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期里看了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
读书心得
假期里看了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这是一本处处充斥着文化气息的作品,是作者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部分,可以说第一阶段的记述的《文化苦旅》第二阶段记述的便是《山居笔记》,书中处处有作者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省思,涉及到了文化、地理、历史等内容,现代与古代结合,带人进入中国古代文化的世界。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已经把他的主旨道出“对文明盛衰的感慨,对尊崇文化的呼吁,对健全人格的向往”,同样《山居笔记 》也是如此,这篇文化散文,融入了作者的思想,表达了他的想法,就像他在最后写道:“灿烂的中国文明,繁密的华夏人才,究竟中了什么邪,要一头钻进这种鬼火、呻吟和恶臭里边?”这是针对科举制的作者想法,仿佛偌大的华夏文明经过余秋雨的描述中国文明史就很简单,简单到一篇文章就可以概括。整本书中对文化的描述让人震撼。
随着作者走遍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跟随着作者一起或悲伤或喜悦或惊讶或失落,从中感受文明的兴起、文明的繁荣、文明的衰落、文明的消失。每一处仿佛自己正在游历,从中和作者进行交流。
文章中字字质朴,给人亲切感,能和作者引起共鸣,在写古代文明时又与现代结合来说,让人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贴近社会,贴近我们的生活。虽然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直接的联系社会,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相统一,在无形中跟随作者,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获得了启迪。
文中很多作者对人生的一些想法“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内心的高贵……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读了《山居笔记》,也许不仅对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对人生也有深刻感悟。
有人说余秋雨的文章中他对史料的抒情议论多,而这对于文化散文来说只是装饰,让文章更美观而已,就像一位父执信中写道:“他(余秋雨)写到的别的地方,如道士塔,没有去过,不好评说。但如都江堰,太熟了,就不免觉得他有点„洒狗血‟……”“洒狗血”是京剧术语,意指造作、不真实的作派,熟悉这些文化遗址的就认为他写的有些过了,也许因为关于文中文化故址我基本没去过,对于这些地方的了解也不是很深,我在读书时并没有感觉到有“洒狗血”的感觉,对于作者的描写也有好奇,探究的去看,也很有兴趣,与作者一起或喜或悲。
“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山居笔记》中的一段话,让我们理解我们游览这些古迹不只是观赏是在古迹中感悟历史感受现在,也许对这些历史的残留我们能有更深的启迪,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作者将他的一系列问题都在这本书中有了一份解答,无论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化的反省、对文化的传承都会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个收获,让我们由文化由历史来感悟现实感悟人生。
第二篇:余秋雨先生作品集锦
余秋雨先生作品集锦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第三篇:余秋雨先生长沙谈阅读
2012世界阅读日——余秋雨长沙谈阅读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学者,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其文化散文集,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06年12月,“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广泛关注。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
关于4月23日,作家余秋雨曾经专为这一天写过一篇七千多字的文章:《奇怪的日子》。因为,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去世。巧的是,莎士比亚还是4月23日(1564年)出生。大师去世很多年后,这一天被定为世界读书日。余秋雨说,“1616年,让人类惊悚。”这一天,他认为是“比较失落的一天”。这一天大师结伴而去,他总结为,“文化,在它的至高层次上,绝不是江水洋洋,终年不息,而是石破天惊,又猛然收煞。”选定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各国毫无争议。这是除了两位大师的作品外,他俩赠送给后人的又一个厚礼。
昨天,4月23日,第17个世界读书日,前来做客2012年第一期长沙大讲堂的余秋雨对记者说,对这一天准确的描述是:“失落中的欣喜。” 读书与处世“空间生命要与精神生命呼应起来”
潇湘晨报: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现象在考验社会的道德底线。你认为公民道德滑坡,可以归结到读书少的原因吗?
