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路街道民防工作汇报定稿
着眼应急准备,做好民防工作
2012年中华路街道民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防办的具体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现阶段我街道民防工作的现状
中华路街道总面积6.12平方公里,拥有16个社区居委会,689栋居民楼,人口近8万多人,1000余家行业单位,辖区内有社区医疗中心3个。
中华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有力的思想武器,紧紧抓住民防事业发展的关键,围绕改革开放和几年来民防工作的创新实践,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切实落实民防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我街领导十分重视民防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每年的重点工作中。几年来,我们中华路街道人防工作按照区人防办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民防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人民防空演习,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上级部门的信任和指导、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和社区的大力配合。
二、主要做法及体会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一是党工委重视,将民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工委经常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民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二是落实民防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各科室配合抓;社区、行业单位协助抓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制。1
三是建立街道民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作生同志为组长的民防工作小组,下设民防办公室。四是组建了民防专业队伍,按专业对口的原则组建了四支队伍;即应急抢险队、医疗救护队、治安巡逻队、防火灭火队。五是在16个社区成立民防工作站。根据我街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民防预案,制定了民防建设工作职责、社区民防志愿者职责、社区民防组织工作职责及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做到民防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居民群众对民防工作的认识。
2、广泛宣传教育、为民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人防宣传工作,提高人防在广大市民中的知晓度,街道加大了对民防工作的宣传力度,我们利用一天时间对社区的骨干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培训,并且在各社区利用夏季乘凉晚会的机会及宣传日、有奖竟答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防宣传教育活动,并注重加强对辖区内的学校、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对街道、社区居民的教育。宣传民防的意义、法规政策和防空防灾常识知识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我们居民对民防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做好民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强化民防训练和演练,积极参与人防演习工作
今年5月11日,我街积极协调辖区行业单位,全力配合我市、区人防办做好《人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走进甘井子大型媒体行动。“九〃一八”期间,我街通过在安盛〃沃特购物广场播放人防
宣传片,并在名贵山庄社区组织60余名居民,进行防空演习,以此来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掌握防灾救灾技能努力提高防空防灾的双重能力。
实践已经证明:人防工程在抗灾、救灾中起重要作用。人防部门坚持战时防空袭与平时抗灾、救灾相结合是中央对我们的要求,建立我国的民防体制,势在必行,“两防一体化”是今后我国人民防空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华路街道民防办公室
2012年11月16日
第二篇:中华路街道2012年目标管理责任书及重点工作
中华路街道2012年目标管理责任书及重点工作
考核奖罚办法
为了完善和规范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科学准确地评价社区和辖区各单位的工作实绩,确保我街道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在总结以往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1、坚持公正公开,群众公认的原则。
2、坚持注重实绩、鼓励创新的原则。
二、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
(一)、社区目标管理责任书综合考核
社区考核以街道与社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行;考核项目及各项目占综合考核总分的比例为:①社区党的建设目标占10%;②社区建设及管理服务目标占10%;③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占5%;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占5%;⑤社区综治目标占15%;⑥社区环卫目标占15%;⑦社区计生目标15%;⑧社区民政工作目标占10%;⑨社区保障工作目标占10%。⑩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占5%。
(二)、社区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加分
1、奖励加分:获中央、省、市、区、街道各级党委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奖在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考核分值中分别加10分、5分、4分、3分、1分;
2、创新加分:工作创出特色,上级在本社区召开现场会或经验做法被推广的,按中央、省、市、区层级在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考核分值中分别奖励加10分、5分、3分、2分。
3、宣传信息加分:在市级及以上媒体上发表5篇的基础上,每超1篇在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考核分值中加5分。
(三)、辖区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环境卫生三项工作的考核均按照各自签订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行。
(四)、街道各项重点工作必须完成本办法确定的目标任务;其考核得分以区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最终分值换算为百分制计分。
三、奖惩办法(一)、社区责任书
1、奖励:对综合考核得分为前两名的社区授予工作先进奖,各奖励现金1000元,另给包社区负责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各奖励现金200元。
2、处罚:
1、综合考核得分在79分以下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限期整改一个月,并处罚包社区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现金各300元,其他干部100元,整改期间,对于工作不力,工作无起色者,进行组织调整。
