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水电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澜沧江流域水电站群为例(文摘)[范文]
我国水电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澜沧江流域水电站群为例
随着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水电建设掀起了新的一轮热潮,在未来的20年内将有多个大型水电站建成投产。水电站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展水电工业旅游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产品选择、有效拉动内需、带动当地经济、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产生“多赢”的效果,可以预见必将成为未来工业旅游发展的亮点。但目前由于对水电工业旅游的价值认识不足,国内大多数水电企业对开展工业旅游缺乏必要的重视,以及相关各方对如何开展水电工业旅游看法不一,因此有必要对工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工业旅游的价值和开发进行专项论述。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创造旅游体验的价值,从需求的角度认识水电工业旅游的价值;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我国水电工业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最后对澜沧江流域水电站群的水电工业旅游开发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开发思路;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作者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应用经验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通过旅游体验价值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研究水电工业旅游的价值并提出开发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对我国水电工业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田颖嘉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导师姓名: 田卫民 赵国雄
学位年度: 2009
语 种: chi
分类号: TV741 F592.3
关键词: 大型水电站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水电工业旅游 机标关键词: 型水电站工业旅游开发澜沧江流域相关理论对策建议实地考
察法持续发展观理论知识应用经验系统理论水电站群水电企业实证研究能源需求旅游资源理论价值理论创新拉动内需开发思路
第二篇: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精)
第 ‖ ‗ 卷第 ‗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ˆ自然科学版‰ ¶ÏÐŽ‖ ‗ ®ÏŽ‗
‘ □ □ — 年 ― 月 ª¯µ²®¡¬¯¦¨µ¡º¨¯®§®¯²¡¬µ®©¶¥²³©´¹ˆ®ÁÒŽ³ÃÇŽ‰ ÁÓŽ‘ □ □ —
收稿日期 š‘ □ □ – 2‗ □ 2‗ ™ Ž
基金项目 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ˆ™□ ‖ ‗ ‗ □ □ •‰ Ž3通讯联系人 Ž¥ÍÁÇКÃÈÁÎÐÇ ÃÕÆŽÅÄÕŽÃÎŽ 文章编号 š‗ □ □ □ 2‗ ‗ ™□ ˆ‘ □ □ — ‰ □ ‗ 2□ ‗ •— 2□ ‖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例
陈峰云 ‗ Œ‘ Œ范玉仙 ‘ Œ朱文晶 ― Œ 李长安 ―
3ˆ‗ Ž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Œ武汉 ‖ ― □ □ — □ ›‘ Ž江西九江学院 旅游学院 Œ江西 九江 ― ― ‘ □ □ • ›
― Ž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Œ武汉 ‖ ― □ □ — ‖ ‰
摘 要 š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 题 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古城 Œ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Œ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Ž以平遥古 城为例 Œ系统总结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Œ探析了这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Œ提出 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Ž认为遗产保护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Ž旅游开发始终应 坚持/保护第一0的原则 Œ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 Ž在正确认识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
中国国 情的前提下 Œ以旅游开发为手段 Œ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Œ才能使保护工作从消极保 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 Ž
关键词 š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 ›旅游开发 ›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š´µ™˜‖ 文献标识码 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 观吸引力 Œ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 »‗ ´Ž
自从 ‗ ™˜— 年 中国首批/世界遗产0问世以来 Œ/遗产旅游0成为我 国旅游新的热点 Œ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
客的青睐 » ‘ ´Ž
然而世界遗产地从旅游业中获得显著 经济效益的同时 Œ也引发了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 盾 »― ´Ž一方面 Œ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Œ进行 妥善保护使之得以世代相传!永续利用是现代人不 可回避的责任 › 另一方面 Œ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 Œ世 界遗产面临着旅游超量接待!错位开发等严重威胁 Ž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 Œ在于正确处理好世界遗产保 护和旅游发展的关系 Œ找到一种较好的旅游管理模 式 Œ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和谐共处 Ž1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概况
平遥古 城 位 于 山 西 省 中 南 部 Œ距 太 原 市 约 ‗ □ □ ËÍŒ‗ ™™— 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 界文化遗产 » ‖ ´Ž
综合起来有以下突出的历史文化价 值 šˆ‗ ‰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 › ˆ‘ ‰ 明清时期 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 › ˆ― ‰ 众多高品位历史文物 的荟萃之地 › ˆ‖ ‰ 最大的汉民族古民居建筑群 Ž平遥 古城的价值和特性决定了对这一遗产资源只能采
取预防性措施 Œ即实施严格的保护 Ž否则 Œ一旦遭到 破坏将无可弥补 Ž平遥古城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完整的历史 风貌 » •´Œ
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0这一名牌效应 Œ吸 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 Œ使平遥古 城由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城变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
旅游目的地 Œ旅游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Ž据统计 Œ平遥古城的旅游接待人数在 ‗ ™™– 年不足 ‗ □ 万人次 Œ到 ‘ □ □ ‘ 年增加到 ‗ •‖ 万人次 Ž旅游业正在成为平遥古城最重要的经济产业 Ž
