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题库(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13: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资源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资源题库》。

第一篇:水资源题库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总量多,人均少

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3)年内、年际变化大

4)水污染问题严重

5)河流含沙量大

6)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7)地下水开采过量

荒漠化防治: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的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溶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等

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水利规划是指为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制定的总体安排

水资源规划则主要指在统一的方针、任务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再调整,协调防洪抗旱、开源节流、供需平衡以及发电、通航、水土保持、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方面的关系,评价方案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目标包括整治和兴利两类: 整治:对河道、湖泊、水库、渠道、滩涂、湿地等天然和人工水体的淤积、萎缩和退化等问题的治理,进行生态保护和重建,制定污水排放控制标准和生态保护准则;兴利:通过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推进水资源充分利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用水需求。

水资源的可在生性: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能够通过水资源循环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再生,周而复始的重复利用的特征。

水资源可在生能力:自然再生能力和人工再生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环境承载能力:在一定水域内,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多目标规划就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相容的规划目标的决策问题。• 水资源规划中常用的三个目标:

• 1)经济效益

• 2)地区收益再分配:所有地区收益的再分配,有时称均衡目标。通常有两类:地理分配目标和社会特征(人口、收入、级别、种族)分配目标。可用地区净收入效益来度量。

• 3)环境质量

水资源规划决策的一般步骤

1)问题的提出

2)目标选定

3)制定对策

4)方案比选

5)方案决策及其检验

6)实施计划

模型的建立一般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又可分为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

水资源规划的执行步骤

1)问题剖析阶段

2)规划或管理模型制定阶段

3)方案筛选与优化阶段

4)影响评价阶段

5)规划方案评价阶段

6)工程实施阶段

7)运行、反馈与调整阶段

• 水资源规划的问题识别是对规划对象的问题诊断,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即水资源情势分析与评价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

• 1)水资源情势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收集各省、各流域有关水文、泥沙、气象、水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资料,补充分析近20年来的水文系列资料,并对四水转化关系的演变规律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现状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作出评价。

(2)分析研究未来对水资源的形成及转化规律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对未来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可能变化作出情景分析,以作为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参考依据。

(3)评价现状及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可利用量的时空变化。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1)调查分析各水资源利用分区现状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包括:供水水源状况及变化趋势,供水总量、结构、分布及变化趋势;用水量、用水结构、用水水质、耗水量和耗水率以及用水效率等变化趋势及现状水平分析;耗水量和耗水率的分析,要以用水效率分析为基础,在估算耗水量时,相应分析农业灌溉回归水量和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等数据,作为现状平衡分析和水质评价的参照数据。

•(2)调查分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与用水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状况,主要包括现状社会经济情况,用水工艺与用水流程,用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等。

•(3)调查分析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包括一次用水与二次用水,在此基础上,评价现状水平年条件下的缺水量、缺水时空分布、缺水程度、缺水性质、缺水原因等,同时对缺水造成的经济社会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

(4)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包括对现状条件及历史用水水平、利用模式、利用效率、水质及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综合评价。

• 经济社会发展与需水预测内容有:

•(1)国民经济需水预测包括城市及农村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充分考虑节水、水价和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口控制、城市化,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导致的需水变化。各规划水平年的用水定额标准要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布局、结构调整相协调。

•(2)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包括维持河道内汛期冲沙水量和枯季生态水量;河道外人工生态用水;维持一定水面面积的河湖洼淀及湿地补水;维持和恢复地下水相对平衡并避免产生不可恢复的生态环境恶化所需要的水量;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需要的河湖及绿地用水等。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准则和需水内容,确定不同水平年的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和合理需水量。

• 水资源配置包括:

•(1)供水方案分析及供水预测:根据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及可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析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可供水量要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并扣除生态环境用量,还要考虑对不同水质的用水要求和非常规水资源的可能性,如微咸水的利用等。

•(2)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根据规划水平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供水工程规划方案和需水控制方案,采用水文长系列调节计算,分析供水系统满足水资源需求量的盈缺程度,分析不同水平年的缺水量、缺水时空分布、缺水程度、缺水性质、缺水原因(资源型、工程型、污染型)以及缺水影响等。

•(3)水资源合理配置: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进一步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供水与用水之间关系,在时空分布上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利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

•(4)进行流域内不同地域及不同用水部门之间在不同的来水条件下的水资源使用权的合理分配,确定流域水量调配的优先顺序

•(5)提出流域及区域在特殊干旱情况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应急对策 • 验证方法:①再现过去的历史过程,与实际记录相对照;②在无实测记录的情况下,也可用模拟模型进行相互验证。

• 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

• ⑴回归分析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非线性回归、统计和预测模型的某些特征变量。

• ⑵投入产出分析法:根据地方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作出投入产出表,确定各部门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需水指标,为水资源规划和分析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

• ⑶最优化技术

•目前水资源规划中应用较多的是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网络技术,以及排队论、决策论等。

• ⑷模拟分析法

•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分为两类:①数学物理方法,即在模拟中,根据物理过程,如地面径流、地下径流、降雨入渗、工业、作物需水等过程,建立一套理论公式和基本模块,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计算;②统计技术,应用时间序列方法对降雨、径流等过程进行随机模拟。

• 在水资源规划中,根据工作阶段的不同,其模型系统常需包括以下3中类型:

• ⑴筛选模型

⑵模拟模型

⑶ 序列模型

 常用的水文系列通常有两种:实测水文系列和由人工产生的径流、降雨系列。前者用来再现在已发生过的水文样本情况下,系统动态过程和结果;后者是根据水文统计特性,预测系统的动态过程和期望结果及偏离。地下水管理的基本内容:

