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调查目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3: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资料调查目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资料调查目录》。

第一篇:地质资料调查目录

地质资料调查目录

一、区域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

二、区域地质条件1、2、3、地层 构造发育情况及特征 火成岩、陷落柱等其他地质构造发育情况

三、煤层与煤质

1、煤层发育情况与发育特征

2、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3、煤层对比

4、煤质:煤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水文地质

1、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1)岩层含水性(含水层)

(2)隔水层

(3)构造在水文地质中的作用

(4)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

2、煤田水文地质特征

3、井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第二篇:地质调查总结报告

工作事故处理方法与泥浆应用总结

当2015年的第一场雪在新年的钟声中飘落时,我们送走了2014年。这一年里,在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快速的提升,通过对工程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使我已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在此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及同事们的支持,通过各方面努力,摸索出了一些的工作规律,在此对这一年工作情况进行个人总结,请各位领导予以指导和纠正。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2014年-2015年1月,担任峨口铁矿详查(240m)、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小口径(650m 75°)斜孔、原平郭家庄铁矿小口径304机(578m 82°)、305机(610.20m 85°)、306机(587.20m 81°、360.93m 80°)钻探技术员一职,完成水文观测、丈量钻杆、测斜等钻探质量观测任务。工作期间机台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圆满胜利完成钻探生产任务。

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矿区多裂隙地层,返水量不大,经常只有1/3,采用锯沫、聚乙烯醇、植物胶多种混合物堵漏,并且灌水泥堵裂隙多次,边打边漏。浑源矿区主要是裂隙地带,破碎带只有435.62m—439.02m,花岗片麻岩、角闪岩地带。钻孔进尺最快速度为白班23m,夜班18m。

郭家庄铁矿区地层复杂多变,土层过厚,为150m—230m,土层太长,取心时繁琐、费时、劳动强度大,地表黄土、粉砂、卵石等部分地质要求采取率达到60%以上,这样就增加了施工难度。在用Φ89钻具取心时,要不停的起大钻进行取样。在钻进时,水泵改用最小泵量,防止土样被水冲掉,并在采样时,干拧几次,以确保取样达到标准要求。在基岩地层中,绳索取心孔段的工作量同样不小,碎砂地层、绿泥岩层过多,反复多变。孔内掉块、漏水、漏砂经常发生,导致孔内缩径、抱钻等事故发生。采用加入锯沫、纤维素以及灌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方法堵漏。经过现场多次调试与实践论证,郭家庄矿区采用膨润土泥浆钻进效果最佳。最佳泥浆配比为:以1m³搅拌罐为基准,土层:1袋—1.2袋(25kg—30kg),完整基岩层:1袋—1.5袋(25kg—37.5kg),沙漏、掉块地层: 1袋—1.5袋(25kg—37.5kg)+0.5kgCMC(钠羧甲基纤维素)。

2015年1月6日凌晨2:00点孔深340.80m处遇到砂漏地层,将泥浆混合成砂浆,泥浆密度过低,以及上孔段300m处缩径,造成抱钻事故。出现事故后,上下不停活动油缸,在8:00—16:00有1—2油缸活动间隙,在16:30由于猛提油缸,负荷过大导致钻机“停车”,电流:40A—80A,泵压:4—8Mpa。19:30用主绳强拉变径水接头,拉起6根钻杆,事故解除。郭家庄遇到砂漏地层,泥浆中经常混有蓝黑色细砂,容易造成砂浆,降低泥浆粘度,及时在泥浆中加入CMC,增大泥浆粘度,将孔底碎砂、碎渣尽量清理,带出孔底,孔内沉渣清理不干净,对泥浆泵、泥浆冲洗液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回顾已经过去的一年里,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生产计划,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注意的问题。例如事故处理要防止越处理越复杂,事故加事故,所以要慎重制定方案。

(1)处理事故一定要保护好孔壁稳定,做到事故性质清楚、事故位置清楚、机上余尺清楚。

(2)钻探施工中难免发生孔内事故,所以设计加工钻具时,各种材料规格尺寸要留有余地。

(3)生产前应做好紧急预案,并要在现场准备一定的事故处理工具,预防突发事故等。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与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比如讲,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个别的有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改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有决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为实现我院的经济跨越式(降本增效)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

第三篇:巢湖地质实习目录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 实习目的及任务··························································1

1.2 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分··················································1

