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

时间:2019-05-13 09: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

第一篇: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

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

汇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资源是我县发展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基础。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以群众为主体的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是建设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流,是我县民族保持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和我县少数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是我县人民建立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

抢救已经刻不容缓。

3、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县文体局成立“理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级、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业务指导、项目论证和宣传联络等工作。

4、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体工作

(1)、在普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重点,(2)、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申报为国家级、省级、或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填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5)、主要还是宣传,县广播电视局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短片,向广大群众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

1、学习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大纲;

2、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在今年年底必需做完。

3、写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

(1)州上的十月底完成普查报告;

(2)县上的十二月底完成普查报告;

4、县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汇总)

(1)数据

(2)课件

(3)安装软件

(4)填写十几张电子表(电子统计表)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2007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市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7年以来,我们**市根据上级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从本市实际出发,对我市文化渊源深厚、地方特点独特、保存价值较高的“吕四渔民号子”、“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非物质文件遗产项目进行深层次的调查、挖掘,对相关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流传、发

展、现状以及这些项目所包含的种类、所具备的特点等进行比较系统的收集整理,在承救、还原、再现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对我市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普查计划。

2007年初,省和南通市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部署以后,我市立即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部署,专门成立了以文化局黄局长为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文化馆、越剧团、评弹团等一批理论扎实、功底深厚、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涨的文化骨干集中起来,专门从事此项工作。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功效和质量,我们还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的分工,从而确保了普查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分工、有协作,有效地保证了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是寻访传承人,找出有价值项目。

非物质文化项目的形成、发展与地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我们的普查工作中首先从分析地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结构着手,并对成陆时间较早,历史相对久远的吕

四、王鲍等地进行重点调查了解,先后10多次有重点走访了民间老艺人,在众多的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中,挑选出了流传相对广泛、历史相对久远、结构相对完整、地方特色相对鲜明、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的“吕四渔民号子”、“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三个非物质文件遗产项目列为普查的重点,先后组织200多人次,对它们的起源、成因、流传、分布、发展等进行了集中了解、分析,对它们的内容、种类和主要表演形式,包括相关的曲谱、道具、器乐器具等进行了集中收集,先后收集“吕四渔民号子”曲谱70多首,“十番锣鼓”本子20多首,器乐器具十多套;“评弹北调”本子20多首,寻访并确定传承人12名。

三是组织走访采风,还原文化遗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一些历史已经久远、没有文字记载、代代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化形式。调查、挖掘往往是在老艺人的记忆里顺藤摸瓜、索本究原,有点像公安部门的破案。为了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我市先后组织了6次由文化艺术人员参与的民间采风活动,先后到吕

四、王鲍以及老艺人比较集中的汇龙镇等地进行了重点走访采风,对高扬、潘廉、王洪涤、夏阿林、夏文贵、夏文富、孙金发等老艺人进行了多次采风,拍摄了近5小时的录像资料,录制了7小时的采风录音,记录了近10万字的采风随记。使这些文化遗产项目的本来面目初露端倪。对挖掘相对完整的“吕四渔民号子”,我们更是进行了规范化整理,还委托文化馆,组织精兵强将,制作了电视专题片——《海天深处听渔歌》,形象、生动、直观、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吕四渔号》的由来与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创作班子从策划、创作,到拍摄、制作,顶烈日,冒酷暑,工作近四个月,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南通电视台也专门来**,拍摄了电视记录片《海、歌、人》,并获得了全国记录片一等奖。

而对于“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项目,目前我们也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十番锣鼓”。相传,在明末清初。吕四有一个名叫崔桐的人在朝庭做官,任礼部右侍郎,主管喜庆、祭祀礼仪的编修工作。此人清正率真,不慎得罪皇帝而被贬返乡。返乡时带回了他精心栽培的乐师和他亲自编创的乐谱。他想用音乐来支撑他心理上的平衡。同时也想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品尝一下宫庭音乐的大气和奢华。此时的这些乐曲还不是《吕四十番》,而是纯宫庭喜庆音乐。后来相传到了一百多年前,吕四连年遭灾,一些在民间吹吹打打的演奏者意识到音乐无法充饥。为了求生,他们四处逃荒。其中一部分逃到了苏州、扬州等地。凭着他们原有的演奏技能在街头卖唱,从而也吸收了一些江南的街头艺术,吸纳了苏州、扬州等地民间吹打乐的精华。灾荒过去,这一批人返回乡土,也把江南的部分音乐作品带回吕四,就这样,在吕四这一方黄尘沙土中根植了两派音乐:一是由崔桐带回的既大气又深幽的宫庭音乐。二是由逃荒者带回的既明快又粗犷的江南民间音乐。于是当时的一些吹拉弹唱爱好者将两班人马整合重组,成立了一个演奏组合,命名为“吹班”。同时又将两派音乐有机结合,再度编制,使之成了适应吕四民风民俗,迎合吕四人口味,具有独特风格的《吕四十番》。