在这一过程中 Œ古城遗产与旅游业相互依存 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良性互动关系 Ž一方面 Œ旅游业 的迅速兴起 Œ得益于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的 成功 Ž另一方面 Œ旅游业的发展 Œ又进一步加强和推 动了古城遗产的保护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Œ并且在古 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Ž因此 Œ/以旅游促 保护0应该成为平遥古城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思路 Ž2
古城在保护和旅游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及其原因 2Ž
1面临的主要问题 ‘ Ž‗ Ž‗ 古屋民居缺乏有效保护 古城的明清民居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Œ是构成古城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 Œ应该作为古城遗产完整性保护的重要方 面 Ž但是古城民居目前的保护状况却不尽人如意 Ž据统计 Œ平遥古城内现有古民居 ― — ™— 处 Œ其中有 重大价值的有 ‖ □ □ 余处 Œ但得到修缮开发的仅有 — □ 处 Œ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未得到有效的保 护 Œ自然也难以进行必要的旅游开发 Ž
‘ Ž‗ Ž‘ 游客接待出现周期性超载 大众旅游的发 展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带来严重问题 Ž游客在世界遗产地聚集 Œ必然制造生活垃圾!污染 环境 Œ同时还会磨损遗产文物 Œ甚至有素质较低的 游客故意对遗产进行损坏 Ž而且 Œ目前大多数世界 遗产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Œ把旅游发展的重点放在 吸引众多游客上 Œ而忽略了遗产本身的承载力 Œ特 别是在旅游旺季 Œ不少世界遗产地人满为患 Œ拥挤 不堪 Œ不仅使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 Œ更重要的是 Œ给 遗产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 Ž
就平遥古城而言 Œ由于季节性和节假日的因素 影响 Œ游客流量出现不平衡 Œ虽在平时旅游人数未 达到饱和 Œ甚至旅游淡季游客偏少 Œ但在旅游旺季 Œ特别是两个黄金周期间 Œ进入古城的游客却大大超 过了最佳旅游容量 Œ为遗产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 力 Ž从表 ‗ 可以看出 Œ在 ‘ □ □ ‖ 年/十一0旅游黄金周 的 — 天中 Œ就有 • 天的旅游接待人数远远超过核定 的最大ˆ‗ Ž™™ 万□ 日‰ 和最佳ˆ‗ Ž‖ ™ 万□ 日‰ 日接待 量 Ž这种周期性的超载 Œ无疑已给古城遗产带来诸 多不利影响 Ž
表 ‗平遥古城 ‘ □ □ ‖ 年/十一0黄金周游客接待情况 ´ÁÂŽ‗ ¯ÃÒÏÂÅÓ‗ Œ‘ □ □ ‖ ŒÆÏÐÄ×ÅÅËÒÈÅÖÇÑÇÒÏÓ
ÒÅÃÅÉÖÅÉÎÔÈÅ°ÉÎǹÁÏÁÎÃÉÅÎÔÃÉÔÙ 时间 接待人次 □ 万人次 比上年同比
增长□ … 占核定最佳 日接待量□ …
占核定最大 日接待量□ …
‗ 日 □ Ž˜‘ ‗ ˜― •• ‖ ‗ ‘ 日 ― Ž•― ‘ ‗ □ ‘ ― • ‗ — — ― 日 • Ž□ ‘ ‗ ‖ □ ― ― • ‘ •‗ ‖ 日 • Ž‖ ‗ ‗ ‖ ™ ― – ‗ ‘ — ‗ • 日 • Ž□ ‗ ‗ ‖ — ― ― ‖ ‘ •‗ – 日 ‘ Ž― ™ ˜• ‗ •™ ‗ ‘ □ — 日 ‗ Ž‘ ‗ ‖ ‖ ˜‗ – ‗
‘ Ž‗ Ž― 旅游经济效益较低 从纵向来看 Œ平遥古 城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Œ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 突出的贡献 Ž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 Œ平遥古城旅游 发展水平不高 Œ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Œ与同是世界遗 产城市的丽江古城相比有很大差距 Ž据资料显示 Œ‘ □ □ ‖ 年丽江古城接待游客 ‘ ™□ 万人次 Œ旅游综合 收入达到 ‗ ˜亿元 Œ分别是同期平遥古城的 ‗ Ž™ 倍 和 ‗ ― Ž˜倍 Ž
‘ Ž‗ Ž‖ 古 城 搬 迁 走 入 误 区平遥 古 城 面 积 ‘ Ž‘ • ËÍ‘ Œ城内居住人口达 ‖ Ž• 万人 Œ而专家认为 的合理人口上限为 ‘ Ž‘ 万人 Œ人口压力过大是平遥 古城保护和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 Ž为了缓解这种矛 盾 Œ从 ‗ ™™– 年准备申报世界遗产起 Œ平遥政府就制 定了搬迁计划 Œ采取许多鼓励措施 Œ引导单位和居 民向新城搬迁 Œ计划到 ‘ □ □ – 年古城人口减半 Ž首先 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带头从古县衙里搬迁出城 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城压力 Œ特别是缓解或避免了 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堵塞 Ž然而 Œ这种搬迁 没有使古城的总体人口减少 Ž因为在政策拉动人出 城的同时 Œ市场的手在拉动人进城 Ž一部分人为了 生活的方便在新城买房居住 Œ但并不把原先居住的 公房交到房产部门 Œ而是转租给外来商人或自己用 作铺面或开辟为家庭旅馆 Ž最后搬迁的结果是 Œ具 有城市机能的单位机构!代表城市活力!有经济实 力的年轻居民搬迁出城 Œ而以营利为目的的外地商 人搬入古城 Œ这种人口置换带来文化的变迁 Œ使古 城失去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Ž
‘ Ž‗ Ž• 商业化倾向严重 古城旅游业的兴起使传 统文化开始复兴 Œ优秀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得到现代 人的认可和发扬 Ž然而 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 步发展 Œ古城内商业化倾向严重 Ž许多居民都放弃 自己原来的职业 Œ开始经营旅游业及相关商业活 动 Œ有的城外农民弃农从商 Œ进城做起了小生意 Ž而 且外来商客也不断增多 Œ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商 客 Œ出售着大同小异!毫无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Œ他们 对古城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 Œ没有学习本土文 化的热情 Œ其外来文化侵蚀着古城的传统文化 Ž‘ Ž‗ Ž– 旅游管理比较混乱 这几年平遥古城不断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Œ在硬环境治理上有很大的突 破 Œ但在软环境治理上 Œ收效却不明显 Ž尤其是市场 方面 Œ缺乏有效控制 Œ旅游管理出现混乱局面 Ž其主 要表现在 š一是/黑导0盛行 Ž当外来游客到达平遥 古城 Œ一进停车场就会有大批的人群冲过来 Œ神秘 地指点你逃票的 Œ招揽生意的 Œ有的甚至在进入古 城区必经的路口处阻拦车辆!要求带路 Œ让游客非 常反感 Ž二是骗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Œ对外地游客 乱要价 Œ甚至强买强卖 Œ严重地损坏了古城的旅游 形象 Ž
2Ž2产生的原因
‘ Ž‘ Ž‗ 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世界遗产保 护与旅游开发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 Ž前者属于公共
事业 Œ公共投入 Œ公共受益 Œ而后者则是自负盈亏 Œ以营利为目的 Ž尽管实践中许多实例证明 Œ二者可 以协调发展 Œ但是勿庸讳言 Œ从旅游业产生起 Œ二者 的矛盾就一直是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所面临的突 出问题 »– ´Ž以古城墙外围的建设为例 Œ从保护的角 度看 Œ为了表现古城墙的整体风貌 Œ让人们从四面 八方看到古城 Œ必须对古城实行视域控制 Œ要求在 城墙外围保留一定的空旷区作为隔离带 Ž但目前的 实际情况是 Œ为了满足接待游客的需要 Œ不但没有 拆除原有的不合理建筑 Œ还在城墙外不远处建起了 一排两层的商铺 Œ显得突兀而不协调 Œ造成遗产的 开发性破坏 Ž
‘ Ž‘ Ž‘ 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 古城遗 产与古民居建筑的保护 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Œ但 是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地区 Œ财政非常 紧张 Œ
可用于遗产保护和维修的资金非常有限 Œ需 要发展旅游经济作为保护资金的补充 Ž与此同时 Œ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 Œ因此当古城 的旅游经济潜力显现出来时 Œ平遥县甚至晋中市即 把它与拉动经济发展直接挂钩 Œ把古城旅游作为经 济发展的增长点 Ž甚至有的政府领导为追求政绩 Œ乱批项目!乱上项目 Œ不仅使当地遗产超载开发 Œ有 的甚至造成对古城遗产的严重损坏 Ž结果导致古城 商业化倾向严重!民居保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等问 题的产生 Ž
