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切实关注农村农民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我来自偏远的农村,能非常容许的上大学,对于我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的人来说可谓是人生一大幸事,同时在这里我更要感谢母校提供给我的各种帮助,可以让我安心学习。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加珍惜我的学习机会。我一直关注农村问题。在关注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在不断进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条件日益凸显,但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念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有些还需要解除思想禁锢,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加强“输血”投入,也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但客观地讲,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部门相比,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还是明显偏少,农村文化投入所占比例就更低了。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提高了村民整体生活质量。小康建设是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不可或缺。文化建设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在文化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把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强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引导培育先进文化走向市场,打造农畜产品、旅游、生态和饮食等文化产业项目,走文化产业化之路,树立特色品牌文化,让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发扬光大。
农村文化建设要努力实现“统筹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协调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建设中,一定要保障文化建设的“统筹”发展和“长效”运转,把握住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树立经济与文化在整个农村建设中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同时还要针对农村文化工作难落实、阵地难坚守、人员难稳定、素质难提高的“四难”状况,尽快建立起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系统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形成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与发展氛围,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农村受多元、多变、多样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现代的与传统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同播共扬,使得部分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错位,金钱至上、诚信缺失,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我们必须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新型的农民。其中“送文化”就是多年来我们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但实际上,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引导,尽管也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需要我们对“送”什么、怎么“送”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在“送文化”中也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享有权,打破农村文化“热在县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的尴尬现状。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必须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发挥各级文艺团体的作用,以政府买单的方式,列入财政预算,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多种需求,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体贴和关爱。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种文化”。
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利用适当的政府补助作为激活市场的推动力,为群众送去歌舞、戏剧、电影等文艺节目,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官办文化”要常办常新,比如我们搞送文化下乡活动,要把活动内容下发到各个旗县乃至村嘎查,供农牧民兄弟“随便挑、随便选”,尊重消费主体的自主权。实行“谁演得好,农牧民喜欢看,政府补贴就给谁”的办法,把文化的评判权和享有权交给百姓,让更多的农牧民享受到家门口适合自己口味的文化大餐。
同时,面对文化经费少、队伍散、阵地缺、设施差、活动少的现实问题,还要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路子,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牧区特色文化,发展“一地一品”、“一乡一样”、“一户一种”的地域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文化户”、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等。
真心希望有关领导能够更加关心农村建设,更加关心农民的利益,让我们的祖国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当然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积极要求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汇报人:好范文
第二篇:关注农民增收问题
关注农民增收问题
本人在农村生活长大,对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感到惊讶。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农村,纷纷涌向城市,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何农村留不住这些劳动力?农村真的是一无是处,在农村真的会死路一条吗?其实不难想到,促使他们背弃农村的原因只有一个,即在农村没有可靠、可观的收入保障。所以,本人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根本方法就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以下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及具体解决方法提几点个人意见。
【一】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
(一)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 影响农民增收的途径。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近年来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 农民收入的渠道不断拓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偏高, 与之相应的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大约占50%, 而发达国家, 如日本早在80年代中期农户总收入中已有84%来自农业以外。同时, “小农业”(90%以上是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偏高, 超过40%,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仅占7.9%、20.0%和31.4%, 第一产业生产结构尚处原始的低级水平。这种依赖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收入结构,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今天, 农民增收门路显得十分狭窄。
(二)农产品供需脱节、价格低, 直接影响农民增加收入。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农产品提出了优质化、高级化、多样化的需求。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农产品中大路货和初级产品供过于求, 优质高档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是稻谷生产及消费大国, 而稻谷生产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人们的仍有近50%的是低质常规品种, 少人问津, 而优质稻谷及饲料粮严重不足, 难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迅速发展的水果、蔬菜也存在类似问题, 优质品种少, 传统的普通品种多,在旺季上市时往往出现“卖难”现象, 价格一路走低。尽管近年来大部分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 但由于市场不景气, 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加。
(三)农业科技欠发达, 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成本高, 影响农民纯收入增加。
我国农业科技仍然不够发达,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科技人员少且分布不均, 县级以上单位多, 乡级以下单位少;兼职的多, 专职的少。二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三是农业科技缺乏创新机制, 农产品生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缺乏既可以大幅度增产又能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农业收入的两大
支柱, 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我国大多数地区主要耕作工具仍然是耕牛与锄头, 其生产效率之低不言而喻;畜牧业基本以家庭饲养为主, 90%以上的生猪还是由一家一户饲养, 以传统的、落后的饲养技术为主, 饲养周期长、成本高。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 严重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加。
(四)生产组织方式落后, 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增收的风险加大。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很低, 农业“龙头”企业不多、规模不大, 对农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目前农产品的加工量不及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对农产品的精加工则更少。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等设备、技术严重不足, 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或以原料为主进入市场, 农产品难以实现多次增值。农产品销售多处于自然状态,大部分农产品都是直接上市, 产品的保鲜、贮藏、运输等技术非常落后。在市场经济里农民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承担着全
部市场风险, 而无法享受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产生的丰厚利润。家庭式小生产与大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
(五)农业比较成本高收益低, 抑制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农民增收。
