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克峰: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数学家
刘克峰: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数学家
横跨太平洋两岸,驾驭数学和乒乓球,引领一群年轻学子,拥有漂亮的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高大的个子,笑起来两个酒窝,神态自信而从容,刘克峰活得滋润而自在。
刘克峰,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兼数学系主任、光彪讲座教授,在微分几何、拓扑、数学物理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成就。
爱情之箭双雕
1965年,刘克峰出生于河南开封。在天津读书长大。少年刘克峰性格倔强、调皮,上房爬树乃家常便饭,是出名的孩子王和捣蛋鬼。
刘克峰初二时,大哥为了高考,用工资买了很多书,家里于是有了一些中专和大学教材。大哥没有用上的这些教材,刘克峰都用上了。初三的时候,他就看完了大学的《解析几何》、《微积分》。
刚上中学时,刘克峰成绩平平。初三情况陡变,班里来了一位漂亮女生,让他感到了内心的震撼。这位女生成绩优异,第一次考试就全班第一。刘克峰对这位女孩一见钟情,爱慕日深,开始暗暗思考如何才能赢得她的芳心。他发现,女孩喜欢与勤奋好学的同学交往。有门!从此他一改往日的散漫,发奋苦读,各科成绩直线上升,数学尤甚,在各种竞赛中频频得奖。他的出色表现终于没有白费,最终,他赢得了女孩的芳心。
爱情攻略竟一箭双雕。刘克峰意外发现,他又爱上了一位“情人”,且与之不离不弃,经常半夜心血来潮,爬起来细细品味。这位“情人”便是数学。
1981年刘克峰如愿考入北大数学系。1985年,刘克峰考上了中科院数学所硕士生。那一年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数学所举办的暑期学校为他打开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的数学世界。
培养对数学的鉴赏力
第一次听陈省身的学术讲座,大师充满魅力的微笑磁石一样吸引着刘克峰。
陈省身为暑期班亲自指定教材——美国数学大师鲍特的《代数拓扑中的微分形式》。此书对刘克峰来说艰深难懂,犹如天书。好在他有毅力,有韧性,反复地思考阅读。渐渐地,刘克峰喜欢上了这本教材。这样的经历让刘克峰懂得,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最需要培养的是对数学的鉴赏力,知道什么是好的,有用的数学才是最重要的训练。
1986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刘克峰迷迷糊糊躺在家里的凉席上,脑子里却全是如何局部化的念头,这是一个困扰了他几个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迷糊的脑子里天目洞开,如蒙神示,他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脑子里兴奋地闪亮着那关键的一步——鲍特留数公式,就是问题的答案!那一刹那可以说是他研究生涯中最兴奋的一刻。那一刹那间的想
法让他写出平生的第一篇论文。
1987年12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正蜷于被窝的刘克峰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来人是中科院数学所分管研究生的副所长王启明。原来王启明一看到他的论文,就发现其新颖精妙之处,找上门来,对他说:“你的基础很好,应出国深造。”
1988年初,沉浸在新婚燕尔幸福中的刘克峰忽然接到快件寄来的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生申请表格,发信人竟是数学大师丘成桐!
