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违法复兴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诗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一定时代物质生活在精神领域的反映。
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有其自身特性和发展规律决定的。文化不仅是上层建筑,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样也是生产力,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所创造的效益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第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第二,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文化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四,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不败之地。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难以巩固。
综合来讲,文化是一种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文化的功能一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二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第二篇:讲座: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下)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下)
周熙明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四、为什么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四,我们一起来思考讨论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是十八大报告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里面已经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就像一个t型台上时装表演,它充满着不可预测性,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未来的生长性,朝各种可能性展开生长。我们不能,在文化的领域,它本身有一个运行的轴心原则,就是不断地自我复制,自我表现,自我创新。如果没有这一条自我创新,不断的创新,那文化是一潭死水,你怎么可能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呢?
那么创新总是人的创新,无须讳言的是我们今天文化的发展尽管在最近的一些年里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十六大以后我们最后了文化的改革,重视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说发展的潜力还非常之大,我们到去年为止,才有1.3万多亿文化产值,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才1.3万多亿,占整个gdp的百分比只有2.8个百分点,离可能的目标,应该实现的目标还很远,只有文化产业达到了占gdp的5%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支柱产业。今天我们从全国来说才2.8%,少一点点,所以差距还非常大。
我们还面临文化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平时称作文化问题,这样的文化问题有一部分是待求解的意义上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病灶意义上的问题,我们有某些弊端,体制的,机制的和观念的弊端、障碍还在妨碍我们文化创造力的发挥。到底有哪些方面的文化问题呢?各位,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区分成三类,一类是大的文化问题,整个社会发展当中遇到的精神的,道德的,信仰的问题。这一方面使整个文化领域滞后,在社会发展方向、核心价值、社会理想这些方面还比较模糊,有时候表现出文化无根、无魂、无力、无信的一种状况,这是第一类问题。它阻碍了我们的文化创造活力。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文化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在发展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创新能力还比较差,文化产品量小、质次,需求相对不足,两个效益都还偏低,管理还存在混乱的一些现象,这是第二个方面的文化问题。第三个方面,我们现在进行文化改革所遇到的种种操作性、技术性的问题。在。的地方,搞文化的时候,搞文化的管理,似乎主要的任务总是在堵,主要堵什么呢?可以概括一下。一是堵资本主义的恶;二是堵封建主义的毒;三是堵日常生活中的俗;四是堵人性中的欲。这是可以重新考量的,资本主义有恶的一面,但资本主义也罢,封建主义也罢,它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式、阶段,并非全是恶。
但即便是这种恶和毒,也不是通过堵的方法可以全灭掉它,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创造,增加善的和有利因素的比重、成份去稀释它,人类总是带菌地生存,完全消灭恶和毒,俗和欲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俗和人性中的欲、情,它本身就是走向崇高的土壤,灭了俗,灭了人情也不可能收获崇高的道德,还有价值、信仰。
这部分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句话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爱因斯坦说:“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能建立起那些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新的道德标准”,他认为道德标准、社会的价值,新的价值都是个人去完成的,“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一样。”我们是否从这段话里面得出一点感想来,实际上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每一个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的生命能量级提到最高所显现出来的宏观效应,如果个体的生命能量级很低,个体的潜能都没能得到发挥,整个社会的宏观效应一定是近乎平静,一潭死水。所以,一个社会里面扼杀个性,取消多样性,反对自发性等于文化自杀。
五、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位
我们下面讲第五个方面,一起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2006年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决定当中首次提出来的,那个时候是为了追求和谐社会而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后十七大报告我们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部分的时候也是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去年,关于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也是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回,十八大的报告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
我们怎么去理解党中央的意图呢?我们首先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底是指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它有多么地重要?这个我们可以从去年的六中全会的决定当中的一句话得到启发。六中全会的决定这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央是这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定位的。
所以,实际上我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么一个宏大的精神构想,弘扬的是中国古圣贤历来的一种文化抱负和文化理想,这就像张载先生说的著名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价值信仰系统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我们可以具体地从几个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党中央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得如此重要。第一个角度,任何一种作为整体的文化或者文明,组成它的稳定的、核心的系统是什么系统?是它的价值信仰系统。价值信仰系统在任何文化、文明当中都居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今天要为中华文明,中国文化重筑这个价值信仰系统,这个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当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作为整体文化,要分成三层结构,最外围的结构我们把它叫做认知系统、工具系统,这个系统像中国古人说的那样叫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不变就意味着死亡。任何文化的外围的系统时刻都在变化,不变就意味着死亡,这个系统我好有一比,它像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器皿系统,越新越好用。我们天天谈创新,这个方面的创新是最主要的创新。
那么整体文化的第二层结构是它的审美系统,这个系统有它区别于第一个外围结构(工具系统)的一些重要特质。马克思曾经说:“古希腊的艺术是不可被超越的。”什么意思?拿来说中国的审美系统,我们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谁能够超越它们?我们更不可以因为说我们生活在现代,懂得现代的一些新知识,你以为你在这个系统上做出的贡献就领先于,比古人先进。那我们是不懂文化的系统的特质,它是很难用先进和落后去判断它的,谁说你写的古诗超过我们的屈原、超过我们的李白,那是笑话。
组成文化的稳定的最核心的系统是第三层结构,叫价值信仰系统。它是像博物馆的文物,越古老越有价值。我们党说中国当然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我个人理解主要继承的是第二层结构(审美系统),尤其是第三层内核系统(价值信仰系统)。我们要是今天还像我们的文王周公、孔子时代一样的,用那些认知系统、知识系统、工具系统去应对这么复杂的世界环境的挑战,那我们早被淘汰出局了,那价值信仰系统是必须继承的,它是文物系统,越古老越有价值。我们所谓作为继承者、弘扬者,主要是继续高举尧舜、文王、周公当初点燃的本民族独有的价值理想之火,使它复明,使它继续代代相传。我们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看作是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因为它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来说都是灵魂式的一个存在。
