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13:4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3-18发布人:市政府信息公开办

(2011年3月11日)

在国家大兴水利、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背景下,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八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水利工作成绩,研究“十二五”水利发展重大举措,安排部署2011年水利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0年,我市顺利完成“十一五”水利规划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是达州水利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抗灾减灾成效最大的五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防汛抗旱连续取得胜利,保障了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全市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爬坡实干,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多年的大事,为我市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水利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来部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来实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来推进。

(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推进水利改

革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中央对全球发展态势的科学判断,是对我国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省委一号文件规定,全省要用10年时间,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新增灌面2000万亩,总投资1000多亿元。这是一项十分宏伟的工程,也是一项富有远见卓识的工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水利工程,全力以赴地发展水利事业。

(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防灾治涝的民心工程。为民安民,必先治水。自2004年以来,达州先后发生了5次特大洪灾、两次特大旱灾,7年7次大灾。据灾情统计,7次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仅去年的“7.18”洪灾,经济损失就达63亿元,损毁民房60多万间。近年来,我市以涝、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多灾连发、群灾并发、重灾频发警示我们,洪涝灾害仍然是巴渠大地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农田水利脆弱仍然是影响全市农业生产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市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变被动抗洪为主动减灾,大兴水利,造福于民。

(三)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三化同步”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和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水利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提出农业“八字宪法”,把水放在第一位,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工

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和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加强水利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更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认识,行动务必一致,推动达州水利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抓住关键,整体推进,奋力开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面对大机遇,要有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防洪抗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个能力建设”,以项目申报和工程建设为抓手,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带动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在加快水利发展改革中,要把握四个原则:一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水利规划目标与扩大内需阶段性要求有机结合,统筹城市农村和流域区域水利发展,统筹安排防洪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优化水利建设布局,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既要抓住机遇加快解决现实问题,又要多做、做实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二要坚持突出重点。正确处理“缺”和“多”的关系,对常年缺水问题要优先早解决、快解决;对季节性多水问题,要立足根本性解决。科学安排实施规划,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优先安排支撑粮食生产和区域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优先安排能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重点水利项目,充分发挥水利在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坚持建管并重。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工程管理设施要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立完善的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四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水利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实践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出“防汛抗洪”这个中心,切实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要把“抓重点、上骨干”作为我市水利建设的基本方向,加强渠江、州河、巴河及重要支流治理和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大上一批骨干水利工程,解决关键问题。对已经开工建设的宣汉县白岩滩、渠县刘家拱桥等工程项目,要创造施工环境,加快建设进度。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万源市寨子河水库。“十二五”期间,还要建成宣汉县土溪口、万源固军两座大型水库,建成通川区双河口、达县石峡子、开江县响水滩、大竹县土地滩四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宝明大型灌区,等等。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些任务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为承接中央投资提前做好准备,争取早报项目、早进盘子、早批项目、早日开工。

(二)要突出“粮食安全”这个大局,切实提升水利保障农业发展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我市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和保障。要着力增加有效灌面,加快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提高灌溉保证率。要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抓好到田到土工程。全市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要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尽快建成一批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的农田水利示范工程,带动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要将农田水利建设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相配套,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要突出“民生改善”这个重点,切实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民生水利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要加强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渠江、州河、巴河等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完成现有病险水库、水闸的除险加固,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要推进防洪区管理、洪水保险、洪灾救济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健全防洪应急管理措施,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增强水文基础,提高汛情旱情预报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

安全饮水问题,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建设标准,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四)要突出“生态水利”这个方向,切实转变水资源管理方式。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达州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用水粗放,水污染的问题比较突出。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要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污染“三条红线”,从严控制用水总量、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执行排放标准。要加强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知水法、守水法的意识。要加强水政监察,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侵占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水事秩序。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水利摆到突出位置,把水利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自觉做到认识统一、行动迅速、组织有序、工作有力。

第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本地“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要实行水利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担、任务有人抓。各级水利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重要部署,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职能。发改、国土、环保、财政等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全力支持水利建设,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工作,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推动发展,政策就是资源。中央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的相关政策含金量很高。省委、省政府也正在抓紧研究出

