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3 08:4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

第一篇: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

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

新教育是什么?开展新教育实验有什么现实意义?新教育带给我们什么?如何领会和践行新教育?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和疑惑,也带着对新教育的憧憬和梦想,我们山东五莲县洪凝街道初级中学一行近40人,到新教育实验区河南省焦作市参观学习,短短几天时间,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把焦作之行最深的几点印象和感悟与收获简要总结如下,和同事们分享。

一、新教育带给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焦作市万方学校,胡仔华老师以《用图画和世界说话》为题,讲述了她和学生读写绘的故事。在十几分钟的发言中,胡老师从从容容,娓娓道来。而在发言的最后,胡老师自己说,2008年1月,她去苏州参加读写绘研讨会的时候,为了准备一篇2000字的发言稿,发愁得不知该怎么办,四处向人求助,请张硕果、马玲老师等人数次帮她修改稿件。而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阅读、写作、发帖,胡老师已经完成了农历课程等较高难度的课程,现在的她已经成为焦作市新教育实验讲师团核心成员,经常到焦作市各区县为老师们做培训。2009年3月,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向儿童课程优秀实验者赠送书籍,胡老师成为首批获得赠书的实验者之一。

在焦作,像胡老师这样在新教育实验中成长起来的老师还有很多。2008年秋冬,“毛虫与蝴蝶”实验项目向全国实验教师推荐了2008——2009年度上期优秀示范主题帖33个,焦作占16个。其中,五年级和三年级的优秀毛虫几乎全部都是焦作的老师。

二、新教育带给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用诗歌开启黎明,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始了奇妙的毛虫之旅,用诗歌时刻开启孩子的心灵,呵护孩子在漫长的学习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与勇气;用故事教会孩子思考人生。在焦作短短的几天时间,每一天都带给我感动,带给我美的享受。令人陶醉的晨诵展示;充满童趣的读写绘教学,使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感动在其中。我想这句话是对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阅读,则能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孩子六年,影响孩子六十年。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精髓所在吧。或许,新教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和孩子一起,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过,在生日的祝福中走过,穿越24个节气,穿越四季,感受生日诗带来的喜悦与感动,与孩子共同编织幸福的童年。这样的教育生活对学生来讲,何尝不是幸福的?对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幸福的?

听老师们的晨诵成果展示,诗歌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老师。老师充满感情的引导,学生深情的朗诵,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用诗歌开启黎明,我觉得,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之中,生活在快乐之中,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在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奏响生命的旋律,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老师们的读写绘教学更是充满了童趣。投影上精美的画面,配上老师那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我们都带入了故事王国,仿佛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时喜,时忧......语言的魅力真是无穷的,孩子的成长历程及整体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孩子的培养,功夫不在一朝一夕,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掘,丰富孩子的心灵。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良好倾听习惯和表达应对能力,也感到了理想课堂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看到一个个优秀成果的展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影响力有多大,新教育之路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之路,他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一段美妙之旅,它会带给孩子一个多么美妙的人生;他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一段多么美好的回忆。

还有那些写绘课,真是妙趣横生。胡仔华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女孩叫李娟,在没有接触绘

本之前,李娟是个很平常的孩子,性格内向,成绩平平。二年级起,参加读写绘实验以后,李娟的写绘作业很突出,经常受到大家的热情鼓励。从此,她的心灵和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年级时,从没有得过一百分的她,语文数学居然考了双百分!她变得更加自信,活泼,兴趣更加广泛,更加喜欢独立思考。胡老师介绍说,她们班59名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想象独特。每次写绘作业,都是丰富多彩;课堂上回答问题,常能联系上绘本中的人物;孩子们更加喜欢关注细节,书中的插图,课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成了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量的绘本阅读使孩子们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大增强,班级自由书柜常被借阅一空。

还是那位不知到什么名字的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晨诵。这所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的家庭条件一般,这从学生们的衣着打扮可以看出来。但这些学生的精神状态却非常自信、阳光,他们展现出来的素质和底蕴,一点儿也不比城市里的孩子差。

三、对新教育的进一步认同

几位老师在《走进新教育》的报告中有几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与大家共享。

(一)、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二)、相比较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对学生精神生命的引领。它借助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来丰富孩子的心灵,引领其精神的成长,这也是新教育的重要特征。

新教育,并非对以前教育的否认,也并非是从无到有。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新教育之所以新,就是它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矫正和疗治,批判和建设。

(三)、“一朵花,可以拒绝香艳,但一定不要拒绝绽放;一个人,可以拒绝华丽,但一定不要拒绝成长。每天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你就是最优秀的!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优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焦作市中站区造店回民小学赵莉莉

四、教学管理

几所学校的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超前,新课程精神和理念都已化为教师们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前对学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新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获得,课堂教学做到了优化、高效、高质量。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组织、利用好既有的自习课,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关于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结构的优化方面,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借鉴。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集体备课。凡公开课、赛课等,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数学组就是典型:她们四个教师真的是在集体备课、集体反思。非常扎实生动,不是作秀也不是一日之功。