关于《评弹北调》,它的唱腔主要从流传于民间的山歌、阴歌、诗歌、佛序等曲调沿革而来。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加工创作,逐渐形成评弹北调唱腔。这种北调在启(东)、海

(门)、崇(明)、通东等集镇和射阳、大丰等地区受到几代老听众的喜爱。他们认为评弹北调唱腔缓慢抒情,拖音悦耳,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乡土气息浓郁。北调不仅丰富了启海评弹艺术,也推动了启海评弹事业的发展。

对于这两个新项目的重要价值,在去年上半年我市文化馆专门撰写了两篇文章,收集于《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要览》一书,非常详尽地阐述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实际上,我们从前几年就已开始着眼关注这两个项目。而去年才借全省普查这股东风,专门组队,系统地对这两个项目,进行了走访、调查的。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熟悉情况的老艺人大部份已离开人世,剩下的几个也已是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因此抢救保护工作更显得尤其迫切。

四是组织文艺活动,再现文化遗产。

普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承救这些文化馈宝。对于挖掘较早,并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吕四渔民号子》,我们想方设法加以保护、发展。一是举办了一期“吕四渔民号子”专题展览进一步提高这一文化遗产项目的知晓度。去年3月,我市组织了版画院、文化馆等艺术人员组织了200多张照片和图片,将“吕四渔民号子”起源、发展以及近年来的演出获奖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受到汇龙、吕四等群众的热烈欢迎。二是积极组织“吕四渔民号子”的传承人参与各地组织的演出活动,仅去年,“吕四渔民号子”的传承人——夏氏六兄弟又于十一月,代表江苏再度出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比赛,喜获群星奖。

多少演出,获得了多少奖。三是在吕四等地组织“吕四渔民号子”演唱大赛,积极营造传唱文化瑰宝的氛围,不断挖掘发现“吕四渔民号子”新的传承人,同时激发年轻一代不仅要知道《吕四渔号》,更要能演唱《吕四渔号》。去年下半年,由我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深入吕四渔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后,于十月份,在吕四镇举办了“**市首届渔歌号子擂台赛”,来自吕四渔区的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近六千人观看了比赛。该活动对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常深远。

五是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2008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的重点就是“十番锣鼓”、“评弹北调”这两个项目,而发扬光大和向上申报的重点还是“吕四渔民号子”。对于“十番锣鼓”、“评弹北调”两个项目,我们打算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并包装出有一定水准的节目,制作出有较高价值准的电视专题片。对“吕四渔民号子”,我们还是要积极在内部扩大影响,在外部不断打响。虽然这些工作难度大、困难多(如:资金、人手等都是问题),但不管多大困难,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信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让它们成为**的骄傲,南通的亮点,成为江苏的名片。

二○○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调研2011

阿克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

在全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阿克塞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体育局库丽曼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县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两普工作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我县文化内涵,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6年以来,我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切实加强领导组织人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在调查摸底、深入走访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对有关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2006年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查工作计划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同时成立普查工作队,确定了普

查工作实施单位,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坚持按“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全面展开,有序进行”的指导思想来开展普查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机构落实,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气氛,为普查工作鸣锣开道。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006年以来,我们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为载体,先后以板报巡展、群众签名活动等形式,深入广场、学校及各县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宣传。由我局组织,举办了一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专门用直观的形式向县民展示我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为此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集体采访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掀起一次非物保护宣传的高潮。通过系列宣传,对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激发和培养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县下一步大规模、宽领域的非物普查活动也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三)认真普查,摸清家底。

普查摸底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在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普查工作中,我县的普查员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户、不漏种类”。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全面完成了普查一览表、普查调查表的填写工作。在普查工

