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感觉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下。但是,要切实上好一节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更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呢?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能力;优化课堂
一、明确教育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二、认真钻研教材
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前提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要弄清教材中所讲的知识,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它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了解这部分内容在本年级中的作用是什么。细心研究每课时的例题、习题和课堂作业,把握本课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三、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和谐氛围,注重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以至融会贯通。
3.合理设计习题,有效提升知识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前进。
总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的效率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潜心研究,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
第二篇: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延川中学邮编:717200白江平)
摘 要: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学习;课堂
一、明确教育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二、改进教学理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
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投影机教学已经是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人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电公教学法手段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诸多便利,但也决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学手段,黑板该用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还是要写的,电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形式新—— 语言.板书和教风要灵活,少死板。
1.语言美。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进行交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就不只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世。(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总之,语言的表达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磨练。课前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思考与组织好课堂教学语言,课后要及时小结语言运用的成功与不足。应该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锻炼。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2.教风美。教学中注意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小受到在不同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的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能够欣赏学生,能够适时地鼓励学生。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的氛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
3.板书美。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画出的几何形体、简笔示意图,以及配合教学的需要粘贴的纸条、挂图等都属于板书。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师的口头语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成功的板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出来的。有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犹如一份微型教案;有的眉目清楚,展示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形成与推导过程,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有的画龙点睛,揭示规律,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要注意;(l)注
意板书内容的整体性。(2)注意板书内容的概括性。(3)注意板书内容的条理性。(4)注意板书内容的直观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和谐氛围,注重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以至融会贯通。
3.合理设计习题,有效提升知识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前进。
总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的效率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潜心研究,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知识不仅指数学事实而且包括数学活动经验,并且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实现知识建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导学生激活经验,促进学生提升经验,使经验的构筑与知识的获得溶为一体。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情景导入,为学生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不觉的会接触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首先应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如:郑老师便以学生喜欢的“俄罗斯方块”做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即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容易从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
二、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图形拼组、面积和面积单位、各种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但是学生对于面积的真正内涵,尤其是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比较,还是处于相对模糊的认识阶段。本节课郑老师通过让学生数方格、重叠、割补转化等方法,来比较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操作、辨析,使这些方法更为清晰,学生更加熟悉,并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解决实际问题。
三、精心设计课堂巩固环节,让学生进行经验的迁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书本上许多抽象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数学体验。如:郑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问题呈现以后,不是急于让学生讨论,而是在学生积极思考下的合作交流。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间彼此启发,采取各种方法,得出的多种多样的结论,使很多孩子对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引发反思,进行经验的迁移,碰出智慧的火花。
四、努力设计好学生的课后作业,扩大数学活动经验获取范围。下课铃响,并不代表一节课的结束。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后延伸,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机会,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数学活动经验上升为数学思维的思考。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2014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三道岗镇中心小学李红臣
数学课,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魅力无穷的„„”学生对它入迷才能打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数学课堂气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
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实行民主平等教学关系,构建轻松的师生双面活动。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有时窃窃私语,有时小声去讨论,有时大声争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三、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的主要部分。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
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思想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五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东村中心校刘爱琴施青莲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好课的标准。
根据叶澜教授所阐述的好课的标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要上好一节高效率的数学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上给听课的人听的。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一、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紧扣课标的具体要求,既不能把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同时,要体现三维要求。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教学,教师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标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了解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要求教师结合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要求、已有的知识和是经验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亲手用萝卜、土豆、纸板等做一个长方体,学生在切一切,拼一拼的 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
三、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
1、教学目标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为了更好的 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教材要求,恰当的处理、使用教材。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测。同时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导入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某一课题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的教学行为。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要看是否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例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首先让学生用手中的七巧板,白出各种图案,学生摆的是兴趣极高,这是,教师让学生算一算,你摆出了,几个图形,一共用料多少块小棒,早学生 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导入课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就为后面的 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 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 终身课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是教学回答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
1、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2、自主学习探究时间充裕,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主体意识凸现,能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学数学。
5、学会数学地思维,敢于质疑,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6、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积极举手发言,应答面广,质量高。
7、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8、能有效的提出富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讲解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9、能引导学生参与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实践、交流和总结。
5、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随即调控能力强。
6、精讲控制在15分钟以内。例如,我在教学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出现多种答案且争执不下,这时教师可以板书出各种答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对答案逐个分析,求得一致的结果。对一些开放题材也可以组内合作讨论。例如:三年级有这样一道题,全班有48人划船,其中大船每条限坐6人,小船每条限坐4人。要租多少条?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能过学生合作研究,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各租几条最合理。让学生研究,得出答案。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探究时间充裕,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六、巩固练习的巧妙设计
巩固练习的巧妙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 “练”为主,同时体现练习的分层设计
1、练习设计科学合理,难易适中,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类型分为ABC,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自选题型来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性强。把握难点,围绕学生学习目标组织当堂测试,学生目标达成率在80%以上。
七、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
然而一节好课是没有具体的标准,但应该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符合课标、目标明确、导入富有情趣,教学过程扎实、高效,练习分层,多媒体的恰当使用等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是:
1、教学中有时对数学课程与教科书的体系机构,内容及其组织方式把握不准,特别是对小学数学体系结构缺乏必要的了解。
2、教师中只能抽象笼统地描述数学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措施无的放失,对是否已经达成教学目标心中无数。
3、对自己设计的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4教学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都比较单一,缺乏对教学问题和组织教学的设计。针对好课的标准和存在的困惑,我认为,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同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利用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媒体,使知识的呈现具体化、形象化。同时练习设计要体现分层优化设计。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