2、价值信仰系统是现代社会凝聚力和秩序的源头
第二,我们从现代国家,现代社会的角度也可以进行理解,现代国家经常提倡要有凝聚力、吸引力,现代社会丰富多彩,但它能井然有序,那我们问现代国家它的凝聚力的源头在哪里?力量在哪里?现代社会秩序的源泉在哪里?全在核心价值信仰系统,主要靠这个,我们不要认为有了一些科学的认知,理性的知识,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有灵魂,事实不是这样的。国家的灵魂是由价值观构成的,社会秩序的第一个源头也来源于道德、价值、信仰,这些底线的人们普遍的遵循。
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社会多重转型
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看看党中央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当做是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10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大的文明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到了今天,社会在同时进行多重转型,多重转型的社会一定会有某种工地式的混乱,这是很自然的,房子还没修好,是一个工地,它暂时是显得有点混乱,文化断裂,传统衰微、价值紊乱,社会失范、脱序等现象无须讳言,都存在。这些使五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面临种种瓦解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前面说了,我们担当五重角色,其中不仅仅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唯一执政党,而且是这种文明的守护人,是儒家精英集团的现代继承人,我们责无旁贷为这个多重转型的社会提供价值观,让我们的文明转型早日完成,让我们转型的社会井然有序,获得基本的秩序,不至于瓦解。
4、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解决三重困扰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同时面临着现代性、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重困扰,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罕见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系列向往现代性,但是另一方面因为这个现代性是和资本主义同时在世界流行,因为这个现代性曾经武装过打我们的国家,因为现代性本身它也有很多负面的结果,所以我们一方面追求现代性,另一方面又遭受现代性给我们的种种困扰。前现代性不用说,如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一方面是我们基本的生存的依托和我们精神的大本营,但是另一方面的确也是一种债务,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我们这个社会一种深入骨髓的官本位的思想观念,甚至某些“仇富”、“仇官”的意识都和前现代性的历史遗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还在现代性的、现代化的途中就遭遇到了诞生自西方的后现代性的干扰。世界上很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同时遇到这三重困扰,这三重困扰都会让我们走向失序。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来建造一种东西,打造一种东西,形成一种东西来对抗这种瓦解的因素,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 我们概括起来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要干什么呢?我用七句话来表达。一,为中华文明的复兴事业“先立乎其大者”,找到最重要的那个东西。
第三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课程结业论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任紫宁 16801300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西方有学者曾说,中华文明是早熟的文明,这种早熟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般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它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险阻和变故,我们的民族,终归会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终归会和谐统一,我们的社会,终归会繁荣富强。这就是中华民族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力量。
鸦片战争以来,正是这种强劲的中国力量,引领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演绎“东方巨人”的奇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中华文明的深厚文明底蕴璀璨绽放,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东方醒狮”以豪迈的气魄,巍然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一、“中国梦”的提出
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强行的打开了中国国门,从此,大清帝国跌落“谷底”,中华民族,风雨交加。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事实证明,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的蜂拥而至,给中国带来了灾难重重,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如履薄冰、大厦将倾的时刻。戊戌变法的先驱康有为,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疾首的说到:“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破茧而出,并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从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 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从千难万险的长征到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的历史耻辱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延安指挥惊涛骇浪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二十几年的艰苦历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胜利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一个不再被人欺辱的民族,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觉醒,深刻的分析和把握了当下的世界局势,并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观点,把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深入的阐述清楚,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江泽民任总书记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问题。
胡锦涛明确的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每一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这个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和平共处的、和谐发展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中国力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论是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还是创新和完善社会制度,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个人梦想的广阔空间。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路正长,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实干兴邦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总书记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 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三、当代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余年的历史,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各阶级、党派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其中有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有维新变法的制度性改良,也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些探索和实践证明,仅仅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的路子走不通,引进西方的制度模式进行改良、以及照搬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路子都走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难挫折之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功能,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历史到今天,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靠的是这种精神;从今天向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理想境界,仍然要靠这种精神。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首先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必然要靠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今日之中国,其行进也迅疾,其承载也浩大,但距离两个一百年目标、民族复兴梦想,依然面对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严峻考验。改革涉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攻坚战,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敢于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敢于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不再像一个半 世纪前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一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万道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背景链接】
