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专题6 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
专题6 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
1.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节目邀请国内语言文化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主考官,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2.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曲阜孔庙2013年11月26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3.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2013年12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1.文化2.文化软实力3.文化产业4.民族精神
1.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建设文化强国势在必行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与根本任务
5.我们青少年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例1】(2013·湖北荆门·23)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多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A.一脉相承亘古不变B.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例2】(2013·河北·3)小辉依据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影响,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民族精神B.加速经济腾飞C.推动科技进步D.维护世界和平
【例3】(2013·广东·32)材料一:生活在海外的很多华人,除了参加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外,他们每逢祖国的传统节日,仍然会按国内的习俗
最美古村落”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广州市黄埔村、佛山市松塘村、河源市林寨村、梅州市桥溪村、惠州市范和村、江门市自力村、肇庆市黎槎村、清远市南岗瑶寨、潮州市龙湖古寨、揭阳市泥沟村,共十个古村落被授予“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称号。
请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海外华人和广东省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诗或名言,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请你依据下列古诗或名言
一、单项选择题
1.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①经济建设②思想道德建设③国防建设④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生命 ③全盘吸收西方的一切文化④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马年春节来临之际,世界各地的中国年味越酿越浓。唐人街的庙会、华人社区的彩装游行、“欢乐春节”慰侨演出,帝国大厦、伦敦眼和悉尼歌剧院都为春节点亮灯光„„这些反映出()
①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②中华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
③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④世界文化呈现出相互包容、合为一体的趋势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4.近年来,由浙江省丽水市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全市开展。很多平凡的令人感动的“草根人物”入选“丽水好人榜”。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5.《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在国际、多边、双边等场合举办国家级重大涉外文化活动30项以上,邀请500名国际文化名人与1000名青少年文化使者来华访问,对外文化援助的受援国家达20个以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形成合理布局,到“十二五”期末,总数达到25-30所。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A.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B.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C.推广中华文明,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D.增加出口创汇,繁荣开放型文化产业
6.如今,可口可乐饮料、麦当劳快餐等舶来品,已为广大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
①照搬照抄,全盘吸收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③尊重差异,平等交流④放弃自我,虚心学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2013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了以中华礼仪文化、孝道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大讲坛”系列活动。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提高人们科技创新的意识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9.湖北省武汉市连续多年开展评选“十佳门店”“十佳社区”“五好家庭”“和谐邻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B.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促进了武汉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0.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寨墙、古桥、老井、青砖、门
楼、木雕„„近期,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648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材料二: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2)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你有哪些设想?(一个方面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
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让观众跟随
节目进行自我检测。有观众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听写结果,其
中不少常用字都被写错或忘记。
材料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迅速在全社会掀起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其中,福建厦门市双十中学的5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汉字狂欢”,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上把《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看了4遍。
(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有什么意义?
(2)“不少常用字都被写错或忘记”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双十中学学生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请你对解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建议。(至少两点)
13.材料一:各国文化产业占世界份额比较图
某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部分数据比较图
材料二:小柏留学归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创办了文化产业公司。经多年努力,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意开发设计团队,先后获得了52项国际专利;公司产品出口欧美和日本市场,并在欧美和日本设立子公司,就近提供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从业人员600余人,年纳税2.7亿多元。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小柏的文化产业公司属于什么经济成分?材料二反映了这种经济成分有什么作用?
(3)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小柏公司成功的原因。
第二篇:提高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水保122 李秋娟 123837318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营造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可以实施一些战略,一,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就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在与经济硬实力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两个方面共同发展,并科学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和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二,价值主导战略:文化发展与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定的文化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一定的价值观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三,文化融合战略:加大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来推进文化融合战略,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自主创新战略: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建设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力综合文化实力。
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看,除以上之外,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4、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更应该用人民的文明程度和现代意识来衡量,用人民的道德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来衡量。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第三篇:文化强国和文化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验、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都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而我国的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主要针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为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意义存在问题对策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呈现出的却是相对滞后的发展趋势。为了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滞后状况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都需要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密切相关。民族凝聚力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没有达到同步增长。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人缺乏民族自信力对民族优秀文化认识不够崇洋媚外。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力的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增强了人类创造新事物和提高新生活的能力。因此文化是前人智慧的载体为人类的学习和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如此文化能够使民族的文明素质和智力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我们想让国家不断进步就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和创造力。而保证中华民族升级和活力就是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产品和服务现在成为了独立的贸易形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目前西方国家借着经济科技等优势不断向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因此想要更好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那么就要努力占据文化的制高点。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决定。那是因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文化、道德、意识形态等软实力
二、我们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但是由于人们对文化资源重视不够。国家优先发展经济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关注比较少。许多文化产品在运行的过程中被注入其他因素比如过于商业化从而使得自身的质量降低不利于市场的销售。同时文化市场的不规范化使得文化盗版产品较多低俗产品也层出不穷。因此规范文化市场很有必要。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了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如《功夫熊猫》在中国大受欢迎。中国本土很受欢迎的电影在国外不是好评如潮。中国的深厚文化存在着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由于不同的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让我们对外文化的交流和竞争中造成了巨大的问题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条件。二文化人才缺失比较严重竞争力不强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我们缺少一批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国外观众的需求和国际文化需求善于利用国际经验和国际文化的文化经纪人。我国形成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很好的文化经纪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大力培养专业性文化人才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一大力加强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把握方向提供坚实的基础 先进的价值观是领导一个国家、民族和组织与发展的精神旗帜和精神力量。建构先进的价值观我们要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善于从我国的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本国民族拥有民族认同。同时也要开拓视野懂得从国外的优秀文化和制度中学习。制度是依靠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的。制度也是文化的重