余秋雨:不能这么说,这事比较复杂。社会公德是滑坡了,重建比较难。在古代,人们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总有一种力量在看着人们的行为,大家都倡导积德行善。自古以来,我们建立了礼义廉耻的文化结构,“耻”作为文化结构的最后一道阀门,是底线。耻辱没有了,水都会流光。有人讲,中华文化是耻感文化。君子之道,也是以耻作为最后的防线。自己感到羞愧,别人为他而羞愧,这样的文化氛围,亟须倡导。
潇湘晨报:现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早些天,有本新书《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在校园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学结束后,很多大学生感到两手空空。你觉得大学生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余秋雨:首先,大学生应该对人类历史上最简单的基本的人文经典有所了解;第二,对大学所学的专业领域要深入研究,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或者让自己的一生有一个把手;第三,要增加一些让自己和别人快乐的审美创造力,如唱歌、书画等。
潇湘晨报:读书处世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余秋雨:读万卷书是毕生的行为,行万里路也是毕生的行为。一个人的空间生命与精神生命要呼应起来。一个人的生命很小,但可能掌控了很大的空间,也就是在有限空间中,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光有空间生命是不行的,比如有些商人,走了很多路也是徒劳,因为缺少精神生命。精神与空间的结合,这才是有价值的生命。现场达到,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我的很多书都在表达一个观点,文化的现场性。
自己的作品“最满意《千年一叹》,完全是还原现场”
潇湘晨报:你在1999年写了一本《千年一叹》,穿越了中东等地,那完全是在行走中冒着生命危险写成的文字。这本书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余秋雨:那是一次特殊的行走,我没有带一本书,只带了行李与地图。那次的感受很多。一是我看了巴比伦文明、中东文明、埃及文明后,觉得中华文明不容易,因为和它同龄的文明都死亡了,但中华文明活下来了。说个例子,我看了我母亲的老姐妹们的坟墓后,觉得我妈妈很不容易。二是我一路上思考了其他文明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潇湘晨报:你的作品很多,自己最满意哪一部?
余秋雨:我的作品自己都很满意,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创作,很难有遗憾的作品,我不满意的就不会推出来。但特别珍贵的,还是《千年一叹》。有几个特殊原因:当天就要写好,恐怖分子就在身旁,没有书参考,明天还能不能活着……这样的条件写出来的文字,比较珍贵。我写的其他文章我会修改,但《千年一叹》就没有修改,哪怕再版时,也没做多大修改。因为那些文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果改了,就不是真实状况。《千年一叹》我没有讲多少知识性的东西,完全是还原现场。
读书的选择“要阅读那些与生命有同构关系的书”
潇湘晨报:你读书会刻意选择时间、季节、天气、环境吗?或者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吗?
余秋雨:只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在一个非常吵闹,或者非常豪华、风景特好的地方,我一定读不好书。风景太好了,会让我分心,让我去欣赏、赞美风景了。读书环境应该是一个安静、孤独而且狭小的地方。读正
正规规的书,我最喜欢在自己的书房读书。书房是我家里比较小的房间。
我发现,从泰戈尔到周作人,都提出过季节不同他们会读不同的书。泰戈尔会在漫长的冬季写剧本,在如画的春天写诗歌。而我只要把窗户一关,把书一翻开,外面的季节跟我没有关系,我就进入了书中的季节。
潇湘晨报:你主张书不一定读很多,但一生中一定要读几本经典,为什么?
余秋雨:经典的图书,我们要反复地阅读。不是每一本经典,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要寻找与自己的生命有同构关系的图书,也就是与自己非常对路的作品,能看得下去的图书。书籍的灵魂与你的生命之间有一根缆绳,通过这根缆绳,你可以靠近伟大。你不喜欢的书,千万不要强求自己去读。我喜欢法国的雨果,不喜欢巴尔扎克,不能说巴尔扎克作品不行,只是我与巴尔扎克没有同构关系。有一次,我去新疆,在机场遇到了部队作家周涛,他说,从你的文字中判断,你喜欢雨果。他具体说出了哪篇文章。就这一句话,我与周涛立即抱在一起。说明,我和雨果有同构关系,我和周涛也有同构关系。
潇湘晨报:你一直主张亲近经典,认为经典会影响人的一辈子。那么影响了你一辈子的书都有哪些?
余秋雨:第一本是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大学开始就读了,现在还在读,这本书至今放在我家很醒目的地方。这本书写的是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人在绝境中可以创造很多灿烂的东西。不要抱怨,不要责怪,如果你还没有足够的创造,只能怪你自己没有努力。而且创造不是为了自己,海伦·凯勒的创造是为人类的尊严。作者给我的震撼无与伦比。
第二本是《心经》,这本书有点宗教意识。让人明白世界上太多在意的东西,其实可以放弃。这本书用反复的句子,用听过后就难以忘记的节奏,让你牢记。这本书能让读者心情平静,帮助大家摆脱很多错误的障碍,让你成为自在的人。我用书法写了一遍《心经》,收集在我的新书《秋雨碑书》的最后。顺便说一句,在我不识字的时候就接触了《心经》,祖母天天在念,我不知道她在念什么,但我记得那个节奏。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被它说中了。
第三本是屈原的《离骚》,有趣的诗画情怀都体现在里面。
新时期读书观“不要否定数字化出版”
潇湘晨报:关于艺术类的图书,现在读者一般都觉得难以接受,你认为要如何接触?
