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李妍琰)
关于维护高校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实践与
创新研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是指国家根据女职工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特点以及抚育子女的需要,在劳动方面对其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在生理和心理上,女性有着与男性完全不同的特点,如何维护高校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不仅直接反映女教职工在高校内的独特地位,也反映了高校的文明程度。加强工会特别是女工委的工作力度,切实完善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各项制度,有助于女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有助于高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一、高校女教职工所面临的压力
在工作中,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高校女教职工在科研、学术和管理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社会对高校女教职工与男职工的社会角色期待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都一视同仁地要求她们与男性一样能胜任教育教学这一门职业。因此,在职场上,高校女教职工同样要倍受工作的压力。
而在家庭中,从男女平等的角度看,男女两性都有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承担家务劳动的义务,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的思维定势往往是要求女性应当是在完成家庭职责的基础上去追求社会目标,否则将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或者使女性处于事业和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
而在生理上,女性有着与男性完全不同的特点,如女性处在生育期、哺育期时,都承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重任。一个人所承受的压力毕竟是有限的,女性在承受脑力和体力、工作和家庭、心理和生理多重压力之下,出现了如心理问题、1身体状况下滑等问题。
二、维护高校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紧迫性
据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女教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女教职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二是女教职工担负着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双重任务,特殊权益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三是女教职工组织有待完善;四是工会组织对新形势下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缺乏深度研究。传统观念影响和现实地位的差异使得高校女教职工客观上存在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各级工会组织应准确把握高校女教职工的特殊利益、特殊困难、特殊需求和特殊保护,为她们解决切身实际问题,把为女教职工说话办事落到实处。
三、维护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并落实女职工特殊权益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女职工保护初步完善的法律体系,《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保护有了专门性的规定。同时,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得高校女教职工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需要立法部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需要各级组织认真落实,真正将女职工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二)加强女教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参与和管理
维权机制建设是做好维权具体工作的制度保证。目前,高校已经建立起各级职代会,工会组织对女教职工的关怀确实深入到细微环节,但女职工维权必须加强源头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职代会女教职工比例,对涉及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事项专门征求女职工代表的意见,并根据情况给予解决;提高女工委地位并扩大其职能,涉及女教职工权益的事项增强女工委的参与性;尝试签订集体合同,在集体合同中,对涉及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事项以单独条款明确规定,如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依法享受特殊保护。
(三)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认真做好女教职工具体维权工作
以创新精神持久地开展适合女教职工特点的各项宣传、竞赛活动,使女教职工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广大女教职工为高校可持续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积极人生和工作态度。在此实践的基础上,女教职工合法权益与特殊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
比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院工会经常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用舞台阵地来凝聚人心,把女职工从繁重的社会工作和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她们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生机。如举办趣味运动会、摄影比赛、篮球赛、三八妇女节座谈联谊会、春游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培养女教职工仁爱宽厚的思想品德。
(四)增强女教职工的维权意识,提升工作责任感
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职工的维权意识、提高女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女教职工在学院建设中创造新业绩是我院女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要在制度上保障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双代会”形式,对涉及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保护女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政治上维权,可使她们解除后顾之忧,减轻心理压力。
第二,进一步强化高校女教职工的维权意识,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讲座、调研交流形式,学习和宣传保障女教职工的法律知识,引导她们增强法制观念,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
第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用自己辉煌的业绩,展示当代女教职工的风采,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光荣使者。
第四,要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务求实效。女教职工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关心生活,反映诉求。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女教职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把女教职工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活,真抓实干,创新巧干。
(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制度,建立维护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长效机制
第一,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女教职工委员的作用,深入了解,提出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协助行政其他部门搞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特别是要针对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做好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重点关注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单亲、特困、大龄单身女教职工等群体,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维护女教职工健康权益。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开展妇科体检,对女教职工开展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坚持“三八”节、教师节等节日定期和平时不定期慰问病困、生产的女教职工,把温暖送到家,做知已和贴心人。
第三,提高女教职工工作干部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对从事女职工工作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女工工作者只有纵深拓展工作思路,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团结广大女教职工这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激发出高校知识女性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力量,加大实施校园两性平等、协调发展的力度,形成一个有利于两性协调并进、共图学校发展大计的和谐局面。
第四,要大力培养女职工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她们的经验,提高她们在学校社会的地位,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她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反映女职工的呼声和要求,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发挥她们的骨干带头作用,鼓励她们工作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校的女工工作在党委和工会的领导下健康发展。
总之,广大女教职工是特殊的知识型女性群体,整体素质较高,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法律和民主意识较强,以出色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尊重。但是,她们也
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关心子女、孝敬父母、夫妻和睦、团结邻里、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都需要在她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就要求她们要正确处理好家庭与事业、个人与爱人、父母与儿女的关系。
工会和女教职工委员会责任重大,它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提高基层女教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确保女职工工作干部、特别是新干部能够及时接受到新的理论、业务知识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她们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工会和女教工委员会要把全心全意为女教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健全制度和长效机制,让维权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充分把握机遇,务实创新,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总目标,不断把探索与研究,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扎实有效地将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把高校新一代职业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工作热情都凝聚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上来,充分展示高校女教职工特有的知性魅力和人格魅力!
