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论员文章:文旅融合兴产业 转型升级促发展——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
评论员文章
文旅融合兴产业 转型升级促发展——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
三届二次全会精神
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开化要以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战略性的决策部署符合我县当前的发展实际,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科学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对开化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无疑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必然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新兴产业。一业兴而百业旺,历史及各地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是先导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是有效促进增收致富、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这一产业,不仅与省“两富”目标、市“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完全吻合,更是我县发挥文化、生态比较优势,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增长“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宏观经济复杂形势的影响下,我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滞后,竞争能力不强,多重矛盾叠出,必须主动调整、加快转型,才能抢占先机。因此,加快培育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三产服务业,使之成为新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我县在新一轮发展中快速前行的迫切要求。
抢抓发展机遇、化生态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随着“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生态优势越发显现,文化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区位优势逐渐扩大,文化旅游发展共识逐步形成,“天时地利人和”,凝聚成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大有作为。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理念,科学规划,找准切入点,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开化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子。
文旅融合兴产业,转型升级促发展。新的发展阶段赋予我们新的发展任务,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蓄势待发;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一轮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8月6日上午,中共开化县委召开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快干实干,以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县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县委书记方健忠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县领导谢剑锋、琚建军、汪权龙、杨苏萍、吴耀光、余尧正、姜小明、姜方云、陈玮、黄志平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全会指出,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开化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从战略的高度,以全局的眼光和统筹的意识,切实增强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追赶“两富”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抢抓机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全会指出,要正确定位,理清思路,以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为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创建完成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年创建完成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年努力打造成长三角一流、全国知名的国家东部公园,突出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会务培训的功能定位,坚持保护性开发、融合式发展、统筹中整合、借外力运作、可持续推进为基本原则,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休闲养生为主题、特色文化为灵魂、根源品牌为支撑,打造寻根探源品茗圣地、休闲养生康体福地、商务会议培训住地,打响“钱江源头、根雕佛国、养生开化”旅游品牌,促进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生态服务业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开化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兴县,为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全会强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坚持高品位规划、大项目支撑、新体制保障、好环境吸引,突破重点,持续创新,转型升级,抓出成效。高品位规划,要按照“核心板块引领、重点景区支撑、观景大道串联、美丽乡村衬托、文化旅游融合、生态产业富民”的布局要求,以长远的眼光、超前的思路,高起点、高品位编制完善规划,做到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大项目支撑,抓住关键环节,切实解决项目生成、投资主体、要素保障等问题,谋划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一批文旅精品、引进培育一批建设主体。新体制保障,要加快体制创新,理顺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好环境吸引,要深入推进“平安开化”建设,坚持“建治并举、软硬兼施、平安共抓”,通过打造政策高地,提升城市品位,共建生态家园,营造和谐环境,为四方游客和城乡居民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文化旅游环境。
全会强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需要全社会参与,更需要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带头干事创业,按照“规划项目落地、政策服务高地”的要求,转变作风、快干实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要务实谋划带头干,敢想敢干、善学善抓、同干快干;要克难攻坚勇于干,细分解,明白干、强责任,担当干、善解题,破难干;要服务大局主动干,进一步树立“大文化、大旅游”理念,坚持在大局中定位、大局下行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兴业的良好局面;要善破常规创新干,不破法规破常规,有所作为作大为,善于算账算大账;要严考真用激励干,健全干部考评机制、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探索干部退出机制。
全会强调,全县上下要以这次全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破难不退缩,快干实干不停步,以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兴县目标,为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县纪委委员;人大离岗在职领导,不是县委委员的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过副处实职以上的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级机关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委部门副职;住建、招商、旅游、国土、农办、农业、林业、水利、文广新等部门班子成员;基层县党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文化旅游产业代表;侨(留)联、台联负责人等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