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县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文县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文县讯(记者徐 睿)文县牢固树立“建养并重、养管齐抓”的意识,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总体原则,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确保了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该县制定下发了《文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与各个乡镇签定了责任书,聘用养护人员对鹄铁、冷梨等县乡公路进行日常养护。每次灾情发生后,都第一时间对水毁路段进行抢修,并按期完成了安中、鹄铁、何马路养护维修工程。全年共修建水毁挡墙22860立方米,清理水毁塌方34290立方米,修建安全防护墩1200个,设置安全警示牌146个。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工作。目前,全县259条1814.7公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任务已基本完成。建立了农村公路试验室,配备试验检测人员,购置了液压式压力试验机、水泥压力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开展了砼抗压强度、砂浆强度、回弹仪测定桥梁梁板强度、砼路面钻芯取样等试验。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开展桥梁日常养护。对全县258座桥梁技术状况逐一评定。对三类以上危桥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检查,并采取了限载、限速等处理措施,设立限载、限速等安全警示牌;对确因重大安全隐患不能通行的积极自筹资金加以维修加固,确保了全县桥梁运行安全。
(文县委宣传部供稿)
第二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市西北部。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2993个村民小组,共45.6万人。全县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98%是山区,至目前,全县有农村公路554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594公里,乡村公路1375公里,村组公路3576公里;已建成通达工程717公里,通畅工程206公里;在建
通畅工程54.9公里、通达工程339公里。全县13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实现通畅,183个建制村及4个社区已有113个实现通达。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及大中修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对公路建设与管理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年初,省、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两通工程”、凤习公路等在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挂钩领导,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县交通局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组,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养护工作计划,统筹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
(二)健全机构编制,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 5月,《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县在13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从乡镇现有事业编制中调剂出1个编制和1名事业人员到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专职管理员,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公路管理员编制13个,专门安排到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新增的编制要求交通、人事部门进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目前,通过公开招考,已录用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生6人,新录用的管理员正式上岗前全部安排到“两通”工程建设中进行锻炼,以后将逐步安排到管理所。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管养,设置线路管理员1人,地方公路管理段将日常养护经费下达到每一条线路,线路管理员具体统筹用于整条线路的日常养护。乡道的管养主体责任属于乡镇,管理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乡村养护人员的选聘坚持“就近就挨、方便管护”的原则,首先由受益片区小组或自然村按规定条件公开推荐,然后推荐人选由村委会综合把关后上报乡镇管理所审核确定。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真正把德行较好、做事踏实、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聘作养护工。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彻底扭转了过去因乡镇无专职管理机构、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乡村公路失养、缺养或管不到位的局面。
(三)明确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养护
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养护责任。乡道“通达”工程竣工经市级验收合格以后,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由乡镇进行产权管理和养护。每年年初,县交通局分别与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运安股及路政大队签订《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公路产权管理目标责任书》,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分别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和6条县道的线路管理员签订相关责任书;乡镇把责任细化分解,统一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县乡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交通局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了县乡两级机构、岗位、人员、权利、责任有机衔接,进一步理顺了县与乡镇条块管理关系。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养护质量,我们对所有列养公路实行管理上分类指导,资金补助上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公路“能养尽养,养必到位”。县、乡道主体责任划分上“分级管养,主体明确,责权一致”;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量化评分坚持标准,公正客观,保证质量;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县乡两级具体履行养护职能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局管理段、财务科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的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检查。
