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气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与2010年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泰州市局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靖江市委、市政府“融入苏南方阵,推进二次跨越”的工作要求,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气象服务思路,科学践行“精细化管理”,刚性打造“无缝隙服务”。在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提升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上注重实效、上档升级;在提高基础业务、气象服务质量与水平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树立标
杆、争先创优;在为沿江开发、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服务中营造亮点、谋求发展,为“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气象服务在靖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连续两次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两次被江苏省文明委评为“江苏省文明行业”;~连续四年被靖江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四次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基础业务质量稳健提升;“三个服务”和“现代化的台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肯定和赞扬;气象科技服务总体指标列苏中地区之首。
发展中的靖江气象,以人为本、科学践行、优质服务、创新开拓,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乎人民冷暖安危、防灾减灾的咏叹调。
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
(一)创新思路。科学树立“精细化管理”、“无缝隙服务”理念,充实、丰富气象服务工作内容
构建新的气象科技服务方式——进一步挖掘气象为沿江开发、港口安全服务的潜力,谋求新的服务点,在为沿江开发服务的特色上有所建树。
整合社会化管理资源——以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为服务依托,把社会管理、资源共享、互赢共进为工作切点,衍生新的服务链和经济链,在服务领域拓展上有所建树。
营造倒逼机制——以两岸联动的经济大发展和苏南同行气象事业发展为标杆,以为沿江开发服务、助推靖江气象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实现靖江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在机制创新、工作效能管理质态上有所建树。
探索气象服务科学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践行“精细化管理”和“无缝隙服务”,通过“满负荷工作法”和“统筹法”的刚性管理和人文化的靠前服务、柔性浸润来助推靖江气象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在气象行政管理要素上:要求领导干部从监督、控制的角色向服务、指导的角色转变,更多关注用户需求,让各岗位、各环节在科学合理的规则意识管控下,实现功能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执行力管理行为的到位。
(二)靠前服务。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质态,最大程度的发挥气象保障作用
1、为当好苏中地区行业的领跑者,稳健开展基础业务工作:基础业务工作稳健开展,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市局考核目标。
2、为政府部门及时提供优质的决策气象服务:“十一五”期间,决策气象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内容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在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的“莫拉克台风”、“欢乐中国行”、今年的“7.12强降水”、“10.25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和重大工程、重大社会活动中,我局的气象保障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局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发布《重要天气报告》26期、《天气公报》8期、《重大气象专报2期,得到了靖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3、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福祉认真做好公众服务,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气象应急响应服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局制定的《靖江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编入《靖江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遍布全市每一个镇(园区、办事处)、村和21个部门(单位)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及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今年,我局举办了“靖江市气象信息员培训班”;发布预警信号14期;通过电视、报纸、96121等媒体,在节假日及高考期间向社会发布《天气公报》6期,并每天下午与电台连线直播天气预报。
(三)迎合需求。积极打造气象为沿江开发、特色高效设施农业服务的亮点,构筑靖江气象服务特色
第一,专题服务方面:每年,在农业生产“两防一喷”、“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期间,都认真做好为农专题气象服务。今年,我局发布《专题气象服务》20期。其中:两防一喷期间发布5期,参加会议2次;夏收夏种期间发布《专题气象服务报》4期;秋收秋种期间发布《专题气象服务》3期,预报准确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效果。
第二,沿江开放气象保障服务方面:根据沿江重点行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主动及时的制作相应的预报服务产品,如未来一小时、未来24小时、未来一周、未来15天等。今年,我局
共制作并发布相应的预报服务产品84期,进一步提高了气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继续做好绿色香沙芋关键生育期及关键天气期间、有针对性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还为徐周村(江苏省文明村)的葡萄种植和靖江长江鳜鱼繁殖基地的渔业安装电子显示屏,每天三次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手机短信为其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发送天
气预报。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或转折性天气时,都能及时发送预警短信,为防御灾害性天气和科学指导农户管理提供依据。今年,为香沙芋、葡萄种植协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就发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20余期,发送短信1000余条。另外,“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市级的主流媒体上刊登了10余篇农业气象科研方面的论文和理论文章。
(四)夯实后劲。不断完善综合探测体系,积极推动靖江气象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迁站移址,建成占地11余亩、建筑面积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综合楼。
建成了13个区域自动站(今年3个),实现了全市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区域自动站;建成了1个gps探测站和风云2c卫星云图接收系统。至此,我市区域自动站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运行正常。
完成了地面测报专用机的升级和备份,并对部分业务用机进行了更新换代,气象现代化建设逐见成效。
开拓了徐周村、滨江养殖场等新用户,同时为老用户的电子显示屏逐步更新换代,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效用显著。
(五)综合工作。全力打磨靖江气象文明形象,充分展示在苏中地区行业中的标杆引领能力
1、在业务和行政管理方面:完善、拟定了目标考核办法和重点工作目标;修订和健立健全了业务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了政府气象网站和政府行政审批平台,并发送(成功录用)气象新闻稿件12篇。另外,申报了省青年科技基金课题一项。
