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14:5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

第一篇: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

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

学号成绩:——————

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

题目:《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公共行政学

姓名:米博

任课教师:日期:2012.8/

5《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读书笔记——米博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公共资源自主治理思想,源于集体行动理论的局限。自主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寻求的是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达到“善治”的社会体制。

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建立自主治理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强化公民意识是实施自主治理的重要基础,完善运行机制是实施自主治理的有效保障。

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关于公共事务治理,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在传统的公共事务治理理论中有三个主要的经典模型:“公地悲剧”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和“集体行动逻辑”模型。

这三大模型都揭示了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个人理性的结果却是集体选择的非理性,这导致了公共事物的恶化和非可持续发展,进而最终丧失集体利益和个人的长远利益。

为了解决集体行动的这个难题,学者提出了两种方案:1.彻底私有化(市场手段)

2.政府等外部强权监督与控制。这两种手段的立论基础是上述3个模型,但它们只是一些使用极端假设的特殊模型,而非一般理论。但是当现实环境超出了假设的范围,它们就无法预测结果。例如,方案1没有考虑信息问题和成本问题,国家强权理论有很大局限性;方案2在某些流动性资源,如水和渔场,就不清楚建立私有产权指的是什么了。

所以她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自主治理理论,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这种理论模式给我们思考公地困境问题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对我国公共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奥斯特罗姆在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理论的核心内容。

1.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

产生传统的集体选择困境的模型假设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之间沟通困难或者无沟通,而是个人无改变规则的能力。而自主治理理论的中心内容是研究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形态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奥斯特罗

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姆教授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将复杂不确定环境下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内部变量确定为四个: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2.三大机制——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

A.创新制度供给

当公共事物面临困境时,需要选择新的制度,虽然新制度会使所有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但新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物品,理性人寻求的是免费确保自己的利益,搭便车的动机依然存在。因此新制度的供给成为自主治理理论关注的首要问题。

奥斯特罗姆认为:当人们不断沟通,知道谁是能够信任的,在这一的环境中居住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互惠的处事模式,他们就拥有了为解决公共事物使用中的困境而建立制度安排的社会资本。在这些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小规模组织成本小,易于完成。然后在这些组织基础上,通过更大、更复杂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较大的问题。以此方式,通过制度资本的自然增长过程逐步解决制度的供给问题。也就是她所总结的,在促进型政治体制的良好推动下,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是一个渐进、循序和自主转化的过程。

B.维持可信承诺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在没有外部强制的情况下解决承诺问题。他们必须激励自己去监督人们的活动、实施制裁,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为此,她列出了五项准则,认为当所制定的制度规则符合这些准则时,人们就会做出谨慎、有力和可信的承诺。

C.实现相互监督

她认为,解决监督难题的人们对遵守规则做出了权变的策略承诺,就产生了监督他人的动机,为的是使自己确信大多数人都是遵守规则的。对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成功案例研究表明,许多自主组织自主设计的治理规则本身既增强了组织成员进行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又使监督成本变得更低。监督成了人们实施规则,进行自主治理的副产品,因为不必付出太多额外成本。所以这些都使自主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得到增强,而相互监督的增强又增加了人们采取权变承诺的可能,提高了人们对规则承诺的可信度,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3.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

她在考察了大量反应成功的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公共资源案例后,归纳了成功达到自主合约治理制度的八项原则:

A.清晰界定边界。公共资源本身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有权从公共资源中提取

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

B.使占用和供给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和资源单位数

量的占用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和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

C.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D.监督。积极检查公共资源状况和占用着行为的监督者,或是对占用者负责人的人,或是占用着本人。

E.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有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

们两者的分级制裁(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

F.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

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

G.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

H.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

二、自主治理理论的现实意义

1.建立自主治理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制度前提。

公共资源一般都是稀缺的,可再生公共资源尽管具有再生性,但如果利用不当的话,其再生能力也会逐渐降低乃至枯竭。在我国,公共资源主要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地悲剧”所带来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因为信息成本和实施成本过高而导致的政策迟滞、政策失误甚至政策缺失和执行困难。而且,政府集中管理也容易产生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官员腐败。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政绩,往往不顾自然规律,不断加大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退化。为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些地方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引进了私人市场管理体制。但私人体制也存在着外部性较强、垄断投机等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对公共自然资源而言,表现的就更为明显。

