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探索--—杭锦后旗三化建设调查
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探索———杭锦后旗“三化”建设调查
包思勤 张莉莉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这是对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长期陷于困境的生动写照。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根本)途径。内蒙古杭锦后旗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辖10乡6镇,总人口30.2万,属典型的粮食大县,曾以拥有大面积的“吨粮田”闻名遐迩,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40°的奇迹,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发展缓慢。到2000年底,在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46%,工业增加值仅占21%;在全旗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7%,在占23%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农业发展遇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摆在杭锦后旗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旗委、政府认识到,不加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生产,杭后经济只能停留在温饱的低水平上;不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只是一句空话。为此旗委、政府从杭后地缘特点、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工业立旗”的口号和“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三化‟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此拉开了杭锦后旗“三化”建设的序幕。
几年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杭锦后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4年,全旗生产总值由17.67亿元增加到3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收入由1.19亿元提高到
2.58亿元,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10元提高到6520元,年均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07元提高到3751元,年均增长11.7%。以上数据表明,杭后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杭后为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以“三化互动”为根本,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杭后在加快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旗域突破为统领,坚持“工业立旗”战略不动摇,举全旗之力,重点抓项目,集中抓引进,突出抓效益。先后引进了重庆飞亚、草原兴发、浙江大好大、新疆屯河、上海浩森、长沙磕里香、伊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杭后;如期完成了河套就业集团、河套木业公司、鸣兴脱水菜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个技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增长极作用。2000年至2003年三年间,全旗工业增加值由5.24亿元增加到12.13亿元,年均递增44%;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依托龙头企业,全旗已形成了以奶牛、肉羊、肉鸡、实用葵、脱水菜、番茄和速生丰产林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带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法律、社区、家政服务、文体娱乐为主的新型产业,使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过程。2003年与2000年相比,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8亿元增加到5.51亿元,年均增长11.5%;到2003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2.7万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又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三化互动、城
乡统筹、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杭后在“三化互动”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品牌形象。
二、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优化经济环境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特别是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胸怀。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协作链,夯实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前,杭锦后旗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了两大优势,即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先发优势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形成的草原兴发、伊利河套、大好大、百联带动的五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河套地区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是地区的龙头,继续努力就可以形成河套地区垄断性优势,控制河套地区绝大部分农畜产品资源。杭后要特别重视业已形成的这种先发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达产达效和规模扩张。后发优势就是河套地区还有许多优势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如玉米淀粉、生物制药等。大家都有开发意向,如果杭后不开发,别人迟早会开发,那时就被动了。而杭后这些年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已经占据了先机,所以要在别人还没有动手之前抢先介入,或在别人还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加快发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句话就是瞄准高增长潜力的产业,先发制人,加速扩张。
杭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重点,把培育壮大农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二是以优惠政策为依托,促进招商引资快速发展;三是以联大联强为目标,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四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招商引资新平台;五是以治理经济环境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基础,全力营造招商引资宽松环境。我们不难看出,杭后要在更大范围内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三、以品牌战略为重点,提升经济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杭锦后旗的重点工业企业是全旗工业骨干队伍,占工业总量的79.5%,抓住重点工业企业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主动权。通过扶持发展,河套酒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知心仁、大好大、伊利、屯河、河套木业等企业也在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规模经济
杭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积极以园区为载体,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发挥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机械、造纸、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扩散的趋势,在明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杭锦后旗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食品工业为主的大顺城工业园区;二是以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河套酒业工业园区。2002年,政府共投资3300多万元,实施了大顺城工业园区“六通一平”建设,并成为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园区建设中,按照“政府造环境,法人办企业,共同经营园区”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场化经营”,由管委会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除税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未经政府同意不得随意进入园区,更不能拉赞助,全力为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对水、电等能生产经营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交由企业建设经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到园区投资办厂。目前,两个园区共引进企业11家,引资18.9亿元,2003年,仅汇源一家就投资7.8亿元。而且,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全旗53%的工商企业、财政收入68%的税源及45%的就业岗位。