执笔人:李妍琰
工作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形成时间:2013年6月
详细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号
邮编:450046
主要联系人:柴慧芳
联系电话:0371-86155971
第二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会权益中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会
权益中心
工
作
思
路
冯威
一、明确权益中心职能属性
权益中心是一个以维护大学生权益,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权益问题为己任,以努力营造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为目的的学生组织。权益中心工作职能:
1.切实维护同学的正当合法权益,确保同学与学校的及时沟通和相互理解,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同学的实际问题。
2.监督学生组织活动,预防、避免发生学生组织、商家侵犯同学正当合法权益的事件。
3.开展加强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宣传,引导同学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塑造财大学子的优秀形象。
4.开展普法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维权信息,努力提高广大同学的法制意识,从而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
5.配合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权益中心是校学生会直属部门之一,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敢于为同学说话,甘于为同学服务。
二、了解部门职责
1.膳食监督委员会,主要面向学校餐厅相关事务。
2.物业协管委员会,主要面向校商业街及寝室楼相关事务。
3.调研部,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分析。
三、注意协调各组织关系
1、中心与校学生会其它部门的关系
2、中心与各院系班级、团委、权益部的关系
3、中心与校长办公室的关系
4、中心与维权者即学生的关系
5、中心与维权对象(餐厅、商业楼、校物业及校外机构等)的关系 通过与上述各部门建立沟通桥梁从而更好地反映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工作方法
(一)搜集反映并解决相关权益问题
1、搜集相关权益问题
(1)建立权益中心信箱并广泛告知广大同学,获得同学们的相关权益问题。
(2)调研部工作人员可以走访学生宿舍,与其面对面交流,获得相关权益问题。
(3)通过贴吧、微博、校长信箱等多种网络途径获得相关权益问题。
(4)公布权益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接受电话举报。
2、反映相关权益问题
将搜集所得的权益问题作相关处理(分类、整理),能通过中心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的则在第一时间向校、院、系等相关部门反映。
3、为同学切实解决相关的权益问题
获得同学们的权益问题以后,在第一时间内将其分析处理,竭尽所能,将其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相关重大问题上报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工作处讨论解决。
(二)开展相关权益活动
1、普权宣传
不定期的利用宣传板、海报、贴吧、微博、电子信箱等有效途径向同学们宣传权益,让大家从根本上认识权益,了解权益,倡导同学们积极树立起维权意识,鼓励同学们勇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
2、问卷调查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维权问题的认识与建议,调研部组织问卷调查,通过这种方式真实记录同学们的想法,更好的反映学生的诉求。
3、“维权接待日”活动
通过维权接待日活动向同学们发放维权宣传页并现场登记同学所反映问题,以此进一步增近权益中心与广大同学的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维权意识与勇气。
4、举办维权讲座
可以针对同学们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邀请学校相关领导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三)工作进度及时汇报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通报各项维权进展,以达到维权透明与落实,稳定民心。
(四)注意影响
1、注意维权方式方法,尽量保持与维权对象的和谐关系,能温则温,需硬则硬。
2、要从学校与学生两方面考虑问题,并从大视角出发,维护学生权
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学校形象。
附:我在社团工作时做过一项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的调查,暑假期间也做过市场调查,所以自认为对调研工作比较熟悉。另外,对物业协管也比较感兴趣。
第三篇:关于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工作
关于和谐社会中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思考
沙塘镇联合工会:陈桂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妥善协调基于性别差异的利益关系、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特别是促进女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私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女职工的比例不断增大,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突出。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女职工的经济分配、就业、发展等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做好女职工工作,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女职工权益保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据调查,我国私营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与女职工签订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男女权利义务不一致,权利义务不对等,并未涉及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保护的内容,对女职工的招工条件比较苛刻,大都要求19岁到25岁,并避开孕、产和哺乳期,以避开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女职工怀孕离岗现象比较常见。有些企业甚至采取“试用期”的方法,来达到不履行义务的目的。
