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

时间:2019-05-13 09: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

第一篇: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

《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

《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

课题 批准号:XJK01BJ009

课 题 类 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资助经费课题

学 科 分 类: 基础教育

课 题负责人:吴同兵

业 务 职 称:中学高级教师

工 作 单 位:湖南醴陵板杉中学

主 要 成 员:吴同兵罗理圣黄海李强邓才根张静

李红青陈更跃郭永辉

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学科整合是一个总体的趋势,而理科整合教学在小学具有深远而悠久的历史,在高中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近代教育学、心理学、认识论、系统论都给初中理科教师以一种呼之欲出的冲动,再加上我校多年以来对初中理科进行整合教学的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于是,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旨在构建初中理科整合教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综合型的教师为目标的“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研究”的课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达到的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理科整合教学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

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实践能力的学生。

三、培养综合型的教师。

研究内容

初中理科整合探究教学在含义上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各学科内部知识综合的整合教学;第二个层面是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相关知识的整合教学。

研究方法和过程

课题组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力求做到态度认真、操作严谨、过程规范。广泛地进行了文献检索,完成相关的理论研究。联校领导为课题研究人员与教育科研专家之间牵线搭桥给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学术上的保障;积极向社会推介,广大了我课题的社会影响、争取了社会和学生对我课题研究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课题研究人员搞好课题研究的信心。

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是搞好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为此,我课题组先后派老师到到长沙、衡阳、株洲培训和学习等等,派老师到上海、广西等地进行教育考察;请省内知名专家给我们讲课;以联校、学校的名义经常性地举行研讨会、新课改论坛等,使研究人员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的操作形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教学、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其中课堂整合教学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为此,我们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初中理科整合教学的模式,它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把着眼点放在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交叉与综合,把分立、分科融化为整合的、系统的“融化型”理科综合课程,将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基本研究思想,采取以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相对独立的主要知识单元为“经”,将各学科相互融合的主要知识单元为“纬”,深入研究“经”、“纬”之间的结合点,形成多个“综合板块”。“基本思想”就是整合教学的“纲”,“知识板块”就是整合教学的“目”。从而系统地构建出了初中理科整合教学的整体“框架”。形成一个“纲举目张、经纬交叉”的整合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阅读教材,了解学习内容” 再到“整合学科内部知识”及“整合学科间的知识” 最后“检测教学效果,反馈整合教学信息,为后面的整合教学服务”,层层推进。

研究成果

一、确立了初中理科整合教学的模式、策略、方法

我们的理科整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可概括为如下图:

激趣即为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共同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或描述大自然现象往往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

阅读既是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的一个自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全面了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的过程。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既能达到这堂课的某些教学目标,也会由此给学习带来某些疑惑,期待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温故与渗透是学生通过对本堂课内容的学习,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与教师的指导,渗透一些后面将要学到的内容。它主要体现了整合教学思想中的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融合与拓展是在学生完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时遇到一些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其相互融合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一个升华。它主要体现了整合教学中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检测与反馈既是对本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小结,也为后面教学工作的设计提供了信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把握好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初中理科整合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二、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实践能力。

通过理科整合教学,学生对理科知识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网络体系,并利用这一体系能自由地记忆、提取、应用理科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从而加深对理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在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优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发现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知道利用理科综合知识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本质、具备合理运用所学的理科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自我扩充、更新理科知识的能力和兴趣,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和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素质。

三、培养了一批综合型的教师。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研究人员能够比较深刻地把握理科整合教学的内涵,胜任中学理科整合教学,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比以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教师更广泛地受到学生的欢迎,研究人员将整合教学真正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中,并且经常性写出了整合教学心得体会。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研教改能力得到提高。

四、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社会地位不断攀升

主要研究成果

(一)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研究报告

(二)理科整合教学课堂实录(光盘)

(三)《理科整合与实践》专著

(四)校本课程教材

(五)主要论文

1、《浅谈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者郭永辉 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获湖南省一等奖

2、《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黄海 中学一级教师2006年获湖南省一等奖

3、《实施初中理科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作者黄海 中学一级教师 2004年获湖南省三等奖

4、《谈生物学科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作者李强 中学一级教师 2004年获省二等奖

5、《化学习题课中的整合教学例说》 作者 黄海 巫嘉和 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获省二等

6、《采用理科整合教学 促进教师能力提高》作者 巫嘉和 江县武 2003年获省二等奖

7、《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整合教学》作者罗理圣 胡文权 中学高级教师 2003年获省二等奖