1.3 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2

1.4 地质调查史······························································3

1.5 工作方法、时间安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4

1.6 实习队组成······························································5

第二章地层

2.1 地层概述································································6

2.1 地层分述································································6

第三章实习区岩石

3.1 岩石概述·······························································15

3.2 岩石分述·······························································15

第四章地质构造

4.1 实习区地质构造概述·····················································17

4.2 褶皱···································································18

4.3 断层···································································19

4.4 节理···································································20

第五章矿产

5.1 石灰岩矿·······························································20

5.2 耐火粘土、陶用粘土·····················································21

5.3 煤·····································································22

5.4 铁矿···································································22

5.5 磷矿···································································23

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

结束语

部分实习图片

第四篇:地质资料涉密原则

地质资料涉密界定原则

2007年4月我馆开始馆藏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通过资料数据统计发现涉及国家秘密的地质资料中测绘类涉密占绝大多数,其中涉及到坐标参数转换和国家控制点资料很少,绝大部分为地质图件涉密。关于资料的涉密界定严格按照国土发资[2006]314号文附件4的规定执行,是否涉密基本按照以下几点进行:

1、直角坐标、比例尺、地形、地物四个要素是确定地质图件测绘类是否涉密的关键,直角坐标存在与否是判定是否涉密的关键要素。四者中只要有直角坐标,无其他要素但符合比例尺≥1/2千,面积≥6Km2等条件者也属于涉密范围。

2、在此基础上比例尺为1/50万、1/25万、1/20万和1/1万的有直角坐标的各类专业图件(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储量计算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探矿工程布置图、水平投影图、叠合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8项(0218),非基础性测绘成果,密级为“秘密”;

3、比例尺为1/10万、1/5万、1/2.5万,有直角坐标各类专业图件(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储量计算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探矿工程布置图、水平投影图、叠合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1项(0211),视为非基础性测绘成果,密级为“机密”;

4、有直角坐标比例尺为≧1/5千或制图面积≧6 m2的1/2千各类专业图件,均归类于“附件4” 中测绘类15项或18项(0218),密级为“秘密”;

5、地质报告中特别是附表中涉及到国家(Ⅰ-Ⅳ)级控制点的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1项(0205),密级为“机密”;

下列种类图件,其地质要素不属《关于开展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通知》附件4所列保密范围的,不属于国家秘密:

(一)各种比例尺的各类柱状图、剖面图、矿层(煤层)对比图、地层对比图。

(二)没有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和属性,只有地质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三)非军事禁区多张连幅的、比例尺大于1/5千(含1/5千)而覆盖范围不超过6平方公里的,或图中所有自然地理要素和非保密的地表人工设施点位坐标精度低于±100米的各类地质图。

(四)各类地质草图、简图、略图、示意图、目测图、有坐标线(经纬线)但无数字标注的图和报告正文中的各种插图。

第五篇: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5万(或1:2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评价,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基础地质信息。

3.“区调”的基本准则:是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 “区调”的五个程序(阶段):⑴.前期准备工作和立项论证,⑵.区调设计书的编写和审批。⑶.野外填图及阶段性资料整理、野外资料验收。⑷.最终资料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最终成果的评审。⑸.最终成果的出版和“区调”原本档案汇交。

6. “区调”设计的五个基本程序:认真研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收集和阅读各种资料、野外踏勘、实测剖面、设计书的编制。

7.出队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准备、统一地质认识、统一地质观察点的编号、按设计书附件的要求,统一图式图例和各种地质体花纹、符号,代号等。

8.野外填图路线的布置原则:一般是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相结合,而以穿越路线为主。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⑴目测法:⑵.交绘法与目测法相结合:⑶间接定位法:⑷GPS定位法

9.野外填图阶段的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保证野外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整个填图阶段和野外工作结束后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工作步骤。按工作进度可分为:日常的资料整理和阶段性资料整理。10.野外资料验收包括:⑴野外地质工作报告;⑵复印着色的地质清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⑶野外填图和实测剖面的各类原始资料;⑷已经取得的分析鉴定成果;⑸实物资料(包括重要化石标本、岩石标本);⑹部分过渡性资料:(包括巳完成和待完成的各类地质卡片、登记表册);⑺以上各种资料目录。

二、沉积岩区

11.沉积岩区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是以地层学、沉积学为理论依据,从我国的现实地质工作出发,以多重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较准确地描述沉积地层的组成、结构、变化和识别特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填图,查明并具体表示其时空存在状况、纵横变化、以及与地质年代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模型;探讨和阐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环境、沉积作用、区域地质发展史与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12.剖面小结的主要内容:(1)工作概况(2)完成的实物工作量(3)剖面分层简述(4)剖面综合描述(5)主要收获和尚存在的地质问题

