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勒泰市2011年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情况
阿勒泰市2011年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建设基本情况
阿勒泰市2011年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有5座水库,分别是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小(2)型水库是库布水库。
一、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建设进度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2011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5座水库放水涵洞、大坝填筑、土工膜的铺设及砂砾石垫层填筑已完成,正在浇筑砼面板,到2011年11月初完成主体工程,达到蓄水条件,2012年6月水库施工全部按期完工。
(二)规划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责任制,阿勒泰市市政府于2008年成立了以市委副市长为组长,水利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纪检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水利局同时也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机构。
(2)全面建立责任制
1、项目责任人明确情况
市5座水库已逐库明确了市政府和市水利局建设单位两级责任人。
2、责任书签订情况
市政府与水利局签署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书》,全面建立了以市政府行政负责制为核心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
(三)前期工作
(1)安全鉴定、审定和核查情况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审定和核查工作,鉴定组织、承担单位资质、鉴定程序符合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要求。5座小(1)型水库安全鉴定成果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进行核查,核查工作组织形式及程序符合水利部《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项目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
(2)初步设计及审查、复核、审批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全部完成初步设计工作,设计单位资质符合要求。5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由自治区水利厅审查、自治区水利厅批复,已全部完成。
(3)技施设计审批情况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技施图集由地区水利局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后,交给施工单位实施。
(4)设计变更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水库正在实施,目前不存在设计变更。
(5)前期工作质量
通过大坝安全鉴定,基本查明了水库存在的主要病险问题,为下一步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鉴定成果质量总体上满足要求,鉴定结论和核查结论基本一致,结论基本准确、全面。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基本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的要求,经济技术指标控制较合理,设计质量总体上满足要求。初步设计报告基本上能够响应核查意见,对水库存在的病险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设计方案基本可行,工程概算较合理。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生因前期工作质量原因引起的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
(四)建设管理
(1)“三项制度”执行情况
1、项目法人责任制
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都已由市政府或部门按照规定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大体上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
2、招标投标制
已下达资金的5座水库施工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基本上按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投标选定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资质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具备履约能力,并兑现投标承诺。没有发现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情况。
3、建设监理制
已下达资金的5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全部实行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基本上能够按有关规定开展监理工作。
4、合同管理制
5座水库都签订了设计合同,项目都签订了施工、监理合同。合同基本上能够得到严格履行,合同执行较规范。
5、工程施工
施工单位施工资质符合规定,每座水库除险加固都设立项目部及相关机构,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项目部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并且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在工程施工期间没有更改建设内容及学、降低建设标准等情况。
(五)资金筹措与使用情况
(1)资金筹措方案
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概算3184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中央补助资金、自治区配套和地方配套资金。同时自治区各级政府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财政状况继续配套地方建设资金。
(2)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目前,库尔尕克托汗水库、巴山水库、克孜窝依水库、萨斯克巴斯陶水库、“2817”水库5座病险水库下达了建设资金,工程总批复概算318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10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680万元,都已全部到位。
(3)资金使用管理
建设资金都按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管理使用,专款专用。已实施项目的中央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主体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实施项目没有发生挤占、挪用、滞留等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
(六)工程质量与安全
工程建设管理始终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时刻绷紧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这根弦。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全部由地区水利局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建设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层层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把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自治区水利厅多次对在建病险水库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大检查和专项检查。目前,没有发生较大的质量事故。
(七)水管体制改革
我市病险水库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批复水管体制改革方案。公益性部分基本经费基本;维修养护经费也基本到位。
二、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情况
我市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库布水库,该工程初步设计自治区水利厅已批复,并且已下达166万元的资金,计划2012年3月进行招标工作及实施,2012年完工。
三、专项规划内病险水库验收情况
东方红和工农兵2座水库已基本完成工程施工任务,阶段验收已完成,正在积极准备竣工验收工作。