(二)、辖区单位责任书:辖区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三项工作按照考核结果的名次,各奖励前10名,共计奖励30个单位;另外根据以上三项重点工作情况,各评选10名先进个人,共计30名。
(三)其他工作奖罚
1、在全区2012目标责任书考核中,分管工作考核成绩在全区21个乡镇(街道)排名位于前五名的,与该项工作有关工作人员集体奖500元,分管领导个人奖500元;
2、在全区21个乡镇(街道)排名位于后三名的,集体罚款300元,分管领导罚300元。
3、区委、区政府仅给中华路、永定路两个街道考核排名的,分管工作考核成绩排名位于第一名的,与该项工作有关工作人员集体奖500元,分管领导个人奖500元。
4、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奖罚,按阶段性工作实施方案执行。
(四)、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评奖:
1、社区各党(总)支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为差的。
2、各社区居(家)委会因工作不力被区委、区政府通报批评的。
3、因分管工作不认真,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检查、督察中造成失误,影响街道整体工作的。
4、辖区单位配合街道工作不力,受到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通报批评的。
四、街道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一)、党建工作。
1、加强街居两级班子建设,实现班子政治坚定,团结一致,年终班子民主测评结果为满意。
2、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年内每个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室。
3、街、居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年内接待区级以上的检查验收或召开 现场会的社区要做年终考核中酌情加分。
4、开展“五个好”党组织的创建和巩固活动。
5、严格程序按计划发展党员,落实票决、公示等制度。
6、及时足额收缴党费,实现党组织关系正常转接。
7、创新党组织设置及党员的管理模式。
(二)、党风廉政建设。
1、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
2、街道、社区领导班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街道、社区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利用党工委(支部)会议,进行一次述职述廉;
3、完善街道、居民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程序;
4、力争社区实现“三务公开”;
5、抓好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
6、每月至少向区纪委报送2条党风廉政建设信息。
(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建设,尽可能地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场所;
2、积极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3、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年内每个社区至少开展6次以上活动;
4、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
5、加强对街道、社区工作信息和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
6、加强与辖区单位的协调与联系,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7、积极组织居民和街居两级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人民武装工作。
1、廉洁征兵,保持武装干部的良好形象;
2、民兵组织整顿按要求完成下达指标到点率达100%;
3、对本辖区的适龄兵役对象全部摸底登记,做到不重登、不漏登;
4、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并完成民兵训练工作。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争创平安街道、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力争实现下列目标:
1、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年内辖区较大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0%以上,上级督办的重点矛盾纠纷办结率达到90%以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2、各敏感时期无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发生;
3、全面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公共部位探头安装率和联网率达100%;
4、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辖区警务室实现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5、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发案数量同比下降10%;
6、加强人民安全防线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不发生“法轮功”等邪教分子捣乱破坏事件,杜绝黄赌毒现象发生反弹;
7、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积极预防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积极排查整治火灾和交通隐患、深入开展复杂区域治安重点整治。
8、按照 上级部署,认真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为维护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六)、计划生育工作:
1、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
2、综合统计合格率达90%以上;
3、节育措施落实95%、及时率达90%以上;
4、流动人口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95%以上;
5、依法办理服务手册、生育证;
6、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7、依照法定程序审核申报二孩指标。
(七)、环境卫生:
1、制定 “四不三包”管理办法,将卫生责任落实到实处;
2、监督社区管好用好“4050”保洁人员;
3、“四不三包”责任书延伸到下属单位及门店,签定率达到100%;
4、组织各社区搞好 “爱国卫生月”等卫生宣传活动;
5、负责垃圾统一清运,彻底根治垃圾乱倒遗撒现象;
6、收缴垃圾处理费22万元。
(八)、劳动保障及劳务:
1、按时足额收缴参保人员医疗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2、做到档案管理、工作台帐等资料齐全备查;
3、认真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及时上报总结、报表、调查处理意见等有关资料;
4、进行失业登记,并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5、劳务输出3500人,劳务收入3500万元。
(九)、民政工作:一是低保工作中,严格规定程序界定低保对象及其低保补差标准,准确率达95%以上;建立和完善社区低保听证评议制度;按规定足额发放低保金;档案资料齐全,记载与变动一致;街道和社区全部实现低保信息网络化管理;杜绝越级上访。二是医疗救助中,强化政策宣传,严格按照《定西市安定区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规定进行材料审核,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一律不予上报。三是基层政权建设中,抓好居务公开工作,做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居民协商议事会的职能作用。四是老龄工作中,做好60岁以上老人的登记造册工作,掌握辖区老龄化结构,及时发放高龄老人补贴;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九九”老人节活动。五是双拥优抚工作中,、对优抚对象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台帐细;落实优抚政策,在工作时限内及时通知兑付各种款项;开展“八一”节双拥慰问活动。六是残疾人工作中,建立健全残疾人各种卡册,落实好残疾人各项康复救助工作。七是廉租房及廉租房补助工作中,对申请补贴的对象进行初审,并有初审材料备查;实行动态管理,分类建档,软件资料详实准确。