二是课前五分钟活动搞得很有特色。地理课堂上,课前,一名学生给大家读自己收集的资料(每班按学号依次排,一周一个同学收集地理相关资料),读完后给大家出几个问题,其他同学来回答,最后大家给收集资料的同学打分并说明打相关分数的理由。其中一节课,值日同学的主题是“地理奇观——三江并流”,他从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水源状况、地貌状况、人文状况等多方面描述,描述得淋漓尽致。紧接给大家提出了问题——三江是那三江?它们的发源地是哪儿?其他同学回答并给分(要求说出理由),最后老师给予点评。历史每堂课都有课前热身三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整理自己最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可讲可演,形式多样,最后由老师评定其等级。政治科,每堂课讲授前,由一位学生朗读自己编写的时事快报,其他同学听后给予评分,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内

外大事,拓宽学生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公开课,执教老师课堂上非常具有亲和力,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教师教学中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训练。这堂课没有哪一个知识点是老师教出来的,都是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对如何去发现、归纳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了方法上的点拨,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回答问题时数学语言组织得非常严密。

四是课外活动常抓不懈,成效显著。选修课、活动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语、数、英、理、化等学科都办有课外提高班和超前班,培优拔尖工作成效显著,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中、省、市各科知识竞赛,获大奖在成都市占绝对优势;艺体等其它兴趣小组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组团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异想天开”等栏目,表现不凡。学生既锻炼了自己,又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五、对我们的启示

反观我们的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学生学习习惯、阅读教学等,都与焦作的先进学校与新教育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差距是不足也是动力。下一步我们的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领导需要不断学习和深造,用先进理念引领教师思想和业务提高;我们的教师还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投身到课改之中,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人人争做专家型教师;我们的学生需要更加注重文明修养,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德智体全面发展;人人都增强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教育市场化带来的生源的残酷竞争,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大力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打好总体战,形成教育合力;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努力把新教育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贯彻到实处,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

第二篇:参加桦甸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会

参加桦甸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会

我是开放教育2010年(春季)法学专科的学生。到现在,学习日程已经有近1个月了,通过学习,感想和收获颇多,从学习中也得到很多益处。下面分几个方面简要谈一谈在开放教育学习中的体会。

一、开放教育为我提供了再次“充电”的机会,使我找到了完成专科学业梦想的捷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知识的匮乏和不足,渴望补充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身业务水品的欲望与日俱增。只有不断学习深造,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一直期盼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借以提升文化水平和现代科技理论知识,以应对社会的进步和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正当我在寻找适合的学习途径时,单位同志向我介绍了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它所独具的免试入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方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手段等特点,这是任何高等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种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使我下定决心,选择了桦甸电大开放教育专科的学习。回顾已经走过的学习历程,自己的确受益匪浅,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施行,正是为我们这些有工作却依然梦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同志而专门设计的,这种教育体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符合广大在职求知学生的共同心愿,是所有参加开放教育众多学生的理想选择。

二、所学知识指导本岗位具体工作,丰富才学,学以致用

参加电大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开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开放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中央电大为我们统设的科目合理、时代感强。桦甸电大为我们设计的选修课程,即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又能考虑社会所需的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选调了博学多才、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学到了例如《法理学》、《宪法学》、《英语》等课程,这与我们日常工作于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深深地感谢桦甸电大为我们提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衷心祝愿桦甸电大在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各类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对于我们已经参加工作的学员来说,舍去应酬、坚持到校上课,挤出时间、完成作业和自学计划,真正的保证按时到校参加面授辅导、网上自学和撰写作业,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像我们这些参加工作的学员,都有自己的事业,干着具体工作的。又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各种应酬之事也此起彼伏、接应不暇。自从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为了保证各科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我给自己定下了两条落实的措施。第一,要舍去日常不必要的应酬、坚持按时到校上课;第二,每天要挤出一小时,以保证完成作业,使自学计划落到实处。如遇到确实忙不开,致使当天一小时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那么就采取依次顺延后补的方法,在第二天里花上一个小时,依此类推,从而保证了每周学习任务的完成。经过3月的学习,我个人的体会是坚持到校上课,每天务必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不仅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并没有因此影响到什么,反而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紧跟形势,及时掌握现代学习技法,提高学习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使我感受最大的是,这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使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开放教育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3个月来,通过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自己对传统教育形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观念进一步更新。在学习中能够及时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虚心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咨询,或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通过答疑电话、网上讨论版(BBS)和专业课程老师的电子信箱传递电子邮件等途径寻求解答。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地具体体现。如何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加快建立学生分散化、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模式,还有待学校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第三篇:参加桦甸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会

参加桦甸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会

我是开放教育2010年(春季)法学专科的学生。到现在,学习日程已经有近1个月了,通过学习,感想和收获颇多,从学习中也得到很多益处。下面分几个方面简要谈一谈在开放教育学习中的体会。

