制,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开展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一项战备措施。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在职函授,不断增加知识储量,自我“充电”,自我提高。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先后安排教师96人次,赴延安、铜川、西安、无锡、杭州、深圳、云南等地进行培训考察。目前,已有90%的教师接受外出培训。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培养了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设施设备全面改观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我校不断维修、改造、扩建。特别通过创建市级“示范小学 ”和实施“普九”达标,我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分明显,布局更加合理。校园整洁,环境优美,道路通畅,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学校更是抢抓机遇再创业,艰苦奋斗上台阶。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照省级示范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寻找差距,研究措施,保证硬件建设一步到位。一年多来,完成大的校建项目4个,即教工公寓楼工程;北教学楼、办公楼外墙贴瓷及办公室、教室内粉工程;新建大门、巷道铺油工程和校园硬化工 6 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部室建设,建成“一部十五室”。
三、抓改革,求实效,努力建立现代教育管理新模式
1、全面推行“四制”改革
按照市、县“四制”改革要求,学校全面推行了校长聘任制,教职工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一年一聘,有进有出。两年多来,共聘进教师14人,落聘教职工4人。通过改革,学校建立起了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全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稳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确立了低重心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三级管理。一方面赋予年级组、教研组组织教育教学、检查、考核、评价等全面管理的职权,另一方面加大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年级组、教研组的工作考核,逐步形成科学性、规范性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二是实行了教师集体办公制度。集体办公有利于教学管理和组织,有利于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三是实行领导蹲教研组制度。要求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教改,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和实情,并给予必要的和有力指导。四是实行领导包抓年级制度。要求蹲级领导务必摸清年级现状,及时协助班主任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和思想转化工作。五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六是建立警校共建文明校园制度。定期请交警队、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消防知识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军训。
3、强化和创新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素质第一,育人为本”是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思品教师、班主任、少队辅导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把如何上好思品课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改进教法,不断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各科教学相互渗透,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育之中。逐步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教育氛围,使德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的实,效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们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各种高品位、特色化系列性德育活动为载体,诸如开展的“三规范”教育活动,“五个一”活动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学校还利用清明节,“六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定期邀请关工委、团县委、公安局、家长委员会的同志作各类专题报告。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寓思想教育于乐,对学生潜移默化,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高尚情操,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日益提高。爱集体、爱学习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几年来,全校累计做好事30000多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特别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逐步变教师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行学校管理上的“红领巾值岗制”和“巡回检查制”,即少先队员坚持在校门口每天四次值岗,检查学生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及到校情况;少先队大队部每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8 各班教室布置,室内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仪等。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体现,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自己就学习、做人、生活等方面行为进行自我评判、自我管理,大大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不断创新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包括过程管理、课题管理、活动管理所组成的新的管理体系。
(1)过程管理,突出重点。一是备课管理,主要是落实组内集体备课,设计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表格式教案,采取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三级检查制度;二是质量管理,以考核为手段,对质量进行验收。
(2)课题管理,重在到位。实行行政分管,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制。组内推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开展“一周一自学,两周一汇报,一月一小结”活动。实验教师每阶段要做到“六个一”:阅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一节研究汇报课,完成一份优秀教案和一篇研究论文,写一份实验体会和一份总结。
(3)活动管理,注重实效。我们坚持新聘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考察教师回来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时开展“两课一会”活动,即实验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改经验或优秀论文交流会。
通过过程管理,切实落实教学责任;通过课题管理,有效提高教师教 9 学教研水平;通过 活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创造性。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科研兴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要实现教学的高质量,不仅要重管理,更要精心研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掌握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二是规范实验管理,狠抓环节落实。坚持开展“三个一”活动 和“两课一会”活动,实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三是及时总结推广,点面结合,全校开花。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愉快教育”的研究,省级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减负的研究”,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等。通过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素质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在全县教学质量调研考查中,我校连续六年名列第一。小学毕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去年有11名毕业生考入延安实验中学。(全县指标 28名,占39.3%)。
6、贯彻“两个条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对体卫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都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并不断完善体卫规章制度,严格考核落实。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开好两课两操,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总量。同时成立传统项目专项训练队,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和竞技水平。学生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在全省两届少儿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比赛中获延安、榆林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
在卫生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各种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对学生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年都对师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同时,我们还通过广播、文化橱窗、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季节性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2%以下。
7、强化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创建活动以来,我们建成了音美室,并投资15622元购置、充实了美术、音乐设备和器材,进一步加强了音美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尽量体现以美育人的功能,营造美的氛围。同时通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手工制作、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美、审视美的能力。
办学效果与办学实绩
1、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校在提高德育实效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思品课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特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涌现出县优秀少先队员 6名,市 “十佳少年”2名,省优秀队员1名。六二中队获市“优秀中队”,大队部被省团委命名为“优秀红旗大队”。市关工委授予学校“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团省委授予“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延安日报》2003年第9268期以“步步登高”为题对我校 11 作了专题报道。
2、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明天”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成立了数学奥林匹克班、声乐兴趣小组、鼓号队、田径队和电脑制作小组。经常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以及各种技能展示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在近年的各种比赛中,我校学生有130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110人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20人在作文竞赛 获省、市奖励。常明同学获全国奥赛数学一等奖,赵丹、任丹同学获全国小学 书画竞赛铜奖。2003年全县首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我校48人获奖。在全县“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17名学生的书画作品获一、二等奖,学校获团体一等奖。《延安日报》2003年10月21日以“春风花雨育新苗”为题对我校推行素质教育作了记实性报道。
3、教师队伍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科研成为延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走内涵发展 为主道路。在加强师德教育,推进校本培训,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使教育科研不仅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力。随着教育和科研的深入开展,教师更加刻苦钻研,敬业爱岗。他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 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 成为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的坚实基础。在全市2003年9月安塞召开的“两改”现场会上,我校以“树科研兴教战略,走科研兴校之路”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科研兴教、兴校的经验正在全市150多所实验学校中推广应用。