为克服上述两种体制的缺点,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不妨设计引入自主治理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该模式重视公共资源环境系统中资源使用开发者的自治管理,强调社群在一些公共资源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这尤其适用于我国分布众多的注入池塘、草地、树林、山地、灌溉基础设施等中小规模社区公共资源。以自愿的方式,通过社区将他们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以自主的制度创新来合理安排、统筹利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发挥局中人的自觉激励,充分利用社会良性资本,从而达成局中人之间的资源合作,克服因“公地悲剧”而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退化,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准确性和管理决策科学性,降低了信息成本和实施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保证了公共资源的长期可存续性和高效治理的实现。

2.强化公民意识是实施自主治理的重要基础。

自主组织理论里所描述的是一群有着强烈个人主体意识和自治愿望的理性人通过自主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了集体利益的优化。在我国,人们这种公民意识还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渗透着一种整体思想特征,这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也使“个体存在过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格,从而使得个体得不到充分发展”。人们的个体主题意识不强,遇事总希望借助于外界力量的干预,自然也就难以产生自主组织与治理的愿望和行动。历史上,我国的一些基层地区特别是农村也有自治的传统和结构存在,但这种自治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明显的血亲和家族统治特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治理。

民主政治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现代国家公民人数众多,选举作为最主要的民主方式,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也不能保证对政权领导人的强有力、持续的监督与制约等,这就需要探索民主的其他方式。乡镇式民主是美国民主的典型方式,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思想与这一社会民主方式不谋而合。其核心就是自主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在这里,所有人的意见都会被考虑,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公民意识;同时,自主监督的存在又可以避免权利的集中和过度垄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公民的意志,培育出现代社会的民主生态,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三、结束语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提出,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的教条思想,为公共事物治理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经验,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

自主治理理论力求在政府权威和自由市场之外,寻求一条治理公共事务的路径。它强调经济体的自发秩序和自我成长,也重视政府力量和外部规则的引导作用。可以预见,自主治理的理论的引入,将对我国治理公共事物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自主治理理论发源于西方,在与西方无论政治体制还是传统文化有巨大差别的中国实施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政府在发挥重要作用过程中,不要干预社会组织的规则规定,更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处理本应由社会来治理的具体社会事物。此外,考虑到我国传统文化不适合自主治理,因而要不断强化公民主体意识,提高其自主参与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如果把市场方法和宪政方法比喻成一个钟摆的2个极端,那么处于平衡位置的公民社会方法也已经日渐成熟。公共事物治理在这个钟摆不断地摇摆中,最终还是要归于非极端化的平衡位置——自主治理。

第二篇: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

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从研究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入手,通过对许多案例进 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包括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土耳其近海渔场、公共池 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加利福尼亚地下水流域、斯里兰卡渔场、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 程、新斯科舍近海渔场的脆弱性等案例,提出了自主组织与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 理论,在企业理论与国家理论的基础上,为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成 公共事务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制度建议。全书一共有六章。第一章总结了公共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有影响 力的模型:公地悲剧、囚犯困境博弈、集体行动的逻辑。第二章研究公共池塘资 源情境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方法。作者提出了运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即 要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集体行动问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新制度的供给问 题,二是可信承诺问题,三是相互监督问题。第三章进一步对长期存续的自主组 织和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分析,并对瑞士和日本的山地牧场及森林的公共池 塘资源,以及西班牙和菲律宾群岛的灌溉系统的组织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 提出了制度设计的八大原则: 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应规则则与当地条件相一 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 认可,嵌套式企业。第四章对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关于制度供给的 问题。第五章是制度失败及其脆弱性的分析。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土耳其近海渔场、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下水流域、斯里兰卡渔场等制度失败的具体情况,并与成功 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失败的制度原因。第六章自主组织 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则是提出了一套制度分析选择的框架。阅读后的感悟: 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 情况,奥斯特罗姆教授综合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同时又超越了政治学和经济学,以 交叉学科的姿态去研究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与启 发,要想在某一问题研究领域内的取得成绩,了解与运用一些重要的分析视角与 强大的分析工具是十分重要的。奥斯特罗姆对三个理论模型的修正为在现实生活 中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使得政策分析更具可操作性。在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上,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组织与自主治理的建议实 际上是在强调一种多中心治理与协同治理的一种理念。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大量 的公共池塘资源,比如林地、

