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

时间:2019-05-13 09: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

第一篇: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

高考政治选择题练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1.(2014·南京二模)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大V谣翻网络的现象。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做网络中的智者。“谣翻网络”现象折射出

①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眼力有待提高

②公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③远离网络拒绝谣言是当务之急

④对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要长抓不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14·南通一调)“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B.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D. 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3.(2014·吉林市一模)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档,而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4档。这说明广电总局

①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②研发原创节目,优化节目结构

③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④提高节目质量,适当借鉴国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4.(2014·北京丰台区一模)2013年,电影《致青春》火热上映。短短130分钟,将各种各样的青春展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能够在这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由此可见

A.文化产品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B.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当成为文化生产企业的唯一追求

C.能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健康有益的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5.(2014·北京东城区一模)2013年10月,《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创作单位已开始对这两部系列片全面修改,修改后再送电视台播出。对于上述报道的正确解读是

A.两部动画片暴力失度、语言粗俗,属于落后文化

B.娱乐作品创作要面向市场,符合不同欣赏者的需求

C.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导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6.(2014·莆田一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信中强调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之重任”。因为教育()

①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其基本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④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①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

7.(2014·北京石景山一模)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4·南通一调)“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受到观众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这一活动

A.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 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C. 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D.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9.(2014·滨州一模)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人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公民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基于

①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思想保证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0.(2014·济南调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

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C.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11.(2014·北京海淀区二模)郫县、豆瓣、分道扬镳、醒醐灌顶„„这些字,你会念,还

会写吗?提笔忘字,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国人的一个通病

旨在倡导“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中国汉

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播出,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说明传统文化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

④说明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4·天门调研)中共中央最近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把“三个倡导”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安排。其意义在于

①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③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差异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2014·唐山二模)2014年3月22日,出访欧洲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着中

式礼服出席荷兰国宴。经过改良的中式礼服整体上看,既有传统风格又有现代元素,既有中国气派又具开放意味,在国际舞台展现了更加鲜明的中国符号和中国色彩。这有利于

①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②表达中国开放自信的国际形象

③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迅速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14.(2014·厦门一模)2013年以“凝聚诚信力量,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的“诚信兴商宣

传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一活动的依据是

①诚信缺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诚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③诚信意识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2014·厦门一模)“物质的山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精神的山水,则是人们心

灵深处追寻的乐园。”下列诗句与这段话意境相近的是

A.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B.有水银河天外落,无需妙手自成帘

C.浮世厚禄只等闲,洗尽铅华归田园D.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16.(2014·漳州一模)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

意见稿)指出,从2016年起,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

A.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自身文化价值

B.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C.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消除各国文化差异

D.确保文化充满活力,赋予文化创新动力

17.(2014唐山一模)2013年11月,一位清华的博士生放弃留校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

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他的导师在博客上写下了“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困惑。也有网友说“少了一个搞科研的,科研界不会伤‘元气’;多了一个搞教学的,也许教育界可能升起一颗‘明日之星’。”对导师和网友的言论,正确的看法是

A.导师是错误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B.网友是错误的,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都有合理性,我们既要坚持核心价值,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都是错误的,是非善恶不能混淆,反对和倡导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18.(2014·孝感二模)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都把高超艺术造诣和

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大凡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把德艺双馨作为自身不懈的价值追求

②加强自律,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

③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④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9.(2014·南通一调)2013年9月7日,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启幕。该艺术

节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场农村电视的艺术盛会。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我们应当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果

③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④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4·滨州一模)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

泛共鸣和好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这一活动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2014·滨州一模)歌曲《老阿姨》自2014年央视春晚首唱以来,网上点击率已高达500多万人次,深受大众的喜爱,作品以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龚全珍为原型,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②人民大众喜爱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③歌曲传唱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优秀文化有利于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2014·济宁一模)央视发起的“家风”话题采访,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忠孝仁义、正

