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附录(二)汽车维修专业术语
附录
(二):汽车维修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624-R5。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修学科和生产中专用的或常用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一)总概念
1.1 汽车维修
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
1.2 汽车维护
为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
注:可用同义术语“汽车保养”。
1.3 汽车修理
为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进行的作业。
1.4 汽车维修制度
为实施汽车维修工作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规定。
1.5 汽车维修性
汽车对按技术文件规定所进行的维修的适应能力。
(二)汽车技术状况变化
2.1 汽车技术状况
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合。
2.1.1 汽车完好技术状况
汽车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
2.1.2 汽车不良技术状况
汽车不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任一要求的状况。
2.1.3 汽车工作能力
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2.1.4 汽车技术状况参数
评价汽车使用性能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2.1.5 汽车极限技术状况
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达到了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值的状况。
2.1.6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时间的关系。
2.2 汽车耗损
汽车各种损坏和磨损现象的总称。
2.2.1 汽车零件磨损
汽车零件工作表面的物质,由于相对运动不断损耗的现象。
2.2.1.1 磨损过程
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物质不断损耗的过程。
2.2.1.2 正常磨损
汽车零件磨损率在设计允许或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
2.2.1.3 极限磨损
导致配合副进入极限状况,又不能保持技术文件规定工作能力的汽车零件磨损量。
2.2.1.4 允许磨损
小于极限磨损,尚能保持技术文件规定的工作能力,并受经济因素制约的汽车零件磨损量。
2.2.1.5 磨损率
磨损量与产生磨损的行程或时间之比。
2.2.1.6 擦伤
磨擦表面沿滑动向形成细小擦痕的现象。
2.2.1.7 刮伤
摩擦表面沿滑动方向形成宽而深的刮痕的现象。
2.2.1.8 点蚀
摩擦表面材料由于疲劳脱落在摩擦表面形成凹坑的现象。
2.2.1.9 粘贴
两摩擦表面由于分子作用导致局部吸附的现象。
2.2.1.10 咬粘
两摩擦表面因粘附和材料发生损坏,进而导致相对运动中止的现象。
2.2.1.11 烧伤
在氧化介质的滑动接触表面因局部受热而氧化的现象。
2.2.1.12 穴蚀
相对于液体运动的固体表面,因气泡破裂产生局部冲击高压或局部高温所引起的磨损。
2.2.2 老化
汽车零件材料的性能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现象。
2.2.3 汽车零件在较长时间内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性能变坏,甚至产生断裂现象。
2.2.4 变形
汽车零件在使用过程中零件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不能自行恢复的现象。
2.2.5 缺陷
汽车零件任一参数不符合技术文件要求的状况。
2.2.6 损伤
在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外因作用下,使汽车或其零件的完好技术状况遭到破坏的现象。
2.3 汽车故障
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2.3.1 完全故障
汽车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能行驶的故障。
2.3.2 局部故障
汽车部分丧失工作能力,即降低了使用性能的故障。
2.3.3 致命故障
导致汽车、总成重大损坏的故障。
2.3.4 严重故障
汽车运行中无法排除的完全故障。
2.3.5 一般故障
汽车运行中能及时排除的故障,或不能排除的局部故障。
2.3.6 汽车故障现象
汽车故障的具体表现。
2.3.6.1 异响
汽车总成或机构在工作中产生的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不正常响声。
2.3.6.2 泄漏
汽车上有密封要求的部位漏气(液)量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2.3.6.3 过热
汽车总成或机构的工作温度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时,出现操纵失灵,无法控制的现象。
2.3.6.5 乏力
汽车运行过程中,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
2.3.6.6 污染超限
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排放物和噪音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2.3.6.7 废油
汽车燃料、润滑油消耗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2.3.6.8 振抖
汽车工作中产生技术文件所不允许的自身抖动的现象。
2.3.7 故障率