8、《浅谈初中科技实践活动中的理科整合教学》作者李强 中学一级教师 2004年获省二等奖

9《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者陈柳钦 中学二级教师2003年获省二等奖

10、《例说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引入》作者胡晓明 陈巧纯 中学一级教师 2003年获省三等奖

第二篇: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 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实验研究

<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实验研究>成果公报 文岚 株洲市九方小学

课题批准号:XJK01CJ016;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 学科分类:属于基础教育类;

课题负责人:文岚,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株洲市九方小学教科室主任。主要研究人员:邓石军 梁丽虹 刘建辉 彭小英 李佳琳 王玲 陈芷平戴勤 刘星明 李如楠 郭清辉 王军妮 杨静 黄小竞

<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实验研究>成果公报

一、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研究工作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思想为指导思想。同时,认真贯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指南(3~6年级)》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大课程中心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社会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研究。(1)活动内容序列的构建。(2)活动资源包的设计与开发;(3)活动基地的开发。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模式的研究。(1)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2)对课程资源的管理。(3)对指导教师的管理。(4)对学生活动的管理。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2)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3)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

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1))活动指导课阶段的教学组织模式。(2)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学组织模式。(3)活动展评阶段的组织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科学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开发了较丰富的课程资源。

1、建构了开放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

本课程立足社区特色,充分挖掘社区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条线索,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活动主题内容,这些活动主题分别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组成一系列的活动单元,每一个活动单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内容编排,体现内容的层次性、序列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活动课程内容为教师和学生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提供了参考资料。

2、开辟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基地。

根据周边地理特色,我们开发了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实验基地,并依据基地特点开发了配套的活动内容。基地名称 活动内容

荷花乡敬老院 给老人们送温暖系列 石峰区陶艺基地 有趣的陶艺制作 厂史陈列观 工厂的变迁系列 六九部队 军营生活系列 云田花木基地 种植系列

炎帝陵 探询始祖文化 宏扬炎帝精神

3、编写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

这套资源包分三册,分别适合于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在内容的编排上,资源包以单元为单位组合主题,主题的主要来源于活动主题序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立足社区特色,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由易到难逐步加深。本套资源包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文字以第一人称儿童口吻陈述,图片以卡通画为主,具有童趣,充分体现了小学生活动用书的特点。

(二)构建了活动实施的不同阶段的组织形式。

1、活动指导课 活动指导课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操作模式框架如下: 活动流程 师生活动 活动目标

问题确定 创设情况 目标激励分析问题 人员分组 激发兴趣 明确意义引发动机 达成共识 制定计划 细化问题 制定步骤人员分工 预设成果 深化兴趣 发展能力预设准备 指导实践 完善计划 计划交流 指导评价讨论修改 形成文稿 合作创新 批判思维完善准备 安全高效

2、活动实施阶段

根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要深入社区的特点,我们创设了 “小活动+大活动”、“课外+课内”、“个人+小组”、“自主活动+联合活动”等多种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了社区与学校的有效合作,保障了活动开展的效果。

3、活动展评阶段

活动总结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前一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这种活动 形式不拘一格,但其基本的活动场地仍是课堂和学校,其基本框架模式是: 活动流程 师生活动 活动目标

准备 整理资料 完善资料确定形式 活动分工 搜集信息的能力 展评 组际交流 师生互评小组评选 奖励优秀 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 整理评价 总结反馈 资料存档 问题生成 提升信息的能力 根据

(三)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制

1、构建了以校为本,社会参与,家庭协助的课程管理模式。对指导教师、学生活动、课程资源进行管理的流程图如下:

2、充分运用多种管理策略,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1)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对指导教师的管理,课题组从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对指导教师进行管理。

成立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实施小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校外辅导员小组、实验基地建设管理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具体的人员分工与职责。

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课题组制定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备制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工作测算制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研制度、实验基地管理制度、校外辅导员管理制度。(2)对学生活动的管理

对学生活动的管理重点落实在活动实施过程的管理。学生的活动大部分是在社区进行,而这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才能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学校与周边的小区签定了协助办学的协议,以小区为单位成立社区辅导小组,由小区负责人和小区内的家长组成。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社区辅导员参与指导,遇到困难,也可以在小区打电话(小区管理所的电话)找辅导员出面解决。(3)对课程资源的管理

课程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及时更新、完善和整理。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每学期结束,年级组长将本组开发的活动内容以主题或单元的形式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四)建立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重点是落实质性的发展性评价,包括:教师指导

