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时间:2019-05-15 13:5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篇: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禁止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3、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4、在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5、在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3、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

4、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5、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您已进入北部安全供水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全长3.2公里您已进入峡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全长4.3公里 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监督管理电话:12369

峡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

水域范围:峡口水库正常水位线(高程2340.2米)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和入库河流上溯1000米的河道。

陆域范围: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高程2340.2米)以上10~50米的范围,入库河流上溯1000米河道沿岸纵深50米(5年一遇洪水线)的范围。

峡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

水域范围:入库河流上溯1000米以上,一级保护区边界向上游延伸2000米的河道水域。陆域范围:入库河流上溯1000米以上,一级保护区边界向上游延伸2000米的河道沿岸纵深300~500米的范围。

北部安全供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

水域范围: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下游100米的河道水域,河道宽2米。陆域范围: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下游100米,河道沿岸纵深50米的范围。

北部安全供水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

水域范围:上边界为一级保护区边界上游2000米至下游边界200米的漫坝河水域,水域宽度为整个漫坝河。

陆域范围:沿漫坝河沿岸纵深范围1000米的范围。

第二篇:商丘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商丘市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表饮用水水源,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包括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位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黄河地表饮用水水源。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地表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负责,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情况。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地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投入,保障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财政、国土资源、公安、卫生计生、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工商、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目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县(区)、乡(镇)两级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表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对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公益性宣传。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表饮用水水源安全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举报。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公众举报平台,保护举报人信息安全,及时处理并回复结果。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第九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可以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饮水需要或水源变化,调整、修改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确认、调整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修改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划定应当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第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涂改或者擅自移动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

第三章 地表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第十二条 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体应当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第十三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第十四条 禁止运输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车辆和船舶穿越、进入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地表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或者与其相邻的道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运输危险化学物品、危险废物及其他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物料的车辆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水源。

第十五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隔离设施,实行封闭式管理。

第十六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居民生态搬迁方案和搬迁计划,对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进行搬迁。

第十七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网箱(坑塘、围堰)养殖、围堰(坑塘)种植、旅游、游泳、垂钓、洗刷车辆、堆放垃圾以及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或者其他可能污染地表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十八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进行农业种植和经济林开发。已有的农业种植应当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生态涵养林;经济林应当转变功能,改为生态涵养林。

第十九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坑塘、围堰)养殖、围堰(坑塘)种植、散养畜禽、旅游等活动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第二十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随意堆放垃圾。

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引到保护区外处理排放,或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后引到保护区外排放。

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生活垃圾全部实行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无害化处置。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暂存、堆放、转运易溶性、有毒有害废弃物;禁止设置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当采取防渗漏措施。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进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应当全部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第二十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饮用水环境质量和地表饮用水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加强对本辖区内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责任制,并督促落实;

(二)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规划,制订保护方案;

(三)对污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排除水污染事故隐患,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六条 饮用水水源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水源保护区巡查机制,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查处、制止、报告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

(二)实施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工作,及时清理、运输生活垃圾,及时封堵生活排污口;

(三)组织实施一级保护区生态搬迁计划,按时完成一级保护区内居民的搬迁任务;

(四)协助相关部门完成退耕还林、生态涵养林建设等水源地生态保护建设。

第二十七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规划,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方案;

(二)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合理布置监测断面,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安全监督和监测工作,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每月10日前向社会公开上月的水质监测信息;

(三)加大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移交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违法行为;

(四)监督企事业单位落实水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五)制定地表水源地保护工作目标,实施目标考核,提出奖惩建议;

(六)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二十八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统筹负责地表饮用水水资源供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表饮用水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应当统筹制订水量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计划,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先保证饮用水的供应;

(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合理布置水位、水量监测断面,加强水库水位、入库水量监测工作。在水库水位下降,水量危及供水安全时及时采取措施;

(四)应当做好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五)加强涉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种植业的监督管理,指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和科学施用农药、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或者综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畜牧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规划,科学合理的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指导、服务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三)公安机关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治安管理、危险品车辆通行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查处;

(四)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土地、矿产资源的使用审批和监督管理,审批事项应当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规定;

(五)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村镇建设管理、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监督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

(六)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生态涵养林、湿地保护区、生态隔离带规划及建设以及一级保护区内退耕还林还草;

