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身边好人好事--张德峰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张德峰
人物小传:
张德峰,中共党员,1978年1月出生,1996参军,1999年入党,2000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01年退役回到佘山镇卫家埭村务农。多年来,他一直在农村勤劳刻苦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从一开始承包50亩发展到现在的185亩。在生产及生活中,他坚守着一名党员和军人优良品质,2008年他被评为区家庭农场示范户称号。2008-2010年度被评为佘山镇优秀共产党员。
一、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
每年水稻生长季节,在卫家埭村都会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身影顶着烈日,出没在田头。这人就是普通水稻种植业张德峰。自从2001年退役和水稻品种植工作打交道以来,年年如此。
而供水是水稻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水稻种植户,在水稻用水高峰期,需要负责所有地号的用水调度,张德峰为之付出的是汗水,凝聚的是心血,还有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随着种植户机械力量的逐渐增强和农时意识的不断提高,每年都会出现用水集中的情况,从4月至8月水稻用水高峰期间,张德峰每天坚持3点起床,查看水流情况,根据查看的情况,开始谋划每天的灌溉思路,进行用水调度。为协调用水,他每天多次往返于田间地头,积极协调,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亲自到灌渠末端稻田查看上水情况。保证了水稻按期收成。
二、创新创造,带领种植户共同致富。
为了改变种植水稻亩产量不高的面貌,张德峰保请区里有关农业
专家到村里建立起试验示范基地。在20亩土地上开展优质水稻保护地栽培试验,这一年他的优质水稻每亩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0kg。这样一来,不仅使自己的农业科技知识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带动一大批农民科技种田的兴趣。在示范基地的启发引导下,第二年,村就有两户青年农民引进优质水稻技术,开始大面积种植。这一成功实例吸引了全村农民的目光,大家纷纷在询问请教张德峰先关农业知识。农民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创收价值。
三、无私奉献、树立良好形象。
张德峰除了种田之外还主动报名参加平安志愿者队伍。他拥有参军的经历,做起志愿者可谓优势明显,严明的纪律让他集体行动时统一坚决,敏锐的思维让他解决问题时从容不迫,顽强的毅力让他坚守岗位时持之以恒。平安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一方的平安,但当他看到有些人乱倒垃圾、乱扔垃圾时都会上前制止,被别人称为是“爱管闲事”的人,没有爱国卫生志愿者的头衔甚是爱国卫生志愿者;平时有路人问路时,他也热情的做好指引工作。
张德峰同志勤奋、敬业、忘我工作赢得了村民的称赞,同时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好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其坦荡胸襟唱响情系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首首凯歌。
第二篇:身边好人好事
身边好人
——地坛公园工程班班长王松叶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平凡,像一粒沙,却不卑微。他们默默地帮助他人,在别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般给予热情帮助,生命也因此而不同寻常。是他们,让大家发现了美,让我们认识到世界充满了爱。
每天早晨,整个城市似乎还在沉睡,晨光熹微之时,总有一个人在用辛勤的背影,换来整个地坛公园的良好环境。他是那么普通,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在那里,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公园因为可亲的他而美丽。下班的时钟准时定在了五点,同事们已经纷纷准备踏上回家的路程,公园里却有一个瘦弱又熟悉的身影依然在忙碌着。他就是地坛公园工程班班长—王松叶。
王松叶师傅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情总是事必躬亲,亲自上阵。公园日常的道路、井盖上水、防水、大门都是工程班承担维修。每天都能看到他带领着本班职工耐心细致地检查公园各古建设施的情况,随时修缮;为了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他集中精力、勤于思考,关注公园内的每个角落。他干事麻利、精细,对待下属、对待自己都是极为严格的,工作中从来都是一丝不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单位整体利益,而后才是自己,先大家、后小家。他不怕脏、不怕累,污水井堵了,他不嫌臭气、冒着沼气中毒的危险,亲自下井进行疏通。今年的雨季偏早,较往年偏长,并且雨水量也比往年要大,为了不发生道路瘫痪、井盖堵塞,房屋漏雨等事故,他带领工程班的全体同志舍弃周六日的休息时间,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忘我的精神来到公园坚持工作,冒着酷暑在园内检查维修。