草地、集体土地、河流湖泊等,我国也在推行包括 土地流转、集体林权体制改革、退耕还林还草等在内的多项政策,旨在保护自然 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广大的农民是直接面对与使用这些自然资 源的,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治理权,对于制度的实施与 推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在农村发展与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仍然十分薄弱,抗旱排涝能力不强。目前农业生产中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上世 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有许多农民称之为“毛渠”,当时的设计标准本来就很低,只能应对气候正常年份的农业生产用水。而且自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公共的 水利设施多数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抽、排、蓄 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旱不能灌,涝不能排。随着农村集体劳动制度的解体,许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落后,农民之间的集体行动与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流逝。而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在国家和 市场之外提出的第三种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方法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促进基础 设施建设,重塑集体合作精神,改进乡村治理具有重大的现实参考意义。其实多中心与协同治理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许多学者都论述过了,我认为 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之:那就是政府、公众、第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实现集 体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本土化应用还需要我 们大胆地进行实践。


第三篇: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讲座课学期论文_《我们都是佛的种子》

复旦大学MPA讲座课学期论文_我们都是佛的种子_米博

学号:12220170036成绩:——————

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

题目:我们都是佛的种子

课程名称: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姓名:米博

任课教师:王雷泉日期:2012.6.4听了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讲座后,有一些感触。

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本性。菩提自性,人人心中本来具有佛性。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跳出宗教的范畴,以一种活泼的、能够自由开放人心灵的生活态度,不断自我修炼,通达世界的实相,破除我们错误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从自己制造的扭曲信息中解放出来。

学佛的过程就展开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生命实践。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的生命境界,净化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这个过程历来为各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而融化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之中。

所以简言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的种子。

金刚不坏的富贵

从企业道与佛法的关系切入。曹德旺先生说《金刚经》是他非常重视的一本佛经。高度重视《金刚经》的企业家还两位佛商,一位是稻盛和夫,一位是李嘉诚。稻盛和夫不多说了,他对佛学身体力行众所周知。李嘉诚是华人第一富商,但是很少人知道李嘉诚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可以把《金刚经》倒背如流。

这3位佛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长盛不衰。曹德旺先生25年的企业家生涯,事业越来越红火;稻盛和夫和李嘉诚创办企业的时间更长,他们一直到今天仍然长青不衰,这个并不是偶然的,我称之为“金刚不坏的富贵”。《金刚经》有言:如果一个持五戒修十善的人,读了《金刚经》就深信不疑,即使是四句偈语,为他人说,其福报胜过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得到的福报。

佛法对企业家的一种重要作用是公正平等观。在企业家身上,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各种压力诱惑,各种复杂的纠葛在他一身,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也很容易一个小失误被放大。曹德旺先生信仰佛教的众生平等观,他能够做到平等对待官员,对待员工,对待客户,对待供应商,对待各种人都是平等的,我们看不到他身上有任何精英的傲慢。

不少成功人士的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精英的傲慢,不知什么时候会成为定时炸弹。比如王石先生、马云先生都是曾经受尊敬的企业家,但是他们因为某一句话说的不太合适就引发了非议。在佛商曹德旺、李嘉诚和稻盛和夫身上就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信仰——所有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不仅仅是这几个企业家事业长青。如果从组织的角度,假如把公司界定为公共利益的组织的话,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最基业长青的企业是佛教。因为它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现在世界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组织,现在“分公司”遍布全球各地;“创业家”释迦牟尼一开始的时候是身无分文,但是现在佛教的财富遍天下。这就是现身说法,使得我们能够确认善有善报,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正信的价值。

真正的信仰——追求灵魂安详幸福

说到信仰,广义地说,只要一个人活着,他就有信念,可以成为信仰。这样说来,现在的大多数国人都有信仰,这个信仰很多是拜金主义,追求感官刺激,肉体享乐;当然有狭义的信仰,是追求灵魂幸福的真正的信仰。

这里我们要承认人是有两面性,一面有肉身,一面有灵魂,肉身需要追求感官刺激,但是问题是这种快乐随着年龄的衰老,人的肉体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弱,感官刺激带来的快乐度会每况愈下,越到老的时候越变成悲伤,到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会感到很恐怖,最后一定是一个悲剧。