第二篇:安徽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安徽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0-04-20 来源: 作者:
安徽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皖水农〔2008〕15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07〕69号)精神,规范我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根据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省级计划的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病险小型水库按照国家、省有关办法执行。
第三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具体建设程序分为:大坝安全评估、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
第四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执行水库工程建设各类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第五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要做到“除险加固一座,竣工验收一座,发挥效益一座”。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省水利厅是全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为:
1、按照《安徽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要求,会同省有关部门提出实施建议计划。
2、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协调落实省级补助资金;督促市、县(市、区)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3、负责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市)的病险小
(一)型水库初步设计审批。
4、对全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
第七条 市水利(水务)局按管辖权限对本市境内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行使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市病险小型水库安全评估的技术指导和资料复核。
2、负责本市病险小
(一)型水库初步设计审批,负责或委托有关县(市、区)水利(水务)局进行小
(二)型水库初步设计审批;并报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核备。
3、按照省下达的投资计划,提请市人民政府协调落实市级配套资金,督促县(市、区)落实配套资金。
4、批准本市小
(一)型水库开工报告。
5、负责全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指导、督促施工进度、质量监督检查和招标管理等。
6、负责组织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和竣工验收,指导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第八条 县(市、区)水利(水务)局按管辖权限对辖区内病险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其主要职责是:
1、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辖区内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安全评估、初步设计编制等前期工作。
2、受市水利(水务)局委托,审批辖区内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
3、按照省下达的投资计划,提请县(市、区)人民政府协调落实配套资金。
4、办理辖区内小型水库质量监督和小
(一)型水库开工报告报批手续,批准本辖区内小
(二)型水库开工报告,负责辖区内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5、经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统一的项目法人。督促项目法人做好以下工作:(1)组建现场管理机构;
(2)做好招标投标工作,认真签订并执行好各类建设合同;(3)组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
(4)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6、负责组织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和竣工验收。
第三章 前期工作
第九条 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前,必须按照《安徽省小型水库安全评估办法(暂行)》(皖水农〔2007〕126号)要求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工作由各县(市、区)水利(水务)局组织,各市水利(水务)局进行业务指导。安全评估资料经市水利(水务)局复核后,报省水利厅核备。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安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制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按照省水利厅制定的《安徽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指导意见》(皖水基〔2007〕142号)要求编制。编制单位必须具有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第十一条 市水利(水务)局要加强辖区内病险小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建立病险小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责任制度,将前期工作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含三级)水利水电施工承包资质。第十三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必须具备水利水电工程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第十四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实行合同管理。总投资额低于100万元的水库,经报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可以捆绑公开招标。因规模较小不适合招标的监理、设备、材料等项目,可以采用捆绑式招标或竞争性谈判选择承包单位,实行合同管理。
第十五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招标工作由项目法人委托代理机构进行。项目法人代表按照规定将招标备案报告及有关附件报市水利(水务)局备案,并发布招标信息。除招标人代表外,评标专家从省、市评标专家库(评委库)中随机抽取,应以水利专家为主。招标工作行政监督由市水利(水务)局负责。第十六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项目法人已组建,内设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
2、初步设计已批准,项目法人与设计单位已签订供图协议,且施工图设计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3、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已确定,首付资金已落实;
4、已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5、施工、监理单位已经确定,施工、监理合同已签订;
6、施工准备及相关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第十七条 初步设计重大变更,应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水利(水务)局必须及时逐级报送建设统计报表,报送时间为每月15日和30日,分两次将工程开工、资金到位、完成情况等按基建报表要求报送,工程形象进度表达应明确、详实、直观,施工中出现的非常情况应及时专题报告。
第五章 质量管理
第十九条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和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的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工作由市水利(水务)局负责,各市可参照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质量监督办法。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单位应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大坝、溢洪道、放水涵等主体工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坝高大于15米、涉及大坝截渗和有泄放水建筑物拆除重建的工程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竣工检测(在实施过程中提前介入检测),检测结果作为竣工验收依据。