身为地坛公园工程班班长的王松叶,深知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和重要性。“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了搞好日常维修工作、维修标校,他自觉钻研业务,自费购买了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经常晚上看书研究到深夜,参加工作30多年来,经他手经他检修的东西从未出现过一次差错。被同事和领导誉为“质量信的过的仪器“,为地坛公园安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多年来,一直被领导和同志们誉为该方面的“土专家”。他还多次其工种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一花独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身为地坛公园工程班班长的王松叶深知一个班组、一个集体光靠个人的努力和成功是远远不能保证这个肩负着整个地坛公园工程维修工作的。为了提高全班组每个同志的技术业务素质,他经常利用“技术课”、班前班后等实践向班里职工讲解和传授经验和知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所带领的工程班多次被公园评为优秀班组。
王松叶同志乐于助人,待人热情。不论是单位和班组,只要同志们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满腔热情地积极帮助解决。平时和同志们相处融洽,亲如兄弟姐妹。因此同志们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对他讲,同事们都称他是“工作上的带头人,生活中的好大哥。”但是对工作他却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含糊,经常“红脸”。一次因为一个刚到工程班不久的同志在检修时因为疏忽,舞台安装的角度不够,被他在复查中发现,他毫不留情,当众对这个平时关系很好的同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弄得他“下不了台”。过后王松叶同志反复给他讲解维修工作的重要性,讲因为我们一时地疏忽,会给公园安全工作带来的危害,又对自己态度不好,主动向他道歉,使该同志深受感动。事后,他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技术,很快成为技术能手。
王松叶师傅不但重视本职工作,还清楚提高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他在工作中把服务意识、开展文明服务、创建文明窗口当作自己为构建和谐地坛做贡献的“平台”。他经常说“热情服务是安全的基石,微笑服务是心灵的沟通,亲切问候是温暖的花朵”。因此,她所带领的班组人员在去其他班组维修时总是面带微笑:“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及时告诉我”。就这样看似一句平常的花,却温暖着上百地坛人的心。多年来,工程班多次被评为“文明窗口”。正式在他的带动下,无论是班组建设,日常工作工作,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创建节约型单位是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个单位员工精神素质的体现,每位职工都肩负着重任。王松叶师傅常说:单位是职工的家,职工是单位的主人,每个职工都要为单位管好这个家,只有家富了,职工才能富裕。在日常工作中,王松叶同志给班组同志留下的印象是:能修好的不畏难,能节约的决不放过。工程班虽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班组,但所管理的维修项目无法估量。按正常计算,光一年的备品备件费用就需要不少钱,加上正常更新和庙会布展所需费用,数目就大了。为了搞好修旧利废,他立足本职搞节约,从点点滴滴入手,不管价值数百元打钉器,还是只有一元多的木条,只要能用的,决不大手大脚,即便报废的仪器,也要把该仪器中完好的备件拆下。多年来,他光带领全班组同志自觉修理工具价值就达一万余元,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单位的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在2013年第二十八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前期舞台搭建的工作中,他承担着技术指导与后期验收的重要责任,还经常带领班内职工协助其他班组共同完成搭建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庙会期间舞台、演员及游客的安全,他费劲脑筋、把工作细化再细化,检查再检查,尽全力做到最好,经常是每天忙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庙会结束之后,正直大家庙会后轮岗休假时间,忙碌的庙会工作使每个人都身心疲惫,可庙会舞台等撤展工作却牵着王师傅的心,他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放弃休假,带领班员不辞辛苦完成撤展工作。
王松叶师傅的肾一直不是很好,尤其今年夏天,更是多次复发,严重的时候疼的他满头大汗,领导和同时经常劝王师傅请假好好去医院看病,每次王师傅都婉言拒绝,带病坚持工作。任何工作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王松叶师傅一直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每周一都会给班员开安全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中做到班前培训10分钟,下班培训10分钟,形成习惯,让他们在工作中注意安全,时刻铭记安全的重要性,经常讲“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在一年的工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今年7月,王松叶师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只被小偷遗弃的钱包。小偷偷走了里面的现金,留下了主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及超市购物卡等重要卡证。第二天一大早,王师傅就来到青年湖社区办公室,把钱包交给了值班的同志,希望通过社区找到失主。社区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失主,家住青年湖小区的郑女士。半小时后,郑女士来到了青年湖社区办公室。看到短短24小时不到又失而复得的钱包,她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虽然钱包里的100元现金被小偷偷走,但是一些重要的卡证都在,这些卡证如果丢失,注销补办是很麻烦的。在郑女士的要求下,社区工作人员陪同她来到地坛公园。一听说失主找到了,王师傅非常高兴。郑女士拿出100元,请王师傅收下,王师傅连忙摆手谢绝,一把将钱塞回到郑女士的挎包里。郑女士紧紧地握住了王师傅的手…… 临走时,郑女士一再向王师傅道谢,她不住地称赞王师傅拾金不昧的精神。王师傅拾金不昧的行为,体现了一名地坛老员工的风采。