二、男女职工议事比例失衡。我国宪法规定企业女职工同男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在现实工作中,企业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出现“一多两低”现象,即企业女职工下岗人数偏多,“内退”年龄偏低,下岗再就业的比例偏低。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均偏少,女职工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民主管理的力量也弱,很难落实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监督权。总之,出现男女职工议事力量失衡现象,这就失去了男女职工在企业实现基本平等的前提。
三、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前,女职工大部分都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但对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就不是很清楚了,法律知识缺失,甚至有部分女工还不知道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范围规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缺少这些法律知识就失去了维权的基础,就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这样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特别是女性职工权益保护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的形势下,做好女职工工作,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对工会女职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女职工的“半边天”作用;如何加快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切实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女职工工作新局面等等,都将成为当前工会女职工工作研究的新课题。
那么,工会该怎样进一步做好关于女性职工的权益保护呢?
一、提升女职工权益保护意识,切实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制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有意识的加强非公有企业经营者的法律观念,使每个经营者都能依法办事,减少侵权现象的发生,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创造良好条件。要定期对维护女工权益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进行表彰,采取一定奖励措施,宣传先进,倡扬正气,使企业自觉做好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要
结合实际,搞好女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对女职工的培训,发挥好职工之家等阵地作用,加强对女职工的法律宣传和教育,让女职工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使她们学法、知法、懂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自我保护能力,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和检查的工作力度。针对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应由人大、工会、劳动保障、安全监察、卫生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女工劳动保护状况的检查和监督,对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和企业可进行经常性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限期整改,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队伍,在劳动仲裁、法院审判过程中注意吸纳工会组织的意见,发挥媒体和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通过对重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开辟专栏、发动社会讨论,争取全社会对女工劳动权益保护状况的关注,培养公众监督意识和社会监督力量,推动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
三、切实建立和完善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特别是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规范化管理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女职工参加,代表和维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
四、切实加强困难女职工帮扶工作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以推动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为契机,坚持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岗位。积
极为失业的企业女职工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援助服务。通过入场发布用工信息、组织企业入场招聘、召开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实施就业援助,帮助失业女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要加强对困难女职工的帮扶工作,把帮扶工作做细做实。要组织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到“女职工素质提升”活动中去,广泛开展读书学法自学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通过培训,开展活动,培养女职工的自信心,提高女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切实解决女职工工作的经费问题。经费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要解决女职工工作经费问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把搞好搞活基层工会工作作为基本出发点,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派企业返还的工会经费,使有限的工会经费为工会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总之,女职工权益维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维权组织和女职工自己共同努力,实施的效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到社会的长久稳定。因此,社会各界应积极支持女职工维权工作,规范行为,加大宣传,提高自身意识,才能全方位地保障女职工在劳动、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2010年9月16日