台省级财政增加水利投入的新政策。要吃透中央、省上的政策精神,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政策的支持范围、原则、方向和重点,找准项目、找大项目,及时对接,做好前期,全力争取,切实用足针对性政策、用活差别性政策、用好普惠性政策,真正把支持政策转化为项目、转化为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探索运用市场的手段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多措施、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多方面、大效力整合国家资源,多层次、大范围动员社会力量。第三,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规划的功效在于实施。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既有重大机遇,更有众多的难题。迎着困难上,就一步一重天。绕着困难走,就会步步都被动。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切实解决一些干部不敢接触矛盾、不愿面对困难、不能担负责任等问题,领导干部要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要主动做工作,不能被动等要求,锁定目标、坚韧不拔,突破常规、勇闯新路,以创新的举措不断破解项目、资金、技术等难题,善于在困境和压力中寻找发展机遇,开拓发展空间。要加强督促检查,抓住目标要求不放松,落实政策不放松,解决问题不放松,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落到实处。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时间紧。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定清醒的政治自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水利发展新跨越,为全省“两个加快”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

胡锦涛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

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

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第三篇: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9月6日)

中共达州市委书记 焦伟侠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实施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达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刚才,省教育厅文涛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达州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何健市长对做好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十一五”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达州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是省教育厅有力指导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省教育厅和所有关心支持达州教育发展的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解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达州是人口大市和教育资源大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市第三次党代会深入审视市情,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未来,提出了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吹响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奋进号角。当前,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十二五”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深入实施,各地进一步掀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热潮,突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致力于打造区域要素聚集中心,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教育则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起着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达州作为人口大市,如果教育办好了,680万人口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1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第二,弘扬优秀巴渠文化传统,造就新时期巴渠人才大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达州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曾养育了文学家张思训、思想家唐甄、诗人元稹等一代名流。特别是近代以来,从达州走出去的各类人才更是喷薄泉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创办的清溪宏文校,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地之一,孕育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巴山作家群享誉省内外,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巴渠人才群体。之所以有这种局面,与达州重教兴学、开明办学的巴渠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历史证明,教育是育才之本、成才之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新的历史时期,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巴渠人才大军,让知识得到充分发挥,让技能得到充分运用,让创业得到充分支持,让创新得到充分尊重,形成向外输出劳动力为向内吸引产业项目的良性格局,促进产业就地发展、人员就近就业,就必须大力弘扬重教兴学优良传统,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达州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抓紧抓好。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近年来达州教育事业虽然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教育发展历史欠账多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明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我市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3%,财政收入全部投入教育仍达不到国家标准。穷市办大教育仍然是制约达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根本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心思、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一手抓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保障,一手抓教育振兴为发展提供支撑,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

第四,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先发展教育。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随之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山区的群众,迫切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质,改变生存和发展状态,不再把贫困传递给下一代。可以说,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寄托着百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期望,也体现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解决“短腿”问题,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

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四个短腿”的问题,即:在内容上存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薄弱,在阶段上存在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强,在受教育面上存在人人享受公平教育还较欠缺,在机制上存在体制单

一、活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扬长补短”,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补能力、素质之短,培育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要坚持以教师为根,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对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培养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真正使学生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了解社会,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对师资,要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名师名家和学科领军人物;要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进一步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崇高职业。

第二,坚持服务社会的根本导向,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短,推动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做得不错,但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比较落后,职业教育更差一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同时,重点加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力强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要在基本普及上下功夫,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城乡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高中教育要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集中建好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优质高中,努力提高毛入学率,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在突出专业结构和特色上下功夫,抓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抓产学研用结合,做出特色,增强竞争力。职业教育要针对川渝鄂陕产业特色尤其是结合部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向,突出对应学科、强化供需对接、提升实训特色、加强产学联动、提高品牌影响。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下大力气去抓。具体讲,当前要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目标,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立项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项

目的建设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鼓励发展具有达州特色、结合部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集团化办学,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半工半读制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要确保达州职业教育园区年内动工,三年基本建成,五年铸就精品,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服务老区群众、造福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