(十)、司法工作:
1、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各组织人民调解员3-9人,新建企业人民调解组织5个以上,完成书面调解5件以上;
2、全街道无刑释解教人员脱管漏管,无重新违法犯罪;
3、社区矫正对象底子清、情况明,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不得少于10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现象;对象解决矫正生活困难10人以上。
4、年内开展集中法制教育培训2次以上;组织、参加大型法律宣传活动5次以上;
5、各社区均确定一处学法场所、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普法宣传员、一支义务普法宣传队、制作一块法制宣传栏。
五、关于一票否决项目的标准
在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受到上级通报批评、处罚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六、附则:
1、本办法所列社区和街道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由街道成立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2、辖区单位三项工作的考核由包社区负责人在考核前15日内向街道提交考核方案,经街道审查行文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篇:中华路街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路街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活动实施方案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为遏制麻疹疫情上升的势头,确保到2011年全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甘井子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在中华路街道辖区范围内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二、实施时间
2011年1月。
三、目标儿童
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期间,对辖区0-6岁儿童和在校一年级至初二级全体学生,无论免疫史如何,或患过麻疹,均接种一剂次(0.5ml)麻疹疫苗。
四、工作指标
所有目标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分年龄组的接种率≥95%。
五、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落实职责。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消除麻疹病例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之一,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能否在2011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为加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领导,由街道城管、财政、科教等部门联合区有关部门组成西南街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街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工作实施,确保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办公室设在城管科,办公室主任由杨世波担任。办公电话:86518148。
预防接种单位要认真贯彻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落实宣传发动、摸底造册、岗前培训、临时接种点申报、疫苗管理、安全接种、应急处理、现场评估、资料整理归档等系列工作。
街道科教办和有关学校(含幼儿园)负责组织在校学生的接种工作,落实宣传、造册、提供临时接种点和配备、发放、回收《接种告知书》,幼儿园要集中收集《预防接种证》。财政所按照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保障强化免疫活动所需工作实施经费和预防接种补助经费。
(二)社会动员与宣传。
各类宣传活动在强化免疫活动开始前进行,并持续至活动结束。宣传内容包括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地点等。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挂横额、宣传画、手机短信、发放接种通知等方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特别针对流动人口聚集地,使家长获取准确的信息。对幼儿园、学
校学生的宣传,将《接种告知书》发给学生,确保每家长都能收到《接种告知书》。努力做到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工作不留空白,让儿童家长主动带孩子参与接种工作。
六、技术措施
(一)人员培训。
高度重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培训课程,掌握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摸底登记方法、疫苗及相关物资的管理、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接种技术、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表格的填写和上报、督导、评价与总结等。接种人员必须持有区卫生局颁发的预防接种资格证方能从事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对社区、学校、幼儿园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二)摸底登记。
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是确保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深入掌握辖区目标儿童数,登记所有应种儿童,并核查汇总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具体要求如下:
1.工作人员组成:由村(居)委会相关人员、接种单位工作人员、乡村医生组成;学校及托幼机构由班主任承担。
2.摸底登记时间:在接种前3天完成,特殊地区可适当
延长摸底时间。
(三)接种方式。
接种方式以预防接种门诊定点接种为主。强化期间,为保证强化免疫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安排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设立临时接种点。对住户较分散的地区或经过反复动员仍不能到接种点接种的个别地区也可设立临时接种点。临时接种点统一由区卫生局批准、公布,并符合下列要求才能设立。临时接种点与接种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实施安全接种。
接种工作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安全接种。接种过程严格按规范的接种实施步骤进行,包括核实接种对象、登记预检(掌握禁忌症)、接种疫苗(严格操作规范)、记录、观察等。每个接种点必须具备疫苗冷藏相应的保存条件和应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人员和药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注射器领发、使用和销毁处理要进行登记,指定专人负责。
(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启动《辽宁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方案》,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的应对能力。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按有关要求开展初步调查处理。