要载体。如果制度能够有效实施那么将会促进文化的传播。大力加强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能够统一人民的思想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誉文化建设各方面并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文化软实力大力加强不同的主体层面的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才可以让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层的价值基础才能够让其具有突出的外部反应。二推进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创造力 我们要推进文化创新就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在文化观念上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雅俗文化的关系以创新的观念去看问题解决问题。在文化内容上我们要大胆创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精神基础。同时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文化市场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仙督文化市场体系。运用新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构建文化传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体制。三大力发展人才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得到更多在文化软实力中发挥作用的人才需要加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关于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还成立了专门的学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内容也多了文化艺术。这些都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开展文化外交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可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适当的文化外交很重要。历史以来中国的文化外交也很多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现在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了交流合作平台。比如东盟博览会世博会。中国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在文化交往的时候我们的优秀文化可以传播出去同时也可以吸收外来的文化的优秀的地方从而促进我们文化的发展。
五弘扬我们优秀文化打造民族品牌 目前国外文化具有强大的攻势。因此我们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国家品牌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大力挖掘文化里面的优秀成分利用自身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利用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出成功的民族品牌。这样才可以扭转文化逆差现在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不利局面的改变。
四、结论 我国的软实力的发展虽然在今年来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是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抓住发展机遇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计划发扬民族精神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此外我们要积极参与文化外交活动更好的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亮.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
第四篇: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定稿]
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体现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伟大;中华民族的落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了宋代,尽管其疆域不如汉唐,而其文化却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度。关键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软实力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1.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是条短腿;
2.我国面临难得机遇,也不得不应对严峻的风险挑战;
3.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4.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发达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与启示:
1.文化帝国----美国;2.动漫王国---日本;3.后起之秀---韩国。
今天,我们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大背景之下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好,讲文化体制改革也好,讲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也好,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
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注意到,尽管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奇迹,但是在世界上却没有形成与此相应的文化影响力,更谈不上我们的话语权。党的十七大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任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
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深化改革,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是为了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第五篇: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营造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深化研究。
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一元主导和百花齐放的关系。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这就需要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知晓、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主要命题有哪些、真理性和说服力在哪里等,都需要加强研究和推介。二是处理好事业性与产业性之间的关系。以“壮大产业、繁荣事业”作为文化发展目标,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业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共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三是处理好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学习世界各民族有益文化,以增加新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因子和元素,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处理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设立阶段性、较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和盘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资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探索一条从国情出发、向国外延伸、与国际接轨,既不崇外又不排外、既以我为主又不唯我独尊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之路。
认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内涵。可以说,在当今这个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入的时代,一个大国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其政治价值观、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是不是具有合理性和共享性。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所创造的理论和学说的研究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到位。一些学者习惯于用别人的理论标签来看待我们的理论、政策和意识形态,甚至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概念来剪裁中国的历史、衡量中国的事情,这样自然得不出正确结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开展工作,综合运用政府、学界、媒体和民间的资源,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认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内涵,勇敢地加以宣讲。在涉及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问题时,要掌握概念定义权、使用权、议题设置权和讲故事的话语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让全世界听到中国人讲的有关自己的民主故事、自由故事、人权故事和法治故事,让世人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
做好国家营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硬实力,但西方媒体渲染的所谓中国商品倾销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国家营销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西方国家运用经济的、文化的方式,以各种产品和服务为载体来传播塑造国家形象,其方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具体而言,以国家形象推广为核心的国家营销包括:打造国家形象文化产品,其中既包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也包括国家形象建设者如政府、企业和国民所应具备的品格;明确国家形象品牌定位,或创新、或严谨、或时尚,建立国家品牌;拓展国家形象传播渠道,政府间交流、民间交往、媒体宣传、商业运作以及各种社会活动都可用来推动国家形象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冠梓 胡楠阳)
(一)世界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国家软实力有三个主要源泉:“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二)我国软实力
我国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出软实力问题是在2006年。是年11月l0日,:“„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化背景下的国家统一
进人新的世纪,国家之间的冲突,地区之间的冲突,民族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冲突的原因很多,“文化认同是我们面临的这种失序现象
2毕业论文的核心方面”,而“历史、语言和种族对文化认同来说,都是可能的基础,并且它们都是被社会性地建构的现实”。就我国而言,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特别是“藏独”、“台独”和“疆独”是现阶段威胁我国统一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应对分裂祖国的威胁,必须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在西方价值观渗透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鲜明特色
在全球化深人发展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经济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价值观。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回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政治合法性,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与国际政治格局大变迁相呼应,许多国家内部掀起了政权更迭和政体变更的新高潮。
(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力逐渐成为国际问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方向保证,发挥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激励、凝聚、整合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没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就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发展问题必然会凸显出来。人的发展的标志因素很多,如创造性的彰显、基本需求的被尊重和满足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丰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它要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产业化而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状比较,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起点很低。尽管我们有历史文化积淀上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例如,没有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没有形成有相当影响力的主流文化,更没有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力量文化。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管理文化、动漫产业相比较,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并未形成产业意义上的竞争优势。(要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体问题。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体是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像经营军事力、经济力、资源力、科技力、信息力等硬国力那样经营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问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建构解决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问题。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努力,其中,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在内的文化传播媒体建设是重要方面。提升国家软实力载体建构包括学校建构和社会建构。
(三)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
(2)协力构建和谐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3)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
(4)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
(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2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2
(2)协力构建和谐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觉。................................2
(3)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2
(4)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