为激发县管线路员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工作积极性,交通局加大了奖惩兑现力度,分别将县道、乡道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把线路员基本工资、小修保养经费、养护人员考勤一起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年终以奖代补。养护资金补助以实施过提级改造项目的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的公路为重点,统筹兼顾,适当拉开差距,县级适当统筹部分资金用于特殊路段处理和年终以奖代补,这样的 运作既激发了县乡两级养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又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出更好 的使用效益。
(五)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多方筹措资金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管理养护 我县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日常以专人养护为主,季节性发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二是受益片区群众划段养护模式;三是村委会干部承包或家庭承包养护模式,三种形式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小湾镇春关村在乡村公路管养中探索出“五种管护办法”:一是对进出村委会的主干道聘请专人进行养护,重点负责清理侧沟,养护路面及路产路权管理;二是按照“多受益多出力”的原则,由村民代表会按“一事一议”的方式提出并通过,要求驾驶员捐资养护,按每年大车300元、拖拉机200元、小车100元、摩托车30元筹资,由村委会组织用于水毁保通及公路险段和特殊地段的处理;三是每年雨季结束每户农户至少出1个劳动力,由受益小组组织,对公路划段实施一次全面维修养护;四是整合惠民政策,要求享受低保政策且有劳动力的农户,对村组公路进行日常养护;五是将本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村规民约,对滥占乱放和肆意破坏公路行为的村民,由村委会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并处适当的罚金拼盘用于公路维修。
(六)预防为主,加强监管,杜绝责任事故(七)加强宣传,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公路产权
我县路政管理大队有路政编制3名,按照《云南省交通厅公路路政员管理实施办法》(云交路政〔〕2号)公路路政员定员标准:县道每百公里3人,乡道每百公里2人,我县路政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开始,主要技术力量、人力物力全面倾斜在“两通”建设中,长期从事路政管理的只有2名同志,而且由于交通工具限制,巡查频率较低。近600公里县道、1375公里乡道的产权管理人少事多,工作压力较大,困难突出。尽管如此,在路政大队的艰苦努力下,《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得到加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识不断提高。
年内,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为主,在凤小路制作路政宣传标语4条;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委普法办积极筹办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交通局路政大队、海事处发放宣传单、小册子共1000多份。为了加大宣传范围,提高各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重视程度,县普法办已经将《公路法》、《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纳入2010年“五五”普法计划。交通局在产权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临办发〔〕139号)文件精神,将公路产权管理10%的分值纳入养护考核范围。路政执法大队和公路管理段协调配合,坚持上路巡查,严格审批路边建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肆意侵占公路产权行为,切实保障公路产权完整和安全畅通。12月20日至21日,市委巡视督察组对我县“四个禁止”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对洛党、凤山、大寺、小湾、鲁史5各乡镇的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实地巡查,核实了大量的现场整改情况和痕迹资料,最后在对县委政府的反馈中,特别对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八)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高质量完成大中修工程 我县地处山区,公路基本上修筑于山坡峡谷之间,由于建设期间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等级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安全隐患较大。市局下达我县农村公路大中修投资计划495万元,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结合开通农村客运班线需要及照顾日益加大的车流量需求,按“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和“以县道为主,适当兼顾乡道”的原则来安排,把凤小公路、接漾公路砚田段、扁乌线、凤山东山线确定为大中修实施范围。施工设计报交通局批准后,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投标有关规定公开招标,合同谈判全程在纪检、监察、反贪、公证的监督下进行。大中修计划执行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权衡,确保每一笔投资都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确保每一处工程都能够切实解决最关键的行路难问题,发挥投资效益。我们自始至终抓好每一阶段的工作,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实施,廉政合同、安全管理合同、工程建设合同一并签订。云南公路建设监理公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坚持原则,加强监管,严格把关,基础、断面尺寸、石材强度、砂浆标号等统统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做到重要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一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政府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督察,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局财务室严格执行逐级签字认可和计量支付制度,确保每一笔大中修专项资金合法支出。养护大中修工程实际完成投资6239861元,超计划1289861元。大中修实施过后,新增了农村客运班线4条,实现了“晴雨通达”,较好的发挥了投资效益。市交通局于8月18日至8月20日对该工程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作出竣工质量鉴定,鉴定结论为:优秀工程两条,合格工程两条,总评分88分,鉴定为合格工程。11月底,大中修项目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派出审计调查组的审计验收。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不论是日常管理养护还是大中修项目建设上,我们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不足:一是养护主体责任意识不平衡,个别乡镇对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仍然持等待、观望态度;二是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方法不多,“谁受益,谁管理,该谁管,如何管”的问题仍然是乡村公路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路政机构编制不足,与农村公路日益提级、增量不相适应,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现象。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此次李处长一行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按照“路、站、运、管、安”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努力把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初探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初探