使用到某行程的汽车,在该行驶后单位行程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注:汽车故障率是用以表示汽车总成可靠性的数量指标,它是一个表示汽车发生故障概率的瞬时变化率的指标。
2.3.8平均故障率的观察值
汽车在规定的考察行程内,故障发生次数与累计行程之比。
注:平均故障率观察值得数学表达式为
m
λ=
∑l
式中:λ--平均故障率的观察值;
m--考察行程内,考察汽车发生故障的次数;
∑l--考察行程内,考察汽车的累计行程。
2.3.9 故障树
表示故障因果关系的分析图。
(三)汽车维修工艺
3.1 汽车维修类别
汽车维护按汽车运行间隔期、维护作业内容、或运行条件等划分的不同类别或等级。注:间隔期是指汽车运行的行程间隔或时间间隔。
3.1.1 定期维护
按技术文件规定的运行间隔实施的汽车维护。
3.1.2 季节性维护
为使汽车适应季节变化而实施的汽车维护。
3.1.3 走合维护
汽车在走合期实施的维护。
3.2 汽车修理类别
汽车修理按修理对象、修理深度、执行作业的计划性或组织形式等划分的不同类别或等级。
3.2.1 汽车大修
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3.2.2 汽车中修
用更换或修理有限名目零部件的方法,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和维持汽车寿命的平衡性修理。
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3.2.4 总成修理
为恢复汽车总成完好技术状况、工作能力和寿命而进行的作业。
3.2.5 零件修理
恢复汽车零件性能和寿命的作业。
3.2.6 计划修理
按技术文件规定预先安排的修理。
3.2.6.1 定期修理
按规定的间隔期和等级进行的修理。
3.2.6.2 视情修理
按技术文件规定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诊断或检测后,决定修理内容和实施时间的修理。
3.2.7 非计划修理
非预先安排的修理。
3.3 汽车维护工艺
利用生产工具按一定要求维护汽车的方法,是维护汽车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3.3.1 汽车维护作业
汽车维护工艺中的技术操作。
3.3.2 汽车维护工艺过程
汽车维护的各种作业按一定方式组合,顺序、协调进行的过程。
3.3.3 汽车维护规范
对汽车维护作业技术要求的规定。
3.4 汽车修理工艺
利用生产工具按一定要求修理汽车的方式,是修理汽车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3.4.1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汽车修理的各种作业按一定方式组合,顺序、协调进行的过程。
3.4.1.1 技术检验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确定汽车、总成、零部件技术状况所实施的检查。
3.4.1.2 检视
主要凭感官或使用简单的检查工具,以汽车、总成、零部件技术状况所实施的检查。
3.4.1.3 零件检验分类
根据修理技术条件,按零件技术状况将零件分类为可用、可修和不可修的检验。
3.4.1.4 走合汽车运行初期,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过程。
3.4.1.5 磨合汽车总成或机构组装后,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运转。
3.4.1.5.1 冷磨合由外部动力驱动总成或机构的磨合。
3.4.1.5.2 热磨合发动机自行运转的磨合。
3.4.2 修理尺寸
零件磨损表面通过修理,形成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大于或小于原设计基本尺寸的基本尺
寸。
3.4.3 极限间隙
达到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状况的配合副间隙值。
3.4.4 允许间隙
小于极限间隙,尚能保持技术文件规定的工作能力,并受经济因素制约的配合副间隙。
3.4.5 汽车维修工艺设备
在汽车维修工艺过程中完成一定作业的设施和机械。
3.4.6 汽车维修工具
汽车维修作业的手工器具
3.4.7 汽车修理技术标准
对汽车修理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所做的统一规定。
3.5 汽车诊断
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地检查。
3.5.1 汽车检测
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
3.5.2 诊断参数
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3.5.3 诊断规范
对汽车诊断技术要求的规定。
(四)汽车维修管理
4.1 汽车维护方法
进行汽车维护作业的工艺和组织规则的总合。
4.1.1 汽车维护流水作业法
汽车在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上按确定的工艺顺序和节拍进行维护的方法。
4.1.2 汽车维护定位作业法
汽车在一个全能工位上进行维护作业的方法。
4.2 汽车修理方法
进行汽车修理作业的工艺和组织规则的总合。
4.2.1 汽车修理流水作业法
汽车在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上按确定的工艺顺序和节拍进行修理的方法。
4.2.2 汽车修理定位作业法
汽车在固定工位上进行修理作业的方法。
4.2.3 总成互换修理法
用储备的完好总成替换汽车上的不可用总成的修理法。
4.2.3.1 周转总成预先储备的汽车总成,用来替换维修中不可用的总成。
4.2.4 混装修理法
进行修理作业时,不要求被修复零件和总成装回原车的修理方法。
4.2.5 就车修理法
进行修理作业时要求被修复的主要零件和总成装回原车的修理方法。
4.3 汽车维修指标
评价汽车维修工作的量标。
4.3.1 汽车维护生产纲领
汽车维护企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
4.3.2 汽车修理生产纲领
汽车修理企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
4.3.3 汽车维护周期
汽车进行同级维护之间的间隔期。
4.3.4 汽车诊断周期
汽车进行诊断地间隔期。
4.3.5 汽车维修竣工辆次
报告期内,维护或修理竣工出厂的车辆数。
4.3.6 汽车大修平均在厂车日
报告期内,汽车进厂大修到竣工出厂的平均天数。