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抓面上普查,确保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各片普查员分头逐村进行走访调查,只要有人提到,讲到的,都要到实地走访了解,找当地的老艺人调查相关情况。二是抓重点项目普查,确保普查工作的代表性。各片把汇总收集到的材料,由县普查办公室分类整理,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突出重点,由专门的工作人员重新进行走访调查,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及相关的数据。同时我们对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王氏大花灯、滚八蛮、民间彩灯制作等进行深挖细究,充分挖掘内涵。三是抓普查工作的真实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录像等多种方法并举,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通过这次普查,全县两乡一镇通过三上三下的普查走访,最后通过合并筛选,填写了项目调查表。得到了14项25个内容非物质文化名录,其中有民间文学作品、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生产商贸习俗、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人生礼俗各、建筑,为今后科学保护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但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其中经费不到位、人员配备不科学以及专业

人才奇缺等问题,这是当前我县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些困难严重困扰着普查工作的全面进行,一些乡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开展普查工作,至今还停留在字面上。另外,从普查现状看,潜藏于民间的很多项目已残缺不全,情况复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留下一些碎片或已经扭曲变味,辨别真伪,给普查工作带来难题。

三、下阶段打算

(一)整理建档,规范管理

根据普查初步成果,我们将对搜集到的资料精心整理,认真地进行核查,分类归档,严格登记,认真地填写好遗产调查表,制作DVD、CD和电子文档进行建档和保护。对一些具有价值的节令习俗、庙会、仪式活动,目前无法现场拍录的项目,以后要抓住时机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科学的记录,以备永久保存。

(二)加强宣传,积极保护

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县将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阿肯单唱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毡房、刺绣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人生礼俗各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其中:县级14项25个内容,市级13项20个内容。我们将明确保护责任单位,落实保护责任,同时进行系统性地保护,建立民间艺术

展示室,派专人负责管理,进一步发掘、研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开发。

(三)培养传承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关键在于传承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至关重要。目前我县的制作毡房、刺绣、阿肯弹唱等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传统文艺、技术等面临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我们将采取培养、扶持等措施,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扶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形成富有石桥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系列,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篇:绥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绥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初以来,在省非遗办精心指导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市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指导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确定前期准备、线索排摸、项目普查、材料制作和市级验收五个普查工作阶段,组织全市普查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今年9月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成效显著。

一、主要成效

我市普查工作尽管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抓后进促平衡,抓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卓有成效,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一)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

我市普查工作尽管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抓后进促平衡,抓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卓有成效,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1、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手工艺、传统医药、民间曲艺、戏曲以及民间美术等7个类别,有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绥棱二人转、望奎皮影、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兰西挂钱、海伦剪纸、农民画、海伦黑纸刻画、绥棱米醋制作工艺、唱菜、“乌拉草”编织工艺、拔火罐疗法、柳编工艺、木片粘贴画、源升河酿酒法、版画、手工艺笤帚、根雕、邹氏膏药、耿氏微创无痛疗法、周氏探针刀药系列疗法、工艺筷子、墨纸刻画、咔戏、玻璃画等26个项目。

2、资源分布状况。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海伦市6个、绥棱县6个、庆安县5个、北林区2个、肇东市1个、望奎县1个、兰西县1个,这些项目遍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曲艺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3、传承人状况。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艺人,全市共走访了非遗传承人23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其中对重要项目的传承人,不仅登记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了拍照存档。

(二)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市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明显项目、老年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2493个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秀洲区抢救不同版本的民间文学《呆头女婿》、《徐文长的故事》和一批传统曲艺作品等。

2.结合普查推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海盐滚灯、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桐乡和湖州德清联合申报)等5个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嘉兴灶画艺术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第二批非遗名录,“嘉兴端午习俗”、“海宁硖石灯会”、“桐乡轧蚕花”和“平湖市迎大蜡烛”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数百个项目列入市、县级非遗名录;平湖市还公布了一批镇级非遗名录。其中民间文学《桐乡蚕歌》、传统音乐《南湖采菱歌》、传统舞蹈《秦山老虎嗒蝴蝶》、曲艺《海宁滩簧》等众多市、县级名录,均为这次普查新挖掘的项目。此外,我市积极配合省文化厅做好《中国蚕桑丝织》“联合国非遗名录”申报工作。

