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课本总结与练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第二部分、习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汽。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酒精能燃烧。
(8)酒精能挥发。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一下有关的数据。)
课题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点总结:
1、科学研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一、空气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气体0.03﹪、水蒸气及其他0.03﹪。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氧气、氮气等是纯净物,但空气是混合物。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第二部分、习题
1、空气的成分以 和为主,78﹪,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 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3、列举四中存在于空气中的混合物。
4、利用家中的常用物品设计一个证明空气存在的小实验,简述步骤和方法。
5、你去过城镇繁杂的街道和农村广阔的田野吗?在这两处的感受是不是一样?这两处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题
二、氧气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在高温时能与磷、硫、铁等反应。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第二部分、习题
1、描述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2、举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3、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4、分别写出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5、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4)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 氢气 + 氧气B.氢气 + 氧气水
C.酒精 + 氧气水 + 二氧化碳D.木炭 + 氧气二氧化碳
6、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课题
三、制取氧气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实验室里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3、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第二部分、习题
1、写出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呢,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比较这三个反应。
2、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 +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B.石蜡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加热点燃
C.氧化汞氧气 + 汞D.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管
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结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很好,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加热试管时应注意什么?
(4)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5)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4、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
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
细沙来代替水?
5、“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
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
一、水的组成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第二部分、习题
1、水在自然界以几种状态存在?
2、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体内含有水。
3、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性分类。
(1)空气(2)氧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
(5)高锰酸钾(6)铁粉(7)氮气(8)氧化铁
4、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4)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课题
二、分子和原子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第二部分、习题
1、填空题
(1)物质的分子间有,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2)化合物的分子由种原子构成,单质的分子由种原子构成。
(3)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状态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 + B.碳 + 氧气
C.氧化汞点燃水点燃二氧化碳加热
汞 + 氧气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D.高锰酸钾点燃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3)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4)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
(5)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4、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3)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4)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5)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5、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
第二篇:2011初中化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负一氟氯和溴碘,负二氧硫负三氮。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 ② 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H2O=== 2H2↑+O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最多的元素是 O。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C、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a、写法及意义: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3)计算: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 c、箭号)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 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2%~4.3% 含碳量0.03%~2% 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盐 + H2↑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 + CuSO4 == Cu + 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1、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Cl-AgNO3 及HNO3 SO42-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加热CuO +H2O 2Fe(OH)3加热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 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pH值石蕊酚酞 酸性<7 变红色无色 中性 =7 紫色无色 碱性>7 变蓝色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 + 酸→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盐 + 碱→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 +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 NH4+与OH-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H+与CO32-;NH4+与OH-↓:Ag+与Cl-;CO32- Ba2+ 与CO32-;SO42-Ca2+与CO32-……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H+
1、指示剂;
2、活泼金属;
3、金属氧化物;
4、碱;
5、某些盐:CO32-盐
OH-
1、指示剂;
2、非活泼金属;
3、碱;
4、某些盐:Fe3+、Cu2+盐Cl-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SO42-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用HCl能产生使Ca(OH)2变浑浊的气体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Mg2+ 用OH-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能生成白色沉淀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NH4NO3 + NaOH=NaNO3 +NH3↑+H2O(2)大气污染:N2O、NH3、H2S、SO2(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H2O
第三篇:初中化学个性化教育练习
《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练习
第二章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植物光合作用B.食物腐败 C.钢铁生锈D.河水结冰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B、氮气C、人呼出的气体D、净化后的空气
3.在世界范围内,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是()
A.氮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水蒸气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4.给液体加热, 不能选用的仪器是()
A.试管B.量筒C.烧杯D.蒸发皿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B、氧化铝C、红磷D、铝箔
6.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A、有新的物质生成B、有气体放出
C、放热、发光D、有颜色变化
7. 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要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A.铝箔B.红磷C.木炭D.硫黄
8.小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该气体一定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9.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B.汽油挥发C.气球冲气体积膨胀D.铝箔燃烧
1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加热→氧气+汞D.铝+氧气 点燃→氧化铝
13.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6步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④③②①⑥B、③⑤④②①⑥1.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⑤③④②⑥①D、③⑤②④⑥①
1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33分,除19.(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9.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⑴写出仪器的名称:ABCDE
⑵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
①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
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③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⑤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20.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用符号表示