2、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与政府、安监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并与各职能部门及个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百日赛”、“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消防演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五年中向安监部门报送相关新闻稿件20余篇。
3、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利用“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星期六党员义工日”,在“德城广场”、“天一广场”、“上海城”及我局的“气象科普馆”、“泰州市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各个乡镇、园区、学校等大型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今年,我局开展“广场宣传”5次、同时借助气象科普馆这个平台对外开放4次,接待了学校、居委、老年科协等社会各界人士达600余人次,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咨询400余人次。
4、在党建工作、廉政(文化)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方面:一是按照泰州市局党组、靖江市委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职业道德教育月“等活动,认真学习了《廉政准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按步骤完成了规定动作;二是以创建江苏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五进)示范点活动为主题,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服务二次跨越”、“廉政建设征文、演讲、摄影比赛”、“弘扬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报告会、“党员干部权力观教育”宣讲会、“反腐倡廉专题党课、民主生活会”、“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立铭励志、廉政承诺”和“党员、中层以上干部家属助廉承诺座谈会”等主题教育,同时,设立了“廉政宣传栏”、“廉政书籍阅览角”等宣传平台,创造出许多具有靖江气象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三是邀请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举办了“靖江市气象行风监督员会议。
5、在气象服务、信息宣传等工作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局在《中国气象报》、《江苏气象》、《山东气象》、《中国贵州农业科技》和cma网站等主流媒体上刊登气象科研论文、新闻报道、技术交流等文章20余篇(今年3篇);参加了靖江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靖江市民政局在全市举办的“缅怀革命先烈,推进二次跨越”征文竞赛活动,我局参赛的作品在800多作品中位列第七,荣获三等奖。
6、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组织开展了“五月风光”精神文明创建电视专题片展播活动,拍摄了《靖江市气象局创建江苏省文明行业成果巡礼》电视专题片,并在电视台、天一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墙上滚动播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7、在气象档案管理方面:为了上档升级,进一步提升气象档案的管理水平,我局在按照省市气象局气象档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今年又与靖江市档案局对接,按照星级档案管理的创建标准,对气象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进行重新整合和打理,同时选派一名年轻职工参加“全国档案管理持证上岗培训班”,为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8、在其它综合工作等方面:除认真做好“江苏省文明行业”、“泰州市文明单位”的保创工作外,还把“五五普法”,“四好科室”、“学习型机关”建设以及“平安单位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气象行政执法、中介机构窗口管理、财务管理、保密安全、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等工作,作为我局效能建设、综合考评的考核内容,一着不让地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
二、不足之处
我们在总结成绩与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还相对滞后,还不能满足靖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亟待加强。目前,我市沿江码头、中心城镇、高速公路及铁路沿线等重点地区,能够满足靖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机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尚未形成,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沿江开发服务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沿江开发入住的一些企业还没有接受我局的气象服务,这说明气象灾害防御、防雷安全宣传工作力度还不大,服务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是气象服务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靖江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沿江开发的势头迅猛发展,而靖江气象服务的方式、内容、路数还难以到位,倒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还需结合实际作进一步的调研,拿出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来,以作为提升能力、服务开发的“刚性”法宝;四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内容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要贴近“三农”实际,有针对性的提高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突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作用。五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由于地方气象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缓慢,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移动气象台等),与苏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更需地方政府配套投资,统筹规划。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气象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气象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强化。
第二篇:气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
以来,县气象局在省局、市局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气象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县的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主要成绩:
1、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作为国家一级气候观测站,承担着资料参加全球交换的重任,基础业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测报“百班无错”和“250班无错”均创历史新高,测报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狠抓测报质量初见成效;运用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将预警预报信息精细化到乡镇,形成了业务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设置科学、上下衔接和保障有力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
2、气象服务成绩显著
