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池州公务员面试培训:俞正声会见第四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代表范文
2014年池州公务员面试培训:俞正声会见第四届两岸及香港《经
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代表
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出席第四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的代表。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俞正声指出,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子孙,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及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九二共识”,内地与香港交流合作要在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方针下进行。希望两岸及香港经济界人士共同维护好这些重要的政治基础,共同把经济政策研究好解读好,让民众了解到正确政策的执行将增进他们的福祉。真诚希望两岸和香港同胞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深化经济合作,携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池州省考备考相关信息,欢迎登陆:
池州人事考试网池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局网
池州中公教育您身边的公考辅导专家
第二篇: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梁凤仪2011年10月28日在首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发挥两岸三地经济平台作用 携手创商机
——在首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 梁凤仪
(2011年10月28日)
今天很荣幸代表特区政府出席这个论坛。当香港经济日报邀请我作为演讲嘉宾,我一口答应了,原因不是因为我负责内地金融合作,又不是因为我是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的理事,而是若干年前,我曾经是记者,因为采访的关系于1988年陪同过一位台湾老兵回江西老乡探望他40年来没见过面的儿子,见证了两岸历史性的首次接触。今天两岸三地官方、民间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济济一堂讨论怎样加强财经合作,又是一个里程碑。
自1987开始,两岸的旅游、商贸、文化的接触不断的扩大与深化。去年ECFA的签订,进一步把两岸的经贸关系制度化、便利化。在这个背景下,香港传统转口和转运的中介角色带来挑战。香港又怎样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首先,我认为两岸经济合作为香港带来机遇多于挑战。
九十年代初,两岸接近七成的贸易都通过香港中转。哪个比例现在已经大幅减少到一至两成。不过,香港为两岸提供的转口贸易总值还逐年增加,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例十年来一直维持在6-7%左右。这说明了两岸直接通商确实减少了对香港传统中介角色的依存度,香港无可避免地流失了部分转口贸易。不过,更紧密的经贸往来有利于两岸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市场的饼越做越大,结果香港为两岸提供的转口贸易总额不减反加,而且十年来平均每年以9%速度增长。
第二、两岸三地面对的一个怎么样的发展机遇?
经过20多年的进程,两岸三地之间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机制。期间,内地由一个低收入的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并且是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在演变的阶梯中,内地提供庞大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台湾提供高科技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管理能力,而香港则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与销售渠道。在同一个国家里,因为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发展轨道和阶段不一,但优势 各异的经济体,让两岸三地可以互补合作。通过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我们一家三户人的经济发展已经紧紧地扣在一起,未来我们忧患与共。当下,我们的出口商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困难期。环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欧洲陷入一波又一波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美经济疲弱,二度探底的阴霾,挥之不去。在这个背景下,亚洲经济的增长不能够像过往一样依赖出口欧美来带动。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来,加大内需、发展及提升服务业在GDP的比重。香港的服务业占GDP90%以上,内地与台湾都是香港输出服务的主要市场。展望未来,两岸三地不单是发展一个生产销售链,还要发展一个在亚洲跨境消费,输出金融及其他服务的共同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点。
第三点、摆在我们眼前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去加快发展两岸三地的服务消费市场。
香港自2003年与内地签署了CEPA。经过六轮补充协议的深化,内地与香港在机构的准入、专业的互认、技术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借鉴CEPA,内地与台湾去年签署了ECFA,就着货品和个别的服务业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同年,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正式成立,台方亦成立了“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两会的成立确立了两地沟通的磋商制度,标志着港台关系与合作进入新的里程。历史的机遇指的就是这个搭建好的经济合作平台,下一步要看我们怎样利用这个平台开拓新天地。
第四点,我想用金融市场的发展就两岸三地怎样抓紧这个历史性的发展时机提出几点意见
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重心由西向东移的格局已经形成。大量的资金由世界各地流入经济前景最佳的大中华地区,造成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内地、台湾及香港合共拥有3万7千多亿美元的储备。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资金、流动性及信贷输出最多的地区,而这个地区中又以大中华为输出的大户。
这些官方或是民间的资金财富大都通过伦敦、纽约的国际金融市场,购入美国国库券、欧债以及美元为主的金融投资工具配臵出去。其实,既然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亚洲,对资金需求最殷切的企业也在亚洲,财富也在亚洲,为什么这些源于亚洲、用于亚洲的资金的配臵过程不在亚洲,不在大中华?人民币可否成为配臵资金的其中一种货币?
