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长春市地下水有机氯溶剂污染情况调研与分析 (本科论文)
长春市地下水中有机氯溶剂污染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开题报告岳婕环境工程
1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地下水有机物污染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地下水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据统计日本 25%的饮用水为地下水,美国 85%以上的饮用水来自地下水,欧洲的比例约为 80%。我国有 2/3 的人口以地下水为引用水源,城市地下水有机污染检测的最新数据显示:在31个省69个城市地下水的791个样品中,检测出多项有机氯污染物。其中,PCE和TCE的检测率分别为5.03%和3.77%,而且0.13%的样品中TCE浓度超过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于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下水污染倍受关注。而作为三氯乙烯降解产物的二氯乙烯在污染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视。除了对环境的污染,二氯乙烯对人体也有很严重的影响。二氯乙烯会危及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短时间接触低浓度,眼及咽喉部烧灼感;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酩酊状,慢性接触还会造成肝、肾功能异常,并有致癌的可能性。
2国内外污染现状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氯化物进入自然环境,这些有机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入渗到土壤-地下水环境中,使地下水质恶化。有机氯溶剂中最常见的主要是三氯乙烯(Trichloroethene,TCE)和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ene,PCE)等氯代烃。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等含氯有机污染物,其物化特性皆十分稳定,且具有生物拮抗的特性,因此,在环境中不易被分解。例如:三氯乙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六个月至一年半左右;在地下水中,视其浓度不同,长达十一个月至四年半之久。由于氯代烃属于比水重的非水溶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简称 DNAPLs),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旦进入包气带和地下水,通常会以非混溶残余液相、溶解相、气相、吸附相等多种形式长期存在,使其在包气带及地下水中的污染调查及恢复治理的难度非常大。此外,多数氯代烃具有“三致”作用,尽管氯代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高,但相对于其饮用水标准的最大上限,却高出了几个数量级,因此危害非常大。
1982 年日本环境2厅对全国 15 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的地下水大范围的被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污染。在美国西部某处的含水层中氯代碳氢化合物的污染羽状物长达一英里,其中四氯乙烯(简写为 PCE)、二氯酚等污染物的浓度都在 2mg/L 左右。早在 1980 年的美国饮用水系统研究中,仅在加利福尼亚州就有 31座水井因受有机物污染而被迫关闭。因美国无线电公司在台湾设厂期间违法挖井倾倒有毒废溶剂,使得氯代烃类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当地也因此在1994 年被宣布为永久污染区。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对美国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调查时发现,最常检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氯仿、PCE、三氯乙烯(简写为 TCE),而 PCE、TCE 则是最常检出的浓度高于联邦饮用水标准的有机物。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也令人堪忧。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江苏省常州市城郊地下水中,PCE的检出率高达 100%。1999 年至 2002 年实施的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北京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也发现两处较严重的局部氯代烃污染区,污染区面积达 10km以上,主要污染物为 PCE 和 TCE,最高浓度分别为 487.55μg/L 和 63.74μg/L。而美国 EPA(2001)规定的饮用水中 PCE 最大污染浓度(Maximum Contaminant Level,简称 MCL)标准为 5μg/L。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用水源中 PCE 限值为 40μg/L。
在全球范围内,氯代烃的污染范围还在逐渐扩大,在无人居住的南极洲也在冰川中检出了氯代有机污染物,在遥远的北半球北极对流层中也检出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氯代有机烃类的危害性逐渐被人类认识,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979 年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公布的 129 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中,有机卤代烃及其衍生物占六十多种(USEPA,1979);欧共体公布的“黑名单”上,排在首位的是氯代烃和可以在环境中形成氯代烃的化合物(Squillace,1999)。许多氯代有机化合物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或可疑“三致效应”,是各国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3拟采取的研究路线
(1)掌握有机氯溶剂的组成及其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
(2)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有机氯溶剂的污染现状及国内调研进展
(3)对粘土进行取样
(4)进行吸附实验
(5)采用GM-MS对样品进行测定
(6)运用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7)提出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4进度安排
1-4周:查阅文献,制定详尽地实验方案,准备药品和实验装置; 5-12周:粘土取样,进行吸附试验; 13-14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15-16周: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第二篇:开题报告财务报告分析会计专业本科论文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关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 的财务分析报告 系(部)会计系
班级名称注会10406
姓名荣惠娟
学号
1040120639
指导教师华琦 职称副教授
