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姓名:张茜茜 学号:201109410237班级:2011级英语师范2班
关于农村教育不均衡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教育发展如何,直接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今年来,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教育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较薄弱„„说到底,教育是否公平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更与每一个教育及受教育的个体——老师、学生、家长息息相关。
关键词:农村教育不均衡,现状,应对措施
一、调查背景和方法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早在1986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分三类地区推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针,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要脱离实际地去追求高指标”。同时还制定了不同地区的“普九”时间表,确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的策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城市教育已基本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但对于占据8.8亿人口的农村来说,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的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各级政府更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而关键就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我主要采用了上网搜集资料的方法,由于我家就是农村,我小学,初中,也是在农村上的,因此我对我的调查课题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二、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才投入到农村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经费的严重短缺,使得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我所就读的小学初中的老师没有几个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小学老师有的“一人兼多职”,一个老师不光教语文,还教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 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分数”成为衡量学校,老师唯一的标尺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 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这也就造成了重智育轻的现象,虽然国家以颁布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小学必须有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而在落实过程中,这些课程成了空壳子,而这些课程的也就成了所谓“语数外的补课课堂”。
现状四:农村学生辍学率高
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大多数农村学生之所以选择过早辍学,莫过于“大学上了白上”这种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响,另一些原因就是家长的思想比较落后,看不到上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另外,学生自己对上学没有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村小学有六个年级,仅有100人左右,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30位同学,而到了六年级,仅有7位同同学,现在仍在就读大学的仅有3位同学。
2.农村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措施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均衡配置教学资源
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要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我国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公共服务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占全国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的结构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太低。因此国家应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要重心下移,把财力更多地投到基础教育上,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在城市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要重心外移,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当务之急是取消在公办学校中的所谓“重点”、“示范”的冠名。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没有必要过分追求这些虚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教育设施建设,购置教学用具上,从而逐步促进教学资源均衡配置。
措施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优秀教师或贫困地区的教师应实行免费培训。要特别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
针对农村教师待遇低,国家要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所谓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别,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措施三: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与体会:
经过这次对农村教育不均衡问题的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无论是在教育经费上,还是在师资力量上,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有这次机会,可以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我家乡小学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问题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农村教育问题又是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谐发展,就要把农村教育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而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同时,现在更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质,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篇:有关“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本次实践采用的是走访式调查,通过对家长、学生、老师三方面的调查,全面的了解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在采访前期,首先对各个学校的规模、师资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然后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及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做了一定的对比分析,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农村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弊端。下面针对各种情况做一下具体的利弊分析:
首先讲一下学校的师资问题,据我了解,在我们镇上共有32所小学,3所中学,相对其他镇算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教学团队。但看似师资规模很大的教学团队,却存在很严重的师资匮乏问题。就如我的母校而言,学校规模相对其他学校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学校,在校学生大概有三百人左右,按此学生规模,学校至少要14名老师才能做到正常的分课、授课。但事实并不如人意,目前真正在校的老师只有7人,其中还有1人请了长期病假。也就是说,真正能够代课的老师只有6人,其中还有经常要开会、忙于一般琐事的校长,这样一来,耽误的只有那些孩子们。可我们应该都明白,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是孩子们打好基础的阶段,就如同孩子学步阶段。如果连最起码的走路都不会,还何谈跑步呢?所以,小学教育应该予以重视,做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一个学校,要想完成社会使命,真正的履行对国家的承诺,若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做后盾又怎能承担起这份神圣的责任呢?就这次调查,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并且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针对师资匮乏的问题,我在这次调查中着重关注了一下,后来通过一些调访,我有了详细的了解。总的来说,造成这一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第一,没有多少老师愿意在工资极少的情况下来到农村执教;第二,虽然现在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比较多,但入编人员却极为有限,所以真正的老师依旧很缺乏,从而造成农村学校只有出没有进,退休的不少却没有新分配的老师;第三,就是入编的老师虽然没有,但政府每年会为农村学校提供一些聘职老师,当然聘任的这部分老师需要学校自己承担聘任资金。按理每年国家补助的资金足够聘任老师的,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学校没钱,而是因为校长的私心。作为一校之长,本应尽到为人师表、为人师长的责任,做到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但
事实并不理想。就像所说的“天高皇帝远”那样,他们的顾虑比较小,压力也比较小,所以尽可能的利用手中的那点权利收揽钱财,对于学生得过且过,把所有的压力都放在老师身上,却没有半点鼓励措施,因为欠缺老师,所以采用包班制,一个老师既要教语文又要教数学,英语当然是没有老师了„„
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农村教育近二十年来不但教学质量没有提高,反而呈现倒退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随着城镇对农村孩子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去了县城,再加上农村学校内部腐败比较严重,所以农村教育正在向一个死胡同里钻。如果政府不能给以重视,惩处一些当地官员,适当施加一定的压力,农村教育绝对不会有真正的改善。当然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只要深入农村,就会发现只有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才会真正的想到学生们,其他的都在得过且过,积极性很低。
