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永春纸织画的问卷调查【(吴景校)制】(大全)
关于永春纸织画的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永春纸质画的市场状况,我们制作了这份调查问卷。烦请您花两分钟的时间填写这份关于永春纸质画的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调查很重要,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一般需要落款
1、请问您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B.18-24岁C.25---30岁D.31—40岁E.41--50岁F.50岁以上
2、请问您的职业?
A.学生B.公务员C.企业员工D.个体经营者E.退休人士F.自由职业者G.教师H、其他____________
3、请问您的个人月收入是[ 单位 :元 ]
A.1000以下B.1001-2000C.2001-3000D.3001-5000E.5000以上 以上都是基本信息
4.您是否知道永春纸织画?要了解市场的话,你应该知道怎么了解市场现状、怎么通过问卷发现目前的 市场问题??主要从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方面进行了解
A.是(跳至第6题)B.否(跳至第5题)
5.您不了解永春纸织画的原因是?
A.宣传不够B.没兴趣C.其他____________(回答该题的可不必回答以下其它题目)
6、您是如何获知永春纸织画信息的? [ 可多选 ]
A.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B.报纸、杂志等刊物C.互联网D.亲友介绍E、博览会F、其他____________
7、在您看来,什么内容的纸织画最有价值?
A.山水画B.人物画C.花鸟画D、书法类E、其他____________
8、在您看来什么风格的纸织画是最受欢迎的呢?
A.简约/朴素型B.艺术/古典型C.新颖/创意型D.高贵/典雅型
温馨提示:背面还有少量题目,请翻页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O(∩_∩)O~
9、根据您的观点,以下几个要素您最看重他们的哪些方面(在方框里打√)非常不重要12345非常重要
A.价格□□□□□
B.画的质量□□□□□
C.画的内容□□□□□
D.画的风格□□□□□
E.画的作者□□□□□
F.收藏价值□□□□□
10、您能接受的纸织画价格范围? [ 单位:幅/元 ]
A.100以下B.101—200C.201—400D.301-500E.500以上
11、您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购买纸织画?
A、网上购买B、店铺直接购买C、委托他人购买D、其他____________
12、您购买纸织画的主要用途是?
A、自己收藏使用B、赠送亲友C、纪念品D、其他____________
13、您认为永春纸织画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永春纸织画教案
课题:《永春纸织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永春纸织画的来历、特点、制作工序、题材、传承;
2、培养阅读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3、培养热爱和保护、弘扬民间艺术的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阅读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了解永春纸织画。教学难点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
探究法、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各种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堪称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传承的问题,面临断层的现象。我们永春也有一些民间艺术,纸织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纸织画的情况。
二、社会调查
1、组织前往纸织画研究所参观
2、要求参观过程中注意观察
3、与纸织画艺术家们交流,问问题
4、了解纸织画的来历、传承、工艺、特色、销售等情况,做好记录
5、写心得体会
三、分小组讨论,形成调查报告,并推举发言代表。
第二课时
一、各组代表发言,谈调查结果及心得体会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
2、归纳结构层次及其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2、关于纸织画的来历是怎样的?与调查结果是否一样?
3、纸织画具有哪些特点?
4、纸织画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5、纸织画的题材如何?
6、纸织画的传承情况怎样?