余秋雨:对于艺术类的图书,最好直接接触作品,比如看绘画的书,还不如直接看画。看戏剧类的书,还不如看戏。所以我主张大家去剧场看一些好戏。如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看完电影后,再去看书。一般读者不要离开作品去看书。艺术作品没有必读作品。不是你非常喜欢的,就没必要去读。
其实,对于艺术类的东西,尽管你没有接触过,但你的心底有可能潜藏了。文化是一种潜伏状态。为什么我们看到好的绘画、听到好的音乐,就会兴奋,尽管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绘画与音乐教育。很小时就知道哪些人漂亮,这个课没教过。这说明,有一大半是先天性的,这是心底的潜藏,是人类天生的高贵潜藏。学书法、学绘画、学戏剧,学艺术类的东西,就
是把自己的潜藏找出来,那是在寻找自己。
潇湘晨报:当下,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很大,很多人悲观地认为,纸质图书将要消失。你作为知名的多产作家,会不会感到失落?
余秋雨:数字化出版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要否定这个潮流。在多元文化时代,总是有人坚持纸质阅读。就像当初,钢笔出来时,用惯了毛笔的痛哭流涕,怎么办啊,书法的美感将要消失。消失了吗?没有啊,甚至发扬得更好。有种失落感很好,干吗总是要欢天喜地呢?我就非常喜欢让人产生失落感的线装书。
潇湘晨报:现在国学很受欢迎,很多学者提出,对小孩从小就要灌输古典文化,如《弟子规》等,你如何看待小孩读国学?
余秋雨:年轻人读一些古典的书有必要。但我非常希望他们读一些文学水准高的古典作品。背一点李白、杜甫、屈原的诗,苏东坡、柳宗元的散**人的道理都在这些经典诗文中体现,而且诗文的美丽千年不变,对小孩的审美有好处。我不主张让小孩去读古代的一些治国平天下的文章。《弟子规》等书不错,但在文学上,相比李白的诗歌,不怎么美。美很重要啊,美不是形式,而是一个整体价值。我出身农村,经历也较为坎坷,但我现在能从事文化的工作,这与我从小读过许多古典诗文有关。古典诗文很重要,能维系你的高贵。不管身处何种污泥浊水中,看到月亮时会想起李白。但小孩读古典诗文,量不要太多,要精选。
(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曾鹏辉)
第四篇:假期里在网上观看了中国杰出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
假期里在网上观看了中国杰出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我发现我发现他这班主任当的真是精彩,真是过瘾,是名副其实的“班主任”。魏老师说,他的班主任当的很悠闲,别的班都是班主任累死累活,而他的班则是学生跑前跑后,就因为他执行了“任务承包,增强责任感”。结合他的讲座我来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学生更加懂得了“责任”两个字,老师赋予给他们的职责,他们就有责任做好。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把每件事情都实行“承包责任制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来做。从魏老师的话里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力。
举个小例子:学校大扫除,其他班级需要两节课的时间,而魏老师班上只需要十五分钟。神奇之处在哪里?原来,班上所有的大扫除的任务都是固定的,都是有人承包的,从入学到毕业,窗户、墙壁、门、讲台、黑板、地面……大扫除时每个人只要专心做好自己承包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井然有序。另外还设有“待业青年”,他们没有承包地,有时,某两位同学病了怎么办?有时,某个工作环节因工具的特殊性窝工了怎么办?有了“待业青年”,到时他们就可以顶上去。平时他们就担任临时检查,质量评比人员。学生也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更找到了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这在学生的心理发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懂得管理,同时也学会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从别人的工作中找到优.缺点,也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老师是这么做的,而我也稍加改动,就此仿效。在我刚接手班主任的时候,都是自己打扫教室,累得不想动。后来,我发现班上有许多行动较为方便的学生,非常爱劳动。他们喜欢学着老师的样子,拿个抹布擦桌子,拿把笤帚扫地……于是,我便专门培养那几个学生,每天跟在我身后学习,一个学擦桌子、一个学抹墙、一个学扫地。果然,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训,他们光荣上岗了。第一天,分配好任务,在我的“监工”下他们开了工作了。虽然,打扫的不是特别干净,但是做的很认真。为了鼓励他们,在中午的午会课上,我特意表扬了他们一番,还在光荣榜上给他们每人加了一颗星。结果,他们下午上课非常积极。
第二天,我照样当我的“监工”,孩子们个个很卖力,卫生打扫的比前一天干净多了。午会上,我又是表扬又是画星星。他们更加积极了。
第三天,和第二天一样,他们做的更加好。
……