(三)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这此普查涉及18个门类100个种类,涵盖我市境内所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尽管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普查骨干,但根据非遗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还是需要培养一大批新的普查员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普查工作开展以前,大部分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许多老同志尽管多年前搞过民间文学“三集成”以及此前的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要求却是知之甚少,对新加入的普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普查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标准细、资料全,许多项目的调查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所有资料都要使用电脑操作。因此,这次普查对新老普查员来说,从知识结构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涌现出了许多催人奋进、令人尊敬的感人事迹。一年多来,我市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经,共组织和培养了16973名专业和业余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市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市、县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干,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员为基础,社会协查员等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二、基本做法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有”:一是普查工作有力度。全市共投入普查骨干2914人,投入普查经费478万元,投入普查设备910件;二是普查范围有宽度。共涉及17个门类,多达近200个种类,几乎涵盖嘉兴全部农耕文明;三是普查对象有广度。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摸和调查,排摸线索基本达到每村100条以上,每社区50条以上,做到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四是普查内容有深度。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五是普查声势有强度。利用各种途经和手段,大造普查声势,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有力。

1.搭建领导班子,加强统一协调。去年9月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及时制订普查工作方案,先后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或文化局长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宣传、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协调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海盐县、平湖市、海宁市先后经编委批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全市74个镇(街道)相继成立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2.认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加强行政推动力度。去年10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动员大会,分管副市长亲自作动员,有关部门和镇、街道作表态发言,全面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期间,我市各级领导深入普查第一线开展调研和督查工作。7月24日,副市长柴永强、市长助理鞠飞带领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海盐县委副书记姚沈良、县委宣传部长张新民、副县长马小平等领导专题调研非遗普查工作;平湖市文体局局长沈力行多次参加村级普查座谈会,与村干部、村民一起进行座谈交流,摸排线索。二是加强信息沟通和督促检查。通过定期召开每月普查工作例会和每季度分管局长工作例会,加强县(市、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了解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切实加快工作进度,高效完成全市普查任务。如南湖区普查办将区文化馆业务干部分派落实到全区各个镇(街道),建立对口联系和联络员例会制度,既加强各镇(街道)之间的情况交流,又检查督促基层普查工作。此外,省、市两级督查组先后对各县(市、区)非遗普查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了普查质量和进度。

3.争取财政支持,落实普查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文化部门的积极争取下,财政部门在普查经费设备保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县(市、区)先后落实了普查经费,其中全市每个镇(街道)普查经费投入不少于3万元。海宁市按全市常住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了非遗普查和保护经费90多万元。全市共落实普查经费478万元,其中县级180万元,镇级248万元,投入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和档案柜等普查设备910件。财政的有力保障,提高和加快了各地普查工作的效率、质量和进度。

(二)动员各方力量,壮大普查队伍。

1.选择普查人员,组建工作班子。市、县(市、区)根据普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去年9月开始都陆续成立了以群艺馆、文化馆业务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工作机构。全市各镇(街道)、村相继成立非遗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普查工作联动机制和工作网络。

2.利用各方资源,壮大队伍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我市在组建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鼓励和吸收广大热心非遗保护的志愿者加入普查行列。一是发挥“五老”(老艺人、老教师、老专家、老干部和老村民)及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直接参与普查工作;二是聘请热心于非遗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担任普查专家;三是发挥当地师生资源优势,结合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参与普查和提供线索;四是联合广电站、图书馆等文广系统有关专业人员协同作战;五是联动教育、工青妇等部门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以此作为后备军,补充和壮大普查队伍力量。据统计,全市共有16973人直接参与普查工作,其中普查骨干力量2914人。