7、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你的调查结果与课文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拓展
你喜欢纸织画吗?请同学们为纸织画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吧。
五、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题。
第三篇: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
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
(永春五里街“真武画室”林志恩根据提纲作答)
概说:纵观近代史,纸织画发展是有周期性的,起起伏伏,经常遭到失传的威胁,明清年代是纸织画历史的最高峰时期,清末开始走下坡,低潮期维持了60年左右,曾经濒临失传,1949年前只剩下黄永源一个作坊勉强生存。解放后,黄永源艰难地度过了16个年头的平稳期,接着又低潮22年,黄永源的去世,纸织画又一次濒临失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后,纸织画逐渐走向兴旺,然而,现在看来,别以为经历过前所未有的25年大发展,2013年的市场迹象表明,将开始走下坡路,估计下坡期为15-30年。如果年轻人没人继承纸织画技艺,失传的危机又将来临。
答调研提纲一。
纸织画是永春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美术,融绘画和手工编织为一体,既是绘画,也是编织,为人们提供墙上张挂欣赏品。由于纸织画是民间绘画,艺术档次属于草根文化,非常脆弱,经常濒临失传。然而,也由于制作的艰难和从业艺人稀少,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永源的一幅普通四尺大的纸织画,价位是六十元。九十年代初,同样大的纸织画,每幅是一百三十元,经炒作后,现在每幅零售价在六百至一二千元不等。这样的价格,喜忧并存。
答调研提纲二。
宣纸、墨汁和颜料是制作纸织画的主要材料,辅料是花绫、木条、木棍、轴头以及面粉等。
安徽泾县出产的宣纸是纸织画最佳材料,四川出的也不错,宣纸及其他材料各地都可买到。
答调研提纲三。
1、纸织画制作的主要流程:绘画--裁切--编织--裱褙。
2、绘画决定产品的艺术水平,编织则是纸织画是否成功的关键。
3、一般四尺宣规格,一个人作一件完整纸织画需要一周时间,流水作业节省时间,大大提高速度。
4、纸织画的画源离不开中国传统绘画,近年,多种风格陆续出现,本作坊吸收西洋画明暗和色光变化的方法用于纸织画中,使画面有强烈的立体效果。
答调研提纲四。
1、以前,纸织画传承都是家族式直传,现在仍然还是。
2、本人传承现状如下:
黄永源--林志恩(已高龄,少制作。)--林伟欣(经工商注册,专业从事纸织画经营。)--徒工(儿子林伟欣拥有十多个能独立编织的年轻工人。)
--学校师生(本人把制作纸织画的“秘诀”先传给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
答调研提纲五。
一、业态现状:在永春,纸织画还时时经受失传的威胁。
1、作坊数有减无增。上世纪八十年代,永春唯一的纸织画艺人黄永源先生去世后,县政府重视组织黄永源的传人成立研究会,1988年在福州举办的“永春纸织画展览”,有六个作坊参展,到了新世纪初,只剩下四姓作坊。能掌握全过程制作纸织画的人越来越少,这是趋向失传的可怕信号。
2、从业人员老龄化。目前,永春经营纸织画的作坊主办人,年纪最小的都已超四十多岁,还没见有年轻人想以此为职业来发展,年轻人认为做纸织画不可能发财。纸织画技艺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3、意识守旧。目前大多艺人还是不愿把真实的技术“诀窍”向外传出,怕饭碗被夺去。艺人的革新手段也相互保密,不能形成共赢发展链。
4、缺少懂艺术的人才。过去的艺人,要自己创作、自己绘画、自己裁切编织,自己裱褙、自己销售。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不懂绘画的商人看到纸织画是“本小、工大、利润高”的行业,跃跃欲试,千方百计想兼营纸织画。商人只讲经济效益,不谈艺术,违背了价值规律,艺术性的深度和厚度不如前辈。商业意识的存在,使市场复杂化,主次颠倒,艺术变味。
