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体美教研组计划
甘沟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将继续坚持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
依据,贯彻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
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围绕学校发展规划,结合“阅读领航计划”,以加强教研组的常规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不断改进课堂教
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善对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
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关注组内教师生活、学习与工作,帮助协调可能出现的矛盾
与问题,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建设;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一、课堂教学与教研
1.加强常规性建设,实现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整体化。
加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实现教研活动制度化。本学期将重点围绕“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控班能力”、“如何控制体育课的练习密
度”、“学校广播体操教学”和“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运用”等四个主题开展研讨
活动,并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建立业务档案,积累教研资源。
2.课堂教学“五环节”,保障课堂教学的规范化。
本学期将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材分析和教学方法
为抓手。通过开设一节组内研讨课,剖析这堂课的准备、实施、作业、辅导和反
思等重要环节,明确“五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的要
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通力协作,实现群体整合与互补,形成教师团队的整体化。
教研组内教师在年龄、职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这种
差异不至于造成对工作目标的分离,本学期我们将尝试在分年级集体备课的基础
上,通过安排其他年级教师参与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质量;遇有组
内教师开设公开课时,组织组内其他教师参与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教案修改、教
法学法讨论、试讲评课等活动,集聚团队之力帮助教师个人发展;
二、早操的组织与管理
早操是同学们在学校上的第一节课,是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学校
向外界展示师生形象的一个窗口。
1.本学期我们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好早操的进退场,充分展现晨跑特
色,强化出操纪律。
2.重点利用体育课改进广播操动作。
3.强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联动巡视与指导,努力提高全校广播操动作的到位
度和整齐度。
4.进行室内课可行性的讨论与分析,弥补因天气或其他原因造成室外课不能进
行的不足。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延续,根据学校原有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1.继续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锻炼。
2.组织管理好学生进行球类比赛、广播操等课外体育活动,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3.努力营造学校蓬勃向上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
四、关注体育特长学生的学习、训练与比赛。
1.通过联系班主任了解体育特长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2.了解学生的训练与比赛动态,使我校的体育活动得以保持与发展。
3.结合县区相关体育项目的比赛,组织指导一部分有体育兴趣或特长的学生进
行训练与比赛,提升我校竞技体育在县级层面的竞争力。
五、教研组凝聚力建设
通过营造一种在工作上大家群策群力,生活上大家互帮互助,学习上大家共同提高的组内风气,以此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
1.作为教研组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对其他组员的服务性工作,提升自己的服务
意识和能力。
2.教研组长要做好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任务。
3.在专业知识上能毫无保留的为组内教师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与帮助。
4.坚决做到在成绩面前不独揽,在责任面前不推卸。
六、积极协商、主动沟通,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同志关系。
1.在业务上,我们既要做到独立发展,又要虚心向同事请教;
2.在器材、场地的使用上,我们要积极协商,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对
体育教学的保障作用;
3.遇有问题,主动沟通,不指责、不推卸,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师关系。
以上工作计划的制订,可能会有一些遗漏或不足,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此提高教研组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篇:音体美教研组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音体美教研组工作计划
双望镇中学音体美组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特色,进一步加强音体美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组工作机制,以研促教,促进教师的合作交流;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发挥教师自身管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以研促教:
1、认真开展二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提高音体美教师专业素养:确定研讨主题,认真开展音、体、美术活动,共同交流画的技巧,教的艺术和管理班级的水平,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沟通教学工作中的信息;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师基本功,以教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用性。
2、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形成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在音体美包班教学的模式上,加强教师间教学上的沟通,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式教学的音体美教学新模式,形成教师间团结谦让的良好教风。
(二)、规范音体美教学,明确教学要求:
1、在音体美教学的课堂上,强调教师“讲”、“改”、“评”与学生“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规范美术教学过程。
2、明确对学生的专业要求,教学中做到抓两头,带中间,保证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
3、严格班级常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音体美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发挥自身管理的能力,抓好班级纪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音体美教学的工作效率。
4、认真组织好学生的画展,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成才的舞台。
5、组织好学生音乐、体育、美术课外活动的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艺术品格。
(三)、组织好美术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在本学期内完成各类教材的图片收集、纲要编写及初稿的编写工作。
(四)、加强教师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科研的能力:
1、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文化学习和其他思维品质的提高。
2、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认真做好新学期音体美的各项准备工作,整理清点各类物
品、器材,完善借还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六)、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教师教学评优课及专业能力比赛,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
(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
生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学风,振奋士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完成美术校本教材纲要的编写工作
3、完成美术校本教材纲要交流及修改工作
4、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的整理清点
5、完成初三音乐、体育、美术生录取学校统计
6、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7、参加县篮球比赛工作
8、参加县文艺汇演
十月份:
1、完善美术校本教材,着手收集阶段优秀学生作品
2、筹备学校艺术节学生画展,收集优秀学生作品
3、继续开展体育班级蓝球比赛的活动
4、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推广