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学生自主进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社区机构及校外辅导员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评价。

1、课程指导教师的评价方式研究。

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凸显“人文性”,强调评价方式的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对教师的评价操作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自评——档案袋评价(成果成品评议),学生问评——问卷调查,社区(家长)参评——问卷调查,学校考评——综合评定(制定指导教师评价标准)等,注重把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2、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式研究。(1)建立学生发展档案袋。

(2)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网站上设置留言板(分指导老师、家长、同伴、社区辅导员)。

(3)叙事评价法(撰写活动小作文并分学期汇编成册)。

(五)培养了学生的多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化人的活动将社会成员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实现人的社会化,成为一个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因而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人。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长此以往,坚持不懈,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制定了一套三至四年级的综合能力测评的试卷(见附件材料)。这套测评试卷分社会经验知识和实践活动两大块,在一学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的状况,量化成分后再转化成等第的方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整体水平较,且随着学年的增长,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好。

(3)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意志,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社会调查问卷中,有两个相关数据位居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之中碰到的问题之第一、二位,有325名学生反映在活动过程中碰到被采访对象不合作,拒绝采访和提供数据,占学生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类型的31.2%,位居第一;有241人反映在活动中碰到的困难是自己胆小,不敢跨出社会与社会人群接触,占总数的24.1%,居第二位。这两个数据反映了社会还未形成教育的大格局,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传统课程体系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与人群交往没有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可喜的是:学生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调整自我心理,克服困难,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与胆量。(4)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是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学生中也有90%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提高了写作技能。从学生汇编的资料中可以反映出这一点。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人人都会上网查找资料和传输资料。

(六)提高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文化。

随着本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的创新精神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自身而言可谓是一次学习的革命。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在课程实施中逐步提升。在课题研究凸显学校、社区特色的同时,也是学校重建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课程的实施研究推进了学校校本课程文化的建设。为学校校本课程文化张显人文、合作、交往、互信、整生的特色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目前,我校开发的课题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实施的方法、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方法已在株洲市石峰区城区小学推广使用。

五、研究成果取得社会效益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周边社区的一致好评,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多次写感谢信说:孩子们自觉地维护、打扫社区卫生,关爱、帮助老人,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公民意识很强,丰富了社区的生活,增加了社区的活力,为社区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2005年3月课题组开发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三册 2005年6月汇编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小学活动课程教学设计集》 2005年10月汇编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小学活动课程论文集》

主持人文岚撰写的论文《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实验》2005年11月份被收入由中国教师报和发现杂志社联合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宝库》一书。

主持人文岚撰写论文《校本学习的文化使命》2004年7月获中国教育协会评比一等奖。成员戴勤撰写的论文《为孩子创设发展的机会 》在2004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成员彭小英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生成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2004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主持人文岚撰写的论文《校本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策略》在2004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主持人文岚撰写的论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开发与实施》在2003省教育理论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成员彭小英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开发》在2003省教育理论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成员刘建辉撰写的论文《开展体验性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2002省教育理论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成员王玲撰写的论文《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2002省教育理论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成员李佳琳撰写的案例《早餐的学问》获中国小语教育协会案例征评一等奖。案例《走进地铁》在湖师大教研中心组织的校本教研会议上展示。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克服管理与评价的程式化、复杂化倾向,实现评价工作的动态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的是学生内在情感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这些发展生成于活动过程中,是难以测量的。质性评价、自然描述法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虽然为活动评价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和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程式化和复杂化倾向严重,对学生的活动难以起到动态的指导作用。如何对学生和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工作情况给予恰当的动态发展的评定,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发展。课程资源是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兴趣是活动的原动力,如何立足社区,研究学生的心理,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是课题组不断努力的目标。

3、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始终是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难题。由于学生外出分散活动,且活动时间不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有效地利用社区、家长、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是课题组进一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三篇: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告 詹浩 望城县第一中学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告 詹浩 望城县第一中学