13.岩石地层单位两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14.生物地层单位: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和间隔带。

15.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

16.年代地层划分研究方法:即生物地层法、同位素测年、年代地层综合研究。生物地层法与年代地层综合研究法最为经济实用。

17.基本层序的概念: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能在露头范围内观察到的,代表一定地层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岩石分层或多层岩石组合,它是同一微环境或亚环境的沉积产物,一般上下都有明显的沉积界面分开。基本层序的类型按其性质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和非旋回性基本层序,其中旋回性基本层序中的一部分又可称为韵律性基本层序。

18.第I类型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Ⅰ的形成被认为是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海平面下降的速率超过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下降的时期形成的。

19.第Ⅱ类型层序: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没有任何相对的海平面下降。因而没有下切谷,并且其也缺少明显的侵蚀削蚀;第Ⅱ类型的层序边界被认为是在层序的(当时的)沉积岸线坡折处,在海平面下降时期,在海平面下降的速率略小于或等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形成的。

识别IⅡ标志是:层序边界的不整合类型;层序边界之间的体系域组合。

20.地层格架一般概念: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有序排列形式,区域地层格架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阐明不整合界限单位的垂向叠覆及其内部地层的侧向堆积规律,一般可用一定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地层格架按物理含义又可分为空间格架和时间格架。通常以岩石地层格间架(岩石地层的沉积格架)为基础,它是进行沉积盆地分析和沉积地层及层控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基础,年代地层格架(时间格架)是解释性格架。

21.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层序地层学划分的基本单位为层序。层序之内又可分为不同的体系域。

各体系域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主要岩相和形态几乎都是固定的。各体系域之间系如:低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之间以海侵面(TS)为界,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之间有一过渡层段,即饥饿段(SS),饥饿段也称凝缩段(CS)或低速沉积层。饥饿段的中部有一最大海侵面(mfs),它将饥饿段分为上、下两部分。饥饿段上部属高水位体系域的底部;饥饿段下部属海侵体系域的顶部。最大海泛面才是高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的水位体系域的岩层下超于该面之上。

(3)层序:顶、底以不整合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有成因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它由—系列体系域组成,并被认为是在全球海面升降曲线—下降拐点之间时间隔沉积的。

(4)副层序:由海泛面及其相当的面限定的,相对整合且成因上有联的岩层或岩层组序列。

(5)进积:沉积物由陆架向盆地迁移,称为进积。因进积作用造成的向盆地原始的地层层理为进积型层理;具有进积型层理的地层体是原始倾斜的,也可为具有进积型结构的地层体。(6)加积:沉积中心不变,垂向堆积的沉积作用,称为加积。加积作用产生的层理是水平层理,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体可称为具有加积型结构的地层体。(7)退积:海侵期由于沉积中心向陆地迁移,造成沉积地层向陆后退超覆,称为退积。具有退积型结构的地层体均显示向下伏不整合超覆(或上超)的特点,其沉积的最大厚度出现在近陆地一侧而不在近盆地一侧。

(12)海侵体系域:为海平面低水位期以后的海侵期沉积在陆架上的体系域,由—系列后退的或退积的副层序组成。底界为低水位体系域之顶的第—要海侵面,顶界为饥饿段中的最大海泛面。

(13)饥饿段(或称凝缩段):一个薄的以非常低速沉积(<1—10mm/1000a)为特征的海相地层间隔。它由贫陆源物质的半远洋或远洋沉积物成,是相对海面最高或滨线最大海侵时沉积在陆架中至外部、大陆斜坡以及盆地底部的。(14)高水位体系域:以副层序的进积型堆积逐渐增强为特征,被认为是全球海平面高水位期的沉积。

27.地层模型:地层实体的组成、结构、时空存在状况的简化表达形式,是表现地层序列中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分布规律和组成与结构变化的解释性模型。可以用区域岩石地层格架上代表性剖面模型来表示。地层模型对于研究区进一步调查能起到检查作用、预测作用、指导作用,还可以解释本区的沉积环境与作用及速率、地质发展史和矿产分布规律等。

三、花岗岩区.归并花岗岩类超单元主要标志: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紧密相关、成分上演化的亲缘关系、结构演化的规律性、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