(七)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监督监测和评价工作,并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介水传染病的监测预防,防止介水传染病病原体危害水源事故的发生。

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第三十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机制。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的安全监督和监测工作,定期进行研判,确保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

研判会商发现水量、水质不能满足取水要求的,应当及时查清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紧急处置不能扭转水量变小、水质变差趋势的,已影响到居民用水安全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取水单位临时改用备用水源。

因重大旱情造成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要求的,应当优先保证饮用水取水。

第三十一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机制。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监测、评估本行政区域内地表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

第三十二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应急处置机制。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地表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应急物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编制本单位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和演练工作。饮用水供水单位的应急方案应当报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备案。

有关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同时按照规定向饮用水水源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通报有关部门。

饮用水水源发生水污染事故,或者发生其他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或者切断污染源等有效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准备。

第三十三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环保约谈制度。市人民政府对不能有效履职,造成地表饮用水水源水质受到威胁或保护区内违法案件较多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约谈。

第三十四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跟踪监察制度。监察机关应当对相关部门履行饮用水水源保护职责以及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依法进行监察。

第三十五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公益诉讼制度。鼓励和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实施监督。

第三十六条 实行地表饮用水跨区联合执法制度。加强跨行政区域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协作机制,提高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水平。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和其他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法律和其他法规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损毁、涂改或者擅自移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并可处五十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

(二)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

(三)在地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网箱(坑塘、围堰)养殖、围堰(坑塘)种植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放养畜禽、洗刷车辆、堆放垃圾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地表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使用农药、化肥、含磷洗涤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化肥、含磷洗涤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使用含磷洗涤剂、高毒农药或者滥用化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按照规定收集或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向水体倾倒生活垃圾,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贮存、堆放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有毒有害矿产品和其他污染物,或者设置存放易溶性、有毒有害废弃物等污染物场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地表饮用水供水单位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由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供水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地表饮用水供水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制定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

(二)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启动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采取有关应急措施的。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环境保护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对地表饮用水水源进行水质、水量监测的;

(二)未按要求制定和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地表饮用水水源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三)发现破坏、污染地表饮用水水源的违法行为,或者接到违法行为的检举后不及时查处的;

(四)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供水安全受到威胁等紧急情况,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

(五)发生地表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未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水质信息的;

(六)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跨省、市、县(区)界河流的上下游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水行政等主管部门对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没有互通情况、采取措施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章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8年

日起施行。

第三篇:外协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下列给规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安全协议)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工地的规章制度。

二、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配戴和适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应急处理能力。

四、施工过程中与本单位密切配合,尤其是工续安排上。

五、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并积极参与事故抢救工作。

六、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各单位的成品保护,如有勋坏照价赔偿。

七、本工地安全生产的目标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八、本工地的规章制度: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穿防滑鞋。

2、施工现场不允许,酒后上班。

3、施工现场不允许,穿拖鞋,三角裤衩,被带背心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现场、生活区不允许大小便。

5、任何人不允许赌博、偷盗、流氓行为。

6、任何人不允许卖工地上的任何财物。

7、不允许有楼上向楼下仍任何东西。

8、施工现场地下室和室内装修时、必须使用36V一下安全电压照明。

9、生活区宿舍的卫生要有专人负责,宿舍照明要用36V一下安全电压,不得出现高压电,不得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热得快、不得撕拉乱接、不许生燃煤炉子,以防煤气中毒。

10、施工现场、生活区不得出现打架斗殴现象。

11、施工现场的无齿锯不得作为砂轮机使用,打磨任何东西。

12、不允许任何人,卖施工现场的任何东西。

13、未通过专职单位培训合格取得专业证书的人员,不允许开启施工现场的任何机具。

14、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5、外协单位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使用总包单位的机械、工具,必须争得总包方同意方可使用,否则发生安全事故自负。

16、施工人员下班时间、没事不准私自外出,希望外协单位对自己的工人进行安全、治安教育,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件。

八、安全文明施工违规处罚条例:

为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身安全,特制定以下违规处罚条例:

