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

时间:2019-05-13 09:4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

第一篇: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

“助青春奋斗之志,成宜化精英之才”青年论坛演讲稿

在文化熏陶下成长

设备动力部:汪成洋

尊敬的瞿总、袁总、各位领导及兄弟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文化熏陶下成长!

我叫汪成洋,来自设备动力部。2009年3月来到兴化公司,在公司培训的时候,我认识了宜化文化。对当时的培训,我有几点感受:一是整个培训方式很独特、气氛很好。每次培训之前都有专门的老师组织拉歌,活跃现场气氛,等大家精神最佳的时候,培训开始了。给我们培训的每位老师都讲得很好,讲得很精彩,我们听得很过瘾、也很认真。通过培训,我认识了宜化文化。二是宜化文化是实事求是的文化。当时培训老师给我们培训的内容,都是结合实际案例来讲的,很实用,少有废话。我记得当时安环部陈连红部长给我们讲安全文化的时候,讲到如何正确配戴防毒面具?陈部长就把防毒面具带来给大家现场讲解,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以后,还邀请几位新工上去体验,感受配戴的正确方法。三是宜化文化不仅激励人、鼓舞人,也会批评人、淘汰人。我们那一批新工一百多人,人数很多,培训老师跟我们讲,培训以后要考试,成绩排最后8名要被淘汰。当时,我嘴上没说,心里想,是真的吗?后来事实证明,是真的。

公司培训结束以后,我分到合成氨事业部维修班。维修班是上常白班,每天要参加事业部的早调会,这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宜化文化。早调会上,部门要进行文化宣贯,我就认真的听、认真的记。因为宣贯文化的人是结合“文化向效益转变,激情向能力转变”来讲的,讲到很多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对我的启发很大。通过在合成氨事业部文化的熏陶,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宜化文化。宜化文化不仅教我为人处事的方法,还教会我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方法总比问题多”,不能气馁,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通过自己努力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想到“五六七”十八般武艺中的一条:请求上级支援!因为自己对文化的热爱,对文化知识的积累,2010年3月,在维修班群团换界选举中,我竞聘上了群团小组长,后来又竞聘上了公司级群团干部。当上群团干部以后,我开始用心、用脑、用情践行宜化文化,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自己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成长。同事们都发现我改变了,变得跟以前是两个似的,可以说,是宜化文化改变了我,主要

是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从一个较内向、矜持的人变得开朗了、乐观了、积极向上了;因为我搞群团工作,是宜化文化的先行者、实践者,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慢慢的就改变了我的性格。二是我的工作态度变了。以前我对工作持无所谓、得过且过的态度,领导安排给我的事情,我做好就行了。自从学了宜化文化以后,我会努力地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三是我体会到了群团工作的价值,更加热爱此项工作了!去年8.22事故以后,公司进行了大修,当时宏丰公司派来支援的人在干活的时候,不是很激情,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就问他们,他们说同来支援的有一个生病了,还在寝室。知道这件事以后,我们马上请示了谭部,在陈书记的带领下,买上水果去看望这位同志。了解到这位生病的同志患了轻微的感冒。我们给他买了感冒药,叫他好好休息。第二天这位同志就康复上班了,投入到检修之中。这件事让我觉得群团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虽然不直接给公司创造经济效益,但间接给公司创造了财富。因为当时这位感冒的同志康复以后,积极投入到检修当中,保证了检修进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了按时开车。四是建立了团队优秀个人才优秀的意识。未接触宜化文化之前,“团队”这个词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很好的认识。学了宜化文化之后,我转变了看法:个人做得再好,如果团队被批评,也好不到那里去。

通过近两年对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我结合宜化文化总结了适合我自身发展的五大工作态度,现在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是融入的态度。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要与团队融入在一起,才能把工作干好。我7月份到设备动力部,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因为我不仅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还随时在考虑,我能为部门做点什么,我能帮助部门成员做些什么?比如说,我发现动力部仓库很脏很乱,我不用别人安排,自觉抽时间把里面整理干净。打扫会议室卫生,如果当天值日的人有事,我会主动去替他把卫生打扫了。通过主动工作,积极思考,很快融入到了团队当中。二是感恩的态度。宜化文化是感恩的文化,拥有感恩的心,会让自己心态变得平和。老百姓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何常又不是老百姓呢?凡是帮助我的人,我都心存感激。还记得董事长赠予我们的礼物“七施”吗?:有人问佛:为什么我从政上不去,经商还赔钱?佛: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那人:我什么都没有,如何给予别人?佛:一个人即使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给予人七样东西。和颜悦色地待人处事;多说鼓励赞美和安慰他人的话;对人