具体表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以来,受“重织轻画,重工轻艺”意识的主宰,片面追求捷径,不是用欣赏艺术的角度去引导消费,成了这时期纸织画的畸形生存特征,使得业内潜规则蔓延,画源百分九十五以上依赖画廊提供。现在永春发展纸织画,不是开发艺人的智慧,而是开发外地画廊的生意。我认为,没殷实绘画功底的支撑,很难有持久的竞争力。从目前的状况看,不讲画功的经营方式,仍然是失传的主要原因。惟有提高绘画技能,才有发展前途。
5、丧失市场竞争力。由于艺人的绘画能力有限,做出来的纸织画产品与其他工艺品没市场竞争优势,不能“鹤立鸡群”而被排挤,纸织画的市场占有量日趋萎缩。
6、产品更新缓慢。现实中,纸织画产品的题材老旧,十年前和十年后无大变化,不能适应时人的审美需求。
7、天价是堵死销路的致命伤。市场开放是好事,然而,若认为纸织画是独一无二的稀罕产品,把价格越提越高,会让客户无法接受,望而却步,消费者不敢过问,堵死了自己的销路。没销路就得停产,意味着即将失传。
近百年来的永春纸织画,几经兴衰,几度失传。上世纪一百年中,纸织画经历了两次前所未有的低潮,分别在三、四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
上世纪末,市场虽有所回暖,但受经济快速活跃的冲击,艺术成份已被冲淡,追求经济利益的多,讲究艺术的少,不能满足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顾客需求。
综述:纸织画要摆脱失传危机还任重道远。
二、失传的客观原因:
1、纸织画属于边缘工艺。
纸织画属于工艺画范畴,既是编织产品也是绘画作品。它并没有让很多人所了解,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可有可无的陈列装饰品,也不是大家都兴趣,消费群体不是太大,在自由发展中,受到其它工艺品市场的冲击和排挤。
2、制作难度大。
由于纸织画制作艰难、繁琐,受气候干湿的影响,纸丝条极容易断裂,青年人“在职怨职”,初学的人“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认为没奔头,花时间又受气,没有忍耐的个性是不适宜经营的。因此,纸织画的世袭传承无法长久。
3、一二十年来,纸织画有一定销路是因为送礼成风。
如果送礼风气被抑制,纸织画的销售量将大受影响。
三、失传的主观原因:
1、受“传媳不传婿”和“传内不传外”旧思想的影响。
艺人不愿把真工夫“诀窍”公开外传。
2、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由于艺人思想保守,故作神秘感,也不和艺术家交流取长补短,没用艺术理论指导实践生产,做出来的纸织画品位不高,产品不能打动人,难以和其他工艺品竞争获胜。
3、艺人之间缺少交流。
艺人合作意识不强,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创新的技术相互保密,无法形成合作大气候。
答调研提纲六。
1、我撰写的《古老神奇的永春纸织画》一书中,研究纸织画创始年代的结论是:唐初,宫廷艺术和民间竹编相结合的产物。
闽南山区永春,有品种繁多的竹木林,是古人制作各种器具的主要资源,也是造纸资源。南陈最后皇帝陈后主的皇子及族亲,于公元989年来未开发的深山永春避难,带来宫廷艺术,受民间竹编的启示,经过宫廷画师与竹编匠合作,终于在唐朝初期出现了纸织画的雏形。目前多种辞典、永春志书、民间谱籍、古诗等的记述,充分印证了纸织画于一千三百多年前起源于福建永春。
纸织画经历漫长的文人相传,至明朝年代流落民间,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到民间艺术转变,最终属于传统民间美术。
2、相关实物:《辞海》、《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闽书》、《永春州志》、《永春县志》、《南陈族谱》
答调研提纲七。
1、工艺流传线路图、近代传人:
根据清代《永春州志》记述,清代永春只有四、五家纸织画作坊,发展缓慢,有减无增,到上世纪前半叶归纳如下:
施锦亭:--施琪(清末失传)
施彩(清末失传)
施景(清末失传)
李桂亭:--李自芳--李宜守--李家耀--李宜拱--林诗安
(“抗战”期间失传)
章兰亭:--(未详)--章绛绶(三十年代失传)
王华亭:--(未详)--王文章(三十年代初失传)
黄芳亭:--黄琼荣--黄永源
黄永源是四十年代末,我县唯一的纸织画传承人。
