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石油大学石工09级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100分版)
西南石油大学2009级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100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
第一章 油气藏的形成1、石油:地下天然产出的气态、液态、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2、天然气定义(P13)、附存状态(P14)、成因类型(P17)
3、干酪根定义及分类:油气主要是有机成因,I型干酪根生油潜能大、II型干酪根生油潜能中等、III型干酪根生气(P7)
4、油气生成演化模式(P11-13)
5、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P27)、圈闭三要素(P27)
6、★油气藏形成的条件(P28-30)
7、储集层的基本特性:储集性和渗透性
8、晚期降解学说是油气生成的理论基础
9、生油层,储层,盖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定义
10、油气生成的条件:
A油气生成需要的基本地质条件:1.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物质 2.沉积物具有一定的堆积速度,形成 还原环境3.具有长期稳定下沉的构造环境。
B有利于油气生成的构造条件:
1、地质历史时期中发生长期持续下沉的地区2.处于长期持续稳定下沉的沉积坳陷3.盆地的下沉速度与沉积物沉积速度大致相当,持久保持还原环境。
C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形成沉积有机质的主要场所是海洋、湖泊。
D使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因素:细菌、温度、时间、催化剂、放射性。
第二章 圈闭与油气藏
1、圈闭的度量:溢出点、闭合面积、闭合高度和圈闭最大有效容积(P38)
2、油气藏概念(P39)
3、油气藏的度量(p39-p40)(课本p40图2-3有错误)
4、油气田概念(P41)
5、圈闭与油气藏类型(P43-49):注意每类油气藏的图形和基本特点,尽量会画,绘图时油气藏要描绘油气。
A构造油气藏(P43):1)背斜油气藏(主要是挤压背斜)2)断层油气藏 3)裂缝性油气藏 4)岩体刺穿油气藏 B岩性油气藏(P46):1)岩性尖灭油气藏 2)透镜体油气藏(图2-12)3)生物礁油气藏
C地层油气藏(p45):1)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图2-10)2)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图2-11)
D复合油气藏
★重点掌握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
6、断层的两重性:封闭遮挡作用,通道破坏作用
7、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双重作用(P46)
第四章录井基本方法与技术
1、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的定义(了解在钻井开发的哪个阶段打什么井)(P50-51)
2、五大录井方法:
1、岩心录井,2、岩屑录井,3、钻时录井,4、钻井液(泥浆)录井,5、气测录井。
A.钻时录井: a.钻时的定义(P60)b.影响钻时因素(5点P60)
c.钻时曲线图用途:1)定性判断岩性,解释地层剖面;2)在无电测资料或尚未电测的井段,根据钻时曲线结合录井剖面,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3)对于碳酸盐岩地层,可以判断缝洞发育程度。
B岩屑录井: a.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b.影响因素(6点P62)
C岩心录井:从井中钻取岩心并收集记录来自岩心的地质信息称为岩心录井。
a.岩心收获率(P65)
Copyright © 2012-2014,SWPU-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2009 Grade,All Rights Reserved1 MADE IN 2012-4-12,BY Society90
b.★通过岩心录井可得到的信息:1)考察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2)研究储层四性即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电性的关系;3)掌握生油特征及其他地化特征,观察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判断沉积环境;
4)了解构造和断裂情况,如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位置等;5)检查开发效果,了解开发中所必须的资料数据。
D钻井液录井: 当钻穿高压油气层时,钻井液密度降低、粘度升高。
E气测录井:油层全烃重烃含量同时升高,气层是全烃含量升高,重烃含量变化不明显;水层全烃重烃同时升高,但幅度很小。
第五章 油层对比与沉积微相划分
1、油层对比定义(P81)、隔层夹层定义(P82)、标准层定义(P83)沉积旋回定义(P85)
2、油层对比单元: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
3、油层对比的依据(p83-87),油层对比的基本原则: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岩性相同、深度厚度相似。
4、油层平面图、油层剖面图P91(了解其表达的意思)
5、油层对比与地层对比的区别,油层对比的特点(P81)
6、碳酸盐岩储集单元(概念),及划分的原则(4个,P95)
7、沉积微相及沉积相的定义(p97)
8、测井相的定义(P100),及研究方法(P101)
第六章 储层特征与评价