课题批准号:XJK01AZ015

课题类别:重点资助课题

学科分类:心理教育

课题主持人:詹浩波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望城县第一中学

主要成员:李玉上黄碧明谭春兵谭灿良

一、理论基础

要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某种模式,我们必须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我们还得从分析心理教育的内涵开始。所谓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1]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另一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育目标的不同,心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为目的,对个体的心理素质有统一的预设的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以个体的心理能健康地发展为目的,对个体的心理素质没有统一的预设的标准;其次是教育的层次不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材,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成长、发展;最后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不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一般是具有心理专业知识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教育手段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专业训练为主,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还有家长和社会,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平等交流。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也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但这种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那种素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因此,本课题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界定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教师、学生和社会心育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维护和促进中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学专业心理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但只要我们从课程的视角来思考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全新认识。由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良好的心育环境的作用下学生获得的一种自主的或自发的心理体验,根据“经验即课程”的课程涵义,我们可以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放在课程的场域中,作为一门广义的校本课程来设计。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就不只局限于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和专业设施,它还包括学校的所有教师、学生、家长、校园心育环境和社会心育资源。这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可以建立在我国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并具有一定的校本特色。从而使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根据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取向和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特别注重教育的过程,要着眼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和谐健康发展。这就是我们构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对个体的心理素质没有预设的统一标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轨迹不是教师预设的曲线,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伊底”、“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用一种高尚的人格来实现“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用这种“超我”来控制自己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某种情绪冲动,控制某种本能的、潜意识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活动。基于这种思考,我们认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以教师为施教主体的师本教育,而是以尊重学生心理自然为前提,以提升学生心理生命为

目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生本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考虑中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作用,把中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来考虑。

基于以上思考,校本课程论、课程生态论、生本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我们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其分析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

(三)中学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模式

(四)中学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

(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

(七)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八)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对于模式的理论建构,我们借助于有关文献,通过对国内外心理教育理论及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广义心育课程的场域中,在生本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上来寻找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法: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的调查,我们采用了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我们来寻找相应的对策。

(三)行动研究法:对于模式的建构和操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分析、通过实践的检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以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本,由主导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主型的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和协助型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本”三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每所学校都可以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中学“生本”三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3.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与学校的其它教育整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4.家庭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三个关键因素,这三个环境的优化是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5.学校德育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只有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使德育的各种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三)我们按中学“生本”三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八所实验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下列成效:

1.各实验学校的教师普遍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中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2.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增多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学校管理中体现了诸多人文关怀,改善了学校的人际关系;

4.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设,使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5.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和心理自助意识明显加强;

6.对学生不良心理的调整、恢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推广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已在湖南省重点重点课题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获得了广泛的共识。由于我们在全省八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了实验,实验证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适应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而且还适应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高中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十分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级各类中学推广。

六、社会效益

我们按照中学“生本”三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各实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各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了教师的心育能力,解决了部分中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自助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各校学生的违纪行为都明显减少。我们设计的中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各中学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强实践指导意义,我们的研究在指导各校立足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七、成果目录

(一)课题研究报告

(二)发表论文

1.《中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模式的探索》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论坛》2003年第8期;

2.《中学“生本”三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论坛》2003年第13期;

3.《浅谈校园心育文化的构成与构建》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博览》2004年第7期;

4.《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本管理模式研究》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

5.《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一文发表在《当代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6.《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构建中学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文发表在《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2期;

7.《浅谈“团体心理”与体育教学》一文发表在《中外教育学刊》2004年第11期。

(三)获奖论文

1.《农村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浅析》获省级论文评优一等奖;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形成一个系统》获省级论文评优二等奖;

3.《差生的心理特点及团体策略》获省级论文评优二等奖;

4.《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获省级论文评优二等奖;

(四)获奖课

“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一课获长沙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竞赛一等奖。

八、待研问题

本课题还有下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怎样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二)怎样建构一种内化在教师行为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固化在学校环境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怎样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去建构具体的校本教育模式?

第四篇:[基础科学]“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公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成果公报

批准号:FIB040008 课题类别:教育部规划课题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詹小平(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教授)

主要成员:李学全 刘鸿翔 罗昂 谢培松 王建平冯铁山 侯蓉

2004年6月,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詹小平教授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9月,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课题批号为:FIB040008。课题的立项开启了我校研究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之先河,激发了全校教师的科研热情,鼓舞了我校教师科研之士气。

课题研究自2004年10月开题,2007年4月结束,历时两年半。在此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先后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制定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部,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课题研究总报告各1份。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为国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一直是各国有识之士和各国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国内外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正随着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外教师教育的研究表现以下特点:1.注重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自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教师教育制度。美、日以综合大学培养为主,英、法、德更注重培养的多样化。2.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国际上,小学教师培养大体经历了师范学校(Normal School)阶段——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阶段——综合大学(University)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由综合大学培养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国际师范教育大致经历了本科化、综合化和专业化三个发展历程,先发国家教师教育明显表现出阶段性,后发国家呈现三种趋势共生并存和跨越式发展。3.教师教育强调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4.教师教育从封闭式定向型的培养走向多元化开放式非定向型的培养。