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我县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实现了通乡公路硬化率达100%,通村公路硬化率达85%,公路建设得到飞速发展,我县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显得十分滞后。“管理养护”这个伴随公路建设而来的传统课题,已步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高”的新阶段,只有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有效延长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才能使公众更好地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提高现有公路基础设施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完成“十二五”交通规划发展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县农村公路现状
2011年底,我县县道、乡道、村道总里程3059公里。其中县道199公里,乡道251公里,村道2609公里(其中水泥路727公里,机耕道1882公里)。县、乡道路硬化率100%,通村公路硬化率达85%。县道、乡道、村道等级公路为269.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0公里,四级公路249.8公里,等外级公路727公里。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桥涵、水沟、挡墙、边坡、标志等附属设施空缺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来愈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地方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路面网裂、龟裂、坑槽现象严重,有些路段急待改造,公路大面积受损,还呈蔓延之势,使公路无法产生正常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路建设资金浪费。
二、公路管理养护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管理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公路建设验收交付使用后,乡镇政府和沿线群众认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管理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爱路护路的意识。事实上,一些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
(二)道路管理养护资金缺乏保障。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未列入资金预算安排,加上相当部分村级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乡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及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的大背景下,使得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加之地方政府财力又有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根本得不到保障。
(三)管养体制不顺。按照《公路法》规定:农村公路养护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制。由于受到认识不够,资金筹措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地方政府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态度不积极,乡镇交通管理站综合职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养护责任、养护人员、养护经费、养护机械都没有完全落实。
(四)超载超限运输损毁严重。超载超限运输是公路的主要“杀手”,由于以前农村公路路面等级低,或是等外级公路,超载超限
车辆在乡村公路无法通行。而现在和以前的情况已大不一样。根据路政人员调查,目前不少超载超限运输车辆为逃避超载超限检查,大多绕道行驶于新建的农村公路,把新建的农村公路当成了反治超的避风港。
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措施及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路管理养护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创新公路养护工作理念和管理方式,明确管养主体,强化管养责任,落实管养资金,创新管养机制,为公众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和谐、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
(一)理顺关系,明确管养主体。认真制定“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规划,强化“好路是养出来的”理念,坚持分级负责,明确公路养护责任主体。依据《公路法》之规定,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主体在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辖区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是辖区内乡道建设和管理养护的主体,村级道路按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对道路进行建设和管理养护,乡镇人民政府进行指导。从我县19个乡镇及各个行政村的情况来看,农村公路线长面广,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村民委员会必须对辖区内乡、村道路依法建设管理养护,实行“分级负责、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群专结合、确保长效”的工作原则。县交通运输局应设并已经在各乡镇设立乡镇交通管理站,负责该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安”工作,并抽调县养路段专
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村进行指导。公路建设与管养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二)健全机构,强化管养责任。通过调查,虽然各乡镇都已成立了交通管理站,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但是许多村级公路的养护仅限于季节性和检查性清扫垃圾,个别乡镇的农村公路管养至今没有专门的机构承担,普遍缺位,成为管理体制上的一个盲区。为此,建议县政府要尽快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乡镇人民政府及乡镇交通管理站综合职能,做到管养有机构、有人员,在业务上接受县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配备专业人员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并采取日常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法,督促乡镇做好管养工作。各村级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则可以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义务分段养护、村民承包养护、委托养护等灵活多变的养护形式,实现“路基无缺口、路面无坑槽、边沟无积水、设施无缺损”的日常养护目标。
(三)多元投入,落实管养资金。养护资金是制约我县公路管养护水平的主要因素,稳定的养护资金是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前提。勿容臵疑,我县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很大,但在公路管理养护方面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我县农村公路,尤其是村道量大面广,养护经费投入也显得很大。为解决数额巨大的公路管养资