4.3.7 汽车大修平均在修车日
报告期内,汽车大修从开工到竣工检验合格平均所占用的天数。
4.3.8 汽车维修平均工时
报告期内,汽车某类维修作业所耗工时的平均值。
4.3.9 汽车维修平均费用
报告期内,汽车某类维修作业所耗费用的平均值。
4.3.10 汽车大修返修率
报告期内,大修汽车回厂返修辆次与大修出厂汽车总数的比值。
4.3.11 汽车小修频率
报告期内,单位行程的汽车小修辆次。
4.3.12 汽车大修间隔里程
新汽车或大修修竣汽车从投入使用到需大修时的行驶里程。
4.3.13 汽车修理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内,修竣出厂的折合标准大修车辆数与直接从事汽车大修工人数的比值。
4.4 汽车维修企业
从事汽车维护和修理生产的经济实体。
4.4.1 汽车修理场(站)
从事汽车维护和小修的企业。
4.4.2 汽车停车场(库)
从事保管汽车并可能进行加注、充气、清洁等作业的场所。
4.4.3 汽车修理厂
从事汽车、总成修理生产的企业。
4.4.4 汽车总成修理厂
从事汽车总成修理生产的企业。
4.4.5 汽车诊断站
从事汽车诊断的企业。
4.4.6 汽车检测站
从事汽车检测的企业。
4.4.7 汽车维修网点
汽车维修企业的布局。
第二篇:汽车专业术语3
汽车专业术语3
悬架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
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
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不过,独立悬架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又可分为
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等。
横臂式悬架
横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横臂式悬架。
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车轮垂直力转移过大,导致后轮外倾增大,减少了后轮侧偏刚度,从而产生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横臂式独立悬架多应用在后悬架上,但由于不能适应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不多。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架。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部分运动
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一悬架结构。
多连杆式悬架
多连杆式悬架是由(3—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架。多连杆式能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二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衷方案,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架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其不足之处是汽车高速时有轴摆动现象。
纵臂式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结构,又分为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两种形式。单纵臂式悬架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主销后倾角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单纵臂式悬架不用在转向轮上。双纵臂式悬架的两个摆臂一般做成等长的,形成一个平行四杆结构,这样,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主销的后倾角保持
不变。双纵臂式悬架多应用在转向轮上。
烛式悬架
烛式悬架的结构特点是车轮沿着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烛式悬架的优点是:当悬架变形时,主销的定位角不会发生变化,仅是轮距、轴距稍有变化,因此特别有利于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和行驶稳定。但烛式悬架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汽车行驶时的侧向力会全部由套在主销套筒的主销承受,致使套
筒与主销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损也较严重。烛式悬架现已应用不多。
麦弗逊式悬架
麦弗逊式悬架的车轮也是沿着主销滑动的悬架,但与烛式悬架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销是可以摆动的,麦弗逊式悬架是摆臂式与烛式悬架的结合。与双横臂式悬架相比,麦弗逊式悬架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加上由于取消了上横臂,给发动机及转向系统的布置带来方便;与烛式悬架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侧向力又有了较大的改善。麦弗逊式悬架多应用在中小型轿车的前悬架上,保时捷911、国产奥迪、桑塔纳、夏利、富康等轿车的前悬架均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虽然麦弗逊式悬架并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悬架结构,但它仍是一种经久耐用的独立悬架,具有很强的道路适应能
力。
主动悬架