为“金芒果”节、傣族“花街节”、彝族“火把节”“哈尼十月年”等系列节日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遭受百年不遇的秋、冬、春、初夏干旱,我局对旱情超前预报,超前谋划,为科学抗旱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省气象局的表彰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在改进原有的电视、网站、121答询系统等服务方式基础上,新增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将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延伸到农村,不断丰富气象服务手段。
3、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间,为满足农村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解决气象信息在农村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止7月,我县在所有乡镇、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等安装气象电子显示屏239块,初步建立了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构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气象显示屏被农民称作身边的“气象台”、载田种地的“好帮手”,增收致富的“信息窗”,科技传播的“好载体”,政务公开的“好平台”
4、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不断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斐然。
重视制度建设,实行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局务公开,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市局肯定。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的气象业务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防灾减灾需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水平不高,仍需加大建设力度。
2、地方财政紧张,投入人影的资金有限,的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区县、作业装备落后,防雹效率较低。
3、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经费投入不足,维持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突出,气象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了气象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稳定。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宗旨。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事业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第一、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中心任务,全面发展气象事业。
第二、总结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气象监测和预警业务的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三、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社会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第四、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坚持适当超前的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拓展气象观测项目和内容,为开展气象预报、预测和科学研究积累基础性的观测数据和信息。
三、“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1、总目标: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为防灾减灾、“和谐”的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气象服务。
2、分目标
● 建立有效覆盖县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 建设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 建立和完善现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
● 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
● 建立和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 建设“四个一流”气象台站
● 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 建立和完
第三篇:气象局工作总结
气象局工作总结
气象局工作总结2007-02-06 09:54:37
2005年,###县气象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气象局工作部署和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以气象服务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并举,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气象监测、天气预报水平。通过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一、尽责尽职,努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1、梅汛期服务准备充分,措施落实。梅汛期前,我们首先做到了思想、组织、技术、设备、制度五落实,对入
梅、出梅等重要天气发布了多期”重要气象信息内参”。为更好地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防汛决策工作,今年我们建立了县、乡镇自动传真或电脑终端防汛网络,淘汰了气象警报接收机,改用电脑自动传真和气象网站传递气象信息,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我们及时与各乡镇和服务单位进行了协调,并加强检查指导,做到了传输设备的畅通,确保气象预报发布接收顺畅。
2、高温干旱期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今年高温时间长,其中大于等于38℃高温酷热天气达到了17天,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温干旱的逐步加剧,我们共向县委、县府书面发布了5期重要气温信息,及时分析前期气候,预测未来天气,当好领导决策的气象参谋。同时,密切关注和关心全县旱情发展趋势,积极行动起来,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预报、测报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的天气,及时向上级报告,共争取实施人
工增雨三次,对缓解我县的旱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预报服务准确及时。春节、五
一、国庆等节日天气预报准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月15日,###县第十一届党代会召开,为配合会议筹备组的工作安排,我们精心组织业务人员,认真分析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发布了党代会期间的天气预报。在3月份的人大、政协会议期间,11月份的生态文化节、山地极限赛、”走到一起来”文娱晚会以及”百位中日书法家作品展”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都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
4、预防非典时期,我局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和预防措施,确保一旦出现非典,气象预报仍能正常开展服务。
二、内容创新,公众气象和专业气象服务广受好评
1、电视气象服务贴近生活。根据群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反映,投资20
多万元,更新制作设备,招聘播音员,改版气象节目,增加天气分析、生产、生活、健康提示、地质灾害、后天天气、雨量实况等特色内容,观众反响良好。
2、公众气象服务内容丰富。在开展3-5天逐日滚动预报,旬、月、汛期等中长期预报,人体舒适度、紫外线、中暑、着衣等指数预报,森林火险等级、旅游景点、降雨概率、百叶箱外阳光直射及水泥路面气温等特色预报的同时,今年我们协同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一起对地质灾害和防汛防旱重要地点进行了检查,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开展了气象条件诱发地质灾害可能性的等级预报,从5月28日起在电视气象上播出。全年共制作发布了各类公众气象预报8000余份。
3、专业气象服务特色明显。分别建立了移动、联通网上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替代原气象警报器开展服务,对重要用户采用传真和气象网站服务。移动手机短消息气象服务在为用户提供气象