诚恳,充满爱心;用善美的眼光看待别人;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谦让职务和座位;心胸宽阔,善于容人。有这七种布施,你将不会困苦,永远快乐!三是百分百积极的态度。每一件事情,如果有条件,都要积极参与。参加这次青年论坛,我是持这种态度的。四是全力以赴的态度。做每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因为你做的事情别人都看在眼里,你努力去做和不努力去做结果不一样。我想每一个领导都喜欢他下面的员工,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让他省心、放心、不操心。五是学习的态度。常言道:活动老,学到老。今天的知识和能力,让我们有口饭吃,但不代表你明天就有饭吃。因为社会发展很快,宜化发展得也很快,如果我们不学习,如果我们不努力,机遇将不会青睐你,你的工资不会增加,你的收入不会变化,可能还会减少。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成为宜化有用之人。董事长说,宜化提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如果你具备这个素质,我想,下一个提拨的人可能就是你!

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激情奋进,在青春的舞台上,我们不停息,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人生的美好,与宜 化共发展,同进步!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棋文化的熏陶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在棋文化的熏陶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下棋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和竞技运动,既可以休闲娱乐、锻炼思维,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我校把“三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提出“以棋辅学 启智正德”理念。众所周知,下棋的人要讲究“棋德”、“棋品”,在棋艺进步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所以我校在“三棋教育促进小学生快乐成长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棋文化的熏陶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棋文化 文明礼仪 育人

微课 榜样 【正文】

下棋可以涵养性情、砥砺品格。在古代,人们总是把琴棋书画相提并论,认为下棋具有修身养性的良好功效。修身养性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孟教育的核心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下棋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虽然胜负分明,着法激烈,但要求对弈者举止文明、态度谦和、讲究棋品道德,厌恶粗卑行为。《棋经》说:“胜不言,败不语。振谦让之风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下棋能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学棋的学生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更尊重别人。那么如何在在棋文化的熏陶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

一、营造棋文化育人环境,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育人的根本,她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进取精神,能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让棋文化特色弥漫在校园,以文化的魅力去影响造就人。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发展人文环境,建设三棋专用室、棋文化展墙、画廊,橱窗,设立名人警句标语牌,在校园绿化中建设石棋盘、石棋子,利用广播站,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源远流长的棋文化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示学校特色创建活动,使整个校园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句句富有哲理的棋语,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棋局小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棋艺兴趣的同时,更让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明礼仪,让孩子们去了解三棋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使我们的学生感悟“棋”道,起到以棋正德、以棋启智、以棋冶情的功效。

二、寓教于棋文化活动中,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文明礼仪的形成单靠环境的渗透还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大力开展以棋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同学们小品、相声、朗诵、歌唱的表演,无不宣扬了棋道对促进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棋前,先静坐;轻落子,勿有声;对弈前,先行礼;对局毕,还原处,坐端正,落子雅;有涵养,懂宽容……”声音响彻了整个校园。刚开始习棋的时候,我们要求每个小棋手都要背诵棋道三字经,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单单是来学习下棋的技巧,更重要从棋中找到做人的真谛,明白事理、懂文明礼仪。在不断的习棋中,我们还开展棋道三字经的班级表演,让同学们在习棋中懂礼仪,更促进了同学们文明礼仪的养成。结合校情挖掘资源,我们还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棋类活动,如班级三棋联赛,亲子对弈,棋星挑战赛、对抗赛、小名师讲棋、实战论坛,棋文化小报评比、学生棋具制作、三棋绘画、写下棋日记、写下棋感言、棋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欣赏,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更大力度的诠释棋文化。

三、对弈成败,习礼明智。

人生如棋,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调和。如何看待成败,也是体现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校际三棋比赛,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的比赛,让孩子有机会与不同水平的棋手对弈。孩子们在比赛中,互相尊重、谦虚礼让。比赛,培养了学生们在逆境时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激烈搏杀时冷静沉着应战,棋势相持不下时坚持必胜的信念,棋局优势在望时不骄不躁有始有终。让孩子们知道输赢乃平常事,让他们输了棋也坦然面对,不要出口骂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比赛不仅使参赛棋手棋艺得到长进,而且领悟到许多人生的真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通过家长的反映,习棋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更尊重别人了,习棋使孩子的悟性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进步更快。据教师反映和学校统计,凡是参加三棋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参加下棋的孩子们也一致表示,下棋让自己作风端正了,人品、棋品、学品也得到了提升。