王启明把刘克峰的论文寄给丘成桐。丘成桐一眼看中刘克峰是个可造之才,爱才之意顿生,遂将他收归门下。
他欣喜莫名,几疑身在梦中。
简洁漂亮的证明
1988年9月,刘克峰来到了哈佛,成为丘成桐的学生。
在哈佛,刘克峰见到了鲍特。当鲍特留数定理与哈佛校园里这个个子高高、腰板笔挺、走路说话不急不缓的鲍特合二为一时,刘克峰的激动可想而知。
鲍特一开始便喜欢上这个英俊聪慧又极富数学才华的中国小伙子。
物理与数学界的传奇人物威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个著名的猜想——威腾刚性定理。鲍特和另一位数学家陶布什给出了一个证明,但这个证明非常烦琐,几乎没有数学家能看懂他们的证明。
年轻无畏的刘克峰想找一个新的方法精简鲍特的证明。几个月后,他给出了一个极其精妙的证明,完全理清了这个领域中的难点。但当时没人相信刘克峰的证明是对的。刘克峰每周与鲍特谈一次,来解释他的证明。终于,鲍特邀请刘克峰在研讨班上讲他的研究成果。
刘克峰成功了。他不但在对鲍特与陶布什刚刚证明的威腾刚性定理的理解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出了极其简洁的证明,还推导出几个全新的刚性与消灭定理,并发现了与其他数学分支意想不到的深刻联系。鲍特比他还兴奋,立刻飞到巴黎,在法国科学院演讲这个最新成果。
1993年,刘克峰博士毕业。此时,他在美国数学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各大学纷纷邀请他去工作。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
1996年,在刘克峰即将驱车离开波士顿前往斯坦福大学任教时,导师丘成桐把刘克峰的兴趣吸引到另一个世界著名难题:镜猜想。
超弦理论是物理学家们为了完成爱因斯坦的梦想——大统一理论而提出的一套宏大的物理理论。1990年,英国物理学家Candelas等人在镜对称的物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五次Calabi-丘空间上有理曲线计数公式的猜测,被称为镜猜想。这个猜想在整个数学与物理学界
引起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数学物理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许多数学家都尝试过证明这个公式。这里最需要的数学工具恰好是刘克峰最熟悉的局部化技巧。
到斯坦福后,刘克峰开始加倍努力阅读文献。一年后的一天,当他注意到稳定映射模空间上的递归结构与局部化的密切联系时,一下子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刘克峰与丘成桐、连文豪一起发展了镜原理的数学理论,并作为这套强有力的理论的一个推论,给出了镜猜想的第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证明。他们的论文一经发布,就迅速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与热烈反响。
威腾猜想与镜猜想的攻克使刘克峰赢得了谷庚海默奖,该奖是颁发给取得重大成就的美国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最高奖项之一。
1994年起,刘克峰主持承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获得了斯隆奖、特曼奖等。此时的他已跻身世界一流数学家行列。
2000年,刘克峰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里是导师丘成桐证明卡拉比猜想的地方。一到这里,一个更惊人的世界难题马上进入了他的视野——马里诺-瓦发猜想。2003年,他与刘秋菊、周坚合作证明了这个超弦理论中提出的著名难题。这期间,他还与合作者一起作出了另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用热核方法证明的威腾模空间体积猜想,与孙晓峰、丘成桐联手证明的丘成桐20多年前提出的关于几何度量等价的世界著名猜想等等。国际上用他们三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在证明中所引入的新度量:刘—孙—丘度量。
伯乐相中千里马
2008年,著名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被刘克峰及其博士生徐浩成功证明,这得到全球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这道难题已让不少同行苦思冥想了16年。
两天后,美国著名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与加拿大班福数学研究所曾经专门为此猜想举办了一周的研讨班,全世界40余名著名专家到会。
1992年,瑞典数学家法伯提出了关于曲线模空间万有环结构的系列猜想,过去十几年里,法伯猜想是曲线模空间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出现在许多重要著作和文献中,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学校的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研究过这个问题。
而刘克峰和徐浩则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推导出相交数的新递归关系,并由此给出了法伯相交数猜想最为直接和简洁的完整证明。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徐浩曾几度考博落榜。刘克峰让他在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半工半读,并安排他住在数学中心的访问学者公寓。第三次考博,徐浩一门专业课没有上线,刘克峰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他。