预报的同时,还根据天气气候状况提出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温馨提示,使短信用户倍感气象服务的实用性和亲切感,深得用户好评。
三、重视业务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2005年,我们坚持气象服务工作”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要求,投入资金在气象自动站建设上迈走了第一步。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提高测报预报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完善了预报人员的值、守班、联防制度,会商、分析、总结天气形势。预报人员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做到24小时不间断,尤其是在关键性和灾害性天气时始终有工程师把关。通过努力,业务质量稳中有升,气象测报取得了错情率为千分之零的优异成绩,气象预报24小时和48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分别超过上级指标%、%和%。
四、服务招商,切实履行安全管理和服务职能
1、气象窗口服务尽心尽职。在县办证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局内设服务接待室,实行首问责任制、承诺服务制、文明礼貌接待制。出台了”凡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气象资料分析服务一律免收服务费,凡外资工业项目防雷安全图纸审核、检测服务费减半收费”的优惠服务措施,为县委招商办、章村高山蔬菜、韩国杨兰、报福生态建设等20余个项目提供气象资料分析免费服务,全年共受理即办件服务项目490件,其中外商投资项目即办件42件,按时办结率100%,先后被评为表扬窗口和红旗窗口。
2、切实做好安全管理服务。加强了气象减灾、防雷安全、低空飘浮物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了气象灾害服务工作流程,努力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损失;开展了防雷安全宣传月活动,对矿山炸药仓库、鞭炮厂防雷安全设施和油库、液化气站防雷安全进行了专项
检测和检查;加强了气球施放安全审批和管理,确保航空飞行安全,杜绝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发生;全年安全检查检测项目达450个,是去年的2倍。
五、拓展农网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农村经济信息网服务富有成效。农网新增了农业资源数据库、农村就业、专家在线、市场警示、电脑园地等栏目,日更新信息近200余条,浏览量突破11万人次。农村就业栏目自四月份开通以来,已发布就业信息4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就业培训信息40余条,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聘成功300余人次;打响我县的生态品牌,推出网上农业招商引资栏目,推荐发布了竹木工艺品开发、竹种苗基地等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0余个;积极开展网上交易,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600条,得到相关回复70余次,交易额在1100万元以上;继续加强与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坚持协作办好”××农业大市场”、”
农科园地”、”农家乐园”三个栏目,扩大农网信息覆盖面;完善农技110咨询答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1-11月份,农网接到农民电话咨询530余个,网上咨询116个,回复率为100%,一些新技术、新品种也通过专家在线栏目得到了推广;加强对乡镇农网工作人员的管理,组织了全县17个乡镇的24名农网工作人员参加了计算机操作培训,对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表现突出乡镇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协助办好网上农博会,使我县近40家农业龙头企业的120余种农产品在###省网上农博会上得到了展销。
2、”121”为农服务免费电话答询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在全省同行中率先开展”农民之友”和”农村就业”信息信箱,设立了”病虫情报”、”市场行情”、”就业技巧”等栏目,采用专人录音方式,使农民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就业及农技、农业供求信息。1-10月份,”农民之友”和”农村就业”信箱拨打分别达2248个和768个,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六、加强学习,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十六大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到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中来,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与文明办沟通联系,不断提升创建水平。今年五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得以验收通过。
2、加强教育,注重党员素质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十六大、第十六个职业道德教育月、四五普法教育、廉政教育,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抓好民主评论党员工作,制定好党员培训学习计划,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积极开展”满意单位”争创活动。
根据县委县府继续开展”争创满意单位活动”的要求,我们发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争创活动,克服为了争创而争创的心理,淡化争创结果,注重争创过程,创新服务内容,推出了十余项新的服务内容。同时,从制度上规范服务行为,从经费投入上、业务技术上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4、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进一步学习”科学、优质、创新”的###气象精神的内涵,提出了”用心工作争一流,用情服务求满意”的气象工作口号,广泛开展规范化服务,树立规范化文明服务理念,赢得了社会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认可。积极参与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和社区共建及扶贫工作,共捐资扶贫帮困资金和社区共建万余元,再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第四篇:气象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下是由
一、xxxx年主要工作总结
xxxx年,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全市“东大门”建设、气象工作“三化”、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及基层综改等重点任务,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是服务“东大门”建设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了汛期气象服务和10余项重大专题气象服务。市政府下发了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资金落实开局较好,工作稳步推进。人影多次开展了大规模防雹增雨作业,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所产生的损失。公共气象服务短信、电话拨打量稳中有升,气象影视节目质量和数量有所提升,部门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效果显著,雷击风险评估等防雷业务增速较快。二是气象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基本业务的百班、250班获得突破。全市成立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综改试点澄城县较好的完成了试点工作。“火车头”计划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综合实力建设迈上新台阶。项目建设方面落实地方资金1353万元,同比增长33%。完成省局创新基金项目3项,自立项目13项。文化建设方面市局新获国家级文明台站标兵,富平局获省级文明单位。建成“华山气象精神教育基地”,举办了庆祝华山建站六十周年座谈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了xxxx年市政府绩效管理考核各项任务。宣传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二、xxxx年全市气象重点工作