29.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正式单位:超单元组合、超单元、单元;非正式单位:侵入体;不具等级意义的单位:岩浆杂岩 31.脉动型与涌动型接触关系的区别及识别标志

(1).脉动型(突变型):来自深部岩浆的单独一次贯入。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被后侵入体所侵入的接触界面。特点:在两次脉动的岩体间形成一个1—2mm宽的较为清楚的接触界线。有时接触面两侧岩石成分或结构上发生突变,甚至在标本或薄片上可以被发现,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清楚。先后生成标志为:(1)沿接触带常有断续发育的伟晶岩包体或似伟晶岩带,其宽度常为几十厘米,其矿物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岩体;(2)有时有接触带上出现火成砾岩带,早期者为角砾,晚期为胶结物,(3)晚期侵入体有时具冷凝边。

(2)涌动型(隐蔽型)接触:涌动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然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其特点: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显,通常在1—2cm距离内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但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涌动侵入体成分和结构的快速过渡表现在,岩石成分中含角闪石→不含角闪石,含包体→不含包体;粒度的有序快速变化,斑晶大小和丰度的循序快速变化及颜色的快速变化。生成先后标志:两期岩体间优势具有1~2cm混染带;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出现富钾矿物(黑云母、钾长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两期侵入体内矿物成分、结构的突变或某些矿物含量的突变或色率突变,而两者间无明显界面。32.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标志:⑴基本一致的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2)基本一致的岩石结构,⑶基本一致的年龄值:(对复式岩体内各单元的侵入体年龄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⑷所含包体的特征一致或相似⑸岩体中所赋存的脉岩组成一致;岩体的物理性质和矿化 特征也基本相同。

33.单元:岩石谱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中的“组”,也是深成侵入岩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岩段或岩石区内,不同的深成岩体中各侵入体的岩石特征相似(岩石类型、成分、结构、矿物形态、包体的形态和数量、岩墙组合)而且侵入时代也基本相似的可是为同—个单元。划归同一个单元所有侵入体,在花岗岩侵入顺序中占据着同一个特定的位置,并具有特有的岩石学特征(特别是结构、构造)。命名:地名+岩石名称+单元;地名+单元,如西后峪单元

35.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方法(将不同侵入体划归为同一个岩石单元),其方法:(1).对比的方法有四种:标本对比、薄片对比、地球化学对比、同位素年龄对比。(2)对比的标志有四种:成分标志、结构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同位素年龄标志。

36.强力定位的特点:(1)岩体呈圆形或椭圆形;(2)岩体与围岩有规则而清楚的界面;(3)区域性构造线方向因岩体的强力侵位,而被调整到与岩体构造线一致;(4)岩体中矿物和暗色包体定向排列显示同心环状构造。这种构造主要发育在岩体边缘,平行于接触带(5)具有同心环状的岩石类型分带,(6)在岩体周围的围岩中出现环状向斜或发育有热变质的矿物(矽线石,硅灰石等)类型:穹起、底辟、气球膨胀

37被动定位的特点:(1)在平面上岩体的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构造线不一致(环状岩墙除外),而且有锯齿状不规则接触界线.其原因是围岩在岩浆侵位时没有明显的变形而得以保留原来构造线方向(2)岩体内部缺乏定向组构(3)常有岩枝穿入围岩,有时岩体边部常有围岩棱角状捕虏体。类型:顶蚀、破火山口沉陷、断裂扩张等

四、火山岩区

38、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火山地层法、岩性及岩相制图法),具体工作要求如下:①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②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③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39.火山构造的分类:火山机构是火山构造调查的基本单元,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裂隙式,中心式;复(合)式。40.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

五、变质岩区

41、变质岩区“区调”填图方法体系: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因此,在变质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应该正确处理建造与改造的关系,用构造分析的方法研究填图中有关变质地质学问题。从而可以建立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理论为指导,以同一成因类型原岩建造的变质岩石或变质岩石组合填图单位为基础,以构造分析方法为手段,以地质事件为主线的填图方法体系。根据原岩建造的性质和改造作用的程度,可分为: ①构造一地层--事件法;②构造一岩层--事件法;③构造一岩石--事件法;

岩组:是构造复杂区变质岩主要和基本的填图单位,它是以构造界面的围限的一种岩石地层,它可以是单一岩性而更多的情况是两种以上的岩性组合组成的填图单位(正式单位).岩组内具连续性特征。岩群:由区域性规模构造变质岩带所围限的多个组或岩组组成的高级正式单位,常常缺失群级岩石地层单位所固有的顶底不整合面.岩群常常以反映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原岩建造类型和变质作用类型。