第三,坚持促进公平的价值追求,补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接受教育之短,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学的热切期盼。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现在,我市义务教育“能上学”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和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学校建成学生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构建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的机制。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各级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帮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生活费用,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府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覆盖范围;在高等教育阶段,要逐步提高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力争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第四,坚持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补体制单

一、机制不活之短,激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穷市办好大教育,根本要靠改革开放创新。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材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以观念的更新引领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注意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单

一、僵化,民办教育、混合所有制教育比例偏低,是我市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教育发展活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行业、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更多有识之士和热心人支持教育、投资教育、兴办教育。

三、解决保障问题,凝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全面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荣的局面,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要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第一责任人,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教育问题,推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重视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和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百万家庭的梦想与希望。要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修身立德”,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进一步“勤学笃思”,当好文明火种的传播者;进一步“创新求进”,当好教育改革的探索者,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把精力放在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上,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三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而不是吹糠见米的“显绩”,对教育投入不能只算眼前账。我市教育基础薄弱,欠账较多,不加大投入不行。各级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增加和保障教育投入的责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要全力以赴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和我市有关支持教育发展的投入政策,逐年提高投入标准。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抓紧组织实施一批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教育承载着达州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巴渠儿女的期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

再过几天,将迎来我国第27个教师节。在此,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第四篇:付伟同志在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付伟同志在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是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我市国资监管、深化国企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对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基础管理体系和经营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国有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明显加强,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底,6户首批纳入重点监管的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0.9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55.9%,国有权益达到19.4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235.1%。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比2005年增长166.7%。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和国企改革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还落后于国家、省

和省内兄弟市,国资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监管原则还没有落实到位,仍然存在多头监管、出资人监管缺失等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很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国资监管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主体没有落实到位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夯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基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总的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效益,努力实现我市国有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

一要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市级重点抓好规范完善,推进出资人职责的落实到位,保证“管人、管事、管资产”三项职责的完整性,使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起来。要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管好该管的资产、该管的人和该管的事,放手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确保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对于县级国资监管机构问题,赵润田书记在2006年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就曾提出过明确要求,由于部分县区对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这项工作至今落实的不够到位。希望各县区结合近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进县级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国资监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针对本县区企业国有资产数量、分布和结构的特点、趋势,加快研究推进措施,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二要切实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市国资委要按照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尽快摸清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底数,根据资产类别研究好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好国有资产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依法合理界定监管范围,尽快实现省里要求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要全面加强产权管理和重大事项监管,完善投资监管体系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强化财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健全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高效运行。各县区要以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为契机,开展一次国有企业的调查摸底,为下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奠定基础。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完善经营业绩考核、重大事项监管、领导人员管理、责任损失追究等基础性的规范性文件。市国资委要加强对县区国资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完善上下协调联动机制,帮助县区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用制度推动国有经济发展,以制度规范国资监管工作。

三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要建立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向重要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核心主业集中。要积极推动市管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合资合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证券化等手段,用国有资本带动增量资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加快推进交通集团、菏建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清晰、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各方依法依规、按制度行权履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而推动后续的上市工作。明年要在市管企业中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革,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还经营权于企业,让企业在市场的大潮中锻炼成长。对于资产质量较差,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要加快重组整合步伐,常年亏损、扭亏无望的,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国有资本退出,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环境 一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国资监管机构开展工作。各县区政府要经常听取国资监管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改善条

件,充分发挥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支持配合国资监管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齐心协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二要提高国资监管机构行权履责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加强国资监管机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国资监管队伍能力和素质。要适应监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实现依法监管、科学监管。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工作,切切实实为企业改革发展解难题、办实事。

三要强化国有企业党建管理和领导班子建设。要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规则,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遵守廉洁从业各项规定。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记职责,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朱毅民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毅民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表日期:2006年1月16日已经有71位读者读过此文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和市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一五”水利发展,研究部署2006年水利工作。刚才,夕保同志就全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要点和2006年水利建设计划安排提出了具体意见。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最后请樊市长作重要讲话。