1、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冒者罚款50元。

2、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大便者罚款1000元。

3、进入施工现场穿拖鞋者罚款50元。

4、酒后不允许上班、否则罚款100元。

5、不经领导同意,随意使用非本工种机具者罚款100元。

6、打架、滋事者罚款2000元。

7、在宿舍内私自使用电器者、私拉乱接者罚款100元。

8、用施工现场的无齿随意打磨手持工具者罚款100元。

9、现场偷盗变卖他人和工地东西者罚款20000元,并清除工地。

施工方代表签字:

总包方代表签字:

2010年7月

附件一 现场文明施工行为规范

(1)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罚款50元,管理人员500元;(2)工作人员饮酒后进入施工现场,罚款50元;

(3)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必须节约用水,只开不关者罚款50元;(4)严禁私拉乱接违者罚款100元,因此发生事故后果自负;(5)严禁同甲方、监理项目管理人员顶撞,违者罚款100元;(6)严禁辱骂他人打架斗殴违者罚款1000—5000元;(7)现场工作人员接受客户(供货商、分包商)的宴请、礼品、回扣、罚款500元以上或予以辞退,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8)甲方为乙方提供的现场临时设备,乙方不进行检验及保修者,给予50—200元罚款

(9);非专业人员严禁使用各种工具,违者罚款20—50元;(10)室内大小便罚款1000元。

(11)由楼上向楼下扔东西者罚款1000元。

(12)施工现场卫生及废物每天清理、整理一次,废弃物堆放到指定位置,违反一次罚款100元;

(13)严禁一切偷盗行为,违者罚款2000元并交公安机关处理;(14)宿舍被子叠放整齐,宿舍卫生保持干净每天打扫,违者按床、次罚款20元;

(15)外出工地寻衅滋事者一切后果自负。

附件二

安全生产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范、规定和标准经双方协调一致,签订本合同,并严肃执行。

合同起止日期:自进场之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全部施工内容完成。安全生产内容

一、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二、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三、乙方进场后要接受甲方各种安全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并落实到施工人员。

四、施工中,乙方要按照甲方交底要求组织施工,并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检查,消除各种隐患。对较大隐患应及时通知甲方现场主管人员进行解决。

五、甲方负责平日的检查指导工作,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隐患,乙方必须按照该要求坚决执行,对重大隐患予以停工整改,乙方应无条件配合实施。

六、重要部位的防护(如:外檐脚手架、竖井架及各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要有记录。

七、所有进场民工,要求身体健康,严禁使用童工。对乙方招雇的人员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残疾等人员造成的工伤事故,由乙方承担事故赔偿及法律责任。

附件三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书

一、劳务分包组应指定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施工队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并签订责任书。

二、施工现场的施工队长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及施工现场工作面的消防安全的检查监督工作。

三、劳务分包组在进场试工前与要

四、搞好本施工队班组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做到文明施工,明确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实的实处。

五、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烟火。

六、施工中,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类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明火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

七、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前,必须向工地现场办公室办理申请,备好消防器材,明确专人监护。

八、施工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三懂四会”,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

九、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易燃、易爆物品要分类存放,由公司专人管理,劳务分包组配合搞好此项工作。

十、凡因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书》等要求,出现的一切事故,均由该劳务分包组和个人负责,并视其情节轻重送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处理。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2013年3月 日

第四篇: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环函[2009]33号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中有关问题的请示》(黔环呈

[2008]100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上述规定中“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并非特指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也应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其他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存在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即使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水污染物经城市排污管网转移至保护区外处理排放,仍存在事故性排放的危险,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原则上不应审批此类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部

2009年2月6日

第五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由于高压电气设备在构造和技术上的复杂性,在其上工作对检修质量要求相当严格。电气检修人员处身于具体的带电环境中,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强电场对工作安全的威胁将时时存在。所以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工作,必须有严肃的纪律约束、严格的工作组织和充分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证。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定内容如下。

(1)执行命令。执行命令包括书面的工作票、口头和电话的各种命令形式。这是一种不可随意变更的纪律手段。

(2)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对人员数量有最低限定,即必须保证至少有二人在一起工作。其目的,既是为了配合工作完成任务,也是严格履行安全监护职责的条件。(3)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这是电力安全工作得以实施的核心内容。不论是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是不停电的工作,还是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时的事故处理,都必须充分落实安全措施,保证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完善可靠。

下载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