王松叶师傅经常教育我们说: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都在接受着帮助。从我们出生,一直到长大,帮助我们最多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他们用无限的关爱让我们懂得感恩他人,从而懂得帮助他人。
王松叶在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不怕挫折、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为了游客能在公园里以愉快地心情游览,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公园,为了游客,再苦、再累、再脏我也会继续干下去,这是我的天职”,朴实的话语,却付诸了最真实的行动,这就是地坛公园一名普通的职工,身边的好人——工程班长王松叶。
地坛公园 2014年1月15日
第三篇:身边好人好事
身边好人好事:砬子沟村里的调解人--------于年成在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提到村里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村调解干部,他就是该村的调解员于年成。
今年40多岁的于年成,2006年担任村调解干部以来,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时,他还认真地履行好人民调解员工作,他时时刻刻不忘村里的社会治安工作,遇上哪家夫妻吵嘴不合,邻里纠纷,他知道后,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他都要亲自上门做调解工作。村里有两农户因为平时有隔阂,经常为一些小事而打架。于年成知道后主动上门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心。通过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两打架户懂得了打架的危害性,并当着于年成的面握手相互道歉。自那以后,两户再也没有发生打架的事。于年成说村民打架斗殴影响村民发展生产、影响社会治安,这事他管定了。然而哪家不孝敬老人的事,他也要管,村里有一姓刘的农户家里有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经常为了父母不给钱,而打骂其父母。于年成便是隔三差五地上门找小伙子谈心,主动地为小伙子找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小伙子不仅每月不向家里伸手要钱,还从每月的工资里拿出百元钱,买些水果和营养品孝敬父母。看到小伙子发生如此的变化,于年成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但他也知道新形势下调解工作情况的复杂多变。为了使每一次的调解工作都能成功,他给自己进行了“充电”,每年他都要花费三四百元钱,自费订购法律类杂志和各类党报党刊,一有空他就学习有关法律知识,钻研调解工作的方法。于年成说,学习法律
知识,给他做好调解工作确实带来益处。今年防火,村里部分村民对防火工作不理解,乱点乱放。于年成知难而上,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清防火的重要性。真情打动了村民,村民们对防火工作理解了。几年的调解工作,让于年成吃了不少苦头,也让于年成掌握了很多做好调解工作的方法,村民打心眼里服他。哪家夫妻离婚,哪家孩子不孝顺,哪家婆媳不合,村民们都会主动打电话要他出面做调解。于年成不仅主动地做好本村调解工作,在其他村,只要他遇见对社会治安有危害的事,他都会不顾危险,予以阻止并做好调解。为了方便村民联系调解工作,今年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发到各家各户。正是于年成无私地做好调解工作,村里的社会治安深受上级部门的好评。六年来王东共为村里调解各类问题200余起,每一起调解都得到成功,当事人履行也达到100%。正是他的无私奉献,避免了多起刑事案件的发生。几年来村里被县里评为“平安村”。下一步,他还准备在村里成立一支以他为队长的夜间巡逻队,为村里的社会治安安定再加一把安全锁。
砬子沟村党总支部
第四篇:身边的好人好事
身边的好人好事
有些人,很渺小,很不起眼,但他们却依然为我们的生活做着重要贡献,少了他们我不敢想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小区保洁员——范阿姨。范阿姨使我们小区的保洁员,每天6:50分,准能看到她出现在小区,仔仔细细地打扫着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晚上直到7、8点钟才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没有休息过。每次,阿姨打扫总能扫除,一大堆垃圾。
“你不觉得累吗?”“没事,没事,早就习惯了。”这是我和范阿姨的一次对话。她用着平淡的语气,叙述着一个不平淡的事迹。
每次我看到,范阿姨一次次的汗流浃背的打扫卫生,我都会想到很多,每次我们随意地一扔,别人可能就会花费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我们不但没有感谢他们,反而对还另眼相待。只要我们的一个微小动作,就能让社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身边的好人好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困难来帮助。有些人会坐着,但有些人会非常热情地帮助他们。
我记得有一天学校,在学校的门口,被许多人包围,我很好奇地钻进人群,我的视线惊呆了。一个白头发的老奶奶拥抱一个8岁的女孩,衣服褴褛,胸部有一个小被子,没有腿,她站在一张纸前面,写她的经验,我只知道她的家人遇到了车祸,失去了他的腿,父母在这场车祸中死亡,她和祖母彼此相遇。旁观者叔叔阿姨正在谈论,非常同情他们,不得不给他们捐赠,捐赠,捐赠......我被所有的眼睛深深的触动,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是如此热情地帮助别人,这不是老师经常谈论雷锋精神!更好的东西出现在一边,这意味着祖国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