1)地下水位的控制与优化

2)地下水水质的改良、控制及分质供水的调度

3)人工回灌与地下水库的建立和调蓄

4)为专门目的服务的地下水管理内容

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

① 集中供水造成水源地的地下水位下降过快。

②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造成地下水矿化度、硬度的升高。③ 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

 城市地下水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调整工业布局,合理配置水源地。(2)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开发地下水库,引客水。

在地下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引客水可解决供水不足问题。如,北京——密云、官厅水库;天津——引滦入津,于桥、大港水库;石家庄——岗南、黄壁庄水库,等等。

(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实行分质供水。

(4)严格执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监督措施。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

(2)地面沉降、开裂和塌陷

(3)地下水水质恶化

(4)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次生沼泽化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有效措施,把一个或数个流域系统的地下水,或和地表水联合起来,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地下水系统中某些决策变量的操纵,通过管理运行,使系统按既定的管理目标达到最优。

第二篇:水资源总结

1.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部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

2.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3.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4.更替周期是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5.对海洋而言,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应等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年入海径流量之和。6.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等于全球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7.全球水资源面临问题: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8.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1)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2)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的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3)水资源开发更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9.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东南部属丰水带和多水带,西北部属于少水带和缺水带,中间部分及东北地区则属于过渡带);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时间分布特征:在时间分配上也不均匀。10.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11.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

1)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2)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 3)地面沉降;

4)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5)海水入侵。

12.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和蒸发

1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常用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S或年降水量的变差系数CV;KS值越大,降水量年际变化越大;KS值小,说明降水量你年际变化小,降水量年际之间均匀。14.年降水量变差系数越大,表示年降水量的年纪变化越大,反之,就越小。15.我国河流的补给可分为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和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16.表示就径流的特征值主要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

1)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径流总量: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3)径流深:是摄像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4)径流模数:是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

5)径流系数:为某时间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间段降水量之比。17.孔隙度:包括孔隙在内某一体积掩饰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18.裂隙率:指岩石裂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19.溶隙率:指可溶岩石的空隙体积和可溶岩石总体积之比。20.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1)岩层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21.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

2)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 3)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4)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6)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分析。

22.河流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和数理统计法。23.河流水文随即变量的统计参数:均值,变差系数和偏差系数。

24.一个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25.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

1)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

2)系列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叫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按雨情,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26.地表水的供水特征:

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因此,很多城市及工业企业常常利用地表水作为供水资源;

2)时空分布不均匀,受季节影响大; 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

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要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 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

27.水源地选择原则:

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源的勘察;

2)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

3)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一般采用90%-97% ; 4)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使用;

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水资源管理,卫生防疫,航运等有关部门的书面同意。

28.水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体功能区划所规定的取水地段; 2)可取水量充沛可靠;

3)原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 4)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

5)取水,输水,净水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6)具有施工条件。29.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

1)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

2)河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 3)河床与岸坡的岩性和稳定性; 4)江河中的泥沙和漂浮物;

5)河流的冰冻情况;

6)河道中水工构筑物及天然障碍物。

30.设计取水构筑物时,应收集一下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资料:

1)河流历年的最小流量和最低水位;

2)河流历年的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

3)河流历年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以及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水位; 4)河流历年春秋两季流冰期的最大,最小流量和最高最低水位;

5)上述相应情况下河流的最大,最小和平均水流速度及其在额六中的分布情况。31.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

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 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

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 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

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

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等影响。

32.不同类型的河段适宜的取水位置如下:

1)顺直河段:取水点应选在主流靠近岸边,河床稳定,水深较大,流速较快的地段,通常在河流较窄处;

2)弯曲河段:凹岸,但应避开凹岸主流的顶冲点;

3)游荡型河段:应结合河床,地形,地质特点,将取水口布置在主流线密集的河段上;4)有边滩,沙洲的河段:应将取水点设在上游距沙洲500m以上处;

5)有支流汇入的顺直河段:取水口应离开支流入口处上下游有足够的距离。33.地表取水构筑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1)从江河取水的大型取水构筑物,一般应在设计前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2)城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一般可采用90%--97%;

3)取水构筑物应防止漂浮物阻塞,洪水冲刷和冰块撞击;

4)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其设计洪水重现期不得不低于100年;

5)取水构筑物的冲刷深度应同构调查和计算确定;

6)在通航河道上,应在取水构筑物处设置标志;

7)在黄河下游淤积河段应考虑淤积引起的水位变化; 8)在黄河河道上取水,应征得河务及有关部门的同意。34.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

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2)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分为缆车式和浮船式;

3)山区潜水河流取水构筑物:分为底栏栅式和低坝式。35.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及斗槽式。

36.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1)优点:具有取水安全可靠,维修管理方便,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 2)缺点:当河水水位变化较大时,构筑物的高度需相应的增加,因而工程投资较高,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长,扩建困难。

37.固定式取水构筑物适用条件:

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河岸较陡,主流靠近河岸,岸边有一定的取水深度,水位变化幅度不太大,水质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当河岸较平缓,主流离岸较远,岸边缺乏必要的取水深度或水质不好的情况;

3)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当河流含沙量较大,冰凌严重时使用,利用斗槽中流速较小,水中泥沙易于沉淀,潜冰易于上浮的特点,减少进入取水口的泥沙和冰凌,从而进一步改善水质。