90版《永春县志》908页记述:到四十年代,“只剩下黄永源一家。”根据黄永源的笔记得知,清末民初还有蒋兆熊、郑金余和郑庆俊、洪文发等人业余制作过纸织画,时间很短,都已失传。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黄永源与永春纸织画》一书中的纸织画传承世系图如下。
2、未得到考证的有关民间传说。
我的师傅黄永源先生从来没说过纸织画有如下的起源,在永春的老人中,也没听过传说,然而,个别媒体有如下的简单报道,我认为,无可靠的历史文字资料印证是无说服力的。
其一,神话爱情说。
其二,观赏桃花说。说唐代有文人在桃溪岸边观赏桃花,启发了制作纸织画的激情。
唐代,永春还没设置县,到处是荒凉的山野。据县志记载,当时人口稀少,包括陈后主宫廷遗属来避难的人员和兵士,永春全县总人口不足七百人。古代桃溪平原流域,常遇洪水泛滥,无法开垦种植,直到清末民初,加强筑堤防汛,才种植桃树,每逢春天,桃溪岸边桃花烂漫是近代的事,上世纪末又改成粮田耕种了。因此,古代文人观赏桃花灵感做成纸织画的假想不现实也没说服力。
其三,化整为零说。
有口传,古代一文人,在狱中作画写字送不出来,便利用探狱的机会,把书画纸剪成条递出,然后,把零散的纸条按次序编织成幅,终出现纸织画。这说法缺少证据,究竟是哪个朝代哪个文人所为,找不到有关文字实据。
答调研提纲八。
制作纸织画的工具设备
1、绘画工具(略)
2、裁纸工具。传统的裁纸刀是铁匠打出来的,要经常打磨才能保持锋利。后来,我们用刮胡刀裁纸,锋利又省去磨刀的工夫。再后来用刀片组成排刀,速度加快了,又很均匀。
3、编织工具。传统的纸织机,与村妇的土织布机“拉线分经”很接近。现在,科技发达,已有“拉纸条分经法”、“竖式脚踏分经法”、“磁力分经法”、“垂重分经法”和“裁织同步机”等。
4、辅助工具设备。工作台、磨石、木板等。
5、革新状况。
本人经过技术革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第二代“竖式脚踏纸织机”,改变了原来的制作程序,其优点有:一占地面积小,减少厂房用地;二可以手脚并用;三编织紧密无逢;四由于经线垂直地面,可克服经线弯曲的弊端;五在编织过程中,假如经线断了,就会马上掉下来,立即告知操作者随时接补,避免经线断了没感觉,到整幅编织完工后,再去一格一格穿补的麻烦,避免瑕疵;六速度快;七结构十分简单,携带方便,工人也可以带回家编织。二十多年来,本作坊一直应用竖式纸织机生产纸织画。
去年,在县科技局的大力赞助下,本人正在研制第三代“裁切、编织同步运行的纸织机”,半自动操作将减少繁琐的制作环节,提高效益。
答调研提纲九。
1、相关著作:由老前辈林一心写序、黄永源的儿子黄德胜、女儿黄秀云合编,黄秀云独资编印的《黄永源与永春纸织画》一书,于2008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和儿子林伟欣合编的《古老神奇的永春纸织画》一书,由永春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出资,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现正在印刷厂排印中。全书21万字,其中7万字的“技法”是学校乡土教材参考资料。
2、相关论文:本人所写论文《永春纸织画改革与创新初探》于1991年被特邀在“上海中国民间艺术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在《艺术。生活》1991年第一期上。
3、发明:本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己研发“竖式纸织机”并投入生产。现在又在研发“裁、织同步纸织机”。
4、专利。我的以上两项创新技术,尚未办理专利。
5、各级政府的保护措施:
(1)、2002年,我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纸织画)之乡”。
(2)、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闽政文[2005]495号),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中,永春纸织画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11年5月23日,国发[2011]14号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永春纸织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4)、命名“非遗”传承人。