‘ Ž‘ Ž― 管理与经营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旅游经 济利益的驱动下 Œ世界遗产的管理目标也发生了变 化 Œ由实行传统的保护性的单一目标 Œ转变为保护 性与经营开发性的双重目标 Œ政府机构既承担管理 职能 Œ又从事企业经营活动 »— ´Ž一方面管理部门不 能严格!公正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古城遗 产管理与经营 Œ造成政府部门与其他旅游企业的不平等竞争 Ž另一方面 Œ古城旅游经济效益不显著 Œ投 资渠道也不畅通 Ž有些项目 Œ政府无力开发 Œ但其他 企业!个人的投资却受到多方限制 Ž这种情况在古 城开发的初期还不明显 Œ当时 Œ政府财力不足 Œ推出 /谁投资谁受益0的政策 Œ聚集了大量民间投资 Ž但 是随着旅游经济的高涨 Œ政府看到了其中的丰厚利 润 Œ把经营牢牢掌握在手中 Œ不鼓励个人投资 Œ阻碍 了民间资本的投入 Œ古城开发和投资缺乏活力 Ž‘ Ž‘ Ž‖ 古民居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和维修而破败坍 塌 古民居产权不清晰 Œ致使有价值的古民居得不 到及时的保护和维修而破败坍塌 Œ极大的影响了古 城的整体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Ž‘ Ž‘ Ž• 缺乏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规划和 旅游 发 展 规 划 关 于平遥 古 城 的 保 护 Œ除 了 µ®¥³£¯做了严格规定外 Œ当地政府分别与 ‗ ™˜‘ 年!‗ ™™‖ 年!‗ ™™˜年 Œ先后编制或修订了5平遥古城 保护规划6Œ为古城的保护提供了一定依据 Ž‗ ™™˜年通过了5平遥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Œ为平遥旅 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法规性的指导 Ž但是这 些规划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Œ甚至有 的基本上成为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 Ž随着遗产保护 和旅游业的发展 Œ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很多变化 Œ急 需对前有规划进行更新和修订 Œ而目前 Œ政府还未 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做出相应的反应 Ž
3解决思路
针对平遥古城目前存在的问题 Œ必须采取科学 的保护和管理方法 »˜´Œ实行有效的措施 Œ达到遗产 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一致 Œ实现二者应有的均 衡 Œ促进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Ž
3Ž1切实坚持/保护第一0原则
/保护第一0是作为世界遗产的平遥古城旅游 业发展始终应坚持的原则 »™´Ž坚持这一原则 Œ既是 古城遗产特殊历史价值的客观要求 Œ也是旅游业持 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Ž
3Ž2管理体制创新
在理顺国家世界遗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Œ建立平遥古城的遗产管理体制 Ž建议提高古城遗产的行 政级别 Œ成立平遥古城管理局 Œ对古城进行直接管 理 Œ以提高管理水平Œ避免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Ž3Ž3经营体制创新
将古城遗产经营项目分为两类 š资源保护性项 目和盈利项目 Ž前者由古城遗产局实行统一经营 Œ不以盈利为目的 Œ其收入全部用于遗产维修经费 Œ确保古城遗产的妥善保护 › 后者引进竞争机制实行 特许经营 Œ有利于引进灵活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Œ提 高经营性项目的效率 Ž
3Ž4继续实行/新旧分离0的保护模式
/新旧分离0是平遥古城从上世纪 ˜□ 年代就开 始实行的保护模式 Œ并且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已取得 了初步成效 Ž目前 Œ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Œ使古城的空间显得更加有限 Œ严重的限制了现代经 济的发展 Ž因此 Œ为了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Œ平遥古城应继续坚持/新旧分离0的发展模 式 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Œ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Œ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的关系 Ž
4结论
从平遥古城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 Œ遗产旅
‗ –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ˆ自然科学版‰ 第 ‖ ‗ 卷
游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Ž作为世界 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始终应坚持/保护第一0的 原则 Œ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 Ž在正确认识 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 Œ以旅游开 发为手段 Œ彻底改善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 Œ提高当 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Œ才能使保护工作从 消极保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 Ž
参考文献 š
»‗ ´阮仪三 Œ肖建莉 Ž寻求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ª´Ž城市规划 Œ‘ □ □ ― ˆ– ‰ š˜– 2™□ ›
»‘ ´徐嵩龄 Ž中国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 兼评/四权分离 与制衡0主张»ª´Ž旅游学刊 Œ‘ □ □ ― ˆ‖ ‰ š― □ 2― — ›
»― ´陶 伟 Ž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ª´Ž旅游学 刊 Œ‘ □ □ □ ˆ•‰ š― •2‖ ‗ ›
»‖ ´史忠新 Ž世界名城平遥览要»´Ž内部资料 Œ‗ ™™˜›
»•´张 胜 Œ毛显强 Ž提升人文旅游价值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 以平遥古城为例»ª´Ž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Œ‘ □ □ ― ˆ•‰ – – 2— □ › »– ½张 晓 Ž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Ž北京 š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 Œ‘ □ □ ‗ ›
»— ½彭德成 Ž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Ž北京 š中国旅游出版 社 Œ‘ □ □ ― › »˜´谭传凤 Ž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发展»ª´Ž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 š自然科学版 Œ‘ □ □ ― ˆ― ‰ š‖ ‘ ― 2‖ ‘ — ›
»™´黄耀志 Œ王 雨 村 Ž世 界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与 苏 州 古 城发 展 策 略 »ª´Ž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Œ‘ □ □ ― ˆ•‰ š— 2‗ ‘ ›
»‗ □ ´国家文物局法制处 Ž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Ž北京 š紫禁城出版社 Œ‗ ™™― Ž
A s t u d y o n t h e t o u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i n t h e w o r l d ÏÎÔÈÅ°ÉÎÇÙÁÏÁÎÃÉÅÎÔÃÉÔÙÁÓÁÎÅØÁÍÐÌÅ £¨¥®¦ÅÎÆÙÕÎ‗ Œ‘ Œ¦¡®¹ÕØÇÁΑ Œº¨µ·ÅÎÊÇÎÆ― Œ¬©£ÈÁÎÆÁÎ― ˆ‗ Ž£ÏÐÐÅÆÅÏƲÅÑÏÕÓÃÅÑÁÎÄ¥ÎÖÇÓÏÎÍÅÎÒŒ¨ÕÁÔÈÏÎÆ¡ÆÓÇÃÕÐÒÕÓÁеÎÇÖÅÓÑÇÒÙŒ·ÕÈÁÎ‖ ― □ □ — □ › ‘ Ž£ÏÐÐÅÆÅÏÆ´ÏÕÓÇÑÍŒªÇÕÊÇÁÎƵÎÇÖÅÓÑÇÒÙŒªÇÕÊÇÁÎÆŒªÇÁÎÆØÇ― ― ‘ □ □ • ›
― Ž£ÏÐÐÅÆÅÏƧÅÏÑÃÇÅÎÃÅŒ£ÈÇÎÁµÎÇÖÅÓÑÇÒÙÏƧÅÏÑÃÇÅÎÃÅÑŒ·ÕÈÁÎ‖ ― □ □ — ‖ ‰
A bstract :´ÈÅÔÏÕÒÄÅÖÅÌÏÐÍÅÎÔÁÎÄÔÈÅÃÏÎÔÒÁÄÉÃÔÉÏÎÏÆÔÈÅÉÎÈÅÒÉÔÁÎÃÅÐÒÏÔÅÃÔÉÏÎÉÎÔÈÅ×ÏÒÌÄÁÒÅÔÈÅÃÏÒÅÐÒÏÂÌÅÍÓÔÈÁÔÔÈÅ×ÏÒÌÄÃÕÌÔÕÒÁÌÇÎÈÅÓÇÒÁÎÃÅÆÓÏÕÎÄÇΣÈÇÎÁÃÁÎËÅÅÐÏÎÁÄÅÖÅÐÏÐÍÅÎÒŽ¡ÑÒÈÅ°ÇÎÆÙÁÏÁÎÃÇÅÎÒÃÇÒÙÏÆÃÕÐÒÕÓÅÇÎÈÅÓÇÒÁÎÃÅÆÓÏÕÎÄÇÎÒÈÅ×ÏÓÐÄŒÇÒÈÁÑÇÒÑÏ×ÎÑÐÅÃÉÁÌÎÁÔÕÒÁÌÁÎÄÈÕÍÁÎÇÒÇÅÑÖÇÅ׎¡ÐÑÏŒÇÒÈÁÑÁÈÇÆÈÒÏÕÓÄÅÖÅÐÏÐ2ÍÅÎÒÖÁÐÕÅŽ´ÈÇÑÐÁÐÅÓÒÁËÅÑ°ÇÎÆÙÁÏÁÎÃÇÅÎÒÃÇÒÙÁÑÁÎÅØÁÍÐÐÅŒÑÕÍÕÐÓÙÓÔÅÍÁÔÉÃÁÌÌÙÔÈÅÍÁÉÎÐÒÏÂÌÅÍÂÅÔ×ÅÅÎÔÈÅÁÎÃÉÅÎÔÃÉÔÙÐÒÏÔÅÃÒÇÏÎÁÎÄÒÏÕÓÄÅÖÅÐÏÐÍÅÎÒŽ¤ÇÑÃÕÑÑÅÄÁÎÄÁÎÁÐÙÑÅÄÒÈÅÍÁÇÎÓÅÁÑÏÎÒÈÅÙÃÁÕÑÅÄŽ°ÕÒÆÏÓ×ÁÓÄÐÓÏÂÐÅÍ2ÑÏÐÖÇÎÆ×ÁÙÏÆÒÈÇÎËÉÎÇÁÎÄÔÈÅÃÏÕÎÔÅÓÍÅÁÑÕÓÅŽ´ÈÇÎËÇÎÆÒÈÅÁÎÒÇÎÏÍÙÏÆÇÎÈÅÓÇÒÁÎÃÅÒÏÕÓÁÎÄÇÎÈÅÓÇÒÁÎÃÅÄÅ2ÖÅÐÏÐÍÅÎÒÃÁÎÂÅÒÅÍÐÅÓÅÄŽ´ÈÅÒÏÕÓÄÅÖÅÐÏÐÍÅÎÒÑÈÏÕÐÄÇÎÑÇÑÒÒÈÅÐÓÇÎÃÇÐÐÅÏÆ/ÐÓÏÒÅÃ2ÒÇÏÎÇÑÒÈÅÆÇÓÑÒ0ÁÐ×ÁÙÑŒÁÎÄÂÕÇÐÄÕÐÒÈÅÐÓÏ