4、办学特色独树一帜
我校是一所村办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经历了集资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创建名校的创业历程,创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村办小学 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办学精神;勤奋钻研,不断创新的教风;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和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延安日报》2004年5月30日以“励精图治建名校”为题对我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做了专题报道。
以上是我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自查汇报,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将以本次评估验收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我校创办成名副其实省级示范小学而努力奋斗。
二00四年五月十日
第三篇:创建省级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教育是发展之本,教育是强市之基。近年来,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坚持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实创新,牢固树立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群众的思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狠抓党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狠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不放,树立了良好的校风,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极大地推动了该校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为促进我市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使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也为该校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班子建设 促进教学发展
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加强班子建设,是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市一中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在积极致力于巩固 “两基” 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适应新时期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该校确立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地积极探索教学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该校教学工作不断迈上了新台阶。
制度建设是完善机制,推进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该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党性、党纪观念、工作作风以及业务水平的学习和提高,为适应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该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校党支部依以托新时期学校发展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热爱党务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志调整到支部班子,使党支部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卓有成效地制定了《优秀党员评选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确立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的规章原则,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市一中党支部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每学年初,根据教学工作安排部署,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坚持党支部委员每月不少于两次的理论学习,并做到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该校把抓好委员学习作为加强支部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途径,以委员学习带动全校的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为进一步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使之取得实效,校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政治学习,将“十七大”重要思想和“两会”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法律法规列入今年的学习教育内容。认真执行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每月开展两次组织生活,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理念,以理论学习促进教育工作,以工作成绩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并结合实际,把“十七大”重要思想的学习和“两会”的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全年的理论学习的重点,结合国家时事加强时事和政策的学习,并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内容的主题学习活动,在党员民主评议会上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以促进党风,行风建设。通过支部积极努力,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加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使广大教职工不断向组织靠拢,年青教师入党的积极性高涨,近三年以来有5人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抓好党组织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在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同时,开展教职工每月不少于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并与校本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十七大”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本学期党支部围绕学校的“建设和谐校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活动。利用班团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大力营造学习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视市“十佳”教师、市级名师、州级骨干教师、州级学科带头人及省级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和评选活动,在教职工中积极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为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完善机制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该校结合实际,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不断加强党群联系,认真落实群众监督,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完善民主生活考勤制度及党员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定期检查等制度。在支部开展的民主生活会上,要求每一名党员对照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该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健全台账资料,坚持做到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把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优秀教师骨干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
为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该校坚持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原则,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认真筹备开好每学年一次的教代会,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教学工作发展。同时建立完善了学校考核奖惩制度和绩效兑现激励机制,通过讨论审议学校发展新思路和新规划,落实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以及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以调动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施教的水平,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通过学习讲座、案例分析、心得交流、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和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为深入推进开展法制校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发挥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民主治校的作用,增强学校管理工作透明度,该校全面推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做到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决定,都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教学管理,关心教学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发挥组织优势 促进教学协调发展
教学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努力和社会、家长的关心支持,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面、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该校积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促进教学发展。
为充分发挥校工会的作用,校党支部积极指导学校工会工作,使校工会按照新《工会法》的规定履行工会职责,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使工会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校党支部领导下,校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同时校党支部还积极加强对学校团委工作的指导,努力加强校团委思想和组织建设,注重对班团干部的培训,创新班级主题团活动,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大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几年来,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取得了可喜成绩。该校先后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青海省“绿色学校” ;被青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连续三次授予“文明单位”。2008年该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30校等荣誉。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市第一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该校连续七次荣获海西州“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2009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105人,刷新地区历史记录;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佳绩,高考上线率99%,其中文科上线率达100%,重点本科人数达123人,再创全市新高。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榜明同志先后荣获市“优秀校长”、海西州“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十佳优秀校长”等荣誉。2010年吴榜明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创新型校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是市第一中学坚持不懈发展的奋斗目标!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积累为该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教学成果的收获,为该校打造名校,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起到了有效的推进和鞭策作用…
第四篇:创建省级示范学校汇报材料[模版]