总书记在刚刚开幕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热点时评】
在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其实真正能光耀世界的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本,就是:文以明道、和谐安邦。它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在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应把文以明道、和谐安邦的传统观念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动力,这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文以明道的原意是,“明”即光明,引伸为阐明,“道”即道理,泛指思想,是指写文章和创作文艺作品,是为了说明道理和弘扬正气,其核心是向人阐明“道”之所在。“文以明道”是荀子在《儒效》、《正名》等篇中最早提出来的,到三国时的曹丕又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到唐代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与其齐名的柳宗元则也主张“文以明道”。他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无论是“文以载道”、“文以贯道”,都是属于“文以明道”的衍生,其共性都是强调文学要以传播“道”为目的,古人有“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强调了“道”是指儒家的基本道德伦理,明确了“道”是指道德、正义、伦理、并包含有治国之道。周敦颐也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来为社会政治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郭沫若也讲过“古人说的„文以明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文以明道的目的性是在于教化,古代儒家强调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理念。文以明道是以“文”的形式、内容、情操对人进行管束、制约、教化,以达到人的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四书五经的《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讲的“明明德”,大意就是彰明美德的意思。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价值多元时代,更需要人们有“明德”的精神境界,多元不等于虚无,在道德世界中必须把好的东西捡拾出来、传承下去。要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态度去创新、去实践,以求达到“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
回顾我们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建、完善了富于传统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如我党早期创刊的《新青年》就是以宣传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作为创刊目标,以“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宗旨,对唤醒四万万同胞的思想觉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从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看,文化发展史也就是文以明道的发展史。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一直能处在文以明道之中。古人强调:文章是记载道理的,文字是用来描写宇宙变化,记录社会进步的,宇宙的“道”就是自然法则,社会的“道”就是伦理纲常。文以明道的着力点是传承与创新。古人曰:“大道相通”、“万法归一”。从古人的文以明道思想派生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那以“和”为中心的文化思想必然产生出和的景象,人们长期生活在和的文化环境之中自然就会养成和睦、和气、和谐的社会气氛,对维持社会稳定肯定是有益的。
孔子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是强调在利益面前“利者,义之和也”,在与人交往上“礼之用,和为贵”,在人伦教化上尊重自然的思想,这些传统价值中的“和谐理念”,近年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还有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认识,正以文化回潮的势头再入人心。古代教育中那种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以和为贵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是可以借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天看来文以明道,就是要以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为目标。
文以明道的生命力是在于不断创新,就是要用先进文化的推动力,来创造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文化新局面;用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来鼓舞激励中华民族吹响团结奋进的号角;用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来向世人充分展示中国文明进步的大好形势。要认真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德艺双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一、背景材料
今年8月,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在编辑记者“走基层”的宏大队伍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二、相关观点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9月13日赴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进园区、访职工、上矿山、下矿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转型发展、高危行业如何安全生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总编辑吴恒权8月31日赴湖南湘西,深入群众生产活动第一线进行实地采访;——9月20日至23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走企业、访农户、看工地,就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调研,总编辑何平前往贵州农村调研采访;——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9月7日赴黑龙江五常市安家镇,采访当地秋粮增产增收情况。
三、热点评述
这个走基层活动真不是走过场,这次真是走到了我们老百姓中间,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社长、总编辑、台长们带头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调查研究,现场采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撰写的新闻稿件,指挥的新闻报道,反映人民心声,回应基层关切,体现百姓情怀,语言朴实,新风扑面,受到了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没想到平时拿笔杆子的大总编蹲下身就干起了农活,而且干得有板有眼。”
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都是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写成的。这样的作品和节目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脂粉气、庸人气,才不会那么干巴巴的,才会真正被历史记住,被人民赞扬。群众有这样的赞誉一点都不奇怪。想想邹韬奋、范长江、穆青这些新闻界的老前辈,哪一位不是深入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寻求新闻真谛,心系天下苍生,追随时代步伐的?
媒体领导带头,对“走转改”活动的示范推动作用自不待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走群众路线,没有职位大小,没有时间先后,区别只有态度是否积极,感情是否真诚,作风是否扎实。然而在一家新闻单位,领导却是风向标。领导带头,“走基层”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宏大,越来越壮观;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加入“走基层”的洪流,群众路线就会越走越宽,广大读者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媒体的好作风、新风气,基层群众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四、点评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新闻单位领导同志带头走基层,带头转作风、改文风,这是对本单位“走转改”活动最好的动员
第五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多重视,更大发展,这个民族才能自觉、自信、自强。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一)、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
(三)、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五)、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六)、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为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