1、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P126页表)
2、按储渗空间组合的储层分类(p110)
3、孔隙结构的概念(p114)
★
4、P116图6-5、了解p116的孔隙结构定量参数
5、影响碎屑岩储层(p117)和碳酸盐岩储层(p129)性能的因素
★
6、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构造裂缝/非构造裂缝(P112)
★
7、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和构造因素(P130)
8.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定义(P133)
9.非均质性由小到大分成:微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
10.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粒度韵律性、层理构造序列、渗透率差异程度及高渗透段位置、层内不连续泥质夹层的分布频
率和范围。
11.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Vk、渗透率突进系数Tk、渗透率级差Jk、渗透率均质系数Kp(会根据这几个参数,比较非均质性强弱)
12.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特点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简答)
1)★层内非均质性导致层内“死油区”或“水窜”。
○1正韵律油层:底部突进,水淹厚度小,驱油效率低; 反韵律:水淹较慢并且均匀,驱油效率高;复合韵律:介于两者之间,驱油效率较高。
○2稳定夹层可抑制厚油层的垂向窜流,提高驱油效率;不稳定的夹层降低驱油效率,导致复杂的剩余油分布。3层内沉积构造的影响:斜层理渗透率高,水淹快,采收率低;○
交错层理渗透率低,水淹均匀,采收率高;
平行层理渗透率虽高,但水淹均匀,采收率较高。
2)平面非均质性导致“平面舌进”。
3)★层间非均质导致“单层突进”。
第七章 油藏断层研究
1.井下断层识别原理:断裂活动将引起一系列地层与构造变化,也将改变油气层的埋藏条件,引起流体性质和压力的差异,利用与断层共存的各种标识就能判断断层的存在。地下断层存在的标志:
1、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2、短距离内同一岩层厚度突变
3、在近距离内标准层的标高相差悬殊
4、石油性质的变异
5、折算压力和油水界面的差异
6、断层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中的特征。
2.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中,注意地层倾角<断层面倾角时,地层缺失代表钻遇正断层,地层重复代表钻遇逆断层;地层倾角>断层面倾角,则刚好相反。(ps:对2、3、4点,画画图理解一下就可以了)
3.钻遇地层重复时,注意倒转背斜与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差别:钻遇倒转背斜时,地层层序是由新到老,在由老到新,反序重复。而钻遇断层时,则是由老到新,再由老到新,正序重复。(见图7—8,p203)
4.钻遇地层缺失时,正确区分不整合与断层所造成地层缺失的差异:(见P203最后一段)。
第九章 油藏地质模型与油气储量的计算
1、根据模型精度把油藏地质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精度最高),P237。及各模型的定义,P237~238。
2、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的定义(P244)
3、地质模型建立的方法:确定性建模方法、随机建模方法。P2384、容积法计算储量各参数的确定方法(P251):重点掌握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只考二者之一。
题型预测:
名词解释: 储层 油气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岩心收获率 油层对比 标准层 沉积微相 测井相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
简答题:
1、岩心录井获取的资料信息
2、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3、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双重作用
4、非均质性对油气藏开发的影响
5、钻时曲线的应用
6、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划分的原则
7、影响钻时的因素
8、含油气边界确定方法(P251)
综合题:油层对比 识别油气藏类型 含油气面积的确定(可参考上次已发的往年真题)
第二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
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井名判别
2、录井方法:填空题为主,原理作了解,以前五种为主,大题不考
第二章
地层测试:了解为主
第三章
这是以后学习工作中中必用知识,在其他课程中讲述。考试不作重点,略作了解
第四章(重点)
第一节了解
第二、三节重点:作图题(例如:地层对比)
第五章
第一节(重点):断层识别,断点组合(作图)
第二、三节作了解
第六章(重点)
第一节:填空为主
第二节(重点):填空、简答题
第三节:掌握裂缝几种成因,及描述裂缝的常用参数
第四节:常考查定义(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第五节:了解
第七章
第一节:作了解,掌握概念(流动单位、流体系统)
第二节(重点)
第三节(重点)P24
5第八章
作了解
第九章(重点)
第一节:理解不同类型储量的含义,名词解释
第二、三节(重点):掌握容积法和物质平衡法储量计算原理,掌握相关计算参数及地质含义储量计算部分,常有计算题,(参考试题)
第四节:了解
第十章
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