一、开放教育为我提供了再次“充电”的机会,使我找到了完成专科学业梦想的捷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知识的匮乏和不足,渴望补充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身业务水品的欲望与日俱增。只有不断学习深造,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一直期盼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借以提升文化水平和现代科技理论知识,以应对社会的进步和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正当我在寻找适合的学习途径时,单位同志向我介绍了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它所独具的免试入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方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手段等特点,这是任何高等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种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使我下定决心,选择了桦甸电大开放教育专科的学习。回顾已经走过的学习历程,自己的确受益匪浅,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施行,正是为我们这些有工作却依然梦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同志而专门设计的,这种教育体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符合广大在职求知学生的共同心愿,是所有参加开放教育众多学生的理想选择。

二、所学知识指导本岗位具体工作,丰富才学,学以致用

参加电大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开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开放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中央电大为我们统设的科目合理、时代感强。桦甸电大为我们设计的选修课程,即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又能考虑社会所需的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选调了博学多才、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学到了例如《法理学》、《宪法学》、《英语》等课程,这与我们日常工作于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深深地感谢桦甸电大为我们提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衷心祝愿桦甸电大在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各类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对于我们已经参加工作的学员来说,舍去应酬、坚持到校上课,挤出时间、完成作业和自学计划,真正的保证按时到校参加面授辅导、网上自学和撰写作业,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像我们这些参加工作的学员,都有自己的事业,干着具体工作的。又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各种应酬之事也此起彼伏、接应不暇。自从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为了保证各科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我给自己定下了两条落实的措施。第一,要舍去日常不必要的应酬、坚持按时到校上课;第二,每天要挤出一小时,以保证完成作业,使自学计划落到实处。如遇到确实忙不开,致使当天一小时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那么就采取依次顺延后补的方法,在第二天里花上一个小时,依此类推,从而保证了每周学习任务的完成。经过3月的学习,我个人的体会是坚持到校上课,每天务必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不仅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并没有因此影响到什么,反而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紧跟形势,及时掌握现代学习技法,提高学习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使我感受最大的是,这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使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开放教育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3个月来,通过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自己对传统教育形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观念进一步更新。在学习中能够及时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虚心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咨询,或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通过答疑电话、网上讨论版(BBS)和专业课程老师的电子信箱传递电子邮件等途径寻求解答。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地具体体现。如何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加快建立学生分散化、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模式,还有待学校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我在开放教育下的学习体会》例文2 注:可以参考此文进行论文的撰写

身处这样一个信息变幻莫测、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对于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一方面迫于时代对知识要求的紧迫感,一方面又苦于工作的时间的安排和学习途径选择的困难,所以一直在寻找一个再学习的合适机会。电大开放教育的开设,以它面授与远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特有的时间安排与授课体制,为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搭建了一个再学习的知识平台!下面谈谈我在电大学习的感受。

一、面授教学——老师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走近我们 我们的面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因为我们的课时量较少。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针对我们班级的特色和我们的实际需求,以平实却又充实的教学设计,给我们课程上的引领。每一堂课,我们都在开放的内容,突出的重点和师生的互动中,享受着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往往,我们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教学中,高效的吸收无穷无尽的知识。老师也是不留一点的授予我们。我们总是和老师之间有一种默契,那种默契正是一座无形知识的桥梁。

学校还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选调了博学多才、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专业课程,这与我们日常工作于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开放教育中必须掌握的学习新模式

我们生处于各行各业,可想而知,工作是忙碌的。除了来之不易的面授时间,我们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律自由安排的。在这段时间中,由于缺少跟老师交互的机会,自主学习就成了我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之前,我们在心理上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比较不适应的,因为面对一本本厚厚的又覆盖面如此之广的教本,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去自主建构这样复杂而又多样的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可喜的是,学校在为我们教材和课程安排上作了精心的安排,既体现了整体性,又注重了统一性,让我们一方面在间隔性的课堂学习中得到引领,精辟的讲解让我们减少了很多自学时的盲目,另一方面合理的教材选择,让我们的学习既得到了较大知识面的含盖,又在知识体系上自成一体。我们每名学员都配有一本“自主学习记录本”,我们可以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记下来,使我们真正掌握了自主学习新模式,这样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优势。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它所独具的免试入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方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手段等特点,这是任何高等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三、网络教学——为我们架起了现代化的沟通桥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变幻莫测的社会,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即时的问题与困难,这些如果仅靠面授的时间去向老师寻求解决的途径,显然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使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开放教育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通过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自己对传统教育形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观念进一步更新。在学习中能够及时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虚心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咨询,或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为我们开设的网上答疑时间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跨时空的交互,较好的弥补了长时间自学而缺乏指导时间的空白,有时我还通过答疑电话、手机短信,网上讨论版(BBS)和专业课程老师的电子信箱传递电子邮件等途径寻求解答。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支持,使我们对吸收和消化新的知识有着良好的作用。