(5)、命名“工艺美术大师”。
6、地方政府保护濒临失传的纸织画所办的实事:
(1)、领导亲自介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永春老一辈艺人黄永源先生去世后,纸织画面临“人亡艺绝”时,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各种会议,成立“永春纸织画研究会”,组织开展纸织画创作,并在省城福州举办《永春纸织画展览》,及时抢救了传统技艺,使之重光焕发,抓住机遇大力抢救濒危的传统纸织画艺术。
(2)、永春县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科局,积极协调扶助,为纸织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帮艺人打开纸织画市场方便之门。如县经贸局、二轻局(手工联社)、旅游局、团县委等多次分别在泉州、福州、莆田、厦门、深圳、新疆等地参加商品推介展销,由政府交纳摊位费,发挥各自的职能,为纸织画市场引路搭桥,为艺人排忧解难。县委宣传部重视纸织画的传承和发展,县报道组和县广电局经常报道艺人的新成果,扩大纸织画的宣传影响。县文体局、文化馆具体做好纸织画申报“非遗”工作,挖掘艺术潜力,保护民间工艺。县文联把纸织画研究纳入工作日程。县科技局扶持织纸机械革新,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县工商局为纸织画的经营保驾护航,提供各种服务,使纸织画市场日益兴旺。
(3)、县教育局重视乡土教材纸织画技艺的传承教学,鼓励艺人在幼儿园、中小学师生中传播纸织画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已经陆续开设乡土教材课,请民间艺人向师生传授编织纸条技艺,保障了纸织画技艺后继有人。
凡有学校邀请我去传授纸织技术的,我都会毫不保留地把真正的“诀窍”传给他们。把技术先传给老师,然后,由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这样才是长久之计。例如,五里街中心小学40多位教师和和公办世哲幼儿园30多位教师都能掌握真实的纸编技术。
第四篇: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
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
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
(永春五里街“真武画室”林志恩根据提纲作答)
概说:纵观近代史,纸织画发展是有周期性的,起起伏伏,经常遭到失传的威胁,明清年代是纸织画历史的最高峰时期,清末开始走下坡,低潮期维持了60年左右,曾经濒临失传,1949年前只剩下黄永源一个作坊勉强生存。解放后,黄永源艰难地度过了16个年头的平稳期,接着又低潮22年,黄永源的去世,纸织画又一次濒临失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后,纸织画逐渐走向兴旺,然而,现在看来,别以为经历过前所未有的25年大发展,2013年的市场迹象表明,将开始走下坡路,估计下坡期为15-30年。如果年轻人没人继承纸织画技艺,失传的危机又将来临。
答调研提纲一。
纸织画是永春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美术,融绘画和手工编织为一体,既是绘画,也是编织,为人们提供墙上张挂欣赏品。由于纸织画是民间绘画,艺术档次属于草根文化,非常脆弱,经常濒临失传。然而,也由于制作的艰难和从业艺人稀少,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永源的一幅普通四尺大的纸织画,价位是六十元。九十年代初,同样大的纸织画,每幅是一百三十元,经炒作后,现在每幅零售价在六百至一二千元不等。这样的价格,喜忧并存。
答调研提纲二。
宣纸、墨汁和颜料是制作纸织画的主要材料,辅料是花绫、木条、木棍、轴头以及面粉等。
安徽泾县出产的宣纸是纸织画最佳材料,四川出的也不错,宣纸及其他材料各地都可买到。
答调研提纲三。
1、纸织画制作的主要流程:绘画--裁切--编织--裱褙。
2、绘画决定产品的艺术水平,编织则是纸织画是否成功的关键。