2003年,杭锦后旗又投资1100多万元,对河套酒业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两个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见效”的近期目标。之后,以北二环路为纽带,将大顺城工业园区和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合二为一,建设更高水平的河套食品工业园区,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使软环境更“软”,硬环境更“硬”,为企业和项目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方面重点选择能源资源消耗少的节能型项目,重点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五、以特色经济为主导,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创新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杭后新型工业化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建立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六、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抓住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机遇,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生产性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伊利河套公司、特米尔电厂、飞亚调味品厂、屯河河套公司这四个项目按期投产后,当年实现产值3.74亿元,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2004年在工业重点项目上有5.5亿元的投资,初步确立的重点项目有25项,为今后工业发展鼓足后劲,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二篇:服务业发展的新探索――对郓城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如何建设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乡容乡貌新、乡风乡俗新、管理机制新的新农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课题。郓城县积极促进服务三农网络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为服务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1主要做法1.1实施“双进双带”工程,整合传统经营网络在服务的定位上,首先找准座标,即把农民纳入服务的范围,带入到服务的空间,采取了“把农民带入市场,把农产品带入市场”双进双带工程,把一家一户想办办不了,想干干不好的事情通过新的服务平台得到解决。比如,组建的养殖合作社、农资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等,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统一肥料、统一价格收购”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社员的收入,推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1.2以农资连锁为体系,搭建服务三农平台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带动下,郓城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资连锁体系,县建设2000m2的仓储平台,乡镇驻地建500m2的农资超市,千人以上的行政村建200m2的农资综合服务站,实行统一店名品牌、统一入网办证、统一进货配送、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核算管理、统一保质监销、统一售后服务,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开元商城是商务部批准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依托企业,2010年该企业新增村级加盟店100多处,投资2000万元建配送中心一处、仓储20000m2、物流信息平台一处。1.3兴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新农村建设找到新的切入点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建设具有休闲、健身、医疗、购物、信息咨询等多功能的农村服务社区的新探索,并随着条件的成熟,根据布局进行科学的社区设置。2取得的效果1)通过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下乡,给农民提供了便利,保障了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买到了货真价实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双进双带”工程,真正把农产品带进市场,把农民带入市场,解决了买难卖难的问题。3)农村社区的建设,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规范超市服务中,其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升华。4)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增加了发展后劲,找到了自己生存的落脚点和服务三农的结合点、切入点。3需解决的问题
1)在发展环境上,主要存在条块分割的本位主义现象,条条制约的矛盾十分突出,乱罚、乱收的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服务三农网络的建设。2)资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开拓加快“三农”发展的途径。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正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
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实惠增加。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625元,增长8.1%,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增速仍低于城镇居民,但增速差距在缩小。同时全面清理了涉农税费,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实惠的增长要高于收入的增长。
二是城市化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在全市总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人口逐步减少,去年农业人口为227万人,比2000年减少12%。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就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2000年是19:40:41,去年是18:39:43,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下降了1个百分点。农村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已达52%。三次产业总值比重,2000年为4:43:53,去年调整为3:43:54,呈现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中心镇规划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农村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08亿元,增长5.4%,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5.4%。出口创汇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居全省领先地位,并创下了人世三年来最高水平。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一,发展中心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去年八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决定》,明确中心镇是××市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是实现农村“三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市和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每个中心镇1500万元的统筹建设资金,把管理权、执法权、税费收入留成等县级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指导。这些措施加快了中心镇的发展。去年××市在建的10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275.45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两税收入28.07亿元,增长18.3%;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针对农村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着力调整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产业、项目、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扩展,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第二,大力推进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完善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具体做法是延伸城市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到农村社区,在乡镇设置劳动就业服务站和培训基地,在中心村设置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二是实施就业培训资助计划。对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每户政府资助一个人到技工学校读书,每人补贴1500元,等等。三是实行就业服务激励。企业招××地区的农民,政府代交一年的工伤保险金;村干部介绍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100块钱。中介服务机构帮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50元。四是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了“农转非”计划指标,凡在中心镇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本市农村居民,可转为该镇居民户口;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可继续保留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权益。