金,建议可从三个渠道来筹措: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使农村公路养护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必须将养护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对于上级转移支付的道路养护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公路管理养护,县级财政也应逐年加大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投入。二是组织群众筹资筹劳。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村),充分利用村民“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以弥补县财政养护资金的不足。根据我县的实际,对村级公路的路面日常保洁,管护排水设施,整理路肩、边坡,修剪两边杂草及缩缝、胀缝、裂缝定期灌缝等,可通过实行“一事一议”进行筹资筹劳办法予以解决。三是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多层次地争取社会捐助也可以大大缓解管养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
(四)因地制宜,创新管养机制。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强化预防性养护、突出大中修工程、加强桥隧维护、完善路网结构,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对路短、养护技术难度低的村道的路面日常保洁、养护可以采取由所在村民委员会分片或分路组织竞标,把养护任务承包到人。对技术难度较大、中级、水毁等耗资大的维修,由交通主管部门通过招标办法落实养护管理。鉴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缺乏,应尽快出台“以奖代补”的奖罚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乡镇交通工作考核内容,由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统一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五)多方配合,提高管养水平。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大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水泥路的养护,有水泥路的养护技术规范。通过座谈了解到乡村干部和群众对水泥路的养护,只局限于路面清扫,其它则是一概不知。鉴于此,一是加强人员培训。通过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对公路养护内容、措施、质量要求等进行详细授课,普及公路养护基本知识,提升养护人员管养水平。二是加强路政管理。坚持巡路制度,重点整治在公路上打场晒粮、路肩上堆放杂物、挖掘路肩和植树台、破坏公路和路树、超载超限车上路行驶、在路旁搭建违章建筑等行为,并依法治理惩处。杜绝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充分利用好《公路法》,保障养护工的人身安全,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使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路沿线群众法制观念和爱路护路意识。三是注重通村公路安全文明设施建设。在新建公路完善标志、标线,满足公路使用功能,在山岭、陡坡、急转弯等路段,完善相应的安全配套设施,确保行车安全。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解决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仅靠交通、养护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县乡公路特点的养护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真正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县乡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市西北部。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2993个村民小组,共45.6万人。全县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98%是山区,至目前,全县有农村公路554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594公里,乡村公路1375公里,村组公路3576公里;已建成通达工程717公里,通畅工程206公里;在建
通畅工程54.9公里、通达工程339公里。全县13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实现通畅,183个建制村及4个社区已有113个实现通达。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及大中修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对公路建设与管理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年初,省、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两通工程”、凤习公路等在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挂钩领导,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县交通局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组,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养护工作计划,统筹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
(二)健全机构编制,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
5月,《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县在13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从乡镇现有事业编制中调剂出1个编制和1名事业人员到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专职管理员,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公路管理员编制13个,专门安排到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新增的编制要求交通、人事部门进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目前,通过公开招考,已录用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生6人,新录用的管理员正式上岗前全部安排到“两通”工程建设中进行锻炼,以后将逐步安排到管理所。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管养,设置线路管理员1人,地方公路管理段将日常养护经费下达到每一条线路,线路管理员具体统筹用于整条线路的日常养护。乡道的管养主体责任属于乡镇,管理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乡村养护人员的选聘坚持“就近就挨、方便管护”的原则,首先由受益片区小组或自然村按规定条件公开推荐,然后推荐人选由村委会综合把关后上报乡镇管理所审核确定。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真正把德行较好、做事踏实、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聘作养护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彻底扭转了过去因乡镇无专职管理机构、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乡村公路失养、缺养或管不到位的局面。
(三)明确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养护
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养护责任。乡道“通达”工程竣工经市级验收合格以后,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由乡镇进行产权管理和养护。每年年初,县交通局分别与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运安股及路政大队签订《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公路产权管理目标责任书》,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分别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和6条县道的线路管理员签订相关责任书;乡镇把责任细化分解,统一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县乡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交