3、一般四尺宣规格,一个人作一件完整纸织画需要一周时间,流水作业节省时间,大大提高速度。
4、纸织画的画源离不开中国传统绘画,近年,多种风格陆续出现,本作坊吸收西洋画明暗和色光变化的方法用于纸织画中,使画面有强烈的立体效果。
答调研提纲四。
1、以前,纸织画传承都是家族式直传,现在仍然还是。
2、本人传承现状如下:
黄永源--林志恩(已高龄,少制作。)--林伟欣(经工商注册,专业从事纸织画经营。)--徒工(儿子林伟欣拥有十多个能独立编织的年轻工人。)
--学校师生(本人把制作纸织画的“秘诀”先传给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
答调研提纲五。
一、业态现状:在永春,纸织画还时时经受失传的威胁。
1、作坊数有减无增。上世纪八十年代,永春唯一的纸织画艺人黄永源先生去世后,县政府重视组织黄永源的传人成立研究会,1988年在福州举办的“永春纸织画展览”,有六个作坊参展,到了新世纪初,只剩下四姓作坊。能掌握全过程制作纸织画的人越来越少,这是趋向失传的可怕信号。
2、从业人员老龄化。目前,永春经营纸织画的作坊主办人,年纪最小的都已超四十多岁,还没见有年轻人想以此为职业来发展,年轻人认为做纸织画不可能发财。纸织画技艺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3、意识守旧。目前大多艺人还是不愿把真实的技术“诀窍”向外传出,怕饭碗被夺去。艺人的革新手段也相互保密,不能形成共赢发展链。
4、缺少懂艺术的人才。过去的艺人,要自己创作、自己绘画、自己裁切编织,自己裱褙、自己销售。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不懂绘画的商人看到纸织画是“本小、工大、利润高”的行业,跃跃欲试,千方百计想兼营纸织画。商人只讲经济效益,不谈艺术,违背了价值规律,艺术性的深度和厚度不如前辈。商业意识的存在,使市场复杂化,主次颠倒,艺术变味。
具体表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以来,受“重织轻画,重工轻艺”意识的主宰,片面追求捷径,不是用欣赏艺术的角度去引导消费,成了这时期纸织画的畸形生存特征,使得业内潜规则蔓延,画源百分九十五以上依赖画廊提供。现在永春发展纸织画,不是开发艺人的智慧,而是开发外地画廊的生意。我认为,没殷实绘画功底的支撑,很难有持久的竞争力。从目前的状况看,不讲画功的经营方式,仍然是失传的主要原因。惟有提高绘画技能,才有发展前途。
5、丧失市场竞争力。由于艺人的绘画能力有限,做出来的纸织画产品与其他工艺品没市场竞争优势,不能“鹤立鸡群”而被排挤,纸织画的市场占有量日趋萎缩。
6、产品更新缓慢。现实中,纸织画产品的题材老旧,十年前和十年后无大变化,不能适应时人的审美需求。
7、天价是堵死销路的致命伤。市场开放是好事,然而,若认为纸织画是独一无二的稀罕产品,把价格越提越高,会让客户无法接受,望而却步,消费者不敢过问,堵死了自己的销路。没销路就得停产,意味着即将失传。
近百年来的永春纸织画,几经兴衰,几度失传。上世纪一百年中,纸织画经历了两次前所未有的低潮,分别在三、四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
上世纪末,市场虽有所回暖,但受经济快速活跃的冲击,艺术成份已被冲淡,追求经济利益的多,讲究艺术的少,不能满足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顾客需求。
综述:纸织画要摆脱失传危机还任重道远。
二、失传的客观原因:
1、纸织画属于边缘工艺。
纸织画属于工艺画范畴,既是编织产品也是绘画作品。它并没有让很多人所了解,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可有可无的陈列装饰品,也不是大家都兴趣,消费群体不是太大,在自由发展中,受到其它工艺品市场的冲击和排挤。
2、制作难度大。
由于纸织画制作艰难、繁琐,受气候干湿的影响,纸丝条极容易断裂,青年人“在职怨职”,初学的人“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认为没奔头,花时间又受气,没有忍耐的个性是不适宜经营的。因此,纸织画的世袭传承无法长久。
3、一二十年来,纸织画有一定销路是因为送礼成风。
如果送礼风气被抑制,纸织画的销售量将大受影响。
三、失传的主观原因:
1、受“传媳不传婿”和“传内不传外”旧思想的影响。
艺人不愿把真工夫“诀窍”公开外传。