38.山区浅水河流的特性:

1)山区浅水河流多属河流的上游段,河床坡降大,河狭流急;

2)河流径流量变化及水位变化幅度大; 3)河水的水质变化十分剧烈。

39.山区浅水河流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

1)取水量常常占河水枯水径流量的很大比例,有的高达70%-80% ;

2)山区浅水河流的枯水期水层浅薄,有的河流只有几厘米水深;

3)在山区浅水河流的开发利用中,既要考虑到使用河水中的推移质能顺利排出,不致大量堆积,又要考虑到使取水构筑物不被大颗粒推移质损坏。

40.山区浅水河流的取水构筑物的形式:低坝取水,底栏栅取水,渗渠取水 以及开渠引水等。41.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1)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2)水源地的地质环境3)水源地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42.半经验公式的计算方法:

1)在抽水试验的基础上,绘制Q-Sw曲线;

2)通过转换坐标,判断Q-Sw曲线类型;

3)用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待定系数a和b,建立Q-Sw曲线方程; 4)根据给定的水位降或出水量,求解Q或Sw。

43.应用经验公式注意事项:

1)必须以三个或三个以上水位降的稳定流抽水试验绘制Q-Sw曲线;

2)应确保抽水实验资料Q与Sw的代表性和唯一性;

3)抽水实验应力争大降深,以减少出水量计算的外推范围。

44.大口井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口井应选择地下水补给丰富,含水层透水性良好,埋藏浅的地段。开采河床地下水的大口井应选在稳定的河漫滩或一级冲积阶地上;

2)适当增加井径是增加水井出水量的途径之一。在相同的出水量条件下,采取较大的直径,也可减小水位降,降低取水电耗;

3)由于大口井的井深不大,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井的出水量和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在诸井的出水量和确定水泵安装高度时,均应以枯水期最低设计水位为准。45.城市污水量预测可以采用污水排放系统,用水量定额法,产污系数法,趋势分析法等。46.监测断面设置原则:

1)设在大量污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设在河流主流,河口,湖泊,水库的代表性位置;

3)设在主要用水地区,如公用给水的取水口,商业性捕鱼水域或娱乐水域等; 4)设在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出口和入口;

5)设在主要支流汇入干流,河口或入海水域的汇合口。

47.水质评价的方法:单要素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法。48.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

1)补充地下水量,增大含水层的储存量,进行季节性和多年性调整;

2)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孔隙水压力,控制地面沉降; 3)防止或减少海水入侵含水层; 4)改善地下水的水质; 5)改变地下水温度;

6)保持地热水,天然气和石油地层的压力。49.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的原则:

1)回灌水源的水质不低于原地下水的水质;

2)不引起地下水污染或水环境质量变化;

3)不应腐蚀井管和过滤器的特殊离子或气体。

最后一道大题:七章节水措施(7.5不用看),八章主要看8.5小节。13页2.2.1 171页 管式取水头部适用条件

填空

20分 176页 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填空)

判断

10分 196页 管井(填空)

问答

50分 218页 大口井(填空)

大题

20分 224页 225页 227页 281页 复合井(判断)辐射井(判断)渗渠(判断)小题

315页 下面5小点

318页 如何设置岸边排放口

第三篇:水资源答题

水资源答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A、直接从江河取水

B、直接从地下取水 C、直接从湖泊取水 D、为畜禽饮用取水

2、目前淮委开展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两批共()条河。淮河、沂河、沭河、沙颍河、洪汝河、涡河、史灌河

A、6

B、5

C、8 D、7

3、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的义务,()的义务,并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的义务。

A、节约水资源防治水灾害保护水资源

B、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 C、节约用水保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

D、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

4、我国现行《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代表()行使。

A、国家水利部国家

B、全民国务院全民 C、国家国务院国家

D、全民水利部全民

5、()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抗旱水源的有效途径。

A、集蓄雨水

B、建闸引水

C、打井取水

D、引洪蓄水

6、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A、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

B、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 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 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

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节水型()的发展。坚持水利节水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推行窄短畦灌、格田灌、沟灌、地膜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逐步推行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扶持农业旱作技术和农作物抗旱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

A、农业用水利用率

B、社会产量

C、农业产量

D、社会节水效益

8、用水定额是()的基础。取水许可监管机关应根据()来核定计划用水指标,并把()作为节水考核的重要依据。

A、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实用水量用水定额

B、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定额用水指标 C、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实用水量用水指标 D、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定额用水定额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用水计划。

A、计划用水 B、水资源 C、节约用水

D、经济发展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开发与利用 B、开源与节流

C、开发与保护

D、开源与保护

11、《水法》规定,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A、市

B、省 C、区域 D、流域

1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提出,发展和推广村镇()技术。

A、集中供水

B、分散供水

C、一户一家供水

D、十户统一供水

13、我国现行《水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相结合的制度。

A、定额管理

B、节水工程

C、水价管理

D、污水处理

1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兴建蓄水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等蓄水工程,适时拦蓄雨洪水,增加有效水源。

A、水坝、水池、水坑、水塘 B、集雨水窖、机井、水柜、水堰 C、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

D、水坝、机井、水坑、水堰

15、我国现行《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权。

A、取水

B、水资源所有

C、水资源转让

D、排污

16、自2002年水利部开展节水型设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建设了四批共()试点。

A、100个

B、88个

C、120个

D、150个

17、淮河区2020年和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亿立方米。

A、665 700.8 B、700.8 742

C、665 742

D、609.1 641.6

18、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设计最大用水量达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数额,应当在建设前编制用水、节水评估报告;直接取用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水资源的,应当编制()。