其实人民币正在走向国际。去年7月,内地宣布扩大跨境贸易用人民币来 结算的试点,到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今年一月开始,内地企业可以用人民币对外投资;以及两周前商务部及人民银行分别公布了管理办法容许外商可以用人民币直接到内地投资。今后台商、港商可以更便捷地用人民币往内地投资及支付两岸贸易,减少汇兑风险。
香港已经抓紧这个历史的机遇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人民币直接投资政策的落实会刺激对人民币融资的需求,估计香港发展人民币债券、股票及银行贷款会大大增加。香港的人民币清算平台为台湾的钞票兑换,供应及回流提供服务,将来更可以为台资作为人民币融资的平台。
两岸三地的经济融合正在加快,但是金融市场相互开放程度明显跟不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金融行业比较敏感。不过,在先易后难、互惠互利、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我建议可以循以下三个方向探索合作:
(1)加强三地交易所的联系,加快研发新产品包括指数衍生产品、互挂ETF等。在这方面,港交所分别与内地和台湾的交易所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与进展,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大。
(2)有关市场准入。在符合内地需要的前提下,可以研究鼓励有实力的台资或港资金融机构办一些他们有优势而内地缺乏经验的金融产品,例如中小型企业贷款、特定的产险等等。另外,我也建议扩大在专业资格的互认,加快人才交流。同时,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有序地方便三地资金“走出去”及“引进来”。
(3)加大力度推广人民币的境外使用。亚洲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占他们所有贸易的一半,他们之间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中。内地已经在政策上开了绿灯鼓励人民币跨境使用,希望港资、台资银行在三地多作推广,香港发挥桥梁作用,让人民币资金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加快在大中华区循环流动。
结语
女士们、先生们,前几年,一首台湾歌曲在香港相当流行,叫“爱拼才会赢”这句是我们广东人最熟悉的闽南话。就凭着这股干劲,以及三地互补优势,咱们20年来打拼出来一个产业发展的经济传奇以及一个又一个的企业神话。我们要延续这个传奇并把它扩展到金融、服务、消费领域,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三方经济合作的平台已经搭建好,希望我们的业界抓紧这个历史的发展机遇,携手创建新商机。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2012年6月29日在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深化开放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在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
(2012年6月29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两岸和香港的专家学者与工商界代表群英荟萃,共襄盛举,意义深远。在此,我对论坛的举办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结合本次论坛“掌握大中华圈投资贸易的开放契机”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及香港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一、以开放合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规则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等各种关系的微妙处理和平衡把握,对一个经济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发达经济体的社会资本长期“脱实向虚”、“自我循环”,使社会资源在盲目追求高杠杆、高盈利的过程中被泡沫化、被浪费,不仅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打击了投资消费信心,使实体经济和就业受到重创。
为此,在危机应对和危机后的修复中,无论是学术界、市场人士还是政策制定者,都痛定思痛,在“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平衡。尤其重要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被提上重要日程,无论是大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还是台湾提出的“黄金十年”蓝图,或是香港的未来长远规划,都把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环顾全球,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创新的深化,亚洲尤其是大中华圈仍将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竞争优势仍将保持延续。然而,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发达国家重提“再工业化”战略,再加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制造业领域的追赶,使我们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挤压”。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和香港经贸投资合作,牢牢抓住机遇,携手应对挑战。
去年十二月,大陆迎来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两岸及香港近年也围绕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大了合作力度。“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事实和经验表明,积极主动的开放策略、竞争合作的开放格局,优化了资源配臵,拓展了产业链空间,惠及了两岸及香港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开放也恰似一面镜子,在反映不断强化的国际比较优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今年以来,大陆相继出台了若干关于加强进口、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决定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进口与扩大内需相结合,拓展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深度,优化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争取实现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可以预见,在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两岸和香港经济将迎来更多、更新的开放合作发展契机。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新的开放形势下,更好地配臵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大中华圈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业被寄予厚望,义不容辞。