(一)需求牵引,做好 “东大门”建设服务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强化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继续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服务。全面做好汛期及重大气象服务。完成全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预警业务系统,做好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加大人影作业力度,推进跨区域联防,科学实施常态化作业。推进防雷减灾示范村建设。出台《渭南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办法》。进一步发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举行指挥部联席会议,开展全市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演练。
深化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两个体系”建设渭南特色模式。组织实施中国局三农专项,落实省局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县5个。推进市、县 政府建立具有地方编制和运行经费的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将“两个体系”建设纳入考核,落实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力争所有乡镇(街道办)建成气象工作站,9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大喇叭”。所有县要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预案、认证管理办法,完成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预警信息 “绿色通道”要实现分级分区域免费发布。做好市、县电视台制作播出气象为农服务专题节目。深化与农业等部门的合作,提高“直通式”和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完成“陕西省农作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陕西省经济作物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的市级推广。
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目标,把部门合作水平、社会资源参与程度、基层延伸力度等因素综合考量,推动公共气象服务融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深化与国土、水利、农业、民政的合作,落实各有关文件和协议,促进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建设、农村信息化、交通和旅游气象服务等工作。做好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之春等科普工作,主动组织气象科普“六进”活动。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敏感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打造有影响力的决策服务材料。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无棣县气象局工作总结与计划
无棣县气象局工作总结与计划
2007年--2011年,我局坚持“三个气象”的发展理念及“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认真做好气象预测预报,全方位开展气象服务,积极搞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勇争一流,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该局先后被被评为“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今年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1年被县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被省气象局评为“全省气象部门局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 被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支持社会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文明委、县直机关党工委评为“文明服务窗口”,连续五年被评县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建成“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先进单位”。
工作总结
一、以高科技为支撑,建立起了天气测报、预测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12121”、手机短信、电视、电话、政府网等多种形式开展气象信息发布,实现了气象信息进机关、进村入户。同时在全县建成了15处自动气象站,结束了各乡镇无气象资料的历史,使每个乡镇都能及时查看到过去一小时的温度、降水和沿海的大风天气,为及时监测大风、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提供了依据。建成了可视化会商及资料传输系统,实现了气象资料的共享,使天气会商、预报指导和天气实
况反馈更直观更便捷。完成了卫星小站安装工作,安装了测报3G备份线路,保证了数据及时准确上传。
二、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使各级领导及时、全面的掌握气象信息,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要求,定时给县委、县政府领导传送长期、中期、短期气象信息。特别是春播麦收、汛期、三秋时节或遇重大天气情况,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盯上干。局主要领导亲自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天气情况,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起到了参谋作用。如2009年在抗击风暴潮气象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准确及时表现突出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抗击“4.15”风暴潮先进单位。在2010年的抗洪救灾过程过程中,县气象局和县气象局气象服务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抗洪救灾模范集体,有两人记“三等功”和“嘉奖”,一人被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一人被市气象局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今年的台风“梅花”气象服务中,由于准备充分,服务及时周到,得到了市、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对8月15日-16日的暴雨服务,除及时发布预警服务外,根据降雨实况,进行了点对点服务,通过电话及时通知乡镇主要负债人,连夜转移人口200多人,未有造成人员伤亡,并且及时到现场进行了灾情调查和跟踪服务,得到了县领导及有关乡镇的表扬,并且有一人被评为全市优秀值班员。从2007年以来共发布各类天气预报4100期,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242次,重大短信服务360条,发送人数达317520人次,编发《气象信息服务周报》238期,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
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12121、手机、电视、农村信息平台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气象信息的传输,气象信息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入户。建立农村气象协管员队伍,在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知识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信阳、车王镇两处气象信息服务站,向两个乡镇每天发布三天天气预报。建起了决策短信服务平台,可以同时对乡、镇(办)、村800多名领导干部发布气象信息,有效解决气象信息覆盖面窄、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稳步发展。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更加细化,涉及盐业、建筑等多领域,盐业服务从科研、服务流程、服务效益等都有进一步发展。
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