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1.接种疫苗后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2.个别小儿夜间稍有不安,食欲较差,轻度腹泻等,但均为一过性。
3.在2~3周内,少数易感儿童可能会出现血少板减少症或血少板减少性紫癜。
4.其他罕见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对所有接种反应必须高度重视,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登记上报;如出现上述3、4种情况,做好现场处理(记录)并及时上区疾控中心,由区疾控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华路街道办事处
2011年1月
第四篇:民防征文
心系民防,珍爱生命
愚一小学向红分校 沈蓉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危机、高风险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社会和个体并没有因为现代化而变得轻松起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因为交通、火灾、触电、溺水和食物中毒等原因受到意外伤害。要使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紧靠老师、家长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掌握安全防灾知识与技能,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及时避免自然灾害或意外发生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一言以蔽之,心系民防,方能防患于未然。
一、提高认识,学校的民防教育要常抓不懈
2008年对于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来说,是充满着责任与灾难的一年。那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有一所桑枣中学在地震时,2200多名学生和一百多名老师,安然无恙,无一伤亡。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校长,当初他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危楼,经济状况不堪,就是这位伟大的校长用他瘦弱的肩膀为学生创建了安全学习地,平时也多次让学生演习,在地震发生时,全校师生用了1分36秒全部逃到了操场。在得知发生地震时后,校长发疯似的地冲回了学校,看到他的学生们紧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护在了外圈,听到学校里无一伤亡时,他瘫倒在地,泣不成声。我们要感谢这位伟大的校长,他让我们认识到未雨绸缪,可以避免突发的灾难,也可以使得损失降低到最小。
现今,不少学校对民防教育的开展相当低调,甚至认为安全防灾教育可有可无。其实,这种认识是狭义、片面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防力量的来源和基础。指导学生掌握现代防护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对国家未来的安全利益负责,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认清民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抓好民防教育工作,增强自己在新形势下做好民防教育工作的信心。
二、注重实践,不断提高学校的民防教育水平
学校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掌握已学的知识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自救互救与民防知识相结合。例如:疏散隐蔽与解散集合相结合;自救互救与体育与保健相结合;预防交通事故与品社教学,晨会,班会相结合;画一画简易的消防器材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撰写民防知识小论文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等等。相信做好了小学的安全防灾宣传教育,也就抓住了民防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就拥有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培养学生学习安全防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方面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第一,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人运用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过程。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的实践活动,以最大的限度发挥学生的眼、鼻、耳、舌、身五个感知器官的作用。第二,让学生学会思维。思维的实质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的大量实践活动中,在学生学习紧急呼救常识、防火、传染病预防、防地震、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教学内容时,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教学方法,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第三,让学生学会实践。实践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是对人人思维印证。学校组织开发民防教育训练实践活动,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民防训练技能方面的实践活动。我们让学生通过紧急呼救﹑疏散隐蔽﹑自救互救、消防灭火等训练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四,让学生学会创造。创造是观察、思维、实践基础上的升华,是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晶。要求得到每项实践活动的再发展,就必须提高到创造的境界。我们在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画一画,做一做防毒口罩,简单自救互救器材等大量的创造性活动,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反思,发挥学校民防教育的积极力量
首先,教师应根据实践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加以施教。实践活动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差、有困难的学生,在他们出现错误、失误、怕吃苦、不会学、不能学和厌学的时候,我们教师要给予耐心的帮助、辅导,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消除害怕学习的不良心理。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善于发现和随时随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通过民防知识教育、教学与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整体素质高的一代人。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认真开展民防知识教学,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民防认识,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保护能力,加强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真正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为己任,这样才能为我国学生整体防护能力的提升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民防知识
1、民防是什么?