总之,电大教学为处在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电大的老师更以他们的认真和博学给了我们知识上的引导。感动于老师们的细心,动容于老师们课堂内外的兢兢业业,作为一个普通的学员,我要对学校优秀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手段说声谢谢,也要对精心培养我们的老师表达我最衷心的谢

意!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在职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我有幸报名参加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行政与管理专业的学习,以期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争取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

通过老师的深入讲解和《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的学习,我对电大的现代教育模式有了新的认识,电大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其教育信息通过卫星电视系统和互联网平台覆盖全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高等教育伸展到基层和边缘落后地区,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电大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开放,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详细研究了《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的内容后,我对有关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实施细则有了全面的了解,电大的教学模式体现为以可称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导学精讲为辅,以学生协作学习和答疑为补充,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以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益。

课程方面,为适应开放教学需要,电大的课程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电大的课程安排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最大的区别是上课时间安排于晚上和周六、日。学生以自学为主,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利用网上的教学平台,以及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课、录像课等途径掌握所学知识。为了便于学生自学,电大在教材的编排上都尽可能地考虑到承认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时间不足等问题,力求简明、突出重点,并注重多种媒体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例如电大教学计算机辅助软件CAI课件,它可以实现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试验等功能,具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性,此外,电大提供的网上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网上选择课程、浏览资源、协作学习、参加教学活动以及完成形成性考核等。这些都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修满学分,顺利毕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宽进严出” 是电大教育体制的一大特色,这就对我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冲突,树立和巩固学习信心。在新阶段的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合理分配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同时,按照既定时间表行事,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悠闲的学习时间,争取最大程度地缓解工学矛盾。总而言之,电大开放教育提供了现代便捷的教育方式,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地学好所学专业,对于我们上班族而言更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获取知识却是充满快乐的,为了让自己在新世纪不落伍,让生活变得更为充实,将来为社会能多进一份义务,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第四篇: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

2013年4月27日、28日,我们一行11人有幸来到海门,参加2013年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研发卓越课程专题研讨会。在27、28日两天的时间里,我们的观摩学习活动尽管短暂,但收获颇丰。我感受到了海门人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卓有成效的新教育执着追求。

一、开幕式许海新博士致开幕词

27日早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到了会场,会场已经来了很多全国各地的人。前面的位置已经坐满了,我们只好坐到了后面,赶紧准备好相机,期待着精彩的开幕式及卓越课程展示。开幕式由新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勇主持,首先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博士致开幕辞。我是第一次见到许新海博士,没想到他这么年轻。许局长首先转达了朱永新教授发来的贺信:亲爱的新教育同仁:欣闻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暨研发卓越课程专题研讨会召开,我因为在中央党校学习,无法参加,深感遗憾。课程是新教育的生命所系,活力所在。课程的丰富性、深刻性决定着新教育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我曾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卓越的生命是由卓越的课程润泽起来的。祝新教育开放周圆满成功!祝各位新教育人健康顺利!许新海博士说,去年的年会中,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研发卓越课程,希望所有新教育人把眼光投向课程,让所有的师生因卓越的课程而得到卓越的成长。

许新海博士还阐述了他对于新教育卓越课程的三个观点。

1、要培养教师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

新课程的方案,让教师拥有了一定的课程权力,在课程研发中,教师首先要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成为课程的创生者,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能力和创生能力应该是所有教师特别是新教育教师最需要着力培养的能力。

2、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因为卓越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指向,一个追求的目标。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教师们或许还不能为每一个孩子设计最适合的课程,但起码可以给一个群体、一个班的孩子设计适合他们的课程。

3、要让每一个生命通过合适的课程得到丰盈。

课程是跑道、是旅程,对于教师来说,最关键是如何穿越这个跑道,如何经历这段旅程,而当每一个人在跑道上不断去努力、创造新的课程、创造卓越课程的时候,就能更多地把课程与生命融合。而此时,这样的生命不仅仅是学生的生命,也是教师和家长的生命。

二、卓越课程展示

4所小学带来的卓越课程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课程中,孩子们有的富有诗意,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大气卓越,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卓越课程中得到快乐的成长理念。

1、平山小学:让生命诗意绽放

平山小学的校园情景剧童诗课程《我,怎样长大》,就这样慢慢地展开了:教师引领学生观察大自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生活中寻找诗的元素和韵律;诗集拍卖会上,孩子们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竞买最爱的诗集;诗歌达人竞选活动中,小跳同学展现出出乎意料的诗歌才华。三个环节的设计,简简单单就让人看到了在童诗课程中孩子的成长经历,从老师的引领到自己爱上诗歌,最终成长为诗意的少年。展示中,孩子们吟诵的诗歌,有名家名作,更有他们自己的创作,丰富的想象,天真的语言,让观摩的教师们为之赞叹不已。