42.变质侵入体为主的变质岩区工作方法——构造-岩石-事件法:在大面积分布着已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改造的侵入岩,原岩的侵入体面貌及组构特征已基本消失,并被改造为各类片麻岩和麻粒岩。因此,不再适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进行填图。而采用构造-岩石-事件法进行填图。

43.变质岩区岩石填图单位的野外识别标志:① 不同岩石之间的切割关系;② 所含包体或捕虏体的差异;③ 所含脉岩的特征;④ 注意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接触界线的变化:同一岩石填图单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界线是过渡的。而不同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有的清楚、截然,有的显得模糊,但界线两侧岩石都有明显差异。

45.变质作用的研究: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或地壳与地慢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件重要地质作用。它基本上是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或应力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形成相应的变质岩石。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是以反映热流变化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为基础,并结合变质作用在发生发展期间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的。研究内容包括:(a)变质作用的起始态,即大地构造环境和原岩建造(b)变质作用的进行态,主要包括反映变质作用物化状态的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以及pTt 轨迹(C)变质作用的后继态,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鉴别划分变质相,变质相的研究不仅靠镜下对岩石进行矿物学、矿相学研究来完成,同时在野外要观察研究岩石的变质特征、确定变质相的空间、时序关系及相互转变的特征,研究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等,尤其要注意麻粒岩相的退变质及其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以正确识别判断变质相。

46.浅、中浅变质侵入体的研究方法:(1)产状特征的研究不仅要靠岩体与围岩之间的关系确定,还要通过对岩体的应变状态的研究来恢复其原始产状特征;(2)接触关系有3 种:韧性剪切带接触,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糜棱岩带;侵入接触,只在局部地段或在岩体内部花岗质岩石与捕虏体之间才能见到穿切的侵入体;沉积接触,常呈渐变过渡关系;(3)变质特征很明显,并经常与围岩变质保持同步(4)变形特征:岩体与围岩有类似变形构造,岩体可变成片麻岩、糜棱状片麻岩、糜棱岩。围岩中见到的褶皱、叠加褶皱、韧性剪切带在岩体中均相应有反映。(5)分析对比围岩与岩体变形构造之间的关系,确定岩体相对时代。

47、变质基性岩墙的研究内容:

1、详细观察描述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和组构(包括原生的、变形的)以及它们的均匀程度、变形、变质作用,是否有其他岩石或矿物的包体、混合岩化现象等。

2、形状、产状、规模、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与围岩的关系。

3、内部构造研究:如内部组构和矿物成分是否均一,有否冷凝边以及是否出现新生的叶理等

4、变形特征的研究:岩墙是否遭受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的褶皱样式和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在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的地区要注意与包体的区分。

下载地质资料调查目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资料调查目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

    建筑工程资料目录

    济南项目资料核查记录 济南工程有限公司 A分册: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质量证明资料分目录 A—1 钢筋合格证质量证明单子目录: 合格证、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

    工会资料目录

    资料目录 文件夹1:工会组织建设 1. 工会简价 2. 调整工会委员会的报告 3. 调整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报告 4. 工会委员会的批复 5. 女职工委员会委员会的批复 6. 工会成员名单及......

    安全资料目录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 一、 企业资料 1. 施工企业资质 2. 营业执照 3. 安全生产许可证 4. 组织机构代码证 5. 公司各项制度(工地宿舍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农民工规章制度......

    党建资料目录

    太村中学党建资料目录 一、 班子建设 第一盒001 1、 太村中学学校简介; 2、 太村中学党支部基本情况简介; 3、 太村中学党组织职责; 4、 太村中学党员履行的义务; 5、 太村中学......

    教师资料目录

    幼儿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保教工作计划资料 一、计划类: 1、班级工作计划(学期初) 2、班级家长工作计划(学期初) 3、班级安全工作计划(学期初) 4、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初) 5、个......

    资料员资料目录

    建设工程档案指导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筑装饰工程文件材料 序号文件材料名称缺件复印件 一工程管理文件1 工程概况表 * 2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 3 工程开工报......

    禁毒资料目录

    禁毒资料目录 (一)禁毒领导机构 1.禁毒工作领导小组 2.“一帮一”帮教领导小组 3.社会大帮教领导小组 4.监督领导小组 5.信息反馈领导小组 6.宣传领导小组 7.重点整治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