A、用水评估报告

B、用水、节水评估报告 C、水资源论证报告

D、节水评估报告

19、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洗车业、建筑业应当优先使用()和其他()。

A、自来水;新鲜水 B、自来水;井水 C、中水;再生水

D、污水;废水

20、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A、限期销毁 B、停止使用

C、限期报废

D、限期淘汰

21、每年的“世界水日”为()。

A、3月23日 B、2月21日 C、3月22日

D、2月20日

22、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正确措施是()。

A、加强水资源开发

B、全面节流,适当开源 C、节约使用水资源

D、加强保护,适当管理

23、增加用水指标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发展需要;

(二)已经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

(三)水的()达到规定的行业标准。A、重复利用率、用水定额

B、循环利用率、用水消耗

C、污水回用率、用水定额

D、用水工艺、用水定额

24、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当年12月()日前核定下达单位用水指标。

A、31

B、20

C、30

D、15

2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地表水和土壤水

C、淡水和海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

26、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

A、定额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 B、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C、总量控制和总量管理相结合制度

D、省、市、县管理相结合制度

27、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雨水、微咸水

B、污水

C、废水

D、海水

28、供水单位应当建立供水统计制度,按月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供水统计资料。计划用水单位应当建立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做好(),加强对用水状况的日常管理。

A、用水记录和统计台帐

B、节水器具推广工作

C、节约用水技术改造工作

D、节水科研工作

29、严格控制开采()水。

A、地下水 B、基岩井水

C、地表水

D、承压水

30、规划建筑面积和日均用水量超过规定规模的新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办公设施及其他建设项目,应当逐步推行()设施系统建设。

A、污水处理 B、中水

C、节水

D、废水

31、淮河流域一共有()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A、7

B、8

C、9

D、10

32、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亿立方米。

A、1042

B、595 C、794

D、752

3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大力推广海水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技术。

A、苦咸水

B、中水 C、海水

D、自来水 34、2014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水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

A、节水优先

B、严格管控

C、开源节流

D、顶层设计

35、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

A、节水型社会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节水型城市

D、环境友好型城市

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逐步调整水价,实行(),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

A、分类水价

B、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丰枯季节性水价

C、阶梯式水价

D、丰枯季节性水价

37、《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工业用水的()、控制是用水统计、管理和节水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

A、计量

B、考核

C、检查

D、监督

38、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库水资源,应当按照水法规定的原则,做到公平有序,并符合(),服从防洪安全和水工程运行安全的需要。

A、综合规划 B、水功能区划

C、水资源要求

D、防洪规划

39、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或者扩大排污口,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A、可以

B、不可以

C、与环保部门共同

D、与当地人民政府共同

40、节水措施“三同时”是指配套建设的节水措施与主体工程()。

A、同时申报、同时购买、同时建设

B、同时设计、同时购买、同时建设

C、同时申报、同时施工、同时营业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判断题(每题 1 分)

41、计划用水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超计划用水的,对超过部分收取罚款。

A、正确 B、错误

42、中水是指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因为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水质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叫“中水”。A、正确

B、错误

43、我国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地球组成。A、正确

B、错误

44、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用水指标用水,超出规定数量50%以下的部分,按照水价的一倍标准收取。

A、错误

B、正确

45、非常规水源不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A、正确

B、错误

46、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

A、正确

B、错误

4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三江口通过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通过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工程。

A、正确

B、错误

48、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的是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A、错误

B、正确

49、重复利用率是指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水量占取水量的百分比。

A、正确

B、错误

50、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义务,并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举报。

A、正确

B、错误 51、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能源”。

A、正确

B、错误 52、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A、正确

B、错误

53、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但有97%是咸水,剩下的淡水中有一半以上是凝固的冰川。可以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等仅占地球全部水量的0.003%。

A、正确

B、错误

54、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

A、正确

B、错误

55、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A、正确

B、错误

56、淮河流域多年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289.5亿立方米。

A、错误

B、正确

57、水是生命的赋予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太湖。

A、错误

B、正确

58、严格管理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A、正确 B、错误

59、深层承压地下水原则上只能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用水。

A、错误

B、正确

60、中国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起,就确定每年的3月1~7日为“中国水周”。

A、正确

B、错误

第四篇: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三项措施,林业措施,梯田,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文、气象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0~(出)入境水量:天然河流经区域边界流出(入)区域的河川径流量

11~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12~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可利用的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进行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扣损法:以流域总的地表水资源量为基础,扣除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生产需水量、跨流域调水量以及汛期不可利用的洪水量,得到整个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14~地下水资源常见的分类方法:以水均衡(水量守恒原理)为基础的分类法,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三类;以分析补给资源为主的分类法,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H.A.普洛特尼可夫分类法,地下水储量分为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开采储量等四种。