2、麒麟小学:让责任的种子扎根于心灵的土壤(1)缘起春花的故事

麒麟小学的责任教育缘起一个真实的春花姐姐的故事。残疾运动员李春花是麒麟小学的毕业生,自小患小儿麻痹症,而手脚不便的她不畏艰难,刻苦训练,成为了铁饼运动残奥会冠军。(2)环境课程体会责任的含义 李春花的故事感动着麒麟小学的师生,学校以迎春花作为校花,以李春华的名言辉煌只是瞬间,拼搏才是永恒为座右铭,激励着麒麟小学每一位师生,这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激发了每个人对责任的思考,这也成就了学校的责任教育。(3)阅读课程播撒幸福的种子

学生动情地朗诵选自校本教材《幸福的种子》中的主题诗《责任擦亮未来》,道出了心中对自己、他人、集体、家庭、自然、社会的责任意识,让人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印迹。(4)活动课程绽放绚丽的花朵

独具特色的沙画展示让全场人惊艳,用沙子描绘出来的责任之花,虽然短暂,却十分珍贵。责任作为一种善良的心态、一种自觉的行动、一种博爱的境界,也在展示活动中得到了一一体现。

3、中南国际小学马来西亚,我来啦!

作为一所国际学校,中南国际小学展示的卓越课程体现着国际的元素。这一堂国际理解教育课设计非常独特,教师带领着学生去马来西亚游玩,通过小考官的提问,让学生辨认马来西亚的国徽、国鸟、国旗、国花等;通过不同的小组展现马来西亚的特色游戏、美食和节日。整堂课,从开始乘飞机去马来西亚,到最后乘飞机回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让师生包括观摩者始终觉得自己就置身于马拉西亚。参与展示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毫不怯场,时不时蹦出来的童言童语让人捧腹大笑,也体现了孩子们在课程中的一种自然、纯真的状态。

4、余东小学用京剧点燃学生的生命

一阵锣鼓震天,余东小学的展示活动可谓霸气开场。身穿京剧服装,描着精致脸谱的孩子们蹬蹬蹬地上台,一举手一抬足之间就已经京味十足,让人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戏园子。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余东小学在当地京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京剧课程,将传统艺术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小小穆桂英、小小杨子荣,都是校园里的名角儿。主角们抢眼,小龙套也丝毫不逊色,几个身段还稚嫩的孩子在大鼓上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展现柔韧的身姿和扎实的京剧基本功,引来一片叫好声。

第五篇:参加新教育小学开放周活动小记——寻梦之旅

参加新教育小学开放周活动小记——寻梦之旅

乍暖还寒的三月,我们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的“寻梦”之旅——到南京扬州的“翔宇宝应实验小学”中的“新教育小学”参加“开放周”活动。

这次南京之行,给我的思想震撼是巨大的,让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了更新的认识,每天都被一种新奇包围着,对新教育由陌生到熟悉,由挑剔到认可,再到产生付诸行动的决心,情感随着对这个实验群体的了解而不断变化,很难找到确切的文字来表达我的这种心灵历程。

在这个美丽的扬州,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是一群为教育痴狂的人,他们用激情和创造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之路上,他们正在过着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几天听到最多的词是:生命、梦想、追求、价值。而且在每堂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老师能将当前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命产生关联,也就是与学生当下生活体验相结合。

一、儿童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

l 晨诵——与黎明共舞。

晨诵的目的不在于背诵,而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关系,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晨诵不是“道德的教唆与灌输”,而是“灵魂与精神的一次舒展,一次舞蹈”;让每一首诗与孩子此时此刻的生命相关联。诵读的内容是优美的诗歌和古诗词。在阳光初露的清晨,老师和孩子们诵读着美丽的诗句,置身其中的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的美好。这个清晨因为了这些美丽的文字,因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因为了这些可敬的老师,而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晨诵的一般流程是:诵读开启黎明的诗(各班老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自己确定的诗,一般来讲是寓意较为深刻的一首诗)——复习一首旧诗(可能是上一次诵过的,也可能是与新诗相关联的)——学习新诗(如果遇到一位孩子生日,教师相应挑选生日诗送给小寿星)。

11日的晨诵课,一(2)班的周红艳老师是这样领着孩子们诵读的:周老师用甜美的声音开启了新的一天(幻灯片上打出):“一(2)班的孩子们呀,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迎接新的一天吧!”然后出示黎明唤醒诗《全都喜欢上》并诵读,接着诵读复习诗《春鸟》,最后学习新诗《小花朵的梦》。

出示题目后,老师问:小花朵的梦里有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教师范读:

小花朵的梦

王宜振

调皮的风,把小花朵的梦,吹开一条缝。

它想瞧一瞧,小花朵的梦里,有没有会唱歌的星星?

它想数一数,小花朵的梦里,有几种漂亮的颜色组成?