第二十一条 质量检测单位应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确定,检测方案应报改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单位核定。
第六章 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列入省计划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按照省、市县各50%的比例分担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各县(市、区)可采取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招商引资和“一事一议”等办法筹措资金。第二十三条 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部分,根据财政厅、水利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利基本建设地
方自筹资金核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2〕723号)精神,可折算成配套资金,计入工程总决算。
第二十四条 项目法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负总责,加强对现场管理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严格按照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1995〕45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等对资金进行分项目核算和管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
第二十五条 各项目法人应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务检查和审计部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结果要上报上级水行政等有关部门核备。
第七章 工程验收
第二十六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必须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的严禁蓄水。
第二十七条 单位工程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第二十八条 水库工程竣工验收前,相应资料必须准备齐全。
第二十九条 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由市水利(水务)局主持进行;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由县(市、区)水利(水务)局主持进行,市水利(水务)局派员参加。
第三十条 竣工验收由项目法人向县(市、区)水利(水务)局申请,并抄报市水利(水务)局。县(市、区)水利(水务)局应于验收前七天通知市水利(水务)局。
第八章 建后管护
第三十一条 各地在开展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明确管护责任,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十二条 小
(一)型水库应做到“五有”,即有管理组织和专职管理人员,有管理设施,有管理规章制度,有必要的交通、通讯设施,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
第三十三条 小
(二)型水库应做到“三有”,即有管理组织或专职管理人员,有管理运行规章制度,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
第三十四条 完成除险加固并已消除险情的水库,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〇〇八年四月九日
第三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管理办法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发改办农经[2005]806号
2005-04-26
法规名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发改办农经[2005]806号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2005.04.26
修改日期:
法规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对建设和资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2003年8月1日前后分别执行水管〔1995〕86号、水建管〔2003〕271号),通过规定程序确定为三类坝的水库,属病险水库。
第三条要按照病险程度和重要程度,将本流域和本地区的病险水库进行合理排队,优先安排与防洪保安关系密切的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要集中投资,加强管理,抓紧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尽可能缩短建设工期。
第二章前期工作
第四条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管理。
1、安全鉴定:在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中,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根据《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对水库进行安全评价。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安全鉴定。
2、安全鉴定核查:中央补助投资的病险水库,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将安全鉴定成果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及相应的核查承担单位(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水电病险工程治理咨询研究中心五家单位之一),由核查承担单位核查后提出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确认后印送地方。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必
须具体指出大坝病险的部位、程度和成因,不得涉及与大坝安全无关的内容。
3、项目审批:病险水库必须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鉴定,并在履行建设程序后安排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含2亿元)以上或总库容在10亿立方米(含10亿立方米)以上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必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此项工作中,要充分论证加固的必要性,根据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明确建设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内容编制初
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要与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指出的问题相对应,超出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的建设任务,一
律不得列入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初步设计在其概算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后,由水利部审批。
总投资2亿元以下且总库容在10亿立方米以下的大中型和单位库容(每立方米)建设投资大于4元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直接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同上所述。其中: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步审查
意见,经流域机构复核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抄送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其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审批程序,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确定。
第三章项目和计划申报
第五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计划要按照管理权限逐级申报,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
查后,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
第六条申报项目和计划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1、大坝安全鉴定书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出具的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报告。