主动悬架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由电脑控制的一种新型悬架。它汇集了力学和电子学的技术知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技术装置。例如装置了主动悬架的法国雪铁龙桑蒂雅,该车悬架系统的中枢是一个微电脑,悬架上的5种传感器分别向微电脑传送车速、前轮制动压力、踏动油门踏板的速度、车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及频率、转向盘角度及转向速度等数据。电脑不断接收这些数据并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选择相应的悬架状态。同时,微电脑独立控制每一只车轮上的执行元件,通过控制减振器内油压的变化产生抽动,从而能在任何时候、任何车轮上产生符合要求的悬架运动。因此,桑蒂雅轿车备有多种驾驶模式选择,驾车者只要扳动位于副仪表板上的“正常”或“运动”按钮,轿车就会自动设置在最佳的悬架状态,以求最好的舒适性能。
主动悬架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架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例如德国奔驰2000款Cl型跑车,当车辆拐弯时悬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车身的倾斜和横向加速度。电脑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立即确
定在什么位置上将多大的负载加到悬架上,使车身的倾斜减到最小。
无内胎轮胎
顾名思义,无内胎轮胎就是没有内胎的轮胎。无内胎轮胎俗称原子胎或真空胎,这种轮胎是利用轮胎内壁和胎圈的气密层保证轮胎与轮辋间良好的气密性,外胎兼起内胎的作用。无内胎轮胎的特点是:无内胎,轮胎变得更轻,有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由于轮胎气密层是将一层内膜紧粘在轮胎内壁上,使轮胎在高速
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还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智能轮胎
智能轮胎内装有计算机芯片,或将计算机芯片与胎体相连接,它能自动监控并调节轮胎的行驶温度和气压,使其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既提
高了安全系数,又节省了开支。估计若干年后的智能轮胎能探测出路面的潮湿后改变轮胎的花纹,以防打滑。
四轮转向
所谓四轮转向,是指后轮也和前轮一样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方向转向,也可以与前轮反方向转向。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轿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侧向风力作用下的操纵稳定性,改善低速时的操纵轻便性,在轿车高速行驶时便于由一个车道向另一个车道的移动调整,以减少调头时的转弯半径。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o.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
稳性和安全性。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
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侧门防撞杆
众所周知,当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车门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从而直接伤害到车内乘员。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少汽车公司就在汽车两侧门夹层中间放置一两根非常坚固的钢梁,这就是常说的侧门防撞杆。防撞杆的防撞作用是:当侧门受到撞击时,坚固的防撞杆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
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系统能根据外界气候条件,按照预先设定的指标对安装在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传感器所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自动打开制冷、加热、去湿及空气净化等功能。在先进的安全汽车中,其空调系统还与其他系统(如驾驶员打瞌睡警报系统)相结合,当发现司机精神不集中、有打瞌睡迹象时,空调能自动散发出使人清醒的香气。
智能钥匙
奔驰CLK双门轿车已采用了智能钥匙,这种智能钥匙能发射出红外线信号,既可打开一个或两个车门、行李箱和燃油加注孔盖,也可以操纵汽车的车窗和天窗,更先进的智能钥匙则像一张信用卡,当司机触到门把手时,中央锁控制系统便开始工作,并发射一种无线查询信号,智能钥匙卡作出正确反应后,车锁使
自动打开。只有当中央处理器感知钥匙卡在汽车内时,发动机才会启动。
防眩目后视镜
防眩目后视镜一般安装在车厢内,它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如果照射灯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电子控制器将输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镜面电化层颜色,电压越高,电化层颜色越深,此时即使再强的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经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不会耀眼。镜面电化层使反射i11根据后方光线的入
射强度,自动持续变化以防止眩目。当车辆倒车时,防眩目车内后视镜防眩功能被解除,右外后视镜自动照射地面。
高位制动灯
一般的制动灯(刹车灯)是装在车尾两边,当驾车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即亮起,并发出红色光,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不要追尾。当驾车人松开制动踏板
时制动灯即熄灭。
高位制动灯也称为第三制动灯,它一般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方车辆能及早发现前方车辆而实施制动,防止发生汽车追尾事故。由于汽车已有左右两个制动灯,因此人们习惯上也把装在车尾上部的高位制动灯称为第三制动灯。