通局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了县乡两级机构、岗位、人员、权利、责任有机衔接,进一步理顺了县与乡镇条块管理关系。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养护质量,我们对所有列养公路实行管理上分类指导,资金补助上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公路“能养尽养,养必到位”。县、乡道主体责任划分上“分级管养,主体明确,责权一致”;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量化评分坚持标准,公正客观,保证质量;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县乡两级具体履行养护职能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局管理段、财务科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的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检查。
为激发县管线路员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工作积极性,交通局加大了奖惩兑现力度,分别将县道、乡道的考核指 标进行量化,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把线路员基本工资、小修保养经费、养护人员考勤一起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年终以奖代补。养护资金补助以实施过提级改造项目的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的公路为重点,统筹兼顾,适当拉开差距,县级适当统筹部分资金用于特殊路段处理和年终以奖代补,这样的 运作既激发了县乡两级养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又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出更好的使用效益。
(五)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多方筹措资金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管理养护 为贯彻落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我县从开始,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专项用于乡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其中,县道26万元,乡道20万元。今年,县人民政府还积极协调小湾建管局和安排移民部门投入农村公路水毁修复资金100多万元,确保了雨季干线畅通,有力地支持了重点工程建设和小湾库区移民动迁。但是,就目前而言,上级补助资金无法满足日常养护需要,还得靠乡镇统筹整合资源,充分依靠村组发动群众来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我县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日常以专人养护为主,季节性发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二是受益片区群众划段养护模式;三是村委会干部承包或家庭承包养护模式,三种形式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小湾镇春关村在乡村公路管养中探索出“五种管护办法”:一是对进出村委会的主干道聘请专人进行养护,重点负责清理侧沟,养护路面及路产路权管理;二是按照“多受益多出力”的原则,由村民代表会按“一事一议”的方式提出并通过,要求驾驶员捐资养护,按每年大车300元、拖拉机200元、小车100元、摩托车30元筹资,由村委会组织用于水毁保通及公路险段和特殊地段的处理;三是每年雨季结束每户农户至少出1个劳动力,由受益小组组织,对公路划段实施一次全面维修养护;四是整合惠民政策,要求享受低保政策且有劳动力的农户,对村组公路进行日常养护;五是将本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村规民约,对滥占乱放和肆意破坏公路行为的村民,由村委会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并处适当的罚金拼盘用于公路维修。
各乡镇在具体养护工作中,也采取上级补助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群众投入一点等多种办法,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同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补助政策、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资源增加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基本得以保障。
(六)预防为主,加强监管,杜绝责任事故
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养护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年内,针对农村公路安全问题的艰巨性、严峻性和不可预见性,先后出台了《雨季抢险保通预案》和《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预案》。安全目标责任书由上至下逐级层层签订,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乡镇、各部门加强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县交通局加强了上路巡查,敦促客、货运输公司、运管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和源头治理,提醒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及时排查整治隐患,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向乡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全县在公路养护安全上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年没发生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营造了和谐发展环境。
(七)加强宣传,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公路产权
我县路政管理大队有路政编制3名,按照《云南省交通厅公路路政员管理实施办法》(云交路政〔〕2号)公路路政员定员标准:县道每百公里3人,乡道每百公里2人,我县路政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开始,主要技术力量、人力物力全面倾斜在“两通”建设中,长期从事路政管理的只有2名同志,而且由于交通工具限制,巡查频率较低。近600公里县道、1375公里乡道的产权管理人少事多,工作压力较大,困难突出。尽管如此,在路政大队的艰苦努力下,《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得到加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识不断提高。
年内,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为主,在凤小路制作路政宣传标语4条;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委普法办积极筹办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交通局路政大队、海事处发放宣传单、小册子共1000多份。为了加大宣传范围,提高各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重视程度,县普法办已经将《公路法》、《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纳入2010年“五五”普法计划。交通局在产权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临办发〔〕139号)文件精神,将公路产权管理10%的分值纳入养护考核范围。路政执法大队和公路管理段协调配合,坚持上路巡查,严格审批路边建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肆意侵占公路产权行为,切实保障公路产权完整和安全畅通。12月20日至21日,市委巡视督察组对我县“四个禁止”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对洛党、凤山、大寺、小湾、鲁史5各乡镇的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实地巡查,核实了大量的现场整改情况和痕迹资料,最后在对县委政府的反馈中,特别对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八)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高质量完成大中修工程