(三)把握主要环节,确保普查质量。

业务培训工作对普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关系到整个普查工作的成败。因此,我市十分注意把握以下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注重培训对象和时间上的针对性。2007年12月,针对普查工作启动的态势,及时举办了由文化馆(站)业务骨干参加的全市非遗普查培训会;今年3月,针对各地普查队伍全面组建之时,在省非遗普查工作试点地区平湖市举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平湖试点经验,以会代训,为全市普查工作进一步提供样板,作出示范,加快推进全市非遗普查工作进度;7月,针对普查工作如何更好地转入具体实施阶段之际,又在桐乡市凤鸣街道举办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项目调查培训会,进一步明确线索筛选、调查项目确认原则及项目采集方法等。二是注重培训方法上的可操作性。为使普查培训行之有效,我市坚持将辅导培训和现场示范结合起来,如将经验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开到镇村基层,组织一线普查员现场提问讨论、观看普查录像片、实地考察非遗保护项目等。三是注重培训内容上的实用性。先后印发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手册》、《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筛选、项目调查工作指南》和《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调查文本制作示范样本》等各类普查手册,成为全市广大普查员释疑解难、规范普查的实用工具书。全市累计举办市、县两级培训班161期,培训业务骨干6000多人次,从而建立了一支培训有素的普查队伍。省非遗办主任王淼、副主任陈顺水等专家为我市普查培训作了有力的政策和业务指导。

(四)营造舆论强势,宣传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遗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我市各地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非遗普查宣传策略和形式:

1.广场宣传。去年6月以来,市、县两级文化部门抓住“文化遗产日”活动契机,精心策划组织了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多达百余项。海盐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大型宣传活动,向过路群众、社区居民、学生等发放非遗普查宣传资料数3000多份,并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幅签名活动。

2.媒体宣传。一是电视宣传。抓住我市有线电视覆盖率已达百分之百的有利条件,各地在电视媒体黄金时段播出非遗普查游动字幕,并与电视台一起拍摄制作普查专题节目,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宣传活动。二是广播宣传。利用乡镇广播站,对农村居民进行非遗知识普及性宣传,鼓励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到非遗普查中来。三是报纸宣传。2007年以来,仅《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对全市非遗普查和保护的新闻报道就达500余篇。《南湖晚报》开辟“寻找嘉兴民间文化绝活”专栏,寻找范围是散落在嘉兴民间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高手,引起社会很大反响。四是网络宣传。开设“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非遗普查QQ群,为各地普查机构提供交流平台。海盐县还通过移动公司短信平台,向县、镇级机关部门和单位发送5000余条短信进行非遗普查宣传。

3.展览、讲座宣传。一年多来,全市共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讲座达50多次。重要活动项目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风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嘉兴市民间剪纸艺术精品联展、江南民间石刻艺术展、嘉兴市运河文化图片巡展、嘉善•干窑窑文化系列活动、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桐乡市民间手工艺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端午节”讲座等。

4.普查简报宣传。创办市、县两级普查工作简报,及时交流和宣传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动态。《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开辟了要闻聚焦、工作动态、经验介绍、简讯等栏目,面向全省寄发,至今已出刊16期。嘉善、海宁、桐乡、海盐等县(市)均办起了普查工作简报。

5.部门联动宣传。采取多部门合作联手的方式,开展群众参与面广泛的非遗专题宣传活动。如海盐县文化局与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携手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倡议活动,通过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妇女干部广泛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非遗普查规模空前,收获巨大,影响广泛,是新形势下对祖先宝贵遗产的一次大盘点,民间智慧创造的一次大总结,嘉兴精神探源的一次大梳理。然而,由于受普查时间过短、普查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普查手段欠丰富等影响和限制,我市不少普查项目还存在着资料采集不翔实、普查种类不齐全、历史沿革不清晰、项目归类不准确、文本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普查转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后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补充。

三、后续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旨在摸清资源家底,重在后续保护,关键在活态传承。面对硕果累累的非遗普查成果,对我市来说,就是要如何抓住申报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非遗普查后续保护和传承工作,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积极作用。

(一)制定一个非遗保护规划。

1、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长期保护规划。拟由市政府制定出台《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2009-2015)》,进一步明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建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目前已进入规划起草阶段,拟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任务完成规划制定工作。

2、规划一批重点非遗项目。今年8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将“嘉兴端午习俗”、“嘉兴五芳斋粽子制作工艺”、“嘉兴掼牛”、“秀洲火凉伞灯彩”、“西塘八珍糕制作工艺”、“平湖糟蛋制作工艺”、“海盐腔”、“海宁潮习俗”、“桐乡高杆船”等21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列入“十一五”期间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规划项目,并作为我市申报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申报项目。其次,充分利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对这次普查中新发现和挖掘的“濮绸丝织工艺”、“三塔踏白船”等一批确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且普查资料完备的非遗项目,我局已发文要求各地可以通过增补嘉兴市级非遗名录的办法,积极申报第三批省级名录。