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财务报告分析是指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把企业看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生产与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可以通过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来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主要产品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价值分配等经营特性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能力,并对企业作出综合分析与评价,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是企业财务决策管理的必要环节。
(二)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生产与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它与许多社会利益团体有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更好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管理与控制,利用财务报告进行经营分析。该分析要分析企业各种经营特性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发展能力、社会存在价值等,并要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在我国,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分析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自主权日益扩大,现代财务分析领域得以扩展,其方法论体系也逐渐得以确立和完善,根据一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财务分析的受关注度逐渐增大,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样本一财会方面的研究为主,这从一侧面反映出我国学者对财务分析国外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一章第二条指出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5、附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Le.P.ldA.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者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美国的白利斯(James Bliss)在1923年出版的《管理中的财务和经营比率》一书中提出并建立了各行业平均的标准比率,有利于人们对企业进行横向财务比1921年3月吉尔曼(Gilman)出版了名著《财务报表分析》,他指出财务报表也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他也提出了不能高估比率分析的作用,因为财务比率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似乎难以明确.与国内相比不同的是:国外(1)增加第四财务报表——全面收益表。(2)改进分部信息的披露。(3)创新金融工具的核算和披露,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报告形式将发生改变。(4)中期财务报告的改进。实行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的方式与改进。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特性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分析、财务报表项目及其结构分析、财务能力分析(包括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综合分析、改进版的杜邦财务分析等)、企业综合分析与评价等。写作提纲
财务分析报告相关概念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定义(二)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公司背景
(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二)公司所属行业特征与分析
三、主要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2.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3.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二)利润表
1.利润表水平分析 2.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的水平分析 2.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四、企业能力分析
(一)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资本周转率 4.利息支付倍数
(二)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三)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利润率 2.成本费用利润率 3.总资产利润率
五、财务报告分析总结
(一)公司主要经营成绩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张玉兰。效益观视角的公司财务报告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1):6-8 [5]毛村依.大唐科技电信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45(7):13-16 [6]孙立杰.财务报表及综述[J].时代经贸,2008,12(102):12-13 [7]胡玉明,董艺华,财务报告与评价[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1-22 [8]黄世忠,2007:《财务报表复分析的逻辑框架》,《财务与会计》2007年第十期 [9]周亚辉,2005:《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经济管理论坛》,2005年第八期 [10]杜锦强,2006:《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建议》,《审计月刊》,2006年第九期 [11]刘敏,《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决策企业经营活动》,《现代企业》,2007年第七期 [12]杨德怀,2008,《现金流量指标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核心》,《财会月刊》2008年第十期 [13]张先治,2008:《基于管理者决策与控制的财务分析-企业内部报告的财务分析应用》,《财会月刊》,2008年第三期
[13]倪彬彬: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 [14]罗帆:XBRL标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解读[D].西南财经大学,2006 [15](美)戴维·F·霍金斯.孙铮等主译.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教程与案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2.