教育是发展之本,教育是强市之基。近年来,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坚持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实创新,牢固树立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群众的思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狠抓党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狠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不放,树立了良好的校风,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极大地推动了该校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为促进我市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使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也为该校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班子建设 促进教学发展
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加强班子建设,是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市一中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在积极致力于巩固 “两基” 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适应新时期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该校确立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地积极探索教学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该校教学工作不断迈上了新台阶。
制度建设是完善机制,推进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该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党性、党纪观念、工作作风以及业务水平的学习和提高,为适应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该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校党支部依以托新时期学校发展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热爱党务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志调整到支部班子,使党支部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卓有成效地制定了《优秀党员评选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确立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的规章原则,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市一中党支部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每学年初,根据教学工作安排部署,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坚持党支部委员每月不少于两次的理论学习,并做到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该校把抓好委员学习作为加强支部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途径,以委员学习带动全校的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为进一步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使之取得实效,校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政治学习,将“十七大”重要思想和“两会”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法律法规列入今年的学习教育内容。认真执行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每月开展两次组织生活,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理念,以理论学习促进教育工作,以工作成绩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并结合实际,把“十七大”重要思想的学习和“两会”的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全年的理论学习的重点,结合国家时事加强时事和政策的学习,并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内容的主题学习活动,在党员民主评议会上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以促进党风,行风建设。通过支部积极努力,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加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使广大教职工不断向组织靠拢,年青教师入党的积极性高涨,近三年以来有5人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抓好党组织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在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同时,开展教职工每月不少于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并与校本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十七大”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本学期党支部围绕学校的“建设和谐校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活动。利用班团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大力营造学习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视市“十佳”教师、市级名师、州级骨干教师、州级学科带头人及省级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和评选活动,在教职工中积极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为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完善机制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该校结合实际,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不断加强党群联系,认真落实群众监督,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完善民主生活考勤制度及党员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定期检查等制度。在支部开展的民主生活会上,要求每一名党员对照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该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健全台账资料,坚持做到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把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优秀教师骨干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
为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该校坚持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原则,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认真筹备开好每学年一次的教代会,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教学工作发展。同时建立完善了学校考核奖惩制度和绩效兑现激励机制,通过讨论审议学校发展新思路和新规划,落实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以及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以调动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施教的水平,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通过学习讲座、案例分析、心得交流、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和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为深入推进开展法制校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发挥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民主治校的作用,增强学校管理工作透明度,该校全面推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做到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决定,都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教学管理,关心教学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发挥组织优势 促进教学协调发展
教学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努力和社会、家长的关心支持,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面、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该校积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促进教学发展。
为充分发挥校工会的作用,校党支部积极指导学校工会工作,使校工会按照新《工会法》的规定履行工会职责,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使工会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校党支部领导下,校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同时校党支部还积极加强对学校团委工作的指导,努力加强校团委思想和组织建设,注重对班团干部的培训,创新班级主题团活动,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大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几年来,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取得了可喜成绩。该校先后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青海省“绿色学校” ;被青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连续三次授予“文明单位”。2008年该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30校等荣誉。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市第一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该校连续七次荣获海西州“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2009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105人,刷新地区历史记录;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佳绩,高考上线率99%,其中文科上线率达100%,重点本科人数达123人,再创全市新高。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榜明同志先后荣获市“优秀校长”、海西州“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十佳优秀校长”等荣誉。2010年吴榜明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创新型校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五篇:漫谈发展性评估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
漫谈发展性评估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2010年11月23日星期三,乐清市教育局督导室召开了乐清市示范性10所初中学校会议,专题汇报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进展情况,漫谈发展性评估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王友闻、连明、林开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连明副局长主持,王友闻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林开老师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工作汇报《漫谈发展性评估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本次会议以10所示范性初中汇报本校的具体做法为主,意图是督促各校落实发展性评估的起始工作——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但从各校汇报的情况来看,80%的学校没有认真对待,这不一定是态度问题,或者是大家都还没有摸着门路。因此,汇报的内容空洞,照本宣科,讲不出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发展基础,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采取的措施模糊,不清楚学校需要什么,学校发展怎样定位。学校发展的理念不是很明晰,没有搞清规划的起点在那里,简单地说校长不清楚想办怎样一所学校,培养怎样的老师和学生。因此,大家只是为了规划而规划,规划完成了,从学校层面上讲发展性评估也就完成了,对于教育局督导室来说非常尴尬,没有基层的积极开展,督导什么?怎么去督导?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只是发展性评估的一项起始工作,接着要完成各个项目指标的制定,每年的发展措施要落实到各科室,要让每位老师清楚接下来的三年我们学校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发挥怎样的作用。只有老师参与到学校规划的实施,规划才能发挥它的引导作用。不管怎么说,本次会议是成功的,至于能否达到教育局组织发展性评估的目的,还要看接下来的力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