师资匮乏是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就是学校的留守儿童问题。目前国家一直在关注着农村的教育,减免学费、助学补偿、无偿建房„„几乎是农村学校的一切费用支出都可以由国家来承担,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教学质量、减轻家长的负担。对于国家而言,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一举动,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也引来了社会各阶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经常性捐赠一些书籍、衣服、书包等等。看似很好的举动,却并没给农村孩子的教育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全部转交于他们的手中,而是被相关负责人占为己有。这样一来,社会的关注不但没有带给他们好处,反而影响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总的来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农村监督机构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人钻了空子;第二,是当地政府只是响应国家号召,并没有实质性的去监督、去执行,从而致使下级人员恣意妄为,欺上瞒下;第三,就是针对到具体的责任人了,他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真正的大爱意识,私心较重,不足以做到为人师表的典范。
目前,虽然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行业,老师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教师待遇问题仍然是至今教育行业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记得在我上小学那个年代,虽然老师工资不高,但每当到教师节那一天,总会放一天假,老师们都会去镇上开教师会,政府会为每位老师准备一份礼物。但现在呢,几乎让人可以忽视
教师节这一天,没了庆祝、没了鼓励。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如果把教育行业放在市场上比较一下,农村的教师待遇依旧属于中低层阶段。当然了,相对于以前,工资待遇还是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物质改善的同时,精神鼓励却显得越来越脆弱,没有多少人真得记得老师的节日和平时的付出。其实作为老师,更在乎的还是他们的学生,因为只有学生的认可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作为政府,要想真正的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发展的源泉。我想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的老师无论走到哪,都会被人崇拜与尊敬,正因为这样,日本的人才才很多,科技才很发达。所以,国家在不断改善教师工资水平的同时,也应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虽然每年国家都会评出各种优秀教师,但在农村这种体制却并不完善,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在这次调查中,家长反应比较强烈的就是学生的入学问题。现在农村学校也在奉行国家的政策,非满七周岁的孩子不准入学,哪怕差一天也不行,不过可以旁听,只是没有学籍。现在随着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所以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龄都比以前较早,在这些年龄不足七周岁的孩子们中,有的孩子在班里成绩非常好,据后来从他的代课老师那里得之有几个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可惜的是他们无法升级,必须留下来明年继续上一年级。听到这些,我真的很困扰,不知道这个国家明文规定的入学条件是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对于那些因为年龄而无法升级的优秀生有点遗憾,感觉在耽误他们,有的明明就差那几天或几个月就到七周岁的孩子,无论心智还是行为与七周岁并没有明显区别,而且成绩也相当好,如果不准升级,是不是相当于耽误一个孩子的时间呢?
对于这个入学条件,尽管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避免孩子过早的接受非他们那个年龄要承受的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但随着国际化的日益突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在日益增强,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入学条件呢?当然,在增强孩子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想既增强孩子的竞争力又让孩子能够永远充满朝气,就应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让孩子在玩中找到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动力,从而推动他们不断的自我探索和进取。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不断地探索中增强竞争力。
除此之外,在农村的教育行业中还存在其他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农村信息获取资源较少、农村孩子接触面太窄、实践能力比较弱、学校领导责任感不强„„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提高农村教育问题,不仅要得到国家的重视,还要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校长要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给予老师适当的鼓励,真正的为学生负起责任。
另外,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师资、留守儿童、教师待遇、学生学籍这四个方面,对农村的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做了详细的了解与报告,通过近两个星期的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也不会真正的注意农村教育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一直以为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关注,随着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农村教育正在一步步的改善。却没想到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其竟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农村教育并没有像表面那样繁荣,而是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败,就如前面所言农村的教育正在向一个死胡同里钻。所以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对于那些私心较重的学校领导给以严厉的惩罚,对于那些有责任心、有能力的老师给予奖励,彻底的整顿一下学校风气。如果这样,相信农村教育将会取得质得飞跃,毕竟有责任的老师占有多数,主要是风气不好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农村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只要当地政府能够由原来的“喊口号”变成“付行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重奖优惩劣,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相信农村教育的发展前景将会很光明。另外,如果农村教育体制改善了,将会缩小城乡的教学差距,减少流动人口,这样不仅给农村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及便利的环境,也减轻了城市人口的压力,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三篇: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 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 2 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在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走访,普遍可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大学生人才饱和,市场消化不良吗? 不是,而是当前的高校教育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在动态环境下,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高校教育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技能。其次高校教育市场观念,体制及结构有待改善 一方面,市场意识薄弱。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是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公办教育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出资,高校依然是传统教育方式,它只管生产,只管计划式大量招生, 对学生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理论培养,理论脱离实践,至于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则是置身其外。比如:学计算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结构非常清楚,倒背如流可是到毕业时,尚不知道内存条的实际模样。这样的产品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吗? 另一方面,教育结构需与市场同步。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同的科目,相同的老师讲的还是以前的东西,甚至讲义一字不变,只是听的学生不同罢了,这样的静态教育,学校如果卖个录音机岂不是更省成本吗?市场在不断变化, 产业在持续升级,相应的学生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甚至超越发展!还有:人才市场消费环境日趋理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模式发生改变,由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才的消费由市场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企业的用人方式讲成本,求实效,讲投资与回报,人才的需求是希望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拿来主义”,不仅仅是期望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实践技能,拿来就可上岗实用。比如:人才交流市场的应届毕业生常听到的词语是”有工作经验吗” ,其实质内涵是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需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以有利于改善学生就业问题。
第四篇: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我们调查了xx村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1%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13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50%的孩子八岁才开始上学。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农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三、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落实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建校舍负债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当中去,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抓住宝贵的机会,正当特岗教师或者三支一扶志愿者等,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学校来讲,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改变现状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可见农村人们对好的教育的期盼,对大学生的仰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做一点思考呢!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
(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