第三,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地力。近年××市按照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的“四化”标准,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70万亩,经过标准化建设后的农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租金普遍提高30—50%。二是建设现代化基地和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规划、建设了10个蔬菜基地、5个水产基地、8个水果基地、5个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和5000亩鲜花生产基地。培育、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去年××市四大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76.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30多项,建立了2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地80个,产品103个,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分别78个和66个。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重点是推进三大工程:一是“青山绿地”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12.5亿元,造林86平方公里,绿化率提高3-4个百分点。二是实施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工程。目前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了五通。三是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市列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范围的共有18宗工程,总投资81.26亿元。除珠江提岸、大学城提防外,其余16宗工程均分布在农村地区。
第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逐步推进城
乡接轨的保障制度。目前,××市农村低保标准为130—200元,在册低保对象有22821户、61954人,符合低保条件农户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有效机制,全市农村共有五保户81756人,其中集中供养1852人,年人均5010元。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去年。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到69.62%,超额完成省提出的50%的任务。三是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对农村特困户子女实行免费入学制度;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强区、教育强镇建设。一些镇在撤并的基础上,对乡村学校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了办学条件。
第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前几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去年全市取消了5699万元农业税,并全面清理了涉农收费,使××农民实现零税赋。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到各镇、村力度,税改中各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达1.34亿元。二是落实对农民直补政策。在省对30亩以上种粮农户每亩每造补贴20元的基础上,结合××市的实际,对每造1亩以上的农户每亩每造增加10元的直接补贴,去年共补贴资金1244.3万元。并直接补贴给农户购置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达400万元。同时,市本级财政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偿金3370万元,对林农直接补贴。三是建立扶贫开发机制,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市139条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全部达到省的标准。今年起,××市将建立扶贫新机制,对现有集体收入低于5万元的行政村,由市和区(县级市)以及镇三级财政实行差额补贴。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精)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开拓加快“三农”发展的途径。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正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实惠增加。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625元,增长8.1%,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增速仍低于城镇居民,但增速差距在缩小。同时全面清理了涉农税费,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实惠的增长要高于收入的增长。
二是城市化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在全市总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人口逐步减少,去年农业人口为227万人,比2000年减少12%。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就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2000年是19:40:41,去年是18:39:43,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下降了1个百分点。农村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已达52%。三次产业总值比重,2000年为4:43:53,去年调整为3:43:54,呈现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中心镇规划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农村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08亿元,增长5.4%,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5.4%。出口创汇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居全省领先地位,并创下了人世三年来最高水平。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一,发展中心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去年八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决定》,明确中心镇是××市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是实现农村“三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市和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每个中心镇1500万元的统筹建设资金,把管理权、执法权、税费收入留成等县级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指导。这些措施加快了中心镇的发展。去年××市在建的10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275.45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两税收入28.07亿元,增长18.3%;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针对农村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着力调整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产业、项目、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扩展,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第二,大力推进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完善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具体做法是延伸城市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到农村社区,在乡镇设置劳动就业服务站和培训基地,在中心村设置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二是实施就业培训资助计划。对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每户政府资助一个人到技工学校读书,每人补贴1500元,等等。三是实行就业服务激励。企业招××地区的农民,政府代交一年的工伤保险金;村干部介绍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100块钱。中介服务机构帮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50元。四是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了“农转非”计划指标,凡在中心镇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本市农村居民,可转为该镇居民户口;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可继续保留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权益。