15~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要求摸清在当地(或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开采和补给条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其变化情况,从而据之以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规划。允许开采量: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不引起水质恶化和水位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时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各自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1)水均衡法,从理论上讲,只要均衡要素可以求得,可用于任何地区,但实际上经常用于范围较大的区域性地下水资源评价;概念明确,易于理解,但要正确列出均衡方程式并把各个均衡要素准确测出却并非易事;(2)可开采系数法,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并有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位、实际开发量等长系列资料地区;可开采系数具有其不确定性;(3)相关分析法,对已开采的潜水和承压水的旧水源地扩大开采时的评价;边界条件和开采条件变化不大时,用该法进行水位或开采量预报的结果较为可靠;(4)开采试验法,对潜水或承压水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适用,但主要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岩性不均一的中小型水源地;应用范围广,结果偏于保守;(5)开采强度法,不考虑边界条件的情况下,含水层分布广、距补给区较远的平原区或大型自流盆地的中部井数很多、井位分散的情况;只能确定缺少的水量,在年内是否完成回灌无法给予定论;(6)数值法,含水层是非均质、变厚度,隔水底板起伏不平,边界条件和地下水补给及排泄系统较为复杂,解析法求解很困难,甚至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及要求较高、条件复杂的大中型水源地的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和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等;可以处理复杂的条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比简化条件下的解析解更精确,要求有较多的资料。

16~水量平衡分析的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水文要素的数量及其相互的对比关系,利用水文、气象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地带性规律,检查水资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17~水资源质量(水质):指天然水及其特定水体中的物质成分、生物特征、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以及对于所有可能的用水目的和水体功能,其质量的适应性和重要性的综合特征。

18~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分类:(1)按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目的:水资源利用的水质评价和水环境保护的水质评价;(2)按水源水体类型:地表水质量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和降水水质评价;(3)按水资源管理目标不同:供用水水质评价、水体污染控制水质评价、水资源工程运行管理水质评价、水生态系统及水体环境质量监测水质评价等

19~地表水水质评价:主要是对各类资源水体和环境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天然水体的基本特征及其资源适用性、水体水质受人类活动污染的程度以及保证废水排放环境水质目标的实现。

20~地下水水质评价:(1)评价因子的选择:根据区内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选择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而超标率或检出率又高的项目,大体可分为理化指标、金属、非金属、有机毒物和生物污染物

(2)评价标准的确定:选用污染起始值的缘由,因为地下水已受到普遍且严重的污染威胁,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不允许地下水遭受污染,水污染起始值,也称为水污染对照值、水质量背景值,是某一地区或区域在不受人为影响或很少受人为影响的条件下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天然水质,是天然或近天然状态的水质参数,也作为污染评价的水质依据。

21~社会经济及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内容:除水以外的主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供水基础设施情况分析。社会经济现状调查,收集统计与用水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指标,是分析现状用水水平和预测未来需水的基础;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包括调查统计现状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工程的数量及其供水能力,分类分析它们的现状情况、主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河道内用水:指为维护生态环境和水力发电、航运等生产活动,要求河流、水库、湖泊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水位所需的水量;河道外用水:指采用取水、输水工程措施,从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层将水引至用水地区,满足城乡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量。

23~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指毛用水量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散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24~需水预测: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节约用水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各规划水平年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类口径,区分城镇和农村、河道内与河道外、高用水与一般用水行业,分别进行毛需水与净需水量的预测

25~供水预测:指不同规划水平年新增水源工程后(包括原有工程)达到的供水能力可提供的供水量,其中新增水源工程包括现有工程的挖潜配套、新建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微咸水处理、海水利用以及雨水利用工程

26~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水资源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发展时期、各种规划方案的水资源供需状况

27~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搞好节水管理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的权属管理,采取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海水利用步伐,缓解淡水资源供需矛盾

28~水资源配置: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29~水功能区划:目的:解决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存在的不协调,保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意义:使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了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的预先协调,极大的避免水资源先使用后治理的问题。

30~水资源管理:为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31~水价制定目的:在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合理生态系统、美学、景观娱乐等社会效益用水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供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32~水价:水资源使用者为获得水资源使用权和可用性需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一定货币额。

33~水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供水单位为用户提供一定量的水而收取的一种用于补偿所投入劳动的事业性费用。

34~水资源费: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直接取用地下水、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的单位和个人,向水资源主管部门缴纳的费用。

35~“三元”水价内容:资源水价:水资源资产归国家所有在经济上的实现,即国家作为水资源资产的拥有者,让个人或企业使用水资源所获得的报酬。工程水价: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水资源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它体现了从水资源的取用开始到形成水利工程供水这一商品的全部劳动价值量。环境水价:经过使用的水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而为治理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36~水权:是水资源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称,也可称水资源产权。

37~水市场:水资源及与水相关商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场所,以及由此行程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38~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适用范围: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井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主要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论证;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开发影响补偿方案论证。

 计算题:1~单累计曲线法(降水资料的一致性分析):绘制时段逐年累计降水量(逐年累计模比系数)Xi(Ki)的过程线;2~差积曲线法(降水资料的代表性分析的周期分析):绘制Ki-1的逐年累加值差积曲线(逆时序);3~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同上):m年为滑动计算时段,计算均值,向后滑动一年,计算新的均值,直到算完(逆时序);4~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降水系列的累计平均值Xiˉ过程线法(逆时序);5~地表水资源的还原计算:分项调查还原法,还原后的天然径流量=实测径流量+农业灌溉净耗水量(W农=(1-β1)*W引,W农业=净灌-田回+渠灌(南方:MA(1-β2)*10北方:MA*10))+工业净耗水量(引用水量-排水量)+生活净耗水量(W生活=W0(1-Ф))+蓄水工程的蓄水变量(实测资料、经调查)+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水量+水面蒸发增损量(=(E水-E陆)*(F水-f)(简化:f可省略))+跨流域引水量+河道分洪水量(实测资料、经调查)+水库渗漏水量(经验法,与水文地质条件、坝身结构、闸门止水、水轮机漏水)+其他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水量;降水径流模型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啊:R=a0+a1P+a2P上+a3T;产流模型法;流域蒸发差值法,ΔR=ΔE=(P后-P前)-E前(E=ΔEifi/Δfi);6~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代表站法7~出境和入境水量计算:代表站法和水量平衡法8~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均衡法9~地表水资源质量及环境水质的评价方法:水质模糊评价