直善良、谦虚谨慎、勤劳节俭等传统价值观念仍被许多家庭长久坚守,这是因为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C .传统价值观念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固定不变的23.(2014·临沂一模)2014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

会议,要求让孩子们熟读并记住核心价值观24个字。24个字核心价值观,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领域。其中,概括公民价值准则的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博爱、诚信、民主、包容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2014·长春三模)今年央视将“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社会话题以小品形式《扶不

扶》搬上了春晚舞台,这一作品凭借诙谐的语言在收获最多笑声的同时,也通过“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等平实的台词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文艺作品只有扎根现实才具有生命力

③艺术作品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道德建设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旨所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高考政治单元测验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答案

1.D2.B3.D4.A5.C6.B7.D8.B9.A10.C11.A12.A13.D14.D

15.C16.A17.C18.A19.A20.D21.D22.B23.D24.B

第二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练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

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10月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众传媒已经取代旧传媒

C.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5.2009年,我国政府继续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持续扩大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10月8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欧洲的中心”比利时开幕,这是我国继中法文化年后,在欧洲举办的最大规模文化活动,被欧洲人称为“来自中国的诱惑”,也让世界见证着“中国元素的精彩”。这说明:①全面吸收,消除差异,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回答6题。6.《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D.建筑是立体的文化,民族精神的火炬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审议通过,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据此回答22-23题

8.五台山此次耗资5亿申遗,其目的是保护五台山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遗存的圣地。保护这一圣地有利于

①迅速地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树立和改善景区的整体形象,更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和交流 ③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提高五台山自然与文化名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句话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10.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表明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11.以“2009中国文化在美国”为主题的春节庆祝活动从1月20日持续到2月2日,其启动仪式是在华人集中的唐人街点亮中国灯笼。美国人都学着用不熟练的中文说声“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美国各界争拿春节“说事”。中国主题在美国渐成时尚的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中国的春节已为全世界所接受和共享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媒体峰会,于2009年10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回答12——14题。

12.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地媒体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并进,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从《文化生活》看,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的民族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关于传播媒体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B.新的传媒正代替着旧的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消息是以网络、媒体技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14.此次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这一主题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融合文化的多样性

③尊重文化的平等性 ④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盛宴,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假如你有幸成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去年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有56根民族团结柱。在民族团结柱的每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舞姿、乐器和盛装最具民族代表性,一眼望去,人们便可辨知这是代表哪个民族的。这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民族节日是识别不同民族的唯一标志 D.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7.电影《孔子》2010年1月22日全球上映,全球观众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媒一睹孔子的风采。电影等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①文化复制 ②文化传递 ③文化沟通 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做出的巨大贡献。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与传承,使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所广泛尊崇。这告诉我们()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双语晚会上,瓷器服装秀《赣姿嫜约》将中国传统的瓷器艺术和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给现代服装设计注入传统文化的元素,给观众古典、时尚的全新观 影感受。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创新就是用外来文化改造民族文化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20.2009年11月7日,湖南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启动。10000册崭额的书籍从湖南省110家新华书店中心门市开始了它们的“漂流之旅”。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二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21.2009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贾庆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就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五点意见。本屉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

③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搞得轰轰烈烈,而我国传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年青人不知道这些传统。为此,有专家和人大代表呼吁将重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

A.能够改变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现状

B.能够抑制外来文化污染 C.能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D.能够使年青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黄土寻根”陕西民间美术作品展在陕西美术馆开展时,剪纸、皮彩、木版年画、面花、泥塑、陶瓷、布艺、民间绘画等十几个品种600余幅作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据介绍,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将长期陈列在陕西省美术馆,成为向海内外宣传陕西民间美术的一个窗口。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唯一途径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具有多样性

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4、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26、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7、文字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不同,尽管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律诗翻译成其它文字,但是和日本的俳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十四行诗对比,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韵味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这说明