一、奋发进取,“十五”时期水利事业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的五年,是淮安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和资源水利的治水思路,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五”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治水思路实现了重大转变。“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重大部署,还是城乡建设、“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都十分强调水利的重要保障作用。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淮安水利发展的实际,对新时期治水思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注重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水问题,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水利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水利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防汛抗旱夺取了全面胜利。“十五”期间,我市遭遇了2002年干旱、2003年淮河特大洪水、2004年淮河特大污水、2005年“麦莎”强台风袭击。依靠多年建设形成的水利工程体系,按照工程防洪、专业防洪和科学防洪的要求,通过周密部署,成功抗御了历次水旱灾害,取得了防汛、抗旱、抗台风斗争的全面胜利。特别是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全市没有一处河湖堤防决口倒堤,没有一座水利工程失事,没有因洪涝灾害死亡1人,夺取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三)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十五”期间,我市水利建设继续保持高强度、大投入势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总投资24.9亿元,建成了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全市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防洪工程方面,建成江苏省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并提前使用,为战胜2003年特大洪水作出重大贡献。建成总投资近5亿元的淮河灾后重建工程,减轻了洪泽湖周边地区防洪压力,消除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隐患。地方基建工程方面,建成了洪泽湖、高宝湖洼地治理工程和入海水道渠北排灌工程等重点工程,改善了受益地区的农业灌排条件。农村水利工程方面,重点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县乡河道疏浚、圩区综合治理、山丘区水源治理等工程,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市水利工程方面,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城区排涝泵站改造、城区水利景观等重点项目,实现了河清、岸绿、水畅的治理目标,古运河风光带获得“国家级水利旅游区”称号。

(四)水利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台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河道管理等方面规范性文件,对重点水功能区进行确界立碑,推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水资源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在于五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的结果。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各级党委、政府都切实把水利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重点部署。二是勇于创新的结果。各地、各部门积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行业发展的要求出发,致力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水资源与水利建设管理的新途径、新模式。三是向上积极争取的结果。“十五”期间,省级以上水利资金投入达20亿元,大大减轻了市、县财力薄弱投入不足的压力。四是扎实苦干的结果。水利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团结拼博,奋战在防洪保安的最前沿。五是通力合作的结果。各级各有关部门能主动支持水利工作,特别是在洪涝、台风、干旱等灾害面前,全力以赴,协同作战。在此,谨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的同志们,向奋斗在水利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防洪压力依然很大。随着淮河的加快治理,来水流量大、速度快,且汛期客水和我市降雨集中期处于同一时期。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蓄水位都将提高,入江水道等行洪通道下泄速度减慢,且流域性堤防隐患较多、标准不足,一旦遭遇大的洪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二是因洪致涝矛盾依然突出。全市县乡河道、村庄河道淤塞严重,低洼圩区未得到有效治理,机电泵站设备老化,70%以上的泵站带病运行,农村水利面貌亟待改善。三是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市水质性缺水、水资源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整体水环境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意识还不强,改善水环境任务十分艰巨。

二、协调发展,科学谋划“十一五”水利工作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谋划了“十一五”淮安发展新思路,奋斗目标是“总量翻一番,财政争双百,建成特大市,实干奔小康”,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收入争取达到200亿元,中心城区人口超100万,城市化率达到45%,确保2016年并力争提前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水利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担起重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奋力拼博,攻坚克难,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规划好“十一五”水利发展,必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统筹开展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综合整治,统筹建设国家、省大型水利工程和地方水利工程,统筹发展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利,统筹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统筹治理地表水和地下水,建设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淮安建成辐射2000万人口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保障防洪安全。流域性防洪工程,积极争取新上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争取实施新一轮治淮“老三项”工程。全面实施洪泽湖大堤加固、淮河入江水

道加固、分淮入沂整治、鲍集圩行洪区和洪泽湖周边防洪安全建设等重点工程。区域防洪工程,重点开展沂南地区、古黄河地区、渠北地区、洪泽湖地区、高宝湖地区、里下河地区等六大区域综合治理,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城市防洪工程,力争2008年前初步形成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重点区域达到20年一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4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二)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保证水资源供给。骨干水源工程,主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和龙王山水库扩建工程。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东线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和市区截污导流等重点工程;龙王山水库增容扩建,设计标准达100年一遇,保证盱眙城区供水。区域水源工程,重点实施古黄河地区引水工程和盱眙、金湖山丘区水源工程,实施洪金灌区等8期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9万亩。