事实证明,伯乐相对了这匹千里马:一年中,徐浩在刘克峰指导下完成了5篇高水平的论文。哈佛大学数学系用最好的待遇聘用了徐浩。
刘克峰的另两位弟子有着与徐浩类似的境况。硕士生李逸考刘克峰博士生时有两门不及格。刘克峰认为他是可造之才,把他留在身边当秘书。此后,李逸的两篇论文经刘克峰推荐发表。但李逸再次考博依然落榜,哈佛大学就凭着刘克峰的推荐信和李逸的两篇论文将他录取。同样是刘克峰博士生的王捷痴迷数学,常常为解数学难题闭门数日,但考研时因两门不及格落榜。刘克峰也是破格将其录取。
丘成桐与刘克峰都认为,这3位学生都很有数学天分,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数学大师。吴晗、钱鍾书、苏步青、臧克家等都有因偏科而考试不合格的经历,天才科学家霍金和纳什的某些缺陷被教育体制所包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为天才”。
实施“教授治系”
2003年到2009年,刘克峰在浙大同时兼任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和数学系主任二职,虽是第一次“当官”,但他采取“教授治系”的管理办法,按照国际惯例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行政管理上,刘克峰采取教授治系的方法,成立学术、人才、教学、后勤等委员会,让身处学术第一线的教授掌握办学自主权。在办公制度方面,他提倡将最新学术成果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办公,教授和学生在网上交流。同时,他还倡议取消硕士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实行读书报告制度,以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并消除硕士生为发表论文钻营造假等现象。
2005年,刘克峰在浙大创建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揽天下英才以育之,到各中学选拔人才。
刘克峰与许洪伟等同事一起用举办国际顶尖学术活动来吸引优秀的学者和学生。几年来,中心共举办了70多个大型学术活动,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师来此交流和讲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几年时间,浙大数学学科扶摇直上,名列全国前茅。浙大数学系的招生排名跃居到全校前二名,一批研究生成长起来,成为各领域优秀的青年数学家。
丘成桐这样评价刘克峰的工作:“数学中心能在一年中举世瞩目,刘克峰领导有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向他致敬。”
数学家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
刘克峰说,数学家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数学简单是因为它对错分明,没有近似值。数学就像是不离不弃的老朋友,一个人对数学的热爱与真诚总会得到回报,那就是美好与永恒的定理,还有稳定而快乐的生活。做数学家是很快乐的,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而且衣食无忧。数学家对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贡献。从计算机、互联网,到生命科学、金融业,处处可见数学的踪影。
刘克峰说他想象不出一个更好的职业,能够象数学这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自
己的朋友谈论。爱因斯坦说,政治是暂时的,公式是永远的。
刘克峰曾说,上帝应该是个数学家,因为大自然规律的最终和最完美的表达一定是数学方程式。证明一个漂亮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往往感到非常的愉悦和满足。
二十几年来,数学帮助刘克峰实现了所有的梦想,它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数学家。”刘克峰如是说。
人物介绍:
刘克峰,1965年12月生,专业方向为微分几何、拓扑、数学物理。1985年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1988年获中科院数学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93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C.Moore讲师。199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副教授,2002年任教授。2003年任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兼数学系主任、首批光彪讲座教授。
第二篇:如果有来生我要你做我的新娘诗歌
那年,我们两小无猜,画眉举案吟宋唐
今日,往事随风飘流,愁怨横生话流殇
曾想,流水人家,双宿双栖沏清茶
奈何,海角天涯,千与千寻终无她
回首,花前月下,半梦半醒负年华
西窗前,百转千回,晚风吹干相思泪
明月下,孤影相对,往事斟满琥珀杯
好想爱一场情深万丈,到那地老天荒
好想听一曲宛转悠扬,直待伊人来此
好想写一阙今来昨往,与你低吟浅唱
好想把一盏琉璃觥觞,斟满念念不忘
曾经我怕黑,可是认识你之后,我便开始期待日落以后
现在我怕黑,自从你离开之后,我便害怕那黑夜的到来
曾经,你说要做我的新娘,我期待向往
而如今,你是新娘,新郎却不是我,我很忧伤
岁月如歌,听青春散场的声音,让记忆浅唱
陌上浅笔,山盟海誓化作一缕流殇
静悟流年,世事无常写作一首离歌
时光里停留着谁的声音
雨季里泛滥着谁的眼泪
是你的,是我的泪痕点点又有谁知红颜
爱恨情仇只有情在中间
沧海桑田早已往事如烟
万水千山隔不住蝴蝶翩翩