第三,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地力。近年××市按照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的“四化”标准,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70万亩,经过标准化建设后的农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租金普遍提高30—50%。二是建设现代化基地和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规划、建设了10个蔬菜基地、5个水产基地、8个水果基地、5个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和5000亩鲜花生产基地。培育、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本文,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去年××市四大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76.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30多项,建立了2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地80个,产品103个,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分别78个和66个。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重点是推进三大工程:一是“青山绿地”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12.5亿元,造林86平方公里,绿化率提高3-4个百分点。二是实施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工程。目前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了五通。三是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市列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范围的共有18宗工程,总投资81.26亿元。除珠江提岸、大学城提防外,其余16宗工程均分布在农村地区。
第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逐步推进城乡接轨的保障制度。目前,××市农村低保标准为130—200元,在册低保对象有22821户、61954人,符合低保条件农户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有效机制,全市农村共有五保户81756人,其中集中供养1852人,年人均5010元。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去年。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到69.62%,超额完成省提出的50%的任务。三是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对农村特困户子女实行免费入学制度;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强区、教育强镇建设。一些镇在撤并的基础上,对乡村学校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了办学条件。
第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前几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去年全市取消了5699万元农业税,并全面清理了涉农收费,使××农民实现零税赋。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到各镇、村力度,税改中各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达1.34亿元。二是落实对农民直补政策。在省对30亩以上种粮农户每亩每造补贴20元的基础上,结合××市的实际,对每造1亩以上的农户每亩每造增加10元的直接补贴,去年共补贴资金1244.3万元。并直接补贴给农户购置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达400万元。同时,市本级财政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偿金3370万元,对林农直接补贴。三是建立扶贫开发机制,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市139条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全部达到省的标准。今年起,××市将建立扶贫新机制,对现有集体收入低于5万元的行政村,由市和区(县级市)以及镇三级财政实行差额补贴。
第五篇: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文章标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是当前煤矿企业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就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抓好科技兴安,强化执行力建设,大力推行精细化、零缺陷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但无论怎样复杂,只要把握住“人”这一核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上,突出“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理念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我们矿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在改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立了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区队安全文化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橱窗等宣传阵地,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和“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的理念。开展了工亡家属话安全、童心牵手保安全、文艺演出送安全、二道防线促安全等专场安全教育活动57次。根据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每周编发事故案例,每月组织安全教育大课,分管领导进行主讲,去年共举行安全大课12场次,编发事故案例61期,3000多人次受到安全教育。8个党群部门分别和17个基层单位结对联系,日提问、周学习、月考核、季抽考,考核结果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安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严格的考核,有力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思想境界,使职工自觉地把安全当作自己的事,逐步向“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转变。同时,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的观念,因材施教,按需培训,教考分离,形成以职校为主渠道、以区队为基础的培训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针对职工队伍新老更替和工种转换、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先后建成了集教学、实验、科研为一体的综采培训基地和机电培训基地,以本矿劳模和技术能手命名的“陆振祥、狄远德、郝大宝”等劳模创新,为安全技能培训搭建了新的平台。以采煤一区为综采培训基地,选派其他采煤工区整班组建制编入正常生产作业,从采煤一区选派技术骨干到其他工区带班指导操作,积极推行CBA职工技能考核办法,提高了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机电科为机电培训基地,实行机电维护员全员轮训制度,将全矿机电维护员分期分批派送到机电科指定导师跟班辅导,每期6个月,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严格对师徒进行考核奖惩。建成两大基地以来,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采煤一区作为集团公司的重点采煤区队和矿扛腰工区,从2003年开始,先后3次抽调人员近300人,分别前往孟巴项目部、山东里能集团新河矿、山东湖西矿外出创业,使一个综采区队变成了四个区队。在人员进出频繁、工作面生产条件差、设备严重老化等困难情况下,在矿本部生产的区队始终保持稳产增产水平,工作面单产连续14年突破百万吨,名列省内同行业前茅,建矿以来连续18年实现了安全生产。二、坚持科技兴安的发展理念,着力实现系统防护的本质安全
建设“两型三化”矿井的核心就是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控制重大事故,必须首先保证物的安全运行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提高机器设备和防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采掘生产系统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提升物态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完整的风险预控系统,突出抓好系统的本质安全。我矿曾经深受冲击矿压、高温水害之苦,一度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为了做好冲击矿压的防治,与中国矿大合作,组织研究了微震监测和井下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在现场坚持“尊重规律、精心组织、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的管理思路,进行了以建立系统监测、动态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冲击矿压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和动态防治技术。在高冲击矿压区域9202、9112等6个工作面掘进、回采过程中,坚持“生产服从于防冲”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煤粉量检测、电磁辐射检测、微震监测等手段,采取调整采煤工序、增设安全通道、煤岩体爆破卸压、注水软化等防治措施,基本控制了冲击矿压,安全生产原煤15多万吨。其科研成果《高冲击危险区冲击矿压系统动态防治研究》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在安全投入上,坚持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该投入的资金及时到位。近五年来用于矿井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达到5100多万元,主要生产系统和装备实现了“六化”。一是生产装备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综采、综放、综掘工艺,提高机械化、规模化程度,矿井单产、单进水平大幅度提升。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