A.民族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B.文化是民族的,但更是世界的 C.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28、在20世纪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发出了“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求智慧”的宣言。事实也证明,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已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说明 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B.文化的竞争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交流融合 D.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9、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①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揭晓,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设计融合了亚洲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岭南文化元素。亚运会会徽在今后将会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2)有人认为,青年志愿者应该是“大公无私”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先公后私”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35、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6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参考答案

ABDDD,AACCA,DAACB,BDCDA,DCCAB,ACCDD 参考答案34.(2009•天津文综14)(1)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2)参考答案一:赞同第一种观点。大公无私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应该作为当代青年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参考答案二:赞同第二种观点。先公后私是一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这有利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参考答案

38、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②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

第三篇:文化生活复习练习

小练习

1.2013年9月某校开学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政教处在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组织了宣誓活动 ②总务处集中为全校师生购置新的课桌椅③校音乐社、舞蹈队进行了庆“国庆”汇演 ④高二年级举行期末考试动员大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让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到了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3.2013年7月10日,新闻出版总暑公布((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上年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上年增长14.8%。这表明()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4.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受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铁骨,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影响之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他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材料主要表明()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毛泽东的文化素养及活动决定了社会发展 D.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5.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B.源远流长的C.积极主动的D.相对稳定的6.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提交了一篇《象的恋爱论》的文章,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的政见。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差异影响人的思维方式D.文化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7.2013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对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I号”水下考古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直击沉船的发掘现场,全方位解读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法、技术和装备。这说明()

A.电视已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B.现代媒体已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电视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全球同时、双向互动的特点

D.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8.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2012年4月29日上午,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启动。与往年一样,今年的狂欢节依然把继承保留与创新发展、民俗风情与现代元素、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等进行了有效融合,旨在让国内外游客全身心感受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这体现了()

①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差异不断缩小 ②文化的继承保留就是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0.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的道理是

A.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B.学习借鉴别国的文化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2.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D.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1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迈进。(11分)

(1、)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依据是什么?(3分)

(2、)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道路?(8分)

14.(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6分)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分)

自主复习答案

(一)1—5DDCBA6—10CDACB11—12DB29、(1)3分①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8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4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4分)(1、)(6分)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分)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2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系。面对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分)

(2)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

(二)答案

1-----5DCDAC6-----10BCDAD11-----15BACBA16-------20 DCBBC21---22 AD

第四篇: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重新整合教材知识)

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自主学习篇、文化对人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化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对人们影响的特点:

⑴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都是

、的。

⑵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任何文化对人都具有塑造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积极参加

,不断丰富自身的,是培养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人的、和

等方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

的作用。

合作交流篇

一、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材14页最后1段

注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据此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同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辨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

解析:见上

二、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16页1段

文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应该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见教材16页最后1段 17页第1段

【注意】

第一,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人们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辨析:文化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辨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一成不变的。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特别是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改造。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

(1)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上。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不良文化对人们的人格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教材18页最后1段

2.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强调】

.任何文化对人都有塑造作用,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健康文化。

2.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3.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力量的增强是统一的。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

辨析: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解析: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

学以致用篇

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

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

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忙碌在训练馆、赛场、机场、城市路口的广大志愿者,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全运会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3~4题。

3.弘扬志愿者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在志愿者精神的激荡之下,并不是人人都受到相同的影响,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5.x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见面礼节:维吾尔族人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哈萨克族人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俄罗斯族人一般要拥抱,并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XX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庆典展示了我国各方面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优秀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7.XX年12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以“阳

光网络•创新生活”为主题的本届网博会,云集了网络教育、动漫、游戏、文学、音

乐、视频、软硬件及网吧等文化市场领域的80余家企业。通过博览会引导网络文化

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

A.网络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现代大众文化 B.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快速直接的

c.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网络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8.XX年11月29日,中国移动宣布从30日起,对所有wAP类业务合作伙伴暂停计费,并进行全面清理,斩断淫秽色情网站收费链条。运营商之所以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网络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9.XX年9月12日至10月6日,上海旅游节成功举办。旅游节期间上海推出55条“世