一是要推进服务创新。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核心推动力。银行业要改革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在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产品、服务、流程创新。在两岸及香港加强开放合作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金融产品的革新,还是新金融业态的培育;无论是自主研发支持,还是外部价值链整合;无论是高端财富管理,还是基层社区服务,金融业都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二是要优化资源配臵。金融机构要帮助企业登高望远,更上层楼,利用全球要素,优化资源配臵。一方面,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跨境开展业务,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三是要增进互利合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ECFA和CEPA框架下,随着两岸及香港经济融合加速,银行业合作也不断深化,亮点纷呈。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管高层磋商迄今已成功举办两次,议题务实,成果丰硕,两岸监管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银行业互
设机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已有14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8家分行和8家代表处。4家陆资银行在台设立2家分行和2家代表处,后续工作正在本着双向互动、互利互惠的原则扎实推进。内地与香港早在2003年就签订了银行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监管磋商频繁,合作紧密,互设机构和业务发展迅速,态势良好。15家港资银行在内地设立机构资产总额已接近人民币8000亿元,占外资银行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内地银行在香港也设立了24家分行或附属机构,均运行平稳,为双方经贸往来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互利共赢的典范。展望未来,两岸及香港银行业进一步共享发展机遇,共创市场空间,走合作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是要加强风险防控。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银行业监管当局,守住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是我们的天职。在两岸及香港经济金融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下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不断总结探索,确保安全稳健。
女士们,先生们,两岸和香港,血缘相亲,商缘相连。两岸及香港经济的开放与融合,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也帮助实体经济振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把握机遇,深化合作,共创双赢,推动两岸及香港经贸繁荣再上新台阶,共同期待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4年池州公务员面试培训:香港拍照者比小女孩街尿更不文明
2014年池州公务员面试培训:香港拍照者比小女孩街尿更不文
明
欢迎加入池州省考交流群: 189240735
一对内地夫妻约两岁的女孩在香港街头小便,被路过的香港男女青年阻止并拍照,双方发生冲突。从网上公布的视频看,小女孩哇哇哭,两名香港男青年均手持摄像设备还拉住婴儿车,不允许内地夫妇离开。内地女士表示,“我上卫生间了,排队排得好长,我家孩子都快尿裤子了。你说让我怎么办?”她还说,“我知道我不对”。据网上流传的无视频印证的其他消息称,小孩的母亲“打了拍照者耳光”,但相反的说法是,该母亲只打了香港青年抓住婴儿车的手。还有说法是,小女孩没有尿到路面,而是尿到尿不湿上。
一名记者发布批评小女孩父母倾向明显的微博,引起内地网民的巨大愤慨,这件事成了过去两天内地网上最热的公共舆论事件。
由于这一冲突的细节未得到视频的完整复原,我们认为,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论不应以网上传闻为基础,从价值观出发勾勒现场未必真实的画面。
有几点是现有视频素材就可印证的。第一,内地小女孩的父母确实帮孩子当街小便,这与香港法律法规不符,属不当行为。路人对其制止,有正当性。
第二,香港男女青年制止的方式是偏激的。他们不是善意提醒和纠正,未有帮助解决困难之意,而是直接采取对小便的小女孩进行拍照的激烈手段,让那对内地夫妻难以接受。第三,这件事当中,双方显然都有错,内地及香港公众都会为此产生复杂的不悦感,但是与此同时,内地人应当同意那对带小孩的夫妻无论有多少理由,让孩子当街小便就是错了。香港公众应当同意,虽然内地夫妇有错在先,但香港几个小青年的激烈做法严重失当,香港社会决不应鼓励一些市民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内地游客。
问题是,内地人普遍承认一些游客在香港有不文明行为,大家都认为内地人进入香港后应尽可能做到入境随俗。内地游客没有人是故意去香港撒野挑衅的,如果有些人还是有了不文明举止,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香港的规范,或者有些人就是一时还做不到。
香港社会在指出内地游客一些不文明举止的同时,也应对他们整体上给予包容。如果香港社会展现不出这样的豁达,那是他们的集体不文明表现。
那些激进的小青年极力表达自己道德上的高贵,实际上他们呈现的恰是香港社会市井气低俗的一面。看看哪个社会嫌弃外乡来客、动不动就炫耀“他们不如我们”,甚至恶语相加的人,不是那个社会里涵养最差的群体?
在香港欧美人出现不文明举止的情况亦不在少数,但从未见香港有哪个群体表现得那么激动。香港如今有些人表面上是歧视内地人,其实他们在歧视自己。他们太想宣示与其他中国人的区别,证明自己已与洋文化融为一体。
那些人无法正视内地沿海地区与香港发展水平的快速缩小,无法适应自己在内地人面前优越感的流失。他们的心态出了问题,他们面对内地人变得极其缺乏耐心,喜欢小题大做,得理不饶人。
香港毕竟已经回归祖国,两地因交流和摩擦产生一些不适感,实属正常。内地在指出香港社会心态的毛病时,我们自己也需大度些。对香港一些人小家子气的表现,我们能一笑置之则罢,如果做不到,反唇相讥几句也无妨,但不可记仇。我们不必将两地的磕磕碰碰无限上纲上线。
必须看到,香港特区政府从未纵容少数人攻击、羞辱内地游客,香港主流社会也反
对他们那样做。对这种区别,内地社会必须同时看清。
更多池州省考备考相关信息,欢迎登陆:
池州人事考试网池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局网
池州中公教育您身边的公考辅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