四、巧用微课,互学互助。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我们跟随着大潮流,开展了微课授棋的活动。我们学校希望爱好学棋的孩子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到关于棋文化的知识,特别让他们懂得棋文化随时随地地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让习棋者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习棋者应该是懂文明、知礼仪。

我们大量收集资料,精心准备了简单而已有效的视频,例如丹朱学围棋的视频,生动有趣,学生非常喜欢。我们让孩子们能够在有效的时间观看视频,晓之于理。当然,我们可以随时地调配视频的快慢,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接收新的知识。在进行微课的活动中,还让同学们互不打扰,坐姿端

正、安静的观看,课后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指教,无形中又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

五、树榜样,学典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尽办法让孩子通过多方面渠道学习棋礼仪、棋知识。我们通过宣传三棋名人事迹、故事、典故等,让孩子们了解棋名人为国争光、刻苦拼搏的事迹。以棋德教育,养成学生对学习、文明礼仪,一丝不苟的态度。开展“棋艺”之星的评选活动,让班主任在班里进行评选、然后学校审核,进行表彰的活动,让棋艺好、棋品高的学生事迹展示在学校长廊,让同学们学有榜样。如:六年(2)班的郭思雨同学,2014年顺德区三棋网点赛围棋的第一名获得者,她不但棋下得好,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她乐于助人、尊敬师长、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为了鼓励小棋手们学习的兴趣,我们及时进行榜样示范教育,让她的事迹影响、感染和带动其他学生热爱下棋、学习她的品质。

通过对棋文化和文明礼仪的实践研究,我们创设了良好的以棋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棋类活动,将学习三棋与学会做人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棋道虽小,品德最尊”的人生哲理,在追求棋道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生活,完善人格,促进了文明礼仪的养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开展棋文化的启蒙教育》李玉芳 2.《围棋与中国文化》何云波

第三篇:我在阳光文化下成长

我在阳光文化下成长

“让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个心灵,让阳光的教育润泽每个生命”自从学校实施阳光教育以来,我们学校从校园到老师到学生,都渐渐的起了变化,变得更加美丽,阳光,快乐,而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你看,学校用红、黄、蓝三原色寓意多彩,外墙以红、黄色为主,搭配着蓝色,使进入校园的人感到眼前一亮,就像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让人感觉非常温暖、舒服。三原色还寓意办学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尊重学生天性,遵循教育规律。“沐浴阳光”的主题雕塑则屹立在教学区中央,与教学楼共同构成了阳光文化鲜明的“视觉形象”。

学校教学楼的走廊过道楼梯分别被命名为“阳光路”“艺术路”“科技路”“健康路”“文学路”等。各条路的墙壁也都被充分利用了起来,悬挂起了介绍相关知识的展板。

学校西围墙上面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志图被命名为标志墙。学校的东围墙被辟成了师生的“练功墙”,操场的围墙上则画上了各种体育运动的标志图,整个学校就这样成了知识的海洋。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兢兢业业,一切以工作为重,也因此收获了一些荣誉和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的工作,不觉进入了职业倦怠期。感觉学生们怎么那么不听话,总是惹老师生气,上课就像打仗,不但要讲课还要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一节课下来疲惫不堪。在阳光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大力推行读书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通过共同读书,改变了大多数教师的心态,也使读书在教师中间渐渐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因此受益匪浅。

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终身学习,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想想我从毕业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年了,社会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我还在用二十年前的思想教孩子,孩子们怎么会喜欢?而我还想让孩子们变成以前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真是越学习越感到自己的浅薄。

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妈妈身边的精灵,你细微的表情他都能感觉得到。所以你的思想、你的喜怒哀乐都会在不经意中传递给孩子,孩子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快乐了孩子就也快乐。而作为老师,我们影响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孩子,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让自己不快乐。

Life is like a mirror.If you smile it smiles, if you cry it cries.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想让它哭还是让它笑全在你自己。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过一天呢?这么简单的道理,连一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我却用了半生才明白。