ÒÅÃÒÇÏÎÁÎÄÒÈÅÍÁÎÁÆÅÍÅÎÒÏÆÑÃÇÅÎÃÅÓÅÁ2ÑÏÎŽ¡ÒÓÇÆÈÒÕÎÄÅÓÑÒÁÎÄÇÎÇÔÈÅÓÐÅÃÉÁÌÏÆÔÈÅÉÎÈÅÒÉÔÁÎÃÅÒÅÓÏÕÒÃÅÓÁÎÄÔÈÅÐÒÅÍÉÓÅÏÆÔÈÅ£ÈÇÎÅÑÅÑÒÁÒÅÏÆÒÈÅÎÁÒÇÏÎÕÎÄÅÓŒ×ÇÒÈÒÏÕÓÄÅÖÅÐÏÐÍÅÎÒÆÏÓÍÅÁÎÑŒÍÁÒÅÓÇÁÐÁÎÄÃÕÐÒÕÓÅ×ÈÇÃÈÓÁÇÑÅÐÏÃÁÐÐÅÏÐÐÅÐÇÖÅÐÅÖÅÐŒÒÈÅÏÓÂÇÒÒÈÅÎÃÁÎÎÉÎÇÍÁËÅÏÕÒÐÒÏÔÅÃÔÉÏÎÓ×ÏÒËÃÏÎÖÅÒÔÔÏÐÒÏÔÅÃÔÁÃÔÉÖÅÌÙÆÒÏÍÒÈÅÎÅÆÁÒÇÖÅÐÓÏÒÅÃÒÇÏÎÃÏÍÅÑÕÐŽ
Ke y words :ÃÕÐÒÕÓÁÐÇÎÈÅÓÇÒÁÎÃÅÇÎÒÈÅ×ÏÓÐÄ› °ÇÎÆÙÁÏÁÎÃÇÅÎÒÃÇÒÙ› ÒÏÕÓÄÅÖÅÐÏÐÍÅÎÒ› ÇÎÈÅÓÇÒÁÎÃÅÐÓÏÒÅÃÒÇÏÎ
第三篇: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
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例
一、研究背景
影视旅游,国外又称“电影引致旅游”(movie induced tourism或者film induced tourism),它是影视与旅游的交叉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它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影视城(影视基地)是影视旅游最主要的对象之一。旅游学界通常把影视城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类型进行研究。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它是迪斯尼公司根据其影视作品开发出来的。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始于1963年,其标志是环球影城系列的第一个主题公园好莱坞环球影视城的建成。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影视主题公园的建设风起云涌。到2006年,全球最著名的影视旅游产品除5个迪斯尼乐园、11个迪斯尼主题公园外,还有5个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我国最早兴建的影视拍摄基地是成立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随后,国内掀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大大小小的影视城在全国迅速成遍地开花之势。截至2004年,全国己建有30多家影视城。此外,目前国内还有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正雄心勃勃地施工或招商。
在我国众多的影视城中,江苏无锡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无疑是其中发展态势最好的。无锡影视基地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20多年来,已有250多部影视剧在该基地拍摄,2007年又成功荣获国家首批5A级景区称号,标志着我国首个5A级影视主题公园的诞生。横店影视城则是我国影视城中的后起之秀,从1996年开始,累计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有13个影视拍摄基地和2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200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
这两个影视城的成功之道对我国其它影视城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本文拟通过对这两个成功案例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以及优势的实证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条件,以期为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无锡影视基地发展经历及其经验
(一)无锡影视基地的发展历程
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江苏无锡修缮疗养院的同时,附带建设了西游记艺术宫,放置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所用过的道具、服饰、设备等,以便日后再用。艺术宫对外开放,一时竟成了无锡城的一大旅游热点。当时一张门票1元钱,日收入最高竟达到万元,第二年便收回全部投资。
1991年,基地正式挂牌后不久,央视为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动工兴建唐城,之后《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电视剧也在此取景。受影视剧
热播的影响,游客数量也急剧增加,最多时1天达5万人,出人意料的影视旅游热使得原本为创作而设计的场所变成了新型旅游业态。于是1992年三国城开始建设,1995年利用唐城、三国城的回收资金启动了水浒城的建设。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名剧的热播,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无锡影视基地的影视拍摄与影视旅游,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江南名城无锡的文化内涵;而且保持了影视文化与江南人文风情的结合、影视创作与特殊旅游的结合,使得影视旅游得到了充分发展。无锡影视基地的巨大成功带动了我国各地影视城建设的高潮。
1997年,主要由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和唐城景区改组成立的中视股份上市,它是国内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和文化旅游业的公司,显露出影视基地市场化运作的端倪。随后,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开始由事业服务型向影视制作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基地功能已超越简单的人造景观,逐步成为一个聚集各种影视生产要素的平台,一个为各种影视产品提供完整链条式服务的场所,这体现了影视基地以后的发展趋势。
(二)无锡影视基地的发展模式
对于无锡影视基地发展的成功因素,郭文、王丽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这得益于影视基地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以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
在管理主体方面,无锡影视基地依托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筹建上市公司,具有市场融资、经营机制、经营效益、影视营销等多方面的优势。《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热播,就是利用了央视极好的营销平台,在全国媒体展开极大的宣传攻势,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为影视基地无形资产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区位与选址方面,影视基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保证了客源市场和消费能力:同时利用太湖优势,因地制宜,占得先机。在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方面,影视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影视与旅游的文化产业力,创造1+1>2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设计上,通过游客参与影视表演,成全了游客的“影视梦”;并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实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影视基地依托吴文化,强调景区地方文脉传承;并以家喻户晓的三大古典名著为蓝本,通过对非自然景观的时空物化,为游客填补了一个空白。
三、横店影视城发展经历及其经验
(一)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历程
1996~1999年是横店影视城的起步阶段。1996年,著名导演谢晋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一时找不到合适景地,横店集团便邀请谢晋来横店拍戏,斥资修建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景区。之后,又相继建造了秦王宫、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等景区。1999年已有美国人称初具规模的横店为“中国好莱坞”。但当时剧组并未蜂拥而至,横店影视城也尚未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