国内的教师教育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10年的教师教育研究表明:1.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面临挑战。有的已明确走综合化的道路,有的高举师范的大旗走综合化之路,有的干脆取消了“师范”的称谓。据统计:1999年全国有师范院校227所,其中本科87所,专科140所;2002年全国有师范院校203所;2004年年初全国有师范院校170所,其中本科97所,专科73所。呈现出本科院校略有增长,专科院校急剧减少的趋势。这一趋势仍在发展,而目前师范专科院校仍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力。2.体制尚需完善。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已经打破,呈现出两级师范并存并有向一级师范发展的趋势。但新的体系尚未构建好,在教育日益走向社会中心的同时,小学教师教育却被挤入了社会的边缘,处于潜在的危机之中。3.非师范院校参与不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2003年11月,近百所非师范院校在厦门召开会议,发布了《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行动宣言》。但目前的情况是理论呼声高,行动缓慢。4.国内目前的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呈现如下弊端: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研究;重国外理念的学习,轻国情研究。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在于:1.构建好小学教师现代素质结构的理论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关键要素;2.确立好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

本课题的实践价值在于:1.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有关法规、政策提供依据;2.为普通师范院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提供借鉴或参考;3.为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塑造优质的教师队伍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层面观点: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推行小学教育新课改的形势下,小学教育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高素质应体现在:高尚的专业伦理素质、先进的专业理念素质、精湛的专业教学素质、优秀的专业心理素质、卓越的专业管理素质和高超的教育科研素质。其中,专业伦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教师进行专业活动的基础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科研素质是维持教师专业活动与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保障素质;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专业教学素质也始终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素质。

2.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必须构建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探索了本科学历层次小学教师教育、三年制专科学历层次小学教师教育、“2+3”学制和五年一贯全科型学制的专科学历层次小学教师教育,提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 培养模式,构建了“山”字型的课程理论体系。其中,“综合培养”就是依据21世纪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小学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夯实发展基础;“分向发展”是指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多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使之学有专长。“山”字型中的中间一“竖”代表的是主修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对主修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要精选必备,注意整合;“山”字型中的两边两“竖”代表的是跨 3 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由几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组成,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两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山”字型中的一“横”代表的是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共同搭建的课程平台。《湖南省第一师范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集中反映高素质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课题研究的实践层面观点:

1.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有关法规、政策提供依据 2004年11月,课题组先后深入湖南7个区、县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湖南省小学师资情况调研报告》,并将该报告发表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报》。同年12月,课题组成员参与了湖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与教师工作处对我省教师需求情况的调查,为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决定自2006年起为农村地区公费定向委托培养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师提供了决策依据。该培养举措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肯定,认为是“湖南省对全国小学教师教育的一大贡献”。

2.为普通师范院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提供借鉴或参考(1)课题研究明确了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和学校定位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有特色的师资,为湖南初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办学思路是:增强大学、质量、特色、忧患、改革意识;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扩大办学规

模,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科基础,提升办学层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初等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定位是:以师范教育、普通全日制教育为主,适当发展成人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范专科学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湖南省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教育教学科研中心、教学软件研究开发制作中心,为湖南初等教育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课题研究促进了专业建设,优化了课程,强化了实践 我校现已设立了师范专业12个,其中,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计算机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有“小学语文教学论”、“综合英语”和“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3门体现小学教师教育特色的省级精品课程。近几年,学校建成了一批体现师范特色的语音室、微格教室、钢琴房、舞蹈练功房、美术馆、书法馆,还设有两所附属小学,并创建了116个稳定的师范生校外实践基地,强化了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素质。

(3)课题研究深化了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确保培养人才有特色、高素质

我校根据《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制订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确立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一是面向小学教育,突出师范特色;二是控制讲授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加大选修比重,注重文理渗透;四是增加实践课时,鼓励学生创新。我校始终视质量为自己的生命线,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根据规章制度保障教学过程;二是根据学生 5 反馈保障教学效果;三是根据教学二元实施教学评价,学校建立了教与学双向互动的“二元四级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我校“秉承百年师范传统,培养优质小学教师”和“弘扬千年学府光荣传统,培养当代学生高尚品质”的特色,培育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师范毕业生大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本领过硬、艺体素质全面。我校近三年共有毕业生6834人,学生的当年平均就业率为94.64%,在同类学校中居领先地位。我校培养人才的高素质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被评为全国“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湖南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