[16]苗玉树.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计算方法比较[J].财会研究.2006(06):54.[17]丛志斌.正确理解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前提[J].民营科技, 2009(6):13-28.[18]耿莉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绩效模型评价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2-75.[19]耿莉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绩效模型评价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2-75.[20]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32-39.完成措施及进度安排(一)完成采取的措施:
(1)查阅资料了解被研究公司的一些背景和相关事迹(2)根据相关资料写提纲
(3)着重关注该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初步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4)查看有关财务分析的书籍更加深入了解财务状况分析的方法
(5)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财务分析(6)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不同年份的财务状况 结合相关资料和自己的分析来写财务报告分析总结
(二)进度安排:
(1)在老师的指导下于2014年1月20号之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2)于2014年3月10号之前完成论文的初稿(3)于2014年5月份前完成论文定稿
(4)于2014年5月18号左右进行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第三篇: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有机农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在10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有机农业的面积和种植者数目逐年增加。全世界进行有机农业管理的土地面积已超过2200万公顷。此外被各种认证机构认证为“野生收获植物”的面积有1070万公顷。有机产品市场不但在欧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机市场)拓展,在其它一些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也持续扩大,其中西欧和美国大约1%左右的农民在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在美国,有机农场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有机农业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中国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野生采集产品增长较快。植物类产品中,茶叶、豆类和粮食作物比重很大;有机茶、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已经成为中国有机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而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2003年后,随着《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工作的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共有26家,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800张,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4000多家,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60万公顷。
中国有机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市场发展潜力更大。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1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境内有机食品销售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十分渴望能得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开发有机农产品和食品正可满足这一要求。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我国有机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有机农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有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有机农业当前市场环境;有机农业发展SWOT分析;有机农产品国内销售
与国际贸易;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状况;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有机农业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有机农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有机农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有机农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有机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有机农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有机农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四篇:论文(调研报告):对东、中部省份产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对东、中部省份产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东、中部省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从全国、中部省份、东部发达省市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已经进入“二、三、一” 阶段,北京、上海、海南、广东已迈进“三、二、一”的“高服务化”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确实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特征顺次变化,由“一、二、三”向“二、一、三”、“二、三、一”转变,最终进入“三、二、一”的“高服务化”阶段。但目前,海南省因气候原因,出现了特例,产业结构呈“三、一、二”。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工业发展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精深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等四个阶段;服务业向独立化、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并随着社会分工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可能逐步从一、二次产业中分离出来,不断产生新的服务行业,也可能再次与其他产业融合。三是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上看,则表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演进顺序。四是从产出效率来看,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并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
二、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议(以安徽为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按照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对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不断提高安徽农产品的诚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成发达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一是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做大做强林果、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整合品牌资源,做大传统品牌,集聚现代品牌,以大规模、大批量、高质量,与苏浙沪发达地区对接,为苏浙沪发达地区配套建设“大粮仓”、“大肉库”、“大菜园”。以品牌、产业化为抓手,加强农产品流通业,大力开展鲜活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大力开展皖字号农产品进军苏浙沪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展销、促销活动,把皖字号农产品打入苏浙沪发达地区,打进国内外市场。三是鼓励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把农业产业化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安徽要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其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成为重要课题。一是把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铜陵、宣城等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公共安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伏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二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最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通过重点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整体素质。在煤炭、电力、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主要行业,形成能代表安徽工业水平、能与国内及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企业集团,成为安徽工业经济的支柱和行业排头兵。积极扶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小企业专业化配套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企业同大中型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培育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三是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适时适度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项目,力争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通过项目建设抢占新的制高点,巩固已有的优势。四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发展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导,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积极跟踪和关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新方向、新举措与新政策,充分利用国家逐步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帮助相关企业申请项目资金。制定引导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培育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和渗透力,逐步将服务业培育成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规制、环保政策等,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沿江及省会合肥等工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要通过紧密的产业关联、共享的资源要素、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有效的竞争机制、融合机制,重点培育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如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意产业集群等的形成和发展,借助集群促进服务业内部企业之间知识和技能的相互渗透,形成产业共同进化机制。
二是皖江城市带既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重化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与长三角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要重点以马、芜、铜等重点城市物流中心为支撑,加快在沿江、交通主干道发展一批专业或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物流企业,尽快形成沿江现代物流快速通道。以蚌埠、阜阳等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积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力争将两市建设成面向皖北、服务整个淮海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围绕建设合肥经济圈,充分发挥合肥省会城市综合优势,以三县和开发区为重要节点,逐步将合肥培育成长全