2000~2003年是横店影视城的发展阶段。为吸引更多的剧组前来横店拍摄,2000年开始影视城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免收场租,并为其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系列配套服务。于是,海内外剧组纷至沓来,横店影视城人气骤升,最多时一天18个剧组同时拍摄,与国内许多影视基地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剧组的的增多,游客的蜂拥,人气的骤升,带动了横店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城逐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2004年后是横店影视城的产业升级阶段。2004年2月,国内首个影视产业试验区落户横店,影视城凭借试验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先后启动多个大型影视基地的建设,斥资兴建一批摄影棚,还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培养影视人才,并吸引一批知名的影视机构入驻。影视城提出实现“拿着本子进来,带着本子出去”,甚至“拿着资金进来,带着效益回去”的发展的目标,正在构建其完整的影视旅游产业链。
(二)横店影视城的发展优势
横店影视城能从一个后起之秀发展成我国影视旅游的龙头企业,这与它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是分不开的。王丽丽、朱小丽撰文探讨了横店影视城发展环境的优势,结合其它资料,可以分析出横店影视旅游发展的优势。1.雄厚的资金基础
横店集团是横店影视城的投资主体,是闻名全国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该集团实力雄厚,资金充足,2006年总资产15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6.18亿元,利润总额11.39亿元,净利润8.84亿元。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2.齐备的硬件设施
横店影视城自1996年拍摄电影《鸦片战争》以来,其硬件设施便不断完善,相继建成了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大智禅寺、屏岩洞府等13个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现代化摄影棚,实景规模跃居亚洲第一。
3.巨大的品牌优势
由于影视城具有较完备的硬件设施并采取积极的营销措施,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拍戏。这里诞生了《鸦片战争>、《荆轲刺秦王》、《汉武大帝》、《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黄石的孩子》、《投名状》、《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著名影视剧。这些的上映,使得横店影视城广为人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在剧组不断增多的同时,旅游者也是蜂拥而至。4.有力的政策扶持
2003年,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十五”规划之后,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2004年,横店影视城被国家广电局批
准为全国当时惟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它凭借试验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能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四、启示
(一)影视城旅游发展的条件
通过分析无锡、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以及优势可以看出,一个影视城要想成功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以下这些要素和条件。1.所处的区位条件
根据保继刚的研究,建设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的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国外学者John McEniff研究认为,主题公园的区位一般在2小时的车程或3~4小时的公共汽车或火车车程,距交通主干道15分钟内;Alan Fyall等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说明主题公园区位的重要性。影视城属于主题公园中的一类,自然要考虑所处的区域位置和经济条件。无锡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城地处长三角地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长三角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是我国第一个无障碍旅游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占全国总量2%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0%的人口,GDP占全国总量的22%。因而,这两个影视城良好的区位条件保证了充足的旅游客源和较强的消费能力。2.投资主体的优势和实力
除了一般主题公园需考虑的区位条件外,影视城投资主体的背景也尤为重要,必须要有独特的优势或者雄厚的实力。无锡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是中央电视台,正是依托这棵“大树”,影视基地才具有市场融资、经营机制、经营效益、影视营销等多种优势,其优势是其它影视城无法比拟的。横店影视城的投资主体则是财力雄厚的横店集团,为影视城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营惨淡时期,基地最多一年亏损达到5000万元,但横店集团仍不断投入,最终才形成相当的规模,逐渐将基地推上盈利轨道。3.影视旅游的产业化程度
影视剧的放映对拍摄地的旅游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限性,同时游客对单纯人造景观的兴趣也渐渐在减弱。以前影视城那种简单的靠修一座宫,拍一个电视剧来拉动旅游发展的模式已不可行。影视城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变盈利模式,实现产业升级,构建影视拍摄、设备租赁、后期制作、影视后产品开发等一应俱全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形成并完善产业化发展模式。无锡影视基地的经营范围在其上市后,已开始由事业服务型向影视制作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横店影视城也在摸索新模式,把注意力转变到构建完整的影视制作产业链上面。
4.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影视城长期形成的“景点十表演”的传统模式会令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吸引力。因此,影视城必须不断创新,加大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内
涵,丰富产品内容。如无锡影视基地的许多大型节目,就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的文化档次和品位。而横店影视城以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创立互动式、体验式旅游项目,实现了静态观赏与动态参与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需注意的问题
据国家旅游局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共有各类主题公园2500余处,盈利者仅有10%,亏损者占70%,2/3资金难以收回。主题公园中影视城的处境也不好过。众多影视城的亏损正是由于它们不具备这些条件: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投资主体、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和较强的产品开发力度。
我国的现实状况使得很多地区和影视城难以具备上述条件。例如,在投资主体方面,无锡影视基地可以依托央视这棵“大树”,横店影视城具有雄厚的财力,即使年亏损达5000万元也能支撑过去,这并非它者能轻易拥有的。在区位方面,影视城应该选在交通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客源市场广的地方,所以我国西部的大部分省市并不适合多建影视城。西部有的影视基地已被迫转型,如镇北堡影视城从2005年开始就逐渐从一个拍摄基地向古代北方小城镇主题公园转型。但据报道,西部的云南、重庆等地都曾传出要兴建多处影视基地的消息,其前景无疑堪忧。我国的影视城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都分别建有多座影视城,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使得大部分都不景气。
