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讲稿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讲稿
主讲:韩伯成目录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二、准确把握科学内涵
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我们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与大会审议通过的《决定》。
《决定》全文约17000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
第二板块:(第三——第八6个部分)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第九部分),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热点难点增多,许多矛盾迭加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考和总体谋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我们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不仅是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的长远需要。主要体现在: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1、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战略举措
2、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3、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
1、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
2、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三)是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
(四)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科学内涵
全会鲜明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大势,找准方位的卓越智慧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三)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党全国面前。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必须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一)要指导实践
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
(二)要推动工作
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进度,明确保障措施,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
(三)要联系实际
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对确定的目标咬住不放,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目前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全会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主讲韩伯成教授系河南电视台中原大讲堂时政理论主讲、河南省党建远程教育网时政理论主讲、2009年度全省科学理论进基层优秀宣讲队员、全省优秀宣讲家)
第二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课辅导讲稿 - 副本
工区党支部党课资料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课辅导讲稿
支部书记:***
党课内容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二、准确把握科学内涵
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我们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决定》全文约17000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为3个板块。第一板块:(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
第二板块:(第三、第八6个部分)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第三板块:(第九部分),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热点难点增多,许多矛盾迭加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考和总体谋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我们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不仅是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的长远需要。主要体现在: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力的战略举措
2、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3、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
1、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
2、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三)是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
(四)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科学内涵
全会鲜明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大势,找准方位的卓越智慧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三)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党全国面前。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必须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一)要指导实践
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
(二)要推动工作
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进度,明确保障措施,把长远目标
(三)要联系实际
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对确定的目标咬住不放,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目前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全会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2011年11月15日
第三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讲稿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面对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全会对文化领域的队伍和人才建设再次作出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面对我们党擘画的新蓝图,我们杨威中学及时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基础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来说,我们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全体教职工要以学生为中心,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沃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创新,文化建设是源泉。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才能保证我们的发展与创新。
四是学校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教学大纲的内容,着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
五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系统才能进一步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传承优良校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用智慧谱写辉煌的乐章,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讲稿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2006年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九大目标任务、六大工作原则和五方面具体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下面我就自己这两天的学习谈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召开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决定》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阐述理论与推动实践相结合,既注重从理论上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阐述,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学习的一些初步体会:
首先,《决定》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科学判断形势、勇于面对矛盾,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决定》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集中概括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6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中的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决定》用8句话,系统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
其次,《决定》描绘了一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构建和谐有着永远的指导意义,而且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契合的,从《决定》中的一系列新提法,可以看出六中全会的主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把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变成一种制度,提高到制度化水平上”。
《决定》从完善民主法制、致力“共同富裕”、保障民生之本、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全民素质、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天蓝水清和构建和谐社会九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决定》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这类的新提法有:“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等等。这些提法所反映的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作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通盘方案的“六个必须”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互相衔接、交错的。“以人为本”是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高原则;科学发展观则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条红线;其他四个方面,涉及到发展、改革、稳定、执政等各个方面。
第三,《决定》给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路径图”
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决定》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决定》强调,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并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等4个方面,提出了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针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决定》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就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6大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着眼于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观点,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决定》从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3个层面,就完善社会管理作出了7个方面的部署。《决定》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决定》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对统一战线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
第四,《决定》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宣言书
《决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提出,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的概括,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决定》第一次鲜明提出“社会体制”的重大观点,提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引起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要求,更加明确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决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观点,把和谐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高度。《决定》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次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次提出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第一次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第一次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第一次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第一次提出“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
《决定》中的一个个新论述、新思想、新举措,预示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地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为了更好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在工作中做到四个紧密结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把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与完成阶段性社会和谐的任务紧密结合,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把党的领导与社会共建紧密结合,形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些粗浅体会,不
第五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东明县公安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10月28日下午,东明县公安局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顺海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委委员参加会议,机关科室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维
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会议强调,要围绕主题,把握实质,结合实际,通过全面学习、系统学习、深入学习、持久学习,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通过扎实深入学习,引导广大民警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谋划公安文化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公安文化建设,鼓励公安民警创作更多更好的展示公安民警良好形象、弘扬新时期警察精神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广大公安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民警情操,丰富警营生活,提供精神动力。会议要求,全县公安机关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一是要以新的视角认识公安文化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倡导“一警一爱好、一所队一特色”活动,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东明公安文化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树立公安良好形象,推动东明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要认真落实好以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作;以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甘落后的精神,全力以赴打好正在开展的“清网行动”和“亮剑”行动决战攻坚战,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东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三是要着力抓作风促转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创建和谐平安辖区,促进社会全面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四是要奋力拼搏,创新进取,以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全面以赴做好各项基础性公安工作,打好攻关战,力求实现东明公安新的突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