3.为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塑造优质的教师队伍服务。(1)课题研究提升了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实现了学校发展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是办学的基础,学校通过争取政府的财政投入、内部的开源节流、吸纳社会资金、借助银行贷款等措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开始,学校共持续投入经费5亿多元,在长沙市岳麓区征地1090亩,2004年开工建设的东方红校区,现已建成理科综合楼、文科综合楼、科技综合楼和实验综合楼等4大教学楼群,共11栋;青年教师周转房2栋;图书馆1座;学生宿舍14栋。现在,新校区已经可以满足15000名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现在学校总占地面积1348亩,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00万元,计算机总数2496台,多媒体教室与语音教室总计73间,图书馆的总面积29126平方米,纸质图书121万册,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和300米田径运动场各1个,面积为3627平方米的体育馆1个,135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1个。至此,两个校区可以容纳18000名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2006年11月21日,我校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对我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同年12月12日,我校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自2004年以来,学校引进教授21人,副教授57人,博士3人。学校培养出教授15人,副教授53人,博士2人。学校现有教授48人,副教授128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4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湖南省优秀教师3名。青年教师373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213人。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7名,其中验收合格者11名。近几年,我校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75项,校级课题173项。李勇帆教授在波兰访学期间还参与了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题。各项课题研究进展良好,出版专著92部,主编教材49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45篇。目前,我校教师获得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湖南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支以教授、博士、省级高校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等为核心的教学科研队伍正在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我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因为其特殊性,必须由普通师范院校培养为主体,逐步提升办学层次。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宜以专科教育为基础,逐步向本科教育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小学教师教育正在有规划地、分步骤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正向一级过渡。“新三级”(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正在取代“旧三级”(中师生、专科生、7 本科生)。普通师范院校不宜过于谨慎而裹足不前,错失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失去自身发展的良机,忽视有本科学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的培养。

2.小学教师教育要注意地区差异,小学教师教育的推进策略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不能忽视农村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把对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需求搬到边远偏僻地区。当前,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盲目冒进而不得不走回头路,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3.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必须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在弘扬传统素质优势的基础上重构现代素质结构。传统中等师范教育重教学技艺、定向培养,有积极要素,但也存在不足。必须以多元智力理论、现代课程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等教育新理念重构小学教师的素质,构建诸如专业伦理素质、专业理念素质、专业教学素质、专业心理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高素质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综合性,又要坚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要因素。整合课程体系,注重综合化和专业化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4.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源和普通师范院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优秀的师资与高效的管理。普通师范院校要实现提高办学实力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两者的良性互动。

(二)对策建议

1.开展提高小学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研究

我国的小学教师教育正在经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实质性变化,小学教师供求关系由过去的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教 8 育行政部门录用新教师有了选择的余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希望能录用有较高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担任小学教师。二是结构性变化,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素质结构等存在不少问题,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已迫在眉睫。普通师范院校应尽快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才能培养高层次的小学教师,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规律性变化,小学教师教育必将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逐步实现本科化教育。普通师范院校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规律,承担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坚持教师教育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根据我校面临“申本”的实际情况,应把提高小学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研究作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2.开展以小学教师专业化为导向的研究

所谓教师专业化,概括地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独特的专业伦理和专业素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教师通过终身不断地学习与训练,持续不断地自主地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要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水平为中心,实现终身持续不断专业发展。要继续研究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学科知识水平与教育知识水平同步提升,还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实习,使师范生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还要继续研究构建小学各科教师符合时代要求的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技能要求和素质结构;还要研究建立健全小学教师教育资格准入制度和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3.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构建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是新成立的专门学校,而是赋予现有小学以新的功能,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融教师职前教育、在职进修为一体的全新概念,它打破了小学与大学之间长期的隔阂,成为在职教师学习和研究、实习生专业成长的基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学校改革注入了活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功 9 能:促进师范生的发展;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促进小学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大学教师、小学教师和师范生有机整合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超越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相互协商、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学习、合作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的新型伙伴关系。

教师除了具备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外,还必须在教学中发展另一种新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教师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自己对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是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科教学知识是高素质教师的特有知识体系,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志。