2、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投资的承诺文件。
4、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进度。
5、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所在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名单。
6、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建议。
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根据国家财力和全国水利建设任务,综合平衡后,按照量力而行和区分轻重缓急的原
则,考虑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情况,对各省上报的项目进行研究,联合下达项目投资计划。
第四章建设投资
第八条各地要对各个渠道承诺的配套投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投资按时、足额到位。各省在报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计划建议的同时,要将上年的项目建设配套投资到位和完成情况一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
第九条凡经稽察、审计发现地方配套资金不按承诺文件到位,将视情况停止对该项目的中央补助投资。
第十条中央补助投资全部用于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建设,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第五章建设管理
第十一条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
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主任令第3号)及有关规定,加强计划管理和财务审计。
第十二条凡进行施工的项目,必须有经过批准的施工设计方案,严禁边施工、边勘察、边设计的“三边工程”。
第十三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各阶段工作必须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勘察、设计、施工和
监理任务,要由具有甲级或乙级(大型水库必须是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各单位要严把质量关,对因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承担责任,避免加固工程完成后再发生病险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按
期完工。
第十五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和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04〕68号)的有关规定,严格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送水利部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中央补助投资项目的工程实施情况及所辖地区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
情况定期上报水利部,水利部整理、汇总后,于当年12月31日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七条水利部对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水利部建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销号公告制度,落实除险加固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加固一批,公告一批,销号一批。
第十九条在项目实施阶段,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国家规定的落实、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及使用、合同执行管理等情况,对违反规定和存在问题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有关单位
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七章建后管护
第二十条加快改革,加强管理。各地在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水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方案,与加固工程同步实施。要通过提高效率、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费用等办法,降低管理成本。要明确管护经费渠道,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奖惩办法,加强和改善对水库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水库管理的良性体制和机制。
第二十一条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完善各项工程管理措施,确保大坝安全。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负责解释。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2005年4月26日起施行,与本办法相矛盾的其它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
我县现有在册水库187座,其中,中型水库13座;小
(一)型水库20座;小
(二)型水库154座。全县水库控制流域总面积1123.12km2,总库容3.08亿m3,兴利库容1.7亿m3,设计灌溉面积100万亩。由于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经济、社会及技术条件影响,普遍存在标准不够、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加之长期运行、投入不足等因素,水库建筑设施老损严重,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为切实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XX〕69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优先安排险情较重水库、防洪重点水库和水库管理体制较完善、乡镇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性高且配合到位的原则,逐年解决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不断降低水库病险率。到2011年汛期前,计划完成4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32座。
二、实施计划
(一)工程计划。2011年汛期前,完成幸福坝、独龙背、王南集、林庄4座小
(一)型和二郎、藕河、海宝、桥塘、赵瓦、梁大堰、沈岗、樊祠、戚堰塘9座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1年汛期前,完成魏老河、明城2座中型水库,黄花山、西家坝、龙头堰、东方红、三十头5座小
(一)型水库和藕背、斗镇、傅大坝、罗巷、钱岗、童堰、龙王塘、跃进坝、韩岗、观美10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1年汛期前,完成龙门寺中型水库和石牛背、农冲坝、彭老堰、青年、黄家坝、陆家坝、李达背、黄老堰、陈岗大坝、李岗、张大堰、张大塘、陶圩坝13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上述工程计划将根据水库运行管理及资金到位等情况,在具体实施时作适当调整。
(二)投资计划。根据任务安排,经初步测算,3年需完成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1.76亿元,其中,省级以上1.29亿元、市级配套0.235亿元、县级配套0.235亿元。2011年汛期前,完成投资1858.28万元,其中省级929.14万元、市级配套464.57万元、县级配套464.57万元;2011年汛期前,完成投资906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6881万元、市级配套1089.5万元、县级配套1089.5万元;2011年汛期前,完成投资667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5075万元、市级配套797.5万元、县级配套797.5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具体负责全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事权一致,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责任。县水务局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的法人,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负总责。中小型水库和小
(一)型水库的责任主体为县水务局;小