雨量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暗藏在前风挡玻璃后面,它能根据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来调整雨刷的动作,因而大大减少了开车人的烦恼。雨量传感器不是以几个有限的挡位来变换雨刷的动作速度,而是对雨刷的动作速度做无级调节。它有一个被称为LED的发光二级管负责发送远红外线,当玻璃表面干燥时,光线几乎是100%地
被反射回来,这样光电二级管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线。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反射回来的光线就越少,其结果是雨刷动作越快
第三篇:附录二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2.对自己就业前景的心态?
百分比人数
A.比较乐观27.7%124
B.一般36.5%163
C.比较悲观27.1%121
D.不确定8.7%39
分析:通过调查显示,有6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好的心态。只有8.7%的学生不太确定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茫然。也有将近三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并不是很好就业。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对将来的就业问题有思考过,但是状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落实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个人职业前景规划,明确就业方向。
8.您觉得自己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优势的是?
百分比人数
A.综合能力32.2%144
B.专业技能19.9%89
C.实践经验26.2%117
D.没有13.9%62
E.其他7.8%3
5分析: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其中认为自己综合能力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一共有144人。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是自己的竞争优势。而综合能力、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被普遍认为是将来就业的三大筹码。这也突出反映了现在大学生都认同这三者在将来求职过程中都是必须的素质。
二、企业调查问卷
5、您认为大学生目前在就业方面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什么?
百分比
A、综合能力25.6%
B、良好的心理素质12.4%
C、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27.1%
D、专业知识和技能31.8%
E、其他3.1%
分析: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实践经验是企业认为目前大学生最欠缺的素质。而企业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其次是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而企业也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将来就业的必备素质之一。
第四篇:附录二: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技术
2006年12月02日 星期六 下午 02:32
问卷设计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一份好的问卷应做到: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包含要全;问卷问题安排合理,合乎逻辑,通俗易懂;便于对资料分析处理。一份问卷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前言、主体内容和结束语。
问卷前言主要是对调查目的、意义及填表要求等的说明,包括问卷标题、调查说明及填表要求。前言部分文字须简明易懂,能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
问卷主体是市场调查所要收集的主要信息,它由一个个问题及相应的选择项目组成。通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计和被调查者的答复,市场调查者可以对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意见倾向以及行为有较充分的了解。
问卷结束语主要表示对被调查者合作的感谢,记录下调查人员姓名、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结束语要简短明了,有的问卷也可以省略。
3.问卷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问卷中问题提问合理、排列科学可以提高问卷回收率和信息的质量。
首先,文字要表达准确,不应使填卷人有模糊认识、如调查商品消费情况,使用“您通常喜人选购什么样的鞋?”就是用词不准确,因为“通常”“什么样”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回答各异,不能取得准确的信息。如改为具体的问题:“您外出旅游时,会选购什么牌号的旅游鞋?”这样表达就很准确,不会产生歧义。
典型案例1
客户对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感兴趣,询问消费者“您对它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
[分析提示]
该问题实际上包括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结果“对价格不满意”、“对服务不满意”或“对价格和服务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可能回答“不满意”,该结果显然得不到客户想了解的信息。因而,该问题应分为两个问题询问:“您对它的价格满意还是不满意?”