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境由心生,相由心生。保持阳光心态,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无尽的好处。所以我想,从现在起,就努力多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一句赞美,让大家都快乐,都幸福,都阳光灿烂,让我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第四篇: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_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

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

-------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文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乡土情结。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乡土情结;中国文化;农耕文明;

一、引言

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的《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写到:森林思想是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日本人认为,树木有灵,任何东西都没有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树木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树木是神所依附的地方。日本对森林有着独特的崇拜,据说日本一年有八亿人次进行了“森林浴”。森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远远小于在日本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相反,乡土思想应该说是中国文化诸多原点中最主要的方面。用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

那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原点呢?它的存在有哪些文化渊源呢?它的存在又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呢?下文将进行探讨论证。

二、乡土情结的文化基础 1 农耕文明:乡土情结的历史基础

各种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到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文化研究家一般把人类文化的源头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民族属于农耕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不仅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江河、湖泊应有尽有,而且季风气候发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人类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据殷墟甲骨文记载,那时“农业显然成为主要生产了”。此后,农耕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主体,那么土地的有无和多寡自然成了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问题。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所需几乎全部来源于土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向荒山要粮、向土地要粮”,世世代代中国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凡能开垦的荒地几乎都变成了耕地。而没有土地或失去土地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往往被说成是“身无立锥之地,死无葬身之地”。无论哪个家庭,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手里一旦有了多余的钱,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土地。土地成了首先要置办的家产和主要财产。在这种重土地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重国土的观念。认为中国这片土地最好,既是一片种庄稼的沃土,又位居世界的中央。于是国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被历代中国人看成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反对分割国土、保卫国家的统一成为世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五四运动就曾喊出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要是有谁出卖了国家的领土,就会被世世代代中国人唾骂为卖国贼。即使是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不仅是最大的国家利益,而且是海内外每个炎黄子孙都期盼已久的民族大事。所以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和大陆的统一进程牵动了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成了全球华人共同关心的大事。亲情伦理:乡土情结的心理基础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主要通过个人的 良心、素质和公众舆论来实现,而不是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去完成,所以中国人的法制观念很淡薄,而伦理意识却极浓厚。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虽然讲的都是各种人际交往的礼节,但也是伦理观念的外在化、具体化。在家庭伦理中,中国人很讲究大家庭,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虽然在西方人看来太不自由,缺少个人空间,但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却是一件很重要也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十三经》中还有一部很重要的《孝经》,强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宗法伦理观念,把孝提到“天经地义”、“百行之首”的高度。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中国人,不仅把家庭生活看作天伦之乐,也把家庭生活看作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离开家庭,就会想念家庭,常想回家看看,一来享一享天伦之乐,二来也尽一点责任和义务。

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仁”是爱人,是情,不仅是亲情,也包括友情、乡情,是博爱;“礼”是尊卑有序,上下有节,是伦理。亲情和伦理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潜藏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下意识地支配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

与农业社会相联系,古老的中国所奉行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业人生必须十分重视“家”这个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任何个人都无法脱离家庭而生活,家庭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保证,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家庭不仅提供其成员的全部生活资料,而且直接生产其中的绝大部分,个人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这使人们产生了对家庭的强烈依赖性和责任感,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在后天的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的利害关系下,先天的血缘亲情关系得以强化,使“家”在人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

血缘关系是亲情产生的自然动因,对亲情的心理依赖和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因远离家乡的现实而显现出来。因为“亲情”,使“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所以“思乡”情感的核心情感就是思亲。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肌体和心灵深处,使人们一旦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居住的群体,思乡和回归便会成为内心深处最初和最强烈的冲动。重视亲情的意识渗入到人们的无意识之中,使血缘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遗传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来,给中华民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并且成为构成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血缘宗法:乡土情结的社会基础 土地信仰: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

中国人对土地的信仰,不亚于日本人的森林思想,成为中国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

中国人乡土观念浓重,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那些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外华人,无论侨居它国多少代,即使有人连一句汉语也不会讲,但是对自己祖先曾经留有足迹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仍是那样的浓重。如果有机会回到这片土地上,他们都是热泪盈眶,离开时不少人还要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回家,称之为“乡井土”,表示永远不离祖**亲的土地!就连“文革”时从城里到农村插队仅几年、最多十几年的知识青年,虽在插队的土地上饱尝苦难,但多年后返乡看望当地的乡亲时,不少人临走也同样要带上一包当地的泥土以作纪念。这种浓烈的土地情怀使得中国人独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入土为安”等等思想。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到了两鬓斑白之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曾经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若是死后也能葬入那片土地,才真正感到可以瞑目安息了,否则将成为人生最大的憾事。因此,许多人不惜辛劳和钱财,想方设法把去世的父母的灵柩或遗骨运回老家安葬。