答:一般意义上讲,民防是指公民的防卫、防护。最早的民防就是防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防御德军轰炸,保护平民,于1917年在伦敦建立了防空指挥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民防组织的雏形。国际上1931年在瑞士成立“日内瓦区国际协会”,1958年,该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
我国的民防起步较晚,也是由人民防空发展而来,主要是指战时对敌空袭作斗争,平时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防护。
4、人防工程在现代战争中还有作用吗?
答:随着高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现在存在一种误区,以为人防工程在现代战争中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了。事实证明,不管是过去的战争,还是现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人防工程仍然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组织群众防护、与敌空袭作斗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人防工程为广大群众提供最普遍、最基本的防护,不是用来对付高尖端武器。高精尖武器的使用成本很高、代价昂贵,此类武器不会被用来打击普通民用防护设施。反过来,如果没有人防工程,势必大大削弱国家的国防能力,危及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及国家的安全。
5、民防应急避难场所是做什么用的?
答:民防应急避难场所,是各地民防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利用现有人防工程和民防疏散基地、防空林,以及结合城市绿地、广场、公园或大型体育场所等开辟的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6、核应急工作是做什么的?
答:核应急工作是随着我国核能源的利用、核电站建设产生的。江苏省具体的核应急管理工作由省民防局承担。
尽管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低,国际原子能机构仍然要求所有开发利用核电的国家建立相应的核事故应急机制,以保证当地政府能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措施保护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省民防局承担的具体核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平时组织协调预防核事故危害的各项准备和建设,做好公众健康和应急预防的宣传,对公众进行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处理事故灾害时保障省政府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应急响应行动,事后根据有关规定组织采取恢复措施等。民防的产生,源于空袭的出现。
1911年,在意土战争中,飞行器首次投下第一颗炸弹,既开启了空袭的序幕,也铺就了民防产生的基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牵制英国在欧洲的作战兵力,对英国伦敦实施了长达三年的空袭。1915年1月-1916年10月,德国使用“齐柏林”式飞艇,在18个月中进行了51次空袭,投下196吨炸弹,炸死军民557人,炸伤1360人。1917年6月-8月,德国制造了一批载弹量大、航程远的GIV型哥达式轰炸机,对伦敦实施昼夜轰炸。最后一次对伦敦的轰炸是1918年5月19日-20日夜间,由40架哥达式轰炸机和巨人式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群进行的,其中13架轰炸机飞临目标上空,使英国伦敦遭受重大损失,造成近600人死伤和大量建筑物等设施严重破坏。至1918年11月停战日,德国对英国的空袭,共出动208只飞艇和435架飞机,投弹300吨,炸死1417人,炸伤3420人。
在遭受德国空袭的同时,英、法等协约国,也对德国一些城市实施了报复性轰炸。
为减轻空袭造成的危害,英国于1914 年首先在伦敦建立了民防组织,发布警报,疏散居民,并采取救护措施。从此,“民防”这一事物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
国际民防组织”最初由一个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救治过伤员的法国医生——乔治〃圣保罗发起,主要是在战时实行人道救助工作,并于1931年正式向法国政府提出申请,随后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非政府民防组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组织发动志愿者在各战场抢救伤员,对受难者开展人道救助活动。
1966 年,根据《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公约),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国际民防组织法》。1972年,正式成为政府间国际性组织。1994年,在阿曼召开的国际公民保护大会上,确定该组织的长期目标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担负救灾救助任务,把日内瓦公约中的人道救助行动扩大到和平时期。根据1976年国际民防组织与瑞士签订的关于该组织法律地位的协定,瑞士政府确保该组织驻地不受侵犯,该组织官员享有豁免权和使用密码的权利,并可在日内瓦设立代表处。