从1994年恢复人工增雨防雹工作以来,我县人工增雨防雹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不断更新。截止目前,已发展炮点11个,两部火箭发射架,炮箭手50余人。形成了较完整的人工增雨防雹体系。五年来,共实施增雨防雹作业53次,防护面积4080平方公里,减少经济损失8160万元。2010年-2011年县财政投资180万元,乡镇财政投资120万元建起了12处标准化人影作业点。按照县安委会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防雷安全检查检测、图纸审核、竣工验收和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五年来,防雷装臵检测1046家,图纸审核159家,竣工验收266家,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雷电灾害损失。2011年被市政府命名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单位”和“人工影响作业点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在炮手技能比武中获全市第 3
二名,连续五年被县政府授予“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先进单位”。
五、培养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气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为适应气象业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大力实施了人才强局战略,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培养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此外,通过函授、自学、培训等多种方式,先后有四名同志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一名同志取得了专科学历,目前共有本科5人,占71%,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人,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为保证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六、争优创先促发展
三个文明建设结硕果
县气象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气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人才强业”三大战略,在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业务服务和“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工作中该局狠抓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011年被县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0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有一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科学把握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以邹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大力提升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大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实现“奋战两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气象保障。
(一)努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以滨州市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努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一是扩充完善现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12121、政府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为特殊行业提供专业服务信息。开展农村气象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建设的调研、汇报和实施工作。突出抓好关键农事季节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决策服务工作,努力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范围,努力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进机关,并不断增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为用户趋利避害、提高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制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二是建设全县统一的气象信息共 5
享交换服务平台。通过共享技术和交换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跨部门交换、共享和互联互通。
(三)建立和完善多灾种的预警应急机制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原则,积极参与建立和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应急流程,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应急服务决策正确、响应迅速、处臵得当,保障有力。加强与安监、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合作与联动,做好各类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各镇办气象协管员队伍和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递效率,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臵工作。认真抓好镇办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高度重视气象信息报告传递工作,把气象协管员及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视“三农”工作、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环节来抓,达到乡镇(办)有气象协管员,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对气象灾害性天气信息做到早预警、早报告、早安排、早处臵,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1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气象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保障能力。
(四)强化规范化炮点管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按照《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规范作业点标准》,严格做好各炮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现有11个高炮作业点和2部流动火箭车的作用,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增加降雨量,防止或减少冰雹灾害的发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五)做好区域自动站的维护及设备更新工作。
(六)积极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
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加强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合作,开展邹平特产香椿、水杏和大棚蔬菜的全程系列化服务,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研究服务指标,为“一村一品”工程做好气象服务。二是着力打造高危行业气象服务品牌。加强与安监部门合作,开展高危行业气象服务需求调研,认真分析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完善气象信息直通服务手段,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为高危行业负责人开通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服务,有效防止或避免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
(七)履行社会管理职责,认真做好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八)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建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深入推进“创先争优、争做时代先锋”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做好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共建共促工作,努力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