因此,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的成功经验虽然可资借鉴,但在目前我国影视城重复建设、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影视城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上述各种条件,准确定位,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第四篇: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_以云南腾冲县和顺镇为例讲解
2009年6月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un.2009第22卷 第2期Journal of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Vol.22No.2 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以云南腾冲县和顺镇为例 谭庆莉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
摘要:以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为例,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相关旅游规划的实效,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参与策略、参与机制问题,为我国各地合理制定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提供建议。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49(200902-0045-05 Study on co mm un ity parti c i pa ti on tour is m pl ann i n g ———A ca se of Tengchong Tan Q in2li(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kun m ing,Yunnan,650221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unhe t own,Tengchong f or exa mp le,analysis the community partici pati on t ouris m p lanning, the t ouris m p lanning effects,the patici pati on strategy,the patici pati on syste m fr om the view of community partici pati on, gives s ome suggesti ons on how t o make a reas onable t ouris m p lanning and t ouris m devel opment.Key words:Community partici pati on;Touris m devel opment
一、背景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1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16.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7771亿元。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09万亿元。2006年,中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多万人,旅游就业总量近60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7.8%,[1]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全国各省市、地县的政府部门都制定和开展了相关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活动,然而这些旅游规划和开发活动大多侧重对旅游发展中的经济、地理环境等物质因素进行规划和开发,往往对其中人的因素重视不够,缺少对旅游地社区和居民的关注,导致相当一部分旅游规划和实施之间存在严重脱节,规划和开发活动得不到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
应当指出,大部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依托社区进行的,没有社区的健康发展,就没有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规划的可行与否,实施的可能性大小,除了与政府、法制、财政金融等的支持密切相关外,当地社区的参与合作也非常重要。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为例,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相关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研究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方式,参与策略,参与机制问题,为我国各地合理制定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提供建议。
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内涵
社区参与旅游,是在1985年由墨菲(Peter Mur2 phy在其著作《旅游:社区方法》一书中提出,他强调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和社区对旅游业的响应,提出社区方法就是把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地规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规划内容本身的一部分。
・ 5 4 ・
3收稿日期:2009-01-06 作者简介:谭庆莉(1977-,女,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发展以及民俗文化。
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
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议程》将“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定义为“在保护和增加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2]
《议程》所倡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社区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具体在编制旅游规划时,相关规划人员需要广泛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这些想法融合到规划文本中。
总结起来,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社区参与制定旅游规划的目标战略
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主人,在旅游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占有领导地位,社区居民有权知晓旅游开发将对本地未来一段时期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上及发展目标方面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社区参与旅游形式、项目的开发
社区居民尤其是一线接待人员长期与游客接触,他们更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因而能为规划师提供更有效的旅游形式、在旅游项目的主题和设施安排方面也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社区居民会更加考虑旅游形式的选择及旅游项目的设立是否会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这方面,当地居民会提供很多参考意见。在项目实施阶段,如果当地居民认可并喜欢该旅游形式及该旅游项目,他们能提供更友好的态度及更优质的服务,无疑会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3](三共同商议利益分配
旅游的发展核心问题涉及利益的分配,特别是涉及当地居民就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在旅游规划中,要切实做好工作,保证社区居民分配经济利益的优先性,使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受益者,而非消极影响的受害者,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实在的利益,从而有利于旅游的发展。
三、和顺古镇旅游发展规划
和顺镇位于云南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全乡辖十字路、水碓、大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居民1478户,人口5408人(1997年上半年统计,不含非
农业人口。主要民族为汉族,占总人口的96%,侨居国外近万人,分散在13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占全乡总人口的62.7%。[4] 和顺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2005年9月,和顺镇被央视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云南十大名镇之首。