我县地处山区,公路基本上修筑于山坡峡谷之间,由于建设期间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等级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安全隐患较大。市局下达我县农村公路大中修投资计划495万元,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结合开通农村客运班线需要及照顾日益加大的车流量需求,按“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和“以县道为主,适当兼顾乡道”的原则来安排,把凤小公路、接漾公路砚田段、扁乌线、凤山东山线确定为大中修实施范围。施工设计报交通局批准后,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投标有关规定公开招标,合同谈判全程在纪检、监察、反贪、公证的监督下进行。大中修计划执行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权衡,确保每一笔投资都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确保每一处工程都能够切实解决最关键的行路难问题,发挥投资效益。我们自始至终抓好每一阶段的工作,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实施,廉政合同、安全管理合同、工程建设合同一并签订。云南公路建设监理公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坚持原则,加强监管,严格把关,基础、断面尺寸、石材强度、砂浆标号等统统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做到重要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一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政府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督察,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局财务室严格执行逐级签字认可和计量支付制度,确保每一笔大中修专项资金合法支出。养护大中修工程实际完成投资6239861元,超计划1289861元。大中修实施过后,新增了农村客运班线4条,实现了“晴雨通达”,较好的发挥了投资效益。市交通局于8月18日至8月20日对该工程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作出竣工质量鉴定,鉴定结论为:优秀工程两条,合格工程两条,总评分88分,鉴定为合格工程。11月底,大中修项目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派出审计调查组的审计验收。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不论是日常管理养护还是大中修项目建设上,我们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不足:一是养护主体责任意识不平衡,个别乡镇对公路管理养护工
作仍然持等待、观望态度;二是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方法不多,“谁受益,谁管理,该谁管,如何管”的问题仍然是乡村公路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路政机构编制不足,与农村公路日益提级、增量不相适应,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现象。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此次李处长一行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按照“路、站、运、管、安”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努力把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原文地址:http:///Article/zjbggzhb/78383.htm台路沟乡乡村公路养护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12月14日 | 浏览43 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基本概况
台路沟乡辖22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4035户,总土地面积257871亩。该乡地处张北县西南部坝头沿线,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山、水、林草丰盛,气候凉爽宜人。距207线国道19公里,长城旅游公路横贯全乡南北,是我县境内连接坝上与坝下的第二大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该乡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步伐,彻底改善多年来乡村公路的落后状况,精心打造一批具有丰富养护经验和理论知识,技术骨干。
二、养护里程及人员:
全乡共计农村公路养护里程53.5公里,其中乡道19公里,村道34.51公里。村道养护人员9名,分别为:李文景、王云峰、许太平、杨明、赵小伟、贾凤龙、闫普记、闫峰、李凤山。
三、养护模式:
采用集中养护和日常养护相结合,落实养护组织机构,健全养护体制,由主管交通的司法所长亲自抓,设立地方道路管理所,配备3名管理人员,负责质监、计量、财务等工作。
(1)集中养护
集中养护定于雨季过后,8月份,由乡政府组织工作受益村民出工出力,按照养护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养护。
(2)日常养护
由乡镇地方道路管理所组织审批确立,高标准,严要求,把具有一定养护经验和养护青状年确立为养护人员,并逐层签定养护责任状。
目前,该乡镇把乡村公路养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后洗线至平定庄路段进行村村通绿化,栽植绿化树木1600颗、台路沟至门转沟段、台路沟至大河十号栽植枸桤5000株。但是由于今年气候和土质的原因造成树木成活不高。并且大力做到农村公路养护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做到家喻户晓,妇乳皆知;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财务公开;及群众这所及,想群众之所想,为共同构筑和谐富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就坚实的基础。
四、采取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制定了《台路沟乡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对养护资金筹措和使用作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公路养护资金真正能够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养护投资效益。同时,明确了乡政府为农村公路养护的领导主体,农村公路管理办公
室为乡村公路养护的监管主体,具体负责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监督检查、路政管理、保护路产、维护乡村公路养护的正常秩序。规定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和养护员工技能,使他们成为一只全县农村公路养管的生力军。
二是年终考核评定。
年终由乡道路管理所对乡村道路养护承包方工作进行考核,通过听取汇报及日常性养护表现等方式,并结合养护管理评定标准做出考核评定、并将考核评定列为下一年养护的参考,对于养护不好,不合格路段不再用承包方养护。
第五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市西北部。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2993个村民小组,共45.6万人。全县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98%是山区,至目前,全县有农村公路554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594公里,乡村公路1375公里,村组公路3576公里;已建成通达工程717公里,通畅工程206公里;在建