博之旅”线路,另外,“新沪上八景”评选、上海街舞大赛、城市景观灯光艺术评

比等新项目也逐一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旅游节

①基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巨大影响的考虑 ②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的考虑 ③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全面发展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0.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什富科重视智慧与健康的统一,他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我国古人也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非选择题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

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举措。XX年9月4日,全党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

三、社会实践探究题

了解校训,分析学校自习文化的独到之处,总结分析校园文化在高一阶段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课

第一框

DccDc

第二框题

cDDDc

6•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篇: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练习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拿起报纸套话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这样评价当前文化市场()①是片面的观点,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 ②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 ③是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④是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随着专业网络文学网站的不断兴起,以《花千骨》《盗墓笔记》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展现出超高的人气,网络文学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 ①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②网络文学成为主旋律文化的代表而被大众接受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④百花齐放方针为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漫画《恶搞名著》说明

A.文化市场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 C.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是对立的

D.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多层次的

4.十几年来,中国影视产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机制,释放了文化创造力,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产品走向世界,捧回了一个个国际电影节大奖。这说明文化市场化

①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实现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是促进我国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说明,加强文化建设必须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②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④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某省委副书记被“双开”,其中一项罪名为“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这告诉我们

①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事业 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③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获得信息,各类型的媒体为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也不停为消息注水,消费主义和娱乐诉求冲击着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唯点击为王”的利益驱使下,内容娱乐化、“标题党”、虚假新闻炒作等现象泛滥。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丰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④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反对通俗、娱乐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草根”参与让春晚更精彩,尤其是引来无数民众欢声笑语的小品《高手在民间》,贴近百姓 生活,让草根文化再次走入民众视线中。草根文化的兴起告诉我们

A.落后和腐朽文化在我国失去了市场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C.大众文化成为文明新风尚的引领者 D.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9.文化的养成蕴藏在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的历史积淀中,它必须经过千般交流、万般淘洗,才能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基本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①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拥有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趋同发展 ④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凝聚社会共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通过富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解读,“廉”“忠”“孝”“节用”等中国传统思想焕发生机,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 ①立足于继承传统文化 ②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③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做法,因此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嫦娥”“悟空”“墨子”。这一做法 ①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 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充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④有利于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浙江省许多农村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成立了自己的民俗表演队、文化博物馆,有自己的文化设施和基本的文艺团体,初步满足了农民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为农村的美丽插上腾飞的翅膀。这说明实现建设美丽农村的愿景要

A.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文化,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C.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D.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3.当前,一些地方的“美好乡村”建设,比较注重文化硬件设施,如文化墙、活动广场、体育设施等。但文化软件建设投入不够,比如先进文化素材的挖掘整理、好人好事的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的培训引导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软件建设,是因为()①先进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③可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有利于挖掘和弘扬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培育“四有”公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电视剧《老子传奇》将老子博大精深的道德思想转化为精彩的人生故事,使观众从中感悟道德思想之真谛,体会为人之根本,行事之准则,播出后广受好评。该剧的热播()①有助于树立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体现出思想道德修养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6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15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过去十一年间,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并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说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习近平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充分发挥功勋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 A.弘扬传统道德,彰显时代新风 B.凝聚社会共识,形成良好风尚 C.宣传道德模范,倡导文化多元 D.发展先进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18.国家领导人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材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②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统一的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W市在中小学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四品八德’好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活动

A.践行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B.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佐证了传统道德具有独特性功能 D.根本上提高了文化软实力 20.苏格拉底说:“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文化素养的培育比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②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 ③重视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功能 ④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简析题

