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4:4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

第一篇: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

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参加第31届国际水利学与工程协

会大会随访记

考察“决策”

在这里用到“决策”二字,显得有些夸张,但的确是这样。一般国际会议除了有许多专题报告、学术交流、各种研讨会以及技术培训等非常专业的技术交流外,还通常安排各种技术参观和考察。主办者通常都将精心挑选和准备的本国最好的工程实例展现在专家和代表们面前,由于时间有限,代表们常常在选择参观考察路线时难舍难取。这次在韩国汉城参加第31届国际水利学与工程大会(IAHR),我又面临这样的“决策”。会议安排了两条参观路线,一是参观“湿地”,另一个是参观“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2004年5月我在汉城参加第72届国际大坝委员会年会期间曾参观过“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但该工程当时正处于施工阶段,对它的了解更多来自于资料和图片,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决定选择去考察清溪川和汉城河道重建工程,用自己的眼睛和相机去记录和感受汉城城市河道的改造。

考察小插曲——乘地铁

清溪川在汉江的北侧,我们住的饭店在江南。汉城的地铁和地面交通的拥堵都是世界闻名,因此,进城最好的选择是乘地铁。

汉城地铁并不豪华,但很方便。一般每两个大街区就有地铁站,市内有9条线,几乎2分钟就来一趟,也不拥挤(我在非上班高峰时乘车)。它有几个非常突出的优点。第一,各条地铁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2#地铁为草绿色,7#地铁为黄绿,5#地铁为紫色等。特别在几条线交叉换乘时,只要注意自己下一次要乘的地铁的颜色标示,跟着颜色走,就不会找不着“北”。第二,各站除了有站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地铁站都编了号,我乘坐的2#地铁站站名为“三成”,编号为“219”,“2”代表2#地铁线(环线),“19”为从起始站顺时针方向数第19站,如果你难以记住站名,找不着方向时,只要看前进方向的站编号,就不会乘错方向。第三,相对汉城的其它消费而言,票价便宜,去年乘一趟单程地铁,票价为700韩元(合0.6美元),今年为900韩元(近1美元)。第四,地铁除用韩、英表示外,还有中文,因此感觉很亲切,也很方便辨识站名。第五,地铁站里有厕所,在欧洲这样的国家,很难在大街上找到厕所,而到汉城乘地铁,还没有走到买票的窗口,就发现很明显的“厕所”标志,而且离地铁进口很近,里面干净整洁,这不仅为乘客提供方便,更为路人提供了方便。

两天下来,照着地图,基本不用问路(多数韩国人不能说英文),也没有乘错线。但有一点是要说明的,汉城地铁进出站口同时也是穿越马路的过街通道,因为主要马路路面上没有供行人通过的“斑马线”,因此在主要大街上的地铁出站口有时多打8个,对初来汉城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小小的烦恼,搞不好要绕圈子。

考察见闻

清溪川(Cheonggyecheon)是一条自东向西穿越韩国汉城市中心的古老河道。自朝鲜王朝(1392—1910年)1394年由开城迁都汉城起,伴随着该城市600余年的发展,这条古老的河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欢乐、繁荣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辛酸与痛苦。

清溪川改造工程全长约5.8km,工程的详细情况在2004年第16期的《中国水利》有专门介绍。在去年对该工程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此次定位在考察工程完工的全貌。在“正式”考察前,将该改造段从上游向下游基本走了一遍,“正式”的考察从下游端开始,通过考察了解整个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与周遍商业活动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其景观重点看桥、河岸的保护方式、植被、景观设计、文化墙等。

清溪川的桥

桥在清溪川的重建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历史上曾建有各类桥9座,至今只保留下来了2座,其中水标桥在20世纪50年代在对清溪川覆盖前就已迁移到奖庆公园,后又迁到世宗纪念馆。水标桥前设立的水标还是韩国历史上最早用于测量水位的水尺,代表了韩国历史上的水利科技技术。广通古桥在历史上曾是皇家和达观贵人过河的重要通道,包括皇家出城、外国使节来访都要走广通桥。在朝鲜时代,清溪川的桥是河道两岸的经济发展、政治活动和人民生活的中心。人们习惯在正月十五来到清溪川做“踏桥”活动,象征新的一年不得脚病;桥还是人们放风筝的主要场所。

清溪川的兴衰

历史上为了解决洪水行洪问题、保护两岸百姓,曾在15世纪对清溪川进行了多次疏浚、扩宽、用石块护岸、修建桥梁等工程,为百姓带来过益处。清溪川两岸为汉城最早的商业活动中心,并一直延续到近代。现在的清溪川两岸多为小商品店铺,销售工具、照明、鞋帽衣服等物品,仍为市民和外国游客最喜爱光顾的地区之一。笔者在考察时,还曾在地下通道的小商品店铺买了几个手机挂件,作为纪念品回来送给同事,价格比起其它地方还是便宜许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溪川逐渐成为穷苦人居住的地方,沿河搭满了破旧的木板房,也成为犯罪和抢劫的主要地方。在日本人侵略时期,就开始对清溪川进行覆盖。广通桥也从此开始遭到破坏。在多次的清溪川覆盖工程中,广通古

桥最终被埋藏于地下,成为污水通道,人们也似乎把它遗忘了。除了水标桥外,其它桥早已不复存在。

大规模的覆盖工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花了近20年的时间,建起了双向四通道的高架桥,一时间成为汉城的重要交通干线。

清溪川命运的转折点

经过了近40年的运行,高架桥受到了严重的破损,混凝土剥落、钢筋外漏锈蚀,安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当局曾作过安全加固方案的研究,其结论是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