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三是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安徽设立金融分支机构,引导和支持徽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企业,适时组建农村村镇银行、专营贷款公司、信用合作组织等农村金融机构。加快推进省属大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加快研究制定具体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促进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国家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产品,要积极争取在安徽先行试点和推行,鼓励和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创新合作模式。
四是积极引导内外资投向产品设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省内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外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合作,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技术、定制化技巧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包括软件服务、银行服务、产品设计、营销服务和网络服务等,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分工体系,促进安徽制造业竞争优势由本地区向国内再向国际市场转变。
五是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积极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等经济鉴证类服务,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鼓励发展经营多样化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培强做大农产品流通企业。
六是科学整合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精品旅游线和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用好旅游扶持资金,塑造旅游品牌。支持和推动皖南特别是黄山、池州、宣城三市在文化旅游结合、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五篇: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一、课题来源及设计(研究)意义:
(注:回答为什么要研究,文化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选题的现实需要——有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针对性,对材料分析)
1、课题来源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与核心期刊中有关研究课题的结合,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在校园生活中,由于各种新观念的迅速更新,认知能力变差,竞争激烈,缺乏理性,危机感不断增加等原因,使处于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高校应加强教育和领导,认真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服务,这是我们学校乃至社会、家庭、个人和其他集体应该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认识了解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上,现也已经有很多先进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此做过一些研究,但都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论述,为了我们能够更好更具体全面的对其进行了解和分析,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本课题就大学生中存在的焦虑心理问题、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2、课题研究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大学生人数迅猛发展,但他们仍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他们是否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者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注:文献查找,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突破点,综述对象,可以是材料,方法,摈弃偏见,所引用的文献应予以记录)
1、国内的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困惑,如环境不适、考试恐惧焦虑、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的就业难题等,这些问题都极易造成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予以重视的课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社会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多,有关资料显示,越有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等,使他们内心积累了众多的矛盾和困惑,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影响 其行为方式,甚至会严重影响今后的人生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非常急迫的工作,根据对CNKI等核心期刊的检索、百度文库和相关书籍的查阅,检索到很多关于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但都未有比较详细的和系统的阐述,这一方面说明当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还是很重视的,与此同时,也表现出我国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全面完善。
2、国外的相关研究
3、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起步较早,191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将心理健康问题列入大学法案,1956年又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学生心理卫生会议,使得该项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重视,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除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训练活动。在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大学生心理保健会议,50年代以来各高校陆续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内容涉及学生的性格、情绪、学习、就业和人际等各方面,同时还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心理健康课程和系列讲座。加拿大的大学也普遍的设立学生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人问题、学习问题和择业问题等方面的帮助,鉴于此,可知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和相关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与预防矫治方面目前还没有进行大量的的研究和探索。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注:具体的目的,解决的实际问题,目标定位,扣题)
1、揭示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
2、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好应对方式
3、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合理的教育建议的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注:比研究目标更具体,一个目标可能通过几方面研究内容来实现,但不是一一对应,针对大的目标就是要分解为更详细的内容,目标可添加研究假设)
1、对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概念进行界定
2、分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基本特征
3、阐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社会环境及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4、分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
5、分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发生机制(诱因或产生的根源)
6、分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应对方法
7、分析如何预防当代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三)、研究方法:
(注:对象——特征,数量,范围,环境,抽取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工作,程序的说明,研究变量,研究方法的设计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进行理论性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核心期刊和书籍杂志,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和整理,然后对收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定性分析,暨对研究结果进行“质”的分析,把研究结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
(四)、研究步骤:
(注:时间和顺序安排,阶段起止日期,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各阶段的步骤)
1、准备阶段:撰写开题报告,确定具体的研究专题,落实研究实施的方案
2、调查阶段:进行文献的检索和信息的收集,撰写文献综述
3、研究阶段;对资料进行精确的归类整理和分析,最后汇总得到资料,形成文本,撰写毕业论文的一稿,二稿
4、结题阶段:撰写专题总结报告,修改专题报告,课题结题,毕业论文定稿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注:最根本的、关键性的困难和问题)
1、可能遇到的问题
a、课题涵盖的知识较专业,需要收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期刊、文献和书籍等资料
b、需收集的资料种类和数量繁多,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和归类
2、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a、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b、提早的开始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进行归纳和整理
(六)、创新点:
(注:突出要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1、弥补现有的研究现状(研究数量多,内容零散,范围广,无系统是条理性,针对性不强)
2、可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教学依据
3、可唤起当代社会各界更加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可使对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和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充分的从正面去认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5、可为家庭、社会、学校等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帮助
四、条件分析(可行性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物质、条件的优势,协作人员及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体现合作特色)
1、有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2、有专业的指导老师
3、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前期准备
4、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五、预期结果:
1、综合研究的总结报告
2、可以写成关于该课题的研究论文
3、得到关于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资料
六、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