-4,-4

第五篇:水资源复习提纲

水资源:地球上的各种水,如果对人类和地球生物的生存及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价值或经济价值,或者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可能被利用的各种形态的水,统称为水资源,其内涵包括生存利用、生产利用、生态环境利用,外延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以后有可能被利用。

水体更替周期:某水体的总量全部自然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水质型缺水:某个地区水体总量充足,但是由于水体遭受污染不能被正常利用,致使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称为水质型缺水。

干旱指数:一个地区的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水系:干流、支流及河流内的湖泊、沼泽彼此相互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庞大水系统。

流域:以分水线为界,汇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域,称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量: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平衡(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用的水量,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狭义上讲,为维持区域内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量,称为生态环境需水量。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所谓点源污染,是指集中产生、并有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所谓面源污染,是指非集中产生、不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例如人烟稀少的山区、旷野、农村地带也有自然污染产生,降雨时污染物会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这样的污染就具有面源的性质。

水资源管理:指人类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控制、监督管理。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起泡作用:是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如果气泡不能立即破裂,就会在水面上形成很厚的极不稳定的泡沫层。泡沐太多时将使锅炉内水的汽化作用极不均匀和水面急剧升降,致使锅炉不能正常运转。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水中易溶解的钠盐、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受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的结果。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称为腐蚀作用。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i(区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方法二: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方法三: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

6.简述地表水可利用量含义、计算方法及原理?含义: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算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用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计算方法及原理:1)水均衡法:Q可利用=Q当地河流径流+Q入境—Q出境。入境:上游流入;水库放水;区外调入。出境:下游流出;水库蓄水;调出至区外。2)径流典型法:丰水年P=25%,平水年P=50%,枯水年P=75%,最枯水年P=90%。可调控河流:Q可利用=Q50%,平水年;不可调控河流:Q可利用=Q75%,枯水年。3)基流分割法:山区河流由地下水补充河流,Q径流=Q降水+Q地下水。枯水期:Q径流=Q地下水。Q可利用量=Q基流=Q地下水。

7.简述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及计算方法?1)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中的水量。包括:地下水流入、降水渗入、地表水深入、越流补给、人工补给。2)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3)允许开采量: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条件下,能够从含水层中取出的不会引起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水量。

8、叙述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内涵、计算方法、原理、使用条件?内涵:在经济、技术允许条件下,能够从含水层中取出的不会引起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水量。计算方法、原理及使用条件:①解析法原理:利用各种井流公式,根据允许降深推求井的涌水量。计算过程:根据含水层条件选择井流公式;利用抽水资料反求含水层参数;根据开采井设计方案及允许降深,预测井的出水量;Q允许。适用条件:地下水能够概化成井流公式所要求的含水层条件。Re=1~10,等厚,水平(起伏不大)。②数值法原理:分割近似原理;用离散的方法将偏微分方程化为线性方程。计算过程:地质条件概化(含水层边界);选择模型(潜水承压水);边界条件确定(大气边界、入渗边界、水量边界);计算区域剖分;模型识别;适用条件: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地质条件复杂。③开采实验法原理:直接挖井开采,按设计条件进行抽水试验至未定出水。计算过程:稳定状态:0~tp,抽水量不超过补给量;非稳定状态:抽水量=储存量变化量+补给量。适用条件:小型供水水源。④补偿疏干法原理:旱季开采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含水层的储存量Q补=0,雨季的补给量除要维持正常开采外,还要补回旱季消耗的储存量。雨季的补给量维持全年开采。计算过程:计算旱季最大开采量;计算雨季补给量;得允许开采量。适用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⑤水均衡法原理:开采量=补给量-排泄量+-储存量变化量。适用条件:地下水埋藏浅,补给与泄流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易于查清的地区⑥相关分析法原理: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抽水量或水位降深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用开采结果直接作为允许开采量。计算过程:小谁来那个开采资料来推导允许开采量;由历史抽水资料,用相关分析法求允许开采量。适用条件:已经开采的水源地进行扩建。⑦地下水文法(岩溶区)原理:测流法(岩溶管道截流总和法):Q允=各排泄区泄流量总合;地下径流模数法:M=Q/F。Q允许=M*A。适用条件:只适用地下暗河。9.在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时,为什么要进行还原计算?还原计算,即消除人为影响(水利工程),将资料系列回归到“天然状态”的一种方法。在水资源评价中,所应用的平衡要素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要求水文统计样本具有相同的基础,具有可比性,即所运用的资料系列要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水文情势不受或极少受人为干扰,所得资料系列要基本上反映天然状况。而目前一是人类大量兴建水利工程,影响径流变化;二是实测资料是在不同基础条件下取得的。所以要进行还原计算。方法一:水量平衡法(常用)。方法二:降水径流模式法。10.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11.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12.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选择年径流量接近平均径流量或对应某一频率的实际年径流量的年份作为典型年。这是因为年径流量与年内分配有一定关系,年径流量接近的年份,年内分配一般也比较接近。