我们作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普通师范院校,应研究如何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共同学习、反思、对话来构建学科教学知识,并以此促进三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开展普通师范院校由外延扩张转向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研究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结构调整,我们应研究如何由外延扩张转向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自2004年以来,我校经历了持续发展的几年,实现了学校的硬件条件、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等规模的快速扩张。学校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张不一定同步,甚至可能出现盲目扩张而损害内涵建设的局面。2007年开始,我校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将今年定为“质量管理年”,我们将深入研究,积极探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第五篇:全国规划课题“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公报

全国规划课题“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公报

由上海电机学院杨若凡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JB050692),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研究运用文献法,分析了国内外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对长三角地区部分高职毕业生及企业开展调研,分析性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各种因素;总结我国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已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确定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逻辑主线及实施原则,创新构建该服务体系;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具体分析该服务体系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1.基本情况分析

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供应悖论”现象的分析入手,指出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就业与创业服务不足,从而提出该研究的论题。课题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作了梳理,认为虽然已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如:(1)因袭普通教育方面较多,有自身创新特色部分较少;(2)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的较多,在微观技术层面上探讨不足;(3)理论层面的思考较多,实践模式的有效建构较为缺乏;(4)在高职创业服务体系方面研究和实践都不足,基本上是在外围进行,没有形成一些有效机制和模式的发展研究。该研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高职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2.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部分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的调研,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因素做了分析,对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现状作了概述,分析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未来的走向。该研究认为,我国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出台了就业创业政策;形成了创业服务氛围;建立了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改善了就业创业服务环境等。问题在于:高职生就业创业观念偏颇,就业创业能力缺乏;高职生就业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高职生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高职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内部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改进;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等。

3.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创新构建

该研究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应按照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的逻辑主线进行开发,遵循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个人发展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能力核心原则。体系的基本架构应统筹考虑雇主、政府、学校、个人等多种要素。每种要素在体系中发挥各自的功用。

4.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的实践探索——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在目前全国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上海电机学院的毕业生却非常“抢手”,连续多年就业率超过95%,位居上海高校前列,本章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从组织制度建设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方面、就业市场开拓方面、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信息平台创建方面对该校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实施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二)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高职生就业情况鲜明地体现了“供应悖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现象,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却存在着持续就业难的现象,高职毕业生创业更属凤毛麟角。

2.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教育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服务不足,创业服务缺失。

3.通过对高职生和企业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高职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中,虽然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高职生就业创业观念偏颇,就业创业能力缺乏;高职生就业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高职生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高职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内部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改进;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等。

(二)对策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体系中的一个分系统,涉及用人单位、政府、学校、学生个人等各个方面,是个系统工程。因此,应统筹考虑雇主、政府、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来搭建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

1.建立体系的雇主要素

莫荣的《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与闵维方、丁小浩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均强调指出,目前就业市场上存在各种就业歧视,有的专家强调指出,这种就业歧视使不少高职毕业生失去了就业空间,陷入各种困境。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就业环境,建成一个强大有效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撑系统,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在促进高职生就业过程和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中,雇主需要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企业改变某些僵化的用人观念

思想为行动的先导。前面提到,社会上对高职生的认知程度有限,这本身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起作用,人们观念的直接反映即是企业的用人观。高职毕业生虽然学历较低,但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也上有一定优势:一是所学专业应用性较强,有较强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二是待遇要求相对本科生、特别是研究生要低得多。三是心态调整合理,现在有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能够端正态度,不挑不捡。找工作的态度都是“有岗位就上”。因此,研究者应转变固有的观念,高职生也是有用人才。用人单位应摆脱“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理念,应更新用人标准,积极吸纳各个层次的大学生,全面衡量大学生的能力,而不能只因一条硬性标准而把真正的人才拒于千里之外。

(2)企业在为高职生创业服务方面大有可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了《公司法》、《专利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多项法律,为高职毕业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社会中形成了良好的创业风气。但是,高职毕业生所能经营的企业大多数属微小型企业,无论是创业资本、税收交纳、劳动用工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企业积极采取行动,帮助高职生自主创业。

(3)企业主动走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高职生就业与创业平台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企业将需要高等院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只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途径,才能在办学过程中把应用科技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职业学校成为专业技术示范基地的优势,直接与经济建设和科技接轨,把人力资本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转变为产业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办学效益以及学校抵御市场经济风险能力。如:骨干专业与校办企业结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在校企合作,搭建就业与创业的平台上,高职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建立体系的政府要素

政府在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充分

发挥作用,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解决日益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在宏观层面,顾及面很广,主要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兼顾的发展战略,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新格局。