国际民防组织的组织机构有:大会、执行理事会和秘书处。大会是该组织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国家代表组成,每两年举办一次;执行理事会是执行机构,每年例会一次,成员由16个国家代表组成,经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二年改选半数;秘书处是常设办事机构,驻地日内瓦,秘书长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国际民防组织的主要任务有:鼓励成立各国的民防机构;组织灾害方面的救灾工作;促进各救灾机构间的合作;提供技术援助,收集与利用民防资源;培训民防队员;加强民防宣传。为加强公众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的意识,国际民防组织根据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九届会员大会决议,指定每年的3月1日为世界民防日。
国际民防组织的宗旨在于加强和协调全世界防止和减少平时自然灾害或战时使用武器造成的后果的组织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与改善。
组织章程共列举了十五项任务,主要内容为:鼓励成立各国的民防机构;组织自然灾害方面的救灾工作;促进各救灾机构间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援,收集与利用民防资料,培训民防队员,加强民防宣传。
1992年,我国加入该组织。1996年10月,我国当选为该组织副主席。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届世界民防会议。
2009年3月5日,国际民防组织大会将再次在北京召开,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约旦、阿尔及利亚和塞内加尔等35个国家的代表将出席本届会议。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与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民防任务是指旨在保护平民居民不受危害,和帮助平民居民克服敌对行动或灾害的直接影响,并提供平民居民生存所需的条件的某些或全部下列人道主义的任务。
这些任务是:
(一)发出警报;
(二)疏散;
(三)避难所的管理;
(四)灯火管制措施的管理;
(五)救助;
(六)医疗服务,包括急救、和宗教援助;
(七)救火;
(八)危险地区的查明和标明;
(九)清除污染和类似保护措施;
(十)提供紧急的住宿和用品;
(十一)在灾区内恢复和维持秩序的紧急支助;
(十二)紧急修复不可缺少的公用事业;
(十三)紧急处理死者;
(十四)协助保护生存所必需的物体;
(十五)为执行上述任务、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和组织的补充活动。
在大多数国家,民防功能的范围除了应付战争灾害外,已拓展应付和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
民防的任务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应付战争敌对行为。英、法、瑞典等国属于此类。如英国《民防法》规定:民防是在敌武装进攻的情况下,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公共设施、设备、产业和文物等,并努力进行救护和修复工作。瑞典《民防法》规定:“民防的任务是,保护国民生命财产,保持修复各种设施的能力,增强国民的抗战意志,使国民树立胜利的信心。”
二是主要应付敌对行为,兼顾应付平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美国、前苏联、德国、瑞士、芬兰等大多数国家属于此类。如美国《民防法》规定:“民防是把对美国的攻击或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同时处臵因这种攻击或灾害引起的直接紧急事态,并应修理或紧急修复因这种攻击或灾害而遭受破坏或损失的重要公共设施。”瑞士《联邦民防法》规定:“民防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旨在战时保护与救援人民,预防并减少战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平时用来抢险救灾。”芬兰《民防法》规定:“民防的宗旨在于保护人民及其财产免遭战争或类似情况所造成的破坏,限制其破坏范围以或轻其造成的后果。”
民防发展趋势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民防既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遏制战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屏障,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尽管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可是进行民防建设的国家和地区却从二战时期的十几个国家上升到了现在的100多个,而且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
据国外公布的资料,美国目前修建的人防工程可容纳1.2亿人,占总人口的57%,前苏联修建的人防工程可容纳1.8亿人,占总人口的68%,瑞士、瑞典修建的工程可容纳总人口的85%以上,以色列修建的工程则能够容纳全国人口的100%,而日本仅修建的地下商业街和大百货商店的地下售货场,总面积就达200多万平方米。总起来看,当前世界各国对民防工作都十分重视,其发展大致呈现出以下七大特点:
一是把民防建设臵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世界各主要国家认为,民防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求得生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战时的决定性战略因素”和“有效的威慑力量”,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强调,民防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最重要战略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对抗双方力量的相互关系,影响着战时优势的获得和战争的结局;美国则认为,核时代威胁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战略进攻能力,而且取决于保存自己的能力;西欧诸国虽然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和北约联盟的集体防护,但仍按“军民兼顾”的总体防御战略积极发展民防;瑞士和瑞典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但始终把民防与军事防御、心理防御、经济防御视为总体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二是不断加大对民防建设的经费投入。