三、乡土情结的优势辨析

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文明是在土地情结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它并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理想的阶段,虽胜过游牧文明,但远远落后于工业文明。那么,中国人浓厚的土地情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具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呢? 从进步性角度来说,第一由于世世代代中国人土地情结的强烈,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地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因而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中国文化很早就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第二是使得中国文化具有统一和不易割断的历史连续性。这是因为中国人深厚的土地情结造成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特别的牢固,虽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异文化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的时期(如元、清等),但坚实的农业经济基础和先进的农业文明保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最后是征服者在先进的农业文化氛围中或被征服或被同化。而中国文化却从未被外来文化割断过或取代过,相反,中国文化却变得更丰富更成熟。

第三是中国人的土地情结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相差很大,地上地下蕴藏的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再加上古代交通的阻隔,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大同”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小异”。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就像中国的民族一样,不仅是56个民族,56支花,而就广大汉族居住区来说,常见于报端的就有海派文 化、京味儿文化、齐鲁文化、潮汕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黄土地及黑土地文化等等不下几十种。这些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使得中国文化这支鲜艳的花朵更加绚丽多姿,永远开不败!第四,由强烈的亲土地、重国土的观念派生出来的爱乡、爱国情怀,使得中华民族虽饱经战乱和外来文化武力征服,但是没有被打垮和被分裂,相反却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到今天不仅有56个民族,而且国土面积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不像欧洲那样,一小块土地就是一个国家,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的欧洲竟然分成了几十个小国家。

再从强烈的土地情结的局限性看,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同时也使得商品经济在中国几千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到来也比西方晚了许多年。这是因为在强烈的土地情结的作用下,农耕经济开始得早结束得晚,自 给自足的农耕自然经济体制既显得优越,又固步自封、保守和不开放。于是对农业以外的其经济活动采取鄙薄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主动接触和吸收少。比如在与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接触中,文化的输出大大高于吸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中 亚、阿拉伯商人和欧洲游客远远多于中原人。其次是全社会都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扩大耕地的面积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上,而对劳动技术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革新注意不够。所以不仅生产方式、劳动技术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变化不大,就连农民每天使用的劳动工具仍旧是一些世代相传的、改进不大的、极简单的锄头、镐头、犁等等,而且直到世界工业文明开始了多少年的今天,这些劳动工具仍被各地农村广泛地使用着,而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大机器和先进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则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强烈的土地情结是造成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再次,强烈的土地情结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扩大农业生产,大量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致使连年洪水泛滥,泥石流倾泻,河床淤积,河流改道,水土流失,土地严重地沙化碱化,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据中国科学院做出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说,中国国土面积的60%是山地或丘陵;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年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而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15倍;平均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14倍。与土地有关的农林牧矿等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平均数。另外,在强烈的地域观念基础上产生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家庭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有人称其为家庭自然经济单位。每到农忙季节,少不了家族、亲戚和邻里、乡里的相互帮助,于是产生了亲情和乡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虽五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还在到处泛滥。这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可谓根深蒂固。一百年前来华的西方人写的书里,就曾多次对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了激烈地批评。如美国人古德诺说“:这个泱泱大国的子民们在观念上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河南人,一个安徽人或一个湖北人,而不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他在考虑问题时很难摆脱地域观念,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一小片空间,很难看得更远。”[5](P87)还有人说,中国上边制定的政策很好,可是往往到了下边执行时就变了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制订对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保护地方的、小团体的利益,而不是着眼于全国、全民族的利益。我觉得,要想彻底消灭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 主义,大概只有等到中国的农业文明完全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所代替的时候。那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不再依赖土地或他人,而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像现在工业文明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比我们就减弱了许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很小了。