2、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由于艺人思想保守,故作神秘感,也不和艺术家交流取长补短,没用>艺术理论指导实践生产,做出来的纸织画品位不高,产品不能打动人,难以和其他工艺品竞争获胜。
3、艺人之间缺少交流。
艺人合作意识不强,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创新的技术相互保密,无法形成合作大气候。
答调研提纲六。
1、我撰写的《古老神奇的永春纸织画》一书中,研究纸织画创始年代的结论是:唐初,宫廷艺术和民间竹编相结合的产物。
闽南山区永春,有品种繁多的竹木林,是古人制作各种器具的主要资源,也是造纸资源。南陈最后皇帝陈后主的皇子及族亲,于公元989年来未开发的深山永春避难,带来宫廷艺术,受民间竹编的启示,经过宫廷画师与竹编匠合作,终于在唐朝初期出现了纸织画的雏形。目前多种辞典、永春志书、民间谱籍、古诗等的记述,充分印证了纸织画于一千三百多年前起源于福建永春。
纸织画经历漫长的文人相传,至明朝年代流落民间,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到民间艺术转变,最终属于传统民间美术。
2、相关实物:《辞海》、《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闽书》、《永春州志》、《永春县志》、《南陈族谱》
答调研提纲七。
1、工艺流传线路图、近代传人:
根据清代《永春州志》记述,清代永春只有四、五家纸织画作坊,发展缓慢,有减无增,到上世纪前半叶归纳如下:
施锦亭:--施琪(清末失传)
施彩(清末失传)
施景(清末失传)
李桂亭:--李自芳--李宜守--李家耀--李宜拱--林诗安
(“抗战”期间失传)
章兰亭:--(未详)--章绛绶(三十年代失传)
王华亭:--(未详)--王文章(三十年代初失传)
黄芳亭:--黄琼荣--黄永源
黄永源是四十年代末,我县唯一的纸织画传承人。
90版《永春县志》908页记述:到四十年代,“只剩下黄永源一家。”根据黄永源的笔记得知,清末民初还有蒋兆熊、郑金余和郑庆俊、洪文发等人业余制作过纸织画,时间很短,都已失传。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黄永源与永春纸织画》一书中的纸织画传承世系图如下。
2、未得到考证的有关民间传说。
我的师傅黄永源先生从来没说过纸织画有如下的起源,在永春的老人中,也没听过传说,然而,个别媒体有如下的简单报道,我认为,无可靠的历史文字资料印证是无说服力的。
其一,神话爱情说。
其二,观赏桃花说。说唐代有文人在桃溪岸边观赏桃花,启发了制作纸织画的激情。
唐代,永春还没设置县,到处是荒凉的山野。据县志记载,当时人口稀少,包括陈后主宫廷遗属来避难的人员和兵士,永春全县总人口不足七百人。古代桃溪平原流域,常遇洪水泛滥,无法开垦种植,直到清末民初,加强筑堤防汛,才种植桃树,每逢春天,桃溪岸边桃花烂漫是近代的事,上世纪末又改成粮田耕种了。因此,古代文人观赏桃花灵感做成纸织画的假想不现实也没说服力。
其三,化整为零说。
有口传,古代一文人,在狱中作画写字送不出来,便利用探狱的机会,把书画纸剪成条递出,然后,把零散的纸条按次序编织成幅,终出现纸织画。这说法缺少证据,究竟是哪个朝代哪个文人所为,找不到有关文字实据。
答调研提纲八。
制作纸织画的工具设备
1、绘画工具(略)
2、裁纸工具。传统的裁纸刀是铁匠打出来的,要经常打磨才能保持锋利。后来,我们用刮胡刀裁纸,锋利又省去磨刀的工夫。再后来用刀片组成排刀,速度加快了,又很均匀。
3、编织工具。传统的纸织机,与村妇的土织布机“拉线分经”很接近。现在,科技发达,已有“拉纸条分经法”、“竖式脚踏分经法”、“磁力分经法”、“垂重分经法”和“裁织同步机”等。
4、辅助工具设备。工作台、磨石、木板等。
5、革新状况。
本人经过技术革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第二代“竖式脚踏纸织机”,改变了原来的制作程序,其优点有:一占地面积小,减少厂房用地;二可以手脚并用;三编织紧密无逢;四由于经线垂直地面,可克服经线弯曲的弊端;五在编织过程中,假如经线断了,就会马上掉下来,立即告知操作者随时接补,避免经线断了没感觉,到整幅编织完工后,再去一格一格穿补的麻烦,避免瑕疵;六速度快;七结构十分简单,携带方便,工人也可以带回家编织。二十多年来,本作坊一直应用竖式纸织机生产纸织画。
去年,在县科技局的大力赞助下,本人正在研制第三代“裁切、编织同步运行的纸织机”,半自动操作将减少繁琐的制作环节,提高效益。
答调研提纲九。