(三)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水生态环境。以南水北调输水线路为保护重点,开展里运河、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等水域整治,全面实现水功能区水质阶段标准达标率85%以上,南水北调沿线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以水系沟通为关键,推进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疏浚,全面恢复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加强乡镇企业排污管理,逐步使农村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以截污导流工程实施为契机,开展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补水活水工程和沿河景观环境建设,将我市建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绿水城市。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规划治理小流域3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平方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高氟水、苦咸水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搞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区域地表水利用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以水功能区为单位的纳污总量和取水单位定额管理的取水总量,以四个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社区等载体建设,完成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加快管理和经营机制创新,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努力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综合规划供水、用水、节水、防污,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着力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健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组织制定饮用水源的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完善水利工程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保证工程安全、资金安全,提高水利工程完好率、良性运行率和水管单位达标率。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大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创新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新模式,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分配转让机制、水价形成机制。

三、突出重点,全力推进2006年水利工作

实现“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2006年工作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淮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水资源配置作为打造绿水城市的功能性载体,把农村水利工程作为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解决好发展中的水问题,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障。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着重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全力推进以治淮为重点的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入海水道增补完善工程、鲍集圩行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加快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为主体的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加大市区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力度。实施白马湖、宝应湖洼地治理工程、40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洪新河整治等3项重点基建工程、金湖入江水道衡阳段块石护坡和洪泽湖大堤块石护坡等30项岁修应急工程。

(二)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影响本地区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水问题,抓住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水问题,突出圩堤修复整治、骨干河渠疏浚、灌区节水改造、低洼圩区治理、水源工程建设、农村机电泵站改造、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全面完成县乡河道首轮规划剩余的254条、1273公里疏浚任务,续建五个灌区六期改造项目,治理内部圩区38个,实施5个小流域治理,兴建和改造塘坝147座,新建和改造泵站206座,修建防渗渠道208公里,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

(三)加快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加快以城市防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建设。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系,重点开展里运河、大运河和清安河综合整治,重视提高新城区及重点城镇的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组织开展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规范社会涉水活动,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全面启动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施高邮湖、白马湖等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五)加大水利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利规划服务。严格水利建设管理,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抗灾效益,实现工程效益的升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六)深化水利改革,激发水利发展活力。深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改革,启动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推动乡镇水利服务体系改革,提升水利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农村水利经营性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明确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四、狠抓当前,确保完成今冬明春水利建设任务

2006年的水利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当前,全面推进各项工

作顺利开展。

(一)确保行动迅速,落实到位。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水城市的要求,突出防洪保安和水环境整治、水资源管理这三个重点,修订完善规划,各项工程要加快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任务。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和村庄河塘整治任务,各地要抓住冬春农村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围绕既定目标,迅速组织实施,推行机械化施工,确保圆满完成冬春农村水利建设任务。

(二)确保资金渠道,投入到位。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要按规定比例投入农村水利建设,财政对小型农村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要逐步增加资金规模,要整合现有的各项有关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相邻村共用的农民受益的农村水利工程,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同时,要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完善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不断开辟新的资金渠道。

(三)确保作风务实,监督到位。各级各部门要适应当前水利建设任务重、项目多、投资大的形势,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破解难题,加强配合,确保各项水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争取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保证工程与资金安全,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和2006年水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团结拼博,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面完成2006年各项水利工作任务,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焦伟侠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咬定目标真抓苦干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同志们:这次县委工作会议,是在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实施陕......

    _____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我镇召开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在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

    胡伟同志在共青团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伟同志在共青团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期两天的共青团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团中央书记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议召开前,周强同志和书......

    名树伟同志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名树伟同志 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 0月1 3日) 同志们: 刚才,对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不同层面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君河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

    **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全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就业再就业......

    ××同志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党和政府......

    **同志在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按:20**年6月25日,省政府副秘书长**出席“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并讲话。现将他的讲话要点予以印发,请各地各部门结合信息工作实际,认真......

    ××同志在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主要是全面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今年全区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