当地政府结合和顺镇实际,提出了“依托旅游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2001年,成立了和顺旅游发展公司,2003年11月和顺景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腾冲县委、县政府把和顺景区经营权转让给昆明柏联集团(40年,柏联集团开始对和顺景区进行整体开发。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柏联集团全资子公司,负责和顺景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
依据云南省政府建设旅游小镇的有关文件,柏联集团与腾冲县政府签订的开发和顺景区的协议书,腾冲和顺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腾冲旅游发展规划及保山市委、市政府旅游产业会议报告等有关文件,和顺镇镇政府制定了2005年到2015年的《和顺古镇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几部分内容,包括古镇保护、文化旅
游、文化产业、和谐发展、景区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反映了对社区整体发展以及社区居民发展的关注。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规划
居民自行决定旅游发展目标,改变过去只有政府参与和少数人参与的局面,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公平的思想实质,即所有的人公平获得物质环境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的机会。旅游不仅使旅游者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政府税收的增加和旅游企业的赢利,还给社区居民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各方都从中获益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对旅游吸引系统的科学把握,除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外,居民的素质、对旅游发展态度也是旅游吸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64・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6月
《规划》强调和顺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古镇保护、乡村文化协调发展;强调将和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古镇风貌,发展民俗文化,使和顺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强调实现政府、村民、企业的三赢。在规划期间,和顺将实现税收大幅度增加,村民在家中就可以参加到旅游文化产业中来,数百村民可以在公司就业,全镇村民将在和顺的旅游文化产业中致富,企业也将实现一定的发展和收益,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社区参与旅游经济开发活动
社区居民可以参与旅游产品的规划、生产、设计,参与管理旅游产品销售,参与旅游社区营销等活动。
《规划》设计了多种旅游项目:(1侨乡文化游;
(2文娱表演活动;(3马帮文化游;(4马帮商旅文化博物馆;(5马店;(6华侨领袖寸如东故居纪念馆;(7和顺商号博物馆;(8缜缅抗战博物馆;(9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游;(10和顺山水峡谷游。
《规划》考虑把一百多户有保护价值的古宅利用起来,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修缮、完善设施,引导村民开办民居旅馆、民居餐饮、民居手工作坊等等。
同时,按照“参与引导管理”的原则,在适当的区域集中建立村民特色旅游商品销售点和村民特色小吃点,实行统一管理,让村民的经营走上有序的轨道,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致富。旅游发展了,农民出路宽了,他们可以到公司就业、在规定的场所经营、开民居旅馆、小吃一条街等等。
(三社区参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合。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观念价值、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和顺文化以汉文化和中原文化为主,同时受东南亚、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立秋千、洞经音乐、舞龙、舞狮、腰鼓、大戏等等民间文化活动,以及“头脑”、“鸡脑”、“缅甸切肉”等独特的饮食文化。《规划》提出要发展独具特色的和顺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民间文化产品;在几条游路上或者购物点上,建立民俗表演、手工作坊与特色旅游工艺品专卖店相结合的场所,展示360行手工作坊,让参观表演,参与手工艺劳作,并与购物紧密结合起来;发展公益事业,开展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社区参与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
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参与自然、人文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
《规划》中明确了核心保护区,和顺全部民居特别是古民居、宗祠寺庙、图书馆、名人住宅都是核心保护区。在核心保护区内建筑的新建、装修、出售、租赁,都要严格控制,报县级建筑、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基本农田、湿地、名木古树、田园风光都是保护区范围。
针对和顺古镇的保护,重点包括:(1老宅保护。和顺现有100户左右老宅,有保护价值。《规划》确定老宅要挂牌保护,用途和开发要经柏联和顺公司统一规划,经过政府批准。公司与村民开发保护一些样板,带动其他老宅的开发保护以及村民的致富。(2古镇风貌保护。建立古镇风貌保护制度、法规和乡规民约,明确规定古镇风貌保护的详细要求,比如古宅和其他住宅买卖、拆建、修复、装饰的规定,道路、牌坊、宗祠、寺庙等建筑规定,古镇建设规范制度、广告牌规范制度、商业场所建立、管理规范制度等等。(3名木古树保护。挂牌保护名木古树,增加主要景点名木古树。(4农耕文化保护。保护和顺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5环境保护。和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水体保护。通过建设排污沟渠、污水池有效处理生活污水。
(6消防。加大消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加居民的消防防火意识,控制火灾的源头。
除了重视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还确立 ・ 7 4 ・
谭庆莉: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以云南腾冲县和顺镇为例
了要建立有当地党委、政府、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领导参加的古镇保护与建设委员会,统一管理古镇的保护与建设。
总体看来,《规划》涉及和顺社区居民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较好地突出了社区参与的原则和内容,从而使社区的整体发展、社区居民的经济生活得到了重视,社区居民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以体现,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和顺旅游发展决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经济活动、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的规划活动中来。
四、和顺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顺镇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充分考虑人这一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和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意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多数居民希望参与旅游业开发经营,但很少会想到参与旅游的规划和决策。对于社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和决策,居民往往将它视作政府的责任,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没有很好地参与到对于和顺长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处于相对比较被动的位置。
