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单元检测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孔雀开屏,不是为了让其他的鸟儿欣赏它美丽的羽毛;蝴蝶翩翩起舞,不是为了展示其舞姿供他人欣赏;蜜蜂筑造蜂房,也不是为了展现建筑艺术的精巧。只有人才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愉悦,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人的唯一素养
C.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
D.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能存在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由政治、文化所决定,又对政治和文化有重大影响
3. 2012年9月以来,随着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与先知默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上映,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引发流血冲突。15日,多国的反美示威仍在继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部电影引发了数场政治冲突,这表明
()
A.文化对政治、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一致的D.文化霸权主义影响渗透到了国际政治领域
4. 为了追求收视率,古装剧、戏说剧等泛滥荧屏,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在各电视台的播出比率较低。一些古装剧、戏说剧内容荒诞、思想陈腐、格调庸俗,引起了许多观众的不满,专家学者也对导演任意删改、曲解、戏谑历史的行为提出了严肃批评。这是因为
()
A.文化产业不能走市场化道路
B.价值观不同导致历史观的多元化()()
C.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D.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不能有差异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民文明
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更高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之所以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因为
A.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C.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D.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
6.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
映,但是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7.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我的中国心》的这句歌词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D.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8.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
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主要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B.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是由人创造的9. 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
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C.②④B.①②④ D.①③④
10.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
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二、简析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二 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广东一举摘得34个奖项,在全国名列前茅。国家级荣誉的背后体现了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就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文化这一块相对是短板,而且文化建设的过程比较漫长,不会“一夜成名”。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知识,谈谈广东省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15分)
12.2012年10月23日,“高雅艺术进校园”河南民族乐团开封大学专场音乐会在开封大
学金松大礼堂举行,千余名师生一同欣赏了这场高品位的视听盛宴。“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进高雅艺术,学生对欣赏高雅艺术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改善,对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传承先进文化,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说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道理。(15分)
三、探究题(共20分)
13.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
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 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意义。(12分)
(2)“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假如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准备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定活动方案并说明文化生活依据。(8分)
答案
1.A 2.C 3.D4.C 5.C6.B 7.A 8.B 9.A 10.D
1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科技研发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保障文化安全,维护国家利益。(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东省加快文化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实力。
12.(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对于国家来讲,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近高雅艺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传承先进文化”体现了这一点。
13.(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
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助于营造全社会节能环保、甘于奉献、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把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影响青少年交往。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①发出学雷锋活动倡议,学习雷锋精神——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②举办雷锋事迹专题讲座——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 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5.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6.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这表达了()
A.没落贵族的愿望
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 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8.诸子百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诸子百家可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治国方略。下列主张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为而治”
②“以德治民”
③“兼爱”“尚贤”
④“以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9.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1.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12.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13.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C.“三纲五常”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天人感应”
14.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①“大一统”的政治观 ②“仁政”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学说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1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8.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为“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A.天理的核心是“仁” B.“心即理也”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心外无理”
19.“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
20.“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21.下列不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是非之心,不虑可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2.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4.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了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5.《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26.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说明了()
①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②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天人关系为研究重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尊重自然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28.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
① 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9.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 想是()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A.经世致用
30.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1.“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写《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段材料描述的思想家()
①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 ②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 ④反对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3.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34.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35.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3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反思和批评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贼也
③是非取决于学校
④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7.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38.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39.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
40.“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41.(18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5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3分)(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42.材料一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莫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2分)
(2)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4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答案:41.(18分)
(1)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的思想。(2分)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1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2分)
(2)坚持君主专制。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3分)
(3)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武帝时上升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4)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社会根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治日益腐朽。(4分)
42.(12分)
(1)追求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分)
(2)理学继承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
(3)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4分)