谁知,从那条缝里,滴出几滴,弯弯曲曲的鸟声。

接着,老师与学生对读,学生自读,学生个别读,前后桌相互读;男女生分段读。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学生的绘本图片,接着,在图片的旁边出现了这首《小花朵的梦》的全文,与刚才不同的是,加了个副标题“生日送给王沁雪”。老师和同学用热烈的掌声祝贺她的生日,大家用最美的声音朗读生日诗。最后伴随着生日歌,屏幕上出现了:“祝愿王沁雪王沁雪天天快乐!永远拥有美丽的梦想!”师生一起把美好的祝愿送给了王沁雪。

得到生日诵诗的孩子满脸的兴奋。此时的我,很感动——一种来自对生命敬畏的感动!用诗歌启迪生命,用诗歌叩响心灵,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晨诵后,马玲老师主持评议,说明这首诗是特意为王沁雪挑选的生日诗。生日诗的挑选需要教师根据孩子的特点,而且不能重复把一首诗送给两个人。

回顾整节课,我发现诵读课其实很简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诗歌美美地熟,在无意记忆状态下达到会背。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地讲解,只用很少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这节课老师只问了一个问题——小花朵的梦里有什么,引出了这首诗。

在高年级的晨诵课上,老师就有必要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诗意了。13日,李吉银老师的诵读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教的是陆游的《梅花》。开启黎明的诗过后,李老师出示了要诵读的古诗《梅花》,他先范读了一遍。接着,他对诗人陆游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就让学生自由朗读。难解的词在课件上做了简单的解释。

学生读得不错,不过显然对于诗句的意思还是不够理解,李老师就像讲故事似的串讲了一下,学生一下子就清楚了:诗人听说梅花在早晨的风中开放了,兴冲冲地去看,哇,看到了满山遍野,好像下了雪一样的梅花。他真想每棵树每朵花都好好地欣赏品味啊,可是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握化作千千万万个,一树梅花前一放翁呢?

接下来,学生读得就更有味道了。

接着,欣赏了一组梅花的图片,老师不断用语言引导:“走进梅林深处了”“我们陶醉其中了”。学生反复读诗句,读得越来越好。

l 午读——阅读童年书籍。

新教育实验午读,它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得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也就应该是符合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依据研究,在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反思……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注意讲述的生动性”是绘本课的要领。

低段读写绘

3月10日,我们听了一(3)班的郝玉梅老师的绘本课《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郝老师先展示一幅图,是这个故事的封面,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边播放图片边讲故事。

教师边讲边让学生配合(文中的一些象声词,让学生说出来,如:呱唧呱唧)。教师讲完后,问:“故事好玩么?让我们一起表演吧!”学生们兴趣盎然,郝老师安排学生演大灰狼,读红色的字,老师演剩下的角色,读黑色的字。表演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今天谁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学生讨论后,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引导得出他们的运气都很好!

最后,老师说:“故事还没有结束呢,第二天,哇呜、咕鲁鲁和贝罗都来到了乌鲁鲁的家,他们说:‘你昨天不是说午睡林里有一个秘密吗……’”(出示作业:乌鲁又会怎么对朋友们说呢?后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们尽情地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再画一画吧。)

老师让学生先在前后桌互相说了一遍续编的故事,然后绘画。学生没有当堂完成绘画,留到放学后继续做,同时老师要求: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②让爸爸妈妈把你说的记下来。这个作业完成的过程就是新教育实验所说的“暮省”的一部分。

高段读写绘

高段绘本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写作的训练。11日,马玲老师为大家做了一节高段绘本课《三只小猪的故事》。开课时她问:“谁不知道这个故事?”一位学生举手,马老师就让大家陪他一起温习一下。温习后,马老师郑重地告诉大家,这不是真相!于是进入一个关于《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是一个刊登在《大野狼日报》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喷嚏和一杯糖的故事。马老师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起这个故事……

讲完后,马老师让学生们思考:“现在我们有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却说的是同一件事,同学们想一想,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多是同学认为大野狼述说的是真相!老师引导:“我们是否被彬彬有礼的大野狼蒙住了?”然后出示几处图片:大野狼的汉堡——由小兔、小猪等动物组成,大野狼的早餐——小兔的身体。启发学生: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视角,便有了天壤之别。然后让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方。最后布置作业:A这种从另外视角颠覆童话的写法很有意思吧。请你选择一些经典童话,比如《小红帽》、《汉赛尔和格莱特》等,模仿着也创作一篇吧。注意:蛛丝马脚的细节可以通过插图或者文字上的更加精心构思来体现!B假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由众神之王的宙斯手下的新闻官发布,又会是怎样呢?C 假如《珍珠鸟》由大鸟来写,他们还会最后以“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吗? D假如《九色鹿》的故事由调达来讲述,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课后,马老师和与会者一起研讨这节课,对于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马老师这样描述:“从思想上,培养孩子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从写作上,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马老师说学校对绘本课没有考核,主要采取不定期听课、言说榜样、把优秀案例尽快提供给老师等方式,让大家一起往前走。

整本书阅读

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有导读课和推进课,一本书读后,老师要上读书课。以《苹果树上的外婆》为例,导读课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外婆桥》的儿歌,再把奶奶或外婆的照片拿出来,说一说自己的奶奶或外婆。推进课里就让学生变换着花样复述故事、配合着游戏与画面大声朗读新的章节。读书课就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主题一:外婆和奶奶各带来了什么?主题二:想象与现实哪个更重要?最后可以进行拓展:我能为他们带去什么?