真正的信仰不同,它追求的是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幸福,它不像肉体的刺激欢愉,是一个前高后低最后跌到零的抛弧线,反而是越老的时候,对社会反哺贡献的能力越强,越得到众人和社会的尊敬、爱戴和敬仰,越是感到精神愉快和幸福。可以笑对这一生的闭幕。

假如说我们把对肉体快感的追求,把贪婪、嗔怒和愚痴作为一个极端,这个极端是魔。那么,另一个极端就是持戒、禅定、智慧,这一精神高贵和灵魂幸福的极端,就是佛。所有的生灵都是在魔和佛这两端之间的某个点上。人在居中的位置,从人出发向佛靠近的道路上,分别是阿修罗、天人、罗汉、辟支佛、菩萨,越往佛的方向去,戒、定、慧越深,精神上越幸福,越能摆脱肉体的囚禁。

与此相反,越接近魔的那一端就会越是贪嗔痴,肉体的快感越短暂,而付出的金钱和精力的代价就越大,就越是恶性依赖。比如美食和性爱是常人的正常依赖,向佛一端靠近,则是品茶、鉴赏、禅定等良性依赖的升级。向魔的一端堕落,则酗酒、吸烟、网游、赌博、毒品。吸毒是最恶的一种。

肉体鸟笼子与精神笼中鸟

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是人认识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但是,在现代社会却最被忽视,依我对佛学的理解,一个人的肉体就像鸟笼子,人的精神是笼中之鸟。一般人是笼中鸟飞不出鸟笼子,一旦肉体衰败了,笼中鸟也就昏掉了。

人的精神的追求,身心的修养,就是让笼中之鸟越来越强大,翅膀越来越有力,可以突破这个笼子,可以自由飞翔。如果突破这个笼子的话,就可以称为天人,他的灵魂可以自由飞翔。那些追求肉体感官刺激的人,他们的鸟笼子会非常坚固,比如吸毒依赖,这个笼子就如同黑暗牢狱,精神之鸟很快会窒息而死。

精神追求的不同境界

精神追求的幸福方向,也就是真正信仰方向的追求,比如说天人,比如罗汉、菩萨、佛等等,处在追求精神幸福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境界,比如人的成长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儒家、基督教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小学阶段,人的精神需要依附于礼教或者上帝,就像小学生要听老师的话。道家相当于中学,因为他的独立意识觉醒了,他就自己可以修成神仙;佛家境界会更高,也分不同的层次。打个比方,虽然同在大学范畴,罗汉相当于本科生,辟支佛相当于硕士,菩萨相当于博士,候补佛是博士后,佛是教授,佛是最高智慧和觉悟的极致,这是我个人对真正信仰追求的理解。

有什么样的眼界,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所谓提升人生境界,即开佛的知见、见与佛齐;心包太虚、量周法界。

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很新鲜,很意外,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很好笑。因为这跟当今社会文明主流教给大家的很不一样。我也不是说我理解的真正信仰,一定正确,但是我想给大家提供另一种选择,提供另一种理解生命和灵魂的路径,不是只有一条急功近利,拼命赚钱,然后穷奢极欲,极尽感官刺激的道路。这两条路提供给大家去辨识。一个社会不提供选择项,只提供一条出路,不排除这是一条死路,这样的社会是非常不正常的,非常危险的。

什么是真正的佛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佛呢?对佛有三种误解。

一,佛是寺院里的塑像,并不能说它错,但是不完全对。这就像月亮,你在纸上写下“月亮”两个字,它就是月亮吗?不是,纸上的月亮是一个代称,真正的月亮在天上。

二,拜佛是求财、求名、求利、求子孙、求美人,佛教承认施舍会有福报,但并不是佛的真意,佛的真意是追求思想的自我解放,灵魂的终极自由。

三是佛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逃避红尘,到寺院出家,但这只是小乘,并不能代表佛学的全部。

