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年累计处理污水393.1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5.72亿立方米,增长13.12%。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43座,处理能力达到
1.39亿立方米/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对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提出具体规划指标,总投资规模近4300亿元。从建设规模上看,国家污水处理政策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点仍在东南,重心移向中部”,二是“重点仍在城市,重心移向县镇”。这两个趋势将带来市场格局的转变,对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90%,我国污水处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国家鼓励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将对污水深度处理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污水处理建设的严峻形势,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较低的现状,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建设、运营投资均带来巨大投资空间。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环境、水务行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行业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阐述了工业污水处理发展概况、污水处理行业与政府纠纷案例。随后,报告对污水处理行业进行了投融资模式分析、投资机会与前景趋势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详细列明了与污水处理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二篇: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陶瓷制品生产在中国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制造工艺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陶瓷制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总额正在全力提升。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产品的出口,呈现全面飘红的喜人景象。从总体上讲,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对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积极应对市场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将为陶瓷行业提供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分类及发展史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并对国内陶瓷制品制造业的财务状况和产量数据做了细致剖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建筑陶瓷、卫浴陶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和其他种类陶瓷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陶瓷行业区域、原料及装备、重点企业运营状况以及行业竞争营销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重点分析了陶瓷行业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及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三篇: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给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早教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市场已经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为代表的本土早教机构和以金宝贝(Gymboree)、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早教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均有所增加。全国共有幼儿园16.64万所,比上年增加1.6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3376.67万人,比上年增加400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30.53万人,比上年增加17.75万人。
随着我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等政策的出台,民办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快速成长,公办幼儿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民办幼儿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截至2012年上半年,民办幼儿园无论在幼儿园园数上还是在教职工人数上均已经超过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主导力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婴幼儿教育目标: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该规划指出,要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婴幼儿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另外,规划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婴幼儿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前景乐观。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环境,接着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具体解析了特色幼儿教育、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幼教市场的竞争与营销、幼儿园的经营管理及重点幼教企业做了细致分析。最后,报告重点分析了幼儿教育行业的投资潜力,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四篇:小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水电是可再生能源,而通常的大型水电属于传统能源,而小水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国家《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包括小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政策层面对小水电发展予以支持。
中国小水电资源分布广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适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既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用电困难的问题,又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可观的效益回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5000余座,装机容量6200多万千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小水电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累计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小水电不仅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在电力应急保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经过多年发展,小水电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山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水电建设力度,小水电开发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小水电行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中国水电和小水电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农村小水电、部分省份小水电和小水电设备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小水电行业做了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分析、投资潜力分析和未来前景预测,最后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小水电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竞争激烈,欧洲和日本领先的格局已被打破。尽管主要的销售市场在欧洲,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重镇已经转移到亚洲。2011年,在光伏市场带动下,全球光伏电池产量持续增长,达到29.5GW。
在世界光伏市场的强力拉动下,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4年以后的研究开发时期;之后迎来了2001年以后的产业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也是尚德等太阳能电池厂商开始创业的时期;2005年至今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得益于国家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政策、资金支持,2011年太阳能电池产业增长迅速,在世界10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促进太阳能产业可持续发展。该《规划》的提出对于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对市场是个极大地刺激,也将引领光伏企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规划》将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列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重要地位,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上网电价等诸多补贴扶持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有望像美国一样,启动一个巨大的市场。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定义、种类、应用领域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太阳能电池行业做了技术研发分析、原料市场分析、关联产业发展分析、投资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外太阳能电池重点生产企业的运营状况。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