(二)型水库的责任主体为所在地乡镇政府。水库所在乡镇(区)要积极参与、配合工程建设,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按时完成任务。
(三)积极筹措资金。县发改、水务、财政等部门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对我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整合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省里统一要求,测算地方配套资金数,分列入县财政预算。
(四)强化工程建管。一是严格法人组建。县水务局负责组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力量必须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二是规范项目招投标。县发改、水务、财政、监察、招投标中心等部门要加大招投标工作监督力度,严格招标程序,可采取邀标和议标等办法,确保招标质量。三是严格工程监理。通过招标,确定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规范监理行为,严格按合同规定,认真抓好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监理工程师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旁站监理和平行检测的有关规定,确保监理效果。四是严格工程合同。要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做好建设管理工作,参建各方要严格履行合同。五是强化工程质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质监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竣工检测的有关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六是规范资金管理。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履行资金使用报批手续,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五)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县水务局要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充实力量,做好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安全评估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组织编制、审批和项目建设的组织指导、运行管理等工作;县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投资,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计划下达等工作;县财政局要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县新闻媒体要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审计、检查,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六)强化水库管理。认真贯彻水利部《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确保小
(一)型水库做到“五有”,即有管理组织和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有管理设施,有管理运行规章制度,有必要的交通、通讯设施,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小
(二)型水库做到“三有”,即有管理组织或专职管理人员(重点水库不少于2人,一般水库不少于1人),有管理运行规章制度,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
为了进一步落实对小型水库的管理,在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由县水务部门与乡镇、村签定小型水库共建共管及收益分配的协议书。根据上级要求和外地做法,县政府要求,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结束后,小
(一)型水库原则上全部收归县水务局直接管理;小
(二)型水库收归乡镇(区)直接管理。县水务局和乡镇(区)要及时落实管护人员,做好水库日常管理、水面经营和灌溉供水等工作。
第五篇:山东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办法
山东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验收工作,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结合山东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需进行除险加固的所有小型病险水库。
第三条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一般可分为分部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竣工验收前可以参照有关规定进行专项验收(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档案等)和阶段验收(、主体工程等)。分部工程验收为法人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专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为政府验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现场检查、参加验收活动、对验收工作计划与验收成果性文件进行备案等。
第五条 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质量,检查工程档案是否齐全,对工程做出全面评价;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及时移交工程;查验竣工决算及审计结论,检查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使用管理是否规范。
第六条 验收工作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有关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设计变更、修改文件,施工合同,监理签发的施工图纸和说明,设备技术说明书等。
第七条 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 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单元工程、分部工程等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第八条
竣工验收时必须要有质量评定意见
1、按照水利行业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进行质量评定。
2、必须有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第九条 通过验收的加固工程,其验收结论为合格。不合格工程不得通过验收。第十条 验收工作由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结论必须经2/3以上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原则上由验收委员会协商确定。主任委员对有争议问题有裁决权,若有1/2以上的验收委员会成员不同意裁决意见时,应报请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第十一条 验收委员会必须在验收成果文件上签字,若有保留意见应在验收鉴定书中明确记载并签字。
第十二条 验收委员会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的,应当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处理有关问题,完成整改,并按照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第十三条 验收资料由项目法人负责统一制备。参建有关单位应按附录A的格式要求及时完成报告编写和资料查备工作,及时提交项目法人统一印制。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应当提交真实、完整的验收资料,并对提交的资料负责。验收所需提供、备查资料详见附录B。
第十四条 验收所需费用列入工程概算,由项目法人列支 第十五条
第二章 分部工程验收
第十五条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该分部工程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且质量全部合格。
第十六条 分部工程验收由验收工作组负责,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或监理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每个单位以不超过2人为宜。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单位审核备案。第十七条 分部工程验收的主要工作是:鉴定该分部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第十八条 分部工程验收会一般工作程序: 1.检查工程。2.召开验收会议。1)宣布验收会议程; 2)宣布验收工作组成员名单;
3)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汇报; 4)观看工程声像、文字资料;