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一直以来相对较高, 农产品在参与全国大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农业尤其是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突出。同时改革开放后曾一度逐步缩小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近年来又逐渐扩大。剪刀差的逐年拉大, 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效益。农业比较收益的低下, 已成为遏制我国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六)农业投入减少, 发展缺乏后劲, 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对农业投入虽有增加, 但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下降, 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 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下降, 农户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下降。农业利用银行贷款难、引进外资难度也较大, 农业生产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 由于农业投资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农户生产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不少乡村财力有限, 乡村集体对农业投资大幅度减少, 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跟不上,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农业生产条件更加恶化,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更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做法
(一)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近几年,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减少,这是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市场
价格低落造成的。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要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产业结构。这就要求必须加快非粮食种植业和非种植业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大产业。二要构筑不同地区各自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要构筑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社会结构。不仅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要相应调整城市人口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为此,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要使农民增收,就得减少农民;要使农业现代化,就得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近年来,安徽亳州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点,以效益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整,亳州市的种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0%下降到52%,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2.5%提高到40.78%,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亳州市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和发展2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年,其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从农村吸纳了43.2万从业人员,发放劳动者报酬29.3亿元。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就业水平
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为农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一般投资规模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使用物质原料以国内为主,劳动力以农民为主,从而能够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农民就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非农领域就业水平的提高,必然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研究认为,如果把几个大都市里城市建设投资的一部分省下来,少盖几座摩天大楼,少建几个“世纪广场”,少修一条“五环线”或地铁新线,少花些铺陈奢华的主干道灯光投资,而把资金投入到内地去帮助农村发展,可以让数十倍于都市人口的农民受惠,经济上连带效应更是不可估量。
(三)加大政府税费监管力度,切实减轻负农民担
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曾一度出现过税费不分、以费代税、税负过重的情况,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增收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推进税费改革,禁止以各种形式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以资代劳,则是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治理
“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政策举措。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适当提高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税率,取消农村一切其他收费,乡、村两级由此减少的收入,主要通过精简乡镇机构和压缩人员,减少财政开支,调整支出结构以及通过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在农村实行“费改税”,必须同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结合在一起,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把农民集体经济所有者职能,从乡镇政府职能中分离出去,交由农民选举产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乡镇政府则从法律、规范、服务、监督方面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在农村分配关系上,政府财政分配与农民集体经济分配分开的目标,以理顺农村公共分配关系,阻断农村政府部门用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向农民伸手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渠道。农民要想增收,减轻负担是前提,要从根本上改变“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的状况。
(四)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息、法律、技术服务
市场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的不完全带来的生产的盲目性,因此,只要掌握充分的信息,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对农民来说,自行搜集各类信息具有很大难度,同时由于搜集信息本身的外部性,将各类信息交给分散的农民处理,显然缺乏经济的合理性。即使农民能够获得信息,但是由于其自身各项条件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够根据所得信息做出正确处理,使之作为自己采取行动的依据。同时,由于农村本身的闭塞性及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尽管国家制定了种种支持农业的法律、法规,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法律条文、技术指标还是“奢侈品”,他们缺少机会接触,甚至读不懂法律文件,要想让农民掌握法律技巧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应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透过广播、电视等各种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市场信息,让农民生产经营少担风险,多得实惠。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大力推广技术下乡,普及农业科技,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为农业生产、农产品的经营和流通提供技术保障。
农业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作为发展农业的主力军农民,必须让他们满怀期望的呆在农村,让他们看到农村的巨大经济潜力,只有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增收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11—1班20113650倪英杰
第三篇:关注农村食品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关注农村食品安全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省农村,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常出现空白和盲区,食品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状况令人担忧。如何有效地改变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为农村消费者饮食安全提供保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较淡薄。农村食品消费者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受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群众的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购买食品首选价格“便宜”,然后是数量、口感,一般不特别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群众普遍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虽然有的农村群众能意识到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买东西也会“货比三家”,但往往是比价格、色泽,重视外表,忽略内质,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合格企业产品、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三是农村群众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人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即使知道用法律来维权,但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申诉,知道申诉的,又由于离申诉、投诉地点远,往返费用加上检测、鉴定费用,为了几元钱的食品,既耗钱又耗时,维权成本高,买了劣质食品在不严重危及人的生命时,一般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这也是农村群众不愿主张权益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都为低成本、低价格的劣质食品提供了在农村生存的温床。食用这些劣质食品,特别是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对人体的危害,但长期食用将导致人体患病概率的提高。