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同其他特征一样,其优其劣的品格紧密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这种乡土情结经过提升,可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共进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含有消极的成分甚至可以造成个人与国家民族的疏离感和山头主义、小团体意识等等。由于中国人乡土观念太重,往往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安土重迁,甚至老死不离乡。中国人对离乡背井,感到是人生一大苦事,由此养成国人的保守性格二是地方观念强烈,往往由地方会馆、同乡会等萌生集团意识,甚至为彼此利益构怨械斗。三是由于地方观念强烈,遂产生排斥外乡人的思想与行为,引出山头主义、地方主义及帮派观念。这些帮派势力在旧中国带有黑社会性质,在今天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四是把“老乡”、“乡亲”“同乡”引为同志,“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 人”,统治阶级的当权者喜欢用家乡的人当幕僚侍卫,相互举荐、褒扬,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小圈子,裙带之风因而盛行。五是凡圈子内的人则能够互助、合作、相互依赖,对圈子外的人则产生疏离感、不信任感,进而不相往来,封闭性由此产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我们同样应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参考文献:

舒志武、袁炎林.中国人的乡土情结[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0-155 董晓萍.论纪念家庭[J].北京:文史知识,2000,(4)李实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10):63-64 陈久健.从思乡主题话语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2):44-48 苏桂宁.宗法伦理精神与中国诗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2-06.〔日〕梅原猛.森林思想[M].卞立强,李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第五篇:警营文化熏陶下的工作快乐及幸福生活

警营文化熏陶下的工作快乐及幸福生活

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齐心协力建世界城市,就需要我们建设一套一流班子;带出一支一流队伍;干出一流消防业绩。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消防工作天天宣传天天安;日日防火日日宁。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消防官兵付出的血汗和艰辛的努力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我们消防官兵最真实的写照。当我们英雄的消防官兵在火场上扑灭烈焰直窜的火势,那肆虐的烈火也仿佛看到自己的结局,顿时火头也低了下来;在狭窄的井道里,又是我们骁勇善战的消防官兵救出被困的孩子、工人。甚至连树上的马蜂窝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还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义不容辞地清除掉扰人、害人的马蜂窝。我们的消防官兵以人民生命至上化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了泰山之责,力保社区平安。消防工作是生与死、安全与危险并存的工作。面对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种种困难,要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我们大力倡导以艰苦创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乐”,以苦练消防铁军攻坚克难为“乐”,以“五加二”、“白加黑”消除隐患,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为“乐”精神,即“快乐工作”。这种“乐”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钟爱,和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愿意赴汤蹈火的忠贞。

工作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体现,生活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体现。二者之间统一并互为基础。快乐和勤劳的工作,是幸福和富足生活的基础。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剥离了二者的关系,特别是只形而上学地强调工作、训练、战斗,而忽视官兵的家庭、健康、交友和精神等生活要素的话,将对部队管理等方面造成消极的影响。反之,我们应以倡导革命乐观主义为主线,找准工作和生活平衡点,缓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部队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氛围,必将对部队的士气、战斗力提升和官兵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快乐工作”的精神基础。坚定宗旨意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官兵着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感、成败感。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让官兵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对国家、对人民、对消防事业的奉献中得到升华。培育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工作作风。培育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战斗精神。进一步激发消防“铁军”的战斗力。培育“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制胜信心,是官兵在曲折和摸索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培育以“为人民吃苦为乐、为荣、视一切艰难困苦为寻常”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就是相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科学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指引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征途上的一切艰难曲折,成为我党我军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重新提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这是“快乐工作”的推动引擎。要在部队中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为官兵建立实现自我的平台,严明奖惩,奖优罚劣,创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要在公平的条件下制定出评选先进,奖勤罚懒等激励机制。要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比武,评功表彰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用人上不断规范考核的程序和方法,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官兵履行岗位职责的表现和工作成绩,激励官兵奋发向上建功立业。引入干部竞争上岗机制,真正形成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快乐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应急救援和防火监督工作的装备建设,完善警营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官兵饮食、卫生、住宿等物质生活水平是实现“快乐”的物质保障。提高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官兵在工作中的愉悦度。加强警营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基层俱乐部功能。建立强效的后勤保障机制,解除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我们要营造“幸福生活”的氛围,关注官兵的身心健康,要层层落实谈心制度,时刻关注下级的心理状态,及时为其化解不良心理和情绪困扰。领导要坚持深入基层,加强交流,密切官兵关系,与基层官兵交朋友、交感情、交思想,齐心协力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关注官兵的“八小时以外”。鼓励官兵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身