相忘红尘只在一曲红尘恋
如果有来生,我要你做我的新娘
第三篇:吴小阁教师代表刘克峰在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言稿
吴小阁教师代表刘克峰在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吴小阁小学校长刘克峰,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校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情况,感到十分的荣幸。
我们的吴小阁小学位于五马镇的北面。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坚持“校园书香,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实施“书香立人”工程,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得多一些,远一些,深一些,走进前沿,融入时代,用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的读书活动,使教师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了思想情操,促进了教师成长,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每年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成立读书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把每年的读书教育活动作为引导教师“读好书、好读书”的主旋律抓紧、抓好、抓落实,使读书成为学校老师的一种生活状态,做到持之以恒。2013年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文件下发后,我作为校长亲自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文件精神,制定方案,安排开展以“辉煌共和国”为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
一是全体教师带头读《辉煌共和国》读本。主题活动开展一周后,老师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早读时间、班会时间、主题读书活动时间与学生分享阅读《辉煌共和国》的收获与快乐,各班老师还利用周二下午的读书日组织学生通读全文,并以讲故事复述文本章节的形式完成了《辉煌共和国》的文本阅读。
二是“漂流”传阅爱国主义系列图书。学校紧紧抓住建国60周年的契机,购买了两千多册其他爱国主义图书,每周采取“漂流”阅读的方式,在师生中传阅。在教师办公室、班级图书角设立好书推介栏目,向全体师生推荐介绍爱国主义系列书藉。至今年6月底,教师人均阅读量已达35本。老师们都认为,读书不仅仅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更是生命在宇宙中行走提升质量的一个必经之路。读书是教师们的一种生存必需。
三是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半个月、一个月的自由阅读时间过去了,老师们都会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学校的“书吧”,带上阅读过的书藉和《每天进步百分之一》成长读书笔记,交流、沟通、讨论,谈体会论时事,思想碰撞,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在第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全校教师共开展读书沙龙五次,听读书专题讲座三次,出板报五次。老师们把读书看作为自己储备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的途径。我校的李艳老师在阅读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丛书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体会:能读书才必博,能静心志必远,能致和国必强,三者不可偏废。
四是布置寒假“特殊”作业。老师们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家庭,每个家庭假期时间阅读书籍五本,亲子阅读,共享和谐;每个家庭完成一篇读书征文稿,开学初进行交流和评比。由老师个人在社区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故事会,新春佳节全家共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亲身体验“我与祖国共成长”的荣光。读书,践行,老师们生命深层有了文化滋养,人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
我们的老师通过开展天天读、周周读、月月读爱国主义书藉,开展文学沙龙和“特殊”作业,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营造了一个博学、善思、奋进的学习型组织。为教师们的职场成长、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今,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正在沿着“读书,教书,写书”的三个境界前行。读书,“取法乎上”,游弋于心灵自由的天堂;教书,追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优秀课堂的高层次、高品味;写书,写教学案例、写教育故事、写出一个“真我”。心如止水,腾出一片心灵的空间安放文化,步入人生的高层境界——海纳百川,学养深厚,有容乃大。
谢谢大家!