5)协调处理有关问题,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签证”; 6)验收工作组成员在“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十九条 分部工程验收的成果是“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其格式见附录C。鉴定书原件不少于4份,暂由项目法人保存,竣工验收前分送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等有关单位,并按要求存档。
第二十条 分部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成果是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竣工验收标准制备。
第三章 竣工验收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应在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视加固工程项目情况运行一段时期,并应在完工后6个月内进行。第二十二条 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加固工程设计批复的全部内容。2.竣工决算报告须经过有关部门审计。
3.加固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的要求。4.管理设施及附属设施符合有关规范及正常运行管理要求。5.必须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6.技术档案基本齐全完整。
第二十三条 竣工验收工作由竣工验收委员会负责。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竣工验收工作由所
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竣工验收工作由所在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竣工验收委员会由有关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水库主管部门、质量与安全监督部门、投资及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参加验收委员会,但应列席验收会议,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的质疑。
第二十四条 项目法人应及时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报告,提前将竣工验收资料送达验收主持单位。验收主持单位审查是否具备验收条件,并拟定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委员会成员单位等有关事宜。在竣工验收5天前,项目法人应将有关验收资料送达验收委员会成员单位各1套。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自收到申请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 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审查竣工验收有关工作报告;检查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鉴定加固工程质量;查看竣工决算报告及审计结论;检查工程档案资料;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第二十六条 竣工验收会一般工作程序:
1.召开预备会,听取项目法人有关验收会准备情况汇报,确定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名单。2.检查工程。3.召开验收会议。1)宣布验收会议程;
2)宣布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名单;
3)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工作报告; 4)观看工程声像、文字资料;
5)分专业技术组讨论并形成各专业技术组工作报告;
6)听取各专业技术组工作报告,协调处理有关问题,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
7)竣工验收委员会委员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8)被验收单位代表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二十七条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验收委员会可采取停止验收移交等措施,并及时报验收主持单位。第二十八条 竣工验收的成果是“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D。“竣工验收鉴定书”是项目法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凭据和工程移交的依据。自鉴定书通过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由验收主持单位行文发送水库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
第二十九条 “竣工验收鉴定书”原件的份数,应满足验收主持单位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监理等单位各1份的需要。第三十条 竣工验收遗留问题,由竣工验收委员会责成有关单位妥善处理。项目法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竣工验收鉴定书的要求处理竣工验收遗留问题和完成尾工,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和尾工完成并通过验收后,项目法人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第三十一条 项目法人与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不同的,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应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工程移交后,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接后续的相关质量责任。项目法人已经撤消的,由撤消该项目法人的部门承接相关质量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未规定之处,各市可参照水利部有关验收和质量评定的规定规程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录A: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本报告由项目法人提供)1.1 工程概况
包括工程位置;立项、加固设计批复文件;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主要技术特征指标;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工程布置;工程投资;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1.2 工程建设简况
包括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主要工程开工和完工日期;主要工程施工过程;主要设计变更;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施工期防汛度汛等。
1.3 专项工程和工作
包括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工程建设档案。
1.4 项目管理
1.4.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包括项目参建单位(项目法人、项目代建机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机构、移民安置机构、建设协调机构等设置和工作情况。
1.4.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1.4.3 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包括批准概算与实际执行情况;计划安排;投资来源、资金到位及完成情况。
1.4.4 合同管理:主要反映工程所采用的合同类型、合同执行结果、对工程分包的管理等。包括设计、监理等合同。
1.4.5 材料及设备供应:主要反映石料、土沙料、水泥、油料、电力及主要设备等的供应方式,材料及设备供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工程完成时是否做到工完料清。
1.4.6 资金管理与合同价款结算:包括项目法人筹资方式、资金筹措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合同价款的结算方法和特殊问题的处理情况、至竣工时有无工程款拖欠情况。
1.5 工程质量:包括工程参建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主要项目设计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实际达到的标准、分部工程质量数据统计、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处理情况、质量等级评定等。
1.6 安全生产与文明工地:工程参建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文明工地建设、环境保护、安全事故与事故处理等。