1、相关著作:由老前辈林一心写序、黄永源的儿子黄德胜、女儿黄秀云合编,黄秀云独资编印的《黄永源与永春纸织画》一书,于2008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和儿子林伟欣合编的《古老神奇的永春纸织画》一书,由永春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出资,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现正在印刷厂排印中。全书21万字,其中7万字的“技法”是学校乡土教材参考资料。
2、相关论文:本人所写论文《永春纸织画改革与创新初探》于1991年被特邀在“上海中国民间艺术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在《艺术。生活》1991年第一期上。
3、发明:本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己研发“竖式纸织机”并投入生产。现在又在研发“裁、织同步纸织机”。
4、专利。我的以上两项创新技术,尚未办理专利。
5、各级政府的保护措施:
(1)、2002年,我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纸织画)之乡”。
(2)、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闽政文[2005]495号),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中,永春纸织画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11年5月23日,国发[2011]14号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永春纸织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4)、命名“非遗”传承人。
(5)、命名“工艺美术大师”。
6、地方政府保护濒临失传的纸织画所办的实事:
(1)、领导亲自介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永春老一辈艺人黄永源先生去世后,纸织画面临“人亡艺绝”时,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各种会议,成立“永春纸织画研究会”,组织开展纸织画创作,并在省城福州举办《永春纸织画展览》,及时抢救了传统技艺,使之重光焕发,抓住机遇大力抢救濒危的传统纸织画艺术。
(2)、永春县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科局,积极协调扶助,为纸织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帮艺人打开纸织画市场方便之门。如县经贸局、二轻局(手工联社)、旅游局、团县委等多次分别在泉州、福州、莆田、厦门、深圳、新疆等地参加商品推介展销,由政府交纳摊位费,发挥各自的职能,为纸织画市场引路搭桥,为艺人排忧解难。县委宣传部重视纸织画的传承和发展,县报道组和县广电局经常报道艺人的新成果,扩大纸织画的宣传影响。县文体局、文化馆具体做好纸织画申报“非遗”工作,挖掘艺术潜力,保护民间工艺。县文联把纸织画研究纳入工作日程。县科技局扶持织纸机械革新,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县工商局为纸织画的经营保驾护航,提供各种服务,使纸织画市场日益兴旺。
(3)、县教育局重视乡土教材纸织画技艺的传承教学,鼓励艺人在幼儿园、中小学师生中传播纸织画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已经陆续开设乡土教材课,请民间艺人向师生传授编织纸条技艺,保障了纸织画技艺后继有人。
凡有学校邀请我去传授纸织技术的,我都会毫不保留地把真正的“诀窍”传给他们。把技术先传给老师,然后,由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这样才是长久之计。例如,五里街中心小学40多位教师和和公办世哲幼儿园30多位教师都能掌握真实的纸编技术。《>濒危技艺—永春纸织画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