第四篇:我身边的杨克红征文好媳妇刘素云孝老爱亲的事迹
我身边的杨克红征文
——好媳妇刘素云孝老爱亲的事迹
最近,油田上下各单位都在组织干部员学习了“亲亲嫂子”杨克红20年来,耐心照顾年迈患病公婆,用爱心换来小叔子8年生命的感人事迹,并为之所深受感动。然而,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和杨克红一样的普通人,她就是招待所动力部员工刘素云。提起刘素云大家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乐于助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并呼唤着我们要孝敬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孝敬一切需要孝敬和需要关爱的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的好评。也为我们争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模范树立了榜样。
今年四十多岁的刘素云,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孩子乖巧听话,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孩子十三岁时,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公婆也因此重大变故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面对灾难,刘素云变的坚强起来,她把痛苦埋在心底,以博大的爱心与情怀,为孩子、为公公婆婆、为这个不幸的家撑起了一片蓝天。13年来,她奔波在事业和家庭两个“战场”上,艰难地负重前行。照料读书的孩子,安慰年迈多病的公公婆婆,她以自己的顽强和坚韧温暖着这个苦难的家,用善良和真爱维系着一家三代人的生存希望。日子还要过下去,必须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她一边安慰公婆不要伤心,一边精心伺候公婆和抚养孩子成人。2005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贫困的家庭。那年冬天,父亲因造成大面积脑出血彻底失去了语言和大小便功能。那时候姐姐和弟弟在处地工作,身边只有刘素云一个人,妈妈也因疾病、不幸、磨难一病不起,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刘素云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但她心里一个坚定的信念没有变:只要我活着,再苦、再累、再难,也要让爸妈好好地活下去!
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刘素云把几乎天天来帮助妈妈照顾卧床不起的父亲。为了让长期卧床的父亲不得褥疮,每天过来帮助妈妈为父亲翻身,每周要用热水给老人擦洗两次身体,衣服每天换洗一次。有时父亲把大便弄得满身都是,刘素云总是精心为父亲清洗后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再把屋子收拾干净。
刘素云不但是孝老爱亲的典范,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团结同事,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只要谁家有困难她就主动上前询问,并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被同志们称为一个热心助人为乐的人。往后的日子还很长,可刘素云的心里对生活却充满了希望,在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是她永不歇息的劲头。她为家庭、为老人、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的。在她身上充分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深深为我们身边的杨克红——刘素云孝敬老人爱护亲人的事迹感动着。
广华招待所动力部:文 华
2012年8月8日
平凡中铸就伟大——学习杨克红事迹心得体会
杨克红,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工作岗位,平凡的生活。而相同平凡的她,却用自己的行为铸就了不平凡的伟大。
最近,单位组织学习了“亲亲的嫂子”杨克红的事迹。大家都为杨克红与丈夫结婚20年来,4年资助小叔子完成学业,用爱心换来小叔子8年生命奇迹,用耐心照顾年迈患病公婆的感人事迹所深受感动。2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与坚韧,克服重重困难,支撑起一个不富裕却幸福的大家庭的动人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到她实际生活上也是困难重重的。在如此艰难的状况之下,她对于自己的家人,没有丝毫懈怠,全心的关爱,全情的投入。在平凡的生活日子里,用感人至深的孝心生动地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敬老爱亲的好榜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她无私的举动。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杨克红崇高的情怀、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敬佩。
通过观看学习了杨克红那些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事迹后,我深有感触,觉得这种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现在尊老爱老的人越来越少,年青人总把老人看成累赘,就算有人把老人留在身边,他们中有也有百分之八十是“啃老族”,只有少数人是真正关心老人的。至于精心照顾老人的,那就更少了。而杨克红就是其中孝老爱亲的典范,她与丈夫结婚20年来,4年资助小叔子完成学业,用爱心换来小叔子8年生命奇迹,用耐心照顾年迈患病公婆。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了她身上,但她无怨无悔。像她这样的孝心足以感动天地,如果人人都像他们一样,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温暖。
杨克红的模范事迹感动了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觉得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加强内在的品行修养,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面对荣誉和赞扬,杨克红十分平静说:“我只做了一个媳妇、妻子、嫂子、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这些年来,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支撑这个家,组织和朋友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 杨克红身上的道德模范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让我们站在阳光下,向她致敬!
通过学习杨克红的事迹,让我又一次反思自己,杨克红用仁爱之心和志愿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我深深地体味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情实感。让我自己又一次更加增强了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