21.水资源总量评价中研究区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分区原则:遵循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遵循流域的完整性;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分区方法: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分区(干旱多沙区、湿润多沙区);根据天然流域分区;根据行政区划分区。注意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问题。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方法一:代表站法。选择代表性河流,取其多年监测资料。径流深度Y=区域面积F/监测站以上河流流域面积f。方法二:等值线法。区域性平均径流深度等值线图。面积加权法Yf平均=(ΣYifi)/(Σfi)=(ΣYifi)/F.Yi是相邻两条等值线平均值。22.简述农业用水的水质评价方法?方法一:水质标准法(对照法)。与《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对照》,水温不超过35C0等。钠盐最有害,最有害NaHCO3>NaCI。方法二:钠吸附比值A法。A=?见手写。单位:毫克当量数/升。标准:A>2,有害水;15

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原则是什么?目的:1)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问题。2)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要采取对供需双方严格管理来实现供需平衡,要从过去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基础上的保证供水。原则:近期远期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经济、社会、科技三位一体统一考虑;水循环系统综合考虑。2.典型年和水平年是如何确定的?典型年:用统计方法推求。根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选择控制站,以控制站实际来水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选择符合某一涉及频率的实际典型年份,然后求出改典型年的来水总量。水平年:四个水平年:现状水平年(现状情况以该年为准),近期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远景水平年(基准年以后15年或20年),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一个地区应根据有关规定或当地具体条件以及供需分析目的而确定选几个水平年,一般选前三个。重要地区4个,资料不足2个。

3.区域可供水量的定义、影响因素是什么?定义:不同水平年、不同频率(不同保证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影响因素: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组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水重复利用水量、客水。4.区域需水量有哪些?供需平衡分析方法有哪些?需水量组成:河道内用水(不耗水):水力发电、航运、旅游、冲淤河道外用水(耗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供需平衡分析方法:方法一: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系列法的一种)方法二:典型年法,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对计算单元:调查单元内各行业部门的实际用水量、实际供水量;进行水量平衡校核;供需平衡分析(表格形式)。对整个区域:I典型年法,根据全区域雨情水清情况,选定代表年,根据来水情况,自上而下、先直流后干流逐个计算各单元供需情况,得汇总成果即全区代表年成果。II同频率法,按流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根据各自雨情水情选择各自代表年,进行各区代表年供需水量计算,同频率各单元计算成果相加,得全区(多频率)。5.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是什么?水源地选择原则是什么?特征: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低,硬度小2)时空分布不均匀,受季节影响大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可使用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水源地选择原则: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源的勘察,有冲足水量2)考虑未来发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选择3)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设计苦水流量保证率为95%~97%4)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水资源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书面同意。

6.地表水取水工程主要有哪几类?各自使用条件是什么?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河流稳定、河势简单,水深足够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临时或应急供水;不适合建固定式;水位变幅较大而取水量较小;水文资料不全;河岸不稳定山区浅水取水构筑物:位于上游,河床坡度大;河流径流量变化及水位变幅很大;河水水质变化极为剧烈;枯水期用水占全年水量70%以上且水位浅、流量小、时间长。

7..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其功能是什么?组成:由取水设施和泵房组成。岸边式:由集水井和泵房组成。集水井:进水间前壁进水口(带格网)、进水间、格网、吸水间。河床式:由取水头部(带格网)、进水管、集水井、泵房组成。集水井:(进水间前壁无进水孔)进水间、格网、吸水间。功能:取水设施:将河流中的水引入吸水间。泵房:给水系统一级提升泵房,将水提升进入输水管线,送至给水处理厂或用户。第一个格网,用来拦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及鱼类;第二个格网用以拦截水中细小漂浮物。

8.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使用条件如何?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集水井、泵房合建。特点:布置紧凑,总建筑面积小,吸水管路短,运行安全,维护方便;但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使用条件:河岸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浅且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幅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取水量大、安全性要求高时,多采用此形式。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集水井、泵房分开建。特点:泵房可离开岸边,建于地质条件较好处,所以可使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但吸水管较长,增加了水头损失,维护管理不太方便,运行安全性较差。使用条件:当河岸处地质条件较差,一级集水井与泵房不宜合建,韩剧哦建造合建式取水构筑物对河道断面及航道影响较大时。

9.地表河流取水的构筑物位置选择如何确定?论述顺直河段、河流凸岸、河流凹岸三者作为取水口位置的各自特点。位置确定: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由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支流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顺直河段:取水点在主流靠近岸边、河床稳定、水深较大、流速较快的地段,也就是河流较窄处。河流凸岸:易产生淤积河流凹岸:在横向环流作用下,岸陡水深,泥沙不易淤积,水质较好,且主流靠近河岸,是较好的取水地段。但取水点应避开凹岸主流的顶冲点,一般是在顶冲点下游,因为凹岸易受重画。10.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有哪些?各自构造是什么?按进水管形式自流管式:取水头部、自流管、集水井、泵房、进水孔、阀门井、高位进水孔。虹吸管式:吸水管为虹吸管。水泵直接吸水式:取水头、吸水管、出水管、泵房、栅条。桥墩式:集水井、进水孔、泵房、引桥、出水管。按取水泵房湿井式:地位自流管、高位自流管、集水井、深井泵、水泵电动机。淹没式:自流管、集水井、泵房、交通廊道、出水管。

11.山区浅水取水方式有何特点?1)取水量常常占河水枯水径流量和很大比例,高达70%~80%。2)山区浅水河流的枯水期水层浅薄,有的河流只有几十厘米水深,往往不能满足一般取水构筑物吸水深的的要求,因此需要再天然河道中修筑低坝抬高水位、增加水深,或者采用底部进水等方式。3)在山区浅水河流的开发利用中,既要考虑到使河水中推移质能水利排除,不知大量堆积,又要考虑到使取水构筑物不被大颗粒推移质破坏。