“您对它的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样,客户可以分别得到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信息。
其次,问卷要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句。如设计问卷时,问“××牌号的旅游鞋质优价廉,您是否准备选购?”这样的问题将容易使填表人由引导得出肯定性的结论或对问题反感,简单得出结论,这样不能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态度和真正的购买意愿,所以产生的结论也缺乏客观性,结果可信度低。
典型案例2
某公司想把某电视节目制作成VCD盘,配调查其潜在市场,所设计的问卷中标题和说明部分均表明调查是关于该电视节目的。问卷首先要求被调查者列举最喜欢的三个电视节目(开放题),结果该节目名列榜首,98%的被调查者声称最喜欢该节目。
[分析提示]
显然结果是有偏差的,原因是标题和说明部分给出了该节目的名称,使得被调查者先对该节日产生或加深了印象,从而诱导被调查者在回答自己喜爱的节目时,有意无意地给出这一节目名称,导致结果再现偏差。
再次,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免对填卷人产生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合作。如
下面两级问句:
A:您至今未买电脑的原因是什么?
(a)买不起
(b)没有用
(c)不懂
(d)软件少
B:您至今未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价格高
(b)用途较少
(c)性能不了解
(d)其他
显然B组问句更有艺术性,能使被调查者愉快地合作。而A组问句较易引起填卷人反感、不愿合作或导致调查结果不准确。
最后,问卷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涉及填卷人的心理、习惯和个人生活隐私而不愿回答的问题,即使将其列入问卷也不易得到真实结果。遇有这类问题,如果实在回避不了,可列出档次区间或用间接的方法提问。如调查个人收入,如果直接询问,不易得到准确结果,而划分出不同的档次区间供其选择,效果就比较好。另一种是时间久、回忆不起来或回忆不准确的问题。
决定每个问题的措辞
决定总的措辞,就是将已定类型和内容转化为标准提问的依据以及被调查者能够理解并根据其回答的问题。表面看来,这一阶段不过是确定用词语气,然而其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措辞不当往往会使被调查者误解题意或拒绝回答,引起计量误差,从而直接影响数据质量,事后弥补非常困难,而且成本太高。在这一步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l)词不达意,问题的措辞没有准确反映问题的内容。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有:措辞错误,无法表达原意;模棱两可,令人产生歧义;缺少重要句子成分等。
例如,在某调查中有单选题询问“贵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而现实中许多公司兼营多种产品活动,选择时仅按照备选答案的顺序,选出见到的第一个自己公司从事的产品活动,而非最主要的产品活动,显然得出的答案有偏。
(2)被调查者无法正确理解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①缺少必要的定义说明。调查对象是非专业人员时,可能不理解某些专业词语的含义。
[典型案例 3]
某VCD光盘生产厂家就市场潜力派员访问调查,询问:
请问您是否使用过VCD 2.0版本技术?
□使用过□没有使用过□不知道
[分析提示]
因为不知道什么是2.0版本技术,有些被调查者可能已使用过却选择了没有使用过,所得的结果显然有误差。
此外,即使对于专业术语或日常用语,不同人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典型案例4]
请您估计一下,您平均一个月在音像制品上花多少元钱?
[分析提示]
这里的“音像制品”虽然是常用词语,但是如果不对音像制品范围进行划定,则被调查者对其所含物品种类的理解有些人就可能认为是磁带、录像带等。还有,这里的“花多少元钱”,可以指购买,也可以指租借,不同人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同的。
②用词生僻或过于专业。一般调查中,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广泛,生僻、专业的词语会阻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
[典型案例5]
某保险公司调查顾客对本公司业务的印象,询问:
请问您对本公司的理赔时效是否满意?
请问您对本公司的展业方式是否满意?