读书课的实质就是让学生重新回顾整本书,让学生经历读进去(就是领会书的内容)又读出来(联系思想或生活实际有感受)的过程。老师根据书的主题确定专题,让学生讨论,讨论过程中穿插书中重点段落的读,通过讨论回顾,让学生对书的主题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让书中美好的精神情感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里。

老师还可以设计亲子共读题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如陈美丽老师设计的《彼得·潘》第一章的亲子共读题题是 问:达林太太是怎么清理孩子的心思的?她为什么要清理?请妈妈们在下面写一写:您在清理孩子心思的时候,发现孩子心思地图了吗?

问:你认为那几片落在婴儿室地板上的叶子是怎么回事?

暮省——学生写随笔。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低段儿童的写作主要是与父母联合,并与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听课的时候,我翻阅了学生的绘本,低段的学生图画比较好,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的仿写诗和创编故事,一小部分学生是家长帮忙完成的,孩子绘画,家长写字。而高段的绘本中,写的是晨诵的内容和自己仿写或改写的诗歌。

二、教师专业发展: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l 专业阅读

10日和13日晚上的专题讲座中,魏志渊老师做了两个主题报告,分别是《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由》和《学科本体性知识》。他对专业阅读项目设计了几个基本假设:对于高度专业化的教师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每一门类的知识,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阶梯;对每个不同背景的教师(学科背景,经验背景)存在着一条最合适的阅读路径。

他以几本书为例这样来说明阅读的阶梯:

他说,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或许《静悄悄的革命》这样的书已经是教育学阅读的顶峰了。专家型的教师,则可能沿着顶峰继续前进。

他说,一个老师,如果反复读初级书目(案例性书籍),并乐此不疲。就好像一个人一生都喜欢看小人书一样,缺乏智力挑战,最终会有一个破碎的印象。初级书目往往是叶,是流,本该顺着叶子看树干和树根,或者由流而源。

他说,对许多朋友来说,首先要解决自己课堂里的问题,那么最重要的或许不是阅读教育书籍,而是阅读本体性知识书籍。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专业阅读结构中最重要的一块,它包括汉语知识、文本解读能力、儿童文学、学科实践和学科教学理论等。如下图所示:

《望湖楼醉书》的解读及教学此诗所需的本体性知识为:

1、苏轼其人其诗其文(林语堂《苏东坡传》);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提画、评画诗);

3、国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国画方面素养);

4、苏轼的其他西湖诗及相关背景;

5、此诗解释史。

他说,最合适的阅读路径是:遇到问题(学科教学、教育管理、职业认同……)——借助资源(阅读、共同体)——形成默会知识——遇到更高层的问题……

魏老师还提出了专业阅读的目标: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你的专业发展书籍!干国祥老师说,《给教师的建议》是必读书目,它是衡量自己阅读的尺度。作为语文老师,还应该读读《说文解字》,读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l 专业写作

12日晚,魏智渊老师做了主题为《专业写作:检测你的深度》的报告,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谈了新教育专业写作的目的、误区和特点、教育案例写作以及分析框架。

新教育专业写作的特点是以问题为核心,促使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与理解能力;与专业阅读、教育实践相互编织,成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写作分类: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案例、师生共写案例。新教育案例写作由教育叙事与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教育叙事要提供的材料是

1、清晰呈现问题本身。(一个问题学生,一个包含冲突的问题场景)

2、提供丰富的案例背景。(访问家庭、其他老师和以前的老师、同学)

l 专业发展共同体

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日常的共同阅读、相互评议教育作品、相互听课议课,也是新教育实验最日常的研究方式,许多参与专业共同体研讨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对话,才劈开了自己顽固的思维壁垒,突破了旧的思维框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围绕的核心是专业实践: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

参与评课,我感受到了专业共同体的智慧,很多问题都是在大家的争议中达成共识的。

三、构筑理想课堂:有效课堂研究

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构筑理想课堂”,也就是: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实验对课堂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有效课堂研究”层面。

在研究中,新教育有效课堂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框架最简表达式:

教学板块

要素

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理解并表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解并表述教材及单元要求

前测并表述学生对此知识或主题的原有认知

对目标的评估

表述时的清晰、明确、单纯

教学内容上的准确性

三维目标(目标三维)的分解与整合是否具有平衡性与可变性

教学策略

策略要点

教学资源选择,适度整合进具体教学

设计具体教学环节(流程)

单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学习清单设计

对策略的评估

是否将主要时间集中于重要目标的达成上

是否有冗余的环节

是否巧妙、机智、有效激发学生

具有可变性及变式,以及课堂上的实际应变

教学管理

量化内容

学生参与度及练习面、练习量

课堂纪律控制

学习小组管理及个别学生辅导

教学语言(准确、简洁、明晰、激情)