心健康,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加强官兵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战友之情。通过组织联欢、联谊、座谈等形式拓展官兵的交际面、知识面,开拓眼界,放开思想,要关注官兵的“后院”,要加强从优待警,关心官兵的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努力解决干部住房福利和休假等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官兵解决实际困难。要关注官兵的人际关系,要把战友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建立良好的战友感情,加深战友间的革命友谊,加强部队的凝聚力。也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他们会说你那是理论,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哪有幸福可言?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故事:有一个深圳的老板,夫妻俩奋斗了10多年。拥有6个亿的资产,他们的女儿已经12岁,他们连续6年答应给女儿过生日,都因为太忙没有兑现。在女儿12岁时,他们准备从外地赶回老家给女儿 过生日,在机场,他们接到家里的电话,说他们的女儿留下一张纸条,跳楼自杀了。纸条上写着“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今年还是兑现不了承诺,我不想让你们太内疚了,我先走了”。拥有丰厚的 物质条件,却兑现不了陪伴女儿过生日的承诺。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女儿唯一的要求就是父母陪伴过生日的亲情却还不如现实中的金钱来的重要,你们说这个深圳老板的女儿生活是否幸福?还有一个事例:有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有抑郁症前兆。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每天就是害怕下班,在工作的时候没问题,但只要回到家里就会感到惶恐,不知道心理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尤其越到晚上心里面越恐惧压抑,整夜失眠,这种症状只有经过一夜的煎熬到第二天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就好了,这该怎么办呢?医生听完他的倾诉,说:“我们这座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看了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先去看看他演出,看上一段时间,回来我们再聊一聊,看一看你这种抑郁症前兆的状态会不会有所缓解,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方案。医生说完,这个人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望着医生的时候,已经是满脸泪水,良久,他说,我就是那个演员。这个演员在工作时,是快乐的,但他并不幸福。就像一些人一头扎进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下班后怅然若失,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锦衣华服、钟鸣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福。那些我们以为活的很卑微的人,其实他可能很幸福,五星级宾馆里的成功人士与宾馆外墙边的乞丐,他们感受幸福的权力是平等的。“犀利哥”在网络媒体关注前,每天在宁波的街头小巷无拘无束,同样过着另类的一种幸福。

郑州一位派出所民警说,幸福就是群众把你当成自家人,有啥事时愿意跟你商量。在你高兴的时候,他们跟你一起欢笑,在你难过的时候他们陪你一起掉眼泪。瞧!幸福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当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的消防官兵要适应新的火险灾情,就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精神品味和文化素养......从吸取知识中感受快乐,从成长进步中体味幸福”。做到注重知识,注重人才,打造数字化消防部队,坚持科技发明,掌握科学技术,争当科技先锋,为我国的消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文化熏陶下成长(汪成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在父母的熏陶下

    敬爱的党组织:在我童年的时候,常哼唱着一些歌颂党的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虽然不很懂歌曲的内涵,但是可能是优美的旋律吸引着我,大学生......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在父母的熏陶下[范文大全]

    敬爱的党组织:在我童年的时候,常哼唱着一些歌颂党的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虽然不很懂歌曲的内涵,但是可能是优美的旋律吸引着我。随着......

    在阳光下成长

    在阳光下成长 高二十七 石屹桐 当暖暖的春风伴着花香拂面的时候,当明媚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时候,当洋溢着运动气息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一排排整齐的队伍会准时映入你的......

    在阳光下成长(模版)

    在阳光下成长 黄土坎小学 六年二班计泽新阳光他无私地把自己的爱分享给每个人。如果我是鱼儿,他就是给我自由的大海;如果我是蜜蜂,他就是生存的花朵;如果我是小鸟,他就是拥抱我的......

    在阳光下成长[推荐]

    在阳光下成长 世界的美妙离不开大自然的造化与演变,小鸟的飞翔离不开蔚蓝的天空与辽阔的大海,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与疼爱。不管你是什么,如何成长,请不要忘记那......

    在党旗下成长

    在党旗下成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在过去二十几年中,她伴随了我的成长,在她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走过了九十个春夏秋冬,九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九十年中我们有过挫折也有过......

    在党旗下成长

    在党旗下成长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五小五年级四班 张婷媛 指导老师:王凤莲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听到这动听的歌......

    在阳光下成长

    在阳光下成长 不知不觉,春的脚步近了。四月的阳光比往常更有活力,嬉闹在田野边,清新的微风送来阵阵泥土的清香,这是春天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香气,是金色阳光下才能散发出的气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