[分析提示]
许多被调查者不明白什么是“理赔时效”和“展业方式”,即便给出答案也没有意义。
③语词过于复杂,也容易使被调查者理解错误。
(3)使被调查者不能准确回答。主要原因有:
①问题、答案选项的措辞诱导被调查者的思维。
[典型案例6]
您并不认为应该增加反污染法规吧?
[分析提示]
这种否定句提问对被调查者的回答有诱导作用。
②问题给出的答案选项含义模糊或相互交叉,使被调查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询问被调查者对某品牌商品的购买时间,选项中有“最近三个月内购买”和“最近一年内购买”,如果被调查者是上周购买的,则选这两个选项都对。
③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估计,而回忆是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经常有些市场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以前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购买情况,这显然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回忆力和合作程度。某次汤料市场调查询问被调查者每次做几碗汤,尽管说明了碗的大致容量,但这种估计明显会有很大的计量误差。④问题会有假定性,使被调查者无法准确回答。
[典型案例7]
您辞去日前的职位后是否会立即找其他工作?
[分析提示]
被调查者可能因为假设不成立(不打算辞职)而说不,也可能因为辞职后不会立即找其他工作而说不。
(4)缺少必要说明,问题或选项较抽象,都会使被调查者回答的口径不一,引起计量
误差,甚至使数据无效。例如,询问消费者购买VCD的平均单价,但没有对单价进行定义说明。结果有人认为是一盒的价格,有人认为是一张盘的价格,结果得到的数字有数百元的,也有几元的。这样的结果根本无法用于推断总体。有些问题含有“偶尔”、“许多”、“大致”等含义模糊的词语,不同被调查者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同的。
(5)问题的措辞可能会影响回答率,使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或不愿意真实
回答。例如,直接询问一些敏感性问题总会使被调查者产生反感而拒答。又如被调查者可能不愿示弱或怕被看不起而说谎。所以,在决定措辞时要注意研究被调查者的心理。
(6)问题中出现褒义词、贬义词或否定问题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回答。
[典型案例8]
1941年罗格(Rugg)进行的试验:
A:您是否认为美国应该禁止反对民主的公开言论?
B:您是否认为美国应该允许反对民主的公开议论?
[分析提示]
结果问题A中 54%的调查者回答“是”,问题B中75%的被调查者回答“否”,显然是过于严格的措辞“禁止”导致这两题结果的显著差异。
问卷措辞的确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同设计者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这里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设计者反复推敲,尽量避免措辞引起的误差。
(l)遵守准确性原则,总措辞表达意思要准确并完整,不要模棱两可。一个问题只询问一个问题,不要随意为被调查者做假设。答案选项要准确详尽,避免互相交叉或包容。例如,经常询问的收入问题,应对收入的内容进行界定,是税后收入还是税前收入,是否包括第二职业收入、投资收益、转移收入等。
(2)问题不要带有倾向性,避免诱导性和暗示性。例如,褒义词、贬义词、否定问题都应尽量避免,即尽量给出中间的“一般/无所谓”选项(以下简称中间项)。笔者认为,该选项的存在会诱使被调查者不思考问题,直接选择中间项。实践中经常出现被调查者把量表中所有的题(或多数题)都选择为中间项,当然不给出中间项也会产生偏差,有些被调查者可能对问题本来没有明显偏好,而就近给出选择。但笔者认为,被调查者在“被迫”选择的同时已经过思考,选项能够代表他自己的想法。
(3)遵循可靠性原则,避免使用过于生僻、专业的词语。必须使用时,应进行定义和说明。措辞要标准、规范、具体,防止不同被调查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同时还有可比性。
(4)注意措辞尽量婉转,可以用第三人称提问。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随机化回答技术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
(5)注意效率原则,措辞尽量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最确切的含义。但这时的简单并非指问题越短越好。实践表明,问题越长,得到的回答越多、越准确。
[典型案例9]
某调查曾分别用短句①和长句②对不同样本进行过试验:
①你的咽喉痛过吗?
②这个问题是关于咽喉疼痛的,我们正在寻找这方面的信息,请问你的咽喉曾经痛过吗?