12.管井一般由那几部分组成?各自功能如何?管井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井室:位于最上部,用来保护井口,安装水泵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井壁管:加固、保护井壁不受冲刷,防止不稳定岩层塌落,隔绝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过滤器:过滤进水,固定含水层,对含水层起保护作用。沉淀管:沉积用入井口的砂砾,防止井堵塞。

13.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大口井:适用于地下水补给丰富、含水层透水性良好、埋藏浅的地段,广泛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大口井构造:由井室、井筒(加固井壁、防止井壁坍塌、隔离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进水部分(由井壁进水孔和井底反滤层组成)辐射井: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身躯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度大的含水层,均可用辐射经开采。辐射井构造:集水井(汇集辐射管的来水和安装抽水设备)、辐射管(沿井壁相外呈辐射状铺设)。复合井:适用于地下水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能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厚度,增加井的出水量。常用于同时汲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复合井构造:非完整式大口井、井底下部设管井过滤器。

14.管井过滤器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各自使用条件?钢筋骨架过滤器:孔隙率大,但抗压、抗蚀性低,不宜在深度大于200m以上的管井中使用。缠丝过滤器:适用于颗粒较粗的岩石与各种基岩。包网过滤器:填砾过滤器:适用于各种砂、砾、乱石含水层。

1.节约用水的涵义是什么?城市节水指标体系包括哪几类指标?答:“节约用水”可定义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总体指标):

(一)城市水量指标:(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3)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4)人均日生活用水取水量(5)第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6)主要用水工业单位产品取水量。

(二)城市用水率度指标(1)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3)城市污水回用率(4)第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5)水资源利用率(6)节水率。2.简述城市节约用水措施。答:(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定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资源综合利用。

3.工业用水的水量可分为哪几类?其涵义是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按用水对象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类。按用水方式可分为用水量(总用水量)、循环水量、回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取水量(或新水量)、漏失水量、补充水量九种。涵义:(1)用水量(总用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所需的用水(总)量(2)循环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中循环用于同一用水过程的水量(3)回用水量:一定期间内被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用于系统内部或外部其他用水过程的水量(4)重复利用水量:同一用水系统中的循环水量与回用水量(5)一定期间内某工业用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由蒸发、吹散、直接进入产品、污泥等带走所消耗的水量(6)排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排放出系统之外的水量(7)取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利用的新鲜水量(8)漏失水量:包括漏失在内的全部未计量水量(9)补充水量:一定期间内用水系统取得的新水量与来自系统外的回用水量。关系: 4.简述工业节约措施。答:(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实现节水的法制化。

5.污水回用的方式及途径有哪些?答:(1)再生水:一级、二级(2)回用途径: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6.水资源保护的概念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论述水资源保护措施。答:水资源保护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以满足社会现实经济可持续法制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节水措施:(1)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2)水资源优化配置(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4)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5)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6)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7)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8)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7.水体污染的涵义及三要素是什么?答:涵义: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域,因而无人水体和底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成及底质情况恶化,降低了水样的使用价值。三要素:污染源(人为污染:点源,面源,内源;天然污染),污染物,污染途径(地表水:连续注入式,间歇注入式;地下水: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注入径流型)。

8.地下水污染的途径有哪些?答:四大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注入径流型。详见书P309表8-4。

9.水体污染的特征是什么?答:地下水:隐蔽性,难以逆转性,延缓性。地表水:可视性强,易于发现;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水质恢复。11.水资源过度开发易产生哪些环境负效应?答:(1)地质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边岸再造及沼泽化(2)水环境问题:水量减少,水质恶化(3)生态环境问题: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盐渍化。12.地下水不合理开发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1)供水潜力下降(2)开采地下水(潜水),使水位下降,含水层厚度下降,而包气带厚度增加,水位变动带由还原环境变为氧化环境,原来还原态的物质(Fe、Mn、S)转化为(氧化为)高价态(Fe3+、Mn2+、SO42-),而这些离子易溶于水,容易引起含水层中可溶解的Fe3+、Mn2含量升高,从而硬度、矿化度也要升高。

下载水资源题库(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资源题库(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珍惜水资源

    珍惜水资源 水滴体现的是坚强的意志;河流体现的是无私的奉献;江河体现的是对理想的追求;而海洋体现的是历尽磨难后,想着胜利的希望。它博大而深沉,是水追求的至......

    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资源保护措施 1、工程措施 (1)完善规划项目节水工程 城市规划项目应采用先进的节约用水设施,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主要用水、排水系统应安装水量和水......

    《水资源》教案

    《水资源》教案 《水资源》教案1 一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树......

    水资源复习资料

    水资源复习资料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1、广义: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2、狭义: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

    水资源建议书

    关于水资源建议书 关于水资源建议书1 尊敬的张校长:你好!我是英华小学的一名学生。近期我在餐厅里看到了同学们洗完手或刷完盆以后,不把水管关紧,水管里面一直流着水,而且很多同......

    水资源小结

    第一章 1水:1,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2,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3,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水资......

    水资源调查报告

    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15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1近年来,我市经济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大项目纷纷落地,我市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目前我市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开采过量,水......

    水资源论文

    浅析北京市怀柔区水资源现状 摘要:怀柔是我成长的故乡,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水资源来源地,所以,她的水资源情况与整个北京市的用水安全关系紧密。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位于北京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