(4)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注重人的气节和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分)
第四篇: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检测卷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检测卷(一)
一、最佳选择题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b
①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②2021年4月19日-21日,联合国举行“聚焦象形文字”主题活动
③《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司法解释》自2020年1月1日施行
④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古时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有客来访时,可征求意见,选用适合来客口味的茶待客。喝茶,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更能体现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伦理等方面特质。这表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① D.③④
3.2021年春晚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时风靡大街小巷。有人说这首动人的歌曲打开了人们尘封的思绪,让人感动于久违的深情。也有人说,通过这首歌的传唱,可可托海已经和新疆的喀纳斯、吐鲁番等等热门景区一样家喻户晓,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这说明(b)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方向保证
④人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给我们指出了2035 年的文化发展目标——建成文化强国,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步骤。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这说明(d)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文化的繁荣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中国航天2020年完成了超40次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以及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3型火箭新型号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这些成就为我国跻身于航天强国莫定了扎实的基础。这表明()
①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
④航天科技新成就能够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宣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对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凝聚全国人民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是基于(B)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湖南省怀化市某镇,被国家确定为非遗传统产业强镇。镇政府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非遗创意+市场“的联体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说明(D)
①文化产品实质上是物质力量 ②文化软实力决定国家综合国力
③文化与经济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C)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④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改革先锋、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用作品抒发祖国的豪情、民族的豪迈、人民的心声。她演唱的歌曲《乡恋》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难忘今宵》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我和我的祖国》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这说明(B)
①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完全同步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①阅读经典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可靠保证
②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③阅读经典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
④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基于(A)
①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②劳动观念和劳动素养是青少年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劳动精神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2021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第十六个“一号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是基于(C)
①文化能够促进贫困群众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
④人的文化素养可以在自觉学习中得到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幽幽书香,百年沧桑。建馆90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隐匿于边陲古镇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的坚守是基于B
①优秀文化能浸润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能直接推动乡村的发展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往往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能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1年初,《觉醒年代》的播出吸引了大量90后、95后观众。该剧从历史纵深处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在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中,描绘出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信念感”、“触动”、“震撼”、“使命感”、“做有为青年”等成为年轻观众观剧后的心声。这表明B
①文艺作品回应时代要求、主导时代方向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深受震撼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④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B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产生的影响难以抹去
③优秀文化作品总能让人力量倍增 ④文艺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从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D)
①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
②政治往往决定于一定的社会文化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D)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是“技”的物质手段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统既重“戏”又重“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一论断是基于(C)
①新时代文化的独立性增强,不再决定于经济与政治
②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B)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产生的影响难以抹去
③优秀文化作品总能让人力量倍增 ④文艺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被誉为中国人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播出。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获奖者致敬。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D)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3.2021年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全国第35个“110宣传日”。某校开展了以“我为人民警察点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人民警察的崇敬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A)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④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C)
A.使人身心愉快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个人美好幸福生活
25.疫情期间.某县教育体育局开展了”非常时期·非常课"活动。以此引领教师理解线上教育、增强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其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材料表明(D)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优秀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就“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潘鲁生指出,民间文艺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来自生产生活,内容非常丰富。要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要尊重传统文化资源自身的发展规律、内涵和特色,必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的本元、本质、本真价值,以原真性为基础,避免破坏性开发。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着眼当代生活,文化的传承发展,只有存续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才是“活”的文化。我们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充分考虑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和审美习惯。总之,我们需要植根生活,遵循文化规律,发挥创造力,不断创意、开拓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生活中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因。
27.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西安高新一中第三届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2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一大批矢志进取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为了隆重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王书茂、张桂梅、陈红军、黄大发、黄文秀等29名同志“七一勋章”。这次受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我们党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一切;他们践行宗旨,为了人民根本利益和美好生活,呕心沥血,拼搏奋战;他们勤勉务实,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忘我工作、奋发有为,成就非凡功绩;他们不怕牺牲,保持革命者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践行使命,赢得全党全社会广泛赞誉。
我们要向英雄模范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本次“七一勋章”荣誉称号颁授活动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5 BDBDD 6-10 BDACB 11-15 CADCB
16-20 BBDDC 1-25 BDACD
26.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优秀文化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发展乡村特色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优秀文化影响人提供了土壤。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拓宽学生认识的角度、深度和广度,进行正确的目标确立和行为选择,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校园具备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正向刺激,使学生精神愉悦,审美提高,道德素质提升等。而因此受到的影响深远持久,对学生一生发展具备重要作用。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开展各类有益文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8.【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彰英雄人物,能够凝聚全民族的战斗精神和必胜信心,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取得新的胜利。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表彰英雄人物,有利于强化国家信仰与民族记忆,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增强综合国力。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彰英雄人物,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人责任意识,激发国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2018年高中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
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②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④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F县让“村务公开信息监督管理平台”成为村民实现权益的“机会平等通道”,探索实现村民知情权、参与权以及隐私权保护的有机统一,也逐步实现了村民对基层社会组织的认可。这一举措 ①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促使农村民主管理更加规范透明 ③改变了村民自治的基础和途径