1.7 工程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和专项验收等情况。1.8 历次验收、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1.9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工程移交等内容。1.10 工程加固初期运行及效益:初期运行情况、效益和工程检查观测等资料分析。
1.11 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与竣工审计情况:竣工决算编制情况、工程审计结论提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
1.13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1.14 工程尾工安排 1.15 经验与建议 1.16 附件:
项目法人的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加固设计批准文件及调整批准文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本报告由施工单位提供)
2.1 工程概况:简要说明本单位所承担的工程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
2.2 工程投标:包括投标过程、投标书编制以及合同签订等。
2.3 施工进度管理:阐明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进度以及分阶段施工进度安排(附施工场地总布置图和施工总进度表),分析工程提前或推迟完成的原因;主要项目施工情况等。
2.4 主要施工方法:阐明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及解决情况。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应用于本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施工科研情况等。
2.5 施工质量管理:阐明本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实施情况,质量事故及处理,工程施工质量自检情况等。
2.6 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合同中有关安全生产规定,阐明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及处理情况等。
2.7 合同管理:阐明工程合同价与工程实际价款结算,简要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工程分包管理、工程款到位情况及工资拖欠情况等。2.8 经验与建议 2.9.1 附件
2.9.1 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主要工作人员包括施工单位以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负责人和内设机构负责人。
2.9.2 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施工设备以及质量检测设备等。
2.9.3 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主要是承担本工程建设有关或有影响的事件。
2.9.4 技术标准目录:施工中使用的技术标准。3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本报告由设计单位提供)
3.1 工程概况:简要叙述工程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等。
3.2 工程加固设计要点:简述工程规划、加固设计方面的技术指标和特点。3.3 工程设计审查意见落实:有关主管部门对加固设计的审查意见,重点叙述审查意见中要求在施工阶段研究或解决的设计问题是否解决。
3.4 工程标准:指有关质量标准的设计值、国家或行业标准中的指标、合同指标、工程实际达到的指标,需进行必要的比较。当工程实际达到的指标不满足设计或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时,应简述设计方面的意见。
3.5 设计变更:指施工过程中与批准的加固设计之间的变化,重大设计的变更缘由。
3.6 设计文件质量管理:主要是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是否满足设计合同约定的标准,是否存在由于设计造成的工程返工或质量问题。3.7 设计服务:设计任务的获得、设计合同有关义务的履行、现场设计服务等。3.8 工程评价:从设计方面评价工程加固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9 经验与建议 3.10.附件
3.10.1 设计机构设置和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主要工作人员包括设计项目经理,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等。
3.10.2 工程设计大事记:设计变更、审查批复等较大事件。3.10.3 技术标准目录:加固设计所依据的国家或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本报告由监理机构提供)
4.1 工程概况:简要叙述工程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等。
4.2 监理规划:监理规划及监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组织机构的设置、主要监理方法和主要监理设备等。
4.3 监理过程:监理合同的执行情况;工程投资、质量和施工进度控制情况;合同和信息管理”情况;监理机构对参建工程各方之间的关系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争议协调解决的情况。
4.4 监理效果:对工程投资、质量、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和加固建设信息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5 工程评价:对工程设计、质量、进度、安全进行综合评价。4.6 经验与建议 4.7 附件 4.7.1 监理机构的设置与主要人员情况表:主要工作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相应分工和执业资格证号等。4.7.2 工程建设监理大事记 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本报告由运行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提供)
5.1 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等。5.2 运行管理: 主要是工程验收交接后对工程运行管理的规划等,包括规章制度建立、管理人员确定与培训、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来源等。
5.3 工程初期运行:加固后工程试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观测情况,工程发挥的效益情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意见等。5.4 工程检查和监测资料分析 5.5 意见和建议 5.6 附件
5.6.1 管理机构设立的批文
5.6.2 机构设置情况和主要工作人员情况 5.6.3 规章制度目录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本报告由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提供)
6.1 工程概况:简述工程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等。6.2 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工作的分工和工作方式等。
6.3 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国家和行业规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运行情况检查等。
6.4 工程项目划分确认:项目划分的确认和主要依据。6.5 工程质量检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情况。
6.6 工程质量核备与核定:核备和核定了哪些工程项目的质量。当持有质量方面的异议时,有关方面如何纠正。
6.7 工程质量事故和缺陷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发生过质量事故,主要质量缺陷及处理情况。
6.8 工程项目质量结论意见:对工程质量进行总体评价。6.9 附件
6.9.1有关该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人员情况表:包括专职和兼职质量监督员职称和专业。
6.9.2 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意见(书面材料)汇总 工程安全监督报告
(本报告由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提供)
7.1 工程概况:简述工程位置、工程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等。7.2 安全监督工作:安全监督工作的分工和工作方式等。
7.3 参建单位安全管理体系:依据国家和行业规定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运行情况等,还包括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等复核。7.4 现场监督检查情况