国外不少专家通过分析认为:用在民防建设上的费用比花在战略军事系统上的经费更有价值,加上民防具有战时防空平时抗灾等双重功能,因此,不少国家在经费投入上十分舍得。如1982年,美国为了到1985年能将民防应急疏散计划的生存率增至80%,共投入26.4亿美元用于该计划的实施。即便是现在,美国每年投入民防的经费亦在8~10亿美元。前苏联自60年代至解体前的20多年间,每年用于民防建设的经费在10-20亿美元。英国近几年来用于民防的经费几乎增加了1倍。瑞士在1971-2000年的29年中,计划用于民防的经费为30亿美元,平均每年高达1.05亿美元。德国、瑞典、芬兰等国的民防经费也在1亿美元以上,其中芬兰的民防经费占到国防开支的20%。
三是重视民防立法执法工作。早在30、40年代,英国、丹麦、比利时、瑞典等国就制定了民防法。此后,美国、挪威、法国、芬兰、苏联、瑞士等国相继颁布民防法,并不断修改完善。其中不少国家还根据民防法,制定了具体的民防法令和条例。如法国自1959年以来,陆续制定了《民事保护防务部队法》等40多个有关民防的法规;瑞典从国家到市政区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民防法规,除民防法外,还有人员掩蔽、救护、训练等17种专门法规。各国的民防法及法规对民防的性质、体制、职责、权力以及民防建设内容和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如丹麦新民防法规定,所有年龄在16-65岁的丹麦男女国民,均有执行民防勤务的义务;新加坡《人力物力征召法》规定,民防可随时征调民防人员集合,对违反民防工作征召者,可判以徒刑;比利时民防法规定,各省市必须根据民防办事处及消防队需要,或按当地民防法规定,提供土地、场所、物资及必要的补给品作为民防之用。此外,有的国家还规定了不少有利于民防发展的具体措施,如规定修建城市地面建筑必须附设地下室,并规定了开发地下空间可享受优惠的政策,等等。
四是强调民防建设长期化、经常化。二次大战结束后,不少国家曾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较完善的民防体系。如瑞士在60-70年代的10年间,修建了可供掩蔽400多万人的民防设施。但近几年来,许多国家认识到民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威胁存在一天,民防建设就必须存在一天。因而,在建设方针上,各国普遍确定了长期经营的指导思想,既不搞突击,也不使其断线,把民防建设纳入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总体规划,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如瑞士为确保民防建设的长久不衰,制定了长达15年的发展规划,而美国也制定了7年计划等,以求对较长时间内民防的发展有一个基本设想,避免反复,防止浪费。
五是着力提高总体防护能力。战后各国的民防工程主要是随着核武器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核防护一直是各国民防工程建设的重点。但新型武器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也对民防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民防工程对新型武器的防护准备,特别是对高技术常规武器的防护。同时,各国还着眼于提高救生效率,制定了应急疏散计划,建立完善的民防通信警报系统,加强民防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民防教育训练和各种民防演练,以全面提高民防的综合防护能力。
六是实现民防工程的效益化、商业化。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减少了单纯为战时防护而修建的民防工程,强调平战结合,突出民防工程平时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把地下掩蔽部用作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娱乐场所等,发挥了民防工程平时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各国民防还坚持民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融民防和城市建设于一体,以此作为民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此,按民防的要求来规划和发展城市建设,把民防工程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如修建地下车间、地下粮库、地下发电站、地下停车场、地下旅馆等,既满足民防的需要,又适应城市的发展。
七是坚持防空与防灾相结合。80年代以来,民防建设与城市防灾抗灾相结合,已成为各国民防发展的共同趋势。1979年,美国国防部民防准备局与其他4个机构合并,成立了联邦紧急应变管理局,负责民防战备建设和平时防灾抗灾工作。为了应付自然灾害和突发工业事故,前苏联民防部门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在处理世人震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民防部门做出了卓越贡献。德国政府则明确规定,民防任务范围不仅是对战时那些异常的灾害情况采取防卫措施,而且平时一旦出现极其严重的灾害,民防也将对此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日本根据风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在总理府设“中央防灾会议”,各地设有地方防灾组织,统管民防和防灾救灾工作,通过平时的防灾活动推动民防的基本建设。瑞典于1986年7月1日建立了新的民防权威机构“国家民防、救援与消防勤务局”,这个新机构继承了前“瑞典民防局”的职责,并授权承担有关救援勤务方面的其他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