21.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许多隐身于民间乡村的多姿多彩的特色传统手艺,正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大产业,在富民安民的同时,成为某些地方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农村手艺为重要内容的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已超过6 000亿元人民币。山东已形成十几个农村手艺产业特色区域,包括“世界风筝之都”“中国草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草艺品之都”“中国黑陶之都”等。

有人认为,文化产业的价值就在于创造经济效益。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5分)

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继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一精析

1.D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①⑤属于政治现象;②属于经济现象,均不符合题意。] 2.D [热词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说明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故D符合题意;材料说明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而不是强调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故排除A;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没有强调文化的作用,故排除C。答案选D。] 3.C [月亮是一个天体,不属于文化现象,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个人文化素养问题,排除③。见月吟诗属于文化活动,故①正确。通过月亮表达心情,可见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④正确。] 4.B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故B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排除;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并非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故C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故D错误。答案选B。] 5.B 6.B 7.C 8.C 9.C [缺少道德的凝聚力和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反映出文化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C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B [这名美国游客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神看成了强盗,这充分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①说法错误;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1.B [ “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枫桥月,灞桥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说明了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③当选。] 12.B [文化影响人,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故A、D两项错误;题中“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不符。] 13.C 14.C 15.D 16.B 17.C 18.A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主要源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A正确。B是文化影响人的来源,C强调的是人的文化选择,D强调的是科学文化知识,都不符合题意。] 19.D 20.A [传统的“民本思想”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认识,激动着我们的感情,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有误。答案选A。] 2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网络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限制,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影响着人们的现代民主生活。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掌握网络技术,提升政治生活的智能化和行政决策的效率。

22.(1)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解析 第(1)问要求指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可以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等角度回答。第(2)问回答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联系课本内容回答即可。23.(1)①发出学雷锋活动倡议,学习雷锋精神——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②举办雷锋事迹专题讲座——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助于营造全社会节能环保、甘于奉献、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把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影响青少年交往。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二精析

1.A [以文化创意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经营模式,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B 3.A 4.B [材料中的“共鸣”,体现了文化具有共性,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5.C 6.C 7.A 8.A [“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说明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①②入选,④与题干无关;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中“相互认同”错误。] 9.C [台胞拜访曲阜“三孔”圣地,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故③错误。答案选C。] 10.B [传统民俗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某市的这一活动弘扬的是传统民俗中的良风美俗,是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传承,不是承袭所有传统民俗文化,同时材料也没有涉及对落后文化的批判和对庸俗文化的改造,B正确;A、C、D均与题意不符。] 11.C [《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演出巧妙的融入了古典诗词,让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峰会,说明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②③入选。答案选C。] 12.C [中国古典诗词属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能起到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能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①②入选;不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与文化的世界性无关,③不合题意;应当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④不准确。] 13.B [题干主要强调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对社会上人或事的揭露,以警示世人,体现了其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故选B;A、C不符合题意;D说法不全面,没有体现漫画的作用。] 14.A [“城市建设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要有历史文化保护线”,即城市建设要保护文化遗产,因为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A正确。“破坏了城市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批判继承,C、D说法均过于绝对。] 15.B [《青花瓷》等歌曲将古典情韵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说明对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①符合题意;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反映了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了生机,④符合题意。] 16.C [借助冬季奥运会让世人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体现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当选;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体现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③当选;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②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 17.A [“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产生说明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②符合题意;“新杂技”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从而在欧美迅速兴起并传到中国,这说明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发展,①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18.A [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因此,①②说法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对外来文化不能一味的认同和推崇,我们应该吸收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④说法错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应该承袭和保留。] 19.C 20.D 21.(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茶与欧洲酒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既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也有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两者可以兼容并存。

(2)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中国茶与欧洲酒的兼容并存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茶文化和欧洲酒文化的并存,有利于双方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繁荣。

22.(1)文化具有多样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维护不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不同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2)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增强人们对自己城市的情感,展示城市特有的精神风貌。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市历史文脉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维系城市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就是保持城市特色。