什么是真正的佛呢?佛有三身,叫报身佛、化身佛、法身佛,是“三层一体”的。第一层是报身佛,又称肉身佛,是大家肉眼看得见手触摸得到的,他是释迦牟尼佛。他有32相80种好,谁也无法造假。肉身佛头上满是肉髻,站立时双手垂下来在膝盖以下,舌头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耳朵垂到肩上等等,以上这些所有特征必须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他才是肉身佛。所以,虽然现代美容术很发达,可以削骨隆胸,但仍然造不了这个假,这也是佛学厉害的地方,不留破绽。

第二层是化身佛,叫卢舍那佛,释迦摩尼佛涅槃后,他的精神化到宇宙空间,无比广大,与整个宇宙通体,不生不灭,这个精神存在的佛,叫化身佛。

第三层法身佛是比卢遮那佛,佛经里说它“既是有又是无,既不是有又不是无,空有不二,中道了义”,很难理解。如果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好理解点,法身佛近似于客观存在、宇宙精神、绝对真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又不是任何具体的物。也可以说,近似于“道”和“零”,说大可以比整个宇宙大,说小比顶夸克更小。

正因为佛的法身遍布于整个宇宙中,所以释迦摩尼佛在正果后,赞叹:奇哉,奇哉,众生皆有佛性,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科学家爬上山顶佛学大师正等着他

谈信仰,需要说明白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现在很多人不能理解宗教,而且用科学来否定宗教,说这个宗教是迷信,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佛教里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比如说九华山的一个高僧,涅槃前,他嘱咐弟子们把他的肉身扣在缸里,三年之后打开,结果肉身

不腐,栩栩如生,肌肉还有弹性。科学解释不了,如果那个地方是沙漠,很干燥,还好说,可九华山非常潮湿。不仅如此,这个肉身火化了,还有舍利子,这个科学又无法解释。

在过去二三百年,科学占据世界文明的主流,它可以打败基督教,可以打败道教——因为它们都无法向世人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但它打败不了佛教,因为它无法解释肉身菩萨和舍利子的现象。随着现代科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证明了佛教的正确,比如佛教说三千大千世界,华严经说无数无量的世界种,现在宇宙物理学正在不断验证这些。在我看来,霍金的《时间的起源》和《宇宙简史》是阅读《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宇宙观的最佳预热书籍。中国有一位科学家,叫朱清时,他是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是研究宇宙物理学的,却非常推崇佛学,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科学家辛辛苦苦爬到山顶的时候,佛学大师在那里等着他”。

科学和佛学是完全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中国有一句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现代科学和哲学是从二开始到三,到十,到百千万亿,是从二作为起点,因此可以用逻辑来推论,可以反复证明,更容易被人直接应用。它借用的工具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识,这是科学的方法。

宗教的追求刚好相反,是从二开始到一再到零。借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是从潜意识向无意识进发;按照佛学说法,是从第七识“我执识”,向第八识“阿赖那识”进发,最后到阿赖那识也没有了。彻底“忘我”。这个过程,对于弗洛伊德,这个过程是不可控的,只能通过做梦偶尔触及到;但对于佛学而言,这是可以通过禅定而控制,清晰地达到的。具体方法是,把眼、耳、鼻、舌、身、意识这六种常人的感官全部关掉,让心越来越静,最后睁开心眼,来观察这个世界。在我理解中,中医的经络学,就是古代圣人在深度入静中,睁开心眼看到的。

可见,凡夫的世间知见,是对统一的主客观世界妄加分别;而智者的出世间知见,是超越思量分别,了达不二的实相。如何了达不二之法?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法界,是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涵盖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源和真理,也是佛果成就的世界。在法界中,万事万物各有特殊性质而又处于统一的整体之中。所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在一切差别现象中显出统一的法性,每个个体所见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为终极的空性;而法性则体现在差别的现象中,又从终极的空性展开一切现象。要认识完整的世界,首先必须使主体思维打破一切人为的分别,用统一的思维观照统一的世界。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样的境界,这样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那么,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就像动物没有办法理解人会思考,会制造复杂的工具一样;就像植物无法理解动物为什么会跑会飞一样;我们为什么就因为现在做不到,就否定天人、罗汉、菩萨和佛的存在呢?否定会有更高境界的生命形式存在呢?