[分析提示]
根据被调查者的医生提供的信息,检查调查所得数据的质量,结果表明长句②得到的回答更真实。
(6)注意可维护性原则,语句标准,口径统一。
第五篇:附录二 政策解读
附录二 政策解读
1.政策解读(北京)(/4.6小时)
参考内容:
关于进一步规范代理制保险营销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厅发〔2008〕27号)
保监会关于规范代理制保险营销员管理制度的通知
关于规范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93号)
保险营销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保监发〔2007〕98号)
关于人身保险产品税收宣传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8〕43号)
关于促进农村人身保险健康规范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06〕105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关 文件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06〕43号)
关于落实人身保险产品税收宣传要求的通知(京保监发〔2008]116号)
北京寿险行业营销员增员及流动自律公约(京保协发〔2008]1号)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2006年第8号)
保险公司养老保险管理办法(2007年第4号)
关于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8〕42号)
关于印发丁小燕局长在北京保险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京保监办发〔2008〕1号)
关于印发丁小燕局长在北京保险中介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京保监办发〔2007〕13号)
北京保险行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自律公约
关于加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产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保监发〔2008〕109号)
关于加强人身保险产品说明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保监发〔2007〕200号)
关于规范营销员通过互联网宣传销售人身保险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保监发〔2007〕201号)
关于规范个人人身保险业务新单回访有关要求的通知(京保监发〔2007〕202号)
关于转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京保监发〔2007〕256号)
北京地区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分类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规范中介渠道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的通知(京保监发〔2009〕58号)
北京地区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京保监发〔2009〕241号)
北京保险营销员展业证管理暂行办法
2.北京地区意外险业务具体要求(94129 /0.08小时)
3.新单回访基础用语(北京)(94140/0.08小时)
4.销售强调语(北京)(94141/0.08小时)
5.投保注意事项(北京)(94142/0.17小时)
6.北京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94271/1小时)
7.关于加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江苏)(94143/0.25小时)
8.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银行代理寿险业务健康发展(江苏)(94250/0.3小时)
参考内容:
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银行代理寿险业务健康发展(江苏)
关于转发《关于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 促进银行代理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银行代理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
9.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江苏)(94251/0.6小时)
参考内容: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江苏)
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通知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投保提示
10.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江苏)(94252/0.25小时)
参考内容:
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江苏)
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
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
11.保险营销员销售行为管理规定(天津)(94124/0.3小时)
12.寿险营销员离、转司管理规定(天津)(94125/0.3小时)
13.银管员自律准则(天津)(94256/0.08小时)
14.关于启用新版《人身保险产品销售服务确认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天津)(94257/0.3小时)
15.政策解读(广东)(94011 94127/11.7小时)
参考内容:
关于大力推进我省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黄洪局长在2007年全省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吴定富主席在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海副省长在2009年全省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2009年全省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海副省长在2010年全省保险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同志在2010年全省保险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海副省长在2011年全省保险发展与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同志在2011年全省保险发展与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二○一一年一季度广东保险市场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同志在二〇一一年全省保险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二○一一年上半年广东财产保险市场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二○一一年上半年广东人身保险市场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2010年上半年全省保险市场形势分析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广东保险业全面服务亚运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黄洪局长在二○一○年广东保险发展与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6.政策解读(山东)(94111)(94111 94139/3小时)
参考内容:
关于印发《山东省保险营销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山东保监局制定印发《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关于加强和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人身保险公司风险防范工作具体要求
山东省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律公约
山东省银行、邮政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
山东省企业财产保险自律公约
山东省意外险业务经营具体要求
人身保险公司营销员人均产能如何有效提高
山东省人身保险机构费用合理管控
17.关于在银邮类机构张贴人身保险投保提示的通知(山东)(94112/0.5小时)
18.关于加强其他类机构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管理的通知(山东)(94264/0.2小时)
19.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94265/0.8小时)
20.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94266/0.25小时)
21.山东省人身保险机构客户咨询投诉处理工作指导意见(94267/0.15小时)