……
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了,而且能保质保量。
像这样任务承包,没有了互相推委,学生的责任心也强了,班级管理也容易多了。这也让我尝到了当班主任的甜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完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当然,宽容、理解并非放任自流、为所欲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不能为创造而创造,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还有好多为之有效的好方法,我要不断的汲取,然后进行再加工,最后包装出炉,成为自己班主任生涯中的“艺术品”。
第五篇:读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有感---作者:刘明赵范文
读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有感
---作者:刘明赵
终于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书。六百多页的叙述中,我跟随作者走完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辛酸控诉,由此加深了我对余秋雨先生的深入了解,看到了中国文化发展背后的曲折经历和历史变迁,更让我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风云变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是作者的封笔之作。我在媒体上看到,他说,“封笔”的含义不仅仅是以后不再写书,包括不再参与所有的文化活动。我想作者说出这样的话与他在长期的所处的那种讽刺诽谤的环境中不无关系。这是一本浩瀚的历史丛书,书中回忆了作者从童年一直到现在的每个重要时期的发展历程。同时书中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涉及诽谤者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历史真相,„„目的是为后人留一点奇特的历史真相。”对于我这个生于9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这段历史更是遥不可及,正是这样的记载,让我有幸感受那种在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恐怖与惊讶。
全书共分五卷,每一卷都有一些章节组成。从美好的童年写起,然后求学到上海,接着经历了残酷的“文革”,到后来毅然辞去大学校长职务,考察世界文化的真谛。所有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书的第二卷,也是本书章节最多的一卷,这一卷回忆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点点滴滴。那时的作者已是一名血气方刚的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变故,作者始终站在了真理的一边,没有参加造反派,反而被造反派时时批判,处处压制。我无法想象那个时期的景象:在诺大的校园里,没有学习的氛围,全都是人心惶惶的政治气氛,到处是刺眼的标语,游行的队伍,来去匆匆的脚步穿梭在校园中,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成了批判的对象,都在极力寻找他人的疑点„„。这一点,在我父辈的谈话中我已经有些印象,现在我对“文革”期间的那种校园生活更有遐想的空间了。毛泽东发起的这场浩劫,注定是历史的倒退。在那多舛的历史时期,作者的叔叔被迫自杀,父亲也受到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被关起来失去了自由,他作为父亲的大儿子就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来回奔波于学院与家庭之间。即使到十年浩劫之后,大部分的人都已平反,但作者的父亲依然是背负“罪名”。作者不断地写申诉书,每次都写三四份,写了整整五次,可见时间之长,但依然是杳无音讯。
作者被分到军垦农场劳动的那一章也十分令人悲苦,不禁令人寒颤。农场的活,艰难的难于想象,摘录一些如下:
这么冷的天,必须跳到太湖的芦苇荡中,挖起一团团湖底的泥,一点点垒堰。一下水,脚已冻僵,被芦苇根割得鲜血直冒还没有感觉。
每次劳动回来都累得像死狗一样,拖着身子蹲在水沟边草草一洗,吃几口饭倒头便睡,早晨醒来头遍全是白雪!
热烘烘地刚从被窝里钻出来的身体套上昨天湿衣服的感觉,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写出来还是一阵寒噤。
当年每天早晨就这么寒噤着,知道跳进彻骨的湖水中,不再寒噤!
读到这些,我不由得想到小时候跟父母去地里干活的情景。那时的早上,也是非常的寒冷,更不用说田间的水了,一阵阵刺骨的冷直钻心。立刻我就逃出来了。而我的父母依然是在那样的寒冷中干着农活。妈妈的脚被扎得冒出了血,竟然没有感觉,直道我发现叫她,她才停歇一会儿。那时我无法体会她的感受,但是我现在却体会到了,就是余秋雨的文章让我骤然间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如果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