第四篇:李小建教授访谈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欢迎您
李小建教授访谈录
记者站 [字体:大 中 小] 李小建,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河南孟津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学者,理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经济地理 2010-11-25 00:00:0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宣传中心
李小建,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河南孟津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学者,理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记者:感谢李校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我校召开,这对财大是很好的契机。请问您认为这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李小建教授: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我校召开,对学校的发展是很好的外部机会,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年会在我校召开,有利于扩大我校在整个经济学界的影响。几百位代表从全国各地来到我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接触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情况有所了解,他们回去以后,会把我校的经济学学习情况带回去。我校有很多老师和研究生参与会议、发言讨论,无疑产生了一种对外扩散的影响力。因此,经济学年会对于我校的综合发展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第二、对于我校整个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促进也非常大。年会对于论文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入选年会在年会上发表。因此,在年会召开之前,我们要提交相关论文就必须进行相关研究,这无疑带动了我校相关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年会上通过老师们的发言交流、对于某些观点的争论,我们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可能会进一步加深研究的深度和提高研究的水平。还有,外部的一些经济学名家们的演讲使他们的研究成果辐射到我校的整个经济学研究中来,如吴敬琏先生和海闻先生的演讲,使我校师生接触到最新的国内经济学研究动态,这对整个经济学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三、对于我校的学生是很大的锻炼。我校有很多学生参加了年会,接触到国内这些名家,这对于他们在经济学领域的学习、以后在经济学界的继续深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因此,我校学生也在年会中受益。第四、年会在我校召开,使我校和其他兄弟院校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尤其是和一些很好的学校,如经济学年会理事会的单位,都是985学校,通过年会我们建立了很好的联系。这个联系既是桥梁也是纽带,将来我们可以利用这条纽带,进一步加强学术沟通与人才引进,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交流,这将有利于我校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记者:今年国家重点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发展中原经济区会引起城镇化方面的问题。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就有可能使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从而丧失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对农民是否有利?有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李小建教授:土地的丧失与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并不明显地成正比,关键是土地有多少生产力,如果土地能生产出更高收益的东西或者说生产力更高的话,改变土地用途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我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发现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郊区的城镇化过程中,一开始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种植的时候,收入非常低;当逐渐地靠近城市进行专业种植蔬菜的时候,收入有所提高;经过进一步发展,把原来的种地变为商业用途时,虽然用了很少的地,但他们的收入明显提高;再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些土地变成城中村,这时城中村农民的收益甚至比城市居民的收益还要高。他们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出租房产,这时不用很多地就可以盖起一座很高的楼房出租出去,收入很高,这是中国城市化的特殊现象。城市化完成以后,他们真正变为城市居民,收入反而会降低。城中村这个阶段利用房产带来收益可能是农民收益最高的阶段,当他们变为城市居民后收益则会减少。因此,整个用地领域里的收益与相应土地面积并不是成正比的。具体到中原经济区来看:第一,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用地的增加,可能会有一些农业地区变为工业地区、商业地区,农业用地会减少。但是在整个计划范围之内,河南省有控制用地的指标,在这一指标范围之内不会大肆地搞圈地运动,只会有序地进行开发,不用担心很多农耕地会变为商业用地。第二,国家明确规定城市用地的增加要实现占用平衡,城市用地的需求增加也会促使社会改良或开发一些土壤,尽量少占用耕地,以此达到平衡。第三,通过其他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比如整个中原经济区要吸引很多产业,今年富士康已经进驻河南,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农民在富士康的收入很低,月薪在一千元左右,而通过调查,每亩地种庄稼一年的净收益才只有一千元左右,还不包括劳动力投入,所以农民宁愿出去打工,外出务工一个月的收入比一亩地全年的收入还要高。因此,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只会对农民的收益提高有好处,不会对农民的收益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记者:“迁村并点”当前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如火如荼,引发很多争议,关于“迁村并点”您能不能谈一下您的看法?