通畅工程54.9公里、通达工程339公里。全县13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实现通畅,183个建制村及4个社区已有113个实现通达。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及大中修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 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对公路建设与管理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年初,省、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 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两通工程”、凤习公路等在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挂钩领导,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县交通局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组,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养护工作 计划,统筹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
(二)健全机构编制,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 5月,《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县在13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从乡镇现有事业编制中调剂出1个编制和1名事业人员到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专职管理员,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公路管理员编制13个,专门安排到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新增的编制要求交通、人事部门进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目前,通过公开招考,已录用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生6人,新录用的管理员正式上岗前全部安排到“两通”工程建设中进行锻炼,以后将逐步安排到管理所。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管养,设置线路管理员1人,地方公路管理段将日常养护经费下达到每一条线路,线路管理员具体统筹用于整条线路的日常养护。乡道的管养主体责任属于乡镇,管理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乡村养护人员的选聘坚持“就近就挨、方便管护”的原则,首先由受益片区小组或自然村按规定条件公开推荐,然后推荐人选由村委会综合把关后上报乡镇管理所审核确定。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真正把德行较好、做事踏实、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聘作养护工。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彻底扭转了过去因乡镇无专职管理机构、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乡村公路失养、缺养或管不到位的局面。
(三)明确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养护
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养护责任。乡道“通达”工程竣工经市级验收合格以后,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由乡镇进行产权管理和养护。每年年初,县交通局分别与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运安股及路政大队签订《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公路产权管理目标责任书》,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分别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和6条县道的线路管理员签订相关责任书;乡镇把责任细化分解,统一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县乡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交通局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了县乡两级机构、岗位、人员、权利、责任有机衔接,进一步理顺了县与乡镇条块管理关系。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养护质量,我们对所有列养公路实行管理上分类指导,资金补助上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公路“能养尽养,养必到位”。县、乡道主体责任划分上“分级管养,主体明确,责权一致”;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量化评分坚持标准,公正客观,保证质量;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县乡两级具体履行养护职能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局管理段、财务科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的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检查。
为激发县管线路员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工作积极性,交通局加大了奖惩兑现力度,分别将县道、乡道的考核指 标进行量化,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把线路员基本工资、小修保养经费、养护人员考勤一起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年终以奖代补。养护资金补助以实施过提级改造项目的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的公路为重点,统筹兼顾,适当拉开差距,县级适当统筹部分资金用于特殊路段处理和年终以奖代补,这样的 运作既激发了县乡两级养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又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出更好 的使用效益。
(五)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多方筹措资金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管理养护 为贯彻落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我县从开始,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专项用于乡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其中,县道26万元,乡道20万元。今年,县人民政府还积极协调小湾建管局和安排移民部门投入农村公路水毁修复资金100多万元,确保了雨季干线畅通,有力地支持了重点工程建设和小湾库区移民动迁。但是,就目前而言,上级补助资金无法满足日常养护需要,还得靠乡镇统筹整合资源,充分依靠村组发动群众来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我县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日常以专人养护为主,季节性发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二是受益片区群众划段养护模式;三是村委会干部承包或家庭承包养护模式,三种形式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小湾镇春关村在乡村公路管养中探索出“五种管护办法”:一是对进出村委会的主干道聘请专人进行养护,重点负责清理侧沟,养护路面及路产路权管理;二是按照“多受益多出力”的原则,由村民代表会按“一事一议”的方式提出并通过,要求驾驶员捐资养护,按每年大车300元、拖拉机200元、小车100元、摩托车30元筹资,由村委会组织用于水毁保通及公路险段和特殊地段的处理;三是每年雨季结束每户农户至少出1个劳动力,由受益小组组织,对公路划段实施一次全面维修养护;四是整合惠民政策,要求享受低保政策且有劳动力的农户,对村组公路进行日常养护;五是将本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村规民约,对滥占乱放和肆意破坏公路行为的村民,由村委会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并处适当的罚金拼盘用于公路维修。各乡镇在具体养护工作中,也采取上级补助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群众投入一点等多种办法,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同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补助政策、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资源增加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基本得以保障。