2、农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居多,企业整体素质较低。农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由于生产条件相对较差,产品质量意识淡薄,这些食品生产企业整体素质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居多,且生产的食品多数就地销售,这就导致了农村食品来源不安全的可能性高于城市。一些小企业、小作坊、无证照的食品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价低质劣的食品原料;为了追求食品的口味和外观,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着色剂、调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生产环境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食品安全性令人堪忧。
3、农村食品流通市场基础薄弱,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城市来说较薄弱,食品专业市场建设工作还处于滞后状态,虽然有些村镇建立了农贸市场,但市场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食品质量检测手段和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都较欠缺,对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做到有效的监控。另一方面,很多农村食品经营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对食品进货的把关不严,不重视查验供货方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以及相关的检测报告等,只要哪个供货商的商品便宜,就进谁的货,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出现问题无从寻根求源。个别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销售不合格食品或过期食品,这些都为农村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4、农村地域广阔,食品经营分散,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农村地域广阔,食品生产、经营户又比较分散,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大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乡镇没有专门的机构,单凭县一级监管部门的人员力量,要开展对农村范围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远远不够,因此出现了对城市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对重视,而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较为薄弱的现状。另外有些村镇交通不便,各监管部门由于人员、经费问题,执法人员无法经常性地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户)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有的边远地区可能一年都难得去一次,这是导致假冒伪劣食品“转战”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就如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让农民和市民一样吃上放心食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搞好城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要提高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实行政策倾斜,增加财政经费、人员力量和设施配备的投入。特别是镇一级政府应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日常管理范围,与各有关食品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建立经常性的互相通报制度,及时掌握食品安全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段性监管重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用假冒伪劣食品对人体的危害,采取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鉴别假冒伪劣食品的知识和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部门监管职责。鉴于农村市场的分散状况,各部门应携手联动,把住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加大对农村食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执法力度,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转移,严厉查处各种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一是要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对种植业开展农药残留整治,宣传推广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粮食、蔬菜等的污染;对养殖业开展兽药残留整治,消除违禁药物使用,合理使用畜禽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防病治病。二是要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环节整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三是要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行索票索证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要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 重点对饭店、小食店、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改善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和防止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探索建立监管网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鉴于目前监管部门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有限,而短时间内又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农村食品安全隐患随时存在的现状,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维权网、食品安全监督网、卫生防预监督网,利用相应的网络有效地掌握农村食品安全信息,以达到监管有的放矢。充分发挥现有的12315举报网的作用,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开展执法工作。
4、完善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加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应积极倡导连锁超市进农村,延长安全食品供应网络。引导大型超市以“流动放心店”的形式,向农村市场配送安全食品。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自我约束,树立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遵纪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意识,规范其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宜昌市点军区政协委员 夏清鋒 安礼辉 2014年9月3日
第四篇:农村农民问题2026
评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贫困、落后,是我国农村和农民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现状,虽然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也获得了一定发展,但距离“小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今的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应如何使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解决问题有以下两种思路。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国家投入扶助力量,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为目标,全面抓好各项扶贫工作。普遍实行免费式义务教育,进行乡镇体制改革试验;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农民对推动城市发展、农村发展的作用。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人口多、底子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主体地位,即便有主体地位也因为极其分散的小农经济而处于不利地位;第一种思路对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然而,只依靠国家的帮扶毕竟不是根本的,农民是农村的主角,还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境地。第二种思路很好的为农民指明了出路,通过发展“劳务经济”不尽可以使城市获得发展,还可以繁荣农村经济,引进一些基本技术,把更多农民的兄弟姐妹带到城市。
两种思路对解决我国面临的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有很好的实际意义,要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但实施的过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还存在很多的羁绊:一是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常受到侵犯;二是农民的权益遭损害后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三是挤占、挪用扶贫资金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和农民情况的改善,政府应建立健全司法体制,加强监督,充分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管理、监督工作,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用到实处。
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只有坚持正确的思路,才能使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第五篇:大学生热点关注问题
大学生热点关注问题 前途考研就业公务员考试大学热点最后一页前途: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越来越难,是近十年来渐趋尖锐的社会矛盾,现在有的学生烧其毕业证泄愤了,这是可悲的现象,社会应当对学生的行为有正确的看法,而大学生也应当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大局深入了解,摆脱迷惑和彷徨。返回当代大学生考研的原因: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返回大学生就业状况: 700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 600 总数的比例大大低 500 于发达国家平均水 400 毕业人数平,但近几年来大 300(万人)学生就业形势却很 200 严峻,具体状况如 100 图所示.0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公务员考试: 做公务员,可以解决户口。现阶段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户口是非常重要的。经济适用房、孩子上学、医疗保险等等都与户口挂钩,而做公务员,是肯定能解决户口的。做公务员,收入可观。公务员的收入一般包括工资和奖金,现阶段在我国可以说是中等偏上了,而即将实行的“三五八”工资方案,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收入。做公务员,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事业编制人员或者企业所不能比拟的。做公务员,工作稳定,压力小。现阶段我国的很多行业,很多职业都存在不稳定,有风险的特点。比如外企,私企以及自主创业等等,都面临着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失业。而公务员的工作节奏不快,工作压力小,更不用担心下岗待业,可以说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