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集气瓶里预先要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符号表达式为:。
三、我会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4分,除反应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1.某同学要对化学实验室中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需要对室内气体取样,怎样用简单的方法从室外带仪器进入实验室中取出化学实验室里的气体样品?所需的用品为:
操作方法是。
22.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收集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你是怎样确定集气瓶已收集满气体?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放出实验桌上。
(5)加热过程中试管破裂,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写二条)、;实验结束时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写一条):;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3.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下图进行实验:
⑴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
⑵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⑶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大约占体积,剩余气体主要是气。
⑷已知: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固体),镁+氮气点燃→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填“能”或“不能”)
24. 为了探究酒精燃烧的现象,点燃酒精灯后,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 s~2 s后取出,请你继续帮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点燃酒精灯,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 火柴梗两端最先烧焦。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 感觉到热。说明酒精燃烧时有放出。
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说明酒精燃烧还生成25.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答: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那瓶气体是;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那瓶气体是和;木条燃烧没有明显变化的那瓶气体是;向使木条熄灭的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明显浑浊的那瓶气体是,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四、我会计算(本大题3分)
26.如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1/5,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5次,每次吸入空气1L,那么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呼吸所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升(L)?即为多少立方米(m3)?〔已知1cm3(立方厘米)=1ml(毫升)〕
第四篇:选修课本翻译及练习
登泰山记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5..对下列句中的“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始循以入 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汶(wén)水
济(jǐ)水
南麓(lù)
B.摴(chū)蒱
山巅(diān)
若偻(lóu)
C.瀑(pù)水
石磴(dèng)
石罅(xià)
D.徂(zǔ)徕
岱(dài)祠
须臾(yú)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 3.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 4.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
A.①②③用法都相同
B.①②③用法都不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用法不同
D.②③用法相同,①用法不同
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
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秋声赋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弥漫、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浓密丰美,树木青翠茂盛,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所用来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威力。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礼上往来 秋高气爽 皎洁 零落
B.豁然开朗 秋毫无犯 惨淡 烟霏 C.挺而走险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茏
D.丰富多彩 贻笑大方 凄切 针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悚然而听之
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
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
②其气栗冽 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一定要动摇它的精神,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二、古今异义
1、如赴敌之兵(兵 古:军队 今:士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 古:自然 今:天)
3、金铁皆鸣(金铁 古:兵器 今:金属名)三、一词多义
1、既
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2、金
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
于行用金(五行之一)
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
3、及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
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四、词类活用
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3、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
4、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练习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ǒnɡ)
潇飒(fēnɡ)
淅沥(xī lì)B.栗冽(lìn liè)
吹拂(fú)
肃杀(sù)C.杀戮(lù)
戕贼(qiānɡ)
黟然(mò)
D.飘泊(bó)
丘墟(xū)
渥然(wò)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 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B.佳木葱茏而可悦 C.物过盛而当杀
D.忽奔腾而砰湃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 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果实
6.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夷则为七月之律
A.常以肃杀而为心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杨烈妇传答案
1、D(固:坚持,固守)
2、B(B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们的”。A项第一个“则”是表假设的连词“那么”,第二个“则”是表承接的连词“就”。C项第一个“以”是表目的连词“来”,第二个“以”是介词“用”。D
项第一个“与”是动词“给”,第二个“与”是介词“跟”)
3、A(A句省略的是“县令”)
4、C(“不为贼”是“不做叛贼”之意)
5、C(其中③⑥句不能表现“深明大义”,有③⑥句的项不选)
6、C
7、D(“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误)
8、(1)夺取叛贼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重奖赏来激励敢于死战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2)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保卫城市,怎能忍心失去自己的身躯而变成叛贼的俘虏呢?(3分)(3)这本来是公卿大臣们也难以做到的事。(2分)9 B 10 C 11 A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答案
1、B(A犯错,B造访,C经过,D错。)
2、B(A“景气” 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B“足下” 古今意义相同,均是对别人的敬称,现不常用。C“静默” 古:指入睡;今:指不作声。D“天机” 古:天性;今:一般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3、A<A冬季(柳宗元《江雪》),B秋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C春季(范仲淹《醉翁亭记》)D夏季(欧阳修《醉翁亭记》)>
4、A(写春景是虚写)始得西山宴游记答案
1、C
2、A
3、A
4、B
5、B
第五篇: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总结与反思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总结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两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我有了许多体会和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对化学新教材的认识
新教材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
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强化了实验的探究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新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加强了科学与人类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新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的同时,渗透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等人类精神文明的教育,使科学知识与人文内容相联系,达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如“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做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
1、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把“生活世界”作为化学课程内容的范围。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化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
例如,学生提出为何擦亮了的铝饭盒蒸几次饭后又会变暗?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金属发生的缓慢氧化。
(2)新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是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
例如,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探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刻了,懂得了如何让可燃物充分燃烧,如何安全用火和灭火,大大提升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品位。
(3)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实施课堂教学。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不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活动方式。“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是一名化学,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落脚点。
2、积极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按教材内容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化”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个人思考,尝试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并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确保了评价的自身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