在中观层面,制定与完善高职教育、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拓展就业渠道。可制定一部专门的高职教育法,进一步确立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评估与监督检查,建立高职大学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

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在微观层面,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空间,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全面实现高职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的良性互动。

3.建立体系的个人因素

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高职生自身的完善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高职生首要的一点就是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先就业后择业努力争取自我创业。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高估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了解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勇于参与竞争。其次,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高职生要提高就业能力,就要在在校期间发奋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竞争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强,身体好,德、识、才、学兼备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4.建立体系的学校要素

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服务体系,其在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作为也是多方面的。

(1)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院、系三级领导体系。形成各部门、各层次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使就业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其次,制度支持。包括设立创业风险基金;从机制入手,实施一系列保障就业优先的管理措施;建立专业导师制,由专业导师专门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等。

(2)促进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是毕业生就业力和创业能力提高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把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提高指导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3)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包括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激发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理论教育,扎实高职生自我规划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拓展高职生自我规划的认知能力和调试能力;加强高职生的个人化咨询辅导工作,服务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个性需求和科学实践。

(4)开展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本着高起点、低重心、务实效、求创新的工作思路,超前研究,瞻前教育,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格局,用发展个人潜能的措施来开展创业教育。要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帮助学生实现研究成果转化,对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产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技术成果,给予特别的支持。

(5)就业指导的全面服务

包括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系统化,使学生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自身特点产生正确、客观的了解,形成实事求是的个人职业规划,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有清醒的认识,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指导人员全员化。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系统、科学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学校应建立四级工作网络,即一级为院领导一把手,二级为中层管理人员,三级为就业指导教师,四级为全校任课教师,实行各级负责制;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水平,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只有通过多样化、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才能提高从业能力;为保障学生顺利就业,就业程序要规范化;为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就业指导内容要具体化。

三、成果与影响

(一)课题组成员发表的主要论文

1.高职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之现状分析.技术教育研究,2008,(1)

2.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高职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技术教育研究,2008,(1)

3.劳动力市场变革与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技术教育研究,2008,(1)

4.政府行为与高职生就业.技术教育研究,2008,(1)

5.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增刊

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与职业,2006,(17)

7.由技术认知过程透视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教育与职业,2006,(15)

8.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3)

9.劳动力就业转移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上海地区的个案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6,(2)

10.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5,(2)

(二)课题影响

本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一,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的比较完备的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该体系经三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学校层面看,该体系从组织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就业市场开拓和信息平台建设、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创业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与服务等六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该体系体现出时间的全程性,服务的全面性和问题解决的综合性,有较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价值。第二,“就业”与“创业”并重。虽然现在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将就业与创业并重纳入服务体系的还不多见,该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十七大报告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对鼓励毕业生自我就业,自主创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三,理论指导实践。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理论研究始终贯穿其中,保证了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并对工作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理论研究有效提升了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和水平。

该研究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问题,创新构建了以院校为主体的开放式的、系统化的、各相关部门联合协作的高职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互动的原则,实践层面上,该课题研究成果已在上海电机学院进行了运用,目前在校生12000余名,近三年应届毕业生总数超过10000名,从运行效果看,成效明显。对上海市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业服务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1.实现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06、2007、2008三届毕业生总数超过10000名,不但就业率依然稳定在98%左右,而且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更为可喜的是出现了一批自主创业的苗子。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其岗位稳定性很强,用人单位的满意率高达90%以上,毕业生的满意率也达到80%以上。

2.形成了创新氛围,提升了创业能力

通过系列创业教育,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源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此,学校大力推进学生科创,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批学生创新成果。有30个大学生创新项目被批准成为上海市首批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在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2项学生科创作品获“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在第十三届飞利浦“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上,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鼓励拥有技术创新成果且项目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去创业。目前,已有多名毕业生投入到创业大军之中,并带动了其他人就业。

3.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工作实践表明,该体系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增强了学生在团队协作,理解沟通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一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

四、改进与完善

1.此次研究由于受时间所限,在调查研究方面仅以上海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研究对象,样本较小,没能在全国更大范围上进行大面积的调查,所以在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2.该课题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宽,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牵涉社会的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力量。因此,本项目研究在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难免挂十漏一,会对一些因素较少涉及。而且,由当初确定的研究思路和侧重点就在于学校,因此,许多结论多是从教育的因素出发。因此,使得该课题研究的完备性上还需进一步凝聚和提炼。

下载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初中理科整合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成果公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