李小建教授:我是学地理出身的,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迁村并点”这个词并不合适,应该叫“人类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从大的方面看,它是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调整,这个调整是必然的。各个社会都是这样,西方国家也一样,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调整。由于我国农耕社会历史比较长,人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有很亲切的感情,过去,许多人只要有妻儿和土地,能吃饱穿暖他就很满足了,人对土地有较强的依赖关系。这样就不容易接受乡村结构空间的调整。但从理性角度考虑“人类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对整个农村地区发展的革命性的变革,是利大于弊的。我甚至认为从理性角度考虑,县以下就不要设乡了,一个县下设五六十个中心村镇,一个村有一万人左右的规模,五六十个村就是五六十万人的规模,加上县城、中心镇的二十万左右的人口规模,一个县就是七十万左右的人。有些县较大,有一百多万人口的规模,有些县较小,只有四五十万人口的规模,但是就全国而言,平均一个县总共有七十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而且,由县直接管村可以提高办公效率、节约成本。并且研究表明这样的行政规划是可行的,一个行政单位可以管理五十个左右的下层单位,如美国就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五十个州。同时一万人左右的规模可以负担起基础设施问题,如学校等,可以解决医疗卫生问题,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以及解决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地价问题。但是,“人类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要根据我国国情逐步稳步进行,最好先进行一些试点。
记者:看来“人居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利大于弊的,但要根据我国国情逐步稳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谢谢李校长,这次采访我们受益匪浅!
本文稿根据对李小建教授的采访录音整理而成,已经李小建教授本人审阅。
记者: 张静、吕帆、王小攀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21日下午4点 采访地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五篇:新时期维护煤矿女职工特殊权益的几点认识
新时期维护煤矿女职工特殊权益的几点认识
在煤炭企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新形势下,各种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女职工特殊权益有维护权任务更加艰巨,工会女职工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快适应这些新变化,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新途径,努力提高各级女职工组织维权工作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一、煤矿女职工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水平和观念局限。随着煤炭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合并机构、人员精简、转岗分流、竞争上岗等等,由于煤矿为女职工提供的岗位毕竟有限,女职工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不利位置,致使女职工思想波动较大,女职工中普遍存在着对企业、对自己、对社会缺乏信心的现象,女职工长期依赖企业的思想和观念在改革发展中受到一定挑战。
二是特殊权益落实较难。在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的过程中,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人员编制,减少费用开支,实行责任到人,层层承包和经营思路上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有些单位和承包人不愿承担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不愿在劳动保护上多投精力、物力和财力,使女职工特殊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女职工和男职工在法律与现实上的不平等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现实。如:女职工在“四期”不敢请假,得不到照顾;有的因产假而岗位受到冲击;每月的女工假得不到落实等。有的女职工由于害怕失去工作岗位,婚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未满就自动放弃本应依法享有的假期而匆匆返回工作岗位,有的为了完成企业生产任务加班加点而不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索要自己的加班工资。
三是民主管理的代表性得不到充分保证。尽管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平等,但事实上女职工在煤炭企业相对来讲还是处于从属地位。单位的主要领导和职工代表中女职工所占比例相对偏低,参与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能力还不高。许多女职工即使当了代表,参与管理的意识也不强烈,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致使女职工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目前企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因职务级别等原因,造成说话分量低或不能直接参与企业有关女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研究。
四是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现实。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的含量影响着一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分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使许多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差、安于现状的女职工,受到了较大冲击。相当一部分女职工为依丈夫顾孩子保岗位等原因过早地放弃了学习,素质低下,文化层次低,竞争能力差。部分女职工只注重眼前利益,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不强烈,认为参加工会女职工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凑热闹,还不如多挣点钱实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开展。
二、煤矿女职工组织在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调整心态,投身改革。面对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引导广大女职工认真应对新挑战,知难而进,克服自卑、依赖等严重思想,不断突破狭隘懦弱、以小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日益加快的改革发展现实,用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定的自信心投身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以赢得社会的认可。
二是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当今社会是个人才竞争的社会,职工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兴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培育出具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也才能保证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要动员广大女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技能水平,使自己的才能在本岗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巾帼双创等活动,为女职工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
三是学习法律,科学维权。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劳动保健规定》、《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是女职工维权的有力武器。为适应新形势,现代女职工更应加强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真正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理念。
四是加强基层,提高素质。新时期和新任务对基层工会女职工干部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女职工组织要根据形势的需要,为女工干部更新知识,补充营养,以增强基层女职工工作的活力和生气。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确保女工干部特别是基层新进入女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能够及时接受到专业知识、业务知识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培训,使她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真正由外行向内行转变。
总之,煤矿女职工特殊权益的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顺应煤矿快速发展的实际,切实提高认识,创新形式,新化载体,加大力度,使煤矿女职工维权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使广大女职工在煤矿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