(4)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继承城市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城市特色文化发展。

(5)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形成特定的文化环境,发展城市特色产业。

答案三精析

1.A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2.C [古老性不是成就其世界性的原因,故①说法错误;古琴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故③说法错误。] 3.A 4.A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通过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艺术等体现出来,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体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域性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选A。] 5.C 6.C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不是汉字,①不选;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不选。] 7.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说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A符合题意;题意强调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没有涉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对稳定性等,排除B、C、D。] 8.B 9.C 10.C [材料中56位“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①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错误。] 11.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C。] 12.B [就中国人来说,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这体现了①③。②不符合题意。④错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13.A [古代“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从古至今,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①②符合题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③错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非自强不息,故④错误。答案选A。] 14.C [①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精神,②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精神。] 15.D [材料中“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中的“根”指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选②④;①强调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题意无关;③不是强调作用,与题意无关。] 16.D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D正确。A表述的是团结统一精神;B表述的是爱好和平精神;C表述的是自强不息精神。] 17.C [③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 18.D [①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基础力量;②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 19.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故①说法错误;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既要珍惜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借鉴优秀外国文化,同时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思想,故②③符合题意;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故④说法错误。] 20.B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故民族精神中没有糟粕,①错误;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注入时代精神,这样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②正确;发扬时代精神和弘扬民族精神要相结合,③正确;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④错误。]

22.(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工匠精神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可以转化为助推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2)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根基和本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集中表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工匠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其时代内涵,为“中国制造”更深更精更专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一齐弘扬,有利于中国“制造强国”梦的早日实现。

23.(1)①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是历史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交融为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注入了深刻内涵。

③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社会文明能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深化。

(2)①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族精神的表现。

②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答案四精析

1.B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题中观点只看到了文化市场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2.C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网络文学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故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网络文学不是主旋律文化的代表,排除;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为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3.A [名著被恶搞,违背了作者的原意,是文化市场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A符合题意;B、C、D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C 5.A [刘云山要求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由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观点错误,故排除③。④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答案选A。] 6.C [封建迷信活动属于落后文化,①不符合题意。] 7.B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丰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①③符合题意入选;上述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的功能,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反对通俗、娱乐文化”说法错误排除。] 8.D [A、B、C错误;草根文化的兴起说明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在不断迸发,D正确。] 9.A [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中的“趋同”说法错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④说法错误。] 10.D [“廉”“忠”“孝”“节用”等中国传统思想焕发生机,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说明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③④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继承,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1.D 12.D 13.D 14.D [电视剧《老子传奇》使观众从中感悟道德思想之真谛,体会为人之根本,行事之准则,有助于树立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符合题意,应选。②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排除;③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④符合题意,应选。] 15.B 16.B 17.B 18.D 19.A [材料中的活动践行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文化权益没太大关系,C中的“独特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夸大了其作用,错误。] 20.B [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强调了灵魂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故②④符合题意,当选;①观点错误,排除;教育的功能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故本题选B。] 21.(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手艺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传统手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传统手艺产业,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1)促使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2)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发挥模范共产党员的榜样作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4)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下载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届高考复习选择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4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练习_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 1.国家广电总局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

    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非选择题专项练习

    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非选择题专项练习五 时间:每题8分钟 PS:注意答题思维,加强审题,要点化,序号化,使用政治术语。 1.(2013.河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附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26.《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

    附中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练习

    附中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

    2013高考复习《文化生活》背诵提纲

    2013高考复习《文化生活》背诵提纲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怎样理解文化具有普遍性? 2、 文化的含义及其内容是什么? 3、 怎么样理解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

    2010高考复习《文化生活》核心知识

    2010高考复习《文化生活》核心知识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 综合应用知识点 【理论知识】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推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学案 重点: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影响作用目标:建立知识网络,掌握重点知识,清扫知识死角 一、自主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三、课堂练习:1、黄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