市政府也曾对清溪川进行过研究,发现通过高架桥约67%的车辆为进出城,车辆通过时排放了大量有害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并带来噪音。两边的商业街长期停留于小商品和服装鞋帽的销售,与城市其它商业中心,特别是汉江南岸的现代化商业活动中心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市政府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即重建清溪川,恢复其原有面貌、改善周边环境、错小南北差距、再现历史文化、为清溪川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机会。这也成为清溪川重建工程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清溪川重建工程的面貌

清溪川的重建工程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开工,共计投资3600亿韩元(约合3.6亿美元),历时2年,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实际上该工程是边建设,边投入运行,在2004年5月31日,就有2座桥前期投入运行,2005年的6月1日进行了全线通水试验。工程建设期间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交通问题,也没有影响两边的商业活动。笔者在考察中也注意观察到,行人或游人也不时停留下来,走到护栏边观望施工人员作最后的扫尾工作。清溪川重建工作中共建有各种桥14座,多数桥可通行机动车,两边设行人道,这为河两岸的机动车和行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除了恢复广通古桥外,新建了13座桥,这些桥造型各异,有斜拉桥,有拱桥,有的在平面上呈弧形,富有创意。每座桥都有名字,其中部分桥用古代桥梁的名字命名,多数桥还有中文名字,看起来十分亲切。

广通桥的恢复是清溪川重建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清溪川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建设者在原址上恢复了该桥,对遗失和损坏的部分进行了修复。为保护桥梁,该桥只为行人用,另外该桥在平常小水时不过流。在桥的南侧专门竖立了一块铜牌,用韩文和英文分别介绍该桥的历史。

广通桥的原址处于繁华的商业金融地段,设计者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该桥作为河道形式的分界点:桥的上游呈现一派现代气息,花岗岩石板铺设的河岸,具有抽象艺术的河岸造型,接上去为黑色大理石砌筑的人工瀑布,末端是美丽的清溪川广场;桥的下游河段以自然河道形式为主,中间段由于河道较窄,岸坡较陡,南岸用大块石衬护,北岸修建成亲水平台,两岸种满了各类水边植物和花草,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越往下游走,河道逐渐变宽,设计者将两岸都修建成自然河岸。

考虑到清溪川上游河道底坡偏陡,下游较缓的特点,采用大块石的跌水将水面衔接起来,陡坡地段多设几道跌水,缓坡的地段设1~2道。用作跌水的块石还可作为过河的“桥”。主河槽内的水一般深30cm~40cm,即使孩童在水中玩耍时也不会发生溺水的事故。

在考察中发现,建设者对河岸绿化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未见到有名贵花草,但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水边则以芦苇为主,护岸的植物以根系发育的为主,立墙的绿化则以爬藤植物为主。就连路边的草花沿途也不一样。不管怎样,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立墙文化也成为一道风景线,通过征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创意画,将其制作成瓷砖镶嵌而成的文化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长卷,描绘了古代皇帝及皇家出行的情况,在其西端有一幅“首善全图”,即古代时期的汉城市中心地图,包括流经城市中心的清溪川,使现代人能够了解到该河的过去。

在会议组织参观的前一天,恰逢汉城下了一天的大雨,该条河也又一次经历了 “考验”,最高水面漫过了河岸的人行道,即全断面过水。现场看到,有一些草在水流的冲刷下倒向顺水方向,在石块筑成的跌水上游有轻微的淤积,在局部地方可以看到少量的干草垃圾挂在绳索或栏杆上。但总的情况看,该河道经受住了一次“考验”,说明该设计是成功的。

参观过程中,建设者还将他们专门印制清溪川设计效果图精美画册送给我们,这些也都作为我们所里的技术资料加以收藏。

考察体会

防洪问题的考虑。虽然该河道流域面积不大,仅51km2,但是韩国方面还是非常认真地加以研究,采用了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总工贾仰文博士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发的模型进行了精心计算,以确保该河道在遭遇大洪水是能够安全行洪。9月13日的大雨也考验了该河道的防洪能力。

河道建设与基础设施关系。在河道的两边布置有若干大型管道,包括污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等。在该河道的重建过程中,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都得到了统筹考虑,一次建成,以保证该地区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各种公共服务需要,同时将污水和河水分开,保证河道水的清洁。

回归大自然。河道的重建追求自然美、亲水,例如河岸的保护方式贴近自然,减少了人工痕迹。多处设有亲水平台,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了方便、安全的休闲亲水条件,另外还照顾了残疾人的需要。

桥文化。在短短的5.8km河道重建工程中,建有14座桥,其造型各异,为两岸居民行人和车辆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在清溪川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展现了“光通”古桥的历史和文明,为生活在高度现代文明的汉城人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自己国家历史文明的教育课堂。这一点可称为清溪川重建工程的精华。

科普教育。在河道的重建过程中,业主方就在路边修建了一个展览馆,介绍该条河流的过去、几次覆盖的情况,更多的是向市民介绍当前改造的情况,包括如何拆除高架桥、如何做河道的防护、河道重建后的效果等。目前市政府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展览馆。为了能让后人记住该河道的过去,在下游段还保留了3个高架桥桥墩。

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很值得我国水利工程师们学习和思考。我国在正处在城市河道重建的热潮中,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如何做到在满足河道防洪和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满足人民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对城市水文化和水景观的高要求,提高我国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国际竞争能力?从事城市河道建设的人需要考虑将工程的建设与地域文化和水文化的结合,那么大坝、电站等其它工程的建设中是否也可以融入一点历史文化的痕迹,让我们的工程不仅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同时还更具有一点人性化。

下载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