7.5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情况: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处理情况等。
7.6 工程安全生产评价意见:对工程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总体评价。7.7 附件
7.7.1 有关该工程项目安全监督人员情况表:包括专职和兼职安全监督员的职称和专业等。
7.7.2 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督意见(书面材料)汇总工程建设大事记(由项目法人提供)
8.1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主要记载项目法人从委托设计、工程招标,直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过程中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包括有关批文、上级有关批示、设计重大变化、主管部门督导检查、有关合同协议的签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会议、施工期度汛抢险及其他重要事件、主要项目的开工和完工情况、历次验收等情况。8.2 工程建设大事记可单独成册,也可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附件。
附录B: 竣工验收资料
1、应提供的资料
1)参建各方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报告(见附录A)和项目法人提供的验收鉴定书(初稿)。2)拟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的建设安排及拟完成工期、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提供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报告 4)移民安置、档案等其它有关资料 5)重大技术问题专题报告 6)工程调度运用方案
2、应准备的备查资料
1)安全鉴定(技术认定)材料、加固设计文件(含设计联系单)及主管部门批复文件、工程建设综合信息卡; 2)竣工图纸;
3)参建单位有关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征地移民有关文件;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发包合同及协议书;
4)工程项目划分及单元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5)外观质量评定资料; 6)工程建设监理资料;
7)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及检测资料,中间产品质量检测及质量评定资料; 8)阶段验收鉴定书、专项验收有关文件、有关参建单位的建设管理的原始资料; 9)竣工决算报告及有关资料,竣工审计资料; 10)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技术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11)其它有关资料(包括初期运行有关资料);
附录C: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
编号:
××××××工程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由项目法人或监理机构负责填写。
二、本表所填内容均为本分部工程相关资料。
三、本表书写材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可使用打印件。
前言(包括验收依据、组织机构、验收过程、验收工作组组成、验收时间、地点等)
一、分部工程开工完工日期
二、分部工程建设内容
三、施工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四、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五、拟验工程质量评定(包括单元工程、主要单元工程个数、合格率和优良率;施工单位自评结果;监理单位复核意见;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意见)
六、验收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
七、结论(包括对工期、安全、质量的总体评价。验收结论中的质量方面结论应填写工作组多数成员评价意见)
八、保留意见(保留意见人签字):有保留意见时,应当明确记载
九、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表
十、附件
遗留问题处理记录:遗留问题处理完成后,应形成“遗留问题处理记录”,并作为附件补入归档的分部工程验收鉴定 注:页面不够时,可加页。
附录D
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
××××××工程竣工验收
鉴
定
书
××××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
****年**月**日
前言(包括验收依据、主持单位和参加单位、验收的时间、地点和简要过程等)
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
(一)工程名称及位置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
(三)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1、工程立项、设计批复文件(包括审批机关、时间、文件名称和文号等)
2、设计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工期
4、工程投资及投资来源
(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包括项目法人、项目代建机构、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参建单位多的可附表)
(五)工程施工过程(包括工程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主要项目的施工情况及开工和完工日期、主要设计变更和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案等)
1、主要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2、主要设计变更
3、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情况
(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包括竣工验收时工程形象面貌、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批准设计工程量对比等。)
(七)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包括移民安置管理体制、批准征地、移民数量,实际完成量等)
(八)水土保持设施(包括设计和完成情况)
(九)环境保护工程(包括设计和完成情况)
二、工程验收及鉴定情况(验收、鉴定的类别名称、主持单位、时间和主要结论等)
(一)分部工程验收
(二)阶段验收
(三)专项验收
(四)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如没有该项可不写)
三、历次验收及相关鉴定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包括专项验收、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等)
四、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监督(监督单位、过程、工作人员等)
(二)工程项目划分(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
(三)工程质量抽检(包括竣工验收委员会要求的质量抽检)
(四)工程质量核定(质量监督机构核定的质量等级情况)
五、概算执行情况
(一)投资计划下达及资金到位
(二)投资完成及交付资产
(三)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
(四)结余资金
(五)预计未完工程投资及预留费用
(六)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编制
(七)审计
六、工程尾工安排(包括尾工名称、实施单位、完成时间和验收单位)
七、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
(二)工程移交
八、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一)初期运行管理
(二)初期运行效益
(三)初期运行监测资料分析
九、竣工技术预验收(若该项没有可不填写)
十、意见和建议(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对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等)
十一、结论:包括对工程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基本完成、完成、全部完成);工程质量(合格、不合格);财务管理(基本规范、规范、不规范);投资控制(基本有效、有效);竣工决算(已通过审计);专项验收(已通过验收);工程初期运行(基本正常、正常、存在问题);效益发挥(初步 发挥、已发挥;良好或显著;社会和经济)等作出明确的评价。
最后结论: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十二、保留意见(应有本人签字)
十三、验收委员会委员和被验单位代表签字表
十四、附件: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