④拓展了村民参与村级管理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以下属于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①党员选举党代表
②选民选举县人大代表
③居民选举居委会主任
④小李被选举为乡人大代表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4.2018年1月14日,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全国信访总量、进京访数量和集体访数量均出现下降,网上信访比例继续上升。国家信访局负责人在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国家信访局将加大曝光力度,一方面对因决策不当、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进行曝光,另一方面也要曝光缠访闹访的违法行为。这表明()①公民通过网上信访行使检举权 ②国家机关为公民信访举报创设了便利渠道 ③公民要有序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效果欠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7年2月,M市(地级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依法选举了市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下列选项中与上述选举方式一致的是()A.某县选民通过选举产生了县十二届人大代表 B.某村通过“海选”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C.某乡通过竞选演讲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乡长 D.某小区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居委会成员
6.2018年2月,广州12个路段纳入治堵计划,就汽车拥堵出台相应的治理措施,你认为此项措施出台过程合理的是()
①政府制定草案 ②举行社会听证 ③听取市民建议 ④出台相关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7.2017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和确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兼顾不同地区待遇差别,适度、稳步提升,实现待遇平衡。这一规定()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①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②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④表明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某社区在社会治理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有效发挥本社区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从政府单一主体逐渐向多主体开放联动转变。这一做法
A.创新了基层民主治理的方式
B.有效制约和监督了政府的权力 C.加强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
D.开辟了公民管理国家的新途径
9.为做好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国家统计局起草了《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
①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②是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要求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④有利于法律更好体现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6年,某市提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推进街居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社区行政性事务职能上收镇(街道)、服务管理资源下沉村(社区)、社区服务外包的“一上、一下、一包”模式,强化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化”的功能作用。该举措
①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②强化了基层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功能 ③旨在理顺街道办与居委会间的行政隶属关系 ④是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的有益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作为选民参加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一一行使选举县人大代表权利 ②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一公民自觉参与了民主决策 ③找人大代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一一主动参与了基层民主管理 ④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一一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加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小村官、大腐败”“村官巨贪”不断上演。下列能有效遏制村官巨贪现象的措施是
①村长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由上级政府任命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由村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 ③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④保障村民选举村干部及罢免村干部的权利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3.“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 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D.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14.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 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契合三地民众的利益共识,作为公民也需要“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5.某市政府认真学习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普惠共享为根本,构建幸福感更强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到2020年“一个都不能少”地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
①表明国家尊重人权,人民人民具有真实性
②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③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民主权利
④体现了该市政府加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仅在于它能帮你免签去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更在于危急时刻来临时,祖国能带你回家!”这是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也是“外交为民”最好的写照。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外交保护为民的理念,持续推进海外民生工程,保护中国在海外机构和公民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为“中国脚步”走出国门保驾护航。中国全力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是因为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④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17.市民小李在网上发微博实名举报本市主要领导,被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处以行政拘留10日。小李不服警方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②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李处以拘留,做到了公正司法 ③实名举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公民应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网上发微博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在决策体系里发挥着独特作用,其基本功能是“资政启民”。资政,就是帮助治理国政,为决策提供新的支撑;启民,就是用新的思想来启迪百姓,为政府的决策创造更好的公众环境。下列有助于“资政启民”、为政府决策创造更好公众环境的有
①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坚持专业问题专家咨询制度
②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
④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坚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随着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被闲置甚至废弃,成了社区中的新垃圾。这些自行车挤占公共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居民对这些“僵尸自行车”意见很大。假如你是某社区居民,你可以
①建议居委会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发挥财政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②建议居委会回应居民关切,发挥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作用
③行使表达权,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政府提出治理措施
④行使提案权,建议政府调动社会多方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20.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这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
②意味着农村人口在选举及政治权利的实现上向平等原则迈出了一大步
③拓宽了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可以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市民都知道,很多证照需要到社区居委会申请办理,长期以来社区是作为“政府的腿”存在的。但近年来,随着政府转变职能,居民自治让传统社区大变样,便民服务和设施越来越多,“政府的腿”变成了“百姓的家”。材料说明
①社区正在回归“群众自治组织”的定位 ②社区代替政府行使管理和服务职能 ③共建祥和文明社区必须强化基层政权
④居民通过自治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2.“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哪怕他(她)有罪有错。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③人格尊严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人的钱包越来越鼓,出境旅游的人数大幅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不文明行为的屡屡曝光,为中国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这提醒我们()①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②要履行好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③要自觉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④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7年3月15日,民法总则草案历经四审最终获得高票通过。民法总则草案明确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见义勇为、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等规定。这折射出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
②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在逐渐扩大 ③国家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④反映公民意愿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8分)
.材料一:2018年3月5日,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材料二: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广东省某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8分)
(2)简单说说农民工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同历决策过程?(8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什么鼓励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12分)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单元检测
答题纸
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
1——5---------------6——10-----------------11——15----------------16——20---------------21——24-----------
25.(共28分)(1)(8分)
(2)(8分)
(3)(12分)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
1---5 DAACC 6---10 DDACA 11—15 DBCDA 16—20 DDBCA 21—24 AACC
25.(1)①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有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工人、基层农民等,说明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③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每点2分,共8分)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8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农民工共同经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每点3分,共12分)
解析:
本题材料一以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的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通过让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总的来看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