质性内容

课堂节奏及流畅性、清晰性和丰富性

课堂互动、对话的有效、平等、安全、指导性

学生情绪及求知欲

教学评估

课堂随机评估

对学生发言等学习行为的即时反馈

对学生情绪、学习态度的即时评价

作业设计

与目标的吻合度

是否能发现或构成认知冲突形成真正的学习

准确性,平衡性,多样性

可检测性,及是否便于快速检测

在课堂上及时评估,学生即时获得反馈

学习目标

学生何时知晓目标并影响其学习行为

学生是否能依据此目标评估自己的学习质量

依据有效课堂框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育团队采取了许多独特的听课、评课方式,诸如:录像集体评议,记录课堂上某单个学生的全部学习行为,记录并删除任课教师所有课堂语言上的无效语言、低效语言……

他们评课的质量很高,要求很高,有实效性。如《倍数和约数》这节数学课,老师的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刚听完,我感觉是一节优质课了。可是在评课时,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难点没有突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太少等。三年级的英语课《unit4》,在我看来课堂上老师用多种游戏贯穿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听了评课,发现这节课的不足:对学生个体的检测等待时间太短,没法暴露学生的问题;游戏太多,匆匆而过,节奏太快;老师设计的情境中缺少情感等。

从听的两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英语课上来看,实验教师基本上能按有效课堂框架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具体进行,但是还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祁华忠老师讲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用我们日常评课的眼光来看,教学设计上就暴露出一些问题:目标的设定不够准确,没有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预习作业形同虚设等。如果抛开有效教学框架,就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效率上,这节课还是不成功的,就是一节普通的讲解分析课文的课。陈金铭老师的《三顾茅庐》更是把大量的时间应用到了毫无价值的主人公排序上。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像干国祥所说“老师本体性知识欠缺”,二是实验老师没有完全领悟有效教学筐架的实质,不会灵活运用,第三,实验老师很年轻,课堂调控能力和备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可喜的是在这个团体中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叫干国祥。在“开放周”的最后一天,他讲了《望湖楼醉书》这首诗,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他的这节课对有效教学框架的落实,对本体性知识的淋漓尽致的阐述,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魏智渊认为此课还较为理想的做到了几个方面的结合:教学框架精确训练和语文情感、文本解读和教学策略、知识学习和融进生命经验……诸向阳除了认同上述理由外,补充此课达到了深入浅出的境界,他说这节课是“有效课堂”与“圆润课堂”的完美结合,“简约”而“丰富”。同时,他也提出了朗读训练还不到位的问题。干国祥也反思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从有效的角度,宁可舍弃后面的拓展,保证朗读。但这里的朗读学生也是基本达到了一定的理解程度,缺乏的是进一步细致的单独读和反馈。他还针对拓展提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拓展必须严格服务核心教学目标,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

四、启示和思考

在听、看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周之后的今天,冷静下来,沉淀在我心底的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每节课老师都要对自己要完成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一切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高效地达成这个目标而进行的。带着孩子往高处走一走——课程才会丰富,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成为可能。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是要凭借着这样一堂又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滋养孩子的生命。干国祥的课让我看到了,如何对学生高期待,如何带着学生往高处走。在我以后的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往那个方向走一走。要想有课堂上孩子们思维的长度和深度,教师必须具有解读文本的能力——这是我缺乏的也是我最需要的,我要在这些方面努力。

2、古诗词背诵:我的做法和新教育的晨诵有相同的地方——都是领着学生读,略讲意思。不同的是:我安排的时间不确定,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我很少用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只有语言;我很少让古诗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产生联系。我将改进自己的方法,多用只观的图片再现诗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意思;想方设法拉近古诗和学生的距离,加强写的练习,在诵的质量上要再提升一些。

3、自己的专业发展:作为语文老师,我时常为自己在课堂上捉襟见肘而惭愧,可是不知道读哪些书更快捷。现在我知道了我应该看《说文解字》,应该再用心地读读《给教师的建议》,背一些古诗词。加强随笔的写作。

4、怎样过一种完整的幸福的教育生活。干了这么多年教师,有时会疲惫,不知所措,看不到目标,寻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的前方是什么。这次南京之行,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从心底呼喊——我要发展!走专业读书、专业写作之路,参与共同体的研究!

下载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河南焦作参加“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开放周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体会大全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25日,我同和上百位老师一起来到了霍邱县石店镇教育全国开放日。楠楠是我这次去学习时才认识的。初次见面就感觉我们是一对很久未见的故......

    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总结

    城关小学“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总结 4月22日,宁县城关小学迎来了“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160多名县内外教育界同仁。在各级教育......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开放周学习>心得体会 成都武侯学习心得体会 三山小学 安 然 2016年5月6日至7日,我同15位老师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参加'师韵武......

    赴肖金小学参观学习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心得(样例5)

    赴肖金小学参观学习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汇报 周家学区路亚宁 依据县局安排,于2013年10月12日我和学区各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共26人赴西峰肖金小学参观学习了新教育开放周活动,观......

    2016.4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学习心得分析

    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 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学习报告 4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感受颇深。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