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

时间:2019-05-13 09: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

第一篇: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

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能耗检测标准及实施细则发布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北京中科仙络信息化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发起的针对数据中心能耗测试与评估的实施方法——《数据中心能耗检测标准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发布。此举不仅填补了国内数据中心能耗检测领域标准方面的空白,也为今后的数据中心能耗检测提供了依据。据了解,此前专门成立的中国数据中心能耗检测指南及细则工作组,汇集了包括中国电源学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张广明等在内的国内数据中心能耗领域16位专家,联合编制“数据中心能耗检测指南及实施细则”及“数据中心节能白皮书”等报告。历时六个月,最终完成了实施细则的撰写与评审工作。

“《细则》的出台旨在让数据中心能耗检测与评估变得有章可循,同时,将数据中心检测之后的节能改造落到实处。”《细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博悦能集团董事长程小丹先生表示。

近年来,在大数据趋势的驱动下,数据中心耗电量逐年大幅攀升。因此,数据中心产业起步较早的国家纷纷针对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进行了量化的统计。相比之下,国内数据中心缺乏量化的数据中心能耗数据,无法对监测与评估进行量化的数据指导。同时,这也成为国内相关政策无法切实制定的重大阻碍。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为364亿kWh,约占当年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照此能效水平及服务器发展增速,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能耗将达到1000亿kWh左右,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2020年将超过2500亿kWh,或将超过当前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总量。

当前,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与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推动整个IT产业革命性转变的同时,也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出了严峻的能耗课题。降低能耗、节省成本、提升效率为代表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细则》的出台,将从本质上改变数据中心能耗检测与评估领域的既往局面,通过对数据中心及机房的节能指标及检测的指导,并以此推动国内数据中心产业节能建设的标准化进程。

第二篇:国内检测行业发展分析数据

国内检测行业发展分析数据

国内市场大规模对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开放是2002年。自1989年进出口检验法颁布后,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业务开始向国内民营资本开放。2005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逐渐进入中国检测市场。目前外资检测机构和民营检测机构主导第三方检测市场,而国有检测机构垄断限制性检测市场。

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55%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接近10%。

据CCID预测,我国检测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的市场容量将从2009年的569.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009.4亿元。无论是总体检测市场容量还是出口产品检测市场容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出口产品占总检测市场的比例相对趋于稳定。

我国的检测行业目前仍属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多方面因素影响着行业发展。总体而言有利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未来检测行业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光明的。我国检测行业的推动因素与优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Ø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安全;

Ø 国内制造业飞速发展,产业逐步升级;

Ø 贸易量持续增长,国外质量、环保要求提高;

Ø 行业监管制度放开,更多机构允许进入限制性检测领域;

Ø 新产品出现使得检测技术不断更新,服务领域逐渐扩大;

Ø 世界各地的检测标准逐渐统一,行业监察制度完善,使得公众性被人们认可。

面对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的资本实力弱,既无外资企业强大技术实力及品牌,又无国有企业某些方面垄断性优势。显示在业务量较大的贸易检测领域,民营企业没有任何优势,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业务比重仅为7.46%、11.94%。

不难看出,在我国检测市场中,民营检测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国内检测市场大规模不断加大和良好发展,国内检测行业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检测企业。如: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GRGT)等。

第三篇:国内首个行业期货订单班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开班

国内首个行业期货订单班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开班

近日,一个特殊的班级——期货订单班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开班。为什么说它特殊呢?是因为它是首个由期货行业协会与高校联合举办的专业化班级,有独立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计划计划。

此前,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进行洽谈,举办了多次期货行业专题讲座,吸引了该校优秀学生前来咨询、聆听。随后,通过双方多次洽谈,第一期期货订单班于3月12日正式开班。

该期货班是国内首个期货行业协会发起组建的独立班级,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即班内每位同学与期货行业协会旗下公司的领导和专家结对、充分接触、认识,形成一位同学对应一位专家或领导的模式。同时,该班级还根据不同岗位性质、不同需求、不同特点,为期货班同学专门订制了培养计划与课程。

据了解,浙江期货行业协会还与该校联手整合优秀师资力量,企业老总、高校教授等同时成为该期货班的老师,可谓文武兼备。此外,10家期货行业旗下的企业单位为该校期货班提供了充足的经费,让期货班的同学在学习上能够有良好的保障。

同时,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还加强了管理,确保期货订单班这种特色班级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几乎每个期货行业协会旗下的企业都能拿到28个履历表,以“培养-实战-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来培养期货订单班的学生的期货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自主择业意识,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文/温国砫 杨雯婕

第四篇:劳动部、国家计委关于对部分行业、企业实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6〕198号,1996年6月7日发布

劳动部 国家计委

关于对部分行业企业实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通知

劳部发〔1996〕198号(1996年6月7日)

为更好地调节工资分配关系,针对当前工资分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经研究决定,自1996年起国家对部分行业、企业实行工资控制线方法。

一、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内容

工资控制线办法,是对职工工资水平偏高、增长过快的行业、企业采取的一种阶段性从紧调控工资总额增长的具体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控制职工工资水平偏高、增长过快的行业的工资发放;对部分行业(部门)、企业工资总额发放增长速度实行上限控制;调节行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逐步协调工资分配关系,缓解分配不公。

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实施对象

1996年,国家暂以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达到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百分之一百八十以上的国务院各部门(含国务院直属公司,下同)、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为实施对象。

各地区对地方部门和企业工资控制线的实施对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根据本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工资控制线的水平

工资控制线的水平,要根据实施对象的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等相关因素区别确定,其货币工资总额增长速度要低于全国企业货币工资总额计划增长速度。

四、工资控制线的制定

劳动部、国家计委于每年4季度以前,针对国务院所属部门、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并确定工资控制线的实施对象及控制线水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和计划部门,要依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本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的情况,提出并确定本地区工资控制线的实施对象及控制线水平。

工资控制线的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企业须据实提供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人工成本、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等有关的资料、数据。

五、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实施与管理

劳动部、国家计委全面负责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实施与管理,对地区实施工资控制线办法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和计划部门负责本地区各部门和地方企业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实施与管理,并对本地区范围内实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中央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实施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所属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确定的工资控制线内,将工资总额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所属企业,同时抄送劳动部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劳动行政部门。其中,实行工资挂钩办法的部门、企业,其工资总 额的发放要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工资总额使用计划内,挂钩提取的工资额大于工资计划额时,大于部分留作工资储备金,用于以丰补欠。

从1996年6月起,实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企业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由所在地区劳动行政部门按照企业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进行审核签章(在京的全国性公司、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专业银行总行的《手册》,仍按劳综司函〔1995〕6号的规定,由劳动部审核签章)。

国家通过采用企业自查、劳动行政部门重点检查和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等方法,对工资控制线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超过工资控制线发放工资的部门、总公司、企业,要按照《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劳部发〔1995〕218号)的有关规定,视超工资计划情况给予经济处罚或通报批评,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下载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首个数据中心行业能耗检测指南及办法发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