其实,成为菩萨的潜能,我们每个人都有,问题是现代人都是有利于急功近利,追求眼前的肉体快感,现代文化都是越来越刺激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和意识等感官,美其名曰眼球经济,眼睛整天都忙不过了,怎么可能静下心来?不把六识都关掉,不深入禅定,心眼不可能睁开。一句话,人类已经很久将自己的这个潜能给忘记了。

心从本质上讲,指我人具足的佛性本来清净。但本自清净的真心恰恰处在士农工商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七情六欲、是非烦恼所纠缠。就我人日常之心而言,心是烦恼与菩提、迷与悟、邪与正、妄与真、染与净的统一体。简言之,即真心与妄心处于相即不二的动态统一体中。离真无妄,离妄无真,真妄不二。

由于迷失真性,处于无明状态,故需通过修行,除去妄心见真心。故学佛不向外求,只要直下了解自己这个心,藉妄修真,也就是即烦恼而成菩提、即生死而成涅槃、即世间而出世间,显发本来具足的觉性,就能成佛。

人生的两种活法:向下堕落与向上攀登

最后我想谈一下完美人生的路径。人生两种方向,一种是向上去攀登,一种是向下的堕落。前者先苦后甜,为了长久的精神幸福可以牺牲眼前的物欲享受;后者是先甜后苦,为了眼前的感官刺激可以牺牲长远的精神幸福。所谓“越堕落越快乐”纯粹是误导,越是恶性魔性的依赖,有一个特点,就是获得的快乐短暂,消耗的精力和金钱越多,比如赌博、吸毒都是如此。

第二种是向上攀登,追求更加远大的目标。打个比方,就像山坳里有一群孩子,大多数人就在山窝里种粮收菜过了一生。但是有两个孩子产生了好奇——山外的世界是怎样的,于是开始攀登,在山顶感觉视野大开,品尝到征服的快乐,于是去攀登更高的山峰。最后有一天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了。这时有一个人说人到山顶我为峰,留恋山顶被万众瞩目的感觉,但高处不胜寒,可能被冻死了。另外一个人更有悟性,他发现,这个山顶只是大地的一个小角,于是,开始由山峰变成山脉,由山脉变成大地,最后扩大为整个地球。当他变成地球的那一天,他就睁开了地球之眼,他发现这个曾经自认为无比伟大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他又想自己的境界扩大到整个宇宙。当然,人的肉体不可能如此扩张,但人的精神可以。

做一个类比,在山坳里种地收菜的人是普通人,开始登山的人是职业经理人,攀登到最高峰,在珠穆朗玛峰顶上的是王石,从山上开始要变成山脉,他就由职业经理人变身老板,当他扩大到整个大地的时候就是地藏王菩萨,当他扩大到整个宇宙的时候,他就是佛。

在如此追求的过程当中,每个人此生出生时的慧根果报不同,起点不一样,但是这个方向是值得我们去探索追求的。释迦摩尼佛把菩萨称为“法王子”,菩萨们发愿,一生一世的不断轮回,在滚滚红尘的大煎熬、大纠结中修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不断的去扩大自己的灵魂疆域,无怨无悔,永不退转。用稻盛和夫先生的话就是——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佛的本义是觉悟者,佛的知见,就是佛的智慧,就是觉悟者对终极存在的透彻把握。在终极意义上,我们凡夫生命的本质与至高无上的佛是统一的,并与终极存在的法界、真如融为一体。

心是实践的枢纽,在此看出生命的高度与广度。智慧与慈悲的两轮,需要用一根车轴连结起来,这就是每个众生之心。这个心的坐标,向上纵轴的最高点是佛,这是我们生命的高度;横轴则连着我们与众生和环境,这是我们生命的广度。

佛性本自现成“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众生与佛,两者是相依互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在此指出了大乘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宗旨,一再把话挑明: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日日是好日。我们天天在盼中秋的花好月圆,从初一盼到十五。唐代广东的云门禅师就问徒弟:十五之前我且不问你们,我但问八月十五已经过了,你们又该怎么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面对这样一个自古难全的现象,云门禅师的回答是:无论十五以前也好,十五以后也好,日日都是好日子。就是把心态定位在法界中,无欠无缺,无增无减,这才能给心找到终极的托付和安立。

学佛的过程就展开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生命实践。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的生命境界,净化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

每个人都是佛的种子,佛并不是神话,你也可以是。

下载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旦大学MPA课程论文_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_米博(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