5、月底完成学生作品的收集工作
6、学校国庆节节目组织挑选
十一月份:
1、美术校本教材入选作品评审
2、艺术节节目评审工作
3、组织美术师生写生活动
4、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十二月份:
1、组织好学校艺术节活动
2、学校艺术节学生画展开展
3、完成美术校本教材初稿
4、美术师生写生汇报展
一月份:
1、各年级美术期末考试准备工作
2、美术校本教材初稿交流、修改
3、完成美术特色教育3-5年发展规划
音体美教研组孙继学赵贺朋
2011.9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音体美教研组
工
作
计
划
音体美教研组
2011.9
第三篇:2011音体美教研组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音体美电教研组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期来临之际,音体美电教研组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宗旨,结合我校的实际,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规范课堂结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全组成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使我校的音体美电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的教学目标,结合音体美电教研组学科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工作如下:
体育:
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
音乐:
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各样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灵感,将音乐美术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组织办好学生舞蹈、合唱、器乐,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通过一系列文娱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美术:
着力上好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开展绘画、书法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观。
计算机:
认真贯彻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以“快乐·幸福”为重点,以“快乐·高效道德课堂” 为核心,以构建“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为途径,以提高教学质效为手段,围绕“让学生在笑声中成长”的总体思路,创建智慧课堂,提高教育实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新基础教育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
中,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
2、组织本组每位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3、加强教研组建设,向45分钟要质量。教学中有目的进行分
层,制定出不同的适合每个层面学生的教学方案。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
4、加强常规管理,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辅导、检查等一切工作。
5、认真落实两操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
6、抓好起始班常规管理及班集体的培养。
四、本学期活动安排
9月份:
1、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并检查本组成员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3、安排本组新进成员上公开课,组织本组成员听评课;
4、组织我校运动会比赛
10月份:
1、准备音乐、美术、舞蹈第二课堂工作。
2、组织校篮球比赛。
3、教学常规检查。
11月份:
1、组织拔河、跳绳等一些趣味性的比赛活动;
2、教学常规检查。
12月份:
1、筹备元旦文艺汇演活动。
2、教学常规检查。1月份:
1.举行元旦文艺汇演
2.学期末上交各项材料。
3.教学总结。
以上是我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音体美电教研组
2011年10月16日
第四篇:2011音体美教研组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音体美教研组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期来临之际,音体美教研组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宗旨,结合我校的实际,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规范课堂结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全组成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使我校的音体美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的教学目标,结合音体美教研组学科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工作如下:
体育:
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
音乐美术:
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各样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灵感,将音乐美术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新基础教育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
中,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
2、组织本组每位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3、加强教研组建设,向45分钟要质量。教学中有目的进行分
层,制定出不同的适合每个层面学生的教学方案。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
4、加强常规管理,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辅导、检查等一切工作。
5、组织好课外活动小组;美术;刘丽芝负责剪纸小组。端木负责版画小组。音乐小组;舞蹈小组由任爱丽老师负责。键盘小组由魏兵老师负责。体育小组;篮球男队由赵卫东老师负责。女队由蔡贵老师负责。足球小组由王瑞同老师负责。每个小组必须有计划,活动内容,每次活动记录。期末活动小组总结上报政教处
四、本学期活动安排
9月份:
1、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并检查本组成员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10月份:
1、安排本组公开课活动,组织本组成员听评课;
2、组织全校学生乒乓球比赛。
12月份
组织元旦全校学生书画展
以上是我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音体美教研组计划
2012-2013学第二学期音体美
组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安排和教学计划,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借鉴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音体美工作,寻找和其他组别的差距,直面存在的问题,发扬优势,弥补不足,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学教研指导思想
通过自主和团队学习,每位教师要提前学习课标,了解领悟课标,深入理解和吃透课标精神。继续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有理可领,有据可依。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好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
各任课教师要根据上学期学校教育教学总结反馈意见,查漏补缺,保优补劣,认真反思和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常规工作。学校要求上交的各种材料务必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课要确保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到位并常抓不懈,要严格考勤制度,务必做到课的开始有组织,课的终了有总结。坚决杜绝空岗事件出现。上课教师要负责好对体育委员的培训,并监督体育器材的领取和回收,认真做好借还记录。
美术课,开展生活化素材应用策略探究,研究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其中宏观上突出备教材的具体环节,微观上突出教学目标与环节目标的对接,精心设计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
加强小组的交流与合作。组内兴趣小组活动严格把关,教学反思认真回顾,力争组内各个成员充好电,备足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二、三月
1、制订学期计划,编写教学进度,写好教案。
2、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加强教研组工作。落实听评课。
3、抓好早操常规要求,继续提高广播操质量。
4、有质量、有计划的开展活动课教学。
5、对全校体育委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工作能力。
6、初三体育测试前期工作启动。
四月:
1、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七八年级排球比赛,活跃学校兴趣活动的氛围。
2、各年级进行体质健康的测试和初三体育测试
3、于第八周召开组会议:小结上半学期的工作,检查教案,并学习有关理论资料。
五月:
1、校花样跳绳比赛。
2、组内及教师常规资料的积累。
3、校园歌曲大赛。
4、体育达标成绩及初三体育测试成绩上报区。
5、开展校八九年级篮球赛。
六月:
1、音、体、美、成绩评定及上报教导处。
2、室外体育器材维修、保养工作。
3、七八年级书法绘画比赛。
4、第十八周召开教研组会议: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学期工作小结交流。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