(二)出台一项政府补贴制度。

建立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有效途经,是巩固非遗普查成果的重要举措。我市现有民间艺人、传承人队伍庞大,总数达上万人,这次普查走访了其中8664人,他们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当前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不少独门技艺人亡艺绝;重要传承人大部分经济困难,亟待政府加以扶持,解除其后顾之忧。

今年年初,我市把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列入《嘉兴市2008规范性文件制订计划》和《嘉兴市文化大市建设2008年行动纲领》。目前,我局已完成文件起草工作,正在呈送市长签发,拟定第一批享受政府补贴对象为20人,补贴标准2000元/人,补贴每年发放一次,直至传承人(民间老艺人)去世。申报周期视情3—4年确认一批。预计10月底前出台实施。

(三)建设一批非遗展示场馆。

与文物保护要建立市、县级博物馆同样的道理,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存放和展示的地方,对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和实物进行妥善保管和展示宣传。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今后三两年内,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今年6月14日,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成开馆(设在市文化馆),投资50万元,展览面积200余平方米,展出蓝印花布、三跳、剔墨纱灯等48个重点普查项目。该馆已成为当地学生乡土教育的实践基地,上海市文化系统已先后两次前来参观考察。桐乡市还将把乌镇创建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此外,秀洲区计划在嘉兴市区月河历史街区成立农民画艺术展示中心,嘉善县拟在古镇西塘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落户人气旺盛的景区不失为非遗展示场馆建设值得尝试的一种新模式。今年8月,市委办、市府办制定《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实施意见》(嘉委办[2008]53号),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嘉兴市民间艺术馆)建设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目标:2008年提出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的初步方案(包括地点、建筑面积、投资经费等);2009年征集民间艺术实物资料,提出陈列布展的框架,启动非遗展示中心建设;2010年完成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并对外开放。展示中心利用现有嘉兴大剧院一流的建筑设施,建成集收藏、研究、展示及产业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展览面积1800平方米,项目总预算380万元。

(四)编纂一套非遗保护丛书。

制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编纂出版计划,按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体例、统一设计、统一出版的要求,于2010年前分阶段分专辑编纂出版15种文化科学普及类非遗丛书,力求融知识性、通俗性、审美性、权威性、普及性于一体,系统全面地反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成果,弘扬嘉兴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普查验收工作结束后,我们将集中精力编纂出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大观》、《嘉兴南湖荷花灯会》、《嘉兴轧蚕花庙会》、《嘉兴灶画》和《嘉兴市民间艺术家调查报告》等5种,目前部分专著已完成初稿,拟在2009年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举行丛书第一辑首发式。今后还将陆续规划出版专辑。

(五)掀起一场非遗复兴运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出现“重申报轻保护”、“重普查轻传承”的倾向和现象,普查的目的不仅在于收集保存,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利用和传承,否则普查资源仍然会枯死和消亡,也就失去了普查的意义。通过这次普查,我们掌握了大量非遗新项目、新资源,这应该是群众文化创作生产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用之不尽的宝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文化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至少可以通过非遗普查改变乡村文化资源贫乏的状况,为老面孔、旧节目充斥的城乡文艺舞台带来新气象。因此,要珍惜成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扶持力度,要以构筑非遗保护、利用和管理新平台为基础,以非遗演出展示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广大群众受惠为目的,在全市掀起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运动。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09年我市将突出抓好“嘉兴端午习俗”国家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申报工作,并策划开展全国乃至国际性的重大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嘉兴端午习俗”文化特色品牌。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理论及队伍建设都准备不足的全新工作和重要课题,接下来需要我们从阶段性的普查转入常规性的全面保护,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后续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市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在2009年5月前完成全市普查工作,根据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2009年1月15日在厦门召开的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登记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普查登记表见附件。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兼顾城镇和乡村、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间文化载体,按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生存状况,调查和采录,不能主观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注意民间文化现象中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重点深入调查,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

(三)真实性

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的组织

(一)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属全国首次普查,在组织机构上可参照全国文物普查的做法。市里将**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耀清担任,副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闽西艺术中心,办公室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兼任办公室主任, 刘荣海、梁明、肖干南、沈幸莲任办公室副主任,梁明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

下载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