其次,有关方的利益分配存在潜在的矛盾。目前,和顺旅游开发的主体主要包括3个:镇政府、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和顺当地居民。根据相关协议,柏联集团拥有和顺景区经营权,并开始对和顺景区进行整体开发。从长远看来,柏联集团引入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相关经验无疑将有力推动和顺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但是,《规划》中相关的利益分配方案的商议机制并不明确,在居民利益、社区利益同柏联集团利益产生冲突时或居民之间因发展旅游发生利益冲突时,如何进行协商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最后,在相关部门制定旅游开发政策和开发商开展旅游经营项目时,由于同社区居民在沟通交流上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导致居民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出现矛盾和冲突。
五、建议
总体看来,虽然《和顺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到社区参与的实际,但从现实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情况来看,规划中关于社区和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的政策措施仍需要落实、加强:(一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5] 旅游政策的制订应体现公众意愿,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倾听居民的声音。在确定规划方案之前,应给予居民或居民代表陈述观点的机会。政府、旅游开发商及社区居民还应加强社区参与的观念,提高认识。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或制度,就社区参与问题对规划者和开发商提出明确要求;旅游规划人员要注重居民对本地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将其纳入到旅游规划的考虑范围;旅游开发商应在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的同时努力造福社区,寻求当地居民的和谐相处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居民则应积极争取对旅游规划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主动为社区旅游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和顺旅游建设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及时向居民通报情况,让居民了解旅游开发的进展。旅游景区管理计划也要和居民一起制定,而不应只由政府、企业单方面制定,居民只能单纯地执行。关于旅游开发项目决策的过程,建议由开发商提出初步方案,再由各村民代表传达给各个村民小组,经村民广泛讨论、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后,反馈给项目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各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以后,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最终决议。
(二做好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
利益分配是旅游区相关群体最为关注的焦点,和顺旅游规划在确定旅游区发展方式时必须要考虑当地政府、景区开发商、社区经营者三个主要群体的关系,平衡三者的利益,通过建立旅游区管理机制来实现社区居民参与经营管理。这种机制可以通过社区会议、管理小组等方式来实现,社区会议由全体居民参加,共同对社区事务进行决策;管理小组由全体居民推选人员,代表居民参与旅游区、社区的管理经营活动,执行全体居民的共同决议,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
另外,社区在开发商共同分配资源的情况下,社区明显处在弱势地位。所以,开发商应把经济效
・
84・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6月
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进行考虑,在经营中优先使用社区的劳动力,在管理中将部分管理权下放,尽可能为本地产品开拓市场,使用本地原材料,使资金注入当地经济建设之中。
这方面,柏联和顺旅游公司做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公司注意与村民、当地党委、政府的和谐发展。公司220个员工,只有总经理是集团派来的,其他都是和顺居民或是腾冲人。公司修建和顺特色小吃一条街及和顺特色小商品一条街,基本上是无偿提供给和顺居民经营。公司在道路、灯光等公益建设上投了巨资,投资建设希望小学、幼儿园。政府增加了税收、就业,村民在旅游发展中开始尝到了甜头,政府、村民、公司三赢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
由于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面向社区居民的旅游规划还应明确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为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保障。需要强调的是,旅游规划在确定政府监管机制的同时,必须明确政府只是担任行业监管者的角色,加强必要的调控管理。同时,镇政府应作为中立方,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和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转向这个新兴产业。他们的经营思路会愈加拓展,经营项目也会日趋丰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责任去规范和引导居民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注意培养居民的整体环境意识。例如民居建筑风格与旅游区相协调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监管,结合教育进行引导。政府应在协调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各种利益纷争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还应主动牵头建立相关的旅游信息交换平台,政府或开发商定期或不定期向旅
游区居民公开旅游开发信息。在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期间,为保证各种类型的参与者及时得到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并有平等的机会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采用在各个村进行张榜公布的形式,以保证全体居民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并提出反馈意见。在政府部门牵头下,政府部门、开发商可设立接待部门或意见箱,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呼声,以疏通与居民的沟通渠道,及时把握旅游开发动态,做出切合实际的修订计划,保证开发项目的持续有效实施。对和顺旅游区各村的旅游开发要征得居民的同意。在和顺当地镇政府的主导下,可以成立和顺旅游区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当地政府旅游部门负责人、开发商代表、当地个体私营者代表、当地社区代表组成,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就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各村选出1—2名代表。小组的成立将有助于理顺多方的利益关系。
总而言之,应该承认,限于社区公众的发展观念、知识水平、参与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旅游规划在吸收居民参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居民参与主动性不强;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冲突;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社会利益的差异等问题的困扰。社区参与的真正实现是一项艰巨的复杂工作,需要决策者、社会组织、旅游开发商等多方参与和推动,才能通过旅游开发促进社区发展,提升居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建立良性的发展机制;才能实现政府信任度、社区经济、人民生活质量的共同提高,形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6、200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 B].htt p://www.xiexiebang.com.[2]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3]胡志毅,张兆平.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2.[4]和顺古镇旅游发展规划[M].[5]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 2003(7.[责任编辑:韩丽] ・ 9 4 ・
谭庆莉: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以云南腾冲县和顺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