(六)预防为主,加强监管,杜绝责任事故
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养护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年内,针对农村公路安全问题的艰巨性、严峻性和不可预见性,先后出台了《雨季抢险保通预案》和《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预案》。安全目标责任书由上至下逐级层层签订,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乡镇、各部门加强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县交通局加强了上路巡查,敦促客、货运输公司、运管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和源头治理,提醒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及时排查整治隐患,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向乡党委政府请示 报告,全县在公路养护安全上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年没发生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营造了和谐发展环境。(七)加强宣传,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公路产权
我县路政管理大队有路政编制3名,按照《云南省交通厅公路路政员管理实施办法》(云交路政〔〕2号)公路路政员定员标准:县道每百公里3人,乡道每百公里2人,我县路政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开始,主要技术力量、人力物力全面倾斜在“两通”建设中,长期从事路政管理的只有2名同志,而且由于交通工具限制,巡查频率较低。近600公里县道、1375公里乡道的产权管理人少事多,工作压力较大,困难突出。尽管如此,在路政大队的艰苦努力下,《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得到加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识不断提高。
年内,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为主,在凤小路制作路政宣传标语4条;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委普法办积极筹办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交通局路政大队、海事处发放宣传单、小册子共1000多份。为了加大宣传范围,提高各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重视程度,县普法办已经将《公路法》、《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纳入2010年“五五”普法 计划。交通局在产权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临办发〔〕139号)文件精神,将公路产权管理10%的分值纳入养护考核范围。路政执法大队和公路管理段协调配合,坚持上路巡查,严格审批路边建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肆意侵占公路产权行为,切实保障公路产权完整和安全畅通。12月20日至21日,市委巡视督察组对我县“四个禁止”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对洛党、凤山、大寺、小湾、鲁史5各乡镇的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实地巡查,核实了大量的现场整改情况和痕迹资料,最后在对县委政府的反馈中,特别对公路红线控制管理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八)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高质量完成大中修工程 我县地处山区,公路基本上修筑于山坡峡谷之间,由于建设期间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等级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安全隐患较大。市局下达我县农村公路大中修投资计划495万元,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结合开通农村客运班线需要及照顾日益加大的车流量需求,按“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和“以县道为主,适当兼顾乡道”的原则来安排,把凤小公路、接漾公路砚田段、扁乌线、凤山东山线确定为大中修实施范围。施工设计报交通局批准后,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投标有关规定公开招标,合同谈判全程在纪检、监察、反贪、公证的监督下进行。大中修计划执行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权衡,确保每一笔投资都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确保每一处工程都能够切实解决最关键的行路难问题,发挥投资效益。我们自始至终抓好每一阶段的工作,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实施,廉政合同、安全管理合同、工程建设合同一并签订。云南公路建设监理公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坚持原则,加强监管,严格把关,基础、断面尺寸、石材强度、砂浆标号等统统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做到重要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一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政府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督察,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局财务室严格执行逐级签字认可和计量支付制度,确保每一笔大中修专项资金合法支出。养护大中修工程实际完成投资6239861元,超计划1289861元。大中修实施过后,新增了农村客运班线4条,实现了“晴雨通达”,较好的发挥了投资效益。市交通局于8月18日至8月20日对该工程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作出竣工质量鉴定,鉴定结论为:优秀工程两条,合格工程两条,总评分88分,鉴定为合格工程。11月底,大中修项目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派出审计调查组的审计验收。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不论是日常管理养护还是大中修项目建设上,我们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不足:一是养护主体责任意识不平衡,个别乡镇对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仍然持等待、观望态度;二是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方法不多,“谁受益,谁管理,该谁管,如何管”的问题仍然是乡村公路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路政机构编制不足,与农村公路日益提级、增量不相适应,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现象。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此次李处长一行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按照“路、站、运、管、安”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努力把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